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133阅读
  • 0回复

对《道德经》第一章的一孔之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无了
 
发帖
20
开心币
0
好评度
8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8-06
自《道德经》面世以来,对它的注解、释义真可谓汗牛充栋。之所以如此,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老子“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司马迁语)。这样一来,后学者难免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以致歧见甚多。这里,我想就《道德经》第一章里面的几个字、词,谈谈个人的见解。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首先,老子这里所说的“道”究竟应该做何解释?
很多后学者、特别是近现代后学者从哲学家思辩的角度,认为“道”是从“道路”引申出来的“法则”、“规律”。我的看法是,如果从哲学家思辩的角度转到气功祖师爷体道的角度上来,人们将不难发现,“道”是老子用“天目”目睹的宇宙本原。老子下面这段话为此做了最好的脚注:“致虚极,守笃静。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第十六章)。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观”,老子分明在告诉人们他在目睹,目睹“道”(宇宙本原)的“妙”和“徼”。“妙”在“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第二十一章);妙在“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第十四章)。这些分明都是老子体道之后的描述性的文字,哪有什么哲学思辩语言的味道?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再来看一段《图解当代科技》中的文字:“根据量子宇宙论、大爆炸宇宙论,我们可大致勾勒出物质及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的历程:①量子引力时代(0<t<10-44秒=宇宙整体由一个不存在时间和空间的量子状态(“无”状态),自发跃迁(即所谓"大爆炸"到具有空间、时间的量子状态)。在这个时期,物质场的量子涨落导致时空本身发生量子涨落并不断地膨胀,空间和时间以混沌的方式交织在一起,时空没有连续性和序列性,因而早晚不分、上下莫辨、因果难明、不可测量。此时四种基本力(注:引力、强力、弱力、电力)不可区分,是一种统一的力,此时的时空为虚时空......”老子关于“道”的描述与现代科技关于宇宙“大爆炸”瞬间的描述何其相似乃尔!接下来,“徼”的原意是边界,在这里,应当理解为事物质变的分水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道到一,到二,再到三,乃至万物,其间都有“徼”,所以这里的“徼”也内涵了宇宙的演化。

基于上述理由,老子似乎是说:道可以言说,但是这个道很特别;可以给它一个称谓,但也只能姑妄名之(曰道)。这样理解“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否更贴近老子的本意?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无欲”是“致虚极,守笃静”的气功态,是老子“观”道时借以开“天目 ”的。“有欲”是老子“观”道时的“念想”(加的意念——要“观”什么)。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来举一个现代特异功能人的例子:孙储琳,1957年1月24日生于武汉,大学毕业,曾在地质大学图书馆工作,现为中国地质大学人体科学研究所讲师级助理研究员,广东大自然奥秘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奔特尔商务发展公司高级顾问,主要与沈今川教授长期合作,从事人体科学实验研究工作。(摘自《国际气功网》)她说:“不管是什么样的特异功能,首先要放松入静,排除一切杂念,进入功能态,前额开始出现一个屏幕,通过调心、调息,逐渐由模糊到清晰,由不稳定到稳定,上面出现许多闪烁的彩色亮点,此时即可集中意念想要做的事情,比如说想烧硬币,不管目标物在何处,都要先将其想到前额屏幕上来,直到清晰稳定为止,然后再想出一团火,火苗的面积小于硬币,想象它具有很高的温度,在意识调控下移动火苗,硬币就一点一点地被烧毁 ......”。(摘自《国际气功网》)老子是高人,对于“天目”的运用可能更加随心所欲,不过,基本原理总归是一样的。总之,这样理解“无欲”和“有欲”,可能更贴近老子的本意。
股票期货外汇拐点核心交易法面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