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007阅读
  • 22回复

请教:佛与菩萨的区别是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enben
 
发帖
78
开心币
0
好评度
43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7-17
离线蒙刚
发帖
476
开心币
0
好评度
214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2-07-17
用中国的方法比喻,佛是圣人,菩萨就是贤人
佛是以经圆满了一切功德智慧。坐上三千大千世界教主的宝座(实际上也无所谓,不过从古佛就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菩萨是还在努力,整救众生,因为救的越多,福报智慧越大(老子说的给别人越多自己越多)终有一天成佛。不过,有些菩萨是佛化现的,以菩萨身救众生,实际以经是佛了。比如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等
愿众生免我的罪,象我免众生的罪一样! 诸恶之中杀生最重,诸善之中放生第一——《大智度论》
离线丑八怪
发帖
1006
开心币
0
好评度
449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2-07-17
菩萨可以把感性和理性统一,是智慧。佛没有感性理性的概念,无所谓智慧。
离线丑八怪
发帖
1006
开心币
0
好评度
4498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2-07-17
菩萨也是个境界,不指人。
离线逍遥臻
发帖
342
开心币
0
好评度
2565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2-07-17
佛和菩萨有区别吗? 观音还是释迦的七世之师呢。。。
忘了菩萨的大愿了吗?
有区别吗?没区别吗?有区别吗?没区别吗?。。。。。。。。。。。。。

切,有分别心还学什么佛亚,那叫佛学!
离线佛明居士
发帖
645
开心币
0
好评度
2813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2-07-17
佛是中央总书记,菩萨是省委书记。佛教是把世俗的等级制度用到宗教里了。
发帖
1914
开心币
0
好评度
3908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2-07-17
菩萨:【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菩萨(梵bodhi-sattva,巴bodhi-satta,藏byan%-chub-sems dpah!)】
指志求佛果者。即求无上菩提,利益众生,修诸波罗蜜行,当来可成佛之大心众生。为三乘之一,十界之一。‘菩萨’为‘菩提萨埵’的略称,又作菩提索多、冒地萨怛缚、扶萨;意译觉有情、道众生、道心众生、开士。有时菩萨亦被尊称为‘大士’,即梵语maha^sat-tva(巴maha^satta)的意译。音译为‘摩诃萨埵’或‘摩诃萨’。虽然佛陀有时亦被尊称为‘大士’,然此‘大士’系梵语maha^purusa(巴maha^purisa)之汉译,与maha^sattva不同。此外,由于菩萨是佛位的继承者,因此亦被尊称为‘法王子’(Kuma^rabhu^ta),此词音译究摩罗浮多,意译又作‘童真’。

关于‘菩萨’一词的名义,《注维摩经》卷一僧肇释云(大正38·328b)︰‘菩提,佛道名也;萨埵,秦言大心众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萨埵。’《四分律饰宗记》卷七(本)引《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六,而谓此语有二义(卍续 66·411下)︰
‘此萨埵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以增上意乐,恒随顺菩提,趣向菩提,亲近菩提,爱乐菩提,尊重菩提,渴仰菩提,求证欲证,不懈不息,于菩提中心无暂舍,是故名为菩提萨埵。复次,萨埵是勇猛义,未得阿耨菩提时,恒于菩提精进勇猛,求欲速证,是故名为菩提萨埵。’

此外,该书又引《佛地论》卷三而立三义,即(1)谓诸萨埵求菩提故;(2)缘菩提萨埵为境,故名菩萨,具足自利利他,大愿求大菩提利有情故;(3)萨埵是勇猛义,精进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萨。

另外,《大智度论》卷四云(大正25·86a)︰
‘菩提名诸佛道,萨埵名成众生或大心。是人诸佛道功德,尽欲得其心、不可断、不可破,如金刚山,是名大心。(中略)菩萨心自利利他故,度一切众生故,知一切法实性故,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故,为一切贤圣所称赞故,是名菩提萨埵。(中略)有大誓愿心不可动,精进不退,以是三事名为菩提萨埵。’

《华严经大疏钞》卷一(下)亦以三义释之,即(1)菩提是所求佛果,萨埵是所化众生,即悲智所缘境,由境立名,故名菩萨;(2)菩提是所求果,萨埵是能求人,能所合目,故名菩萨;(3)萨埵此云勇猛,谓于大菩提求勇猛故。

菩萨有上求菩提(自利)、下化众生(利他)二种任务。但亦有发心求菩提而进五十二位阶的上求菩提菩萨,与致力救济众生、下化众生之菩萨,前者是本来的菩萨,后者是应化身之佛。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等即属于后者。至于前者,依小乘的看法,是指释尊及过去佛之前生的修行时代;至于大乘之菩萨,则系指发大心入佛道,起四弘誓愿,修六波罗蜜者。大乘以为,不论出家在家之男女菩萨,皆须历三阿僧祇百大劫,经四十一位或五十二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阶级。自古以来,被称为菩萨的实在人物,印度有马鸣、龙树、提婆、无著、世亲等,中国有竺法护被称为敦煌菩萨,日本有从朝廷受赐菩萨号者,如行基菩萨、大悲菩萨(觉盛)等。

菩萨依悟解之或深或浅而有不同的阶位。此外尚有多种分类,如《心地观经》卷七谓菩萨分出家、在家二种(大正3·322b)︰
‘在家菩萨为欲化导淫室、屠肆,皆得亲近。出家菩萨则不如是。然此菩萨各有九品。上根三品皆住兰若,无间精进,利益有情。中下二根诸菩萨等,随宜所住,方处不定,或住兰若,或居聚落,随缘利益,安稳众生。’

《大智度论》卷七亦谓有居家、出家两种菩萨。善守等十六菩萨是居家菩萨;慈氏、妙德菩萨等是出家菩萨。同书卷四又分不退菩萨、退转菩萨;卷四十一分坐禅、诵经两种菩萨;卷七十四分生死肉身、法性生身;卷九十三分大力菩萨、新发意菩萨,又谓求佛道者有上、中、下三种,并列初发意、阿鞞跋致(不退)与最后身三种。

◎附一︰霍韬晦〈菩萨〉(摘录自《佛教的现代智慧》)

菩提,‘菩提萨埵’的略称,原文盖从梵语bodhi^-sattva的俗语形bodhisatta音译。在这个复合词中,bodhi(菩提)表‘觉’或‘智慧’;sattva原来是‘存在者’的意思,引申为‘人’或‘众生’,因此整个复合词的涵义,就是指那种追求圆满智慧以体证真理的修行者(参看窥基《法华玄赞》卷二)。简单来说,也就是求道的人。旧译‘觉有情’,即涵示了这种意义。

从历史上看,‘菩萨’这个名称最先为释迦牟尼在成道前所专用,也是早期佛弟子由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对成道前的释迦牟尼的称。释迦为了成佛,作了种种努力,亦受了无数的考验,这些努力和考验都是在对向成佛的道路上发生的,因此应有一概念来点出它的意义;同时依据佛弟子的想法,这种遭遇即显示出释迦的生命与一般人不同。所以‘菩萨’的称呼,是释迦求道生涯的总括,也是释迦求道实践的表现,非他人所能有。在这种想法之下,释迦的求道生涯日渐丰富,故事愈演愈长,结果形成了特有的佛传文学(ja^taka,本生谭)。说佛陀前生曾为鹿王、猴王、象王、兔王、转轮圣王等等,其中有许多都是从印度古代神话取材的,成为今日研究印度古代社会的重要材料。

在这些故事之中,最重要的一节,是燃灯佛(Dipan%kara)授记的传说。这追溯到四阿僧祇劫前,释迦尚为一婆罗门青年,名叫善慧(Sumati),以七茎之花供养燃灯佛,于是获得授记(预作标记)︰将来必可作佛。释迦的菩萨活动就是这样开始的。今天看来,授记的故事虽然是神话,但却暗示了只有立下决心求取正觉的人才能成佛,才能得到佛的授记。所以大乘佛教审决众生是否菩萨,即以‘发心’(发求受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心)为界。

燃灯授记的故事所获得的另一个启发,就是佛的多数性︰佛并非释迦一人。由佛的多数性即可以推知菩萨的多数性;菩萨亦非释迦一人。这样任何人都可以重演燃灯佛与释迦佛的道路,而当来作佛。大乘佛教的菩萨观念就是这样产生的︰一方面,是从释迦本生故事的神话世界进至另一规模更宏大的神话世界,由七佛进至二十四佛,再进至有无量佛的存在,而围绕诸佛的菩萨如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弥勒等亦纷纷登场,并且有其神通故事,而为信徒所敬拜。另一方面,则从神话世界下降至现实人生,认为凡依大乘佛教教义,决心实践成佛道路的人就是菩萨,于是历史上的人物,如龙树(Na^ga^rjuna)、提婆(A^ryade-va)、无著(Asan%ga)、世亲(Vasubandhu)等都是菩萨。再进一步,更普及至一切众生,认为一切众生最后皆得成佛,而佛的本怀也是如此,所以一切众生都是走在成佛道路上的人,一切众生终极地说都是菩萨。这样就和种性和佛性的观念相通。相通的结果,对‘菩萨’语义的了解亦有了不同,菩萨成为一有觉性的存在或在本质上就是觉性,以觉为性;众生即是一潜在的佛。另外,从菩萨的救度活动上看,他一方面自利,求取菩提(bodhi),一方面利他,教化众生(sattva),中国传统所谓‘上求下化’;自利利他即成为菩萨活动的标志。后期经典,更强调菩萨利他的一面,菩萨形象完全落在与众生的关系上说。除自己常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摄之外(布施、爱语、利他、同事。按︰六度四摄都是菩萨实践的德目),更设有种种的方便法门,以对机成教,终无厌倦。这种精神,传至中国,更形成圆教。天台宗所谓︰‘张大教网,■法界海,漉人天鱼,置涅槃岸’(智顗《法华文句》卷一。华严亦有相类似的讲法,见法藏《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这就把菩萨的积极救世的精神表露无遗,印度大乘佛教的产生原来也是出于这种精神的推动。

菩萨由初发心以至成佛,须经长远之修行历程,以次第升进其生命境界,并灭种种障,遂有种种的阶位可说。这些阶位,随着经典性格及出现时代之不同,详略亦异。一般说法,是以《菩萨璎珞本业经》的六种性五十二位说为整齐而有代表性,如下︰

┌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
┌十 信┤
│ └心、回向心、护心、舍心、愿心
│ ┌发心住、治地心住、修行心住、生贵心住
├十 住┤、方便心住、正心住、不退心住、童真心
│ └住、法王子心住、灌顶心住………习种性
│ ┌欢喜心行、饶益心行、无嗔恨心行、无尽
├十 行┤心行、离痴乱心行、善现心行、无著心行
│ │、尊重心行、善法心行、真实心行………
│ └………………………………………性种性
│ ┌救护一切众生离相回向心、不坏回向心、
│ │等一切佛回向心、至一切处回向心、无尽
五十二位┼十回向┤功德回向心、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心、随顺
│ │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心、如相回向心、无缚
│ └解脱回向心、法界无量回向心……道种性
│ ┌四无量心(欢喜地)、十善心(离垢地)
│ │、明光心(发光地)、焰慧心(焰慧地)
│ │、大胜心(难胜地)、现前心(现前地)
├十 地┤、无生心(远行地)、不思议心(不动地
│ │)、慧光心(善慧地)、受位心(法云地
│ │)(按:本段括弧内译名依《华严经》)
│ └………………………………………圣种性
├等 觉─入法界心……………………………等觉性
└妙 觉─寂灭心………………………………妙觉性



以上这五十二位,可以看出,完全是从心上升进,因此亦名五十二心。天台宗认为,此五十二位,亦可以用来表示主体对客观存在体证的差距,另立‘六即’配列如下︰

┌理即
外凡─┤
└名字即
┌观行即
十信──内凡─┤
└相似即
十住─┐
十行─┼三贤位┐
十回向┘ ├分真即
十地─┐ │
├因位─┘
等觉─┘
妙觉──果位──究竟即



此中‘即’的意义,是显示主客不二,存在之绝对笼罩性(知礼《十不二门指要钞》,所谓‘直须当体全是,方名为即’)。但在实践上,学者最先完全不知,这就是‘理即’(理上如此),进为知识上的对象(名字即),然后以止观践证语言(观行即),渐渐明朗,仿佛得之(相似即),但仍未亲证。及信心坚定,永不退转,真实存在逐步展现(分真即,亦名分证即),最后全部显豁,吞没主体而为绝对的一(究竟即)。

若依《大乘起信论》,则所显露的并非客观存在,而是主体的超越本质──本觉,所以另说有四位︰不觉(相当于前三即)、相似觉、随分觉、究竟觉。这是思想的前提不同而引致其实践论内容改动的例子。至于其他经典宗派,则大体上是据《璎珞经》之五十二位增减。如《仁王般若经》略去‘等觉’而说五十一位,《首楞严经》则先说‘干慧地’,复于十回向之后加入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种禅观境界(四善根)而为五十七位。此外,华严始教说五十一位,华严终教则略去十信位而主四十一位。《成唯识论》则以地前四十心摄属资粮位(据《述记》说),四善根摄属加行位,十地之初为通达位,复由初地住心至十地出心为修习位;此修习位之末段,为金刚喻定,能顿断一切俱生我执、俱生法执,即至究竟位而成佛。此中诸经教之开合情形,可如下表︰

┌──────┬──────┬──────┬──────┬─────┐
│ 璎珞经 │ 仁王经 │ 华严经 │ 首楞严经 │成唯识论 │
│(五十二位)│(五十一位)│(四十一位)│(五十七位)│(五位) │
├──────┼──────┼──────┼──────┼─────┤
││││干慧地 │ │
├──────┼──────┼──────┼──────┼─────┤
│十信│十信││十信│ │
├──────┼──────┼──────┼──────┤ │
│十住│十住│十住│十住│ │
├──────┼──────┼──────┼──────┤资粮位│
│十行│十行│十行│十行│ │
├──────┼──────┼──────┼──────┤ │
│十回向 │十回向 │十回向 │十回向 │ │
├──────┼──────┼──────┼──────┼─────┤
││││四善根 │加行位│
├──────┼──────┼──────┼──────┼─────┤
│││││通达位(初│
│││││地入心) │
│十地│十地│十地│十地├─────┤
│││││修习位(初│
│││││地住心以后│
│││││)│
├──────┼──────┼──────┼──────┼─────┤
│等觉│││等觉│ │
├──────┼──────┼──────┼──────┤究竟位│
│妙觉│佛地│佛地│妙觉│ │
└──────┴──────┴──────┴──────┴─────┘



◎附二︰印顺《成佛之道》第五章(摘录)

颂文︰‘发心名菩萨,众生之上首。世出世功德,悉由菩萨有。’

解说︰约一切法空性说,一切众生有佛性,但并不因此说一切众生是菩萨。要‘发’菩提‘心’,才‘名’为‘菩萨’。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译,意义为‘觉有情’,从上求菩提(觉),下化众生(有情)得名。也可解说为︰求大菩提的有情。发了菩提心,就是菩萨。菩萨是修学大乘道的通称,从初学,久学到最后身菩萨,真是浅深万h 。但一般人总是想到观音等大菩萨,这才不敢自称菩萨了。初发心菩萨,虽还没有大功德,可是已经是一切‘众生之上首’;不但为凡夫,而且为二乘贤圣所尊敬了。经中比喻为︰如王子初生,就为耆年的大臣所尊敬;狮子儿出生,就为百兽所畏敬;迦陵频伽鸟在壳中,音声已胜过了一切鸟类;新月的微明,就为人类所爱敬。菩萨发心以来,就是这样可尊可敬的,大菩萨们是更不必说了。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世出世’间的一切‘功德’,‘悉由菩萨’而‘有’的。这是说︰世间善法、声闻缘觉等善法,都依佛菩萨而有;佛功德也是依菩萨而有的──所以菩萨为一切善法的根源。以世间善法来说,如说︰‘菩萨受身种种,或时受业因缘身,或时受变化身,于世间教化,说诸善法及世界法、王法、世俗法’等。有些修菩萨行而暂时失败了的,名‘败坏菩萨,亦有悲心。治以国法,无所贪利;虽有所恼,所安者多,治一恶人以成一家’等。菩萨为一切善法的根源,可尊可敬,而菩萨是从发菩提心而来的。所以大乘经中,无边赞叹菩提心的功德,说他是‘一切佛法种子’。

初发菩提心,重在立定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誓愿,名为‘愿菩提心’。广说如四弘誓愿︰‘无边众生誓愿度,无尽烦恼誓愿断,无量法门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但是发菩提心,并非偶然想起成佛利生,而是要一番修习,达到坚固成就的。菩提心的修习,为修学大乘道,趣入大乘道的第一要着。菩提心从慈悲心起︰或是缘慈母的孝敬救度,扩大到愿度一切众生,而上求佛道;或是设想他人与自己一样,利济众生应如爱护自己一样,进修到愿意为利他而牺牲自己。修菩提心的动机、方法,近于儒家的仁道、恕道。但菩提心修习圆满成就,深广是与世间法大大不同的。这是大乘道的基石,修学大乘道的,应先多多的修学!

颂文︰‘菩萨之所乘,菩提心相应,慈悲为上首,空慧是方便。依此三要门,善修一切行;一切行皆入,成佛之一乘。’

解说︰趣入大乘道的不同根性、佛性、发菩提心的尊胜,都已说到了。大乘道,发愿以后,就应该见于实行。说到菩萨的正行,就要先论到菩萨行所不可少的要素。声闻乘与缘觉乘,是通于因果的。但大乘中,重于因行的,名菩萨乘;重于果德的,名佛乘。因圆果满,为大乘法的全体。现在从成佛之道──因行来说,大乘是‘菩萨’‘所乘’的法门;依此法门,从凡夫地而趣入大菩提,也叫一切智海。菩萨行中,不论修持什么,有必不可少的三要则。例如布施,(1)要与‘菩提心相应’,就是为了上求下化的志愿而布施。(2)施时要以‘慈悲’心‘为上首’,为先导,就是从慈悲心而引发布施。(3)法‘空慧是方便’,方便是善巧的别名。如不着施者,受者,所施的物件,名为有方便。如没有法空慧,着相布施,名为不善巧,无方便,不能出离生死,而趣向一切智海。可以说︰菩提心是志愿所在,慈悲心是动机,法空慧是做事的技巧。如‘依此三要门’为本,‘善’巧的‘修’习‘一切行’︰世间善法的五戒、十善、三福业也好;出世善法的四谛、缘起、三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也好;大乘法的六度、四摄、百八三昧、四十二字门等也好︰这‘一切行皆’就归‘入’于‘成佛之’道的‘一乘’法了。简单地说︰有了这三心,一切善行都是大乘法。

[参考资料]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八;《放光般若经》卷五;《光赞经》卷二;《大品般若经》卷四、卷二十六;《小品般若经》卷一;《大般若经》卷四、卷二十六、卷七十一;《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卷中;《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四;《法华经》卷二;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弥勒净土与菩萨行研究》(《现代佛教学术丛刊》{69});A. L.Ba-sham撰·赖显邦译〈菩萨概念的演变〉(《谛观》{64}期);神林隆净《菩萨思想の研究》;西义雄(等)《大乘菩萨道の研究》;Har Dayal《The BodhisattvaDoctrine in Buddhist Sanskrit Literature》;Leslie S.Kawamura《The Bodhisattva Doctrine in Buddhism》。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世间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开心就好~~~~~~呵呵!
发帖
1914
开心币
0
好评度
3908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2-07-17
佛:【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佛(梵Buddha,巴Buddha,藏San%srgyas)】
(一)佛陀,一佛与多佛
佛是佛陀(Buddha)一辞的略称,佛陀的意思是‘觉悟的人’、‘觉者’。古时也写成浮屠或浮图。

在与声闻、缘觉(辟支佛)作区别的时候,则称佛为阿耨多罗三藐三佛陀(Anuttarasamyak-sambuddha)。阿耨多罗三藐三佛陀就是‘无上正等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意思。为什么如此形容佛呢?那是因为佛和声闻的阿罗汉与辟支佛不一样,他在自己开悟的同时,也从事于救渡他人,使他人开悟。这种悟行是完全圆满的,因此用上述诸词来形容佛。

西洋人提到佛陀(Buddha)的时候,多半是指历史上的释尊。这是因为他们按照南传佛教的习惯。在南传佛教里,一般都只将释尊当成佛宝来崇拜。

实则,在原始佛教时代,已经不只是把释尊一人当作佛陀了。相传在过去世中,即已有佛陀出现,也同样地说法,并化导救渡众生。相传在释尊以前有六佛出现,加上释尊就是过去七佛。释尊之后将有弥勒出现,就是所谓的未来佛。这种见解在原始佛教时代就已经产生了。

过去七佛是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在《长阿含》〈大本经〉(巴利《长部》第十四经)中即已曾记载释尊所说的七佛思想。

关于未来的弥勒佛(Maitreya,Metteyya),《长阿含》的〈转轮圣王修行经〉(巴利《长部》第二十六经)、《中阿含》的〈转轮圣王经〉中都曾提及。释尊发现法就是世界人生的真理,并且将这真理说给世人听。这种具有完全人格的人并不只是释尊一人而已,在过去和未来一直存在着许多。经典里面之所以说到许多这样的佛,是为了证明法的真理性和法的永远性吧!

释尊以前的过去佛是否实际存在于历史上,我们并不知道。但是到了部派佛教时代,部派佛教则说在过去七佛之前也有许多佛存在。于是越说越多,过去佛的数目和名称也因部派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巴利佛教,在过去七佛之前又另立十八佛,故有二十五佛。或者在十八佛之前又立了三佛,于是就有了二十八佛。这是巴利《小部》〈佛种姓经〉(Bud-dhavam%sa)所说的。二十五佛分别是︰燃灯、憍陈如、吉祥、善意、离婆多、苏毗多、最上见、莲华、那罗陀、莲华上、善慧、善生、喜见、义见、法见、义成、底沙、弗沙、毗婆尸……释尊。二十五佛之前的三佛则是︰作爱、作慧、作依等。

梵文《大事》(Maha^vastu)是属于大众部的说出世部的佛典。在这本书中,关于过去佛记录了两种说法。根据第一种说法,在释尊过去世尚未成佛的菩萨时代里,他曾遇见、礼拜、受教的佛共有三十亿的释迦佛、八亿燃灯佛、五百莲华上佛、三亿弗沙佛、一万八千摩罗幢佛、五百莲华上佛、九万迦叶佛、一万五千炎热佛、二千憍陈如佛、一位普护佛、一千紫幢佛、八万四千帝幢佛、一万五千日佛、六千三百展转佛、六十四正思佛、一位善照佛、一位无败幢佛等。根据第二说,如将同名的佛删除,则从帝幢佛到燃灯佛有一一四佛,燃灯佛到迦叶佛有十五佛。

上述梵文《大事》所提到的过去佛与汉译《佛本行集经》所提到的过去佛类似。根据《佛本行集经》,相当于第一说的有︰三十亿释迦佛、八亿燃灯佛、三亿弗沙佛、九万迦叶佛、六万灯明佛、一万八千婆罗王佛、一万能度彼岸佛、一万五千日佛、二千憍陈如佛、六千龙佛、一千紫幢佛、五百莲华上佛、六十四螺髻佛、一位正行佛、八万四千亿辟支佛、一位善思佛、一位示悔幢佛;相当于第二说的则有︰帝幢佛到能作光明佛(燃灯佛)一百佛,及从燃灯佛到迦叶佛十五佛。梵文《大事》和《佛本行集经》最后提到的十五佛,两者在顺序上多少有所不同。根据《大事》十五佛是下列各佛︰燃灯、世无比、莲华上、最上行、德上名称、释迦牟尼、见一切利、帝沙、弗沙、毗婆尸、尸弃、毗舍浮、拘留孙、拘那含牟尼、迦叶。最后的六佛属于过去七佛。这十五佛类似记载在《大悲经》上的十四佛。这十四佛就是以上十五佛中少了见一切利佛的其他十四佛。

根据《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所载,释尊在菩萨的修行时代,最初的阿僧祇劫里,曾供养从释迦佛到护世佛的七万五千位佛;在第二个阿僧祇劫从燃灯佛到帝释幢佛之间,供养了七万六千位佛;第三个阿僧祇劫从安稳佛到迦叶佛之间,供养了七万七千位佛。在《大毗婆沙论》和《俱舍论》中也都提到这件事。过了这三劫之后还有最后的百大劫。在百大劫中他又亲近供养了从毗婆尸佛到迦叶佛等六佛。

又如《普曜经》、《方广大庄严经》、《佛藏经》等也都提到了种种过去佛。在《三千佛名经》中,提到在‘过去星宿劫’、‘现在贤劫’、‘未来庄严劫’的三劫里,各有千佛出世。所以在这三劫中就列举了三千个佛名。

从原始佛教进入部派佛教的时候,许多部派都曾主张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很多佛陀出现说法,在部派之中,大众部一派认为除了释迦佛出世的娑婆世界之外,十方(四方、四维、上下)种种的世界都同时有佛陀出现。

佛教主张一个世界只有一佛,是不能有两佛同时出现的。但如果不是在同一个世界,则可能有许多佛同时出现。上述大众部的‘现在多佛说’即是就十方的多数世界而立论。大乘佛教也是上述大众部说法的进一步发展,而主张三世十方有无数佛陀出现。

不论那一位佛陀都要经过三阿僧祇、百大劫或四阿僧祇、百大劫的长时间,以菩萨的身份修行聚集种种波罗蜜行,修集善根功德的结果,才能彻悟成佛。

(二)佛身
到大乘佛教时,有关佛陀的探讨就成为哲学化的考察。关于佛身,即有二身说、三身说、四身说等三种说法。

此中,二身说是指法身与生身两种。法身是指佛陀的本质──法,将法具体化就成为理想式的佛身。生身就是父母所生身,这是指生在释迦国迦毗罗城的释迦佛。

三身说有很多种,一般的说法是︰(1)法身、报身、应身的三身说。(2)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的三身说。四身说是将第一种三身说分为应身与化身而成为法身、报身、应身、化身等四身。另外一说是将第二说中之‘受用身’一项分为自受用身与他受用身,而成为自性身、自受用身、他受用身、变化身等四身。玆依三身说,略释如次︰(1)法身(dharma-ka^ya)︰将佛陀所说的真理加以人格化而形成的真理佛,就是法身。最初在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主张有‘五分法身’,包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五种教法。在这种情形下的法身,指‘法的集积’。其中的‘身’(ka^ya)就是‘集积’的意思,此与‘身体’的‘身’,意义不同。例如《佛遗教经》中,佛陀说︰‘自今已后,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

到了大乘佛教时代,将遍满宇宙的法(真理)加以人格化,而将做为真理体现者的理想佛身称为法身。这并不是透过修行而证果的佛陀,而是本来法尔(自然)存在的理佛。可是这个法身也不只是理法而已,而是理智不二的。就在这个意义之下,法身可大别为以下三种︰{1}做为教法的一种纯粹的理,{2}这个理成为理想佛身的理佛,{3}理之中包含智,具有任运无作之作用的佛身。

做为信仰对象的法身佛主要是上面的第三种,像真言宗所说的大日(Maha^vairocana,大毗卢遮那)如来,和《法华经》〈如来寿量品〉中所说的常住在灵鹫山的释迦牟尼佛等,都是这种法身佛。(参见附录《法华经》〈如来寿量品〉经文)(2)报身(sambhoga-ka^ya)︰又译为受用身,又称为等流身(nisyanda-ka^ya)。是从法界等流而来的佛身,亦即等同法界而流入的理想佛身之谓。所谓报身是指菩萨经过波罗蜜的修行与誓愿的完成,而得到报果后成为完全圆满的理想的佛陀。又称为受用身,是指受用善根功德报果的佛身。受用身分为自受用身与他受用身两种。自受用身是由修行结果而得的佛果,并且自己受用自内证法门之法乐的佛陀。他受用身是给众生受用这个开悟的报果以及殊胜的法门,而指导教化众生的佛陀。可是报身的说法对象是初地以上的菩萨,所说的是第一义的甚深教法,地前的菩萨与凡夫都不是报身说法的对象。另外又有一种说法︰即真正的报身只有自受用身;他受用身是属于应身(化身)。

做为信仰对象的,实际上被尊崇的报身佛有阿弥陀佛(Amita^yus、Amita^bha)和药师佛(Bhais!ajya-guru),还有,日本奈良东大寺的大佛──卢舍那佛,也可以看作是报身佛。(3)应身(nirma^n!a-ka^ya)︰又译为化身,又称为应化身。就是为了配合教化对象的需要,而变化成种种形象之佛身。这与报身相同,并不是遍历三世十方、普遍存在的完全圆满的佛身,而只是在特定的时代与地域,为了救渡特定的人所出现的佛陀。两千五百年前在印度出现的释迦佛就是应身,以过去六佛为始的多位佛陀以及未来的弥勒佛都是一种应身。

应身有胜应身、劣应身两种。胜应身是为初地以上菩萨说法的佛陀;劣应身是为地前菩萨与凡夫、二乘说法的佛陀。在这种情形下,胜应身实际上与报身没有差别。所以所谓的‘应身’应该是指劣应身。

另外,应身同时也可区分为应身与化身两种。在这里应身是为了适应对方、化导对方而显现出一种比较适当的形象来说法的佛陀,也是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相好的佛身。相当于在特定时代与地域出现的佛陀。

所谓化身是不具备相好而以种种形象来救渡众生的佛身。所显现的形态有时候是凡夫,有时候则是梵天、帝释、魔王、畜生等形态,在五趣(天、人、饿鬼、畜生、地狱)之中现身说法。观世音(Avalokites/vara,观自在)菩萨显现三十三身来救渡众生,这三十三身是︰佛身、辟支佛身、声闻身、梵王身、帝释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将军身、毗沙门身、小王身、长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罗门身、比丘身、比丘尼身、优婆夷身、优婆塞身、长者妇女身、居士妇女身、宰官妇女身、婆罗门妇女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龙身、夜叉身、乾闼婆身、阿修罗身、迦楼罗身、紧那罗身、摩侯罗伽身、执金刚身等等,此中除了最初的佛身之外,其余三十二身皆为化身。观世音菩萨又名千手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圣观音、如意轮观音、准胝观音、不空罥索观音、白衣观音、叶衣观音等等,就是这个缘故。总之,观世音菩萨虽然被称为菩萨,但实际上应视之为应身佛或化身佛。

另外地藏(Ks!itigarbha)菩萨是显现成僧形的化身,以声闻的形态救渡三界六道众生的菩萨。另外,像不动(Acala)明王、圣天(Vina^yaka、Gan!es/a,欢喜天)、荼枳尼天(Da^kini^)等等,属于明王部与天部的神祇,也可以说全部都是化身。

(三)佛陀所具之性德
关于佛德方面,佛陀具有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大悲与十八不共法之性德;在外形方面,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伟人的相貌。另外显示佛德的,还有所谓的如来十号。

所谓‘十八不共法’(as!t!a^das/a a^venika-buddha-dharma^),是指声闻、缘觉、菩萨所不具备,而为佛陀独特所有的十八种功德。十八不共法有两个系统。一为小乘佛教所说,另一为大乘佛教所说。

小乘的十八不共法指的是︰佛之十力、四无畏、三念住与大悲。

所谓佛的十力是︰(1)处非处智力(辨别正确之道理与非道理的智力)、(2)业异熟智力(如实的了知善恶业及其报果的智力)、(3)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体证熟谙四禅、八解脱、三三昧、八等至等各种禅定的智力)、(4)根上下智力(如实了知众生根器之高下优劣等智力)、(5)种种胜解智力(如实了知众生种种意欲倾向的智力)、(6)种种界智力(如实了知众生的世界与性类差异的智力)、(7)遍趣行智力(如实了知依据何种修行就可进入何种境界的智力)、(8)宿住随念智力(正确的了知众生过去世命运的智力,这是佛的宿命通)、(9)死生智力(正确了知众生未来世命运的智力,这是佛的天眼通)、(10)漏尽智力(一切烦恼碍都消除净尽而开悟成佛的智力,这是佛的漏尽通)。

‘四无畏’(catva^ri vais/a^radya^n!i)又称为四无所畏。佛陀对其他任何人都具有绝对的自信,对任何人的问答论难,都绝不害怕、不必臆测。这四种能力谓之四无畏︰(1)一切智无畏(佛自信是一切智者)、(2)漏尽无畏(自信一切烦恼障碍都断尽)、(3)说障道无畏(佛说烦恼与业障碍诸法时都具足自信)、(4)说尽苦道无畏(佛说这种消除烦恼与苦的戒定慧三学的修道时,具足自信)。

所谓‘三念住’(trin!i smr!tyupastha^na^-ni )是佛在任何场合,都保持着纯粹正确的意识。换句话说,就是在这三种情况下,他都具有正念正知的状态。(1)第一念住(当众生信奉佛陀时,佛不生喜心,他安住于这样的正念正知之中)、(2)第二念住(众生不信奉佛陀时,佛不生忧心,他安住于这样的正知正念中)、(3)第三念住(众生同时信奉佛陀也诽谤佛陀时,佛不生喜心也不生忧心,他安住在这样的正知正念中)。

所谓‘大悲’(maha^-karun!a^),就是佛陀恒常地具有救济众生苦难的大慈悲心。

大乘的十八不共法,依据文献的不同,所列举的项目与顺序也不同,一般的说法是如此︰(1)身无失(身业没有过失)、(2)语无失(语业没有过失)、(3)意无失(不失念、没有意业的过失)、(4)无异想(对一切众生都持平等心)、(5)无不定心(不会有众生之散乱不定的心)、(6)无不知舍心(没有不知众生与舍置众生的心),以上六个项目是由戒学而生起,是无住涅槃之因。(7)信无减(对无住涅槃具有纯正不坏的净信心)、(8)欲无减(对无住涅槃的志趣意念不减退)、(9)精进无减(在所有的场合都精进而不退减)、(10)慧无减(利益众生的智慧不退减)、(11)解脱无减(得到大乘解脱以后不会退减)、(12)解脱知见无减(使众生得无上涅槃的心志不退减),以上六个项目是由定学而生起,是无住涅槃之缘。(13)身业随智慧行、(14)语业随智慧行、(15)意业随智慧行(以上三者是指一切佛的身语意三业,恒常地有智慧随伴相应)、(16)过去知见无著无碍、(17)未来知见无着无碍、(18)现在知见无著无碍(以上三者,关于过去、未来、现在的一切法,佛陀都能平等的知悉,破戏论相,其知见无著无碍地自在),以上六项目是由慧学所生,是无住涅槃的当体本身。

另外还有所谓的一四0不共法。这一四0法是︰三十二大人相、八十随好、四一切种清净、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三不护、大悲、无忘失法、永害习气、一切种妙智等。(《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等)

所谓‘如来十号’分别是︰(1)如来、(2)应供、(3)正遍知、(4)明行足、(5)善逝、(6)世间解、(7)无上士、(8)调御丈夫、(9)天人师、(10)佛、(11)世尊等十一个。在这十一个中除去第一号‘如来’,就是如来十号,这是其中一说。另一说则是将最末两号︰佛与世尊合称为一项。这样也是如来十号。第一种说法是原始经典所说的十号。在《阿含经》中说明佛宝的定型句,也是这十号。以下依次解释上述的十一项名号。

(1)如来(Tatha^gata)︰音译为多陀阿伽佗、怛佗孽多、怛萨阿竭,义译是如来,也可译为如去。所谓如来,是‘如实而来的人’或‘由真如而来的人’的意思。从真如法界而来,悟到真如,所过的是那种如实的教化生活,是如实去实行的人;也就是完全依循真理而来,依循真理而去,与真理完全冥合无间的人。‘如来’一词和佛陀是同义语。

在佛教以前,外教也用这个词汇,他们以之指称‘解脱生死轮回之人’。大体上佛教的意义与之相同。在原始佛教中,‘如来’一词,释尊都是以复数形来使用,是指解脱轮回的理想真人,这是第三人称的用法,并没有当成第一人称而以之自称的例子。

当时的人很珍视‘佛陀’这一词汇,视之为很稀有的称呼。到后世,‘如来’和‘佛’二词的使用,就不再被区别。所以阿弥陀佛也就是阿弥陀如来,药师佛也就是药师如来。但有一个例外,就是大日如来在习惯上通常都不称为‘大日佛’。

(2)应供(Arhan,Arahan)︰音译为阿罗汉,简称为罗汉。在大乘佛教方面,认为不论是阿罗汉或罗汉,都是指小乘声闻之得到悟境的最高圣者,是只求自利的人。但是大乘佛教这种讲法并不是阿罗汉的本意。阿罗汉的原意是应供,是指‘应该被供养之人’或‘有资格接受的人’。这个意思是说阿罗汉是断尽一切烦恼,具有卓越人格的人。所以这样的人也具有感化与善导世人的优越德性。

因此,如果供养阿罗汉之衣食住的话,那么供养者将会得到数十百倍功德的回报。阿罗汉又称为福田(pu^n!ya-ks!etra,pun^n^a-khetta),这是指阿罗汉就是一个可以使人们得到幸福收获的良田。愈是良田就愈能丰收,有时能回收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收获。如果供养或播种在像阿罗汉这样的良田上,那么供养者就会收获到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大功德。所以阿罗汉又称为无上福田。像这样的阿罗汉,是可以救渡世人,使他们幸福的。佛当然也是这样的阿罗汉。

在弟子(声闻)中得到最高悟境的人就称为阿罗汉。在这方面,不论是佛或弟子中的阿罗汉都是一样的。但在大乘佛教来看,阿罗汉是未具教化活动的小乘圣者,这是对阿罗汉本意的一种歪曲。

(3)正遍知(Samyak-sambuddha,Samma^-sambuddha)︰音译为三藐三佛陀,也写作正遍知,意译又作正等觉者。指‘完全正确的觉者’。有时也在这词汇上加‘无上’(anuttara,阿耨多罗)来形容。佛的觉悟与声闻缘觉的觉悟不同,是最圆满、最正确的。为了和声闻缘觉有所区别,所以称为正遍知。他开悟的内容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阿耨菩提(无上菩提)。与声闻菩提、辟支菩提是有区别的。

(4)明行足(Vidya^caran!a sampanna,Vijja^caran!a-sampanna)︰是指具足‘明’(智慧)与‘行’(体验)的人。佛陀在理论的智慧面及体验的实践面都非常卓越而且圆满,所以称之为明行足。佛教理论在合理性、伦理性、宗教性等方面是完备的,而且这些理论就是信仰实践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无关的空理空论,佛教是不说的。另外,其实践是以正确的理论为根据,完全没有迷信邪教的成份。圆满的理论与实践二者表里一体,这些理论与实践都兼而有之,都能具足的就是佛,所以佛陀又称为明行足。

(5)善逝(Sugata)︰音译为修伽陀,意译为‘好去’。就是‘如实的去彼岸’,或者是‘不再沉沦于生死海之人’的意思。因为他能够实行善净圣道,因为他能够到不死涅槃的善妙处所,因为他能正确的完成波罗蜜到菩提座下成正觉,因为他能在适当的场合只说适当的话,所以称他为善逝。

(6)世间解(Lokavid,Lokavidu^)︰是彻底理解世间世事的人。世间分为有情世间与器世间(或者是行世间、有情世间、空间世间)。在原始经典中所谓的世间有时候是指有情世间(众生),佛完全了解世间一切有情(众生)的心情、性格与根机,因而能相应地做适当的说法,并且使一切众生趋向理想,而化导救渡之。也就是说佛完全了解世间苦、集、灭、道的循环真理,他也据此来从事他的教化活动。

(7)无上士(Anuttara)︰就是至高无上的人。佛是一切有情中境界最高的人。在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里,没有人能够与佛比肩,所以佛又称之为无上士。

(8)调御丈夫(Purus!adamya-sa^rathi,Puri-sadamma-sa^rathi)︰就是‘能够调御丈夫的御者’的意思。佛可以训练那些具足佛性的所有人。佛视对方情况的需要,时柔、时刚,或刚柔并用,不论任何人,佛都可以调御他,导引他信仰与修行证果,所以称为调御丈夫。

(9)天人师(S/a^sta^ devamanus!ya^na^m,Sattha^ devamanussa^nam%)︰佛陀是诸神与众人的老师,也就是三界大导师。事实上不只是诸神与众人而已,佛陀是教化救渡三界六道一切众生之导师。

(10)佛(Buddha)︰就是‘觉者’,就是自觉觉他的人。

(11)世尊(Bhagavat)︰音译为婆伽婆、婆伽梵,古代意译为‘尊祐’,是‘具有瑞德(bhaga)的人(vat)’的意思。所谓的‘瑞德’是指自在、出世间法、名誉、吉瑞、俱利之欲、俱利之精进等。由于有此瑞德,所以能得到世间的尊敬,而成为世间最尊贵的人。Lokana^tha(世主)一词也译为世尊,在经典中一般是用婆伽婆(Bhagavat,世尊)这个名称的。经典最前面常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的句子,其中的‘佛’就是从婆伽婆这个字翻译过来的。(取材自水野弘元《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

◎附一︰《法华经》〈如来寿量品〉

尔时,佛告诸菩萨及一切大众︰‘诸善男子!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复告大众︰‘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又复告诸大众︰‘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

是时菩萨大众,弥勒为首,合掌白佛言︰‘世尊!唯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如是三白已,复言︰‘唯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三请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谛听如来秘密神通之力!一切世间天人及阿修罗皆谓︰癴今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匁然,善男子!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诸善男子!于意云何?是诸世界,可得思惟校计知其数不?’

弥勒菩萨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诸世界无量无边,非算数所知,亦非心力所及!一切声闻、辟支佛,以无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数;我等住阿惟越致地,于是事中亦所不达。世尊!如是诸世界,无量无边!’

尔时佛告大菩萨众︰‘诸善男子!今当分明宣语汝等︰是诸世界若着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导利众生。

诸善男子!于是中间,我说然灯佛等,又复言其入于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别。诸善男子!若有众生来至我所,我以佛眼观其信等诸根利钝,随所应度;处处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亦复现言当入涅槃。又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能令众生发欢喜心。诸善男子!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说。’

◎附二︰印顺《佛法概论》第二十章第二节

[正觉与解脱的特胜] 佛陀即得阿耨多罗三藐1三菩提──无上正遍觉者。正觉的普遍性、究竟性,超过一般声闻弟子,所以佛陀是重于正觉的。学佛者也不称发出离心,而说发菩提心。声闻是闻佛教声而解脱,佛却 ‘先未闻法,能自觉知,现法身知,得三菩提’(《杂阿含》卷二十六·六八四经)。佛陀的正觉,是无贪、无嗔、无痴的完满开展,究竟圆成;而声闻弟子的正觉,是偏于无贪、无痴的,佛与声闻的正觉,可说有程度上的差别。但这是说︰佛陀的正觉,是智慧中心的,含摄得无贪、无嗔、无痴,从身心净化,自他和乐的生活中得究竟自在。如从智慧的无痴说,无漏慧的证法性空,与声闻没有差别,毕竟空是没有什么彼此差别的。能实现智证空如,即转凡成圣,转迷成悟。三乘同性的圣人,不是神,只是以智证空寂而得离欲解脱的自由人。不过,慈悲而偏于消极的不害他,这是声闻;重于积极的救护他,即是从修菩萨行而成佛。佛在这三乘同一解脱的圣格中,显出他的伟大。有情,是身心相依,也是自他互成的,所以佛陀的正觉,不但契合缘起的空性,更能透达缘起的幻有。慈悲利他的德行,更能发挥出来,不像声闻那样仅是消极的无诤行。人间佛陀的无上正遍觉,应从真俗无碍,悲智相应中去说明与声闻的差别。

论到解脱,佛与声闻弟子平等平等。如《中阿含》〈瞿默目犍连经〉说︰‘若如来无所着等正觉解脱,及慧解脱阿罗诃解脱,此二解脱无有差别,亦无胜如。’解脱的平等,约解脱能感生死的烦恼及生死说。如论到烦恼的习气,即彼此不同,如舍利弗还有嗔习,毕陵伽婆蹉有慢习,这是烦恼积久所成的习性。虽然心地清净,没有烦恼,还要在无意间表露于身语意中。声闻的清净解脱,还不能改善习以成性的余习。这虽与生死无关,但这到底是烦恼的余习,有碍于究竟清净。古人譬喻说︰声闻急于自了,断烦恼不断习气。这如犯人的脚镣,突然打脱,两脚虽得自由,而行走还不方便。菩萨于三大阿僧祇劫修行,久已渐渐的消除习气;等到成佛,即烦恼与习气一切都断尽了。这如犯人的脚镣,在没有打脱时,已设法使他失去效用;等到将脚镣解去而得自由时,两脚即毫无不便的感觉。这解脱的同而不同,还是由于声闻的急于为己,菩萨的重于为人。

[佛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现实人间的佛陀,如释迦牟尼佛,成立于无贪、无嗔、无痴的均衡扩展,成立于尊重真理、尊重自己、尊重世间,而德行能作到时代的完成。这是说︰在圣者正觉的同一性上,更有真俗无碍性、悲智相应性,达到这步田地即是佛。这在智证空寂的正觉中,没有彼此差别,是彻底的;三德的平衡开发,是完善的。本着这样彻底而完善的正觉,适应当时、当地、当机,无不恰到好处,佛陀是究竟圆满的!大乘法中说︰菩萨初得无生法忍──这虽是慈悲相应的,约智证空性说,与声闻平等,即可称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说成佛了。究竟圆满的佛陀,即是如此,不外乎净化人性,扩展人的德能而达到恰好处。这才是即人成佛的佛陀,实现于人间的佛陀!

在大乘法的展开中,佛陀观到达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绝对无限的佛陀。在从现实人间的佛陀说,这是多少可以考虑的。佛陀虽因久劫修行,有广大的世俗智,自发的胜义智,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实难以从现实的佛陀中得到证明。反之,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佛也决不因此而称为佛陀。人间世──只要是现实存在的,即是缘起的存在,缘起是有相对的特性的,不能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知。佛陀观的发展到如此,因为佛法的普及民间,从信徒归依佛陀的心情中发展出来。自释尊入灭,在时空的演变中,信众意欲──知识、能力、存在的无限欲求,不能满足于适应当时人间的佛陀,这才想像佛陀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而为任何时代、环境、信众所不能超越的,推尊为圆满的、绝对的。这是理想的,是自我本质的客观化。一般宗教,幻想此为外在的神;而正见的佛弟子,即知这是自心的佛,是自我──意欲本质的客观化。我们知道,成佛是智证──即三法印的空寂性的,这是没有彼此而可说绝对的,彻底的,能真俗无碍、悲智相应的。到达这,即是佛陀。知识、能力、存在,缘起的一切,永远是相对的。这并非人间佛陀的缺陷,这才是契当真理。虽说是相对的,但无论佛陀出现于什么时代,什么地方,他的知识、能力、存在,必是适应而到达恰好的。佛陀的绝对性,即在这相对性中完成!

[参考资料] 印顺《佛在人间》、《成佛之道》;P. Carus着·程慧余译《佛陀的纶音》;CharlesEliot着·李荣熙译《巴利系佛教史纲》第二章;增谷文雄《佛陀》;K. Jaspers《Buddha and Na^rga^rjuna》(有蜂岛旭雄之日译本);H. Oldenberg《Buddha》。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世间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开心就好~~~~~~呵呵!
离线蒙刚
发帖
476
开心币
0
好评度
2146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2-07-17
呵呵,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
愿众生免我的罪,象我免众生的罪一样! 诸恶之中杀生最重,诸善之中放生第一——《大智度论》
离线benben
发帖
78
开心币
0
好评度
434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2-07-17
多谢您老费心费力!多谢多谢!我仔细读读!!!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