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8481阅读
  • 42回复

玄灵功的熊厚金原来已经出国了!请看:http://ecw.xiloo.com/index1.htm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xbh
发帖
48
开心币
0
好评度
417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2-09-01
部分内容3
灵修真理法学·基础教材




功理研究篇·修真概论

气功学是古代修真学说的基础分支,为了使大家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气功的层次分类和气功之“功”的丰富内含,根据传统丹经理论,简述修真概论,以求对大家学习《玄灵修真理法学》有所助益。本章节中有些传统术语名词的使用上,理应置换以使名称现代化,由于学识有限,未能拟出贴切之名词,请大家鉴谅。

修真之名,古已有之。俗亦曰修道,它囊括了动以化精、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还虚合道、位证纯阳全真的全部修持过程。何谓真?真乃神成丹就,人之形神二者与道同体,真乃真人之业位,真乃人体生命中隐显物、质、体这三元(源)的后天返先天的三元(源)变化真实不虚,全真纯阳,而不是自封标榜,实乃人体隐态显态质变、量变、形变的高层次高量级,是我法母修人杰;人法地修地真;人法天修天真;人法道修全真;人法自然粉碎虚空,现实与空间自然大道合一永存之实。

真人乃气功之功的最高境界,修真人的最高境界。修持者均应胸怀大志,高瞻远瞩,终生勤奋,刻苦修持,德功并进,以求达到真人、纯阳全真的上乘境界,故曰修真。

今之气功,只在修真过程的初级范畴之中。气功由于突出的是气的修炼,在修真的庞大体系中属于基础的“清地平基”范畴之中,其突出功效是去病疗疾,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气功一词,早见于晋朝许逊所著之《宗教净明录》里记载的《气功阐微》篇。因其词义狭窄,并未被广泛采用。清代出版的《元和篇》中也有《气功补辑》一章。气功二字,在近一二百年之中,采用最多的是武术界。解放后,自五十年代刘贵珍先生的《气功疗法实践》一书面世后,气功二字才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其概念迄今仍不完善,虽各家学说均加以阐述丰富它,但仍觉其含义狭窄,无法包容修真的庞大体系。

气在我们祖先的眼中,既是一个哲学概念也是隐态微观精华物质。气是宇宙间、时空中,万物生化的根本,是道的一种质态存在形式,是一种基本的微观隐态质元物质。《黄帝内经·素问》篇云:“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万物的化生、生长、繁殖、消亡,都是气贯穿始终,气乃万物的基础和根本。

《庄子》云:“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中医学中的气化论将气的概念分得更为详细。例如,先天炁、后天气、营气、卫气、宗气、经络气、脏腑气、元炁、混元气、真炁等。修真之士,修持中所运用的这一基本物质实乃先天中的和后天中的升华物质元炁。

古人为了区别一般之气与修持之气,区分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特以“气”“炁”相分别,以区别其二者之间存在着质的差异。气,是质能性物质,一般根据其质能高低分为二大类别:普通之气,也就是空气,呼吸之气,也称之为后天之气;另一类就是先天之气,这类气是以道性物质占主导地位的玄元隐态物质,常用炁字以示与后天气的区别。修真界研究的重点是先天气,有时字形虽然常常相同,没有特别用“炁”字加以区分,但是涵义相同,研究者应当注意区分。在“气”或“炁”字前面冠以特定名称,也是前人依据气的不同特点、特征所命名的,例如精气、神气、真气等名称。具体分析,真气中就既有先天之气,亦有后天水谷气、天地之气的精华。简单地以气代之,实难准确概括各类气的内涵。“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浑如醉。”就是高度概括这两大类气的名句。

气这一物质,在不同修持阶段,其质量存在巨大的差异,只是肉眼难以观察而已。在“气”这一层次,其密度低,质量不高。在“炁”的层次,其密度、浓度、质量大大提高,表现出光的性质,稍加注意肉眼亦可能观察到。在更高的层次,其光的性质就越明显,呈五色态,更高者呈紫红色态。圣祖、高真身后之光环,并非夸张,而是实有其物。我们的祖先可比近代某些少数人朴实诚信得多。

理乃法之基,既明修真之意,当晓修真层次。如此才能智珠自握,不至于盲修瞎炼,自误年华,正阳真人曾在“论真仙”一文中作过精辟阐述,仔细研读则获益非浅而悟正途,仙字并非封建迷信之词,它实质上是修炼者经过长期刻苦修证后,培育出的一个甚高层次的全息性的纯阳真我,他既可以独立长存于空间也可与肉身同体。

前人认为,人生若想免坠全息生物链中无尽地回旋,不入异类躯壳,首先必需使其身无病、老、死、苦,而是做到顶天立地,负阴抱阳,而为健康之人,此为半阴半阳之健态,也就是十五岁左右的一种生理质能、组织功能机制先天与后天量级平衡、均等参半的状态,而非阴盛阳衰残态。只有这样才能够借假(肉身)修真,以人身为依托修证地真、天真、全真,然后再全真中升取粉碎虚空的更高层次。

正阳真人在他的著作中曾指出,高级培生性永生性体并不是一种。纯阴而无阳者,是低级全息体;纯阳而无阴者,是高级培生永生性体;阴阳相杂者,人也。只有人可以成为游离的最低级的体元全息体,也可以成为高级的永生性体。少年不修,恣情纵意,病死就成为最低级的全息体。知之而修炼,超凡入圣,脱质而为高级永生性体。高级永生性体系统又有五等,修证的方法有三大类,修持在人,而成功与否,则随修证者的缘分和修心、志向而定。

在论及修证层次和玄元全息体等级时曾指出,法有三成者,小成、中成、大成之不同也。有五等者:最低层次的独立全息体、具有初级身外之身的、不出地理制约的、不出三界制约的、跳出三界制约的不同等级,由于其体元的生理组织结构和内在质能较常道之人不同,具有不同层次的先天量级,都可以仙字以示区别。低级全息体离不开低层空间环境,初级身外有身者不离于人身这一生理环境,地者不离于地,神者不离于中间层次空间,天者不离于高层次空间。

低级全息体者,五者之下品,不足取。其阴中超脱,元体不明,元质不高,三山无名,虽不像众生一样在隐显链中无穷运转,却难返蓬瀛,终无所归,止于投入较好的形体中。

修持之人,在修持的过程中如果不悟透自然大道的理、法真机,而片面追求简单、速成,只是形如槁木,心若死灰,神识内守,一志不散,定中以出阴性全息体,这乃是清灵之基础培生性性体,并非纯阳之高级永生性体。由于其一志阴灵不散,也能凝聚一定量级的质元,体元在向先天转换层次上也产生相应变化,所以可以称之为基础培生性性体或低级全息体。虽然在五等级范围中,其实只是一种低级全息体也。古今崇释之徒,用功到此,乃曰得道诚可笑也。

基础培生性体类系统中产生阳性基础全息体者,初具身外有身者,在五者之中属于下二品,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术;信心苦志,终世不移,五行之气,误交误合,形质且固,八邪之疫不能为害,多安少病,这一类修证层次,可以称为人中杰。

修持之人,始也或闻大道,然孽重福簿,一遇魔难而改初心,止于小成,云法有功,终身不能改移,四时不能变换。

如绝五味者,岂知有六气。忘七情者,岂知有十戒。行漱咽者,?吐纳之为错。著采补者,笑清静以为愚。好即物以夺天地之气者,不肯休粮。好存想而采日月精华者,不肯导引。孤坐闭息,安知有自然。屈体劳形,不识于无为。采阴取妇人之气,与缩金龟者不同。养阳食女子之乳,与炼丹者不同。以类推究,不可胜数,然而皆是道也。

不能全于大道,止于道中一法一术,功成安乐延年而已,故曰人中者层次。更有一等,而悦于须臾,厌于持久,用功不谨,错时乱日,反取疾病,而不得延年者,世亦多矣。

不脱地理范畴层次者,居五者之中,天地之半,虽然具备修证上乘之质,由于不悟大道,止于小成之法,不可见功,唯以长生住世,而不死于人间者也。这一层次的修持,始也法天地升降之理,取日月生成之数,身中用年月,日中用时刻,先要识龙虎,次要配坎离,辨水源清浊,分气候早晚,收真一、察二仪、列三才、分四象、别五运、定六气、聚七宝、序八卦,行九州、五行颠倒,气传于母而液行夫妇也。三田反复,烧成丹药,永镇下田,炼形住世而得长生,陆地逍遥,故曰地。

神者,以地者厌居尘世,用功不已,关节相连,抽铅汞而金精炼顶,玉液还丹,炼形成气而五气朝元,三阳聚顶,功满忘形,胎升质化,阴尽阳纯,身外有身,脱质升空,超凡入圣,谢绝尘俗以返三山,乃曰神者。

天者,地者厌居尘世,用功不已,而得超脱,乃曰高级永生,第四层次者厌居三岛而传功德于人间,道上有功,而人间有行,功行满足,受书以返洞天,是曰高级永生。既为高级永生,若以厌居洞天,在不同层次中行功,于天地自然有大功,于古今有大行,物元、质元、体元升迁变化,遍历三十六洞天,而升返八十一阳天,进而逆返三清虚无自然之界。

人中者不出小乘法,地中者不出中乘法,神中者不出大成法。是此三成之数,其实一也。用法求道,道固不难,以道求自然,自然亦甚易。法不合道,以多闻强识而炫,自生小法傍门,不免于疾病、死亡,还犹伪称尸解,迷惑世人,互相吹捧,致使不闻大道。以旁门小法,易为见功,而俗流多得,互相传授,至死不悟,遂成风俗,而败坏大道。虽有信心苦志之人,行持已久,终不见堂奥,节序而入于泉下。呜呼?

道本无问,问本无应,及乎真元一判,太朴已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一为体,二为用,三为造化。体用不出于阴阳,造化皆因交媾。上、中、下列为三才,天、地、人共得一道。道生二气,气生三才,三才生五行,五行生万物。万物之中,最灵最贵者,人也。惟人也,穷万物之理,尽一己之性,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全命、保生以合于道,当与天地齐坚固,而共得长久。

这段阐述,用传统理论将修真的节序、层次、质量高低,一一剖析,使后来者对人体隐态玄元全息体的复返先天,逆变返归过程一目了然,对修证者研究金丹大道的系统理论和方法是颇有帮助的。

修真方法如何?有动而修者,有静而修者,有动静兼修者。动而修者,其法两途。其一,依人为创编之功法套路,依式而动。古之八段锦,今之流行推广的各家功法套路是也。许多爱好者东究西参,今朝学此套路,明日炼彼功法,以博学多家为炫耀,诚为可笑也。我认为:



套路如套,有为所造;

如不跳出,时光空耗;

筑基炼己,出有入无;

跨弦通灵,无为生妙。



长期局限于有为功法中者,似这种修法,就如同读书,这家小学转到那家小学,如不猛醒,升学恐难望也。长期习练有为套路,而不知返观内守,无为求真,从修真生理学理论分析,也是违反人体内环境修真生理机制,而得不偿失的。初炼有益,久炼生弊,这是有为套路型功法的基本特点,应当引起注意和重视。

其二为神动(亦称灵动)而修者,此法静极生动,识神静寂,元性调动,而形体自动,其动受体内初乘阴神、阳神或性体所指挥,不以主观意志为动念,千姿百态,顺应自然,乍看杂乱,实则有规。其功效较之有为编排之法优胜一筹。

道法自然,此法颇合自然之旨趣,但此法宜先攒簇五行,合和四象,调和体内之阴阳,增阳涤阴,达到阳盛阴弱,避免所出之神阴气过重,易被内部阴魔和外部魔相所干扰和控制而步入歧途。而且应当动静相兼,动后能静,静中入定则阴阳调和无有弊端。如能真知其理其法,此乃一上乘法门。动而修真者,其目的和效果,实乃炼形化精,炼谷化精,祛病除疾,疏经通络,补漏健形之目的,属于炼丹法中的起手“清地平基”法也。

神动而修者,此乃“清地平基”之捷法,人生处世,深受七情六欲之困扰,八邪病痛之侵蚀,脏腑受损,经络阻滞。男子十六岁一过,半阴半阳之态被打破,上耗其性,下耗其命,性体、元气、元精被天地万物所夺,此乃常情。然修真者把握阴阳,形神兼修、性命双修。修形必增寿,返老还童有妙方,重寿则需祛病通脉。以动完成此步则速,以静完成此步则缓。

去病气通经络,有为套路功法极难面面俱到,主次分明,先后有序,“有为般般假,无为处处真。”所以,动修仍以神动而修者为上佳之选。有为动功作为基础功中的基础而修炼则较佳。

神动顺应自然之法则,其理深奥,其动真实,其调准确,其序井然,其效迅速。而且其动中有静,先天性体和后天识神同步协调而炼,起始已握性命双修之门匙。诸同道可自行体悟,已有自发动经历者,体会余之言当有所收获,如再明了灵动法之法理,则更能顺水行舟,早登明心见性之阶梯。

静而修者,起始即静坐收心放心,炼己采药炼丹,如得真诀,其成功一样有望。但费时较久而已,修真必须研究人体隐态真常三大生理要素,这就是隐态生理组织结构,隐态质能物质,隐态玄元全息生命体。纯以静修者,隐态生理组织结构难以较快地修证完善,所以以静修修真者,性光易得,命火难求,特别是年龄稍长和身患陈疾者。

动静兼修,此法较前叙之单一修法更完善,更合道之法则。动静兼修之法,掌握了神形兼修,性命双修之总旨。由静而动,再由动而静,则得双修和兼修之真趣,外动内静,内动外静,动和静只是相对而言,此乃自然法则。例如灵动前的入静,形静而神动,继而形动则神静,特别是识神知而不守。灵动完毕后上坐存想,则是外静而内动。动静兼修,较之纯以动而修者或纯以静而修者为佳,其功效明显,其费时较短。智者修真,应选动静双修之法。人无后天之强健体质,焉有先天之精气?没有金刚之体魄,如何修炼证金仙之婴儿?此理易明也。

修真之法,有性命双修,有仅修命者,有仅修性者,依其得诀多寡之不同而有差异。上乘之法乃道家性命双修之法,中乘之法乃修性之法,修命之法乃下乘之法。

仅修命者,未得真诀,不悟大道,枯坐顽强,日守干锅,假烹假炼,不辨水源清浊,不明采药法度,长期神入气穴,死守不退,神被气包,结成“死丹”一颗。求祛疾延年则可,最多炼至一“低级全息体”而已。民间得一诀得一法而修者,大都属于此类情况。

有专炼性而不炼命者,这类修持者得诀不全,即使修性亦是性的浅层次,修持者静坐有时,究道讲经,穿透世事,涤去人心,复见天心、默证道心、再则存心养性。其修为只是涵养元性,误以为性光闪现就是明心见性,而不知收光培神,不知调炼性体,不知以性入命,性命双修。

修真之学,实乃性命双修,神形兼修之学。如求修真大旨趣,而归于正觉,则必须走性命双修之坦途。上面所举的两种修习方法,可以说是一种半偏残缺之法,不足取也。

性命双修之法,就是炼己和不漏的修炼方法。具体说来,炼己就是明心见性,何为性?神即是性,气即是命。心之根为性,性之根为神,神寓于心,其实三者为一,其卦象为离卦,其方位属南,其五行属火,火中真液为水。修明心见性乃修真的第一步功夫。

修命的功夫,就是不漏。不漏有层次,首先修炼精不漏,继而达到眼、耳、鼻、舌、身均不漏,而达到漏尽通的境界。命即肾也,精也,炼形化精,炼精化气,以后天补先天之元气。其卦象为坎,其方位为北,其五行属水,水中真元为火。丹材全赖于此。所谓不漏,就是断淫根也,但是淫根并非一断就可万事毕,其不御女色,而自起遗精者,就需以法化之。而且淫心、淫根、淫身三者均须断绝,才能修到不漏。不与妻室同房,不过断淫身而已,

其淫心、淫根犹未断绝也,特别是淫心难断。从来修真,只此色字难断。丹经所谓断却淫根即是仙,不漏即全真也。色之一字最是难去,愈拒绝而愈深陷其中,常人一息犹存此念不会断灭。经云:“食色者,性也”、无色则路断人稀,种族无法繁衍。色之一字,诚为有之不好,无之亦不好,有此不易戒,无此难修道。生我之门,死我之户,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均终于此门户也。盖由色生爱,由爱生情,由情生淫,由淫生棺材,此乃相连而来。

由情精顺行而生子,传宗接代;由精中提摄元精化为真气,培育体元系统而修证全真。这是常道和非常道在“精”的运用作为上的分水岭。常人以精顺行与妇人交合而生子,精谒归黄泉,而修道者乃是将此精断绝,不与妇人交合,不漏出阳关,而将此精尽化为元精,逆行归入己身,龙虎会合而结圣胎。其顺行生子者,乃是自己死后,由其子孙代其而生。

其逆行而成纯阳全真者,乃不需他人代我而生,不必单纯凭借子孙传宗接代,而是我代我生,金身不朽,与大道共存。庄子曾云:“生生者不生,杀生者不死”。这也就是说依靠显态人体的传宗接代之法,终有无法沿继的时候;而修真达到不以精情传宗延脉者,精神不死,以分神化气而我代我生。

南派修真,倡先尽人道,后进修真,中年修真,性定欲平,将人情化为道情,经接命法清修,补漏修爻,修真不难。晚年修真,元气衰败,旧社会为求速效,多采用栽接法,今人难有此条件,仍以接命法修补为佳,虽稍多费时日,但亦稳妥。求人不如求己,免招非议,且双修栽接之诀,虽极简不繁,但修心最难,纯己不易,而且亦难笔之于纸。

青少年修真,以修性为主兼及修命为佳。青少年世事少经,修真大都是一时性情使然,或偶因失意失志而一时为之,并未克穿世事,如修命断精,则恐日后回头之苦也。一般情况下,青年人只宜修习性功,命功只修炼至玉液还丹即可。

不断精修不漏,则难修真实之髓道通,髓道不通,则难登纯阳全真之殿堂,今人大都以意通、经络通误认周天通,此大谬矣。无矢志修真者,则难习此法,不习此法亦难入性命双修上佳境界,可不慎乎。

性修死,命修活。死者,乃凡心死、欲心死也,心死神活,道枢掌握也。活者,乃元精活、元气活也,肾固不漏元精活,炼丹药材自家多也。

所谓降龙伏虎者,龙即指性,乃识性、欲性也;虎即指命,乃肾水、浊精也。心定龙归海,情忘虎隐山,则是指筑基炼己应实现的目标,心定情忘方可擒龙捉虎,道元藏于先天而不在后天,真机隐于无为而不在有为。

研究道家修道之理论,一言概括,必须把握阴阳学说,阴阳学说在丹经理论中贯穿始终,无物不论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用者不见,见者不用。如龙虎、乌兔、铅汞……等等,不胜枚举,皆阳中之阴,阴中之阳。大而言之,都是修真性命双修的基本物质。研究者、实修者只要高屋建瓴的研习,则不难纲举而目张也。



修真要诀云:



大道无为本自然,功夫不到不方圆,

三岔路口寻真种,八卦炉中炼性天,

没底法船能渡海,随身药物可延年,

刑中藏德人难测,害里生恩心要专,

四象调和归本面,五行攒簇长金莲,

有增有减方为妙,知吉知凶始入玄,

脱尽牵缠尘垢物,全成父母未生前,

修真作佛皆由此,余二虚悬俱是偏。



《玄灵修真理法学》之研究,是性命双修,神修金丹天元之法,法不在三千六百门之内。他的修证是内炼成丹,外用成法。内炼为本,外用为辅,外用者,主要是运用性体也,运用真气乃是初级层次之法。高级之内功修法者,就是调炼性体和变神之法。但出神必假于命基,命基不固,所出之神必然阴重于阳,不堪运用。故修法者,必重性命双修之法,而偏重于炼性。但炼性之法中,由于调炼五脏以应外五行,故命功亦含于其中。此乃正宗功法中的主次分明,包容相间处也。
离线xbh
发帖
48
开心币
0
好评度
417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2-09-01
部分内容4
玄灵修真理法学·基础教材

功理研究篇·明心见性论

中国文字语言,内涵丰富,言简意深。研读丹经,必须注意其深刻的内涵,把握住阴阳学说贯穿始终。道家学说始终将可见和不可见的物质囊括于一起论述,研究时切不可顾此失彼,只注意到可见之物,则丢失了高级的、根本的、实质性的不可见本原性物质。执两用中,整体把握就是原则方法。如果不注意掌握研究方法,则难得丹道和法的神髓,理通法随,不如此则难入修真之门。

易曰,穷理尽性,以致于命,是了性了命。修真必需穷究性命之理,性命之理通彻,方能了得性命。若性命之理不明,认不得性是何物,而欲了性了命,岂不是盲修瞎炼。修真人必需以生死为大事,然后穷理性命之源根,若一毫道理穷究不彻,则一毫性命做不稳,知一分,做一分,知的十分,做的十分。

古来祖师们大慈大悲,丹经于书千百比喻,流传世间。欲人人成道,个个了真。其中药物、火候、作用法则,无不俱备。可惜后世学人,或自作聪明,或糊涂冥顽,不自辨识,不费苦功修研,偶有一得,便大肆发挥,胡吹乱造,自创学说,害人误己。亦有人自己吃不到葡萄便说葡萄酸不可耐,自己没有达到神修境界,便说别人都是假,古人全是非。要不就一顶大帽子向你罩来,看你能耐我何,如此种种可不悲乎。

纵观当今知名人物中,穷理者众乎?名噪一时的某大师,以性功著称于世,为气功热潮作出了较大贡献,功不可没。惜乎命功不足,无理论支撑,过言玄境,昙花一现,令人感叹。以山人观之,目前出山于社会上为气功正名,穷理、尽性、了命者,实属凤毛麟角,只有极少数堪称大师者,其报告委婉屈折,千比万喻,以授明心见性之玄机。惜乎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大部分人仍未参透其调心篇中的玄机。其人实为修真界一位奇才,正因其性命双修,全真而真,所以虽有攻讦者,毁谤者,均未能将其撼动。

立志修真者,均应从其出山进入社会的坷坎经历中悟到性命双修的重要性。穷理,尽性、了命、实乃修真之必由之正路和坦途,劝君勿满足于一法一技之得,勿仅沉溺于功法之中,而应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穷理尽性了命,自握智珠,则不难进入修真之大门。吾愿更多的有德有志有缘人步入修真之门,是以直书明心见性之说。

明心见性,是性命双修的入门之诀,是修性的直解总诀。明心者,明白,知晓、掌握心的含义也。正如南宗祖师张伯端《青华秘文》心为君论篇中所云:“心者,神之舍也。心者,众妙之理,而宰万物,性在乎是,命在乎是。若夫学道之士,先须了得这一个字,其余皆后段事矣,故为之传”。

所谓心,它包含了两个大的概念,此概念中又分小的概念。两个大概念,就是指形质之心和有质无形之心。心藏神,就是指识神和性体。识神也就是后天获得的思维,也称欲神、欲念、识心、主观意识等等。

性体,是指先天获得的本来面目,它的初级态称为元性,性体实质上是元性、元炁、元精三种高级物质的聚合体。未修炼之人只能称之为元性,修炼之士尽管功力深浅不同,但元精、元炁、已经开始与元性聚合,较常人的元性阳性成份增多,可以暂称为性体。真正的性体则是一个经过培育养炼而成的真我。

修真生理学认为,人将生时,元性始入。正阳真人云:“人之生,自父母交会而二气相合,即精血为胎胞,于太初之后而有太质,阴承阳生,气随胎化,三百日形圆,灵光入体,与母分离。此一点灵光就是指元性。元性含有其自身许多年代的信息,这种信息是全息性的包含着自然因果全息律,全息遗传律等非肉眼所见之物。就如同一粒梨树种子一样,其中既有父本母本祖本的信息特征,也含有其本身的特征,它并不因为是种子,而能否定它的幼芽期,成形期和结果期。这些信息都完整地储存于它的内部,只有条件具备时它们才能释放展现出来,在未展现前这些全息信息以隐态方式客观存在。

诀云:凡人投胎时,元性居方寸,而识神则居下心。下面血肉心,形大如桃,有肺以覆翼之(魄),肝以佐之(魂)。假如一日不食,心上便大不自在,以至闻惊则跳,闻怒则闷,见死亡则悲,见美色则眩。脑为神腑,不见脑动而只闻心动。方寸中之真意,如何能动?到其动时,便不妙,然亦最妙,凡是人死时方动,此为不妙。最妙者,光已凝结为法身,渐渐灵通欲动矣。此千古不传之秘也。

修炼中,在性体出窍离体之时,在初期一般人大都有心动、心悸、心憋闷之感觉,山人身旁之学生中大多数都有这种切身体验,年青人表现出的征象更突出和明显,此诀之言不谬也。

人体血肉之心,乃识神所依,属于阴火。现代医学在显态的研究领域有着长足的进步,现代医学认为意识活动在大脑,这与修真学说的“脑为神腑”之说是不谋而合的。但是修真学说更注重隐态玄元本质,“心为神脏”,“心藏神”,前辈在隐态内观慧观中的这些结论,也不是虚妄的,只是目前暂时还无法运用显态科技手段进入隐态领域研究验证而已。识心,主观意识,乃是进入修真之门的最大障碍,所谓明心,就是要修真人明白这一点并且修德积善,陶冶性情、修持炼己,涤去凡心,复见性体真性。

祖师诀云:盖心者,君之位也,以无为临之,则其所以动者,性体之性耳,以有为临之,则其所以动者,欲念之性耳。有为者,日用之心,无为者,金丹之用心也。以有为返乎无为,然后以无为而莅正事,金丹之入门也。

夫神者,有性体焉,有欲神焉。性体者,乃先天以来一点灵光也。欲神者,气质之性也。性体者,先天之性也。将生之际,元性始入,父母以情而育我体,故气质之性每遇物而生情焉,今则徐徐铲除,主于气质尽,而本元始见。本元见,而后可以用事。学人但能护性体,则超生阴阳外,不在三界中,此见性方可,所谓本来面目也。

修真之要诀,总纲在制服凡心、识神、主观意识,也就是制服后天复返于先天状态。纲举目张,继以静之一字为敲门砖,能静则可入定,定中生慧,金丹可坐致也。此两点实乃修真入门之要诀。精、气、神之所以能为我所使用,是因为心静极则生动,此动乃先天道性物质之动,而非后天意识和形体的有为参与,元精动时,海底自开,元精自升直入气穴,如一着意,则不升矣,铁门闭矣。

元气动时,其气自运于天地之间,上不过心,下不过阴,愈久愈足,如一着意,落于后天,其气自伏,难觅难寻。性体动时,无需指挥,自然由神气穴中上升至心窍,心中一悸,砰然冲出体外,初时不知其从何而出,从何而入。岂能着意用心乎。

凡心一颗日夜磨,静里觅真诀无多;

如能参透此诀理,定慧逍遥上大罗。

明心之诀要全在此矣,常人急功好利,多求功法而不研求功理,在后天有为圈内推磨,东究西参而自耗光阴,不识纲举目张之道理,究小法而失大法,如黑夜登程,东奔西撞,何日才能觅着正途。吾有数言劝诸君:



参玄悟空,万法归宗;

收心入静,法在其中。



何谓见性。祖师曰:天地视人如蜉蝣,大道视天地亦泡影,惟性体真性,则超元会而上之,其精气则随天地而败坏矣,然有性体在,即无极也,生天生地,皆由此矣。

所谓性,就是指真性,就是性体,就是本来面目。若见性体,必须先见性光,此光乃真性之光,是见真性性体的基础物质。性体是玄元全息生命体,元性是其本,他以玄元质能物质为生命能源,以玄元生理结构为组织(经络、八脉、丹窍,隐态五脏等组织),质元的显现以元精、元气的聚合为基础,性光乃精、气、神升华的显露,无光则难觅真性性体。

性光,有外炼内修之法,例如采观法、送聚法、回照法等方法凝炼。采观法,就是外采入内,见则观之。光之不足,送入太虚,聚取宇宙之灵能。回照法,亦为回光内照凝炼五行,洗魂炼魄以培性体。

修真丹道以精水、神火、意土为无上之宝。精水就是指人体内环境中后天显态生理组织中所含的先天真一之气,神火就是指性光,意土则为中宫之地,是神意和识意的总称,由于意识在修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后天之意和先天之意在修真学中常一体而论,有时用“圭”字表述其意。当喻指位置则为中宫之地,也就是脐轮后面虚无一穴。修炼即以精水为基本物质和基础,以意土为体,以神火为用。

回光照于丹田气穴,则五行攒簇,肝所藏之魂,心所藏之神,肺所藏之魄,肾所藏之志,脾所藏之意,在真意性光的统一号令下,凝聚一团达到炼魂、制魄、断识、全神的炼功效应。炼尽阴滓以返纯乾、消魄全魂,消阴制魄取阴精,则性体阳气充足,易出窍矣。性体之出窍,光弱者难以自见,此乃阴重质量不纯,玄元质能不足或玄元生理组织结构不全。光足而全者则历历分明,可内观到性体在体内的形成、成长、出窍等全过程。



必须注意的是元神并非玉神、圣神,亦不是金身,不可混为一谈。不同名称的性体真我,反映出玄元生理组织结构的不同先天层次,反映出玄元质能的先天返归能量级差。元神这一性体乃是以元性为本源,魂中阳精与魄中阴精相合产生的初级先天全新自我信息生命体,

它是修真者成就修真大业的真我。

见性之法,有内炼法,也有全息符图真言法,道家以内炼为主,全息符图真言为辅。性体初出,与识神并不同步协调,难以控制,也不必过重地以意识控制,时时加持慈悲心即可。以观为主,所见所到,一定要重德,注意筛选信息。也不必害怕,非此步入隐态玄源,跨过太极弦的的屏障,则难入自然大道之门。

明心见性,必须明真我,真我即性体,性体一出,真可谓胜券在握,得诀实修,全真之业可望矣。诗曰:



未炼还丹先炼性,未修大药先修心,

性定自然丹性至,心清然后药苗生。



要达到明心见性修证层次,应先知收心法,再言炼静功。修心是万法之祖,定其心神,方可言修真,定则静,静则生,不但要静中能静,必须做到动中也能静。闹处炼神,静中炼气。所谓心动,并非心真动,实质是意念动。所谓神弛,并非性体外驰,实指识神外驰,识神意念乃一物,动则损精耗气。意念是人体后天之主,它的欲望多,识神和意念乃一物,能去此贼,则真性圆明。不欲何贪,不贪无求,心如虚空,烦恼妄想皆不为累,再加炼气修光,修证人体隐态玄元生理组织,三元皆备,则明心见性可致。

白玉蟾师云:参玄宗不难得手,难从性宗参入,如从此入便得渊源,倘行错路径,则如虚空寻迹,披水觅路。白师乃南宗五祖之一,此一言切中性命双修的要旨和由性入命的关节处。由性宗参入,乃下手即把握先天,谁云南宗修命不修性??

由性入命,心宜虚空,神宜安定,能使心不动,不落后天,不累凡俗,心如止水,便可立丹基。修真最关键者,以修心为首务,养心为主,心动神疲,心定神闲,疲则道隐,闲则道生,胸次浩浩,乃可载道。

收心当知俭之道,心意不落于后天世俗,入于后天而知及时收回名为节俭之法,俭于目可以养神,俭于言可以养气,俭于事可以养心,俭于欲可以养精,俭于心可以出生死,是俭为万化之柄。俭于心乃修真了道的大关键,心常居空,百俗不入,染而迅退,久久无物。

制心当明内外三关,内三关:性不迁情,气不化精,神不外驰;外三关:耳不淫听,目不妄视,口不欺心。

修真之心应如金玉之坚,只有这样始能度一切烦恼,一切困难,而全身心归于大道。修真人应慈悲为本,修德、守德为基,道功为根。酒、色、财、气均需戒绝,古人谓酒色财气乃水火刀兵,是修道人的四大魔关,不能降此四魔,则勿需修真。凡俗人欲皆是障,须知房屋是量人的斗,娇妻是渡客的船,财帛乃流通之物,儿女是眼前的冤。修真者不可贪钱财,自足安贫知乐。



性功深处道功全,福力圆时道力圆。

解得真功归上觉,世间法相总非玄。

天心自与人心合,玄旨须从觉后参。

四万八千皆末法,无为妙有乃真诠。



天心即真性性体本源之场,无为妙有乃性体作功,识神同步修炼。外炼、内炼皆依此做去,法可灵金丹可得,较之单纯有为修炼,其时迅速,易进入自动修炼,功炼我的理想状态。

明心见性,前提是明心。明其概念,保持其光洁无尘,洁净无陈垢,修炼合一,三元皆备,方可见性。见性者,先见其光,洗魂炼魄,继见真我性体。性体培成,内外用功,性命双修同步而进,修真可入门矣。
离线xbh
发帖
48
开心币
0
好评度
417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2-09-01
部分内容4
玄灵修真理法学·基础教材

功理研究篇·明心见性论

中国文字语言,内涵丰富,言简意深。研读丹经,必须注意其深刻的内涵,把握住阴阳学说贯穿始终。道家学说始终将可见和不可见的物质囊括于一起论述,研究时切不可顾此失彼,只注意到可见之物,则丢失了高级的、根本的、实质性的不可见本原性物质。执两用中,整体把握就是原则方法。如果不注意掌握研究方法,则难得丹道和法的神髓,理通法随,不如此则难入修真之门。

易曰,穷理尽性,以致于命,是了性了命。修真必需穷究性命之理,性命之理通彻,方能了得性命。若性命之理不明,认不得性是何物,而欲了性了命,岂不是盲修瞎炼。修真人必需以生死为大事,然后穷理性命之源根,若一毫道理穷究不彻,则一毫性命做不稳,知一分,做一分,知的十分,做的十分。

古来祖师们大慈大悲,丹经于书千百比喻,流传世间。欲人人成道,个个了真。其中药物、火候、作用法则,无不俱备。可惜后世学人,或自作聪明,或糊涂冥顽,不自辨识,不费苦功修研,偶有一得,便大肆发挥,胡吹乱造,自创学说,害人误己。亦有人自己吃不到葡萄便说葡萄酸不可耐,自己没有达到神修境界,便说别人都是假,古人全是非。要不就一顶大帽子向你罩来,看你能耐我何,如此种种可不悲乎。

纵观当今知名人物中,穷理者众乎?名噪一时的某大师,以性功著称于世,为气功热潮作出了较大贡献,功不可没。惜乎命功不足,无理论支撑,过言玄境,昙花一现,令人感叹。以山人观之,目前出山于社会上为气功正名,穷理、尽性、了命者,实属凤毛麟角,只有极少数堪称大师者,其报告委婉屈折,千比万喻,以授明心见性之玄机。惜乎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大部分人仍未参透其调心篇中的玄机。其人实为修真界一位奇才,正因其性命双修,全真而真,所以虽有攻讦者,毁谤者,均未能将其撼动。

立志修真者,均应从其出山进入社会的坷坎经历中悟到性命双修的重要性。穷理,尽性、了命、实乃修真之必由之正路和坦途,劝君勿满足于一法一技之得,勿仅沉溺于功法之中,而应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穷理尽性了命,自握智珠,则不难进入修真之大门。吾愿更多的有德有志有缘人步入修真之门,是以直书明心见性之说。

明心见性,是性命双修的入门之诀,是修性的直解总诀。明心者,明白,知晓、掌握心的含义也。正如南宗祖师张伯端《青华秘文》心为君论篇中所云:“心者,神之舍也。心者,众妙之理,而宰万物,性在乎是,命在乎是。若夫学道之士,先须了得这一个字,其余皆后段事矣,故为之传”。

所谓心,它包含了两个大的概念,此概念中又分小的概念。两个大概念,就是指形质之心和有质无形之心。心藏神,就是指识神和性体。识神也就是后天获得的思维,也称欲神、欲念、识心、主观意识等等。

性体,是指先天获得的本来面目,它的初级态称为元性,性体实质上是元性、元炁、元精三种高级物质的聚合体。未修炼之人只能称之为元性,修炼之士尽管功力深浅不同,但元精、元炁、已经开始与元性聚合,较常人的元性阳性成份增多,可以暂称为性体。真正的性体则是一个经过培育养炼而成的真我。

修真生理学认为,人将生时,元性始入。正阳真人云:“人之生,自父母交会而二气相合,即精血为胎胞,于太初之后而有太质,阴承阳生,气随胎化,三百日形圆,灵光入体,与母分离。此一点灵光就是指元性。元性含有其自身许多年代的信息,这种信息是全息性的包含着自然因果全息律,全息遗传律等非肉眼所见之物。就如同一粒梨树种子一样,其中既有父本母本祖本的信息特征,也含有其本身的特征,它并不因为是种子,而能否定它的幼芽期,成形期和结果期。这些信息都完整地储存于它的内部,只有条件具备时它们才能释放展现出来,在未展现前这些全息信息以隐态方式客观存在。

诀云:凡人投胎时,元性居方寸,而识神则居下心。下面血肉心,形大如桃,有肺以覆翼之(魄),肝以佐之(魂)。假如一日不食,心上便大不自在,以至闻惊则跳,闻怒则闷,见死亡则悲,见美色则眩。脑为神腑,不见脑动而只闻心动。方寸中之真意,如何能动?到其动时,便不妙,然亦最妙,凡是人死时方动,此为不妙。最妙者,光已凝结为法身,渐渐灵通欲动矣。此千古不传之秘也。

修炼中,在性体出窍离体之时,在初期一般人大都有心动、心悸、心憋闷之感觉,山人身旁之学生中大多数都有这种切身体验,年青人表现出的征象更突出和明显,此诀之言不谬也。

人体血肉之心,乃识神所依,属于阴火。现代医学在显态的研究领域有着长足的进步,现代医学认为意识活动在大脑,这与修真学说的“脑为神腑”之说是不谋而合的。但是修真学说更注重隐态玄元本质,“心为神脏”,“心藏神”,前辈在隐态内观慧观中的这些结论,也不是虚妄的,只是目前暂时还无法运用显态科技手段进入隐态领域研究验证而已。识心,主观意识,乃是进入修真之门的最大障碍,所谓明心,就是要修真人明白这一点并且修德积善,陶冶性情、修持炼己,涤去凡心,复见性体真性。

祖师诀云:盖心者,君之位也,以无为临之,则其所以动者,性体之性耳,以有为临之,则其所以动者,欲念之性耳。有为者,日用之心,无为者,金丹之用心也。以有为返乎无为,然后以无为而莅正事,金丹之入门也。

夫神者,有性体焉,有欲神焉。性体者,乃先天以来一点灵光也。欲神者,气质之性也。性体者,先天之性也。将生之际,元性始入,父母以情而育我体,故气质之性每遇物而生情焉,今则徐徐铲除,主于气质尽,而本元始见。本元见,而后可以用事。学人但能护性体,则超生阴阳外,不在三界中,此见性方可,所谓本来面目也。

修真之要诀,总纲在制服凡心、识神、主观意识,也就是制服后天复返于先天状态。纲举目张,继以静之一字为敲门砖,能静则可入定,定中生慧,金丹可坐致也。此两点实乃修真入门之要诀。精、气、神之所以能为我所使用,是因为心静极则生动,此动乃先天道性物质之动,而非后天意识和形体的有为参与,元精动时,海底自开,元精自升直入气穴,如一着意,则不升矣,铁门闭矣。

元气动时,其气自运于天地之间,上不过心,下不过阴,愈久愈足,如一着意,落于后天,其气自伏,难觅难寻。性体动时,无需指挥,自然由神气穴中上升至心窍,心中一悸,砰然冲出体外,初时不知其从何而出,从何而入。岂能着意用心乎。

凡心一颗日夜磨,静里觅真诀无多;

如能参透此诀理,定慧逍遥上大罗。

明心之诀要全在此矣,常人急功好利,多求功法而不研求功理,在后天有为圈内推磨,东究西参而自耗光阴,不识纲举目张之道理,究小法而失大法,如黑夜登程,东奔西撞,何日才能觅着正途。吾有数言劝诸君:



参玄悟空,万法归宗;

收心入静,法在其中。



何谓见性。祖师曰:天地视人如蜉蝣,大道视天地亦泡影,惟性体真性,则超元会而上之,其精气则随天地而败坏矣,然有性体在,即无极也,生天生地,皆由此矣。

所谓性,就是指真性,就是性体,就是本来面目。若见性体,必须先见性光,此光乃真性之光,是见真性性体的基础物质。性体是玄元全息生命体,元性是其本,他以玄元质能物质为生命能源,以玄元生理结构为组织(经络、八脉、丹窍,隐态五脏等组织),质元的显现以元精、元气的聚合为基础,性光乃精、气、神升华的显露,无光则难觅真性性体。

性光,有外炼内修之法,例如采观法、送聚法、回照法等方法凝炼。采观法,就是外采入内,见则观之。光之不足,送入太虚,聚取宇宙之灵能。回照法,亦为回光内照凝炼五行,洗魂炼魄以培性体。

修真丹道以精水、神火、意土为无上之宝。精水就是指人体内环境中后天显态生理组织中所含的先天真一之气,神火就是指性光,意土则为中宫之地,是神意和识意的总称,由于意识在修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后天之意和先天之意在修真学中常一体而论,有时用“圭”字表述其意。当喻指位置则为中宫之地,也就是脐轮后面虚无一穴。修炼即以精水为基本物质和基础,以意土为体,以神火为用。

回光照于丹田气穴,则五行攒簇,肝所藏之魂,心所藏之神,肺所藏之魄,肾所藏之志,脾所藏之意,在真意性光的统一号令下,凝聚一团达到炼魂、制魄、断识、全神的炼功效应。炼尽阴滓以返纯乾、消魄全魂,消阴制魄取阴精,则性体阳气充足,易出窍矣。性体之出窍,光弱者难以自见,此乃阴重质量不纯,玄元质能不足或玄元生理组织结构不全。光足而全者则历历分明,可内观到性体在体内的形成、成长、出窍等全过程。



必须注意的是元神并非玉神、圣神,亦不是金身,不可混为一谈。不同名称的性体真我,反映出玄元生理组织结构的不同先天层次,反映出玄元质能的先天返归能量级差。元神这一性体乃是以元性为本源,魂中阳精与魄中阴精相合产生的初级先天全新自我信息生命体,

它是修真者成就修真大业的真我。

见性之法,有内炼法,也有全息符图真言法,道家以内炼为主,全息符图真言为辅。性体初出,与识神并不同步协调,难以控制,也不必过重地以意识控制,时时加持慈悲心即可。以观为主,所见所到,一定要重德,注意筛选信息。也不必害怕,非此步入隐态玄源,跨过太极弦的的屏障,则难入自然大道之门。

明心见性,必须明真我,真我即性体,性体一出,真可谓胜券在握,得诀实修,全真之业可望矣。诗曰:



未炼还丹先炼性,未修大药先修心,

性定自然丹性至,心清然后药苗生。



要达到明心见性修证层次,应先知收心法,再言炼静功。修心是万法之祖,定其心神,方可言修真,定则静,静则生,不但要静中能静,必须做到动中也能静。闹处炼神,静中炼气。所谓心动,并非心真动,实质是意念动。所谓神弛,并非性体外驰,实指识神外驰,识神意念乃一物,动则损精耗气。意念是人体后天之主,它的欲望多,识神和意念乃一物,能去此贼,则真性圆明。不欲何贪,不贪无求,心如虚空,烦恼妄想皆不为累,再加炼气修光,修证人体隐态玄元生理组织,三元皆备,则明心见性可致。

白玉蟾师云:参玄宗不难得手,难从性宗参入,如从此入便得渊源,倘行错路径,则如虚空寻迹,披水觅路。白师乃南宗五祖之一,此一言切中性命双修的要旨和由性入命的关节处。由性宗参入,乃下手即把握先天,谁云南宗修命不修性??

由性入命,心宜虚空,神宜安定,能使心不动,不落后天,不累凡俗,心如止水,便可立丹基。修真最关键者,以修心为首务,养心为主,心动神疲,心定神闲,疲则道隐,闲则道生,胸次浩浩,乃可载道。

收心当知俭之道,心意不落于后天世俗,入于后天而知及时收回名为节俭之法,俭于目可以养神,俭于言可以养气,俭于事可以养心,俭于欲可以养精,俭于心可以出生死,是俭为万化之柄。俭于心乃修真了道的大关键,心常居空,百俗不入,染而迅退,久久无物。

制心当明内外三关,内三关:性不迁情,气不化精,神不外驰;外三关:耳不淫听,目不妄视,口不欺心。

修真之心应如金玉之坚,只有这样始能度一切烦恼,一切困难,而全身心归于大道。修真人应慈悲为本,修德、守德为基,道功为根。酒、色、财、气均需戒绝,古人谓酒色财气乃水火刀兵,是修道人的四大魔关,不能降此四魔,则勿需修真。凡俗人欲皆是障,须知房屋是量人的斗,娇妻是渡客的船,财帛乃流通之物,儿女是眼前的冤。修真者不可贪钱财,自足安贫知乐。



性功深处道功全,福力圆时道力圆。

解得真功归上觉,世间法相总非玄。

天心自与人心合,玄旨须从觉后参。

四万八千皆末法,无为妙有乃真诠。



天心即真性性体本源之场,无为妙有乃性体作功,识神同步修炼。外炼、内炼皆依此做去,法可灵金丹可得,较之单纯有为修炼,其时迅速,易进入自动修炼,功炼我的理想状态。

明心见性,前提是明心。明其概念,保持其光洁无尘,洁净无陈垢,修炼合一,三元皆备,方可见性。见性者,先见其光,洗魂炼魄,继见真我性体。性体培成,内外用功,性命双修同步而进,修真可入门矣。
股票期货外汇拐点核心交易法面授
 
离线xbh
发帖
48
开心币
0
好评度
417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2-09-01
部分内容5
玄灵修真理法学·基础教材




功理研究篇·修德明道论



道的体性特征是虚无、自然、纯粹、朴素、简单、平易、清静、无为、柔弱、不争等十种特点。道本先天,后天阐述终难尽意。这些体性特征,从人身上体现出来就是上德,上德是道的人格化和伦理化,道体现于人谓之德,显态为之德,隐态为之道。人的后天只有德心、德行接近和符合先天自然大道的特性。

最高尚的德是自然的、无形的,无迹象可睹,无端倪可察。它是内在的,含蓄的,不显山不露水,是无意的流露。道是什么特征,上德就是什么特征。

上德无心为德,下德有意为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有为而有以为。正如《清静经》所云:“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道德经》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正如圣祖所云,所谓德,应当是唯道是从,没有体悟到道的真境,没有得道,失道而后德,才需要人们重德、修德、守德。失德而仁,丧失了德者,就必须从仁修起。失仁而后义,德仁皆无,就应从义修证。失义而后礼,无德仁义者,应从礼开始修持。礼是义的基础,礼义是仁的基础,礼义仁是德的基础,礼义仁德都是道的人格体现。做人的基本准则,必须具备德、仁、义、礼。修真者必须先懂德、知德、明德、修德,许多人受德化之教甚少,自以为有德,而实际上不懂德义,不明德理,缺乏德性,虽言道德而不明道德,言行离德之本义甚远。修真者必须先学会做人,做一个德仁义礼齐备之人,才能进道修真,如果德仁义礼都不具备,就是连做一个合符凡俗世间一般道德标准之人的资格都没有,岂可问鼎修真合道的金丹大道呢!

人们没有得道,没有悟到道,才必须讲究德心、德性、德行的修持。修德万日,就是为了悟到道、得道。有了道,德的修为已在道的自然规范之中。因为心身合乎于大道,身心处于无为先天之中,万事皆合乎自然,德化其中,不德而德,不需执德,是为上德、真德。还没有得道,那就必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德、修德、守德,直至得道。如果你连德也缺乏,那就要重视和修持仁、义、礼的整体修持。

道、德、仁、义、礼五者是修真者必须达到的修为。其最终目标是道,它是总纲,失德、缺德、无德者将永远也达不到道的境界。德性、德心、德行缺乏者,则必须从礼、义、仁修持起,一步一个脚印,逐步达到全德、有德、守德的状态,继而才能进入大道之门。

圣祖老子的《道德经》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是道家哲学思想的基石和总纲。但是,其理最终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即“道”和“德”。而最后高度概括,就只有一个字:“道”,这是自然的本质和最高境界。

千日修炼,一日大彻大悟,这个大彻大悟就在于悟到道,并且得到道。在此境界,则一切繁文缛节都抛弃得干干净净,一切都透透彻彻,简洁明了。宇宙万物都是道之所生所化,道包容一切,得道则掌握了万物的实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阴阳之分合、繁衍,万象之变化,都是道的运行变化。人天相合,天之道即人之道,天下万物皆是道的体现。得道则阴阳在乎手,变化由乎心。明道、得道之唯一途径,乃是明德、重德、修德、守德。

何谓明德,明德就是要明白德的含意,德与道的内在联系,德与炼功的关系。不明此三者,则不能重视德性、德心、德行的修持。不重德。也就不可能很好地修德。不修德,也就无所谓守德。不明德、不重德、不修德、不守德,则将终生只在炼气的境界,无法跨弦通灵,进入神修境地,无法进入玄元真境,无法进入大道之门,无法进入气功之“功”的境界。

德的含意是什么?德就是真善。仅从字上解析,德字由双人傍,十、四、一、心等五个部分组成,其意为德乃众人(彳)应该一心做到,或解释为一心为众人做到,十种善行,坚持四项行为准则。这里所指的十善,乃是指十心,这就是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爱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蔼心、忍耐心、勇猛心。有此十心待人处世,则十善备矣。

四项行为准则就是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行。有此十心四礼,前面所说的仁、义、礼全在其中,如果修持不辍,积行累功,则德可全,德全且备则心静,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大道可坐至矣。

德之体现于人者,有四种境界:真德、玄德、阴德、显德。

真德者,就是上德,此种德乃是一种“道”性“佛”性完美的体现,是一种自然的、无为的真常之德,没有后天的、主观意识的斧凿刀雕之痕,是道的一种自然而完善的流露,是德与道的一种完美结合。

玄德者,此种德是一种最符合道性的表现形态,玄德不是单纯依靠肉身机体所去完成和实现,而是通过自己的高级全息生命体,在高维空间或者说是在微观世界内作功,完成行为而作用于显态世界,产生德象的一种真善。行玄德者,无表象可循,是德性和自己的玄体相结合的体现,其所作之功最符合隐态和显态的自然之道。修真者在培育出自己的高级全息体后,常常在功态中或非功态中自觉或非自觉地为他人或社会作大好事,例如治病、解难、维护生态平衡等等,这些不能被常人知晓的,却又能实现和完成的善行,就称之为玄德。

阴德者,是一种德心和德行相结合的表现,阴德是一种接近道性的表现形式。阴德必需依靠肉身才能实现和完成。施恩不图报,行善不留名,是阴德的重要特点,也就是善行做到天知、地知、己知、人知而不识的一种表现形式。阴德之行虽不能完全完美地符合自然之道和天道,但它是真正的炼气功和修真者步入玄德的基础和阶梯。修炼者在初乘修证阶段,必需高度重视修持阴德,才能步入修证玄德之门。

显德者,也是德心和德行相结合的表现。但是由于其具备显性的特点,也就是为人所知所晓,而易获得显而易见的物质感谢和口头感谢,使显隐能量场出现等价交换,产生平衡态,不利于真正修真者所需要的“积行累功,舍多得少,得于玄态。”所以修持者应当注意,不应局限于积显德,而落入后天常道之人所应做到的、起码的做人的行为准则上,超乎常道之上才近真。

无论是那一种德,都是“心为主宰、行为体现”的客观。要想不执于德者,修心为上、为根本,从心上修起,才能寻着本源。真(上)德是无心、空心的体现;玄德是明心的体现;阴德和显德都是心中尚有尘浊,继续修证以待明心的体现。



佛道需从心上寻,人人心内有真人,

根性即是菩提子,修心能致绿成荫。



为了使大家对十善、十心有所知晓和依凭,逐步实践这些内容,现将十心之大意开列于后,供实修者研究。

忠孝心者,忠于国家民族,孝敬父母长辈,忠孝乃人立身处世之大节,万善之根源,古圣前贤垂训谆谆,载于典册备至,究而研之,贯以今世新义,遵循行之可也。

好善心者,见人之危,则扶持帮助。见物之危,则救活解脱。尽己之力而为,如不能为则委曲求其全,设法周旋,用善心满足而后已,不仅仅是表现在施财好义上,谓之善也。

慈悲心者,天下人心虽然不齐,好恶有别,但皆存元性,皆吾一体,禽兽昆虫、草木亦同此生机,保护生态平衡,必须爱而护之,怜而惜之,不可损伤所谓尽己性、尽人性、尽物性是也。宇宙万物皆可为师,乃师其性、得其助也。

平等心者,心中无富贵,眼中无贫贱,言行无势利,一视同仁,平等待之,则世俗之浊氛消除殆尽,和气周流身心矣。

博爱心者,以博大心胸,爱护世人及万物,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尊老爱幼,仁爱广施于人民和万物,不以识心之好恶而区分是也。

教化心者,见人之善行,则褒扬宣传,倡其善行,扬其善心。见人之恶,则苦口婆心,规劝其改恶向善,以己之行代为化解,以遏其恶。成人之善,如成己之善。去人之恶,如去己之恶,岂可小视耶。

忠恕心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视人如己,时时自省,以忠信宽恕之心待人处世。人前不论他人过,人后不计他人非。

和蔼心者,人无高低贵贱之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待人皆要和蔼亲近,勿存亲疏,勿以衣帽言词取人,心平气和待众生,一视同仁。

忍耐心者,心字头上一把刀,严于律己,处逆境而不退转,居顺境而不轻心,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之逆境、困苦、恶行等。心如止水,平静应变,不惊不辱,知白守黑。

勇猛心者,凡是当为者,应该自己立定主见,见义勇为,为人排忧解难,拔困扶危,一直做去,勿为环境和他人所阻,不必等待观望,是为勇猛心也。

德与道的内在关系若何?德是道的人格化、伦理化,道体现于人体就谓之德,德是道的表现形式,德是道的一种可见、可观、可言、可触及的具体表现形式,德是有形,道是无形。德是形,道是质,德是悟道、得道的基础物质。无德、缺德则修真无法入门,炼气功无法

进入‘功’的境界。今人炼气功者,大都只重视功法,而不重视明德、重德、修德、守德。著书立说亦只片言敷叙,此乃不明理也。如此修炼,当然只能永远停在炼气的水平,而无法达到“功”和神修的境界。德是道之入门金钥匙,愿人人自握。牢握此匙,登堂入室也非难事。

德与炼功的关系。德厚功高,功高德厚,此至言也。人之主观意识、思想、也称识神,它是从后天客观世界获得,此识心被物欲所染,七情六欲所困。人之元性,乃先天获得,“人之初性本善”,乃实指此。《清静经》云:“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诗曰:



学道先从识自心,自心深处最难寻,

若还寻到无寻处,始信凡心即道心。

大道不远在身中,万物皆空心不空,

性若空时和气注,气归元海寿无穷。

欲得身中神不出,莫向灵台留一物,

物在身中神不清,耗散真精道难寻,

一念动时皆是火,万缘寂处即生真。

人之七情六欲,是损德败道之毒药,是蒙蔽心性之雾瘴。修德就是去七情、断六欲的根本大法,修德是铸慧剑,凭此剑斩断七情六欲,而达到灵台无一物的境界,则道可致矣。

修德是去人心立道心的法宝。许多人以为修德与炼功并无多大内在联系,实乃无知也。要想真正进入修真的大门,非修德不能进道。

修德的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其内在效应,能去六欲断七情使灵台清净,炼功易于入静,心猿易锁,意马易拴。识心清净,则真性易现,主观意识和下意识之间才能和谐、统一和同步,才能真正体会到如何调心、调神。识神和性体之间,也是一个太极模式图,识神为阴,性体为阳。吾有诀云:

说阴阳,道阴阳,阴阳中间隔堵墙,

欲见真性化阴阳,需凭德器拆此墙,

修真明得此中理,逍遥九天全真郎。

修德的外在效应,正应一句俗语;得道者多助。修真人在未得道之前,就必须信守重德、修德、守德多助的格言,积善为德,积行累功,以德修真。这个多助是表现在多方面的,有隐态空间信息界的帮助,也有显态物质世界人、事物的帮助。要取得隐显三界所有的帮助,就必须广结善缘,广种佛田,对人如此,对动物、植物、事物亦应如此。你才能为自己修真制造一个良好的外在环境,古代亦称之为修“外功”。

很多人积德求报,而且希望现报,此乃执德,执德是无德的表现,有心行善不为德。修德者并非无报,其报在天,其报在道,报之于无形也。修炼到调神境界时,这其间的因果关系就会逐步知晓。所以很多师傅说,功夫的提高,并不完全在“炼功”这二个字上,而在于修德上。

是进入上乘境界的根本之法。很多人炼气功多年,真气颇足,但总感到功不上升,难入佳境,只以为是功法不理想,到处寻找上乘大法,寻找速成捷法,岂知法在自心自性之中。其实,法无定法,万法归宗,它归宗在炼功的基本原则上。这个原则就是明心见性,修德明道。只要我们掌握了原则的要领,就可获得最佳的修炼方法。

修真的稍高层次实际上就不是靠炼的,而关键是在修德上,当你进入无为下意识先天状态后,在玄源积行累功时你自己才会明白。当你遇到特殊的情况,而出现了微妙或者奇妙的变化,或者化险为夷,逢凶转吉,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奇妙故事时,你仔细体悟,在玄源求证,回忆自己所做过的善事、善行,就会真正明白神修的含意。就会明白得道多助的内在玄妙。

修德的善行越多、越大,那么你的心灵就越易净化,性体就越活跃,主观意识和性体之间的通道就越畅通,太极弦就会敞开,或者被你所掌握,识神与性体之间就容易同步作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德,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修德明道的人,都会在自己的周围环境中形成一个有形和无形的强场,获得有形和无形的帮助,特别是玄源恩师们的帮助和各种信息的支持和扶助。修德是修真的重要原则,也是修真的重要功法,特别是修性、明心见性的重要技术方法。古人用修真一词而不用“炼真”之语,其玄奥也在于斯,“气”在乎炼,“功”在乎修。

传统的修真之法,大都是山中得诀,入世积修,积修有成,入山全真。前人将这类方法称之为入世法和出世法,此二法简而言之,也仍然是“修炼”二字而已。

入世法之修,乃是和光混俗,修心炼己,德性浩然正气坚存于胸,宏愿大志牢记于心,莲藕风骨之气扎根于身。为社会、为人类、为众生做好事,力行正义,苦己利人,谦虚忍让,宽宏大量,慈悲恻隐,导人为善,广行方便,以十种善行广行方便、广种福田,积行累功,以补先天福慧之不足,增聚今世之德基,以促进和确保修真之福果。

出世法之修,乃退而密修,修炼己之身心。筑基炼己、悔过迁善、立志守戒、出有入无,以无为进入正觉境地,明心见性,灵光圆明,真性成就,阴界除名,积行累功,金丹有成,而达我命由我不由天。

出世法与入世之法,相辅相成,出世法必须从入世法积行累功做起,入世法乃是基础,入得世间乃出得世间,德业不雄厚而出世修者无有成就之期。出世所修之功,不入世积德善,修真之层次难以上升,出世与入世之法应互为补充方合法度。

积行累功乃修德之法,非此不能入室,非此不能进门。从前将此称之为外功。经云:太上曰,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此乃修真至言,非虚说也。百善之中引度人为最大的善行,治病、解厄都只能仅救其身,保其此生一世。而劝人向善,普种善根,特别是引度人向善修真,却是救人于万世不劫,永脱苦海。引度人向善修德修真之法颇多,劝修即是众法之一,有能力者则可直接劝引或者度化。

练习内功虽然可以延己之命,祛疾增寿,以安享天年,但不能感格空间隐态的上、中、下三层次的各层次恩师,获得无形帮助有形的效应。只有内外兼修,性命双修,内炼金丹,外积善德,才能感格天地而动空间,内外齐修,双功并进,直趋修真之门庭,继而登堂入。
离线xbh
发帖
48
开心币
0
好评度
417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2-09-01
部分内容5
玄灵修真理法学·基础教材




功理研究篇·修德明道论



道的体性特征是虚无、自然、纯粹、朴素、简单、平易、清静、无为、柔弱、不争等十种特点。道本先天,后天阐述终难尽意。这些体性特征,从人身上体现出来就是上德,上德是道的人格化和伦理化,道体现于人谓之德,显态为之德,隐态为之道。人的后天只有德心、德行接近和符合先天自然大道的特性。

最高尚的德是自然的、无形的,无迹象可睹,无端倪可察。它是内在的,含蓄的,不显山不露水,是无意的流露。道是什么特征,上德就是什么特征。

上德无心为德,下德有意为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有为而有以为。正如《清静经》所云:“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道德经》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正如圣祖所云,所谓德,应当是唯道是从,没有体悟到道的真境,没有得道,失道而后德,才需要人们重德、修德、守德。失德而仁,丧失了德者,就必须从仁修起。失仁而后义,德仁皆无,就应从义修证。失义而后礼,无德仁义者,应从礼开始修持。礼是义的基础,礼义是仁的基础,礼义仁是德的基础,礼义仁德都是道的人格体现。做人的基本准则,必须具备德、仁、义、礼。修真者必须先懂德、知德、明德、修德,许多人受德化之教甚少,自以为有德,而实际上不懂德义,不明德理,缺乏德性,虽言道德而不明道德,言行离德之本义甚远。修真者必须先学会做人,做一个德仁义礼齐备之人,才能进道修真,如果德仁义礼都不具备,就是连做一个合符凡俗世间一般道德标准之人的资格都没有,岂可问鼎修真合道的金丹大道呢!

人们没有得道,没有悟到道,才必须讲究德心、德性、德行的修持。修德万日,就是为了悟到道、得道。有了道,德的修为已在道的自然规范之中。因为心身合乎于大道,身心处于无为先天之中,万事皆合乎自然,德化其中,不德而德,不需执德,是为上德、真德。还没有得道,那就必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德、修德、守德,直至得道。如果你连德也缺乏,那就要重视和修持仁、义、礼的整体修持。

道、德、仁、义、礼五者是修真者必须达到的修为。其最终目标是道,它是总纲,失德、缺德、无德者将永远也达不到道的境界。德性、德心、德行缺乏者,则必须从礼、义、仁修持起,一步一个脚印,逐步达到全德、有德、守德的状态,继而才能进入大道之门。

圣祖老子的《道德经》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是道家哲学思想的基石和总纲。但是,其理最终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即“道”和“德”。而最后高度概括,就只有一个字:“道”,这是自然的本质和最高境界。

千日修炼,一日大彻大悟,这个大彻大悟就在于悟到道,并且得到道。在此境界,则一切繁文缛节都抛弃得干干净净,一切都透透彻彻,简洁明了。宇宙万物都是道之所生所化,道包容一切,得道则掌握了万物的实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阴阳之分合、繁衍,万象之变化,都是道的运行变化。人天相合,天之道即人之道,天下万物皆是道的体现。得道则阴阳在乎手,变化由乎心。明道、得道之唯一途径,乃是明德、重德、修德、守德。

何谓明德,明德就是要明白德的含意,德与道的内在联系,德与炼功的关系。不明此三者,则不能重视德性、德心、德行的修持。不重德。也就不可能很好地修德。不修德,也就无所谓守德。不明德、不重德、不修德、不守德,则将终生只在炼气的境界,无法跨弦通灵,进入神修境地,无法进入玄元真境,无法进入大道之门,无法进入气功之“功”的境界。

德的含意是什么?德就是真善。仅从字上解析,德字由双人傍,十、四、一、心等五个部分组成,其意为德乃众人(彳)应该一心做到,或解释为一心为众人做到,十种善行,坚持四项行为准则。这里所指的十善,乃是指十心,这就是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爱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蔼心、忍耐心、勇猛心。有此十心待人处世,则十善备矣。

四项行为准则就是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行。有此十心四礼,前面所说的仁、义、礼全在其中,如果修持不辍,积行累功,则德可全,德全且备则心静,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大道可坐至矣。

德之体现于人者,有四种境界:真德、玄德、阴德、显德。

真德者,就是上德,此种德乃是一种“道”性“佛”性完美的体现,是一种自然的、无为的真常之德,没有后天的、主观意识的斧凿刀雕之痕,是道的一种自然而完善的流露,是德与道的一种完美结合。

玄德者,此种德是一种最符合道性的表现形态,玄德不是单纯依靠肉身机体所去完成和实现,而是通过自己的高级全息生命体,在高维空间或者说是在微观世界内作功,完成行为而作用于显态世界,产生德象的一种真善。行玄德者,无表象可循,是德性和自己的玄体相结合的体现,其所作之功最符合隐态和显态的自然之道。修真者在培育出自己的高级全息体后,常常在功态中或非功态中自觉或非自觉地为他人或社会作大好事,例如治病、解难、维护生态平衡等等,这些不能被常人知晓的,却又能实现和完成的善行,就称之为玄德。

阴德者,是一种德心和德行相结合的表现,阴德是一种接近道性的表现形式。阴德必需依靠肉身才能实现和完成。施恩不图报,行善不留名,是阴德的重要特点,也就是善行做到天知、地知、己知、人知而不识的一种表现形式。阴德之行虽不能完全完美地符合自然之道和天道,但它是真正的炼气功和修真者步入玄德的基础和阶梯。修炼者在初乘修证阶段,必需高度重视修持阴德,才能步入修证玄德之门。

显德者,也是德心和德行相结合的表现。但是由于其具备显性的特点,也就是为人所知所晓,而易获得显而易见的物质感谢和口头感谢,使显隐能量场出现等价交换,产生平衡态,不利于真正修真者所需要的“积行累功,舍多得少,得于玄态。”所以修持者应当注意,不应局限于积显德,而落入后天常道之人所应做到的、起码的做人的行为准则上,超乎常道之上才近真。

无论是那一种德,都是“心为主宰、行为体现”的客观。要想不执于德者,修心为上、为根本,从心上修起,才能寻着本源。真(上)德是无心、空心的体现;玄德是明心的体现;阴德和显德都是心中尚有尘浊,继续修证以待明心的体现。



佛道需从心上寻,人人心内有真人,

根性即是菩提子,修心能致绿成荫。



为了使大家对十善、十心有所知晓和依凭,逐步实践这些内容,现将十心之大意开列于后,供实修者研究。

忠孝心者,忠于国家民族,孝敬父母长辈,忠孝乃人立身处世之大节,万善之根源,古圣前贤垂训谆谆,载于典册备至,究而研之,贯以今世新义,遵循行之可也。

好善心者,见人之危,则扶持帮助。见物之危,则救活解脱。尽己之力而为,如不能为则委曲求其全,设法周旋,用善心满足而后已,不仅仅是表现在施财好义上,谓之善也。

慈悲心者,天下人心虽然不齐,好恶有别,但皆存元性,皆吾一体,禽兽昆虫、草木亦同此生机,保护生态平衡,必须爱而护之,怜而惜之,不可损伤所谓尽己性、尽人性、尽物性是也。宇宙万物皆可为师,乃师其性、得其助也。

平等心者,心中无富贵,眼中无贫贱,言行无势利,一视同仁,平等待之,则世俗之浊氛消除殆尽,和气周流身心矣。

博爱心者,以博大心胸,爱护世人及万物,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尊老爱幼,仁爱广施于人民和万物,不以识心之好恶而区分是也。

教化心者,见人之善行,则褒扬宣传,倡其善行,扬其善心。见人之恶,则苦口婆心,规劝其改恶向善,以己之行代为化解,以遏其恶。成人之善,如成己之善。去人之恶,如去己之恶,岂可小视耶。

忠恕心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视人如己,时时自省,以忠信宽恕之心待人处世。人前不论他人过,人后不计他人非。

和蔼心者,人无高低贵贱之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待人皆要和蔼亲近,勿存亲疏,勿以衣帽言词取人,心平气和待众生,一视同仁。

忍耐心者,心字头上一把刀,严于律己,处逆境而不退转,居顺境而不轻心,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之逆境、困苦、恶行等。心如止水,平静应变,不惊不辱,知白守黑。

勇猛心者,凡是当为者,应该自己立定主见,见义勇为,为人排忧解难,拔困扶危,一直做去,勿为环境和他人所阻,不必等待观望,是为勇猛心也。

德与道的内在关系若何?德是道的人格化、伦理化,道体现于人体就谓之德,德是道的表现形式,德是道的一种可见、可观、可言、可触及的具体表现形式,德是有形,道是无形。德是形,道是质,德是悟道、得道的基础物质。无德、缺德则修真无法入门,炼气功无法

进入‘功’的境界。今人炼气功者,大都只重视功法,而不重视明德、重德、修德、守德。著书立说亦只片言敷叙,此乃不明理也。如此修炼,当然只能永远停在炼气的水平,而无法达到“功”和神修的境界。德是道之入门金钥匙,愿人人自握。牢握此匙,登堂入室也非难事。

德与炼功的关系。德厚功高,功高德厚,此至言也。人之主观意识、思想、也称识神,它是从后天客观世界获得,此识心被物欲所染,七情六欲所困。人之元性,乃先天获得,“人之初性本善”,乃实指此。《清静经》云:“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诗曰:



学道先从识自心,自心深处最难寻,

若还寻到无寻处,始信凡心即道心。

大道不远在身中,万物皆空心不空,

性若空时和气注,气归元海寿无穷。

欲得身中神不出,莫向灵台留一物,

物在身中神不清,耗散真精道难寻,

一念动时皆是火,万缘寂处即生真。

人之七情六欲,是损德败道之毒药,是蒙蔽心性之雾瘴。修德就是去七情、断六欲的根本大法,修德是铸慧剑,凭此剑斩断七情六欲,而达到灵台无一物的境界,则道可致矣。

修德是去人心立道心的法宝。许多人以为修德与炼功并无多大内在联系,实乃无知也。要想真正进入修真的大门,非修德不能进道。

修德的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其内在效应,能去六欲断七情使灵台清净,炼功易于入静,心猿易锁,意马易拴。识心清净,则真性易现,主观意识和下意识之间才能和谐、统一和同步,才能真正体会到如何调心、调神。识神和性体之间,也是一个太极模式图,识神为阴,性体为阳。吾有诀云:

说阴阳,道阴阳,阴阳中间隔堵墙,

欲见真性化阴阳,需凭德器拆此墙,

修真明得此中理,逍遥九天全真郎。

修德的外在效应,正应一句俗语;得道者多助。修真人在未得道之前,就必须信守重德、修德、守德多助的格言,积善为德,积行累功,以德修真。这个多助是表现在多方面的,有隐态空间信息界的帮助,也有显态物质世界人、事物的帮助。要取得隐显三界所有的帮助,就必须广结善缘,广种佛田,对人如此,对动物、植物、事物亦应如此。你才能为自己修真制造一个良好的外在环境,古代亦称之为修“外功”。

很多人积德求报,而且希望现报,此乃执德,执德是无德的表现,有心行善不为德。修德者并非无报,其报在天,其报在道,报之于无形也。修炼到调神境界时,这其间的因果关系就会逐步知晓。所以很多师傅说,功夫的提高,并不完全在“炼功”这二个字上,而在于修德上。

是进入上乘境界的根本之法。很多人炼气功多年,真气颇足,但总感到功不上升,难入佳境,只以为是功法不理想,到处寻找上乘大法,寻找速成捷法,岂知法在自心自性之中。其实,法无定法,万法归宗,它归宗在炼功的基本原则上。这个原则就是明心见性,修德明道。只要我们掌握了原则的要领,就可获得最佳的修炼方法。

修真的稍高层次实际上就不是靠炼的,而关键是在修德上,当你进入无为下意识先天状态后,在玄源积行累功时你自己才会明白。当你遇到特殊的情况,而出现了微妙或者奇妙的变化,或者化险为夷,逢凶转吉,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奇妙故事时,你仔细体悟,在玄源求证,回忆自己所做过的善事、善行,就会真正明白神修的含意。就会明白得道多助的内在玄妙。

修德的善行越多、越大,那么你的心灵就越易净化,性体就越活跃,主观意识和性体之间的通道就越畅通,太极弦就会敞开,或者被你所掌握,识神与性体之间就容易同步作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德,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修德明道的人,都会在自己的周围环境中形成一个有形和无形的强场,获得有形和无形的帮助,特别是玄源恩师们的帮助和各种信息的支持和扶助。修德是修真的重要原则,也是修真的重要功法,特别是修性、明心见性的重要技术方法。古人用修真一词而不用“炼真”之语,其玄奥也在于斯,“气”在乎炼,“功”在乎修。

传统的修真之法,大都是山中得诀,入世积修,积修有成,入山全真。前人将这类方法称之为入世法和出世法,此二法简而言之,也仍然是“修炼”二字而已。

入世法之修,乃是和光混俗,修心炼己,德性浩然正气坚存于胸,宏愿大志牢记于心,莲藕风骨之气扎根于身。为社会、为人类、为众生做好事,力行正义,苦己利人,谦虚忍让,宽宏大量,慈悲恻隐,导人为善,广行方便,以十种善行广行方便、广种福田,积行累功,以补先天福慧之不足,增聚今世之德基,以促进和确保修真之福果。

出世法之修,乃退而密修,修炼己之身心。筑基炼己、悔过迁善、立志守戒、出有入无,以无为进入正觉境地,明心见性,灵光圆明,真性成就,阴界除名,积行累功,金丹有成,而达我命由我不由天。

出世法与入世之法,相辅相成,出世法必须从入世法积行累功做起,入世法乃是基础,入得世间乃出得世间,德业不雄厚而出世修者无有成就之期。出世所修之功,不入世积德善,修真之层次难以上升,出世与入世之法应互为补充方合法度。

积行累功乃修德之法,非此不能入室,非此不能进门。从前将此称之为外功。经云:太上曰,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此乃修真至言,非虚说也。百善之中引度人为最大的善行,治病、解厄都只能仅救其身,保其此生一世。而劝人向善,普种善根,特别是引度人向善修真,却是救人于万世不劫,永脱苦海。引度人向善修德修真之法颇多,劝修即是众法之一,有能力者则可直接劝引或者度化。

练习内功虽然可以延己之命,祛疾增寿,以安享天年,但不能感格空间隐态的上、中、下三层次的各层次恩师,获得无形帮助有形的效应。只有内外兼修,性命双修,内炼金丹,外积善德,才能感格天地而动空间,内外齐修,双功并进,直趋修真之门庭,继而登堂入。
离线天魔猫
发帖
107
开心币
0
好评度
525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2-09-01
熊师父原来已经出国了!!!!
我已经和他失去联系7年了!!!!
想当年,他辛苦教导我们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股票期货外汇拐点核心交易法面授
 
DNA正反螺旋运动和跳变拐点:时间,价格,趋势,级别
离线天魔猫
发帖
107
开心币
0
好评度
525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2-09-01
熊师父原来已经出国了!!!!
我已经和他失去联系7年了!!!!
想当年,他辛苦教导我们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DNA正反螺旋运动和跳变拐点:时间,价格,趋势,级别
离线天葬
发帖
53
开心币
0
好评度
231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2-09-01
我看熊厚金
熊厚金口才较好,文字犹佳,但好脑瓜不用在正道上,
传邪功坑人骗财.他的归宿..........
离线天葬
发帖
53
开心币
0
好评度
231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2-09-01
我看熊厚金
熊厚金口才较好,文字犹佳,但好脑瓜不用在正道上,
传邪功坑人骗财.他的归宿..........
股票期货外汇拐点核心交易法面授
 
离线天葬
发帖
53
开心币
0
好评度
231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2-09-01
我看熊厚金
熊厚金口才较好,文字犹佳,但好脑瓜不用在正道上,
传邪功坑人骗财.他的归宿..........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