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得到了如下功能:
1, 体感功能
2, 意念传递
3, 意念治病
4, 控制物变
在得到以上功能之后,作者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我开始轻看我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全部身心都投入了气功。我不再顾及工作、与人交往,不知不觉地封闭自己,那个时候爱情也受挫,我不愿再考虑爱情,甚至爱好写作的习惯也消失了。我开始理解为什么有人愿意出家为僧,为道士,我开始向往远离社会的隐居生活,心中许多的激情开始平淡,许多的欲望开始沉淀。周围的人们开始不理解我。”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由于邪神吗?呵呵,还是让我从心理学上来分析该人在练气功以及加入基督后的心理变化
1, 因为在修炼气功时常常一个人独居,并把意识往身体或虚妄中引入,使得人的意识更加注重心理和生理的变化,当然,这样也会有个好处:对心理和生理以及大自然的变化会越来越敏感,慢慢地就能感应以及控制事物的变化,最后过渡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相反对于社会,人际等等的注意力就会减弱,就会偏离,久之就会在与他人交往中形成障碍。这种现象可以用狼孩现象解析,因为过久与狼接触,自然进入人类社会就会有点不知所措或者行为举止难于被社会接受。古人对于修炼到比较高层次的人形容是:疯疯癫癫的,济公就是代表之一。现代社会的关系很简单,如果你不能与之同步,那么你就会被淘汰,倒霉的事情自然会接踵而来。(如果你达到一种禅定的境界,你就会知道倒霉的事情是自己找来的,这里不展开讨论,佛家有云:相由心生)为此对于这种封闭式的修炼,目前的社会是不允许的,家庭也是不允许的,所以我们不提倡,古代的一些“高明”的修炼家也不提倡,为此有人提出:“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还有些修炼家提出在生活中应该特别注意:“慎独”。这些都可说明在尘世的修炼不会影响你的修为,应该把修炼融入到你的生活。为此在修炼气功过程,我们除了应该花点时间在练功上,也要下意识花点时间在修身上(人际上良好品行的建立以及人际交往的必要技巧),尽量做到功圆人圆。当然不否定要想做到这样,必需要比较大的意志力和自制力才行,因为在修功中是提倡少思少虑专心修炼的,然而我们在人际交往常常需要花很大的精力来防止这防止那,呵呵,中国的古代人他们很聪明,他们不提倡使用太多的交际技巧(当然必要的技巧还是要的)而提倡修德(可以减少过度用心在复杂的人际上),在生活中持正念,正思,不要被眼前的错综复杂的交际关系困挠,他们相信清者自清,久而久之,频繁使用技巧的人终究会被人们识破而无地自容,而努力修行品德的人则会慢慢被人们接受,尽管他在技巧上不如人,不能一下子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焦点,但是最后他却能够在人际中有个圆满。所以我觉得在现代社会我们的修炼还是应该将修功与修德相结合,因为这也是防止心理出偏的最好方法。
2, 我们再反观作者为什么最后能够通过基督的教诲而摆脱了从前被气功伤害的阴影?
首先基督是做礼拜的,是做忏悔的,是要求感恩的,是要求给人施与的,这样做对精神有什么帮助吗?那是肯定的,特别对于一个忧郁症的人来说正好是对症下药。因为这样做可以使得一个人在交往和帮助他人当中使得自己心胸宽广,身心愉快。(帮助别人之后,别人就会在被帮助的情况下,发出内心的感激和欣喜,反过来自然很能感染去帮助的人从中获得快乐。喜属火,虑属木,火旺能够抑止木的生长,所以把心思转移到喜的一面忧虑自然少了)实际上作者的病症很大程度是由于忧郁症派生出来的,而他的忧郁症也很大程度是由于在修炼气功时精神过于内守和生活修炼中过于自我封闭引起的。实际上在修炼中,精神过于内守和封闭也是行不通的,回忆当年释迦牟尼在苦行林六年的修行中尽管体悟到了无常和有为法,而仍然看不见无为法。突然由于一事觉醒而决定放弃一味的苦行,后来在得到释迦罗越的供奉后在菩提树下觉悟的,为此他在以后教学中是不提倡苦行的,而提倡中庸修行。那么是什么事情使得他觉醒而放弃苦行的呢?是这样的,当时释迦牟尼在集中精力打坐的时候,由于饥饿而无法集中精神冥想,突然听到他弟子和一位琴师的对话,弟子问:“为什么你能用这个弹出这样美妙的音乐来呢?”琴师说:“那是因为琴上的弦松紧适度的原因,如果弦过于松了,就没有弹性,根本弹不出音乐,如果弦太紧了,一拉就断了,也弹不出音乐。为此美妙的音乐来至于松紧适度的琴弦。”于是,释迦牟尼就联想到他的修行,一味苦行,却没有注意到身体的修养,而良好的冥想效果则来至于健康的身体,这就象把一条弦拉的太紧,弹不出音乐,自然就不能够悟道了。同样《我的气功史》的作者也是由于把弦拉的太紧而导致精神忧郁,引起各种幻象和病症,以至于得出各种错误的结论。为此我觉得生活和练功应该结合去做,不可以过于偏颇哪方面,始终保持心态松紧适度。在生活中的修德上不妨提倡基督教的做法:忏悔,感恩,施与(实际佛教也提倡这个)我相信这样做能给你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变化,同时也可以促进你工夫的修炼。
[此贴子已经被紫气东来于2002-12-3 22:27:37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