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梵bodhi-sattva,巴bodhi-satta,藏byan%-chub-sems dpah!)】
指志求佛果者。即求无上菩提,利益众生,修诸波罗蜜行,当来可成佛之大心众生。为三乘之一,十界之一。‘菩萨’为‘菩提萨埵’的略称,又作菩提索多、冒地萨怛缚、扶萨;意译觉有情、道众生、道心众生、开士。有时菩萨亦被尊称为‘大士’,即梵语maha^sat-tva(巴maha^satta)的意译。音译为‘摩诃萨埵’或‘摩诃萨’。虽然佛陀有时亦被尊称为‘大士’,然此‘大士’系梵语maha^purusa(巴maha^purisa)之汉译,与maha^sattva不同。此外,由于菩萨是佛位的继承者,因此亦被尊称为‘法王子’(Kuma^rabhu^ta),此词音译究摩罗浮多,意译又作‘童真’。
关于‘菩萨’一词的名义,《注维摩经》卷一僧肇释云(大正38·328b)︰‘菩提,佛道名也;萨埵,秦言大心众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萨埵。’《四分律饰宗记》卷七(本)引《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六,而谓此语有二义(卍续 66·411下)︰
‘此萨埵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以增上意乐,恒随顺菩提,趣向菩提,亲近菩提,爱乐菩提,尊重菩提,渴仰菩提,求证欲证,不懈不息,于菩提中心无暂舍,是故名为菩提萨埵。复次,萨埵是勇猛义,未得阿耨菩提时,恒于菩提精进勇猛,求欲速证,是故名为菩提萨埵。’
此外,该书又引《佛地论》卷三而立三义,即(1)谓诸萨埵求菩提故;(2)缘菩提萨埵为境,故名菩萨,具足自利利他,大愿求大菩提利有情故;(3)萨埵是勇猛义,精进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萨。
另外,《大智度论》卷四云(大正25·86a)︰
‘菩提名诸佛道,萨埵名成众生或大心。是人诸佛道功德,尽欲得其心、不可断、不可破,如金刚山,是名大心。(中略)菩萨心自利利他故,度一切众生故,知一切法实性故,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故,为一切贤圣所称赞故,是名菩提萨埵。(中略)有大誓愿心不可动,精进不退,以是三事名为菩提萨埵。’
《华严经大疏钞》卷一(下)亦以三义释之,即(1)菩提是所求佛果,萨埵是所化众生,即悲智所缘境,由境立名,故名菩萨;(2)菩提是所求果,萨埵是能求人,能所合目,故名菩萨;(3)萨埵此云勇猛,谓于大菩提求勇猛故。
菩萨有上求菩提(自利)、下化众生(利他)二种任务。但亦有发心求菩提而进五十二位阶的上求菩提菩萨,与致力救济众生、下化众生之菩萨,前者是本来的菩萨,后者是应化身之佛。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等即属于后者。至于前者,依小乘的看法,是指释尊及过去佛之前生的修行时代;至于大乘之菩萨,则系指发大心入佛道,起四弘誓愿,修六波罗蜜者。大乘以为,不论出家在家之男女菩萨,皆须历三阿僧祇百大劫,经四十一位或五十二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阶级。自古以来,被称为菩萨的实在人物,印度有马鸣、龙树、提婆、无著、世亲等,中国有竺法护被称为敦煌菩萨,日本有从朝廷受赐菩萨号者,如行基菩萨、大悲菩萨(觉盛)等。
菩萨依悟解之或深或浅而有不同的阶位。此外尚有多种分类,如《心地观经》卷七谓菩萨分出家、在家二种(大正3·322b)︰
‘在家菩萨为欲化导淫室、屠肆,皆得亲近。出家菩萨则不如是。然此菩萨各有九品。上根三品皆住兰若,无间精进,利益有情。中下二根诸菩萨等,随宜所住,方处不定,或住兰若,或居聚落,随缘利益,安稳众生。’
《大智度论》卷七亦谓有居家、出家两种菩萨。善守等十六菩萨是居家菩萨;慈氏、妙德菩萨等是出家菩萨。同书卷四又分不退菩萨、退转菩萨;卷四十一分坐禅、诵经两种菩萨;卷七十四分生死肉身、法性生身;卷九十三分大力菩萨、新发意菩萨,又谓求佛道者有上、中、下三种,并列初发意、阿鞞跋致(不退)与最后身三种。
◎附一︰霍韬晦〈菩萨〉(摘录自《佛教的现代智慧》)
菩提,‘菩提萨埵’的略称,原文盖从梵语bodhi^-sattva的俗语形bodhisatta音译。在这个复合词中,bodhi(菩提)表‘觉’或‘智慧’;sattva原来是‘存在者’的意思,引申为‘人’或‘众生’,因此整个复合词的涵义,就是指那种追求圆满智慧以体证真理的修行者(参看窥基《法华玄赞》卷二)。简单来说,也就是求道的人。旧译‘觉有情’,即涵示了这种意义。
从历史上看,‘菩萨’这个名称最先为释迦牟尼在成道前所专用,也是早期佛弟子由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对成道前的释迦牟尼的称。释迦为了成佛,作了种种努力,亦受了无数的考验,这些努力和考验都是在对向成佛的道路上发生的,因此应有一概念来点出它的意义;同时依据佛弟子的想法,这种遭遇即显示出释迦的生命与一般人不同。所以‘菩萨’的称呼,是释迦求道生涯的总括,也是释迦求道实践的表现,非他人所能有。在这种想法之下,释迦的求道生涯日渐丰富,故事愈演愈长,结果形成了特有的佛传文学(ja^taka,本生谭)。说佛陀前生曾为鹿王、猴王、象王、兔王、转轮圣王等等,其中有许多都是从印度古代神话取材的,成为今日研究印度古代社会的重要材料。
在这些故事之中,最重要的一节,是燃灯佛(Dipan%kara)授记的传说。这追溯到四阿僧祇劫前,释迦尚为一婆罗门青年,名叫善慧(Sumati),以七茎之花供养燃灯佛,于是获得授记(预作标记)︰将来必可作佛。释迦的菩萨活动就是这样开始的。今天看来,授记的故事虽然是神话,但却暗示了只有立下决心求取正觉的人才能成佛,才能得到佛的授记。所以大乘佛教审决众生是否菩萨,即以‘发心’(发求受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心)为界。
燃灯授记的故事所获得的另一个启发,就是佛的多数性︰佛并非释迦一人。由佛的多数性即可以推知菩萨的多数性;菩萨亦非释迦一人。这样任何人都可以重演燃灯佛与释迦佛的道路,而当来作佛。大乘佛教的菩萨观念就是这样产生的︰一方面,是从释迦本生故事的神话世界进至另一规模更宏大的神话世界,由七佛进至二十四佛,再进至有无量佛的存在,而围绕诸佛的菩萨如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弥勒等亦纷纷登场,并且有其神通故事,而为信徒所敬拜。另一方面,则从神话世界下降至现实人生,认为凡依大乘佛教教义,决心实践成佛道路的人就是菩萨,于是历史上的人物,如龙树(Na^ga^rjuna)、提婆(A^ryade-va)、无著(Asan%ga)、世亲(Vasubandhu)等都是菩萨。再进一步,更普及至一切众生,认为一切众生最后皆得成佛,而佛的本怀也是如此,所以一切众生都是走在成佛道路上的人,一切众生终极地说都是菩萨。这样就和种性和佛性的观念相通。相通的结果,对‘菩萨’语义的了解亦有了不同,菩萨成为一有觉性的存在或在本质上就是觉性,以觉为性;众生即是一潜在的佛。另外,从菩萨的救度活动上看,他一方面自利,求取菩提(bodhi),一方面利他,教化众生(sattva),中国传统所谓‘上求下化’;自利利他即成为菩萨活动的标志。后期经典,更强调菩萨利他的一面,菩萨形象完全落在与众生的关系上说。除自己常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摄之外(布施、爱语、利他、同事。按︰六度四摄都是菩萨实践的德目),更设有种种的方便法门,以对机成教,终无厌倦。这种精神,传至中国,更形成圆教。天台宗所谓︰‘张大教网,■法界海,漉人天鱼,置涅槃岸’(智顗《法华文句》卷一。华严亦有相类似的讲法,见法藏《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这就把菩萨的积极救世的精神表露无遗,印度大乘佛教的产生原来也是出于这种精神的推动。
菩萨由初发心以至成佛,须经长远之修行历程,以次第升进其生命境界,并灭种种障,遂有种种的阶位可说。这些阶位,随着经典性格及出现时代之不同,详略亦异。一般说法,是以《菩萨璎珞本业经》的六种性五十二位说为整齐而有代表性,如下︰
┌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
┌十 信┤
│ └心、回向心、护心、舍心、愿心
│ ┌发心住、治地心住、修行心住、生贵心住
├十 住┤、方便心住、正心住、不退心住、童真心
│ └住、法王子心住、灌顶心住………习种性
│ ┌欢喜心行、饶益心行、无嗔恨心行、无尽
├十 行┤心行、离痴乱心行、善现心行、无著心行
│ │、尊重心行、善法心行、真实心行………
│ └………………………………………性种性
│ ┌救护一切众生离相回向心、不坏回向心、
│ │等一切佛回向心、至一切处回向心、无尽
五十二位┼十回向┤功德回向心、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心、随顺
│ │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心、如相回向心、无缚
│ └解脱回向心、法界无量回向心……道种性
│ ┌四无量心(欢喜地)、十善心(离垢地)
│ │、明光心(发光地)、焰慧心(焰慧地)
│ │、大胜心(难胜地)、现前心(现前地)
├十 地┤、无生心(远行地)、不思议心(不动地
│ │)、慧光心(善慧地)、受位心(法云地
│ │)(按:本段括弧内译名依《华严经》)
│ └………………………………………圣种性
├等 觉─入法界心……………………………等觉性
└妙 觉─寂灭心………………………………妙觉性
以上这五十二位,可以看出,完全是从心上升进,因此亦名五十二心。天台宗认为,此五十二位,亦可以用来表示主体对客观存在体证的差距,另立‘六即’配列如下︰
┌理即
外凡─┤
└名字即
┌观行即
十信──内凡─┤
└相似即
十住─┐
十行─┼三贤位┐
十回向┘ ├分真即
十地─┐ │
├因位─┘
等觉─┘
妙觉──果位──究竟即
此中‘即’的意义,是显示主客不二,存在之绝对笼罩性(知礼《十不二门指要钞》,所谓‘直须当体全是,方名为即’)。但在实践上,学者最先完全不知,这就是‘理即’(理上如此),进为知识上的对象(名字即),然后以止观践证语言(观行即),渐渐明朗,仿佛得之(相似即),但仍未亲证。及信心坚定,永不退转,真实存在逐步展现(分真即,亦名分证即),最后全部显豁,吞没主体而为绝对的一(究竟即)。
若依《大乘起信论》,则所显露的并非客观存在,而是主体的超越本质──本觉,所以另说有四位︰不觉(相当于前三即)、相似觉、随分觉、究竟觉。这是思想的前提不同而引致其实践论内容改动的例子。至于其他经典宗派,则大体上是据《璎珞经》之五十二位增减。如《仁王般若经》略去‘等觉’而说五十一位,《首楞严经》则先说‘干慧地’,复于十回向之后加入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种禅观境界(四善根)而为五十七位。此外,华严始教说五十一位,华严终教则略去十信位而主四十一位。《成唯识论》则以地前四十心摄属资粮位(据《述记》说),四善根摄属加行位,十地之初为通达位,复由初地住心至十地出心为修习位;此修习位之末段,为金刚喻定,能顿断一切俱生我执、俱生法执,即至究竟位而成佛。此中诸经教之开合情形,可如下表︰
┌──────┬──────┬──────┬──────┬─────┐
│ 璎珞经 │ 仁王经 │ 华严经 │ 首楞严经 │成唯识论 │
│(五十二位)│(五十一位)│(四十一位)│(五十七位)│(五位) │
├──────┼──────┼──────┼──────┼─────┤
││││干慧地 │ │
├──────┼──────┼──────┼──────┼─────┤
│十信│十信││十信│ │
├──────┼──────┼──────┼──────┤ │
│十住│十住│十住│十住│ │
├──────┼──────┼──────┼──────┤资粮位│
│十行│十行│十行│十行│ │
├──────┼──────┼──────┼──────┤ │
│十回向 │十回向 │十回向 │十回向 │ │
├──────┼──────┼──────┼──────┼─────┤
││││四善根 │加行位│
├──────┼──────┼──────┼──────┼─────┤
│││││通达位(初│
│││││地入心) │
│十地│十地│十地│十地├─────┤
│││││修习位(初│
│││││地住心以后│
│││││)│
├──────┼──────┼──────┼──────┼─────┤
│等觉│││等觉│ │
├──────┼──────┼──────┼──────┤究竟位│
│妙觉│佛地│佛地│妙觉│ │
└──────┴──────┴──────┴──────┴─────┘
◎附二︰印顺《成佛之道》第五章(摘录)
颂文︰‘发心名菩萨,众生之上首。世出世功德,悉由菩萨有。’
解说︰约一切法空性说,一切众生有佛性,但并不因此说一切众生是菩萨。要‘发’菩提‘心’,才‘名’为‘菩萨’。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译,意义为‘觉有情’,从上求菩提(觉),下化众生(有情)得名。也可解说为︰求大菩提的有情。发了菩提心,就是菩萨。菩萨是修学大乘道的通称,从初学,久学到最后身菩萨,真是浅深万h 。但一般人总是想到观音等大菩萨,这才不敢自称菩萨了。初发心菩萨,虽还没有大功德,可是已经是一切‘众生之上首’;不但为凡夫,而且为二乘贤圣所尊敬了。经中比喻为︰如王子初生,就为耆年的大臣所尊敬;狮子儿出生,就为百兽所畏敬;迦陵频伽鸟在壳中,音声已胜过了一切鸟类;新月的微明,就为人类所爱敬。菩萨发心以来,就是这样可尊可敬的,大菩萨们是更不必说了。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世出世’间的一切‘功德’,‘悉由菩萨’而‘有’的。这是说︰世间善法、声闻缘觉等善法,都依佛菩萨而有;佛功德也是依菩萨而有的──所以菩萨为一切善法的根源。以世间善法来说,如说︰‘菩萨受身种种,或时受业因缘身,或时受变化身,于世间教化,说诸善法及世界法、王法、世俗法’等。有些修菩萨行而暂时失败了的,名‘败坏菩萨,亦有悲心。治以国法,无所贪利;虽有所恼,所安者多,治一恶人以成一家’等。菩萨为一切善法的根源,可尊可敬,而菩萨是从发菩提心而来的。所以大乘经中,无边赞叹菩提心的功德,说他是‘一切佛法种子’。
初发菩提心,重在立定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誓愿,名为‘愿菩提心’。广说如四弘誓愿︰‘无边众生誓愿度,无尽烦恼誓愿断,无量法门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但是发菩提心,并非偶然想起成佛利生,而是要一番修习,达到坚固成就的。菩提心的修习,为修学大乘道,趣入大乘道的第一要着。菩提心从慈悲心起︰或是缘慈母的孝敬救度,扩大到愿度一切众生,而上求佛道;或是设想他人与自己一样,利济众生应如爱护自己一样,进修到愿意为利他而牺牲自己。修菩提心的动机、方法,近于儒家的仁道、恕道。但菩提心修习圆满成就,深广是与世间法大大不同的。这是大乘道的基石,修学大乘道的,应先多多的修学!
颂文︰‘菩萨之所乘,菩提心相应,慈悲为上首,空慧是方便。依此三要门,善修一切行;一切行皆入,成佛之一乘。’
解说︰趣入大乘道的不同根性、佛性、发菩提心的尊胜,都已说到了。大乘道,发愿以后,就应该见于实行。说到菩萨的正行,就要先论到菩萨行所不可少的要素。声闻乘与缘觉乘,是通于因果的。但大乘中,重于因行的,名菩萨乘;重于果德的,名佛乘。因圆果满,为大乘法的全体。现在从成佛之道──因行来说,大乘是‘菩萨’‘所乘’的法门;依此法门,从凡夫地而趣入大菩提,也叫一切智海。菩萨行中,不论修持什么,有必不可少的三要则。例如布施,(1)要与‘菩提心相应’,就是为了上求下化的志愿而布施。(2)施时要以‘慈悲’心‘为上首’,为先导,就是从慈悲心而引发布施。(3)法‘空慧是方便’,方便是善巧的别名。如不着施者,受者,所施的物件,名为有方便。如没有法空慧,着相布施,名为不善巧,无方便,不能出离生死,而趣向一切智海。可以说︰菩提心是志愿所在,慈悲心是动机,法空慧是做事的技巧。如‘依此三要门’为本,‘善’巧的‘修’习‘一切行’︰世间善法的五戒、十善、三福业也好;出世善法的四谛、缘起、三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也好;大乘法的六度、四摄、百八三昧、四十二字门等也好︰这‘一切行皆’就归‘入’于‘成佛之’道的‘一乘’法了。简单地说︰有了这三心,一切善行都是大乘法。
[参考资料]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八;《放光般若经》卷五;《光赞经》卷二;《大品般若经》卷四、卷二十六;《小品般若经》卷一;《大般若经》卷四、卷二十六、卷七十一;《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卷中;《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四;《法华经》卷二;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弥勒净土与菩萨行研究》(《现代佛教学术丛刊》{69});A. L.Ba-sham撰·赖显邦译〈菩萨概念的演变〉(《谛观》{64}期);神林隆净《菩萨思想の研究》;西义雄(等)《大乘菩萨道の研究》;Har Dayal《The BodhisattvaDoctrine in Buddhist Sanskrit Literature》;Leslie S.Kawamura《The Bodhisattva Doctrine in Buddhism》。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