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406阅读
  • 1回复

西游记八十一难新解51---60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贾洪彬
 
发帖
248
开心币
0
好评度
136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07-15
取宝救僧五十一难
取宝能救众僧命,见宝名曰见心性。
   (那国王即忙排驾,遂同三藏携手出朝,并文武多官,随至金光寺上塔。将舍利子安在第十三层塔顶宝瓶中间,把龙婆锁在塔心柱上,念动真言,唤出本国土地、城隍与本寺伽蓝,每三日送饮食一餐,与这龙婆度口,少有差讹,即行处斩,众神暗中领诺。行者却将芝草把十三层塔层层扫过,安在瓶内,温养舍利子。这才是整旧如新,霞光万道,瑞气千条,依然八方共睹,四国同瞻。)
      正是:宝在塔中最顶层,安在中间宝瓶中。
            涤垢洗心用斋戒,扫塔修身投明师。
            取宝救僧见心性,大丹不漏要三全。
棘林吟咏五十二难
荆棘林中施法雨,三藏谈诗度有情。
    ( 四老俱称道:“圣僧自出娘胎,即从佛教,果然是从小修行,真中正有道之上僧也。我等幸接台颜,敢求大教,望以禅法指教一二,足慰生平。”长老闻言,慨然不惧,即对众言曰:
    禅者静也,法者度也。静中之度,非悟不成。悟者,洗心涤虑,脱俗离尘是也。夫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全此三者,幸莫大焉。至德妙道,渺漠希夷,六根六识,遂可扫除。菩提者,不死不生,无余无欠,空色包罗,圣凡俱遣。访真了元始钳锤,悟实了牟尼手段。发挥象罔,踏碎涅般。必须觉中觉了悟中悟,一点灵光全保护。放开烈焰照婆娑,法界纵横独显露。至幽微,更守固,玄关口说谁人度?我本元修大觉禅,有缘有志方记悟。)斋
正是:静中之度须先悟,知识难逢用心寻。
          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
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
(禅虽静,法虽度,须要性定心诚,纵为大觉真仙,终坐无生之道。)(道也者,本安中国,反来求证西方。空费了草鞋,不知寻个什么?石狮子剜了心肝,野狐涎灌彻骨髓。忘本参禅,妄求佛果,都似我荆棘岭葛藤谜语,萝壮浑言。此般君子,怎生接引?这等规模,如何印授?必须要检点见前面目,静中自有生涯。没底竹篮汲水,无根铁树生花。灵宝峰头牢着脚,归来雅会上龙华。)
(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谁听得绝想崖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曹溪路险,鹫岭云深,此处故人音杳。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那时节,识破源流,便见龙王三宝。)
正是: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经曰: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
正是:欲出轮转见真心,酬我所问拜明师。出离生死以直心,知之须会无心诀。
  (这回因果,劝人为善,切休作恶。一念生,神明照鉴,任他为作。拙蠢乖能君怎学,两般还是无心药。趁生前有道正该修,莫浪泊。认根源,脱本壳。访长生,须把捉。要时时明见,醍醐斟酌。贯彻三关填黑海,管教善者乘鸾鹤。那其间愍故更慈悲,登极乐。)
小雷音遇难五十三难
境界虽小魔力大,稍有执着定遇难。
   (那长老策马加鞭至山门前,见“雷音寺”三个大字,慌得滚下马来,倒在地下,口里骂道:“泼猢狲!害杀我也!现是雷音寺,还哄我哩!”行者陪笑道:“师父莫恼,你再看看。山门上乃四个字,你怎么只念出三个来,倒还怪我?”长老战兢兢的爬起来再看,真个是四个字,乃“小雷音寺”。三藏道:“就是小雷音寺,必定也有个佛祖在内。经上言三千诸佛,想是不在一方。似观音在南海,普贤在峨眉,文殊在五台。这不知是那一位佛祖的道场。古人云,有佛有经,无方无宝,我们可进去来。”行者道:“不可进去,此处少吉多凶,若有祸患,你莫怪我。”三藏道:“就是无佛,也必有个佛象。我弟子心愿遇佛拜佛,如何怪你。”即命八戒取袈裟,换僧帽,结束了衣冠,举步前进。)
正是:修行路上境界多,见象即拜不辨真。
(只听得山门里有人叫道:“唐僧,你自东土来拜见我佛,怎么还这等怠慢?”慌得那长老与八戒沙僧一步一拜,拜上灵台之间,行者公然不拜。又闻得莲台座上厉声高叫道:“那孙悟空,见如来怎么不拜?”不知行者又仔细观看,见得是假,遂丢了马匹行囊,掣棒在手喝道:“你这伙孽畜,十分胆大!怎么假倚佛名,败坏如来清德!不要走!”双手轮棒,上前便打。只听得半空中叮当一声,撇下一副金铙,把行者连头带足,合在金铙之内。慌得个猪八戒、沙和尚连忙使起钯杖,就被些阿罗揭谛、圣僧道者一拥近前围绕。他两个措手不及,尽被拿了,将三藏捉住,一齐都绳缠索绑,紧缚牢栓。)知
正是:碧眼猢儿识假真,禅机见象拜金身。
黄婆盲目同参礼,木母痴心共话论。知
邪怪生强欺本性,魔头怀恶诈天人。
诚为道小魔头大,错入旁门枉费身。古
诸天神遭困五十四难
不求佛祖求诸神,东求西告枉劳心。
   (行者道:“我保唐僧西天取经,路上有个小雷音寺,那里有个黄眉怪,假充佛祖。我师父不辨真伪就下拜,被他拿了。又将金铙把我罩了,幸亏天降星辰救出。是我打碎金铙,与他赌斗,又将一个布搭包儿,把天神、揭谛、伽蓝与我师父、师弟尽皆装了进去。我前去武当山请玄天上帝救援,他差五龙龟蛇拿怪,又被他一搭包子装去。弟子无依无倚,故来拜请菩萨,大展威力,将那收水母之神通,拯生民之妙用,同弟子去救师父一难!取得经回,永传中国,扬我佛之智慧,兴般若之波罗也。”)
     正是:诸神皆遭毒手困,缚魔惟有请佛祖。
(自从秉教入禅林,感荷菩萨脱难深。保你西来求大道,相同辅助上雷音。只言平坦羊肠路,岂料崔巍怪物侵。百计千方难救你,东求西告枉劳心!”)古
  (大圣正当凄惨之时,忽见那西南上一朵彩云坠地,满山头大雨缤纷,有人叫道:“悟空,认得我么?”行者急走前看处,那个人——
    大耳横颐方面相,肩查腹满身躯胖。一腔春意喜盈盈,两眼秋波光荡荡。 敞袖飘然福气多,芒鞋洒落精神壮。极乐场中第一尊,南无弥勒笑和尚。行者见了,连忙下拜道:“东来佛祖那里去?弟子失回避了,万罪,万罪!”佛祖道:“我此来,专为这小雷音妖怪也。”)
(行者道:“这妖精神通广大,你又无些兵器,何以收之?”弥勒笑道:“我在这山坡下,设一草庵,种一田瓜果在此,你去与他索战。交战之时,许败不许胜,引他到我这瓜田里。我别的瓜都是生的,你却变做一个大熟瓜。他来定要瓜吃,我却将你与他吃。吃下肚中,任你怎么在内摆布他,那时等我取了他的搭包儿,装他回去。”行者道:“此计虽妙,你却怎么认得变的熟瓜?他怎么就肯跟我来此?”弥勒笑道:“我为治世之尊,慧眼高明,岂不认得你!凭你变作甚物,我皆知之,但恐那怪不肯跟来耳。我却教你一个法术。”行者道:“他断然是以搭包儿装我,怎肯跟来!有何法术可来也?”弥勒笑道:“你伸手来。”行者即舒左手递将过去,弥勒将右手食指蘸着口中神水,在行者掌上写了一个禁字,教他捏着拳头,见妖精当面放手,他就跟来。)主
正是:变个熟瓜喻内因,内因成熟佛祖认。佛有法术是个禁,管叫妖魔都受禁。
稀柿同秽阻五十五难
为善而欲求他报,犹如理路之秽污。
(众老见说只得依从道:“长老,拿住妖精,你要多少谢礼?”行者道:“何必说要什么谢礼!俗语云,说金子幌眼,说银子傻白,说铜钱腥气!我等乃积德的和尚,决不要钱。”众老道:“既如此说,都是受戒的高僧。既不要钱,岂有空劳之理!我等各家俱以鱼田为活,若果降了妖孽,净了地方,我等每家送你两亩良田,共凑一千亩,坐落一处,你师徒们在上起盖寺院,打坐参禅,强似方上云游。”行者又笑道:“越不停当!但说要了田,就要养马当差,纳粮办草,黄昏不得睡,五鼓不得眠,好倒弄杀人也!”众老道:“诸般不要,却将何谢?”行者道:“我出家人,但只是一茶一饭,便是谢了。”)
正是:利益他人欲求报,施恩欲求他供养,
皆善念中之戈矛,理路难除之秽污。
菜根谭曰: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即斗粟可当万锺之惠;利物者计己之私,责人之报,虽百镒难成一文之功。
经曰:文殊菩萨问佛:云何是好心?佛言,好心两字,无人行得。若是好心,利益他人,不求他报,给事他人,不求果报,供养他人,不求福报,益利他人,不求恩报。乃至下心,满人心愿,难舍能舍,难忍能忍,难行能行,难救能救,不择冤亲,平等济度,真实能行,非但口说。愚人口说好心,心无慈善。贤人常行好心,口不自言。但念利济他人,不求自己名望,是名好心。若是舍寸而求尺,种少而望多者,是不好心也。
    正是:左手布施济他人,右手最好是不知。
朱紫国行医五十六难
轮廻之病久难痊,张榜求医普招贤。
   (行者挤到近处,闪开火眼金睛,仔细看时,那榜上却云: 朕西牛贺洲朱紫国王,自立业以来,四方平服,百姓清安。近因国事不祥,沉疴伏枕,淹延日久难痊。本国太医院,屡选良方,未能调治。今出此榜文,普招天下贤士。不拘北往东来,中华外国,若有精医药者,请登宝殿,疗理朕躬。稍得病愈,愿将社稷平分,决不虚示。为此出给张挂,须至榜者。)知
     正是:若有精医得病愈,愿将社稷平分半。
行者道:“这招医榜,委是我揭的,故遣我师弟引见。既然你主有病,常言道,药不跟卖,病不讨医。你去教那国王亲来请我,我有手到病除之功。”
     正是:时有明师来揭榜,称有手到病除方。
           必须亲自来相请,可传妙诀注长生。
行者闻言笑道:“列位错怪了我也。若象这等慢人,你国王之病,就是一千年也不得好。”众臣道:“人生能有几多阳寿?就一千年也还不好?”行者道:“他如今是个病君,死了是个病鬼,再转世也还是个病人,却不是一千年也还不好?”
     正是:若象这等增上慢,轮廻千年还不好。
           法华记载相同理,佛于多劫长作王。
          发愿求于无上道,心不退转行布施。
          委政太子舍国位,击鼓宣令普求贤。
          谁能为我说大乘,吾当终身供走使。
时有仙人白王言,我有大乘名法华。
若不违我当为宣,王闻仙言欢喜跃。
即随仙人供所须,以身为床心无惓。
    (医门理法至微玄,大要心中有转旋。望闻问切四般事,缺一之时不备全。第一望他神气色,润枯肥瘦起和眠;第二闻声清与浊,听他真语及狂言;三问病原经几日,如何饮食怎生便;四才切脉明经络,浮沉表里是何般。我不望闻并问切,今生莫想得安然。”)主
       正是:世法尚且亦如是,佛法施道亦量根。
拯救疲癃五十七难
累劫疲癃得拯救,药到真方病即除。
(那国王辞了法师,将着乌金丹并甘雨至宫中,先吞了一丸,吃了一盏甘雨;再吞了一丸,又饮了一盏甘雨;三次,三丸俱吞了,三盏甘雨俱送下。不多时,腹中作响,如辘轳之声不绝,即取净桶,连行了三五次,服了些米饮,倚倒在龙床之上。有两个妃子,将净桶捡看,说不尽那秽污痰涎,内有糯米饭块一团。妃子近龙床前来报:“病根都行下来也!”国王闻此言甚喜,又进一次米饭。少顷,渐觉心胸宽泰,气血调和,就精神抖擞,脚力强健。下了龙床,穿上朝服,即登宝殿见了唐僧,辄倒身下拜。那长老忙忙还礼。拜毕以御手搀着,便教阁下:“快具简帖,帖上写朕再拜顿首字样,差官奉请法师高徒三位。一壁厢大开东阁,光禄寺排宴酬谢。”)
  正是:心有秘方能治国,内藏妙诀注长生。
        心主夜间修药物,暗处传道作此喻。
  (行者道:“那里用得许多?他那太医院官都是些愚盲之辈,所以取这许多药品,教他没处捉摸,不知我用的是那几味,难识我神妙之方也。”)斋
  正是:愚盲无明病最重,难识神妙之药方。
降妖取后五十八难
          欲问生死轮廻病,所取后果问前因。
   (前生烧了断头香,今世遭逢泼怪王。拆凤三年何日会?分鸳两处致悲伤。差来长老才通信,惊散佳姻一命亡。只为金铃难解识,相思又比旧时狂。”)
(菩萨道:“你不知之,当时朱紫国先王在位之时,这个王还做东宫太子,未曾登基,他年幼间,极好射猎。他率领人马,纵放鹰犬,正来到落凤坡前,有西方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所生二子,乃雌雄两个雀雏,停翅在山坡之下,被此王弓开处,射伤了雄孔雀,那雌孔雀也带箭归西。佛母忏悔以后,吩咐教他拆凤三年,身耽啾疾。)
正是:犼项金铃何人解?解铃还问系铃人。
       只因他年好射猎,致有今生疲癃病。
(经曰:一刀还一刀,一命偿一命,千万生中,相噉无休,是故菩萨,欲出轮回,先学慈悲。)
七情迷没五十九难
        情欲原因总一般,断欲忘情即是禅。
(有一女子上前,把石头门推开两扇,请唐僧里面坐。那长老只得进去,忽抬头看时,铺设的都是石桌、石凳,冷气阴阴。长老心惊,暗自思忖道:“这去处少吉多凶,断然不善。”)(却说那行者、八戒、沙僧,都在大道之旁。忽回头,只见一片光亮,慌得跳下树来,吆喝道:“不好,不好!师父造化低了!”行者用手指道:“你看那庄院如何?”八戒沙僧共目视之,那一片如雪又亮如雪,似银又光似银。八戒道:“罢了,罢了!师父遇着妖精了!我们快去救他也!”)
正是:七情犹如蜘蛛网,外表光亮内里阴。
(脐孔中骨都都冒出丝绳,瞒天搭了个大丝篷,把八戒罩在当中。那呆子忽抬头,不见天日,即抽身往外便走,那里举得脚步!原来放了绊脚索,满地都是丝绳,动动脚,跌个禋踵:左边去,一个面磕地;右边去,一个倒栽葱;急转身,又跌了个嘴躭地;忙爬起,又跌了个竖蜻蜓。也不知跌了多少跟头,把个呆子跌得身麻脚软,头晕眼花,爬也爬不动,只睡在地下呻吟。那怪物却将他困住,也不打他,也不伤他,一个个跳出门来,将丝篷遮住天光,各回本洞。)古(((
正是:遭情所困脚难拔,身不由己头眼花。
多目遭伤六十难
         见多识广多目怪,致使心猿遭其害。
  (你不认得那道士。他本是个百眼魔君,又唤做多目怪。你既然有此变化,脱得金光,战得许久,必定有大神通,却只是还近不得那厮。我教你去请一位圣贤,他能破得金光,降得道士。”)
(行者称谢了,道:“我忒无知,擅自催促,但不知曾带什么兵器。”菩萨道:“我有个绣花针儿,能破那厮。”行者忍不住道:“老姆误了我,早知是绣花针,不须劳你,就问老孙要一担也是有的。”毗蓝道:“你那绣花针,无非是钢铁金针,用不得。我这宝贝,非钢,非铁,非金,乃我小儿日眼里炼成的。”行者道:“令郎是谁?”毗蓝道:“小儿乃昴日星官。”行者惊骇不已。古
早望见金光艳艳,即回向毗蓝道:“金光处便是黄花观也。”毗蓝随于衣领里取出一个绣花针,似眉毛粗细,有五六分长短,拈在手,望空抛去。少时间,响一声,破了金光。行者喜道:“菩萨,妙哉,妙哉!寻针,寻针!”毗蓝托在手掌内道:“这不是?”)
正是:千思万虑终成妄,寻求真理破金光。
(菜根谭曰:利欲未尽害心,竟见乃害心之蟊贼;声色未必障道,聪明乃障道之藩屏。
心是一颗明珠,以物欲障蔽之,犹明珠而混以泥沙,其洗涤犹易;以情识衬贴之,犹明珠而饰以银黄,其涤除最难。故学者不患垢病,而患洁病之难治;不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难除。)
至人何思何虑,愚人不识不知,可与论学,亦可以建功。惟中材的人,多一番思虑智识,便多一番臆度猜疑,事事难与下手。
正是:竟见聪明实障道,无心有诀可建功。
股票期货外汇拐点核心交易法面授
 
离线无为123

发帖
159
开心币
18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4-03-09
西游记八十一难51--60 2014版

    这本《西游记》都是讲修行的境界和修行的陷阱。我越看《西游记》,越佩服这位作者,他把我们人生和内边的品质写的好明白,用种种譬喻来描述各种修行的障碍和突破修行的方法。我们越修行,越会了解这本书的涵意,不是看一本神话小说而已,其中真正有好的道理。


取宝救僧五十一难 取得佛宝救众生
宝在塔中最顶层,安在中间宝瓶中,人身乃是佛殿堂,佛在心中莫外寻。
涤垢洗心用斋戒,扫塔修身投明师,若人发心求救度,天神必然有安排。
取宝救僧见心性,大丹不漏要三全,斋戒投师识心性,全此三者善大焉。
全此三者名圣人,乃夺天地造化功,寿享长春身不朽,可与乾坤并久同。

    第二回记载:“此乃非常之道,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丹成之后,鬼神难容。”
    第九十九回记载:“取获此经,乃是夺天地造化之功,可以与乾坤并久,日月同明,寿享长春,法身不朽。”
    第六十二回记载:三藏心酸,止不住眼中出泪。众僧们顶着枷锁,将正殿推开,请长老上殿拜佛。长老进殿,奉上心香,叩齿三咂。却转于后面,见那方丈檐柱上又锁着六七个小和尚,三藏甚不忍见。及到方丈,众僧俱来叩头问道:“列位老爷象貌不一,可是东土大唐来的么?”行者笑道:“这和尚有甚未卜先知之法?我们正是。你怎么认得?”众僧道:“爷爷,我等有甚未卜先知之法,只是痛负了屈苦,无处分明,日逐家只是叫天叫地。想是惊动天神,昨日夜间,各人都得一梦,说有个东土大唐来的圣僧,救得我等性命,庶此冤苦可伸。今日果见老爷这般异象,故认得也。”
    三藏闻言大喜道:“你这里是何地方?有何冤屈?”众僧道:“我这金光寺,自来宝塔上祥云笼罩,瑞霭高升,夜放霞光,万里有人曾见;昼喷彩气,四国无不同瞻。故此以为天府神京,四夷朝贡。只是三年之前,孟秋朔日,夜半子时,下了一场血雨。天明时,家家害怕,户户生悲。众公卿奏上国王,不知天公甚事见责。当时延请道士打醮,和尚看经,答天谢地。谁晓得我这寺里黄金宝塔污了,这两年外国不来朝贡。我王欲要征伐,众臣谏道:“我寺里僧人偷了塔上宝贝,所以无祥云瑞霭,外国不朝。”昏君更不察理,那些赃官,将我僧众拿了去,千般拷打,万样追求。当时我这里有三辈和尚,前两辈已被拷打不过,死了,如今又捉我辈问罪枷锁。老爷在上,我等怎敢欺心盗取塔中之宝!万望爷爷怜念,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舍大慈大悲,广施法力,拯救我等性命!”
    第六十二回记载:那国王将关文看了一遍,心中喜悦道:“似你大唐王有疾,能选高僧,不避路途遥远,拜我佛取经;寡人这里和尚,专心只是做贼,败国倾君!”三藏闻言合掌道:“怎见得败国倾君?”国王道:“寡人这国,乃是西域上邦,常有四夷朝贡,皆因国内有个金光寺,寺内有座黄金宝塔,塔上有光彩冲天,近被本寺贼僧,暗窃了其中之宝,三年无有光彩,外国这二年也不来朝,寡人心痛恨之。”
    三藏合掌笑道:“万岁,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矣。贫僧昨晚到于天府,一进城门,就见十数个枷纽之僧。问及何罪,他道是金光寺负冤屈者。因到寺细审,更不干本寺僧人之事。贫僧入夜扫塔,已获那偷宝之妖贼矣。”
    第六十三回记载:那国王即忙排驾,遂同三藏携手出朝,并文武多官,随至金光寺上塔。将舍利子安在第十三层塔顶宝瓶中间,把龙婆锁在塔心柱上,念动真言,唤出本国土地、城隍与本寺伽蓝,每三日送饮食一餐,与这龙婆度口,少有差讹,即行处斩,众神暗中领诺。行者却将芝草把十三层塔层层扫过,安在瓶内,温养舍利子。这才是整旧如新,霞光万道,瑞气千条,依然八方共睹,四国同瞻。
    第六十三回记载:诗曰:
木母遭逢水怪擒,心猿不舍苦相寻。暗施巧计偷开锁,大显神威怒恨深。
驸马忙携公主躲,龙王战栗绝声音。水宫绛阙门窗损,龙子龙孙尽没魂。

    第六十三回记载:康姚郭直道:“大哥莫忙,那厮家眷在此,料无处去。孙二哥也是贵客,猪刚鬣又归了正果,我们营内,有随带的酒肴,教小的们取火,就此铺设。一则与二位贺喜,二来也当叙情。且欢会这一夜,待天明索战何迟?”二郎大喜道:“贤弟说得极当。”却命小校安排,行者道:“列位盛情,不敢固却。但自做和尚,都是斋戒,恐荤素不便。”二郎道:“有素果品,酒也是素的。”众兄弟在星月光前,幕天席地,举杯叙旧。
    佛言:“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经中记载:“佛告文殊师利,前佛后佛一体,皆在各人自己,明心见性,修而成之。然则佛性,人人本有,不投佛修,终不成佛。何以故?为无佛功。有求佛者,一用斋戒,为佛基址。二投明师,指示功程。三识心性,了了分明。四用作福,助发根苗;五用结缘,增自善本;六明因果,不妄主为;七破邪魔,远离外道;八用通理,不著有为;九用精进,习佛行德;十用通达,法法精明。若人具此,十种功德,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知道真理,我们不只是要知道「路」而已,我们的目的是在找到真理。正如佛陀所说:「我只是一只指向月亮的手指,这个手指本身并不是月亮。」他的意思是指他的教理、他的哲学只是要唤醒我们对月亮、对真理的渴望,但是我们不能只执着在这个哲理上,而忘记去找寻真理,这个存在我们里面的真理,那就是上帝的质量、天国、或称为佛性。这个我们本来就有了,只是现在要把它开发出来。有一种方法可以马上找到它,并且每天继续不断地发展,直到我们完全找回自己的天国。
    如果我们一直诚心要求的话,我们内边的佛就会想办法照顾我们。引领我们到一个地方、或是找到一个人、或是一个机会,让我们认得我们的佛性。只因为我们有要求的诚心而已,这个愿望一定会实现。不需要什么很隆重的仪式,也不应该买很多花、很多果去拜山拜水,或参拜那一座寺庙,那一座教堂,只要我们有一片诚心就够了。
    只有在遇到真正的明师之后,这个内在的主人才会认出自己。…所以我们可以打坐,我们可以追随许多所谓的「大师」,严守各种纪律苦修,包括吃素,但是这些都不会带我们成佛,不会带我们到上帝的天国。只有经由见到另一个佛,藉由另一个佛的帮助,来唤醒我们内在的佛,才能认识我们自己。你们了解这其中的不同吗?


棘林吟咏五十二难 传播上帝的福音
静中之度须先悟,知识难逢用心求,我本元修大觉禅,有缘有志方记悟。
道者本来安中国,反求西方空费鞋,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
磨砖作镜诸妄想,积雪为粮想不真,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
趁生有道正该修,浪费人身实可惜,认根觅源脱本壳,寻访长生须把捉。

    第六十四回记载:四老俱称道:“圣僧自出娘胎,即从佛教,果然是从小修行,真中正有道之上僧也。我等幸接台颜,敢求大教,望以禅法指教一二,足慰生平。”长老闻言,慨然不惧,即对众言曰:
    禅者静也,法者度也。静中之度,非悟不成。悟者,洗心涤虑,脱俗离尘是也。夫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全此三者,幸莫大焉。至德妙道,渺漠希夷,六根六识,遂可扫除。菩提者,不死不生,无余无欠,空色包罗,圣凡俱遣。访真了元始钳锤,悟实了牟尼手段。发挥象罔,踏碎涅般。必须觉中觉了悟中悟,一点灵光全保护。放开烈焰照婆娑,法界纵横独显露。至幽微,更守固,玄关口说谁人度?我本元修大觉禅,有缘有志方记悟。
    第六十四回记载:道也者,本安中国,反来求证西方。空费了草鞋,不知寻个什么?石狮子剜了心肝,野狐涎灌彻骨髓。忘本参禅,妄求佛果,都似我荆棘岭葛藤谜语,萝壮浑言。此般君子,怎生接引?这等规模,如何印授?必须要检点见前面目,静中自有生涯。没底竹篮汲水,无根铁树生花。灵宝峰头牢着脚,归来雅会上龙华。
    第八回记载:“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谁听得绝想崖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曹溪路险,鹫岭云深,此处故人音杳。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那时节,识破源流,便见龙王三宝。”
    第六十五回记载:这回因果,劝人为善,切休作恶。一念生,神明照鉴,任他为作。拙蠢乖能君怎学,两般还是无心药。趁生前有道正该修,莫浪泊。认根源,脱本壳。访长生,须把捉。要时时明见,醍醐斟酌。贯彻三关填黑海,管教善者乘鸾鹤。那其间愍故更慈悲,登极乐。
     我们要跨出步伐走向外界,告诉人们让生活快乐的方法,而不期待任何回报,没有我执,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当上帝的工具,向他人介绍真理,解答困惑,只是重复天国来的讯息,传扬、介绍而不强迫,让别人自己选择,尽量让更多的人知道,为了别人全力去做,不管成功不成功。我们不能用成功失败论英雄,不是每次做什么都要成功才是好的,不是这样!而要看我们有没有发心,见死救不救,看我们诚心不诚心要牺牲奉献。
    很可惜我们没有足够的管道把好的讯息传达给每个人。但愿我们所传达的一切能够广传出去,默默地进入每个人的潜意识,并唤醒每个人,那么有朝一日,世界会变得更像天堂。重要的是,我们分享爱与和平的讯息。现在透过媒体,我们就有分享的管道,而这种方式更理想。我很乐意,也很高兴在世上传播爱与天堂的讯息,让大家都能过更好的生活。
    灵魂来这个世界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上帝,在找回祂之前,没有任何事物可以让灵魂快乐。但是当活在这个物质世界、困在这个肉身监狱里面时,我们忘记了这个目的,因为否定的力量让我们陷在各种欢乐和幻相当中,让我们忙碌和受苦,执着短暂无常的肉体欢愉,而忘记天堂。所以不论拥有多少财富,或是在社会居多么高的地位,如果没有同时滋养自己的灵魂,我们在这个世界都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


小雷音遇难五十三难 错入旁门枉费身
如来灭后多波旬,入我法中住寺院,剃头披褐称佛子,相共檀那漫净地。
火宅门外设三车,唯有大乘为究竟,自余诸有方便法,皆是为佛助威神。
天地虽然有万古,人身难得一回熟,出离三界惟大乘,错入旁门枉费身。
求大得大修无量,求小得小浑俗光,欲出三界唯一门,GY的法门是为最。

    第六十五回记载:那长老策马加鞭至山门前,见“雷音寺”三个大字,慌得滚下马来,倒在地下,口里骂道:“泼猢狲!害杀我也!现是雷音寺,还哄我哩!”行者陪笑道:“师父莫恼,你再看看。山门上乃四个字,你怎么只念出三个来,倒还怪我?”长老战兢兢的爬起来再看,真个是四个字,乃“小雷音寺”。三藏道:“就是小雷音寺,必定也有个佛祖在内。经上言三千诸佛,想是不在一方。似观音在南海,普贤在峨眉,文殊在五台。这不知是那一位佛祖的道场。古人云,有佛有经,无方无宝,我们可进去来。”行者道:“不可进去,此处少吉多凶,若有祸患,你莫怪我。”三藏道:“就是无佛,也必有个佛像。我弟子心愿遇佛拜佛,如何怪你。”即命八戒取袈裟,换僧帽,结束了衣冠,举步前进。
    第六十五回记载:
碧眼猢儿识假真,禅机见象拜金身。黄婆盲目同参礼,木母痴心共话论。
邪怪生强欺本性,魔头怀恶诈天人。诚为道小魔头大,错入旁门枉费身。

    第十二回记载:这菩萨近前来,拍着宝台厉声高叫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么?”玄奘闻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台来,对菩萨起手道:“老师父,弟子失瞻,多罪。见前的盖众僧人,都讲的是小乘教法,却不知大乘教法如何。”菩萨道:“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在《西游记》中,观音菩萨跟唐三藏讲:‘大乘的法门,能洗掉生生世世的业障,能超越任何的灾难,能治疗任何的病苦。’所谓的大乘法门就是GY法门,为什么GY法门叫大乘法门呢?因为他跟大道有关。修GY法门,才能得到大道,所以才说大乘法门。
在楞严经里释迦牟尼佛说,修任何法门都只是暂时使用,不是永远的法门,唯有GY法门才是最永远、最究竟、最正确的修行法门。如果我们修GY法门以后,也会同意祂的看法。
    在「奥义书」(Upanishad ),这是印度教最出名的一部经,也是讲同样的道理,「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造化一开始就有这个声音,这个声音出来的时候,宇宙万物都出来,这个声音是上帝,这个声音是造化,都讲一样的事情,因为释迦牟尼佛、老子、圣经、印度教、回教本来都讲同一个道理。修行GY法门以后,再去研究其它经典,就可以了解。大开悟以后就会知道,任何经典都是讲一样的东西。


诸天神遭困五十四难 东求西告枉劳心
取经路有小雷音,黄眉老怪充佛祖,不辨真伪就下拜,错入旁门枉费身。
不求佛祖求诸神,诸神皆遭毒手困,百计千方难解救,东求西告枉劳心。
变个熟瓜喻内因,内因成熟佛祖现,佛有法术是个禁,管叫妖魔都受禁。

    第六十六回记载:行者道:“我保唐僧西天取经,路上有个小雷音寺,那里有个黄眉怪,假充佛祖。我师父不辨真伪就下拜,被他拿了。又将金铙把我罩了,幸亏天降星辰救出。是我打碎金铙,与他赌斗,又将一个布搭包儿,把天神、揭谛、伽蓝与我师父、师弟尽皆装了进去。我前去武当山请玄天上帝救援,他差五龙龟蛇拿怪,又被他一搭包子装去。弟子无依无倚,故来拜请菩萨,大展威力,将那收水母之神通,拯生民之妙用,同弟子去救师父一难!取得经回,永传中国,扬我佛之智慧,兴般若之波罗也。国师王道:“你今日之事,诚我佛教之兴隆,理当亲去,奈时值初夏,正淮水泛涨之时,新收了水猿大圣,那厮遇水即兴,恐我去后,他乘空生顽,无神可治。今着小徒领四将和你去助力,炼魔收伏罢。”行者称谢,即同四将并小张太子,又驾云回小西天,直至小雷音寺。小张太子使一条楮白枪,四大将轮四把锟鋘剑,和孙大圣上前骂战。”
    第六十六回记载:
自从秉教入禅林,感荷菩萨脱难深。保你西来求大道,相同辅助上雷音。
只言平坦羊肠路,岂料崔巍怪物侵。百计千方难救你,东求西告枉劳心!

    第六十六回记载:大圣正当凄惨之时,忽见那西南上一朵彩云坠地,满山头大雨缤纷,有人叫道:“悟空,认得我么?”行者急走前看处,那个人——大耳横颐方面相,肩查腹满身躯胖。一腔春意喜盈盈,两眼秋波光荡荡。 敞袖飘然福气多,芒鞋洒落精神壮。极乐场中第一尊,南无弥勒笑和尚。行者见了,连忙下拜道:“东来佛祖那里去?弟子失回避了,万罪,万罪!”佛祖道:“我此来,专为这小雷音妖怪也。”
    第六十六回记载:行者道:“这妖精神通广大,你又无些兵器,何以收之?”弥勒笑道:“我在这山坡下,设一草庵,种一田瓜果在此,你去与他索战。交战之时,许败不许胜,引他到我这瓜田里。我别的瓜都是生的,你却变做一个大熟瓜。他来定要瓜吃,我却将你与他吃。吃下肚中,任你怎么在内摆布他,那时等我取了他的搭包儿,装他回去。”行者道:“此计虽妙,你却怎么认得变的熟瓜?他怎么就肯跟我来此?”弥勒笑道:“我为治世之尊,慧眼高明,岂不认得你!凭你变作甚物,我皆知之,但恐那怪不肯跟来耳。我却教你一个法术。”行者道:“他断然是以搭包儿装我,怎肯跟来!有何法术可来也?”弥勒笑道:“你伸手来。”行者即舒左手递将过去,弥勒将右手食指蘸着口中神水,在行者掌上写了一个禁字,教他捏着拳头,见妖精当面放手,他就跟来。
    俗语说:因缘成熟,明师自然会出现。你不能强迫人们开悟,---所以当我们要回家的时候,我们就停止轮回生死,对这个世界不再有兴趣。
    如果我们一直诚心要求的话,我们内边的佛就会想办法照顾我们。引领我们到一个地方、或是找到一个人、或是一个机会,让我们认得我们的佛性。只因为我们有要求的诚心而已,这个愿望一定会实现。不需要什么隆重的仪式,也不应该买很多花、很多果去拜山拜水,或参拜那一座寺庙,那一座教堂,只要我们有一片诚心就够了。
稀柿衕秽阻五十五难 施恩图报理路污
利益他人欲求报,施恩欲求他供养,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难除之秽污。
左手布施济他人,右手最好是不知,利济他人不求名,佛说是人名好心。

    第六十七回记载:众老见说只得依从道:“长老,拿住妖精,你要多少谢礼?”行者道:“何必说要什么谢礼!俗语云,说金子幌眼,说银子傻白,说铜钱腥气!我等乃积德的和尚,决不要钱。”众老道:“既如此说,都是受戒的高僧。既不要钱,岂有空劳之理!我等各家俱以鱼田为活,若果降了妖孽,净了地方,我等每家送你两亩良田,共凑一千亩,坐落一处,你师徒们在上起盖寺院,打坐参禅,强似方上云游。”行者又笑道:“越不停当!但说要了田,就要养马当差,纳粮办草,黄昏不得睡,五鼓不得眠,好倒弄杀人也!”众老道:“诸般不要,却将何谢?”行者道:“我出家人,但只是一茶一饭,便是谢了。”
    《菜根谭》曰:“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即斗粟可当万锺之惠;利物者计己之私,责人之报,虽百镒难成一文之功。”
    《菜根谭》曰:“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
    经曰:“文殊菩萨问佛:云何是好心?佛言,好心两字,无人行得。若是好心,利益他人,不求他报,给事他人,不求果报,供养他人,不求福报,益利他人,不求恩报。乃至下心,满人心愿,难舍能舍,难忍能忍,难行能行,难救能救,不择冤亲,平等济度,真实能行,非但口说。愚人口说好心,心无慈善。贤人常行好心,口不自言。但念利济他人,不求自己名望,是名好心。若是舍寸而求尺,种少而望多者,是不好心也。”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做好事并不是为了得到好结果、好的果报。---只要对别人有利益,只要我们的良心认为是正义的事,我们都会去做,而根本不会期待任何回报。
    如果你布施给人,给了之后就要把它忘掉,也绝不后悔,因为一后悔你就亏本了,不但钱没了、功德没了,又浪费时间,所以给了之后最好马上忘掉。
    因此耶稣才说:“左手布施,不要让右手知道。”佛陀也说:“布施不过不布施,才是真正的布施。”意思是说布施之后,不要执着,要像从来没给、从未发生一样,那才是真正的布施。否则我们还认为自己很伟大──我有布施,我比那个人好,我有能力给他。因此我常告诉你们,无论你们做什么,都是为自己而非为了对方,那样才好,因为你藉此长养了慈悲心和爱力。


朱紫国行医五十六难 内因成熟好行医
朱紫暗喻因缘熟,因缘成熟明师现,喜欢师理真明白,所以依法不依人。
以貌取人世通病,为此错过多少缘,若象这等增上慢,轮廻千年还不好。
张榜招贤四方求,诚心消息送内在,若有精医得病愈,愿将社稷平分半。
时有明师来揭榜,称有手到病除方,必须亲自来相请,可传妙诀注长生。
望闻问切四般事,缺一之时不备全,世法尚且亦如是,量根施道佛所言。
法华记载相同理,佛于多劫长作王,发愿求于无上道,心不退转行布施。
力求解脱不惜命,为于法故舍国位,誓言口号扬王庭,击鼓宣令普求贤。
谁能为我说大乘,吾当终身供走使,时有仙人白王言,我有大乘名法华。
若不违我当为宣,王闻仙言欢喜跃,即随仙人供所须,以身为床心无倦。

    第六十八回记载:行者挤到近处,闪开火眼金睛,仔细看时,那榜上却云: 朕西牛贺洲朱紫国王,自立业以来,四方平服,百姓清安。近因国事不祥,沉疴伏枕,淹延日久难痊。本国太医院,屡选良方,未能调治。今出此榜文,普招天下贤士。不拘北往东来,中华外国,若有精医药者,请登宝殿,疗理朕躬。稍得病愈,愿将社稷平分,决不虚示。为此出给张挂,须至榜者。
    第六十八回记载:行者道:“这招医榜,委是我揭的,故遣我师弟引见。既然你主有病,常言道,药不跟卖,病不讨医。你去教那国王亲来请我,我有手到病除之功。”
第六十八回记载:这行者即同多官,顷间便到。众臣先走,奏知那国王,高卷珠帘,闪龙睛凤目,开金口御言便问:“那一位是神僧孙长老?”行者进前一步,厉声道:“老孙便是。”那国王听得声音凶狠,又见相貌刁钻,唬得战兢兢,跌在龙床之上。慌得那女官内宦,急扶入宫中,道:“唬杀寡人也!”众官都嗔怨行者道:“这和尚怎么这等粗鲁村疏!怎敢就擅揭榜!”行者闻言笑道:“列位错怪了我也。若象这等慢人,你国王之病,就是一千年也不得好。”众臣道:“人生能有几多阳寿?就一千年也还不好?”行者道:“他如今是个病君,死了是个病鬼,再转世也还是个病人,却不是一千年也还不好?”
    第六十八回记载:
医门理法至微玄,大要心中有转旋。望闻问切四般事,缺一之时不备全。
第一望他神气色,润枯肥瘦起和眠;第二闻声清与浊,听他真语及狂言;
三问病原经几日,如何饮食怎生便;四才切脉明经络,浮沉表里是何般。
我不望闻并问切,今生莫想得安然。望闻问切四般事,缺一之时不备全。

     我们里面有最高的上帝、最高的佛祖,我们天天要靠祂。所谓靠人不如靠己,靠己就是指那个里面最高的主人,我们说那是灵魂、是佛性或是本来面目。我们要靠祂,任何的情况要求祂出来,任何的困难要靠祂帮忙,祂一定会帮忙,只要你诚心把你的消息送到很深的内在,祂会收到,一定会帮忙我们。
    因缘成熟,明师自然会出现。你不能强迫人们开悟,---所以当我们要回家的时候,我们就停止轮回生死,对这个世界不在有兴趣。
    我们必须“依法不依人”,我们来求法是求法门,求法理,所以不要看个人的问题。佛菩萨来娑婆世界教人很不简单,应该用重重的法门,有时候必须以柔和的教法,给人鼓励和信心,有时应该用严格的方法,让人清醒起来。
    喜欢明师道理才是真正明白,不应该喜欢个人风度。依法不依人,人格是无常的,人格就跟海浪一样,有风就有浪。
    不要看外表,不要想:「这个人我不喜欢,为什么她是那样子?为什么她不这样呢?」如果你喜欢这样,但是他喜欢那样,那可怎么办?所以不要管这个外表,只要那个人里面有电就好了。就像一个灯泡的外形,不可能让大家都满意,但是只要它能给我们光,让我们能够看书就好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来跟一位师父学,不要批评他的行动,不要看他的外表,不要看他做什么事情,他只是一个派来的大官而己,带你们回去,让你们恢复自己应有的地位,所以你们只要跟着他走就好,不要管他的事情,他穿衣服好不好看?走路快或是慢?这些跟你们都没有关系,你们跟他走就好了。
    但是很多人弄错,来找一位师父就看他的外表,他不庄严不跟他学,比丘尼也不要学,等到一位比丘来再学,跟我不配合,我也不喜欢等等,可是这些都跟我们的本来面目没有关系,不听她的,她也无所谓。
    在这个世界上,他还必须用这个身体,来教导很多众生,所以人不同,他的个性也应该不同,不可以特别只对你一个人,迎合你的口味而己。
    释迦牟尼佛也不能取悦所有众生,耶稣基督也是一样,所以他被钉在十字架上。如果每个人都喜欢耶稣基督那么伟大的人,他就不会被钉死,他显现很多神通,做很多神奇奥妙的事,可以治病,也能把死人救活,能变水成酒,变很多东西给人吃,那么伟大的人,那么出名的人,最后还是被众生钉死。
    所以不要看师父,你们自己修行就好,师父给你们印证,给你们第一次的体验,让你们相信,以后自己修行就好,不要看师父的外表,这跟解脱没有关系。
    《法华经》记载:“尔时佛告诸菩萨及天人四众,吾于过去无量劫中,求法华经,无有懈惓。于多劫中,常作国王,发愿求于,无上菩提,心不退转。为欲满足,六波罗蜜,勤行布施,心无吝惜,象、马、七珍,国城妻子,奴婢仆从。头、目、髓、脑,身、肉、手、足,不惜躯命。时世人民,寿命无量,为于法故,捐舍国位,委政太子,击鼓宣令,四方求法。谁能为我,说大乘者,吾当终身,供给走使。时有仙人,来白王言,我有大乘,名妙法华经,若不违我,当为宣说。王闻仙言,欢喜踊跃,即随仙人,供给所须,采菓汲水,拾薪设食,乃至以身,而为床座,身心无惓。”


拯救疲癃五十七难 愚盲无明病最重
劝君莫打枝头鸟,因果报应影随形,若使双鸟有失群,数载忧疑病难好。
拯救数载忧疑病,需服圣僧灵丹药,愚盲无明病最重,难识神妙之药方。
若能闻言心欢喜,请求明师用方药,虽有数载忧疑病,一贴灵丹即打通。

    第六十九回记载:“诊此贵恙:是一个惊恐忧思,号为‘双鸟失群’之症。”那国王在内闻言满心欢喜,打起精神高声应道:“指下明白,指下明白!果是此疾!请出外面用药来也。” 大圣却才缓步出宫。早有在旁听见的太监,已先对众报知。须臾行者出来,唐僧即问如何,行者道:“诊了脉,如今对证制药哩。”众官上前道:“神僧长老,适才说‘双鸟失群’之症,何也?”行者笑道:“有雌雄二鸟,原在一处同飞,忽被暴风骤雨惊散,雌不能见雄,雄不能见雌,雌乃想雄,雄亦想雌:这不是‘双鸟失群’也?”众官闻说,齐声喝采道:“真是神僧,真是神医!”称赞不已。
    第六十九回记载:国王道:“寡人有数载忧疑病,被神僧一贴灵丹打通,所以就好了。”行者笑道:“昨日老孙看了陛下,已知是忧疑之疾,但不知忧惊何事?”
    第六十九回记载:行者道:“那里用得许多?他那太医院官都是些愚盲之辈,所以取这许多药品,教他没处捉摸,不知我用的是那几味,难识我神妙之方也。”
    无明是说,我们不明白自己的伟大之处,我们还不学习天人合一的力量,我们多数人还没学习如何利用这充塞宇宙的最伟大加持力。这只要垂手即可得,然后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平顺如意。
    痛苦不是情况造成的,并不是贫穷让我们变成很痛苦,而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是上帝。无明是痛苦唯一的原因,没有别的原因,不是贫穷、战争、灾难,没有任何事会带给我们痛苦,唯一的原因就是我们不懂。也许开悟以后,我们身体还会酸痛,那个时候我们也知道酸痛,不过并不会让我们很痛苦、很绝望,所以痛苦唯一的原因,就是我们不懂自己是谁?为什么很多明师那么辛苦去教人,因为那些人需要,那些明师记得以前尚未开悟时候的痛苦,所以才那么慈悲去教别人,告诉人们不要那么痛苦:‘我以前也是这样子,你现在跟着我做这个、那个,等一下痛苦就不见了。
降妖取后五十八难 前因后果君取舍
欲解今日忧疑病,还问他年系铃人,只因他年好射猎,致有今生身耽疾。
拆凤三年何日会,分鸳两处致悲伤,因果循环生不息,六道轮回命中定。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因果分明定不差,古今种豆岂生麻,善恶如无罪福报,圣贤岂肯信服它。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望君回头多行善,切勿损人昧良知。
世人夫妇愿齐眉,绸缪无限情交笃,有时恩爱不到头,最苦形单与影独。
鸟有雌雄迭相呼,兽分牝牡群相逐,双鱼比目必同游,孤雁离群苦独宿。
鸡为守雏身不离,鳝因爱子身常鞠,人贪滋味美喉咙,何苦折开他眷属。
畜生苦痛尽如人,只差有泪不能哭,试把他身比自身,何待阎君判直曲。
何得数载忧疑病,致取后果有前因,只因他年好射猎,报应分毫终不爽。

    第七十一回记载:菩萨道:“你不知之,当时朱紫国先王在位之时,这个王还做东宫太子,未曾登基,他年幼间,极好射猎。他率领人马,纵放鹰犬,正来到落凤坡前,有西方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所生二子,乃雌雄两个雀雏,停翅在山坡之下,被此王弓开处,射伤了雄孔雀,那雌孔雀也带箭归西。佛母忏悔以后,吩咐教他拆凤三年,身耽啾疾。
    第七十一回记载:
前生烧了断头香,今世遭逢泼怪王。拆凤三年何日会?分鸳两处致悲伤。
差来长老才通信,惊散佳姻一命亡。只为金铃难解识,相思又比旧时狂。

    第七十一回记载:那菩萨才喝了一声:“孽畜!还不还原,待何时也!”只见那怪打个滚,现了原身,将毛衣抖抖,菩萨骑上。菩萨又望项下一看,不见那三个金铃。菩萨道:“悟空,还我铃来。”行者道:“老孙不知。”菩萨喝道:“你这贼猴!若不是你偷了这铃,莫说一个悟空,就是十个,也不敢近身!快拿出来!”行者笑道:“实不曾见。”菩萨道:“既不曾见,等我念念《紧箍儿咒》。”那行者慌了,只教:“莫念,莫念!铃儿在这里哩!”这正是:犼项金铃何人解?解铃人还问系铃人。
因果律法 一举一动都有代价
    因果业障就像这世界的法律一样,因为那也是在世界里,只是比较微细,比较不容易逃脱。世界的法律,如果你做错什么,或许你比较聪明,你能逃狱,或许你能雇用很好的律师,付他很多钱,你就能脱罪,对吗?但是因果法律则不能,那是唯一不同之处。
    故意杀生和无意中杀生不一样,虽然同样是杀生,但情况不一样。不是杀生的行为有多坏,是我们想杀生的那个念头不好,而且是对我们自己不好,不是对被杀的一方不好!因此,持守「不暴力」的戒律是对我们自己好,不是对其他众生好,因为失去了这个肉体,还可以再有一个,真正受到伤害的是杀生的人,不是被杀的众生。所以,「不暴力」的戒律事实上是为了提醒我们,要保持慈悲博爱的胸怀,不要故意伤害众生,因为是我们的意念在造成伤害,不但伤害了众生,也伤害了我们自己,这是很糟糕的!


七情迷没五十九难 断欲忘情即是禅
七情犹如蜘蛛网,外表光亮内里阴,遭情所困脚难拔,头晕眼花身麻软。
情欲原因总一般,有情有欲自如然。沙门修炼纷纷士,断欲忘情即是禅。
割断尘缘离色相,推干金海悟禅心。 行功进步休教错,行满功完大觉仙。

    第七十二回记载:有一女子上前,把石头门推开两扇,请唐僧里面坐。那长老只得进去,忽抬头看时,铺设的都是石桌、石凳,冷气阴阴。长老心惊,暗自思忖道:“这去处少吉多凶,断然不善。”----却说那行者、八戒、沙僧,都在大道之旁。忽回头,只见一片光亮,慌得跳下树来,吆喝道:“不好,不好!师父造化低了!”行者用手指道:“你看那庄院如何?”八戒沙僧共目视之,那一片如雪又亮如雪,似银又光似银。八戒道:“罢了,罢了!师父遇着妖精了!我们快去救他也!”
    第七十二回记载:脐孔中骨都都冒出丝绳,瞒天搭了个大丝篷,把八戒罩在当中。那呆子忽抬头,不见天日,即抽身往外便走,那里举得脚步!原来放了绊脚索,满地都是丝绳,动动脚,跌个禋踵:左边去,一个面磕地;右边去,一个倒栽葱;急转身,又跌了个嘴躭地;忙爬起,又跌了个竖蜻蜓。也不知跌了多少跟头,把个呆子跌得身麻脚软,头晕眼花,爬也爬不动,只睡在地下呻吟。那怪物却将他困住,也不打他,也不伤他,一个个跳出门来,将丝篷遮住天光,各回本洞。
    第七十四回记载:
情欲原因总一般,有情有欲自如然。沙门修炼纷纷士,断欲忘情即是禅。
须着意,要心坚,一尘不染月当天。行功进步休教错,行满功完大觉仙。

    六欲:色、声、香、味、触、法 ;七情:喜、怒、哀、惧、爱、憎、欲 。
    在家人也很好,没有什么不好,照顾家庭,‘心’出家就可以。出家是什么?不留恋这个家庭的情况,不留恋丈夫、太太,照顾他们只是为了尽自己的责任,心不迷失,这样就是出家,不留恋这个尘间就是出家。并不是说剃这个头,穿这件衣服才是出家,很多人穿出家的衣服,剃这个头,但是心还不出家。住在一间寺廟,跟住在家里一样,放一个家下来,又抓其它的家,离开某一个家,再住到另外一个家去,这等于没有出家。
    出家是什么?是离开家庭,离开恩爱的难关,离开被绑住的情况,要轻松、要自在、要有很多时间跟一位在世真师在一起修行,学他的榜样,他的智慧、学他讲经,因为跟他接近可以学很多,可以比较快接受他好的振动的影响。所以有很多人出家跟随释迦牟尼佛走,不是出家就够了,跟随在世明师走才对,懂吗?


多目遭伤六十难 愈有知识愈少智
百眼魔君多目怪,致使心猿遭其害,愈有知识愈少智,困于金光举步难。
冠冕堂皇似金光,外表庄严实障道,千思万虑终成妄,寻求真理破金光。
变做一个穿山甲,硬着头皮往下钻,虽能变化脱金光,欲破金光请圣贤。
竟见聪明障道屏,无心有诀可建功,多思虑者多猜疑,事事更难与下手。
物欲障蔽心明珠,尚比情识易涤除,垢病易除洁病难,事障易除理障难。

    第七十三回记载:那道士与大圣战经五六十合,渐觉手软,一时间松了筋节,便解开衣带,忽辣的响一声,脱了皂袍。行者笑道:“我儿子!打不过人,就脱剥了也是不能彀的!”原来这道士剥了衣裳,把手一齐抬起,只见那两胁下有一千只眼,眼中迸放金光,十分利害。
    森森黄雾,艳艳金光。森森黄雾,两边胁下似喷云;艳艳金光,千只眼中如放火。左右却如金桶,东西犹似铜钟。此乃妖仙施法力,道士显神通。幌眼迷天遮日月,罩人爆燥气朦胧;把个齐天孙大圣,困在金光黄雾中。
    行者慌了手脚,只在那金光影里乱转,向前不能举步,退后不能动脚,却便似在个桶里转的一般。无奈又爆燥不过。他急了,往上着实一跳,却撞破金光,扑的跌了一个倒栽葱,觉道撞的头疼,急伸头摸摸,把顶梁皮都撞软了,自家心焦道:“晦气,晦气!这颗头今日也不济了!常时刀砍斧剁,莫能伤损,却怎么被这金光撞软了皮肉?久以后定要贡脓,纵然好了,也是个破伤风。一会家爆燥难禁,却又自家计较道:“前去不得,后退不得,左行不得,右行不得,往上又撞不得,却怎么好?往下走他娘罢!”
好大圣,念个咒语,摇身一变,变做个穿山甲,又名鲮鲤鳞。真个是——
    四只铁爪,钻山碎石如挝粉;满身鳞甲,破岭穿岩似切葱。两眼光明,好便似双星幌亮;一嘴尖利,胜强如钢钻金锥。药中有性穿山甲,俗语呼为鲮鲤鳞。
    你看他硬着头,往地下一钻,就钻了有二十余里,方才出头。原来那金光只罩得十余里。出来现了本相,力软筋麻,浑身疼痛,止不住眼中流泪,忽失声叫道:师父啊——当年秉教出山中,共往西来苦用工。大海洪波无恐惧,阳沟之内却遭风!
    第七十三回记载:你不认得那道士。他本是个百眼魔君,又唤做多目怪。你既然有此变化,脱得金光,战得许久,必定有大神通,却只是还近不得那厮。我教你去请一位圣贤,他能破得金光,降得道士。
    第七十三回记载:行者称谢了,道:“我忒无知,擅自催促,但不知曾带什么兵器。”菩萨道:“我有个绣花针儿,能破那厮。”行者忍不住道:“老姆误了我,早知是绣花针,不须劳你,就问老孙要一担也是有的。”毗蓝道:“你那绣花针,无非是钢铁金针,用不得。我这宝贝,非钢,非铁,非金,乃我小儿日眼里炼成的。”行者道:“令郎是谁?”毗蓝道:“小儿乃昴日星官。”行者惊骇不已。
    早望见金光艳艳,即回向毗蓝道:“金光处便是黄花观也。”毗蓝随于衣领里取出一个绣花针,似眉毛粗细,有五六分长短,拈在手,望空抛去。少时间,响一声,破了金光。行者喜道:“菩萨,妙哉,妙哉!寻针,寻针!”(寻真)毗蓝托在手掌内道:“这不是?”
    《菜根谭》曰:“利欲未尽害心,竟见乃害心之蟊贼;声色未必障道,聪明乃障道之藩屏。”
    《菜根谭》曰:“心是一颗明珠,以物欲障蔽之,犹明珠而混以泥沙,其洗涤犹易;以情识衬贴之,犹明珠而饰以银黄,其涤除最难。故学者不患垢病,而患洁病之难治;不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难除。”
    《菜根谭》曰:“至人何思何虑,愚人不识不知,可与论学,亦可以建功。
惟中材的人,多一番思虑智识,便多一番臆度猜疑,事事难与下手。”
    《菜根谭》曰:“山肴不经世人灌溉,野禽不受世人豢养,其味皆香而且洌。吾人能不为世法所点染,其臭味不回然别乎。”
    有的人知道太多,学太多法门,也没办法进步。知识跟智慧完全不同,我们愈有知识,就愈少智慧。所以笨笨单纯的人,修行比较快进步。不过进步了以后,也要小心,不要又退步,也不要骄慢,更不要讲给别人听。如果讲给别人听,让人家知道你很棒,这样你就完了,等级会马上掉下来。
    为什么那些很善良或是很单纯的人,修行会进步很快?因为那些很苯的人不会辩论那么多,他不晓得应该怎么辩,那些人进步很快,跟小孩一样,完全相信师父,没有一点点怀疑。圣经里面讲:‘我们应该变成小孩一样,才能得到天国。’老子也说:‘我们应该返老还童才能得道。’他们虽然用不同的讲法,不过意思都一样。
得失荣枯总任天,机谋用尽枉徒然,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螂捕蝉。
人生在世一蜉蝣,转眼乌头换白头,百岁光阴能有几?一场扯淡没来由。
当年楚汉今何在?昔日萧曹尽已休,逍遥且学圣贤心,到此方知滋味别。
世人枉费用心机,天理昭彰不可欺,任尔通盘都打算,有余殃庆总难移。
尽归善报无相负,尽归恶报谁便宜,见善则迁由自主,转祸为福亦随时。
若犹昧理思为恶,此念初萌天必知,报应分毫终不爽,只争来早与来迟。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