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大手印
``
一个人如果想「即身成佛」,修习「大手印」法是最重要的!所谓大手印者,就是三世一切诸佛的心,那无二的智慧!这要到那里去寻找呢?要到自己的心中去寻找。
「手」是什麽意思呢?龙树菩萨云:
如彼水中灌入水,
又如油中注入油,
自心能见自智慧,
如是善见名为「手」。
「印」的意思可以从三方面来看:一、自性印,二、觉受印,三、契证印。
自性印: 如(经中说):
所有一切众生皆悉具足如来藏。
这是说;下自无间地狱和草茎上的昆虫,所有一切众生无不具足此心之本体。喜金刚续云:
屎中之虫蛆
亦具(佛)体性。
觉受印: 话虽如此,仅凭「自性具足」是否就够了呢?这当然是不够的,还需要由修行所产生的智慧觉受才能发生作用。要有怎样的觉受呢?要现量的觉受到此心之自性乃离生灭之光明才行。心之性相是:能有种种妄念之纷起,能变现外境种种阴阳诸物。心之实体虽毫无差别相却能变现种种境物。总之,此心性即是俱生法身,(外境之种种)显现即是俱生法身之光明。显、有、轮、湟一切诸法其自性本体皆十分清净,十分纯洁,超越言思,离生住灭相,如果有这样的(现量)觉受,就算是觉受印了。
契证印: 是说不依因缘而生,无实质无相状,无形无色,离一切有无言说之边,无为,自性本成,见法界体性本来成就,若能现量证悟此理就算是契证印。再无任何一法更胜於此,故名为「大」[3]。
仅靠以上所说的大手印道理是不够的,还要使(佛经)的四种智慧现前显现才行,这就要对众生起大悲心,对上师三宝起诚信恭敬心,对业果十分兢兢谨慎,对此生之一切贪著要努力降伏消灭才行……
冈波巴大师说:
第一步要了达心之体性,然後要於此心体得熟练,最後要於心体得自在。
第一、了达心之体性需要:
一、所谓心体者,即是俱生之智慧,明朗空寂,无可认持,能现前如量的觉受到。
二、了达各种纷飞之妄念与此心体无二无别。
三、外面由阴阳(所生)之种种境界与心体和妄念,三无差别[4]。
第二、於此心体得熟练者:
这是说应该住在尸林(或山穴)等寂静处,精进的如法修持。
(大手印的)证悟相有三种不同的方式(不定的)出现:
第一种是根本定与後得定绝然不同。
第二种是根本定与後得定相互的显现。
第三种是根本定与後得定二无差别的同时显现。
(一)根本定与後得定绝然不同的觉受是:
於定中修观时,(大手印的悟境)现前,但(下了座,在日用动静中的)後得位时却没有(大手印的)悟境了……
其时,妄念於己於人皆不能作害,自己就应该往於寂静处无闻断的殷重祈祷上师,一心专住的努力习定,这是非常重要的。
(二)根本位与後得位的觉受相互的显现是说:
(大手印的悟境)在定中会出现,同时後得位的行住坐卧四威仪行动亦不能损害大手印的悟境。自己确实的知道里面的种种纷起妄念与心体实在是无二无别的;外面的显境,有时像是幻化,有时像是空,有时又好像是有实物似的,有这些时而中、时而边的觉受。这时,或许会听到某些修士说:「你到我这里来吧,到我这里来会增长你的觉受的!」(不管他们怎样说)还是应该坚持的住在寂静处,独自一个人修行为要。
自根本于後得二无差别的觉受:
这是说行者能够证悟到一切外境诸显皆是俱生法身之光明;自心即是俱生之法身;所见外境及显、有、轮、涅一切法皆是离戏平等性之大乐,没有入定及出定之差别,於日用一切四威仪中不离大手印定,一切时常在流水相续瑜伽中,不需提撕正念,亦不需著意观察,大手印自然会全体现前。此时行动与静止毫无区别,到此境界即是大修行人,值得尊敬。
坐破垫子和走破皮靴的瑜伽士,二者比较起来,还是坐破垫子的瑜伽士要好得多,我的师傅密勒日巴住山四十二年、八十四岁圆寂以前一直是到处住山的。
冈波巴曾经问密勒日巴:
「您为什么老是住在山中呢?」
密勒上师说:
「我住山和住在城市中,心境上毫无差别。(我终身住山)是要以此身示现给一切众生看,要他们从心底生起决志,令生令世一定要争取解脱。在城市中居住不是修行人的行素。」
冈波巴大师亦时常住山,我们徒众也应效法祖师们的宗风,经常住山才对。
尊者仁波且说:
决定断舍今生之一切,矢志专心修行之人应该知道下面几个要点:
一、(大手印)见与悟境之相合,
二、(大手印)修与觉受之相合,
三、(大手印)行与时间之相合,
四、(大手印)果与利他(之事业)相合。
第一、「见与悟境之相合」、所谓「见」者是要知道心性即是俱生之法身,显境皆是法身之光明,俱生法身在众生心中皆本来具足。显境是指内心中之种种妄念和外境(世界中)由阴阳变化而起之诸法,此一切诸法又皆是法身之光明。(法身和法身之光明)实无二无别,此无二之自性本来清净、纯洁、超言、离思,本来如是自性成就,非因缘生乃无为法。法性与智慧无有差别,本元之实相向来就是如此的,於佛位不增,於众生不减,这样的了解名之为「见」。但此[见」必需要具有(现量的)证悟体验才能算数,否则是没有用处的。
上师又说:
无有证境之「见」者, 虽云离边实意为。
什麽是证境呢?证境是见到俱生法身之光明相;一切所见世间诸法,生死、涅磐乃至一切诸有皆於平等性中显现大乐,(这样的体验才是证境或证悟),这种(现量的)智慧不是闻思的智慧,是由修行和福德所产生於内之(现前)觉证,这样的证境才是「见与悟境之相合」。
第二、「修」与觉受之相合:这是说(大手印之)一切觉受皆应当与所证得之[见」相合才对,一切证悟也应当与修生的觉受相合才对。又应知道,(大手印之)「修」与觉受相合的觉受不是指那些个别的、特殊的、或方分性的觉受而言的,那些觉受(多半是)由气脉的因缘而生起的。如象 :眼见诸色相,耳闻诸声音和禅定中所产生之乐、明、无念等觉受,甚至连那些「不现」、「无所现」和如清净虚空之空性现前的觉受,也只是个别和方分的觉受。这些觉受是时有时无的。如道果中所讲说的一般。那麽修与觉受相合之觉受究竟是怎样的呢?那是指:体性本身的觉受;俱生本身的觉受;初元本身的觉受,和大手印本身的觉受。这又是怎麽回事呢?这是指里面的心之体性。那是无丝毫有法之存在的,连头发的百分之一之细的东西也没有,这样的觉受才是对的。其实也不能说有任何所证,这样的心体明明空空无可认持,此明空相续不断。要有这样的觉受才行。如果有这样的觉受,那就是「修」与觉受同时或相合了。
第三、「行」与时间之配合:初修业的人应当修习王子行,王子行是指持守居士或其他别解脱戒,於菩萨学处愿、行二种菩提心戒如誓遵守。密乘之持明三昧耶戒条律繁多,摄要言之有十四条根本戒,及其他支分戒,最初需对这些戒律听闻学习,然後无阙犯地守持之。若有违犯,当发露忏悔,精勤持护。
修士之秘密行: 其根本修持之道是要住在尸林或其他极隐密处专心闭关修持。修持是指修自身为佛身,修自语为真言,修自心入法性。马哈马杂续云:
真言、形像与法主
此三即是三瑜伽,
行者凭此三种法,
不为三有过患污。
自身成为佛身观者,是生起如幻化之起分本尊观及口诵真言。上根则观修智慧气入中脉观,中根修普通气入住出之数息观,下根计数念诵本尊咒。修自心入法性者:是指顿入大手印等观法。如是修习真言乘之特别方便仍必须要秘密: 本尊秘密、上师秘密、法秘密、身、口、意三种秘密而修持之,行者如是秘密行持,故名为明禁行。
智慧行者往大禅定之(密)行,是说行者能於一切时四威仪中,住无学双运离根本後得(差别之大禅定),於空乐相续不断中大乐欣欣然。至此境地则已无所谓此可行,此不可行,无瞻前盼後,堪为一切无所顾忌之行矣!此诸[行」中皆需以务本为要,上地之人不可作下地人之行,下地人亦不可作上地者之行,一切要量力而为之。此即密行需与时间相配合之谓也。
第四、果与他利事业相合:当瑜伽行者能够心离能所,无劳正念或作意观察即能任运无勤住入大定之中时,此时,行者即能消融百数身体(?),而身口意无别,大乐无二身即得任运现前,此即证得(大手印)果位之相矣。此与利他之事业相合者,如是法身能任运无勤出生二种色身而作利生之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