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这词使用已有百年历史,但对此病的描述却由来已久。它的定义也是随着此病的不断
认识而逐步统一的。
对于胚胎的形成缺陷,或者妊娠到分娩,出生后一个月以内的某种因素损害了未成熟的脑组织,导
致运动障碍的器质性病变。
也就是指脑在生长发育完成以前由于受到某种侵害、损伤而造成的永久性的异常姿势及运动异常。
这种姿势和运动的异常是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不断变化的。
脑性瘫痪的内容为三个要素,即发育时期,非进行性,永久性,被称为脑性瘫痪的三要素。还有两
个条件,即运动发育迟缓和异常姿势反射与异常运动模式。
运动障碍是指:脑性瘫痪儿童的运动能力低于同年龄正常儿童,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轻的只是手
、脚动作稍显得不灵活或笨拙,严重的则双手不会抓东西,竖头困难,不会翻身、不会爬、不会起坐
、不会站立、不会行走、不会正常地咀嚼和吞咽等等。
异常姿势是指:脑性瘫痪儿童身体的各种姿势异常,稳定性差,在运动或静止时姿势别扭,左右两
侧不对称,双拳紧握,双上肢内旋、外展,双下肢内收、交叉,越紧张越严重。
联系电话:80503988
[em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