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生物学意义的人,如果他没有觉悟,那他的人生轨迹往往是这样的:父母养育他,然后衣食住行,学知识,长大之后谋一份工作,能自养了......他并没有去觉察生命的本来面目,也没有去探索宇宙万物的真实相,只是活在这个现象界里,这样的人一定是会被现象所转的。
就好像炒股票的人一样,他的心情会随着股市的变化而波动。这就是苦,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哪有快乐啊?!眼睛看到的是狭隘的,捕捉不到所谓的当下,看到的都是过去时。
同样,耳朵听到的是过去时,舌头感觉到的也是过去式......种种都是过去时,都叫“阴影”,它不是阳的,不是当下的,更不是超越过去、现在、未来的那种全然开放的状态,它是闭塞的,只是一个扫描的“探针”,时时刻刻都有断针的危险,甚至它探的都是狭隘的,不是真相,这也就决定了它的本质是苦的。
这样的生命既是福禄寿的消耗,对生命本身也是一种折磨。所谓的“乐”也是短暂的,乐的本性还是苦的,因为乐的本性是无常的,乐是会失去的。就像钱一样,刚刚够用的时候往往这个人挺开心,一旦拥有了很多,便很难开心起来了,因为他时刻担心自己的钱是不是贬值了。 我们的生命也是这样的,你说我拥有生命,拥有青春,但青春是流逝的,是捕捉不到的。人们总是带着一种饥渴,越是青春,越是要拥有,要拥有感情,要用爱去控制一个人。因为生命是有局限性的,贪嗔痴是动力,所以他拥有不了的。
乃至这个“我”是假象的“我”,不是真实的“我”。一个没有开悟的人,只是业力的“我”在流转,假象的“我”在轮回。所以,没有觉醒的生命都是很苦的,这跟外界没有关系。
阿弥陀佛的化身永明延寿大师就总结了,“心若迷失,物何以救?”如果心灵是迷失的,再多的物质怎么能救得了呢?!
所以,修行人在物质上不用担心的,我师父也说了,自古以来没有哪个和尚饿死的。宣化上人也发愿,他说饿死不化缘。讲到底了,如果有修行,心不动摇,有高贵的品格,天地善神都会来供养这样的修行人。
天童寺就是这么来的。有一位师父在半山腰住茅蓬,人迹罕至,他也不为了吃的下山化缘,每天到吃饭的时候,就有一个童子拎着篮子给他送吃的。这位师父问道:“你是哪家的孩子啊?”小孩笑着对他说:“我乃太白金星也。”送完就“欻”飞走了。后来,那座山就叫“太白山”,寺庙建成叫“天童寺”。
人间出一个修行者多稀有啊!这些物质层面的东西怎么可能缺少呢!哪怕是物质上真的缺少,但他的道心依然不为之动,这就是他修行的庄严。突破这个界限了,生命境界必然会发生质的转变。
当他开放跟众生结缘的时候,也会累,也会饿。给众生授个三皈依,能量场会下降,会充电充到众生那里去。但这是不要紧的,一个利益众生的人,除了众生会报恩,天地善神都会珍爱他,当活的菩萨一样看待的。一个能舍己为人的人,已经突破自私自利了,悲悯众生超过自己。什么最庄严?悲悯众生最庄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