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925阅读
  • 1回复

[原创]文武双修 —— 全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健康无价
 
发帖
62
开心币
0
好评度
39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9-11
文武双修 —— 全法

  最近在参加一次书店组织的读书会活动中新认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的经历比较丰富,最开始是因为神经衰弱、精神抑郁而信佛。信佛后读了很多佛经及释义,并经常主动参加诸如义工、放生等佛教志愿者活动,并去弘法寺见了本焕长老,办了皈依证。在做完这些后他发现精神抑郁并没有得到减轻,于是对信佛的效果产生了怀疑,用他的话说即使是见了当今佛教界的泰斗并包了三百元的红包后也没见长老给自己开光,自己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于是又跟信基督的人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他发现基督教中不需要香火钱等,而且很多前修常常主动的、不求回报的为后学释疑,并力尽所能的帮助后学解决生活方面的问题,于是他又转信了基督。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基督教的教义中首先是要信众毫无怀疑的相信神的存在,并且由于很多其它原因,他又逐渐淡出了那个圈子。目前的状态按他的话说是抑郁的问题得到了部分缓解,跟以前信佛、信基督的那些朋友也还经常来往,但对那些东西是信也不全信。说话的过程中他从手提包中拿出一本书说,我现在都还随时把《金刚经》放在包里,我这么信它,但自己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这位朋友的经历在当今社会中具有某种普遍性。抛开具体的宗教信仰、教义要求等不谈,在我看来,影响这位朋友抑郁问题解决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做到文武双修。就是在他的经历中,他主要把精力放在了对教义的认知及相关的社团活动中,更多进行的是一种知识的涉猎、思维的推演,即文的方面,而对于身体的训练、武的方面并不到位,或根本没有认知到其中的重要性。因此他的这种修学习惯其实是有所缺失,少了一半,并最终也就影响了修习的效果。

  关于文武双修的话题,很多人都知道《论语》里有这样一句话“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的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这是儒家的进德修业之法,儒者正是通过对六艺的参习来达到对道德的实证。显而易见,在六艺中是文武兼备的。从现代人的视角来看,文是指对文字知识的学习、思维,武是指身体动作、精气神的训练。在这里面有一个关窍所在,古人说文以载道,意思是文字是道的载体,是对道的描述,这样的文字即经典。又“经”通“径”,即路径。因此经典即是指给人一条通向大道的路。而这条证道之路正是通过文武双修来实现的。就是作为书写经典的人来说,比如孔子,也是在对六艺的修习中逐渐体证到道德之所在。然后站在这个位置上,才生发出了那些认知,记录下来就是《论语》。也就是先有体认才有《论语》,这个体认包括两个方面,即体能与智慧。而对于后来者,当他看《论语》的时候,更多的是对文字的一种被动接受,比如对于道、德、仁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可能只是一种想当然,而与孔子的认知有一定的距离。用现代人的话说,即文字只是一种知识,还没有变成自己的东西,没有转识成智,变成自己的智慧。而转识成智的过程就是文武双修的过程。


  对于识与智也可以这样理解。识,识见,对规律的描述,根据这些识见可以得出一系列的方法来对外物产生作用与效应。而智则不仅可以改变外物,也可以改变自身。比如对于医生,他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仪器检测来判断病人的病情,然后再根据前人的总结开出药方,病人用药后也就可能康复。这是一个识的运用过程。但如果没有那些仪器,而医生还能根据自己的知识来判断病情开出药方而使病人康复,则这就属于智的范畴了。得识容易得智难。有些久去医院的人开玩笑说,如果把我培训几个月,我也可以成为一名医生。因为现在有些医院一般是来了一个病人后就开出一系化的检验单,验血、验尿、拍片等,检验结果出来后再按单配药。这个看病的过程大部分是借用外物、借用工具来完成的。因此只要有一张什么病开什么药的表,你也就可以胜任那个位置了。这可以看作是一个黑色的笑话,但也具有某种现实的意义。这件事情或者可以更进一步,比如一名针灸师可以做到针到病除,但一般来说他不能左右自己是否会生病,如果针灸师本人生病一样要借助外界来完成康复。也就是在这个层次上针灸师对病的认知也还处在识的范畴。而如果他对经络、元气这些东西有一种对事物本身直接的体认,而不仅仅是借助于书本、老师,则他可能也就会直接在自己身上理运这些东西,来主动的改变经络、元气的运化状态。则此时如果身体有变,他就不必要借助外物的帮助来完成自我的康复。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对于规律的认知,如果你能通过知识的运用来改变外物的某种在位状态,达成某种效应,这是识的范畴。如果你能运用规律直接作用于自身,来完成自身状态的某种改变与效应,则这是智的范畴。而一个人要完成这种转变,转识成智,只有以人体自身为工具来实证才可以达成,而这个实证的过程就是文武双修。就是如果你仅注重文或武,则只是达到了识的阶段,并不能达成体能与智慧的共同转变。而如果你能站在文武合一的位置来参习,按经典所指示的道路来实证,则也就有了转识成智的可能。


  经典所指示的路是一条文武双修之路,文武双修也是实证经典体能智慧的前提。比如儒家讲六艺的修习,修习时要求行得端,坐得正,正大光明;佛家讲四威仪,要求坐立卧行时刻伸展中正,端正身心。这里的武是指广义上的形体要求与训练,而非仅指武术。就是作为武术训练,按我们以前的说法是一定要让精气神主动运化起来,神与形俱在,其锻炼效果的体现并不在于动作的难易。并且对于神形俱动这件事,很多人也知道是会的不难,不会的则认为是势比登天,很难学会。所以为了让尽可能多的人容易学会神形俱在,先贤圣哲按万法化简的原则,武方面的训练把动作尽量简化,简化至坐禅,即只要你端正身形、身心坐在那里就可以找到神形俱在,而获得大愉悦与大自在。但现实情况是这个最简单的方法坐禅,弄到最后却也被很多人认为是最不容易做到的一件事。修学之难由此可见一斑。就是很多人常常习惯于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按自己的理解往原来简单的事情中加入很多其它的东西,掺和到一块,到最后本来很简单的事情也终致于变成很不容易实现的事情。同时对于当今很多人的修学来说显然是有所偏颇,没有做到文武双修。即仅注重知识的摄取与思维训练,而忽视了体能的要求与训练。而这是一种耗神的状态。也就是我们以前所讲的,身形的不正会引起经络的阻塞从而使神运化不畅。而只有形正,通过以形凝神、形神俱动才能做到天行健自强不息。并且人的思维其实就是神的某种运化,所以对于身形不正的人来说,思维活跃的过程也就是精气神耗散加快的过程。并且对于一个常人来说,补充精气神的机能是被动的,先天所带来的这种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所以对于这类人的结果可能就是早衰。很多人都知道有这样一个说法,中国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58岁,比常人少十岁,其原因也即在此。生活中我也常常见到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年青人由于常年伏在书桌上,肩膀和脖颈都前缩得有些变形。可见在我们当今的教育体系与人们的生活习惯中,文武双修还没有引起社会的重视。所以从这点来说,让更多的人知道文武双修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用现代人的说法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一个人健康智慧的有力保障,也是一个民族保持活力的前提与源泉。


股票期货外汇拐点核心交易法面授
 
www.chandaoys.com/
离线格林林

发帖
814
开心币
968
好评度
7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6-04
有道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