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是只有“大周天”功而没有“小周天”功的,它只是以道教的内容和佛教的形式混合而成的产物。存在着三大问题:
一、整体性的问题。练气功强调整体性,这是因为人体通过经络系统,把五脏、六腑、九窍、四肢等全身组织器官有机的联系起来,构成一个表里相联,上下沟通,密切联系,协调共济,井然有序的统一整体。比如经络系统就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功能,又比如循环系统的动脉和静脉遍布全身等,所以练功者必须贯彻整体性这个要求。我们练过多种气功的人都有这种体会,练功形式以站式最好,阻碍最少;次之是平坐式,要求练功者屁股置三分之一处以减少阻力。可是,“小周天”功采用佛教的双盘坐,严重地阻碍气血在全身的运行。这种坐法对修静养性是适宜的,对练气功来说就不适用了,正如南怀瑾先生说:“对于‘守窍’的工夫,真能做好吗?老实说,十个静坐修道的人,几乎没有一个可以做好”,这与古人说的真正得道者“凤毛麟角”的观点是一致的。
二、循经性的问题。人的经气起于三焦,进入手肺经,出于足肝经与对侧手肺经相连接,循环无端,生生不息。以此为基础的任督脉之经气也是任上督下而运行的。经气的这种循经运行已经得到科技的验证,所以练功者必须贯彻循经性原则,正如《行气玉佩铭》说的“顺则生”。但是,“小周天”功法却人为地以督升任降而“反其道而行之”,还美其名日“逆则仙”。王充说:“外若有为,内实自然。”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练“小周天”功出了偏差的根本原因。
三、任督脉连接的问题。“小周天”功法认为任脉是与督脉直接相连的。其实任脉是通过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间接地与督脉相联络的;而督脉是通过手三阳经和手三阴经与任脉相连接的,要是任督脉直接相通的话,当练功者舌舐上腭时,“丹田”的气就会顺着任脉上升沿督脉而下了。由于任督脉不是直接相通,在“丹田”气聚足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逼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好逆督而上了。所以督升任降的做法是没有根据的,因此,“小周天”功法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有专家提出“慎转任督”的意见,也只是改良而已,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为气功的发展和普及扫清道路。
为了气功事业的健康发展,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