大通天下之太和境界
——酒向世界的真爱
生活中,人们时刻都在为生命的存在而服务自己的人生行为,好象生存本身即构成了人之活的全部意义与希望。然而,亘古久远的生命却从最底层里爆发出了对生活自由的追求。醒来的生命精神,伴同自然的人性,以自己赤裸的热情在渴望心灵的解脱与润泽。
(一)、超越生存的爱
1、世界意义
生命
春秋时期的李聘曾说:“天长地久,大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在《道德经》中不自生的大地能够久长地存在,而生于父母之身的人类呢?在“生命”问题面前力不从心的我们,只有把生命的希望寄托于天地久长之梦忆;也由此,而于自然状态中本能地融入到广漠的宇宙精神里面,寻求着人的生存本质。静下心来,落到了原来地方,还是生命二字。归根结底,生命是自然的,在动静相济之间展示着她的轨迹与灵光。
天然的生命自然有治理内部环境的能力,她融化自己每一个细胞,直到自律的生命肌体重新出现。同时,她也变化着与其他环境之间的生存状态,相互交流着井最终走向和谐。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用自己的行为告示了她的存在境界。
社会
人们希望自己以及他人,都能生活在和景升平的环境里。喜欢自己的社会充满着平等意识,是自由之集结地,于有序中显示其和谐的组织性能。在每一个生命者面前自豪地展示出她那样和境界的丰貌,为人类的生活创造一个美好的生存空间。这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
事业
《易经》说:“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一个中正而至美的生存境界,畅发到人生的各个方面,才能使人的生存行为,体现在合乎节律的事业之中。这就是生命的事业。有融乃大,行运于均衡势力下的大业,必将充满着诱人的青春机遇,去沟通那个必须的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与默契。
2、人性存在
人性的存在出于自然,天然之性又如何有善恶之辨哉!人性本自然,其用也中和,一切因果只不过是在缘其事的时候,表现出心生有别罢了。最自然的生命属性,人性,在任何事物中都显发出她的悟性,同时,其也作用在生存内环境的自觉上面,并最终实现自觉而明的状态。
健康的人性向整个宇宙,也向每一个生命者舞蹈着她的自由,以及自由而和的境界。
真
乃人性的根,朴实的心灵。掌握它的人会以自然为准则,去尊重物性本有的自由规律,并以此去协调自己的人生行为,处处有着人的朴实与坦率,还有一份持人时候的真诚。
善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社会关系和大自然中进行的。为了不带有任何障碍,用自由的人性去参与这份关系将是最朴素的善。
善是生命的温和,她是清的、也是静的存在。自觉者善,行规律者善。大彻己心的我们,去拥有符合规律的行为,和拥有并超越那本该纯朴的道德规范的行为。我们在人性与自然之性的统一中,共同构成一幅人生中至善的社会境界。
美
其具有融于一切与和谐一切的能力,可以说,美是通的人生行为。由于她在人的生命境界里,反映出人性质朴的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之精神,所以,美就占有了人性的中和精神,使本来自然的人行于大自在的生命境界。
存在着的,就是自然的,在自然中升华着真。善、美的人性,将是纯洁的。爱因斯坦说:“我的理想就是真、善、美,如果我不是孜孜不倦地为真、善、美而努力的话,生活对我来说就毫无意义”。
3、生命行为
道
认识规律,为一个生命行为的根本思想。人在生命活动中需要不断地学习,只有认清规律的本体,才能遵循整体的原则去分析变化着的万千事物,从而才能明晓衍化即是道之精神的内涵。思想也就诞生了。
爱
对生命情怀爆发出的力量就是爱,她洋溢着热情的活力,所以才说,爱,是生命行为中的源泉。因为有了她,生存中的人才能够直近本来,免去物和情的距离,活得坦然,多了情缘的理解。一切挂碍,在爱的心声中消解。以生命之本来精神兼爱天下,成为一个和平使者。
通
《易经》曾经说过:“大地交而万物通”,它告诉了后来者一个理解,变化着的是永恒的自然。在天与地的交融里,我们感应着永恒的存在,也体验着人与物交流的境界。在生命的内核里蕴化着人生最终极的目标,那是生命本身的和谐,那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统一。内健而外顺的大通境界,歌唱着人对生命自由意志的纯洁诠释,在每一瞬的生命中,实现着和谐而通达于志的精神追求。
(二)、超越心灵的爱
1、人的意义
淡然自若的众生本性,无需任何戒的执守,也无需一丝概念的帮助,在自然心灵的召示中,有着对自我生命永恒的渴望。
我们渴求着对生命境界的体受,回顾着,温养着。在生命本体融合的境界里,我们也同时会影响外界生存环境的协调。假如人人都有善之行为,祥和的宇宙环境便会融入到我们的生命之中,她和谐着,自然着,相通着。在这生存的内外环境统一的清和境界中,我们就已经完善了人类自己的生命行为。这是内圣和外王的终极境界,是追求永恒,渴求善行为之生命本来的地方。
2、人和自然
大自然赋予了人美好的生活空间,更赋予了人生命的延续。生命存在的本身即已意味着与大自然的交流。我们可以说:人生,是人和自然的一种默契之情,其在默默的交流中互谊着,融合着……
然而,自然界的变化也就是一切物体的变化,一个不和谐的大自然的变化,也同样影响着人类日需物资的危机,影响着人与人亲情关系的危机。人离不开大自然。在人与自然本源同一的时候,面对自己就是面对大自然。我们在渴求一切都有善行为的时候,我们是清净的。人洁而静,静而生慧,慧能生力,力而动,动则变,变自然于善。和谐的我们,融和着大自然。人和自然的相互统一而有超然的大自在。为了一切,人应该有
善的生命行为。
3、人生修行
修持是生命的觉悟,是发自生命心底的对生命永恒的渴求,是用人的全部行为来体现出的对生命本体的温和与完善。
静下心来的时候,我们内聚生命,同修性命(精气神),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在无我的寂静中冥合身心。当我们去以自然为终极境界的渴望中,便已消解了人在修行中的执着和界限,大彻己心的我们,在人性和自然之性的统一中,在天与地的交融里感应着生命永恒的存在,也体验着人与物交融的境界。
清清静静,同修身心,返俗归真,去进入和谐自然的生命境界。天心即我心。默默地,道法自然。以我心合人天如一精神,化成我身即宇宙之身的生命终极境界,大通在天地本性之中,方便自在,行世而祥和。
在开始修行的时候,我们可以从行为上入手,调节好生活中动与静的关系,让动则合理,静则适度,保持适中、得中的行为准则。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逐渐地做到和谐,在整体之间能够相互协调,不再产生执意与执力,这样,就会实现身体上的平衡了。
通过均衡的行为,渐渐地调节全身气血,使之融合,改变身体的健康情况,以通为畅。慢慢地,人的精神和肉体便会自然调和在一体,这是神与炁的交融,她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受到甘淳。如此,修行到身心如一状态时,在人的生命行为里便体现出了祥和的境界。这祥和,为人完美至善的果实,为一个真实的人的境界。得之者,善莫大焉。
(三)、我们要具有人的精神
在世纪末生活的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明天和今天?
当我们在回顾自己人生轨迹的时候,我们是否在为了孕育未来的同时也在顺应着今日的潮流呢?顺自然是为了合乎规律,合乎回归生命本体完善的规律。顺势而导,为了明天的宇宙环境能更加适合生命的存在与提高而尽一份我们自己的力。
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有自己的信念,有那朴实无华而又久远流长的自尊、自爱、自强的信念。在自尊的信念中,恢复自己的本性,即恢复我们成之为人的根本天性,找到自我,真识自我,也珍视自我。在自爱的信念中,要敢对自己的行为大声喊出:“身对苍天而无愧,心对自我而无悔”,行得堂堂正正,这是我们人生的责任。在自强的信念中,要有“长我浩然正气,人定胜天”的气势,我们要具有人的精神。
亘古的生命渴望,在生生不息的衍化精神中,无限真情化为一滴滴纯朴的爱,让一颗颗赤热而善良的心去抚育生命的永恒,去承受自然宇宙的润育,去奔向生命永恒的家园!让我们生命意识下的和平精神,引导我们走向祥和,把真爱洒向世界,至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