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繁森的报告文学,有一段关于他和一个朝圣者的,很有意思,我用我的语言来述说吧。
傍晚时分,孔繁森在野外,望着正笼罩在暮色中的高原。也许正在想着贫困的阿里人民的一张张脸……。
一个朝圣者,九步一拜,正向心中的目标走去。当他经过孔大人的身边时,他以怜悯的眼光看了孔大人一眼。
报告文学中说:孔繁森非常疑惑,他不明白为什么朝圣者会这样看他,他所受的教育让他相信没有神的存在,所以宗教是一场梦,神秘的西藏并不神秘。然而孔繁森以无条件的爱对待所有的人,他彻底尊重每一个人的宗教信仰,他并没有以怜悯来看待十步一拜的朝圣者。
孔繁森啊孔繁森,在道德上,你完全做到无我了,你心里装着阿里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然而你不能空出你所受的知识。因为所知的东西,都让你无法理解西藏的神秘,有的人作梦也想到西藏去。那是一个让神秘成长的地方,孔繁森身在西藏却走不进西藏内在的神秘,你走进的是西藏的贫穷。
孔繁森是有使命和缘份而进西藏的。报告文学中说:当他在半年内学会了许多藏语并能象藏人一样起居饮食时,一个活佛告诉他:“你的前世就在雪山上……”。
孔繁森在西藏,完善了他的人生,他彻底完成了他的心魂成长---当然他不是用朝圣者的方法。孔繁森怎能理解朝圣者那一道怜悯的目光?当他完全从心灵上空出自己的知识时,他就能接受西藏的神秘和自己内在的神秘。
当孔繁森完成了一切当做的就走了。报告文学中写到:那一次,孔繁森和同行者开车在高原上奔驰,忽然大家看见西方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于是,他们一行下来以彩虹为背景照相。然后他们继续开车,然而,半个小时后翻车,孔繁森殉职了。神秘的是,晒出来的相片上看不到彩虹!彩虹,孔繁森驾虹而去了?这是在西藏,孔繁森留下的唯一的神秘。
可是朝圣者呢?那目光是慈悲,也可以是“有我”的表现。当一个以自己会朝圣为资本而怜悯没有同样做的人,这就是“有我”。“无我我人无众生无寿者相”才能达成。朝圣有什么用呢?怜悯那些没有朝圣的人呢?安全按照他人的模式,强迫自己去做一件行辛苦乃至痛苦的事。你为了表达虔诚,你下决心这样做。可是你以为几步一拜就能到达目标了,谁让你这样做的?是他人?是知识?是模式?你自己的内在呢?
当一个完全归于中心时,没有知识、他人的干扰,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当他彻底的臣服时,内在的神秘就发生了,他不再需要十步一叩去拜别的神,----他自己就是神了。如果感觉到了内在的声音,也许会一步一拜地走向心中的目标——那都是对的,只要出自己真正的内在而不是外在,那就是对的。也许他走在半路就开悟了。
一个藏密的传人——他曾上过杂志的封面——奉师命要到某地去朝圣,为了表示虔诚,他想学别人一样几步一拜---他人都这样做,他也“应该”那样吧。但是活佛上师骂了他,训了他:“那是蠢的!无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