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于相续何时生此,未生余德,亦得安立为大乘人;何时离此,纵有通达空性等德,然亦堕在声闻等地,退失大乘。大乘教典多所宣说,即以正理亦善成立。】
如果于自相续何时生起了菩提心,纵然没有生起其余功德,也安立为大乘人;何时远离了菩提心,纵然有通达空性等功德,但也堕在声闻等地,退失大乘。此义大乘教典中多有宣说,并且以正理也可成立。
这段首先从正反两方面观察有无菩提心成否大乘,其次说明这样的正反面观察以教理可以成立。先看正反面的观察,正面是有菩提心则成大乘人,反面是离菩提心则退失大乘。
“若于相续何时生此,未生余德,亦得安立为大乘人”,如果于相续中何时生起了菩提心,纵然没有其余功德,也能安立为大乘人。自相续如果某时生起菩提心,即便还没有修学大乘道法,只要有菩提心,就可以说为菩萨或者大士,这样就入于大乘。
“何时离此,纵有通达空性等德,然亦堕在声闻等地,退失大乘”,何时远离了菩提心,纵然有通达空性等功德,也只堕在声闻等地,从大乘中退失。这里“离此”就是远离菩提心或者退失发心的意思,此时纵然有其余功德,也不成大乘。
“纵有通达空性等德”,纵然有通达空性的功德,比如了知空性义,或者由串习发起觉受等,这些都是通达空性。“然亦堕在声闻等地”,也只是堕于声闻等地,“等”字中还包含缘觉。为什么?因为没有菩提心,此时内在的意乐最多是出离心,这样即便有通达空性的功德,也只是落于声缘之地,即落在小乘中。
此处要了解,宗大师的宗见安立三乘通达空性的功德是相同的,其发心即世俗方便分的法道修持不同,也就是三乘胜义分通达空性慧完全一致。所以此处说即便圆满通达空性,甚至证悟空性,也不成为大乘,落在声缘地中,因为没有发心的缘故。
按自宗来讲,三乘固然都证达空性,但证空性的量度不同,上上超胜下下,大乘圆证二无我空性,声闻乘证得人无我,缘觉证得人无我及半个法无我,二乘都未圆证空性。这样对这里的理解就略有不同,按自宗,没有发心而说证达空性,所证只能是部分空性,不可能满分,如果满分证达,由证空性力一定会带起悲心和菩提心,不存在圆证空性还没有发心的情况。所以此处说没有菩提心还能证空性,就自宗来讲只能是声缘证达部分空性。但是就宗大师宗见来讲,存在这种情况,圆证空性却没有菩提心,这就是声缘乘证空性的情形。其中有这样的背景,我们根据自他宗的差别做了辨析,都可以善解此义,自他宗都承许出现这种情况会堕在声闻地。“退失大乘”,就从大乘中退失,不成大乘。
将正反面合在一起观察,有菩提心就入于大乘,没有菩提心即便通达空性慧等,也是声缘地,不成大乘,这样就不难明了二者的系属关联,下文会明确这一点。
以下再说明此义以教理成立,也就是上面正反面的关联以教理都可以成立。刚才只是观察存在这种观点,那它是否合理?这需要思考,如果不思考就默认,即未以正因加以成立就执取,此时的心叫做“伺察意”,不成定解或胜解。依靠因的伺察来确定,此时的心才叫胜解,这样的心才成为量,是无欺衡量到境的心识。对于正确的谛理未依正因推断而直接执取,认定就是这样,就叫“伺察意”,这是非量,不是如理认知境的正量,虽然结论是正确的,但是缺少过程,心态就有问题。
因此对上面正反面的道理,必须依靠正因确定。下面就来补充说明正反面的情形是合理的。首先以教成立。
“大乘教典多所宣说”,大乘教典多处都宣说了上面的道理,这就是以教成立。具体是怎样说的?下文“引教成立”一科会具体开示,这里只是略说。所以不必着急,详尽学了下文,不难确信此义,这里可以先了知以上道理以教证可以成立。下面再说以理成立。
“即以正理亦善成立”,就是用正理也可以善加成立。有了菩提心,具足大乘意乐,就可以安立为大乘人;就像有了出离心具足解脱道的意乐,就可以安立为解脱道行者一样。大小乘都是以发心判断入门,小乘的等起是出离心,大乘的等起是菩提心,所以小乘的入门在于生出离心,大乘的入门在发菩提心。这从理上思维也可以成立。
像这样就了解,以上正反面的关联以教理可以成立,这样就不难成立大乘入门是菩提心。
恭摘|归乡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