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流派简说——佛家功
人们在谈论气功流派时总是这样评价:“儒家执中,道家守中,佛家守空”,一个“空”字把佛家功的特点揭示出来了。
佛家功强调心性的修炼,功法以禅修为代表。禅修时须结跏趺坐,结跏趺坐又称“双盘”,即将左脚置于右腿上,将右脚置于左腿上(或相反),两足心向上,坐式主要有吉样式和降魔式两种。《慧琳音义》卷八解释“凡坐皆先以右趾押左股,以左趾押右股:此即左押右,手亦左在上,名曰降魔坐。诸禅宗多传此坐。………其吉祥坐,先以左趾押右股,后以右趾押左股,令二足掌仰于二股之上,手亦右押左,安仰跏趺之上,名为吉祥坐。”结跏趺坐时“闭目以舌柱腭,定心令住,不使分散”,多采用自然呼吸,重在以息调心 、诱导入静。佛家禅修以求精神超脱而较轻视修命。
佛家功以修禅为本,但因佛学流派不同,功法也有所区别。修禅分成小乘法和大乘法。小乘追求个人自我解脱,把“灰身灭智”,证得“阿罗汉”作为最高目标,修习注重三十七道品的宗教道德修养。阿罗汉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其功法具体分为准备阶段、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神通六个阶段:
准备阶段主要是解决练功者身心方面的一些弊病,为日后提高功力打好基础。采用的方法称不净观法,主要有四种:不净观、慈悲法、思维法、数息法,针对不同的对象区别对待。其中数息法又分数息、随息、止息、观息四个阶段。此法后被天台宗发展为六妙法门和止观法门,不净观具有较强的止念除欲功能,是重要的入手功法。
初禅的目标是排除一切欲念而生“喜”。“喜”的出现是完成第二个阶段的标志。
二禅的目的是除喜。除喜即能生“乐”。在佛教概念中,“乐”和“喜”不同,喜是打心里高兴,乐是浑身上下都高兴。乐的出现,标志着完成二禅的修习。
三禅修习的过程主要是除乐,无所谓苦无所谓乐的出现是完成三禅的标志。
四禅的修习目的是让不苦不乐(实质极乐)的情绪稳定下来,实现完全的如如不动的静定。
四禅完成便具备了神通、神变的基础。但若想运用和发挥得好,还要有一个掌握、学习的过程,这就是“十遍行”、“十遍行”即地遍、风遍、水遍、火遍、青遍、赤遍、灵遍、白遍、光明遍、限定虚空遍十种功法。这种功法的特点是能够提高定力,而定力至极时,掺以某些意念便可实现更高层次的神通。据说这种功法的功效很大,能显现各种功能,对开发智力具有特殊意义。
大乘宣传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把成佛渡世、建立佛国净土作为最高目标。在修习上,倡导似“六度”为主要内容的菩萨行。所谓六度,即六种从生死此岸到达涅磐彼岸的方法或途径。包括1、布施;2、持戒;3、忍、4、精进;5、定;6、智慧。“布施”指施与他人以财物、体力和智慧等,为他人造福成智而积累功德直至解脱的一种修行办法。“持戒”遵守一切不符合佛教教义的思想、言行所作的规定。“忍”指安于苦难和耻辱。“精进”指在修善断恶、去染转净的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定”指为获得佛教智慧或功德、神通而修习的以心专注一境的功法。“智慧”指以“假有性空”理论去观察一切现象的特殊观点和方法。
大乘佛教在我国传承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带有中国特色的佛学派别,其修禅方法也因派别不同显示出各自的特点:
天台宗:天台宗又名法华宗,创始人为陈隋之际的智凯,派名因智凯常住天台山而得其名。天台宗的修持以“六妙门”为主要功法。六妙门从数息或随息入手,心缘于息,通过调息达至调心的目的。六妙包括数、随、止、、观、正、净六项内容,特点是从有相数息入手,修至无相,以有心观修至无心,从有力到无力,最后达到圆明空净的境界。
禅宗;禅宗是我国古代思想家用自己的哲学思想、知行观解释佛学的结果,故此宗最具中国特色,也是中国佛教中最豁达、最富有情趣、最具艺术气质的一个派别。
禅宗的修持法门是相当随意的,因为禅宗和印度佛教的最大区别是禅宗认为觉悟并不意味着摆脱尘世。它认为,尘世是天道运行的结果,也是道的一部分,且“门门有道”。积极介入日常事物,在日常具体事物中参禅,照样可以获得觉悟。从这个意义上看,禅宗的修习法门无处不在。
禅宗的修持又分南北宗。北宗强调“佛尘看净”的“渐修”,功法主要是打坐息想,起坐拘束其心。南宗宣扬“顿悟”,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不读经,不礼佛,不立文字”。强调“以无念为宗”、“即心是佛”、“见性成佛”。正因禅宗独特的佛学观,禅宗的修持法较简单,一般在老师的启发下,就能够顿悟。后代禅宗还创造了许多方便法门,如参话头等。什么叫话头呢?话头就是一种可以引起疑情的一种语句,参话头就是用这种毫无意义,答非所问的语句让人去参究,去琢磨,去参悟其中的玄机。用明代高僧德宝的话说:“古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参话头有两种,一种是两人一问一答,另一种是自问自答,据说现代参话头者,先要打坐,调息,默念几句“阿弥陀佛”,然后才在心中冥然发问。
净土宗:净土宗也称“莲宗”,唐代善导创立,因说人死后往生阿弥陀西方净土(极乐世界)而得名。
净土宗的修持方法简单易行,要求信、愿、行一致。“信”就是要相信修持的效能,有修持的信心;“愿”就是要有修持的愿望;“行”就是要参加修禅实践。“行”的方法有念佛与观想两种。念佛就是念念不忘,念念相续地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这样可以收心敛性,归于单一净念,以一念代万念。观想即面对佛像,集中意念停止妄想,专注一境。观想念佛有十六种观法,据说此修持法门的最高境界是“无相可观,无佛可念”。
密宗:也叫“真言宗”,目前国外通称“金刚乘”。其修持方法是佛家气功的一个高级组成部分。根据藏密古典学(藏语音译为宁玛学系)的分类,佛家功法层次共分九级。即显部三级,密部中瑜枷三级,高级瑜咖三级。但从考查来看,高级部以上,至少还有两级。
密宗的修持方法很多,据说有一千多种。可分为功、法两大类。功指气功,法指法术。功的内容包括炼气修脉的宝瓶功、三脉四轮、五轮至六轮(四轮为顶、喉、脐,加密轮为五轮、再加髻轮为六轮)、拙火定、大手印等,其无上瑜枷部还有男女双修。法术方面包括息灾法、增类法、敬爱法、降伏法、钓召法等五大类。
密宗气功修炼的要领在于“三密相应”。三密相应的意思是使自己的身、语,意三“业”(意为造作,泛指一切身心活动)和“佛”的身、口、意三密相应。“身密”一般采取“七支坐法”,此法的特点是颔压结喉,身密还要于结印契(简称手印),手印多种多样,都由老师教授;“口密”即诵真言,真言称之为“咒陀罗尼”。《大乘义章》说:“菩萨以禅定能发咒术,为众除患第一神验,名咒陀罗尼。菩萨依禅备起多用,随用别论,即有无量陀罗尼门。”《瑜珈纂略》中说:“咒陀罗尼以定为体,依定持咒令不妄故。以咒为境也”。意思是持咒能破众生烦恼,帮助修炼者入定。密宗诵真言时有五种方法;1、莲花诵,即发声念佛:2、金刚诵,即合口动舌念诵;3、三摩地诵,即不动口舌,定心观想真言的文字;4、声生念诵,即观想心莲花上有自螺贝,从白螺贝中发出妙音:5、光明诵,即念想口出光明持诵。“意密”即观想,密宗的观想内容很多,如观想身中三脉、四轮等。但依密宗仪规,不论修什么功法,都应先观“本尊”。本尊即修持者在上师的指导下,将一朵花随意抛撒于绘有诸佛菩萨的图像上,花朵所落之像为“本尊”。修持前,上师按此授以该尊之印明,练功时观想此像,观清楚后。再观想本尊与“我”互相交融,“入我我入”合而为一,同时观想自己身空如气泡。其次为字轮观(先观想自心为一轮圆月,在月轮上布有“阿缚罗贺传”五字,次观本尊之心月轮大亦有此五字)。除此之外,还有三密观、五字严身观等。
密宗除了三密修持,还有神秘的“灌顶”。灌顶原本为印度古代国王即位时的一种仪式,后来密宗将其吸收,成为本宗的一种法规,即入密宗者,须先广学各家理论后,再由密宗大师与以灌顶,传授密法。密宗传授不同层次的法门,有不同层次的灌顶。灌顶分四级:1瓶灌,2·秘宗灌,3、智慧灌;4名词灌。另外还有“心灌”,即不取任何形式,高功夫的密宗师以意识灌入。
密宗灌顶时多念“嗡、啊、哄”三字,这是以声引气的练功方法,据说念这三个字可引起颅腔、胸腔、腹腔的共振,收到整合气机,三田反复的效果。
同道家功相比,佛家功无论功理还是功法似乎更严谨。佛家所论气功层层深入,每深入一层都有新的感受和境界。佛家功按小乘、中乘、大乘循序锻炼,其中又包括“九种第次”,而要祛病延年,练到小乘境界也就足够了。佛家的三乘功夫,似乎也比道家高深些,因为道家功练到大成,仅是“清静”境界,还不能完全达到“大定”境界,仍属中乘功法,这是两家的根本区别。佛家高僧圆寂尸焚后,很多都有“舍利子”出现。舍利子是气功家死亡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有多种颜色。舍利子的出现,可能与佛家的大定功夫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