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72阅读
  • 0回复

[转帖]从\\说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yipusheng
 
发帖
3
开心币
0
好评度
12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6-08-01

从《连山》、《归藏》、《周易》说起

 

《易经》的组成要素有四个:蓍、卦、爻、辞。

夏朝的术士们对《易》的建立,做了史无前例的贡献。

由于夏朝时,中原地区出现了长久的统一局面。在这种安定的社会环境中,学术得以从容地发展。术士们搜集了各部落的资料,经过整理、统一、增删,终于编撰了历史上第一部有卦辞的卜筮书籍,取名《连山》。这就是夏易。

1、《连山》以艮卦为第一卦,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

夏朝被商朝灭亡以后,商朝的术士便不肯用夏易。他们根据自己的研究,即本部落的知识整修了夏易。这就是有了商易《归藏》。

《归藏》则以坤卦为六十四卦之首卦。象征“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

到了周朝,《易经》又发生了新的变化,据说周文王就是很精通《易经》的,他曾经被纣王拘在羑里很多年。他在那里潜心研究了六十四卦,并写了每卦的卦辞和爻辞。待到他打败了纣王,建立起自己的王朝以后,他的研究成果也就成为国家的经典文献。这就是《周易》。

《周易》以乾卦居首。反映了当时中国先哲观念的一次伟大飞跃。殷商首坤次乾,是重母统,周人首乾次坤是重父统。

《连山》、《归藏》都已失传。现在我们谈到的《易经》只是周朝的国订本。

如果说伏羲画八卦,是我国文化的雏形;文王演周易,则是我国文化的开端。

“易道深,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易经》不但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而且自古以来,就被推崇备至,尊为“群经之首”。

人,如何在变化莫测的宇宙中生存发展,如何在机缘逆料的社会里成就事业。《易经》以东方独到智慧,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究天人之际,探求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大道理;阐明了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法则。这就是《易经》的伟大之处。

因此,我们又可以把《易经》看作是中国先哲对包罗万象的宇宙、机遇莫测的人生的认知模式。

《易经》的六十四卦象征自然或人事在不断变化过程中,某一瞬间的现象。困此,《易经》十分重视时间的意义。《易经》所说的“时”,即是人在相争时、喜悦时、困惑时、痛苦时等的状况。

《易经》言时,崇尚“时中”。清代学者惠栋说“易道深,一言以蔽之,曰时中。”孔子作《彖传》言时者六卦,言中者三十八卦。子思作《中庸》,述孔子之言曰:君子而时中;孟子又曰:“孔子,圣之时者也。尧舜以来相传之法也。知时中之义,则易思过半矣!”

由此可见《易经》对时间因素与中庸原则的重视。换言说,时中便是事物或人事的最佳状态。

懂得天时的规律,才能“安命”,通晓中庸的原则,才能“成己”。《易经》作者告诉后人:人生在世,立身正业,必须觉悟“成已安命”这一道理。明天地之法,究阴阳之道,修性命之道,洗心研机,彰德新来,方可显达富贵。

 

股票期货外汇拐点核心交易法面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