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75阅读
  • 8回复

乘愿再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蒙刚
 
发帖
476
开心币
0
好评度
214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8-09
乘愿再来

       净空法师讲述   讲记小组恭敬整理


自己不肯认真修行,你的身体业报是命中注定的;如果自己肯发愤为佛法献身,为一切众生献身,那你这个身体就不是你自己的了,而是乘愿再来的。
因此不必等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再来投生,只要现在的愿力一转,就能把自己业报的身转成愿力的身,这就是乘愿再来。‘乘愿再来’是一念之间可以做得到的,这里面一丝毫假都不能掺,是纯真无妄的,掺一点假还是要受业报。


--------------------------------------------------------------------------------

⊙回〖解惑叮咛〗目錄

 
愿众生免我的罪,象我免众生的罪一样! 诸恶之中杀生最重,诸善之中放生第一——《大智度论》
离线蒙刚
发帖
476
开心币
0
好评度
214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2-08-09
如何降魔
如何降魔

         净空法师讲述   讲记小组恭敬整理

谚语常说:「好事多磨」,又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是我们生活与修行的障碍,要解决此问题,唯有学习释迦牟尼佛的方法。世尊在八相成道里示现「降伏魔外」,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世尊降魔的方法不是对外,而是对内。魔军来扰乱威胁,世尊没有抵抗,魔女来诱惑,世尊也没有逃避,而是用「戒定慧」三学来解决。

从此地我们得到启示,遇到任何威胁利诱,再大的障难,只要将内心的魔怨消除,外面境界就是「无佛亦无魔」;这正是蕅益大师所说的「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外面的魔境其实就是心魔变现出来的,能变魔境的是自己的邪知邪见、贪瞋烦恼,而外面境界是所变。世尊教我们的方法是要降伏自己能变的心,外面所变的魔境就不碍事了。

《八大人觉经》中,将魔分为四种︰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五阴魔、烦恼魔、死魔都是属于自己的心魔;唯有天魔是外面的。天魔从哪里来的?也是自己的心魔变现出来的。而世人不明此理,遇到妖魔鬼怪,就想尽方法去抗拒、克服,这永远不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将之化解。自己本身有烦恼、邪知邪见,这是一切魔障的根源。所以,只要做到「知见正、除烦恼」,外魔也成佛了。四弘誓愿中的「众生无边誓愿度」,魔也是众生,度魔成佛,才是真正普度众生。

而正知正见是从三昧中得来的。一个修行有相当定功之人,也不晓得自己是正定、还是邪定,所以九法界众生修学不能离开经典。修学用功依据的理论、方法,及功夫里所现的境界,若与经典相应,就是正知正见,就是正行、正受;正受就是三昧。三昧的范围很广泛,只要是「正」就是三昧,所以正知、正解、正行、正受都属于三昧。

我们在经中看到,佛为众生说法,先要示现入定,《华严经》也不例外。《楞伽经》云:「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法身大士已常在定中,佛还需要入定吗?佛是示现入定,就是要说明:说法度生以三昧为根本,一切法都从三昧中流露出来;三昧无限的深广,就是性德的流露。

定中的境界就是一真法界,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没有先后、大小,所有相对的概念与事相都不存在。一真是如来所证的事实真相,如来所证就是三昧中所现的境界相。此境界对凡夫来讲不可思议。譬如,经上讲「芥子纳须弥」,芥菜子如芝麻一般,芥子没有放大,须弥山也没有缩小,如何能将须弥山放入芥菜子中?就是因为没有大小,所以能相即兼容。我们会分别大小、执着大小,小不能容大,这就是魔境。而魔境就是从妄想分别执着里生的;若离开妄想分别执着,无大小、内外,芥子就能纳须弥。

凡夫生活在相对的时空里,即科学家讲的「相对论」,相对就是分别执着,不是真的。佛菩萨没有分别执着、没有相对,连理事都没有,所以他没有障碍。在佛菩萨眼中,即使是妖魔鬼怪,也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也以孝顺心、恭敬心待之,丝毫不减。

这是世尊示现降魔的本领,用意是要我们学习。只要有邪见、烦恼,决定有魔障,妖魔鬼怪会常常围绕身边。若能除去邪见、烦恼,妖魔鬼怪都成佛了。由此可知,佛、魔只在一念之间。一念迷,佛就变成魔;一念觉,魔就成佛。因此,魔障的症结不在外,而在自己内心。世间愚人遇到妖魔鬼怪,请道士画符、念咒驱魔,这是用武力对抗。即使你能赢他,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他的怨恨心、报复心仍在,他还会来报复,而且会更凶猛,这就没完没了,问题只会愈来愈糟。所以世尊不对抗,而是以真诚、清净、平等、慈悲心来包容、感化。化魔成佛是好事,自他两利。魔成佛后,会永远感激你,当你示现成佛度生,魔就示现种种身分来护法,这才是真正解决问题。凡是把问题搞糟了,都是愚痴造成的。由此可知,智慧之可贵。

佛法自始至终就是求智慧,唯有智慧才能圆满解决一切问题。世出世间所有问题,都能做到圆满的解决,因为理上是同一法性,法性是究竟圆满。一切事物都是依法性为自体,自体圆满,自体所现的相也一定圆满。凡是解决不了,都是智慧不够、方法不善,要回过头来修智慧。方法就是权智,佛家讲的「善巧方便」;权智依实智,实智就是三昧。所以说,自己成佛了,看到山河大地众生,「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由此可知,解决世出世间任何疑难杂症都在内心。佛法称为内学,而非向外,向外是心外求法,就是外道。外道不能解决问题,唯有内学才能解决问题。

因此,在初学阶段一定要熟读大乘,特别是发心从事弘法利生之人,不但要读诵,还要契入境界。契入就是「随文入观」。展开经卷,随着经文的教诲转变我们的观念,称作「随文入观」。「入」是契入,入的意思把「信解行证」全包括了。入是证,有行才有证,行是改变观念;观念的改变是因为明白道理,明理就是相信佛的教诲。佛所说的「教理行果」,我们能做到「信解行证」,境界就转了,这就是随文入观,这是真修行,能得真实受用。

修行的法门无量无边,「随文入观」是教下修行的方法,就是展开经卷,能入佛境界。而入境界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之中,时时都能保持不失,就是不退转。有这个本事,对于妖魔鬼怪,我们就不会恐惧,我们有能力帮助他们同成佛道,这是大圆满的解决。这是佛教导我们的,这才是真实、究竟、美满。

 


--------------------------------------------------------------------------------

⊙回〖解惑叮咛〗目錄
愿众生免我的罪,象我免众生的罪一样! 诸恶之中杀生最重,诸善之中放生第一——《大智度论》
离线蒙刚
发帖
476
开心币
0
好评度
214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2-08-09
依报随着正报转
依报随着正报转

       净空法师讲述   讲记小组恭敬整理

【依报随着正报转】

在澳洲、纽西兰,找风景优美、山灵水秀的处所作为道场并不难,问题在于是否有真正修行之人。所谓「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佛菩萨必定有应;不但有情众生有应,无情的山河大地也供应你。这就是经上常讲的,「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指自己的心,除自己之外都是依报。我们依靠生存的环境,一切人事物、山河大地都属于依报,乃至于诸佛菩萨,也是我们的依报。佛家讲的「依正」,此概念必须要清楚、明白。

我们的心正,感应就正;心邪,感应就邪,所以说「一切法从心想生」、「一切法唯心所现」。外面环境不好、恶劣,是自己的心邪、心恶劣,决不能怪外境。如何改进我们的生活环境?要从心上去改;心正,一切法都正。所以,诸佛菩萨的生活是那么庄严,我们在《华严经》看到毗卢遮那佛的依正庄严,在往生经看到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由此可知,心行与阿弥陀佛不相应,念佛也不能往生,心行是往生的第一要件。

慈云灌顶法师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末后,讲到念佛人一百种不同的果报,第一条就是堕阿鼻地狱。对此我感到非常惊讶,就向李老师请教。李老师说:「这是一个大问题,我不对你一个人讲,我在讲经时提出来。」为何念佛会堕阿鼻地狱?一天到晚口念弥陀,心里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但言语行为是在破坏道场、破坏佛法,造的是毁灭三宝之业,所以果报在阿鼻地狱。特别是末法时期「斗诤坚固」,出家人同住一个道场,彼此不和,互相斗争,虽念阿弥陀佛,将来还是一起堕阿鼻地狱,道理在此地。

念佛如何才能上品上生?心是佛心,行为是佛行,决定得生净土。所以我常讲,六十岁以上的人,什么事情都不要过问,一心一意求生极乐世界,万缘放下。你行善好、护法好,杀人、放火也好,什么都好,与我都不相干。你造你的业,你受你的报;我造我的业,我有我的果报。自己要找一条出路,他往阿鼻地狱走,我也跟他去,这是愚痴。别人骂我,我尊敬他;别人毁谤我,我赞叹他。人都有长处,也都有缺点,若能专看别人的长处,天下人都是善人;若专看别人的缺点,连佛菩萨都不是好人。由此可知,是非、善恶没有标准,端看自己的起心动念。心善,尽虚空、遍法界无有不善,你一生就过得很幸福、很美满。

所以,不可要求别人与自己一样。想研究一套标准的早晚课诵、佛七、三时系念仪规,让全世界的净宗学会都依此模式,这是错误的。每个人的口味不同,不能要求全世界都跟我一样。孔老夫子教给我们要「入境随俗」,这个多自在!普贤菩萨说:「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就是教我们要顺从别人,不要要求别人顺从我,这是佛菩萨与凡夫不同之处。佛菩萨能尊重、顺从别人,凡夫是叫别人遵从我、服从我,所以凡圣就是一念之差。

【多元文化】

何谓「多元文化」?恒顺众生就是多元文化。要听命于一个,那就是统一文化,是一元的。譬如一个大型的聚会场面,全世界的国旗都挂在一起就很美;若全世界的国旗是一种颜色,就不美了。花园里,百花盛开很美;若只种植一种花,就没有欣赏价值。所以,文化根本上就是多元的。以一个身体来说,眼能见,耳能听,这种组合就是多元的。若要统一成一元的,只要眼睛就好了,耳朵、鼻子、嘴巴都舍弃,人就不能生存了。所以,身体的每个器官都是多元文化的组合,世界也是多元文化的共同体,怎能强迫成为一元化?佛家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是一元,多是多元。一元是讲自性,多元是讲现相、作用。《华严经》讲:「体、相、用」,体是一元,相、用是多元。这是真理、事实真相,若违背了就不吉祥,必定有凶灾;你能顺从,就会非常幸福美满。

【控制与占有】

如何能在一生中脱离三界、六道、十法界,往生极乐世界,成就圆满佛道?必须将自己的障碍去除。我们无始劫以来,第一个障碍就是有控制别人的意念,这是大障碍。希望别人都听自己的,此念头就是妄想、分别、执着,这是六道生死轮回的根本,一定要舍弃。

第二个错误的观念,就是想占有一切人事物。《般若经》上,佛讲现相、作用的事实真相,《金刚经》云:「三心不可得」,就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果真懂得,你就成佛了,因为你的用心与诸佛相同。若你对一切人事物还会起心动念,《金刚经》你没懂。三心不可得,所以没有能得、能控制的心。所想控制的、想得到的,是外面的人事物,这属于境界,所有的境界都是因缘生法,没有自性,「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所以外面一切人事物也不可得。《金刚经》在末后做了总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此看法就是诸佛如来的看法,就是「佛知佛见」。《法华经》上教我们「入佛知见」,佛的知见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在一切法里没有得失的念头,没有占有、控制的念头,就得大自在。佛家讲的真解脱、大自在,就是从这里得来的。还有患得患失,还有想控制一切人事物的念头,这是烦恼、束缚,你就不自在。不自在不是别人给你的,是自己造成的。一切法是缘生的,缘聚缘散,明了这个事实真相,我们才与一切众生、诸佛如来,结好缘,结善缘。

【建道场】

真正发心修行,真正需要一个风景优美殊胜之处做为道场,赖居士会发心供养,成就你们修道,将来作佛、作菩萨。懂得这个道理,需不需要是你们的事,我今天是交棒,我已经没事了,什么都不需要,我在这个世间无牵无挂、无忧无虑。你们害怕世界有大灾难,我不害怕,我看原子弹爆发,就像放烟火一样。这是我们的观念、看法、想法不同。

我们在澳洲建道场,是为了此地的众生,帮助他们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就是行菩萨道,这个道场的建立就有意义。我们到此地,不是来避难、享福的,而是为了弘法利生,这是报佛恩、报父母恩,这是建道场的原因。有人问我:「法师,你的道场在哪里?」我说:「我没有道场,一生都是住别人的道场。」所以,我们将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就心安理得,就不会有妄想分别执着;离开妄想分别执着,自性的般若智慧就现前。智慧不需要学习,是自性本来具足的,你怎么会不自在?

【学讲经】

道场最重要的是讲经说法,一天都不能缺少。若没有讲经说法的法师,就要自己发心,求人不如求己。讲不好怎么办?求佛菩萨加持。我常讲,我不会讲经,我希望佛菩萨借我的身体来讲经,我的身体免费、无条件的借给佛菩萨使用。要真正发这个心,决不为自己,一切为众生、为佛法。

所以,一定要读经,要听佛法,还要自己发心学讲。像美国洛杉矶的赵立本居士,听我讲经很欢喜,就发心学讲。他学两部经,《六祖坛经》和《金刚经》。他问我:「我这一生专门听这两部经,行不行?」「行!」他这两部经听了二十几遍时,来告诉我,我说:「你再继续听,听满一百遍之后,再听一百遍。」现在这两部经他讲得很好,并到美国各处去讲,他成了专家。所以,讲经方法不需要学习,熟透了就变成自己的。以讲经说法帮助别人,有这种热诚,自然得佛菩萨加持。

所谓「铁杵磨成针,只要功夫深」,只要真正有心、真正肯干,哪有不能成就之理!所以不要轻视自己,天下没有不能成就之事。天下第一等难事是作佛,都能办得到,其余的都是小事,不足以为道,讲经又有何难处?只怕自己不肯干。所以,自己真干,真正发心,就能成就,就能续佛慧命,自利利他。




--------------------------------------------------------------------------------

⊙回〖解惑叮咛〗目錄
愿众生免我的罪,象我免众生的罪一样! 诸恶之中杀生最重,诸善之中放生第一——《大智度论》
离线蒙刚
发帖
476
开心币
0
好评度
2146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2-08-09
着相
着相

         净空法师讲述   讲记小组恭敬整理


赞叹自己,贬低别人,在《瑜伽戒本》里,是第一条重戒-自赞毁他戒。在《梵网戒本》里,仅次于四重戒。为什么这么重?因为着相。《金刚经》的标准是着了四相就不是菩萨。若贡高我慢、自以为是、自以为了不起,这就完了,即使做再多的好事,都只变成世间有漏的福报而已,与了生死、出三界毫不相干。
我们学佛,尤其是出家人,一心一意就是要出离三界,这是大前提、大方针。世间所有一切名闻利养、荣华富贵,都要彻底从心里头舍得干干净净,要念念为佛法、为众生、为了与阿弥陀佛及诸佛的本愿相应。如果念念还有一个‘我’存在,那就与魔相应;魔跟佛不一样的地方,就是魔念念都为自己。


--------------------------------------------------------------------------------

⊙回〖解惑叮咛〗目錄
愿众生免我的罪,象我免众生的罪一样! 诸恶之中杀生最重,诸善之中放生第一——《大智度论》
离线蒙刚
发帖
476
开心币
0
好评度
2146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2-08-09
如何接引眷属学佛
如何接引眷属学佛 

净空法师讲述   讲记小组恭敬整理

学佛的同修,用念佛法门接引眷属学佛,遇到家人反对不能接受时,自己要有耐心,认真念佛,使念佛的殊胜功德利益,让家人亲眼见到,亲身体会到,假以时日必定受感化。劝家人念佛,他不能接受,想必是自己表现得不够圆满,不能令人心服口服,所以自己要回头认真努力修学。

修学的方法、途径虽然很多,所谓「法门无量,殊途同归」,其目标、方向是一致的,终极的目标是成就无上道、是成佛。「无上道」是指究竟圆满的智慧。「成佛」就是成就圆满的智慧、福德;智慧与福德达到究竟圆满之人,就称之为「佛」。无量无边的法门,都是为了达到此目的。佛说这么多方法,是因为一切众生的根性、嗜好、欲望有所不同,而佛的教学非常活泼,真的是古人所谓的顺水推舟,所以很容易修学,也很容易成就,这就是「应机说法」。在所有法门里,诸佛如来特别赞叹念佛法门,因为唯独念佛法门是所有根性的众生都可以接受,不限定某一类众生,所以摄受的范围特别大,效果也特别殊胜。

其殊胜之理何在?经上告诉我们,宇宙、万物、生命的起源。这是自古至今,具有聪明智慧的科学家、哲学家、宗教家,想要明白而从未明白的。释迦牟尼佛也正是为了这桩事情,才出现在世间,为我们解答宇宙人生的真相。佛说,生命是一个大生命体。但凡夫错将这个生命当作生命,殊不知生命不是生命,生命是某种形态的表现。生命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而生命的表现是有生有灭的。譬如在舞台上表演,将人比作生命,表演比作生灭。在舞台上,你没有生;下了舞台,你也没有灭。但是在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上舞台就生了,下舞台就灭了。所以生命是永恒不灭的,但生命的表现却是千变万化。而我们的舞台,就是十法界。此事实真相,若不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说明,我们怎会明了!

一切现象怎么来的?佛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是自己的本性,就是不生不灭的生命;「识」是生命的作用,生命起作用就变现无量无边的境界。法相唯识家解释「识」的定义,就是了别、分别。由此可知,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从分别心变现出来。经云:「一切法从心想生」,世间谚语说:「心想事成」,此句话的意思很深。这是说明,十法界是我们心想变现出来的,想什么境界就变现什么境界,这就是生命。若我们懂得此句话的意思,并深信不疑,就能体会到十方诸佛如来劝我们修念佛法门的深义。

在所现的境界里,十法界的「佛法界」是最圆满、最殊胜。佛法界也是由念佛而来,「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所以,菩萨要成佛,还是要念佛。我们现在念佛,是直捷作佛,不走迂回之路。佛法界也有种种不同,这种种不同还是从心念变现的。传记里记载,隋唐时代的天台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再来,所以他的话就等于是释迦牟尼佛亲口宣说。他告诉我们,佛有四种,就是天台四教:藏、通、别、圆,这四种佛的差别很大。藏教佛与通教佛还未见性,是十法界里地位最高、福报最大,但还没有突破十法界。别教佛破十二品无明,相当于圆教二行位菩萨,但与圆教佛还相差很远。因为二行位菩萨还有八个位次,才能修到十行圆满;而十行上面还有十回向、十地、等觉,才能证到圆教佛果。而我们念阿弥陀佛,则是直捷证圆教的佛果,非常殊胜;所以一切诸佛菩萨无不赞叹念佛法门,这也是一切诸佛所修的。

《无量寿经》上,有很多菩萨想求此法门而不能得,因为他没有机会听闻,也不知道有这个法门。他们为何希求这个法门?就是希望早一天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而我们在这一生遇到这个法门,是多么庆幸、难得!倘若遇到了而不能相信,不能理解,不能认真依教奉行,实在太可惜了。有机会遇到,而当面错过,真是无比的损失、遗憾。《弥陀经》中,世尊苦口婆心劝勉我们求生净土,我们要能体会如来的大慈大悲。

念佛,念是想,天天想佛,就是心上真有阿弥陀佛,念念有阿弥陀佛;有阿弥陀佛就是有阿弥陀佛的心、愿、行。换句话说,将《无量寿经》变成自己的思想行为,那是真念佛。念佛不是挂在口头上;口头上念佛是宣传,是念给别人听的,这是度众生,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念佛是「心愿行」要与佛一样。「佛心」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佛愿」是帮助法界一切众生早成佛道;「佛行」是真做,愿不是假的、空的,要在日常生活中随分随力,尽心尽力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这就是一切诸佛菩萨所行的事业,佛门讲的「如来家业」,也就是帮助一切众生觉悟。在娑婆世界第一方便法就是劝导,以讲经说法劝勉大家,帮助大家开悟,这是言教;其次是身教,做样子给众生看。言教、身教若能做得圆满,你的家人当然受感动,就能相信。

所以,念佛非常重要,其功德无量无边,无比殊胜;不但这一生的业障能消除,无量劫的业障也都能消除。而消除就在一念之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念念与「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相应,就是与佛心相应;念念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相应,就是与佛愿相应;念念帮助一切众生,就与佛行相应。妄念是从业障变现出来的,妄念就是业障。所以,我们念念都是佛,妄念就没有了,业障也就消除了;不念佛时,有妄念就是业障起现行。所以要常念佛,不可间断,业障才能消除。「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功夫一定得力,这是念佛的秘诀。


--------------------------------------------------------------------------------

⊙回〖解惑叮咛〗目錄
愿众生免我的罪,象我免众生的罪一样! 诸恶之中杀生最重,诸善之中放生第一——《大智度论》
离线蒙刚
发帖
476
开心币
0
好评度
2146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2-08-09
觉悟的条件
觉悟的条件

       净空法师讲述   讲记小组恭敬整理

自古以来,觉悟的人不多。在净土宗,东晋庐山远公大师的时代,只有一百二十三人往生,这是我们在历史上看到最多的一会。而在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会下开悟的,也只有四十三人。从这些地方,我们很清晰的明了,觉悟的人不多。什么样的人能觉悟?彻底牺牲自己利益的人能觉悟,如果对世间名闻利养放不下,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不下,恩怨的情执放不下,就不可能觉悟。真正觉悟之人,并非要特殊的天才。释迦牟尼佛会下的周利盘陀伽是愚钝之人,他在世尊会下时间不长,亦能证阿罗汉果,原因就是他能放下。

我们在多生多劫之前,就曾经学过佛,遇到佛菩萨,供养过佛菩萨,种植深厚的善根。为何不开悟?病根是我们的情执没有彻底放下。彻底放下情执之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为一切众生服务。我们常听说「为民服务」,此范围小,这只是十法界里的人法界。而为一切众生服务,此范围大,除了人之外,其它的九法界都包括了,这个心量多伟大!决定没有自己,知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就是自己,为众生服务就是为自己服务,此理很深。

若只为自己,不肯为人、为众生,这是迷惑颠倒,迷失了自性,还害了自己,就是害自己生生世世永远不能脱离轮回;说得再明白点,永远不能脱离三恶道。应当要晓得,我们生在人、天两道很幸运,但时间很短促,佛经上的比喻说,我们是出来旅游的,三恶道是故乡,所以在三恶道的时间长。这是什么原因?自私自利造成的,贪图世间五欲六尘享受造成的。所以为自己是害自己,为众生才是真正利益自己。这些道理与事实真相,迷在六道、迷在情欲之中的人不懂,也不会觉悟。

今天我们非常幸运知道这些道理与事实真相,对于佛菩萨的大慈大悲,才能体会到几分。也开始渐渐醒悟过来,能够学习佛菩萨,舍弃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以真诚的爱心,无私的布施供养,无条件的帮助一切众生,这样的人才会觉悟,才会开智能。智能与烦恼是一桩事情,迷的时候,也就是我们没有放下自私自利的时候,我们的智能都变成烦恼。若我们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放下自私自利,无量无边的烦恼马上就转变成无量无边的智能。佛经上讲:「烦恼即菩提」,菩提是智能;「生死即涅盘」,这是一桩事情。佛菩萨何以有智能?佛菩萨没有自己,只有众生,念念为一切众生,这就是佛菩萨;念念想到自己的利益,这种人就是凡夫,佛菩萨与凡夫的差别就在此地。我们真正清楚、明白了,在学佛过程当中,才能做到「转恶为善」,这是第一个阶段。

我们从第一个阶段,提升到第二个阶段「转迷成悟」;希望再提升到第三个阶段「转凡成圣」。何谓凡圣?虽然转迷成悟了,但是还无法脱离六道轮回,那还是凡,脱离六道轮回才称作圣。六道以外是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此四种人是小圣,这还在十法界。佛法有小乘、大乘,这是小乘的圣者。超越十法界才是真正的大圣,即《华严经》上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大圣的观念跟小圣不一样,小圣慈悲、爱护、服务的对象,是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所以他的心量是三千大千世界。大圣的心量更大,是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诸佛剎土里的一切众生,为他慈悲、爱护、服务的对象,这就是佛法讲的大乘。超凡入圣是世尊、诸佛如来教导我们真正的目的,是希望我们作大圣,而非作小圣。

「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是大圣的心量。这两句话,虽然读的人、念的人很多,但心量还是放不开,还是不能脱离自私自利,只是用这两句话来赞美释迦牟尼佛及诸佛如来,这两句话永远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这是我们的过失。这两句是真实话,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的心量,都是包虚空法界的。由此可知,遍虚空法界是我们的真心,是我们本有的心量。佛说我们迷惑了,把这么大的心量迷失了,现在变成很小的心量,连两个人都容纳不下。听人家造谣、毁谤,就几天都睡不着觉,这个心量多小!

我们学佛学的是什么,自己要知道。上根人拓开心量,中下根人改过迁善,从事相上逐步改正自己错误的行为、想法、看法。上根利智之人从根本修,根本是观念,即现在学术里讲的人生观、宇宙观;观就是看法,对宇宙人生的看法。从根本修是将过去对宇宙人生错误的看法,立刻扭转过来,与诸佛菩萨同一知见,《法华经》上讲的「入佛知见」。只要观念转过来,思想、见解、言语、行为全部就转过来了,这是佛家讲的上根利智。

上根利智之人毕竟是少数,我们能否做到上根利智,佛明白的告诉我们,这个没有难处,总在遇缘不同。实在讲,虽然说没有难处,但还是有条件的。第一是名利心要看得淡,日常生活容易满足,粗茶淡饭的生活能过得很自在、很快乐,这是好条件。第二是要遇到善知识,或者没有遇到善知识,能遇到佛法,喜欢读经。只要具备这两个条件,长时熏修,钝根也会变成利根,愚痴也会变成智能,周利盘陀伽就是很好的例子。因此,我们要想在一生当中,熏习成上根利智,只要依照佛的教诲去做,向古大德学习,他们在一生当中能成就,我们在一生当中也能成就。所以,只要愿意过最低水平的生活,再加上一个「好学」就行了。好学一定是向佛学习,向菩萨学习,向祖师大德学习,这哪有不成就的道理!

烦恼少,智能开;烦恼断了,智能就圆满。圆满的智能,圆满的爱心,圆满的服务,佛家称作大圆满。这样的人是少,正是善导大师所说的遇缘不同。我们今天很幸运,因缘具足,所以希望同修们要认真努力,我们一切为法界苦难众生,我们不成就,他们就多受一天苦;我们早日成就,早日为他们服务,他们就早日脱离苦难。要常存此心,勉励自己,勇猛精进,才能圆满菩提。


--------------------------------------------------------------------------------

⊙回〖解惑叮咛〗目錄
愿众生免我的罪,象我免众生的罪一样! 诸恶之中杀生最重,诸善之中放生第一——《大智度论》
离线蒙刚
发帖
476
开心币
0
好评度
2146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2-08-09
来也空空,去也空空
来也空空,去也空空 

         净空法师讲述   讲记小组恭敬整理

我和李会长去看洪恭兰老居士,送了他一串念珠。老居士说他平常妄念很多,拿到这串念珠后,妄念就少了。他晚上做了个梦,有一男一女来看他,说是玉皇大帝派来保护他的,劝他要忍耐,并告诉他:「来也空空,去也空空。」洪老居士一生没有耐心,性情很急;他听了能明白,也很欢喜。醒过来之后,这两个人就不见了。他说他已经八十岁了,决定不会欺骗人,这是真实的境界。

「来也空空,去也空空」,此二句将般若的义趣完全说出来了。不但我们没来之前空空,走后空空,现前何尝不是空空?佛说事实真相是:「如梦幻泡影」。梦、幻、泡、影都不是实在的,都是假相,这种假相存在的时间很短,经上形容「如露如电」。如露是讲相续相,如电是讲剎那际,说明诸法实相确实如此。明白、觉悟之人就称为佛、菩萨;迷惑、不觉悟之人,以为这是真有,就是凡夫。所以,佛菩萨与凡夫的差别,就在一念觉迷。觉悟的人在梦幻泡影里得自在,迷惑的人就过得很辛苦。

由此可知,这就是「缘生」,缘起性空。业缘很复杂,有善、恶、无记三类,唯有真正觉悟之人,能运用得非常恰当,帮助没有觉悟的众生开悟,这就是诸佛菩萨普度众生。明了诸法是无所有,空空也是无所有、了不可得,能得的念头与所得的一切物都是空空,我们的心才真正回归到平静,回归到清净、平等。清净平等是我们的真心本性,也是宗门所说的明心见性。因此,我们就能体会到,为何世尊一生讲经说法,《般若经》讲了二十二年,就是一切众生不知道诸法皆空的事实真相,不能行菩萨道。菩萨道就是觉悟之道。凡夫走的是迷惑之道,所以才出现十法界、六道、三途。迷得重的是三途现象;稍微轻一点的是六道;再轻一点的是四圣法界。无论三途、六道、四圣法界都是迷,都没有契入空理,契入空理就证得一真法界。

「一真」也是勉强说的名相,若我们执着有个「一」,执着有个「真」,又错了。一的对面是多,真的对面是假,惠能大师说,一多、真假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所以,没有「一」的念头,也没有「真」的念头,才是真正的一真法界。由此可知,稍稍起心动念就错了。

学佛要怎么学?宗门常讲:「从根本修」,根本就是一念不生,心地清净没有一切念头。若有个「我现在一念不生」,就已经生了一个「一念不生」的念头,这就错了。初学时,宗门用盘腿面壁的方法,学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学成之后,要在生活当中去历炼,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就成功了,此时所有境界都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没有离开十法界、六道、三途,所以法界才称作一真。若真的有十法界、六道、三途,法界怎能称作一真?故转变在心,转变在认知,认识境界的实相,就是认清宇宙人生的真相。

「来也空空,去也空空」意思很深,能认识清楚,就会很欢喜掌握缘,成就无量的功德,所谓是积功累德。凡夫错认了境界,造作罪业,但造罪不是有意的。佛讲所有一切罪业的根源是愚痴,痴就是不了解事实真相,才会做错事情,用错缘。觉悟之人了解事实真相,所以起心动念、一切作为都是积功累德。积功累德是世人的概念,觉悟的人没有这个念头。十法界的众生有这个念头,一真法界的佛菩萨没有这个念头,所谓「作而无作,无作而作」。

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自然感应道交,决定没有起心动念。古德用敲磬做比喻,敲打比喻众生的感,磬发出的音声比喻佛菩萨的应。实际上,佛菩萨的应是自性的感应。而我们将佛菩萨看作人,一切诸法看作实体,大乘精义我们无法体会,所以不知道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事物都是自性。宗门觉悟的人常说:「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这说尽了事实真相,虚空法界只是一个自性而已。自性是能变,感应是所变,何处有感,何处就有应,感应道交,丝毫不爽。感应的理事深广无尽,我们要细心去体会,明了之后,就晓得怎样学佛、怎样做人、怎样过日子,达到真正的幸福美满。

世法讲「真善美慧」,佛法讲「常乐我净」,这是真有;可是十法界的众生没有,一真法界的佛菩萨有;也就是说起心动念的人没有,不起心动念的人有。佛把心比喻作水,水在平静不起波浪时,像一面镜子,把外面的境界照得清清楚楚,这就是比喻真善美慧、常乐我净。可是水一起波浪,虽然还能照境界相,但是支离破碎,所以真善美慧、常乐我净就失去了。由此可知,诸佛菩萨的心即使应化在六道,随类现身,随机说法,还是平静的。说法时,「说而无说,无说而说」;示现时,「现而无现,无现而现」,永远处在一真的境界,心永远保持像水一样的平静。自性功德就是水的光,能照见一切万法。在十法界里,愈往下,心的波动幅度愈大,愈往上波动就小。几时心在境界里不动了,以《华严经》来说,最低限度是圆教初住菩萨,自性的般若、解脱、法身就现前了。


--------------------------------------------------------------------------------

⊙回〖解惑叮咛〗目錄
愿众生免我的罪,象我免众生的罪一样! 诸恶之中杀生最重,诸善之中放生第一——《大智度论》
离线蒙刚
发帖
476
开心币
0
好评度
2146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2-08-09
改过
改过

          净空法师讲述   讲记小组恭敬整理


无论出家在家,凡是佛弟子接受财供养,一定要以法供养回报。佛陀在世是用托钵的制度,当接受供养时,一定要给人说法,这就是报答施主之恩。我们在任何场合,接受人家供养,也要懂规矩,要为人说法。若没有人启请,那可以不说;有人启请就一定要说。说法最要紧的原则,就是要能指出现前大众所犯的通病,来帮助他们改正,这才是最有利益的。所以不必谈玄说妙,说那些没有利益的废话。
佛门常讲‘开悟’、‘修行’,这个名词术语大家都晓得,可是对里面的含义,明白的人并不多。读经里头会有悟处,念佛里头会有悟处,其实在生活当中,待人接物也都是会有悟处的。‘悟处’指的是什么?是发现错误。发现错误就是开悟,把错误改正过来就是修行。修行不是指每天念多少卷经,念多少佛号,拜多少佛;实在讲,那只是形式、样子而已。真实的功夫是‘知过’、‘改过’,能做到这四个字,你这一天就会过得很踏实,没有白过了。
不但修行人要严格的遵守,世间人我们看《了凡四训》里的赵阅道,他每一天都反省,每一天都检点,找出自己的过失来改正,不再重犯。可是现代的学佛人,嘴里头谈玄说妙,实际的功夫却完全没有,所以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出家人成就不如在家人。在家人学佛,确实有一些人他真的是一切都放下了;反而出家人学佛,口里讲的都是佛法,都是谈玄说妙,可是心里想的以及所做所为,都是六道轮回业。说的是破迷开悟,而实际上,自己做的完全是迷惑颠倒。
真实的功夫要从检点过失做起,而这个标准,就是佛在经典里面的教诲。所以为什么要把经念熟?就是要把标准记住,若记不住这个标准,对于是非善恶就不能分辨,往往就会把错的当成对的,对的以为是错的,这就是佛讲的‘颠倒错乱’。所以经一定要熟,要认真的去救自己。果能在这一生当中超越轮回,往生净土,那自己就真的得救了;要是不能往生净土,这一生就空过了,这一生所修的就都不管用了,因为敌不过这一生所造的恶业-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贪、嗔、痴、慢、嫉妒、障碍。诸位想想看,如果这个力量强,还是要到三途去的,想保住人天两道很不容易。


--------------------------------------------------------------------------------

⊙回〖解惑叮咛〗目錄
愿众生免我的罪,象我免众生的罪一样! 诸恶之中杀生最重,诸善之中放生第一——《大智度论》
离线蒙刚
发帖
476
开心币
0
好评度
2146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2-08-09
谈建立道场
谈建立道场 

净空法师讲述   讲记小组恭敬整理

【建道场】

有一位秦皇岛的同修,希望在当地建一个净宗的寺院。佛法的修学、弘扬,在此时代,寺院的功能逐渐减少,而最有效果的是利用高科技的传播。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没有修建寺院道场,他的生活方式是游化人间,居无定所,这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机会教育,效果很好,值得我们省思。

经典记载,佛的常随弟子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他们追随佛陀,时间短的也有十年、八年,时间长的终生。他们就是佛法的继承人,弘法人才是这样培训出来的。有了道场,就有世俗许多琐碎之事,这些事会扰乱清净心。能够在管理人事物上,保持心地清净而不繁杂,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世尊做出样子给我们看,没有道场最好,没有道场去找道场,那是自找麻烦。

佛菩萨及祖师大德的行持,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我自己在这四十多年的经验中也体会到,与我一起出家的同参,人数不少,讲经说法的唯我一人。绝对不是我才智过人,原因是在,他们有道场,要管人、管事、管钱,操心劳神,对于弘法利生、自行化他,就产生了障碍。我的好处,就是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没有道场,一生都是寄居别人的道场,作客不作主。作主很累,作客很自在。像我们住旅馆,旅馆老板是主人,他不自在,住旅馆的客人很自在。我们应当有一个态度,到这个世间来是作客的,不是想在这里落户、生根,那你就得自在了。所以我们一生学佛,随缘而不攀缘。

【回头是岸】

观念之建立,信心之生起,一定是对于教理有相当的认识与理解,所以读经闻法很重要。谚语说:「三天不读书,面目可憎」,这是说从前读书人,三天不读圣贤书,烦恼习气都起现行。学佛亦复如此,若有几天不读经、不听经,自己的烦恼习气都起现行,随顺烦恼习气决定堕落。烦恼习气就是轮回心,烦恼习气作主,所有一切思想见解、言语行为,都是造轮回业,将来的果报当然在六道轮回。我们无始劫来至今,从未觉悟过。

心善行善将来会生天,天有二十八层,也没有出离六道轮回。天上的寿命比人间长,等寿命终了之后,阿赖耶识里含藏的恶习气种子,又会使你堕落。所以还不能超越六道轮回,在佛法修学里不算有成就。佛法最低的成就,是超越六道轮回,这是小果声闻,属于小成就;脱离十法界,才算是大成就。我们是凡夫,罪业深重,可否在这一生当中获得大成就?答案是肯定的。再重的罪业都不怕,只要能够觉悟,能够回头,所谓「回头是岸」。佛在经上讲,五逆十恶的罪,回头都能成就。五逆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如此重罪能回头,都能在一生当中获得最殊胜的成就。

有许多同修疑惑,造这么重的罪,怎么可能会成就?造罪业是一时迷惑,觉悟之后,这个罪业就消了。佛在经上,把罪业比作黑暗,觉悟比作光明,「千年暗室」是比喻房间有一千年没有光线,这就是造罪业很久、很深,可是点一盏灯,黑暗就消失了。佛法贵在智慧、觉悟,不要常想自己造罪业,因为想一遍就又造一次。佛教我们要把念头转过来,想佛、想菩萨,这是一大转变,这就是回头。

从何处回头?从迷回头,去想觉悟。诸佛菩萨是究竟圆满觉悟之人,我们常常想佛,常常向佛学习,就对了,常常想自己是错误的,常常想一切众生就是觉悟。诸位要冷静的去思惟、观察,把这个道理事实搞清楚、搞明白,就会放心大胆去做。不为自己,只为社会、为众生,决定有好处。为自己再富有,都要操心,在生活方面,样样都要自己照顾自己。若我们念念为社会、为众生,一切就有人照顾,一点都不要操心,这个多自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是天经地义、真实的道理。世间人常讲「真理」,这就是真理。学佛无非就是做个转变而已,「转恶为善」,「转迷成悟」,「转凡成圣」。

【智慧】

有能力辨别邪正、是非、善恶、利害,这是智慧。世间的聪明,是「世智辩聪」,他没有能力辨别这些。中国人有智慧,外国人只算是聪明。科技发明最早在中国,王莽时代,中国人就已经想学飞行。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机械化的运输。为何中国人不继续发展?中国人有智慧,知道科技发展会带给世人负面影响,若要使世界长治久安,不能着重在科技上发展。西方人没有这种远见,拼命在科技上发展,地球的资源几乎快竭尽了。用尽之后,世界毁灭,科技发展的结果是世界同归于尽。所以,真正有智慧之人不做这种事情。

【恢复本能】

世尊、诸佛菩萨是究竟圆满的智慧,现代人的这些发明,他们知道的比我们更清楚,佛经里也有科技的理论知识。而佛法不从外面机械方面去发展,而从内心禅定来发展。现今科技还无法做到分身,我们从此地到美国,还要坐飞机,而禅定功深之人能分身。这不是神话,都是事实,我们在经典里能看到,古人笔记小说里就更多了。《西游记》,孙悟空七十二变,那只是小神通,微不足道。这可不可能?可能。因为这是本能,这是佛法六种神通的「神足通」。六种神通都是我们的本能,本能为何会丧失?因为有妄想、分别、执着这三大障碍,把智慧德能障碍住。本能现前,才得真自在。

佛教我们恢复本能,我们眼能见,没有障碍,尽虚空、遍法界,都看得清楚、明白。经上所说的,我们都把它当作神话,都看作是佛菩萨的能力,不是自己的,所以我们修学不能入佛境界。我常劝告同修,经上讲的点点滴滴,都是我们本身的事情,都是我们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佛的能力现前,我们的能力不能现前,这就是有障碍,把障碍去除,我们的能力就恢复了。佛希望每个人都能恢复自性本具的德能,生活空间就广大,是尽虚空、遍法界,何止是这个小范围!

【听经之重要】

所以经不可不读,不能不听。要多听,要常听,不间断的听。听上三年、五年,你就会觉悟、明白,即佛家讲的「开悟」。有疑惑则存疑,不必去问,继续不断的听经,总有一天听到疑惑解开了,那就叫悟处。所以小疑有小悟,大疑有大悟。疑惑不必急着去问人,人家为你说明,你还是没有开悟;不但没有开悟,还障碍了开悟,把悟门堵塞了。自己明了,自己觉悟,那是自己的;别人讲的,听了似懂非懂,转眼又迷惑了。这是求学的态度,我们要懂得。

近几年来,我特别强调听经的重要,因为有许多老同修退转,功夫不得力,原因都是解得不够透彻,妄想太多,所以信心、愿心无法建立。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听经。我就想到,释迦牟尼佛为何四十九年天天讲经,道理在此地。世尊千叮咛万嘱咐,要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依教奉行是受持,受持还要天天读诵,若不天天读诵,不天天听经,受持会退转。为人演说是化他;演是表演,做出样子给人看;说是为人解说,全身说法,这真正是利益众生。只会讲,不会做,也不行;要自己做到,才有真正的受用。

【盖小茅篷】

若想建道场,我建议盖小茅篷,不要建寺院,劳民伤财。你到外面去化缘,这有因果责任。佛家说得好:「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你不能成就,将来要还债。你现在募化得很多,将来还起来就很累,要懂「无债一身轻」的道理,绝不负债。一切要自然成就,不要有一丝毫勉强,这样就很好。



--------------------------------------------------------------------------------

⊙回〖解惑叮咛〗目錄
愿众生免我的罪,象我免众生的罪一样! 诸恶之中杀生最重,诸善之中放生第一——《大智度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