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通过对自然现象的长期观察,在万物本源于气的理论基础上,用以认识宇宙,解释宇宙界一切变化的一种认识论,它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辨证法思想,属于古代的哲学范畴。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各种事物之所以能发生、发展、变化,是由于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这两方面相互作用,是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在动力,这就是阴阳学说对自然事物生化极变的观点。五行叙说,则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进一步抽象化后形成了五行学说。五行学说主要是以生克制化的理论,来说明事物在运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阐明各种不同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平衡。
以阴阳学说来阐明人体的生理现象,就是人体阴阳两方彼此消长运动的过程,即由平衡到不平衡,再由不平衡求得新的动态平衡状态,并用“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来概括说明。
以五行学说来阐明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是采用五行归类方法,将与人体生命活动有关的周围事物,按其属性归类,通过归类,既运用五行的特性来阐明五行的功能,有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来论证五行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规律。例如:“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圣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由于五行之间的制化规律,因而在五行中,就会出现“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的五行传变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