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503阅读
  • 4回复

[原创]命运的形成与改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知名帅哥
 
发帖
9
开心币
0
好评度
14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4-06-30
这是俺最近写的一篇文章,特意发过来,以祝贺国际易经网重新开张,大吉大利,广结善缘。
命运是如何形成的??如果说,宇宙万物的共性中都有一个平衡的共性的话,那么在时间上的平衡注定了未来的命运是不可更改的,因为你不能改变历史。以现在为一个支点,历史与未来是平衡的嘛。可这解决不了一个问题,人的“生之有涯”所带来的问题,那就是一个二十岁的人生和120岁的人生的差距。因为人不管活得多长,始终都只是人类社会历史上极小微的部分,因此,用人的眼光去探讨生命,就会发现人力之有限,渺不足道,可来改变命运之说。因为人本身就活在这个命运里面,本身就活在这个长达亿万年来形成的宇宙的惯性里面。宇宙不管以什么方式运行,人的一切始终在这个庞大的系统下,并随之潮起潮落,更何况人只是这个系统下对这个系统起不了任何用的一部分,那么人的命运和社会的命运至始至终都是在宇宙这个庞然的大系统下被整个宇宙带着运转。听说过道德经上的一句话吧“天地不仁,以万物当刍狗”,天地不仁???是啊,天地是无情的,没有人类的既定的社会标准,一切以自然方式运转,不对任何万物有情。这也注定了命运的形成。因为看以人自身创造的社会其实确是无时无刻随着自然在运转,包括创造这个行为本身,如果放弃人的感情和社会来标准看,这就是事实。
可这宇宙并非只是有人的存在,多种生命形式存在的可能为人改变命运提供了一种机缘,在这个惯性中实现生命形式转换,而非既定的模式。佛和道都有极其优秀者完成了这种生命形式的转换,在不同的形式可能中走向更高级的生命形式。同时,人的生命形式既然非既定的,也可能在这种种可能的情况下,转向更高或是更低的形式。
从这种观点来看,佛与道所讲的超出轮回、走出五行,就只是一种方法论了。任何问题都有其解决方式,而解决方式来源于对问题根本性或表面性的分析。当执着表面的现象时,你会发现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也就是说如果你在人生道路上,只是着眼于今天或明天的患得患失的话,这种执着就是表面,因为我们的视野看到的得失或成败是不完整的,甚至只是一个点,这样一个点难以代表生命的本质上的东西。因此我们必须去寻找更本质更深层的内在。那就是生命之源。生命对应于宇宙,宇宙的运行方式一定也体现在我们生命里。因此,佛道提出的打坐和参禅的方式,也正是在探究生命的本质的一种方法论。为什么可以这样说,屏弃外缘的干扰才能反参内在,这是最基本的道理。在一种专一定性的方式下,直接体验生命最原来的一切,找到命之根源,从而为选择生命的形式提供依据。追根究源,是东方哲学从开始就走的路线,因此东方哲学在本质上是无神论的,西方的哲学之所以后来走上逻辑的道路,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上帝不能回答的问题太多,而现实里面又确有太多问题需要问题,这就必须要在细节上去破神,只有破了神才可能形成系统,才能形成结构。有了结构,才会有完整的推演模式。
《了凡四训》中,有一句话其实比整个故意更具有代表性,“凡大善与大恶之人都不受命的拘束”,何解??大善与大恶是一种表相,是带有人的道德标准来划分的两种生存方式。我们除开这种表相就能看到大善与大恶其实是一样的,都是一种至纯粹的生存方式,没能外界其他标准的干扰,没有什么徘徊与犹豫,没有任何与心的期望所不符合,他们做事的唯一法则就只有一个,心,而这个心是不受外界诸多事物的表相所干扰的。至真至纯的心,既本心,这个本心就是不受任何命运所拘束的。我一直反对刻意地去做什么善事,修行更重要的是修心,心既修成,随缘度人,刻意的行善势必也会在无比干扰矛盾中做恶,心之不畅,意之不纯,必定恶多于善,这样结果反而与本意相违。个人觉得,命运之改变,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专心至诚去完成你人生中的每一件事,你就会体会到命运在你自已手中。
不得已而帅之的事情除了痛苦还有啥
离线刘勇
发帖
7638
开心币
0
好评度
1406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4-06-30
顶.是编好文章.希望有心的易友看一看
人生路上两茫茫;预测吉凶是妙方! QQ270949354
离线无所得
发帖
2
开心币
0
好评度
105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4-06-30
有理有理,做事但求心安,若有功利目的就不是真正的善了

了凡做善事时是持准提咒的,大家要明察,有深究其精妙之处。

离线phso
发帖
695
开心币
3
好评度
2491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4-06-30
顶一下
[em03][em02][em02][em02]支持!!!
对也好错也好开心就好 高也成低也成不成即成
离线抟虚
发帖
9
开心币
0
好评度
14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4-07-02
无心胜有心

不错,无心之善胜于有心之善.

在道家来看,也是无为大于有为的.但在此应注意的是,人的改命修持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也就是张三丰的十六字真言"无为之后,继以有为.有为之后,复返无为"

执著梦里依时化,放任红尘守性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