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量劫以前,因众生心性纯厚,故佛法并不分宗派。自第一尊阿达乐玛佛传于毗卢遮那佛,再传于五方五佛,均为求自心明白一法,并无其化法门。自五方五佛以后,再有十方诸佛。五方佛中之西方阿弥陀佛,传净土法门于千手观音。千手观音看众生根基不一,乃开方便之门,分为显教密教菩提心三法,以应机感。至释迦佛在人间传授密宗因缘,是因为当时印度一王爷,不愿苦修,说如有无碍于妻子财产,且立时就能成佛之法,我就愿修,佛主即传授密法,一传之后,心地顿然明白,立时成佛。当时释迦佛之众弟子均疑师父有私心,释迦佛对大众解释说:“汝们都是显教根基,王爷是密宗根基,各有因缘不同,诸佛如来,普渡众生,均随机感,并非师心不平等”。至于西藏密宗之由来,释迦佛早有悬记:“我涅般后八年,地名孙噶纳,有人从莲花化生,具足一切神通智慧,能降魔外,能广传无上密法”即指莲花生而言。等等。
再说灌顶,灌顶法很多,简单言之,约可分为大灌顶,说法灌顶,观像灌顶,结缘灌顶,但各种灌顶之功德均相等,并无差别,至于灌顶功德之大,不可思议。密宗灌顶功德,即将凡夫一手提升为佛子,将法权交给佛子,灌顶后之身口意,即佛之身口意,事上虽未成佛,理上已是成佛,即佛之后补佛,犹如太子是候补皇帝一样,诸佛菩萨均是慈悲度众生,故灌顶除必要之灌顶外,无论何人均可参加,并无十分限制;唯灌护法顶,则因各护法。因地上誓愿不同,不能普遍参加,须有一定限制。
修显教、密宗,功德一样,所不同者,修显教净土,须往生西方,得阿弥陀佛授记后,方能成佛。修密宗净土,即身即阿弥陀佛,不得弥陀授记,即能成佛。但无论修显教或修密宗,若有疑心,则均不能往生。其品位高下,与花开见佛之迟早,乃因菩提心与信心大小之所由定。唯显教净土,早时修持人佛分为二,故见佛功德为迟早之分。密宗净土,人佛合而为一,故见佛功德有即身成佛之证。显密之理,本为圆通无碍。一般居士,对于显密经典未经彻底研究者,往往各执一是,互相抵毁,修密者笑修显教人,只知拜佛诵经,未闻即生证佛大道,视为可怜之人;修显者骂修密之人,饮酒食肉,视为地狱种子。此种偏见,恰如将整串佛珠,截为两份,此份为修显者所用,彼份为修密者反用之比喻相同。但不知此整串念珠,修显者可用,修密宗者亦可用,如硬将整串截为两段,则修显者不适用,岂非可惜之至哉!修净土者,显密兼修最有把握,所谓万修万人去也。
密宗能即生证佛之理,譬之一个极坚固塞口之玻璃瓶,佛为瓶外空气,众生是瓶内空气,佛为佛,众生为众生,只因一层极坚且厚之心垢玻璃质为之隔绝也。密宗行人以大菩提心为因,并得金刚上师心传密法,以我之三密,与佛之三密感应道交,恰如同大锤,将一层坚固心垢玻璃质击成粉碎,立使瓶内空气与瓶外空气融各交通,故得即生证佛。显教行者,则无击碎玻璃瓶之大锤,须渐渐用水或布摩擦,何时将瓶摩通,何时方能使瓶内外空气会合,若使其全瓶粉碎,全体毕露,则非日久功深,不能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