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赵县柏林禅寺净慧法师结合时代,大力提倡“生活禅”,可
谓深得其中之奥妙。
一般来说,如来禅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属于早期佛教的禅法,或专指南传上座部佛教传习的禅法。以观身不净、观
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念处观为主,包括世间禅、出世间禅,为其
他禅法的基础。我们过去片面强调它属小乘而使它受到不应有的忽视,这种
状况亟待改变。
(2)以静坐中专修为主,属于渐修渐悟法门,讲究循序渐进。
(3)种类较多,讲究因机施教,不同的烦恼采用不同的对治方法,如五停心观等。
(4)重视调身、调息、调心及观想,对禅修过程中的生理、心理变化有较细致的
描述,可操作性较强,对于当代气功及人体生命科学的研究尤具参考价值。
下面我想着重介绍一下佛教的“六妙门”,它是从呼吸入手的一种重要的止
观法门。
“六妙门”即数、随、止、观、还、净六道门径或修法。它们各分为修、证
两个阶段。
所谓“数”即数息。其中:
①修数:练功人入坐后,应先调和气息,不涩、不滑,极其安详,徐徐而数。
从一数到十,或数入息,或数出息,不应出入息都数。心注在数,勿令驰散。
若数不到十,心忽他想,即须迅速收回,从一重新数起。
②证数:数息日久,渐渐纯熟,从一至十,自然不乱,出息入息,极其轻微,
此时觉得用不着数。即可舍数修“随”,随即随息。
①修随:一心跟随息之出入,心随于息,息也随于心,心息相依,绵绵密密。
②证随:心既渐细,觉息的长短,可以遍身毛孔出入,意境寂然凝静。久而久
之,又觉随息之心仍粗,此时应舍随修“止”。
①修止:心不随息,而令其止于鼻端或脐下。
②证止:修止之后,忽然觉得身心忘失而泯然入定。修练至此,须知定境虽好,
轻安快乐,若起执著,缺少智慧观照,则不能除灭微细烦恼,深入佛法。
因此即应舍止修“观”。?
①修观:在定心中,引发真慧,观于微细出入息相,如空中风;皮肉筋骨等,
如芭蕉不实;心识无常念念迁灭,无有人我相可得。既无人我,定心依于何
所?
②证观:观察纯熟,觉息于全身毛孔出入,心眼开明,彻见身内五脏六腑乃至
诸寄生物,秽浊不净,时时变易。由此破诸迷妄,智慧猛利。但由于心缘观
境,思维分别,觉念流动,难契实相,此时应舍观修“还”。还即还心本源。
①修还:觉知观从心生,若心缘外境,即不会本源。因此而反观观心,知此观
心缘境而有,亦属因缘,了不可得,观心既无,岂有观境?境智双亡,是为
还源之相。
②证还:心慧开发,不加功力,自然念念返本还源。既已证还,尚存一还相,
此时应舍还修“净”。
①修净:妄想分别是垢,执有实我实法是垢,此时一并清除,则知心本清净,
亦不见净相。
②证净:如此修时,心如止水,妄想全无,真心显露,契入诸法实相。
在密教的无上瑜伽中也有六妙门,与显教有所不同,称之为“金刚数息法”。
其中数,与显教六妙门数息同,安坐调息讫,专意数呼吸,从少数到多,不令散
乱。修习纯熟后,舍数而修随。修随息时,吸气时观气从鼻前一尺至五尺远处被
吸入,经鼻、喉、心、脐,下至会阴,遍行四肢、全身;呼气时,观想气还从鼻
出,至鼻前一尺至五尺远处。如此反复练习,至明了息出入之远近长短时,则舍
随而修止。修止时,先观气住于脐下,渐渐遍住于全身,令心与气合,寂尔入定。
观止纯熟后进而修观,观外界气有地水火风空五种,依次为黄白红绿蓝五色,从
距鼻八寸至一尺二寸左右远处吸入,气出入时观其五色各不混杂。观想至明白现
见后,舍观修还。吸气时,观想十方诸佛的光明、功德从我鼻中入,化为白色嗡
字(藏文字符,下同),下住于脐间,变为红色阿字,长久而住,呼气时,变为
蓝色礧字,从鼻中出,放蓝光,入一切众生身中,为他们消罪增福。如此循环往
复,使业气转变为嗡阿礧三字,解开全身脉结,名为还。如是修炼纯熟,呼吸随
心之寂定而渐渐缓慢,直至停息,中脉被打通,业气转为智慧气,名为净。
从上述“六妙门”可以看出,佛教“气功”即使从呼吸入手的功法,也只是
以“气”作为一种观境,一种修习的前方便,最终以超然于“气”之上或转化气
质,开发无漏真慧,彻悟心性为归。其境界之微妙高深,一般气功岂能望其项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