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156阅读
  • 2回复

论道与德——关于“是种子的我”与“成正果的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化乙散人
 
发帖
470
开心币
0
好评度
286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4-29
论道与德

——关于“是种子的我”与“成正果的我”

张丰乾



道的本意就是人所走的路。(!)有的路走的人多,有的路走的人少。走得多的路,今天走了明天还要走,父亲走了、儿子走了、孙子还要走。走这条路,你就能从A到B,走哪条路,你只能从B到C。有的路今天熙熙攘攘,而明天有可能冷冷清清。所以,“道”有多种多样,或平坦笔直、或坑坑洼洼(其中有情)。是可重复、可依靠、可遵从的规律(其中有信)(2),又是解决问题、达到目的办法,(3)总之,都是出路。为很多人提供出路,平坦笔直,没有关卡、没有雍塞的路,叫做“大道”,中国古代把它称之为“王道”,(4)“王道乐土”寄托着人们的社会理想。

德的本意是有所收获或者行有所得。(5)首先是自己有所收获,进而使别人有所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6)行走在同一条路上,难免有相互冲突的时候,“礼让”于是就成了德。道和德之所以密不可分,就是因为一个“行”字。同样是在天地之间,人和动物,人和人走的路有重合,又有区别。德有三个基本的意思:自己有所得、使别人有所得、因为有所得而感激别人或被别人感激(7)。

戴震说:“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8)所谓的天道、地道、人道都可以理解为天、地、人的“流行” 方式,人的生命也是这个流行中的一部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谓“生”,乃是说“世界”并非本来如此,亦非一直如此,而是生生不息、日新而月异。在大化流行中“生”出来的那个“一”,应该是宇宙中前所未有的生命体或有机物,从“一”中生出来的那个“二”,(9)可以理解为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生命界中孕育出了人类,人类创造了文化,三可以理解为自然界所没有的,具有独立性,能够塑造人、教化人的文化。“三生万物”,万物通过文化——只有通过文化,才能获得生的机会和生的意义,于是有生机盎然的世界。

我们也可以说,所谓“生”者,即是被“生”者的根和据、因和缘;同时被生者一旦“出生”之后,便要“成”,便要“长”,由此而独立于生者,异化于生者。“二”之于“一”,“三”之于“二”都是有其“个”性。“道”是最终的生者。我们走过的路、希望走的路,不得不走的路,便是“道”。只有能“生”他物,自己的生命才得以延续。道在生“人”的时候也是在“生”它自身,人在创造文化的时候也在创造着人自身。人死了,道也便死了。比较一下我们各自所走的“路”,便可知“道”的无妄。

宋朝有个无名诗人,在客店的墙上题了两句诗:“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冯友兰先生说: “这是以孔子为人类的代表。他应当说:‘天若不生人,万古长如夜。’在一个没有人的世界中,如月球,虽然也有山河大地,但是没有人了解,没有人赏识,这就是‘长如夜’。自从人类登上月球,它的山河大地方被了解,被赏识。万古的月球,好像开了一盏明灯,这就不是‘长如夜’了。地球和其他星球的情况,也是如此。地球上的山河大地是自然的产物,历史文化则是人的创造。人在创造历史文化的时候。他就为天地‘立心’了”。(10)

中国古人对于天地间日月的东升西落、四季的轮回交替有着深刻而切实的体会,说那就是信,那就是诚,那就是自然而然。“天地”始终是中国人生活或者生命的本体,是人们呼唤的对象,而“道”或“理”无非是秩序的化身,或者说那个“道”,就在天地万物和人伦日用之中。

我们今天要做的,是要说明,人能行道,非道能行人。“道可道,非常道”,因为“道”是无常的,而生命是永恒的。道虽然是依据和途径,但首先应该是被选择的对象,而不是不可动摇的权威。老子的这句话,从“损”的角度来说,是要反对任何专制和独尊——一条别无选择的路,就会有土匪和强盗打它的主意。

换言之,从 “创造”的角度来看,人之为人,在于能够“独辟蹊径”、“自寻出路”,“踏平坎坷成大道”,这样“道”又是人践履的对象和探索的对象。知和行都是为了找到出路,最大的“德”,也就是为别人找到一条出路,“天地之大德曰生”,因为天地给万物(而不是一物)给了一条生路。所以,“求道”和“弘道”的人就是给自己或者别人乃至万物,找一条“路”出来。用张载的话来说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万世的太平”无他,人人各有出路耳。

“天生德于予”,“物得以生谓之德”。每个人从“天”那里得来的东西就是张三之为张三、李四之为李四的属性。“条条大陆通罗马”、“殊途而同归”,人和物总有一些共同的路要走。但王维有诗曰:“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真正能够“归”的地方,不是在大路上,而是在“穷巷”中,不是有一万条,而是只有一条。“找不到回家的路”,只好在马路上徘徊或者在大街上流浪。所以,“德”之“个”性要优先于“德”之“共”性。

这样看来,最经常的“德”乃是如何对待别人、如何“成全”别人,而最重要的“德”,乃是如何看待自己、如何“成为”自己。“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粒瓜子(那个能让它自己发芽生长的东西叫做“仁”)“修成正果”,不是上了天堂或者入了仙境,而是成为它自己的果——有皮又瓤、有千万个瓜子的西瓜,此之谓“生生不息”。

海德格尔说:“林乃树林的古名。林中有路。这些路多半突然断绝在杳无人迹处。”“这些路叫林中路。”“每人各奔前程,但却在同一林中。常常看来仿佛彼此相类。然而只是看起来仿佛如此而已。”“林业工和护林人认得这些路。他们懂得什么叫做在林中路上。”(11)

我们深处各种各样的“林”中,不管是砍伐,还是栽种,都需要成为“林业工” 或“护林人”,才能不至于像过客那样“迷路”。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破土而出”,和这个世界打交道、和别人打交道,去生去长,去收获、去付出。所以,“道德”二字无他,无非是我们看待自己,和别人打交道的“法子”、“路子”。

接下来需要讨论的,就是“道德从哪里来”,“功用是什么” “目的是什么”,“还要不要道德理想”等等重大而复杂的问题。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已经越来越 “学术”、越来越“严格”、越来越“科学”、越来越“规范”。然而,跳出汗牛充栋的书本,放下庞杂拗口的术语,借助于一些浅近的比喻,或许更能接近问题本身。

萌芽的比喻:先验的,还是发生的

任何生命的萌芽,不仅需要一定的条件,而且需要这些条件之间“发生关系”。道德问题的要害无非是怎样看待他人、他物的问题。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人,他的所作所为就无所谓道德与不道德的问题;或者地球上有很多人,但彼此隔绝,也不会产生道德问题。所以道德不是先验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交换、交流、交谈、交通、交涉)过程中发生了的,而且不断发生着的意识形态,是可以被改造、被建设的对象。

社会发展的进程表明,人和自然的“交往”、“交涉”越频繁、人对自然越了解(科学技术越发达),环境保护的意识越强烈、环境保护的措施越得力;同样,人和人的交往、交流越充分、越便利(市场经济越发达),人们的道德水平越高、社会风气越好。超越以拥有为前提,成熟以生长为前提。我们很难设想从一个抽象的道德概念演绎出美好的社会生活,但我们可以期待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开始建设健全的道德体系。所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终不是泛泛而谈地“弘扬传统美德”,而是切切实实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换言之,“塞先生”(科学)和“麻先生”(市场)的发展、成熟的过程也就是道德观念不断受到挑战、作出调整、得到实现的过程。如果以固定的、僵化的道德观念去限制、压制新的社会生产力,不仅会延误发展,这些观念本身最终也会被抛弃。

同时,具体的道德观念形成以后,就会作为文化基因传承下去,成为决定性的力量。我们一出生所面对的道德体系,都是有根源,有“来头”的,是大于个体的力量、背景,或者场域,连庄子也慨叹“君臣父子,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故而,对于传统的道德学说,最可取的恐怕还是温古而知新。

根系的比喻:固本培基,还是剪裁个性

道德作为公民内在的观念系统,无疑是个体选择行为和判断是非的标准。而作为公共的舆论,则是个体活动的场域和环境。每个人成年之后,都必须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而作为“别人”的“他者”——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同事、邻居,对他人的求全责备、说三道四,会造成一种苛刻压抑的道德氛围,隐私得不到尊重、个性得不到伸张,靠窥视、打听、推测传播信息而不是靠交流、交谈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很多问题被埋藏了、被掩盖了、被扭曲了,一旦爆发,贻害无穷。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在培育自觉和负责任的道德主体的同时,需要营造宽容、宽松的道德氛围。用种树来比喻,教育者的任务是浇水、施肥,而社会舆论则是阳光、空气和水,制度和法律则是藩篱和剪刀——一切以维护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为出发点,最终要依靠道德主体自己在健康的道德根系上开花结果。批评是为了建设,谴责是为了引导。“整人”“治人”“斗人”,甚至“吃人”的道德环境是社会发展的沉重包袱。

目前的社会心态之中,被批评者,特别是被批评的既得利益者,缺乏“闻过则喜”的态度,而有便利条件的批评者又缺乏负责任的态度。打小报告的人太多,造谣生事的人太多,同时被“穿小鞋”的人太多、因坦率而遭排挤的人太多。这种隐性的人生成本消耗了太多时间和精力。

出路的比喻:以通为目的,还是以塞为目的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十字路口没有了红灯,大家都会无路可走。道德正如人生道路上的红灯,当置身于社会这个庞大的“交通”体系之中,和别人的去向发生了冲突或碰撞时,“损己利人”,放弃一些权利,“礼让三先”,于是你来我往,天下太平。然而,不管是出于的道德自觉,还是出于被迫接受,公民接受了红灯,并不意味着他应该甚至是必须永远等待下去、永远放弃下去。红灯太多的地方交通必然堵塞,只有红灯的路口难以想象。

所以,一切以“公共”为名义的舆论、制度、法律、机构、设施,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最终的目的都必须是保障“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最不道德的行为就是假公济私——在公共的名义下谋求一部分人、一小撮人、甚至是个别人的利益。如果片面强调公民对社会的责任,而忽视社会对公民的义务,就会造成道德观念的扭曲和道德心态的失衡。道德建设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大家各有出路”。

镜鉴的比喻:正人言行,还是招摇过市

很多人习惯于以兑换式的、实用主义的思维来追问道德理想究竟有什么用,有公平吗?有正义吗?有幸福吗?如果看得见、摸得着才算作“有”,道德理想确实是“没有的”,道德虚无主义由此产生。但我们为什么或者凭什么能知道什么是不公、什么是不义、什么是不幸?不就是因为有一个理想在那里吗!理想永远是超越现实的,就像平、静、公、正的镜鉴一样,镜鉴的作用,吃不得、喝不得,无非使我们看得见自己而已。我们在道德理想的面前可以反观自己和他人的言行,知道什么是真、善、美,“看见”什么是假、恶、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理想为镜,可以正言行”。所以说,道德榜样和道德楷模不能和道德理想本身化等号,在公众当中自发形成以后,可以去褒扬、去纪念,但不能去选拔、去评比,以杜绝弄虚作假、欺世盗名,要知道,道德典型中的泡沫一旦破灭之后,受损害的是人的心灵。正所谓“不尚贤,使民不争”。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命的种子、智慧的种子,最要紧的事情是成、是长,为这个世界贡献生机。“修成正果”,不是进入天堂,或者升入仙境,而是成为自己的果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仁”,不仅是生理的,还是文化的,它在决定着我们的个性时,又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可能。这正是生命的价值所在。而“道德”无非是实现这个价值的途径和办法。(12)


--------------------------------------------------------------------------------

注释:

(!)道被翻译成The Way应该是正确的。《说文解字·辵部》:“道,所行道也”。郭店竹简中的道,都写作“彳人亍”。庞朴认为,甲骨文中的 字便是由象形字 派生出来的指事字,便是最早的道字。庞朴说:“道路本身是静止的,无生命的一物;但它却由生命物的行走所造成。‘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论语·雍也》),它是有生者的活力之所寄,是他们聚集的起点,散发的轨迹。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以道作为宇宙的起源和本体的存在,除了给人以动感外,还能强调运动的规律性,以及概莫能外的统摄性。”均见庞朴:《原道》,《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年第5期。又见庞朴:《一分为三·原道》,深圳,海天出版社1995年版,第242、257页。近来,学者们已经开始注意到道的本意,如徐克谦:《论作为道路与方法的庄子之“道”》,《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4期。实际上,“法子”和“路子”是同义词。道又写作“衜”,《汉语大字典》引《龙龛手鉴》:“衜,古文道字。術也,道路也。”

(2) 道又通“导”(導),有疏导、开导、引导、治理的意思,总之,都是找一条出路的意思。

(3) 《商君书·更法》:“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4) 《诗·小雅·大东》:“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书·洪范》:“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董仲舒:“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汉书·董仲舒传》)

(5) 《说文解字·彳部》:“德,升也。”升是收获的意思,《春秋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谷不升为大饥。”《管子·心术》:“德者,得也。得也者,谓其所得以然也。”《说文解字》:“得,行有所得也。”

(6) 《墨子·节用》:“节用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利用厚生”也是“大德”。

(7)德又写作“悳”,《玉篇·心部》:“悳,今通用德”。《说文解字·心部》:“恴,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书·武成》:“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韩非子·外储说下》:“以功受赏,臣不德君”。陈来认为在《尚书》二典中,“德”至少已有三种用法:一、无价值规定的品行;二美德;三,有美德之人。见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92页。

(8) 戴震:《孟子字意疏正卷中·天道》,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二一页。金岳霖说:“无极而太极可以说是天演,也可以说是造化” 。金岳霖:《论道》八·一九,《金岳霖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2页。

(9) “二”不是阴阳,因为阴阳只具有相对的意义。自然界中最早的生命繁衍方式是无性繁殖,即单细胞克隆。阴气或阳气更使人或动植物的一种感觉,只有当“气”和人发生感应,才会有“阴”或“阳”的感觉。所以,“阴”和“阳”实质上表述的是一种对比,一种关系,没有绝对的意义。庞朴对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作了值得注意的解说,见庞朴:《原道》,《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年第5期。又见庞朴:《一分为三·原道》,深圳,海天出版社1995年版,第257—259页。

(10) 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6页。

(11) [德]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扉页。

(12) “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
堕肢体 黜聪明 离形去智 同于大通 仙学网:http://www.xianxue.org
离线阿杂先生
发帖
3
开心币
0
好评度
10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2-05-08
道与德不是哲学概念
以哲学思维研究道与德就如此文,相信深研佛道儒者对此不会有多少评论。试想,一个中学生对高能物理的研究论文,从事高能物理研究的专家会对它有什么评论呢?
发帖
1914
开心币
0
好评度
390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2-05-08
就是有很多三年级的学生抄了一大堆的“高人理论”,成为自己的论文,还挺象样的呢。
现在社会上,各种论文都喜欢抄,并且喜欢造(瞎造)。阿杂先生论的极是。
好多是前人毫无问题的清楚的证明了的东西,就是有那么一些人喜欢改头换面的端出来,作为自己的东西。好像别人看不懂?哈哈
世间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开心就好~~~~~~呵呵!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