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126阅读
  • 15回复

告别气功《原创作者是西江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独上西楼
 
发帖
260
开心币
0
好评度
218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5-08
现在再提起气功,仿佛已经是一件很遥远的话题了。但我相信我们这个时代
很多学佛的朋友特别是内地的朋友都接触过气功,很多是从气功转向佛法的。也
许还有一些人至今还徘徊在佛法与气功之间。或者感情上理智上甚至行为在学佛,
可是仍然无法摆脱气功在身心上给自己留下的痕迹。作为同时代的年轻人,我也
同这些人一样有着类似的经历。我想把自己的这段经历写出来,供养给那些一直
没有走出气功的朋友。同样也想得到具有正知正信的大德的指正。
1988年气功热红遍神州大地,我在读高一。可以用苦闷彷徨、身心疲惫形容
当时的状态。我决心用气功改变自己。几经选择,最后选定了至今口碑还算不错
的某功法。平均每天练上一个多小时,一直坚持到高中毕业。虽然没练出什么功
能,但的确发现身心逐渐平和,学习成绩稳步上升。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文化有了
新的认识。在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我甚至想报气功专业,可惜重点大学没有这
个转业。后来我来到长江边上的一所美丽而著名的高等学府。当时报考的理由是:
1、这个大学与我所练的功法基地在同一个地区。2、据说这个大学在山上。这所
大学的确环境优美,而且学术氛围比较宽松。学生可以比较自由的在团委的领导
下组织学术团体。在这里我结识了一群气功协会的练功同道,几个高年级的同学
象兄长一样帮助我们。他们所练的功法和我一样,练的比我好,是传授员,而且
还得到过掌门人的亲传这点尤其让我钦佩。大一、大二这几年我如愿以尝到这个
功法的基地接受传受,每晚在绿树环抱的草坪上练功。当时我对这个功简直入了
迷,对他三教和一的理论推崇备至。认为这个理论的的确确是从中华民族传统文
化这片沃土中生长起来的。特别是他所提倡的注重养德,更成了我的行为准则。
我们几乎所有去过基地的同学都被掌门人×××先生的高尚人格所感动,被那里
融洽的人际关系所感染,当然也被那里强大的“气场”所折服。一般大三是人思
想变化较大的一年。我想通过练功解脱人生的信念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当
时我们中气功练的最好的,也是我们气功协会的会长的那个同学在毕业之前,一
无反顾的走上了出家之路。出家前征兆很吉祥。有不知是从哪飞来的鸟鸣叫,他
身上还散发着香气,有人说是天人在做供养。他的出家对我触动很大。在他的影
响下,那几个高年级同学纷纷走上皈依学佛之路。而且我也明显的感觉到他们开
始诱导我们这些低年级的放弃对气功的迷恋。我很困惑。×××功不是很好吗?
×××先生的功德不是很大吗?我们大家不是发自内心的说过弘扬××,造福人
类吗?在他们的影响下我开始有意的接触佛教。学校附近有一所中南地区比较有
名的寺庙,我时常到那里去找“感觉”。那时信佛的人不象现在这么多,而且多
数是老太太。所以寺里很幽静,空气里漂着淡淡的香火味。我认为“气场很好”。
看着寺里的僧人,我心里揣摩的是他们的功力有多深。寺里有法物流通处,我几
乎碌碌续续的把那里的经书开示录都请了回来。当然那时佛教方面的书很少,而
且多是从台湾流通过来担我试图从经书里理解佛教,但很快发现跟我以前从气功
中了解的不一样,以前我认为佛是练功的一个果位,同神仙差不多,而佛经应该
是讲怎么练功的。记得最早请的一部经是《佛说大乘无量寿清净平等觉经》,因
为我听信佛的朋友讲这是一部非常殊圣的经书,是脱离生死苦海的宝船。我避开
同学的眼目在宿舍里偷偷的看,但无法在经中的文字里发现提高功力的捷径,又
试图感受经中是否有“信息”,结论是似乎有。那时由于痴心与业障,常常在昏
昏噩噩看经书,时常没读几页就昏昏欲睡。真是盲眼观经藏,痴心悟佛理。虽然
能接受佛法中生死轮回和业果的说法,但却无法理解“气功是外道,不能究竟生
死”的的观点。当时信佛的朋友也拿不出令我信服的道理。佛法叫人守戒,气功
不是也叫人养德吗?佛法帮众生出离生死,但练功还不是为了跳出三界外、不在
五行中?大家方法不同目的是一个,殊途同归。顶多你一百分,我九十五分吗!
大家何必互相排斥?这些困惑伴随了我很长时间。间或我也曾经念佛,但由于心
存邪解与疑惑无法相应。所以还是比较迷恋练气功时又有气又有光的感觉。很快
年底的西山之行,让我在困惑中感到了一线光明。那天我和几个同学去爬山,山
上有一个小院,是某个功法的基地。自称是由周文王传下来的功法。屋里供着几
尊神像。我不太喜欢这里的气氛,就同大家来到山顶的一个小佛寺里。同来的同
学有个皈依过的,他向佛像顶礼、跪拜。看见同学的顶礼,突然无明现前,心中
很乱,嗔恨的毒蛇从心中升起。堂堂大丈夫心中无愧,何必卑躬屈膝!想了生死
也不必这样。但是感谢三宝加持,另外两个一同练功的同学也拜了下去。不知为
什么,我也加入了拜佛的行列。第一个头磕下去,心中很乱甚至有些羞愧,第二
个头磕下去,忽然感到遍体轻安,心中有种从未体验过的欢喜,这同练功时的觉
受根本不同,是一种远离烦恼的体验。当时磕头简直上了瘾。虽然过去看过有关
磕头的意义,但毕竟是书本上的,由于我慢和业障,自己也未真正作过。现在回
想起来当时我顶礼的是文殊菩萨。真的感谢文殊菩萨的加持!南无文殊菩萨菩萨。
下山时,天上下起了小雪,走在山路上感到格外轻松。忽然浑长悠远的钟声从被
雾霭包裹的小庙里,穿过层层包裹传了过来,一直传到我那长期轮转流浪的心底。
我一下子被钟声震撼了,心里涌出从未体验过的激动。从这时我升起了皈依之心。
很快,在观世音菩萨圣诞的吉祥之日,我和另外一个同学以上道下根老和尚为皈
依师而正入佛门。可是我这个愚笨的众生,并没有真正走出气功,多疑少信本是
众生之相。以前的疑惑虽然被理智压在意识底层,但并没有断除,而以前孜孜以
求的气感,现在却挥之不去。有时候心烦气乱。对于正法虽有向往,但又苦于无
门而入。对于所学的佛法常以烦恼心世间智执着只言片语。真是“观睹经藏多片
眼,复乏理辩教义力”。由于自己对气功的执着没有从根本上放下,将气功中的
不清净见解带入了佛法的修习,也由于自己没有接触圆满讲说整个佛陀教法的教
授,所以对佛法更多的是烦恼障和所知障形成的邪解和偏执。由于业障深重差一
点误入社会上名为佛法实为魔道的××法门,其实看一看《楞严经》,这些天魔
就原形必露了。最终真正令我走出这些障碍的是来自雪域佛国的清净不坏的圣教
传承,正是在这个从空性中幻化出来的大悲与大智的清净传承加持下,终于永远
远离了气功的觉受。现在才明白,由于外道未证空性,不断我执是根本无法永断
烦恼出离轮回的,虽然练气养德,不过是在业劫气中打转,没有空观和大悲是不
可能成就的。后来有幸学习了宗格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终于对整个佛
教有所认识,从此相信一切圣言互不相违,一切佛法皆不离空性与大悲。记得在
《米勒日巴大师歌集》中,可能是一个由苯教皈依后的弟子对大师大概这样说:
外道最初在表面上看来同佛法很相似,但仔细观察其慈悲与智慧以及功德事业却
根本无法同佛陀相比。诚然如是!想到能安住佛陀的圆满教法中,从此远离一切
外道法,真是无比幸福。想到三宝、上师的恩德,想到为住持圣教,现化游戏无
量土的诸位善知识,怎能不感激涕泠、顶礼膜拜呢?

愿一切众生永离恶见之扰,永远安住于大悲与大智的圆满佛陀教法之中。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得失随缘,心无增减。
离线arzha
发帖
10
开心币
0
好评度
9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2-05-08
现代文化没有发展气功的理论基础
气功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文化现象。阴阳学说在人体上以气为内涵,中医、武术、修道等的理论都与人体有关,也都与气有关。其实,古人没有“气功”概念,只有中医、武术、修道等学说中的“气”概念,气功是“文化大革命”以后,有些人为了恢复传统文化而推出来的,主要是以健身为目的的武术提出来的,将其中的攻防招式变化为引气健身,这种本意是好的。但是由于引气可以出现一些气的能量现象,有些人就去追求这种能量的感觉,忘记了健身的初宗,结果反而伤了身体内的气机。有些人利用人们的这种追求心理赚不义之财,本身是违背武术精神的,对社会破坏极大。
现代人已废弃了阴阳理论,主流文化中是没有阴阳概念的,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把气功推出来,人们不可能理解阴阳理论的深义,用之于对人体的气脉进行人为的引控,大多数人只会听凭所谓“气功师”(根本不懂阴阳理论)的指导,怎么会不出事故呢?所以,不是阴阳理论的文化背景,不能去推广什么“气功”。在中国历史上,炼功都是师传、单传,不敢大规模在社会上传,因为阴阳理论深邃,不易理解透彻。稍大点的规模,也只能在庙里传,如少林寺、武当山等,还得学多少年,哪里有几天、十几天就学会气功了的?学习气课,必须深学阴阳理论。
离线卫子
发帖
1093
开心币
0
好评度
451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2-05-08
请你谈谈阴阳理论好吗?
离线arzha
发帖
10
开心币
0
好评度
98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2-05-08
阴阳之奥妙
古人用画“━━━”代表阳,用画“━ ━”代表阴。为什么用实心画代表阳,用空心画代表阴呢?阴和阳究竟是什么意思?它们是不是某种物质?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性,例如钢是硬的,瓷是脆的,木有韧性,绵有弹性等等。但是,人们发现,这些特性是相对的,钢与铁比较,钢是硬的,铁是软的;铁与木比较,铁是硬的,木是软的;木与绵比较,木是硬的,绵是软的;绵与粉尘比较,绵是硬的,粉尘是软的,等等。把这些现象概括起来,发现事物的特性在比较中有强弱之分。进一步观察,发现事物的特性在比较中还有大小之分、方位之分、正反之分、雄雌之分、主动与被动之分等等。这些区分都是在比较中产生的,而且总是两个事物之间的比较,叫做“两两比较”。中国古人把这种现象用阴阳关系来概括,赋予阳性以积极、运动、主动、上升的含义,赋予阴性以消极、静止、被动、下沉的含义。凡是在两个事物特性的对比中,阳性是代表积极、运动、主动、上升特性的一方,阴性是代表消极、静止、被动、下沉特性的一方。这样看来,阴阳其实是一对特性相反的矢量符号组成的一个虚拟座标系统,可以观察两个事物之间对比出来的特征和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运动状态。所以,阴阳不是物质概念,而是物性概念,是对事物在两两比较中表现出的特性的概括和抽象。
实物之间可以对比而产生阴阳概念,精神之间也可以对比而产生阴阳概念。如意志坚强与意志脆弱、精神抖擞与萎靡不振、正大光明与阳奉阴违等,都是精神之间对比产生的阴阳概念,前者为阳性精神面貌,后者为阴性精神面貌。由于阴阳座标系统既可以观察物质,也可以观察精神,所以阴阳概念不受物质与精神的界限,可以观察物质与精神的共性特征,这就是中华文化思想中“天人合一”观的思维基础,而在西方文化思维中,物质特征与精神特征是分离观察的。
从阴阳的画符上说,阳是实心的,阴是空心的,这一实一虚,含义无限。它可以引伸出“有”与“无”的道家思维境界,可以引伸出“存”与“空”的佛家思维境界,可以引伸出“动”与“静”的易学思维境界,可以引伸出“质”与“性”的哲学思维境界。实可以支撑,虚可以蓄纳;实以虚为舍,虚以实为力。虚实互补,合而完整。实无虚则狂,虚无实则沉。这种虚与实的互补机制,反映了事物在发生相互作用时,必然出现的运动状态,许许多多的这种必然动态的合成,就构成了大千世界无穷无尽的运动变化。可见,“━━━”和“━ ━”所代表的内含是多么丰富而深刻。阴阳决定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由此可以展开,以至可以全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
离线学生
发帖
66
开心币
0
好评度
1515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2-05-08
阴阳(转)
阴阳

第一节 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哲学理论。阴阳的最初概念与太阳有关。阴阳表示具体的物质现象,是天地间普遍存在的物质。这包含了两方面的意义:属性范畴的阴阳和本性范畴的阴阳。

一、 阴阳的概念
阴阳是天地万物最基本的两种属性,是一切事物对立统一的概括。宇宙间事物都包含着阴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由于阴阳两方面的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素问》所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一般地说,凡是处在的、向上的、有形的、运动的、强烈的、旺盛的、热的等均属阳;与此相反,凡是内在的、向下的、无形的、静止的、衰弱的、消沉的、冷的均属阴。

二、阴阳的特性
阴阳具有普遍性,相对 性和可分性。阴阳的普遍性是指阴阳普遍存在于宇宙间各种事物现象之中,任何有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其对立的双方都可用阴阳概括。阴阳的相对性是指任何事物的阴阳属性都是有前提条件的,其条件发生变化,阴阳属性也随之变化。阴阳的可分性是指当阴阳确定之后,在阴阳各方还可以再分阴阳。
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即是从某种角度奖事物一分为二。这种划分不仅适用于各种事物,而同一事物又可不断地再加以划分。所以,阴阳的划分可以无限在扩展和推广。
由于阴阳属性的划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所以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范围、不同的条件下,它的阴阳属性也可不同,如心脏在五脏的范围内属阳,但在五脏六腑的范围内则属阴。


第二节 阴阳的相互关系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相互对立、相互依存、此消彼长、相互转化四个方面。

一、阴阳对立
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左与右、天与地、动与静等。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在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类经附翼》中云:"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就是动与静、阴与阳相互制约的作用。任何事物互相对立着的一方,总是对另一方起着制约的作用,如果一方太过,就会引起另一方的不足;反之,一方的不足,也会导致另一方的太过。这说明阴阳胜负、失调会导致疾病的发生。阴阳相互制约的过程,也就是相互斗争的过程。没有斗争,就不能制约。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不是平静地各不相关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是相互排斥、互相斗争的。由于阴阳的不断排斥与斗争,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在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下,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在不断地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过程中推动着人的生长、壮老的变化。

二、阴阳互根
阴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任何一方的存在都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是谓互根,即有阴就有阳,有阳必有阴。如热为阳,冷为阴。没有热就无所谓冷,没有冷也就无所谓热;实为阳,虚为阴,没有实,无所谓虚,没有虚也无所谓实。《素问》:"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孤阳不生,独阴不长",万物的造化是阴气与阳气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单纯的阴气和单纯的阳气都不能完成对万物的造化。《素问》:"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这是古人对阴阳相互依存关系的认识。

三、阴阳消长
阴阳双方始终处于"阴消阳长"和"阳消阴长"的运动变化之中。消指消退、消减;长指滋长、增长。在自然界,一年四季的更递,就是阴阳二气处于此长彼消、此消彼长、盛衰转换的过程。正是由于四季有阴阳消长盛衰的变化,才有了四季气候和物候的变化。人体内部的各种机能活动也是如此,如体内各种机能活动(阳)的产生,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此为"阴消阳长";而人体消化机能的活动(阳)又能为机体吸收营养物质(阴),此为"阳消阴长"。在正常情况下,这种"阴阳消长"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正是由于这种阴阳消长的相对平衡,对维持了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四、阴阳转化
事物的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动极生静,静极生动"。阴发展到极端的阶段,就会转化为阳;阳发展到极端的阶段,也会转化为阴。在疾病的变化过程中,阴阳的转化随处可见,职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正气,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发冷、脉微欲绝等一派阴寒危象。若抢救及时得法,则四肢转温、色脉转和、阳气恢复,病情可转危为安。


第三节 太极图解
通过太极图的圆心可作无数条直径,使太极图分为两个半圆,任何一个半圆都包阴阳两个部分,表示任何事物都是阴阳双方构成的;任何一个半圆中阴阳两个部分是不相等的,但同一直径上的阴阳又是相等的,这说明阴阳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从整体上看,阴阳是平衡的,从局部上看阴阳是不平衡的,整体的平衡是建立在局部的不平衡的基础上的。
从图中看,阴阳是相互对立的斗争的,也是互为一体的。阴阳对立统一不是处于静止状态,而是处于"阴阳消长"的运动变化中。阴阳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动态的,只有不断地平衡、不断地消长,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要维持事物的长治久安,就要维持相对的动态平衡。要改变事物的存在形式,就在打破原有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
wuhen
离线ooo_000
发帖
436
开心币
0
好评度
2584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2-05-09
气功和佛门的修炼没什么不同。
两者其实是一回事,之所以有异,是心之缘故。
想而不做是为空。
练功和做事一样,也需要付出,一分收获一分耕耘。
我命在我不在天。 修炼本就是逆天抗命。
离线周明
发帖
121
开心币
0
好评度
409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2-05-13
不告别气功-----与西江月看法有异.
首先要说的是我对气功的接触比西江月略晚几年.但是我和西江月也是半个同门.西江月说的那个掌门人就是中国元级功传人张志祥先生.我也有幸学习过元级功,接受了中国元级学思想的熏陶接受了中国元级功的养德等思想.
西江月你是很有幸的你能那么长时间的接受元级思想和元级文化的洗礼真是让我羡慕不已呀.


但是你也是不幸的,不幸的是从学习气功接受气功,到陷入宗教信仰之中,你自以为是升华了,我以为你是堕落了.这里不是宗教论坛
,我原本不该有涉及宗教的言论,但是不得不说说呀.请有信仰宗教的无论是信佛的还是信道的见谅.


我们学气功的人应该持有的态度是清醒不迷惘的.气功和宗教固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这只不过是是它们在历史上的关联而已,道家龙门派十八代传人王力平先生自己作为一个道教居士,在谈到气功和宗教的关系时,还真知灼见的指出:不能把气功变成宗教.严新先生谈到气功和宗教的关系时还有气功应该从宗教的佛座莲阴之下走出来的思想.我结合我老师的观点和思想再加入自己的领悟,我的观点是这样的:气功和宗教有渊源关系但这并不等于说是宗教的伟大和宗教的博大精深才有了气功(或者说修炼).在宗教里和宗教的典籍里有气功修炼方法或者有气功思想,不能说明宗教的伟大和宗教的意义/我们现代修炼者,应该把宗教和宗教思想加以区分,应该把佛学和佛教区别对待,不能因为宗教里有好的思想或者好的修炼方法就去信教,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堕落.从气功修炼者到宗教徒的变化是令人痛惜的,因为他们没有正确对待气功和宗教的关联,也没有认清宗教的本质和真实面目.

我们因为有幸而走入了修炼者的行列,这是历史的幸运也是我们的造化和机缘,但是这一切来之不易呀.有无数的先闲和前辈的探索和付出,我们才有了今天的一些气功修炼体系.我们如果放弃气功的修炼,认为"气功是有为法",而去追求一些所谓的"无为法",追求一些宗教的理想境界,这是有驳于现代社会的,是有驳于现代科学思想的,
是违背于气功科学化这个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的.


希望我们气功爱好者能始终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看清楚历史发展的方向.历史发展的方向是气功科学化而不是气功宗教化!!这是历史和时代的要求!!是人类必然之路!!
离线tiandi99
发帖
787
开心币
0
好评度
4439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2-05-13
“由于外道未证空性,不断我执是根本无法永断烦恼出离轮回的”说到点子上了
离线江海洋
发帖
9
开心币
0
好评度
1044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2-05-13
真性末体,末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任证到九次第定,金刚不坏,尚有坏时,何况世间
浮生如梦,为欢几何。
离线ooo_000
发帖
436
开心币
0
好评度
2584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2-05-13
您说的太过空虚,证?做到了吗?
您没说清楚,我错?错在什么地方?而只是空空一说,既然说错,请说实修。

我之所以说,因为禅定是修炼的基础,有了禅定的基础,来能谈的上真正开始修炼,那时候的所想的气才真实在,能起作用,而现在所想,多是空想,需聚集之。

就是佛门易筋经为例,先聚气,炼内脏,炼经脉,炼膜,炼骨等等,然后有基础后,才加深自己的禅定功夫,也随着禅定功夫的加深,可以行胎息等等法门......,如此下去,不是相互相成吗?

既然您说不,请直接说具体的实际的东西,不要含糊不清。
我命在我不在天。 修炼本就是逆天抗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