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163阅读
  • 0回复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李国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真音
 

发帖
1326
开心币
83
好评度
668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10-11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李国基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是在传统文化巨大影响下进行的,传统文化对改革开放既有正效应,又有负效应,是两者兼而有之的复合体,但现在讲对改革开放有正效应者居多,讲对改革开放有负效应者甚少。实践证明,改革开放遇到的许多阻力都来自传统文化的排 拒性,因此,我们不能只讲正效应,而不讲负效应。从这个基点出发,本文就传统文化中的重农抑商、中庸、文化中心论、泛道德论、官本位、崇古主义对改革开放的排拒性,作了较深入地研究和阐述。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同其它事物一样也有两重性,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同样对改革开放亦有正效应和负效应 ,是两者兼而有之的复合体,然而,在实践中又往往容易走极端,一种是全盘“否定论”,如文化大革命,把中国传统文化说得一无是处;另一种是全盘“肯定论”,视传统文化尽是精华,现在主要倾向是后者,只看正效应,不看负效应,确信依靠传统文化也能推进改革开放,忽视了传统文化对改革开放的排拒性。改革开放是在传统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二十年来,已越来越凸显出传统文化对改革开放的排拒,因此充分认识传统文化对改革开放的排拒性是十分必要的,这对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重农抑商”对市场的排拒

几千年来,中国是一个小农经济国家。历代统治者认为,稳住了农业就稳住了政权,因此,他们极为重视农业,反对商人,反对市场。他们把商人统统视之为“奸商”,看成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把商人都说成是“小人”,只有商人唯利是图,扰乱社会秩序和稳定。

这种“重农抑商”政策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因为无论从环境上,社会类型上,过去的中国都是一个中央集体的小农国家。从地理环境上看,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内陆国家最适合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经济最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要求风调雨顺,反对大起大落。中国虽说东有沧海,但北是草原和戈壁,西北是戈壁和沙漠,西南是高山大川,交通阻塞,于是以黄河、长江为中心,形成了中国农业的核心地带,也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地带。这种地理环境和社会类型,决定了它必须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因为商业固然可以获得高额利润,却不利于国家的稳定。“重商则伤农”“伤农则伤本”。所谓儒家的“民本思想”,实际上就是“农本思想”,也就是说,只要农业稳定,统治者就可以长治久安,享受太平,否则中国社会就会大乱。所以,历代统治者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是不足为怪的,也是小农经济国家的必然。

市场经济是自由贸易经济,只有不管,市场才能发展,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性是,凡是影响稳定的,一定要管;既然商人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因此统治者就一定要管,所以中国历史上的商人则成了最倒霉、最低下的阶层之一,虽说它对中国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仍然是最受歧视、惩罚最多的,比如一些统治者明文规定对商人“几不准”,不准商人坐牛车,不准商人骑车千里贩货,只准步行。外出做生意,两个裤腿要有两种颜色,以标明身份,意在歧视。历史事实证明,儒家的“重农抑商”“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一直到“左”的年代,又把商人和商品经济当作产生资本主义的土壤,成了革命的对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虽纠正了“左”的错误,但对商人的歧视并没有完全消除,不少人仍认为“无奸不成商”,商人“有害论”,商人、市场会影响社会稳定,并把出现的贪污腐败等统统归咎于市场经济和商人身上。还有一些人至今不敢把文化、艺术、教育叫做产业或产品(商品),深怕沾染了商人的味道,沾上了铜臭味。总之,商人市场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了一个很坏、很可怕的字眼,心有余悸,不敢理直气壮。可见,商人、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在人们的思想上并没有完全确立。商人的坎坷历史和严酷现实,导致中国懂市场经济的人甚少,制约了改革和经济的发展。

二、“崇尚中庸”对竞争的排拒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实质和根本特征,然而传统文化特别注重中庸。这里不讲中庸的思维方式,只讲中庸作为一种分配方式,它是反对竞争的。孔子的所谓“不患贫而患不均”,就是不要担心大家一起穷,怕的是分配不平均。这就是今天的“大锅饭”“铁饭碗”难打破的传统文化背景及其缘由。

平均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中国历史上的多次农民起义提出的口号是“均贫富”,这是传统小农经济的使然。正因为如此,平均主义在中国有了肥沃的土壤,然而,平均主义又是培养懒汉的温床。

作为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中庸也是反对竞争的,讲竞争就不能中庸,不能讲情面,不能讲照顾,像足球比赛一样,如果赛来赛去,没有胜负,这种比赛还有什么意义?市场经济之所以是竞争经济,一方面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经过竞争,促使经营者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改善服务品质,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最后拉开企业之间的收入利润差距,使好的更好,差的变好,实在不能变好的,则自行消亡,以此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竞争也是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才能的必要手段。在竞争中,有的人会越来越受到器重,也有的人会被淘汰。这有利于克服吃“大锅饭”的懒汉思想,鞭策人不断进取;有利于促进人的知识更新和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渴求;有利于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竞争的最终目的是,追求高附加值,扩大再生产,但中国传统文化既没有扩大再生产的传统,又没有追求高附加值的理论,充其量只有“见好就收”,勤俭持家的经验。“常将有日思无日,免得无时想有时”,这话虽说得不错,但不追求高额附加值,不扩大再生产,纵然“有”,有一点维持简单再生产的也叫有。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秦砖汉瓦几千年,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悲剧,也是传统文化的悲剧。 还有传统文化中的“仁”,同样是反对竞争的。竞争是一种淘汰机制,本身就是“无情”的,它只能遵循法律,遵循优胜劣汰规律,而不能讲“仁”、不能讲宽容、忍让。现在有些人对竞争中出现的破产、下岗看成是“不仁”,这是以传统文化“仁”的视角审视问题。解决下岗问题的正确选择是:加快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步伐和扩大再就业的机会,而不是牺牲竞争,牺牲改革。

三、“文化中心主义”对开放的排拒

开放是一条富国之道,封闭是一条穷国之路。世界发展史证明,凡是开放早的国家都成了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与实行开放是分不开的,如欧美、日本无不得益于开放。西方工业国家的发展,首先是归功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商贸,为了黄金。中国历史上也有许多远行,其艰苦卓绝的程度,与哥伦布的航行不相上下,如郑和下西洋,时间与哥伦布航行的时间相差只有半个世纪,然而二者的目的和文化品位大相径庭,郑和下西洋 目的是为了政治,为了显示皇威,一路施金,一路宣传,虽说显赫一时,但没有带来什么经贸效果。

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没有开放就没有真正的市场经济,但传统文化是反对开放的,它集中表现在:中华“文化中心主义”和对西方现代文明的轻蔑加憎恶。中国为什么叫中国?因为中国是天地的中心、世界的中心、中国人好讲中心,好当中心,一直到本世纪六、七年代,仍然如此,比如北京是世界人民的首都,中国是世界革命的中心,中国领导人是世界人民的伟大导师等等。既然中国是中心,中国传统文化理所当然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中国之外的国家都是“蛮夷”,“蛮夷”之人只能做中国皇帝的臣民,只有学习中国,哪有中国向“蛮夷”学习之理!把西方文明强制性的列入“蛮夷”的范畴。在此思想支配下,谁要提出借鉴西方文化,谁就是不爱国!特别是到晚清时期,明文规定“以不准议论西方长处为戒”,如若谁要客观地介绍了西方现代文明,大多千夫所指,命运多厄,如晚清郭嵩寿出使英国,回国后,为了惊醒国人,呼吸一些新鲜空气,他就写了一本《日记》,介绍西方现代文明,结果遭到朝野上下一致围攻,说郭“长了洋人之志气,灭了华夏之威风!”,连当时的大学问家王恺都叹息他“中了洋毒”。后被撤职,回到老家后,还是挨骂,他走到哪里,就被骂到哪里,骂他是“汉奸”、“走狗”。后来他不得不关起门来练体操,又被人咀讽为“打洋拳”。他回乡之后的孤独和凄凉,证实了罗曼·罗兰一句警言:一个人生在太古老的民族中间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也可看出:正是这种“爱国”论调,极大妨碍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拉开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使中国沦为落后和被动挨打的境地。

时至今日,这种“文化中心主义”和对西方文明一概排拒的冲动依然存在,比如一谈到中西文化的比较,就流露出晚清时期那种 “以谈西方长处为戒”的偏见,凡是谈西方优点的就是“崇洋媚外”、“不爱国”;凡是说中国缺点的就是“灭自已的威风”、“矮化了自己”;只有把中国说成是世界之“最”,什么东西都比西方好,这才感到高兴;一谈西方的丑闻、吸毒、枪战、黑社会就津津乐道、喜形于色。

他们还说:亚洲的日本和“四小龙”不是儒家文化吗?不是建立市场经济体系和实现现代化?为何中国不能!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日本现在的文化并不是完全的儒家文化,在经济上、政治上是西方文化,生活习惯上保持了儒家文化。南韩、台湾也是如此。可以说,日本、南韩、台湾、香港都是东西文化结合的产物,是改造儒家文化的结果。再说新加坡也并非全面继承儒家文化,更不能把中国当成新加坡,中国960万平方公里,新加坡只有618平方公里,比北京还小一半,并没有多大借鉴性。

由此可见,中国人之所以拒绝学习外国文化,主要是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因为传统文化只承认“天朝的伟大”,既看不起东洋人,也看不起西洋人,自以为天下居中,是天下的中心,中国的月亮比外国圆,所以既不愿意学习东方,又不愿意学习西方。其实,学习外国文化,并不可怕,比如日本就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因此他们不忌讳“文源于唐”的说法。日本在明治维新前,主要是学习中国,之后,主要是学习西方。日本人不忌讳向外国学习,并以此为荣,如果日本人不吸收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就没有今日的繁荣;如果美国不吸收各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不会有今天的强大;如果没有西方文化在中国的百年传播,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就没有中国的新文化运动。  

四、“泛道德论”对改革的排拒

传统文化,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伦理道德观是:“仁、义、礼”,这是孔子的基本观念,其中最根本、最统摄的是“仁”。所谓“仁”就是“仁者爱人”,仁与爱是不可分割的。所谓“义”是由“仁”而“义”,再由“义”而“礼”。这种观念本来是比较好的,但其主要缺失是,只讲先验的道德观念,不讲道德规范,不讲体制、制度上的规范和改革。中国历代统治者,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他们只停留在提倡、宣扬的层面上,却不能把“仁”注入体制、制度之中,结果“仁”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这就构建了传统文化的泛道德论。 “治天下国家,必本诸身,其身不正,而能治天下国家者无之”,“政者,正也”。这是泛道德论的又一典型表现。这话也说得很好,但如何做到“政者,正也”,虽然是一个道德观问题,但更重要的是体制、制度上的问题。纵观历代统治者,哪一个不是空喊倡导一番了事,并没有改革体制和制度,最后只得流于空论。

清朝大学士倭仁提出了更能体现泛道德论的根本论点,他说:“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在权谋;在人心,不在技艺”“人心为富强之本”。他笃信道德高于一切,大于一切,能驾驭一切。他还认为:拯救民族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重整人心”,等等。这种离开体制、制度上的变革,大谈“重整人心”,也只能是泛泛空谈。 传统文化中的泛道德论在人们中的影响是极大的,即使在开放改革的今天,影响也是很大的,如有的把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许多社会问题,简单地看成是“世风日下,道德滑坡”,于是也提出要“重整道德观念”,把更深层次的问题抛在一边。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快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和法治。还有的面对腐败现象的严重化、扩大化,一再强调政府官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好公仆”!这话虽说得正确,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做到这些?这不能囿于在道德教化上,如果离开体制、制度上的改革,离开约束机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讲得再多,反腐败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过份夸大道德教化的功能和作用,必将走泛道德主义的老路,必将排斥改革,反对改革。

五、重“官本位”对科学、民主、法治的排拒

传统文化把国家的兴衰放在皇帝和少数权威者身上,皇帝、权威贤明,国家则兴旺,皇帝、权威不好,国家则衰败。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是司马迁的《史记》。这一史书是以皇室为“纪”,是全书的纲,其他权威人物则为“传”,是全书的目,纲举目张,把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说成是一部“帝王将相”的历史。这种“纪”和“传”的文体,叫做“纪传体”。后来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这叫“纪年体”。不论《史记》也好,还是《资治通鉴》也好?都是以“帝王将相”为主体,科学家、商人、农人则少之又少,充分反映了“官本位”的历史性、传统性。

皇帝是“天子”,“唯我独尊”,他可以封神,如岳飞、孔子等都是皇帝封的神,而西方文化则相反,唯有“上帝”创造一切,皇帝、国王在“上帝”面前也就相形见黜了,因此,西方国家的皇帝比中国的皇帝权力要小得多。中国传统文化把皇帝视之为最高权威,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这种传统文化类型也决定了中国是一个“官本位”为基本特征的国家。“官本位”的封建王朝已破灭了,但“官本位”的文化传统直到今天仍然盛行。

中国是一个“官本位加农业”的时代,因而政治家、军事家的地位重要,名声显赫,而西方则是“科学加市场”的时代,没有科学就没有资本主义文明,没有市场就没有西方文明。西方工业国家虽有法西斯主义、霸权主义,但它的科技是长存的,政治家都像走马灯一样,并不那么重要,其名声不如科学家大。美国的迈克尔·哈特,曾为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排座次,共选出100个人物,其中科学家和发明家37人,政治、军事领袖人物30人,哲学家14人,宗教领袖11人,文学艺术家6人,探险家2人。科学家、发明家独占鳌头,占三分之一。而这种排列方式与中国“官本位”的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下是绝对不可能的。从这里可以看出:西方人把科学家、发明家看成是推动人类文明的主要力量,他们虽然重视政治、军事人物的作用,但并没有将他们推到“唯我独尊”的地位。

由此观之,中国传统文化重“官本位”,不讲科学,根源久远。“万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做官光荣,搞科技卑贱。尽管中国古代修建了阿房宫、长城、颐和园、故宫、江南园林、三大石窟等这些震惊世界的大工程,但是创造者的名字却很少流传。 计划经济需要“官本位”来保证,而“官本位”又需通过计划经济来实现和扩展,两者互有需求,所以到实行计划经济时,更强化了“官本位”,促使企业经营者“官员化”,什么县级、地级、省级厂长经理应运而生。现在,尽管计划经济体制打破了,但官本位的思想和体制还存在,并成为深化市场经济改革的“难点”,讲了多年的“政企分开”,难就难在“官本位”上。

科学与民主是联系在一起的。传统文化不仅反对科学,而且反对民主,正因为如此,伟大的“五四”运动提出了“科学与民主”的战斗口号,对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猛烈冲击,然而传统文化的糟粕并没有从此退出历史舞台,直到如今还在顽强的表现自己,抗拒改革的深化。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官本位”的思想,没有民主的理论实践,没有像古希腊、古罗马那样的民主文化传统,以致造成今天民主举步维艰。 “官本位”导致“人治”,拒斥“法治”。几千年来,中国推崇“人治”,没有“法治”的传统。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过去虽制定了不少法律,但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人治”还相当严重,比如红头文件大于法律,优先于法律,是权力至上,而不是法律至上,造成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以权乱法,以权废法,严重妨碍了改革开放的深化,导致腐败现象的滋长和蔓延。  

六、“崇古忽今”对创新的排拒

创新的领域很多,这里主要是指文化理论的创新。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崇古忽今”,因此它的本性是排斥文化理论创新的。在历史上,尽管中国古代也有几度辉煌,但真正在学术界、学派方面的发展,却只有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传统,就是“天下大乱”,百家争鸣。因为是百家争鸣,不鸣则已,一鸣就成了世界文化的一大奇观。但春秋战国这一文化辉煌现象,随着秦王朝的兴起而结束了,又随着汉武帝、董仲舒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彻底完结;以后,虽然也有几次文化高潮,但如春秋战国一样的学术自由,百家争鸣的时代直到晚清灭亡也没有出现过。 春秋战国后,中国学术研究开始走上一条“向后看”“崇古忽今”的道路,汉代以训诂著称,宋明两代以义理著称,清代以考据著称。在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中,虽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从整体理论文化的客观走势来看,其缺陷是十分明显的。这些学者只知注经,不知写经;只知训诂,不知创造;只知考据,不知另起炉灶。

但在同一时期西方文化却大不相同,在学术研究中,走的是一条“向前看”“重今轻古”的道路。西方文化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同样非常辉煌,但进入中世纪便走向专制,出现了历史性的倒退。从15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学术研究再次出现了繁荣景象,西方哲学界、思想界、理论界、文化界出现了数不胜数的文化创造和闻名于世的文化名人,那是人类历史中最为激动人心的时代,巨人层出不穷,巨著一发不止。他们不畏上帝,不畏权势,不畏迫害,气势宏伟,四面出击,所向披靡,因此,世界上一流的文化人物和文明创造,大多出在西方,如培根、斯宾诺莎、牛顿、莱布尼兹、笛卡尔、伏尔泰、狄德罗、卢梭、孟德斯鸠、洛克、休漠、康德、黑格尔、圣西门、付立叶、欧文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等世界级的历史名人,他们不仅影响了整个西方,而且还影响了整个世界。 可是,在近三百多年中,中国人的名字在世界上却很难一见,这让我们在敬佩人类无限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引起无限的遗憾。中国至今为何与诺贝尔科学奖无缘?经专家研究发现:中国科学家的个人专业素质并不比西方科学家差,但不同的是西方科学家有着良好的“求异”传统,他们总是刻意求新。而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视“守一”、“齐一”,并把它当作美德大加颂扬,异想天开是不能被接受的,甚至还会受到惩罚,没有思想空间。这种大统一的思想控制,严重抑制了人们的创造性,不仅禁锢了古代人的思想,而且还禁锢了现代人的创造性。

抑制创新精神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人的忌讳太多,比如:(一)为尊者讳。这是儒家文化传统,“小人不言大人过”。在封建社会集权体制下,人分九等,等等有别,上面为尊,下面为卑。为尊之人错了也不能公开批评,所以有多少有见地、有才能、有思想的中国臣民,只得冒死给皇帝上书进言,碰上李世民还好,碰上雍正就不一定不遭杀身之祸。即使到现代,彭德怀“万言书”的悲惨遭遇,不也是一个佐证吗?(二)为贤者讳。对有权势的人要屈从,既然是贤者讳,对贤者的错误就得绕过去,更不能提出异议,甚至将贤错误解释为正确的。(三)为书者讳。后代儒者只能读经,不能怀疑。这种“遗风”一直延续到“左”的年代,写什么要与书本一致。古人写文章,唯恐与经书不合,现代人写文章唯恐与本本不合。(四)为长者讳。中国敬老是好的,但并不能说,老的一切都好,都要盲从,这否定了人的创造性。可想而知,传统文化有那么多忌讳,文化理论创新还会有多少?

直到今天,传统文化的“崇古”、“守一”、“忌讳”的惯性仍然僵滞着人们的创新精神,例如在理论研究中,重古人,重过去,重传承,重本本,重注释,重守一,轻未来,轻问题,轻求实,轻创新的倾向还比较严重,舆论一律,忌讳求异,禁锢甚多,本本主义,思想僵化,绕开问题,回避矛盾,等等。改革开放是一场划时代的大变革,没有文化理论上的创新,要搞好这场大变革是难以想象的。改革开放需要人才的智慧和创新,但现在中国不是缺少人才,而是没有很好的开发人才,没有一个开发人才潜能良好的人文环境。这个环境,就是传统文化的“崇古”“守一”“忌讳”的思想束缚,扼制了人的创造性。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对改革开放的排拒性是很大的,要认识中国国情,首先要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改革开放排拒性的国情,不能无视这个国情。现在讲其它国情很多,讲这一国情很少。学术理论研究的本质是批判的,因此要高扬批判的旗帜,批判其排拒性的一面,这是我们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阻力》作者周积明《新华文摘》1996年第6期。

《透视中国的第三只眼》作者史任文、庞毅,1996年中华工商联合会出版社。

《中国为何与诺贝尔科学奖无缘》1999年11月1日《特区文摘》。

(作者单位:湖南省益阳地区人事局邮编:413000)

转自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探索》2000.02
http://www.bupt.edu.cn/news/jiayuan/content/j05/j05-3/j05-3-2.htm
我的现在不是过去的结果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