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102阅读
  • 9回复

01、啄啐同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蒙刚
 
发帖
476
开心币
0
好评度
214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7-10
01-10: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本贴内容为原创作品,版权为作者和版主共同所有,内容观点不代表乐趣园立场。

--------------------------------------------------------------------------------
01、啄啐同时
公案原文:
洞山广道者,梓州人,丛林号广无心。
初游方,问云盖智和尚:“兴化打维那,意旨如何?”
智下绳床,展两手吐舌示之。广打一坐具。智云:“此是风力所转。”
又持此语问石霜琳和尚。琳云:“你意作么生?”
广亦打一坐具。琳云:“好一坐具!只是你不知落处。”
又问真净。净云:“你意作么生?”
广亦打一坐具。净云:“他打你亦打。”
广于此大悟。
真净因作颂云:
丈夫当断不自断,兴化为人彻底汉。
已后从他眼自开,棒了罚钱趁出院。

老人眉批:
于节骨眼上,顺水推舟,使学人悟来,又有啄啐同时之妙,真是大手笔宗师!

锯解秤砣:
先举“兴化打维那”公案:

兴化存奖禅师谓克宾维那曰:“汝不久为唱导之师。”
宾曰:“不入这保社。”
师曰:“会了不入,不会了不入?”
曰:“总不与么。”
师便打。曰:“克宾维那法战不胜,罚钱伍贯,设饡饭一堂。”
次日,师自白椎曰:“克宾维那法战不胜,不得吃饭。”
即便出院。

这则公案的意旨如何呢?先看看古禅师是怎么说的吧:

饶州荐福禅师,上堂:“先师寻常用脑后一鎚,卸却学者胸中许多屈曲。当年克宾维那,曾中兴化此毒。往往天下丛林,唤作超宗异目。非唯孤负兴化,亦乃克宾受辱。若是临济儿孙,终不依草附木。资福喜见同参,今日倾肠倒腹。”
遂卓拄杖,喝一喝曰:“还知先师落处么?伎死禅和,如麻似粟。”

好一个“若是临济儿孙,终不依草附木”,这话与克宾维那的“不入这保社”同一旨趣。那么,天下丛林唤什么作“超宗异目”呢?是指克宾维那的“总不与么”。不过,若唤这个作“超宗异目”,不但辜负了兴化,不明兴化的意旨,也辱及克宾维那。真净禅师赞兴化禅师“为人彻底”。怎么个彻底呀?当然是“棒了罚钱趁出院”。同时批评克宾维那“丈夫当断不自断”,那怎么才算自断哪?若克宾维那接住兴化之棒送一送,不但省了饭钱,而且还能卸却胸中许多屈曲。可惜他只跳得两跳(跳得极漂亮啊),却于关键时未接兴化之棒。那就只好“已后从他眼自开”了,鹞子已过新罗,不待以后还能怎样啊!
再看这位广道者,他参这则公案可费了不少苦心。自己参不透,就到处问人。智和尚说他打坐具是风力所转,他没明白;琳和尚说他打坐具不知落处,他还没明白;真净一句“他打你亦打”,这脑后一鎚,正挠着广道者的痒处,他刹那之间,公案脱落,本来一段真光,朗然现前。不愧此生矣!
师尊 元音老人赞真净禅师是“大手笔宗师”,是因为他能号准广道者的脉,能找准节骨眼。广道者迷闷于这公案,而又孜孜不舍,就象壳里的小鸡,要破壳而出,在里面啐。真净禅师找准时机,在外面同时一啄,顿时无明壳破,打碎广道者的迷闷。妙哉!“啄啐同时之妙”也!

………………………………

02、大哉楚圆
公案原文:
慈明、琅琊、大愚等数人辞汾阳,相让不肯为参头。
汾阳云:此行不可以戒腊推。听吾一颂:
天无头,吉州城畔展戈矛。
将军疋马林下过,员州城里闹啾啾。
慈明出班云:楚圆何人!敢当此记莂。遂领众拜辞。

锯解秤砣:
楚圆是慈明禅师的法名。他和琅琊慧觉、大愚守芝三人,是汾阳善昭禅师座下最透脱的三个得法弟子。三人中,慈明禅师年龄最小,却最有证量,后被称为“西河狮子”,宗风大振。
这是他们当初在汾阳学禅时的事。有一天,以他们三个为首,有十多个学人要离开汾阳,去参访诸方,开开眼界。这是一个参学团体,总要有一个头儿啊。可他们三个互相谦让,谁也不肯做参头。老和尚说:这一次谁做参头,不能凭戒腊长短推选。听我一颂:
天无头——大
吉州城畔展戈矛——哉
将军疋马林下过——楚
员州城里闹啾啾——圆
哈哈!这老和尚说起字谜来了。慈明何等聪明,听得出是说他。便站出来说:“楚圆何人!敢当此记莂。”遂不推辞,领着大家拜别汾阳而去。

这则公案解完了。再多罗嗦几句:
为参头——为唱导之师。
敢当此记莂——不入这保社。
楚圆何人——总不与么。
可惜克宾维那不如慈明禅师透脱,接下来的一招使不出,那就不能即时为唱导之师了。

………………………………

03、一切现成
公案原文:
湛堂准和尚初参真净。净问:“近离甚处?”
准云:“大仰。”
“夏在甚处?”
准云:“大沩。”
净云:“甚处人氏?”
准云:“兴元府。”
净展两手云:“我手何似佛手?”
准罔措。
净云:“适来袛对,一一灵明天真。及乎道个佛手便成窒碍,且道病在甚处?”
准云:“某甲不会。”
净云:“一切现成,更教谁会!”

老人眉批:
只因现成极,转令明悟迟!因世人均在玄妙处探索也。

锯解秤砣:
湛堂文准禅师在开始学禅的时候,去参访真净禅师。真净禅师问他:你从什么地方来(最近离开的是什么地方)?他答:从大仰山来。问:在什么地方过夏?答:在大沩山过夏。问:你是哪里人?答:我是兴元府人氏。
真净禅师伸开两手,突然问道:“我手何似佛手?”文准禅师答不上来了。真净禅师说:刚才那三问三答,你句句现成,灵明天真,不费思索。怎么说个“佛手”便成障碍了?这是哪里出了毛病了?文准禅师说:这一问,文准不能领会。看!到这儿他不能领会了。为什么不能领会?他觉得“我手何似佛手”内含玄机。前三问三答平常,到这儿就玄妙了。其实,平常心是道,有什么玄妙!所以真净禅师喝他:“一切现成,更教谁会!”
就因为一切现成,他反而不能把握,总是往奇特处想。所以,老人批示曰:“只因现成极,转令明悟迟!因世人均在玄妙处探索也。”老人的话不止是对这个公案说,更是对我们讲的啊!

………………………………

04、尚在客地
公案原文:
暹道者久参雪窦,窦欲举住金鹅。暹闻之,夜潜,书偈于方丈壁间,即遁去。偈曰:“不是无心继祖灯,道惭未厕岭南能【老人眉批:不打自招!】。三更月下离岩窦,眷眷无言恋碧层。”又曰:“三十余年四海间,寻师择友未尝闲。今朝得到无心地,却被无心趁出山【老人眉批:果真到得无心地乎?】。”暹后出世开先,承嗣德山远和尚,续通雪窦书。山前婆子见专使,欣然问曰:“暹首座出世,为谁烧香?”专使曰:“德山远和尚。”婆子诟骂曰:“雪窦抖擞屎肠说禅为你,你得恁么辜恩负德!”

老人眉批:
禅客,禅客,知你尚在客地也。

锯解秤砣:
据灯录记载,开先善暹禅师(即此公案中的暹道者)是德山志先禅师的法嗣。《五灯会元》里说:庐山开先善暹禅师,临江军人也,操行清苦,遍游师席,以明悟为志。参德山。见山上堂,顾视大众曰:“师子嚬呻,象王回顾。”师忽有省,入室陈所解。山曰:“子作么生会?”师回顾曰:“后园驴吃草。”山然之。后至雪窦……
本公案说他“久参雪窦”,注意这个“久”字。彻底解除粘着,颇费时日。山前婆子说他“雪窦抖擞屎肠说禅为你”,可见雪窦禅师在长时间里为他下了不少功夫。他真的毫无粘着了么?并不见得。老人就有质疑:“果真到得无心地乎?”,还说他的诗句“道惭未厕岭南能”是“不打自招”。若不能毫无粘着,那就是“尚在客地”。所以老人眉批:“禅客,禅客,知你尚在客地也。”。
若尚在客地,则仍须参学,大可不必“继祖灯”啊。

………………………………

05、身手不凡
公案原文:
云居舜老夫,常讥天衣怀禅师说葛藤禅。一日闻怀迁化,于法堂上合掌云:“且喜葛藤桩子倒了也。”秀圆通时在会中作维那,每见呵骂不已,乃谓同列曰:“我须与这老汉理会一上。”及夜参,又如前呵骂。秀出众厉声曰:“岂不见《圆觉经》中道……”舜遽曰:“久立。大众。伏惟珍重!”便归方丈。秀曰:“这老汉通身是眼,骂得怀和尚也。”

老人眉批:
身手果自不凡!

锯解秤砣:
秀圆通即圆通法秀禅师,是天衣义怀禅师的法嗣,当时在云居晓舜禅师(舜老夫)那里作维那。平时舜老夫讥讽他师父,他都忍下了。及至他师父圆寂,舜老夫还是讥讽,秀禅师这才决定要跟舜老夫理论理论。待夜参时,舜老夫又开始骂了,秀禅师厉言厉色地站出来理论。谁知舜老夫截断他的话语,轻描淡写地说:“大家都站久了,回去休息吧。各位珍重!”秀禅师理论不成,却说:“这老汉通身是眼,骂得怀和尚也。”刚刚还站出来理论,却又说骂得,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须知秀禅师道眼通明,颇能识得好歹。舜老夫若也跟他理论,岂不也成了葛藤禅!那就没资格讥讽天衣怀禅师说葛藤禅了。快刀斩乱麻,截断他的话语,不跟他理论,转身回方丈。舜老夫是好手!老人赞舜老夫曰:“身手果自不凡!”

………………………………

06、无须惊叹
公案原文:
湖南小景湻,有才学,曾著无缝塔铭。大通本禅师用其语,答无缝塔话云:“烟霞生背面,星月绕檐楹。”
湻居岳麓寺,律身精进,偶一夜经行殿陛失脚被攧,傍僧掖起,昏懵不晓人事,至于平生所著文字,亦不能晓。
兜率照禅师,初游方过岳麓,闻老宿言湻事。照惊曰:“我此生参禅不明心地,亦如湻也。偶一失跌尚如此,况隔阴耶!”

老人眉批:
纵明心地,未至通发,亦不免失脚而脑震荡,不晓人事也。

锯解秤砣:
其实,照禅师无须惊叹。慢说不明心地,“纵明心地,未至通发,亦不免失脚而脑震荡,不晓人事也。”(老人眉批)
释迦佛的佛法本就是火里生莲之法,今生未至通发,还有下生。重要的是持纯正信、发恳切愿、履不退行。看人家闲禅师是什么作略:

邓州香严智闲禅师,青州人也。厌俗辞亲,观方慕道。在百丈时性识聪敏,参禅不得。洎丈迁化,遂参沩山。山问:“我闻汝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此是汝聪明灵利,意解识想,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时,试道一句看。”师被一问,直得茫然。归寮将平日看过底文字从头要寻一句酬对,竟不能得,乃自叹曰:“画饼不可充饥。”屡乞沩山说破,山曰:“我若说似汝,汝已后骂我去。我说底是我底,终不干汝事。”师遂将平昔所看文字烧却。曰:“此生不学佛法也,且作个长行粥饭僧,免役心神。”乃泣辞沩山,直过南阳睹忠国师遗迹,遂憩止焉。

凭他的聪明伶俐与才学,干一番世间事业是轻而易举的事。他真的去粘着世间事业而不学佛法了么?绝非如此!这句“父母未生时”的话头他一刻也没有忘记,他不但不粘世法(且作个长行粥饭僧),而且不粘佛法(此生不学佛法也),把这些挂碍都抛到了脑后(免役心神),这才是真正的“行起解绝”!结果怎么样啊?接着看:

一日,芟除草木,偶抛瓦砾,击竹作声,忽然省悟。遽归沐浴焚香,遥礼沩山。赞曰:“和尚大慈,恩逾父母。当时若为我说破,何有今日之事?”乃有颂曰:“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沩山闻得,谓仰山曰:“此子彻也。”仰曰:“此是心机意识,著述得成。待某甲亲自勘过。”仰后见师,曰:“和尚赞叹师弟发明大事,你试说看。”师举前颂,仰曰:“此是夙习记持而成,若有正悟,别更说看。”师又成颂曰:“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贫,犹有卓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仰曰:“如来禅许师弟会,祖师禅未梦见在。”师复有颂曰:“我有一机,瞬目视伊。若人不会,别唤沙弥。”仰乃报沩山,曰:“且喜闲师弟会祖师禅也。”

世尊的佛法火里生莲。若信心纯正、发愿恳切,愿力必将战胜业力。一旦打开本来,洞明心地,就不会退转了。七地以下的菩萨尚有隔阴之昏,须到八地以上,才是真正了生脱死,才能于本无妙用时应机起无量无边妙用,才能于本无众生处随缘度无量无边众生。若实在畏惧一生不能成办,不敢在生死海里磨练,世尊还为我们准备了一艘平稳的大船呢:放下这个世间的一切,持执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圣号,一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唉!只怕你又不肯老实念佛啊!

………………………………

07、法华大士
公案原文:
吕大申公执政时,因休沐日,预化疏请言法华斋。翌日果到府第,坐于堂上。申公将出见之,自念曰:“拜则是?不拜则是?”言大呼曰:“吕老子,尔好劳攘。快出来!拜也好,不拜也好。”申公拜敬之。斋毕,问未来臧否,言索笔大书“亳州”二字与之,不言所以。后罢相,知亳州,治叠文字次,忽见二字在前,始悟前谶也。

老人眉批:
悟道后,勤除习气,自得通发。但不可着在神通上,以免不得归家稳坐,转而成魔也。

锯解秤砣:
言法华就是法华志言大士。灯录里有关于他的记载:

法华志言大士,寿春许氏子。弱冠游东都,继得度于七俱胝院,留讲肆久之。一日,读云门录,忽契悟。未几,宿命遂通,独语笑,口吻嗫嚅,日常不辍。世传诵法华,因以名之。
丞相吕许公问佛法大意。师曰:“本来无一物,一味却成真。”
集仙王质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青山影里泼蓝起,宝塔高吟撼晓风。”又曰:“请法华烧香。”师曰:“未从斋戒觅,不向佛边求。”
国子助教徐岳问祖师西来意。师曰:“街头东畔底。”徐曰:“某甲未会。”师曰:“三般人会不得。”
僧问:“世有佛不?”师曰:“寺里文殊。”
有问师:“凡邪?圣邪?”遂举手曰:“我不在此住。”
庆历戊子十一月二十三日将化,谓人曰:“我从无量劫来,成就逝多国土,分身扬化,今南归矣。”言毕,右胁而逝。

吕丞相申公在休假期间,计划写个请贴,想请法华大士来吃斋饭,其实是有事求他。谁知言法华第二天就未请自到,已经坐在吕府的会客堂里了。申公在将要出来会见之际,自己掂算:礼拜他好呢?不礼拜他好呢?若礼拜他,我贵为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怎能轻礼他人!若不礼拜他,看现下宫廷的局势,我还有求于他呢!怎么办好呢?
他一起念,法华大士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于是在客堂里大声嚷叫:姓吕的,您真不利索!你赶快出来吧。拜也行,不拜也行,你盘算个什么呀!
这一下把申公镇住了,哎呀!我想请他,他知道;我心里想啥,他也知道。不简单哪!于是就恭恭敬敬地礼拜。斋饭完毕,申公请问以后的吉凶,他想请法华大士就是为的这个事。大士说:“拿笔来!”。大士用笔写了“亳州”两个大字给他,不说吉,也不说凶。申公不明白,不知道这“亳州”是什么意思。
此后不久,申公的丞相被罢免了,降职到亳州去做知府。上任后整理以前的文字,发现了法华大士所写的“亳州”两个大字,这才明白了大士先前的预言。

法华大士自是游戏神通,但那神通不是求来的。师尊 元音老人批示云:“悟道后,勤除习气,自得通发。但不可着在神通上,以免不得归家稳坐,转而成魔也。”这是在告诫我等后学,不可执著神通,神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若不重本来而妄求神通,是入魔之因哪!

………………………………

08、言犹在耳
公案原文:
真净和尚,退洞山,游浙,至滁州琅琊起和尚处。因众请小参,真净贬剥诸方异见邪解,无所忌惮。
下座,见起和尚云:“堂头在此,赖是别无甚言语。”(老人眉批:言犹在耳!)
起云:“你也得也。”
二人相顾,大笑而去。

老人眉批:
直落得一场懡儸!

锯解秤砣:
这个真净克文禅师,不好好在自己的道场里呆着,却去游历浙江,跑到琅琊永起禅师的道场里去。真净禅师很有名望,大家见他来了,就聚在一起,请他开示。真净禅师却毫无忌惮地批判当时各大禅师的话语,斥为异见邪解。
贬剥完了,看见永起禅师也在那里,真净禅师说:“哦!你也在这儿啊。幸好你平时没有说过什么。”意思很明白:你如果说了什么,我也连你一块儿骂。永起禅师答:“你也没说过什么吧。”两人互相看了看,大笑着离开会场。
“你也得也。”这答语虽中穴道,却太绵软。答他“言犹在耳!(老人眉批)”就函盖相投、恰如其分。现在我们把答语换了,再看对话:“幸好你没有说过什么。你如果说了,我也连你一块儿骂。”“哈哈!你刚才的那些话,还在耳边响着呢!”
大家本来是想请他开示,却听到一通大骂,都茫然不知所措。所以老人批示云:直落得一场懡[懡-麽+羅]!

………………………………

09、百折不挠
公案原文:
叶县省和尚,严冷枯淡,衲子敬畏之。浮山远、天衣怀在众时,特往参。时正值雪寒,省诃骂驱逐,以至将水泼旦过,衣服皆湿。其他僧皆怒而去,惟远、怀并叠敷具整衣,复坐于旦过中。省到,诃曰:“你更不去,我打你!”远近前云:“某二人数千里,特来参和尚禅。岂以一杓水泼之便去!若打杀也不去。”省笑曰:“你两个要参禅,却去挂搭。”续请远充典座。
众苦其枯淡。省偶出庄,远窃钥匙,取油面,作五味粥。粥熟,省忽归赴堂。粥罢,坐堂外,令请典座。远至,首云:“实取油面煮粥,情愿乞和尚责罚。”省令算所直,估衣钵还讫。打三十拄杖出院。远舍于市中,托道友解免,省不允。又曰:“若不容归。秖乞随众入室。”亦不允。一日出街次,见远独于旅邸前立,乃云:“此是院门房廊,你在此住许多时,曾还租钱否?”令计所欠追取。远无难色,持钵于市,化钱还之。省又一日出街,见之持钵,归为众曰:“远真有意参禅。”遂呼其归。

老人眉批:
今日能有此百折不挠参禅修道者乎?!难怪远禅师后来成大器也。

锯解秤砣:
叶县归省禅师道眼通明,性情却是严厉、冷淡、枯寂,很多人都怕他。
浮山法远(后承嗣叶县省)、天衣义怀(后承嗣雪窦显)两人去参叶县省的时候,正值那里人多。当时是冬天,下着大雪,天气很冷。叶县省和尚赶人离开,不但骂,而且用水泼过道,把大家的衣服都泼湿了。好多人都对省和尚的这些做法颇为不满,相继离去。只有浮山远、天衣怀二人不走,你不让住房子,我们就整理好衣物被褥住在过道里,在过道里打坐。叶县省和尚赶他们走,厉言厉色地说:“你们若还不走,我就打你们!”浮山远上前答话:“我们两个跑了数千里,特地来跟您学禅。怎么能因为被泼了一勺水就走啊!您要打就打,打死了也不走!”省和尚笑了:“既然你们两个要参禅,那就去挂单吧。”于是两人就住下了。后来省和尚又请浮山远作了典座。
大众的生活很清苦,远典座趁老和尚不在家,偷钥匙取出油面,给大家做了一顿五味粥,改善改善生活。谁知道粥刚做好,老和尚就回来了,这事被发现了。大家吃完了五味粥,老和尚坐在堂外,叫人去把远典座找来。浮山远只好过来自首,请求责罚。老和尚叫人算算这顿五味粥值多少钱,把浮山远的衣服用具估个价格赔上,打了三十拄杖,赶出庙去。远托人求情,老和尚不准。又求老和尚说:“不住庙,只去听禅,可不可以?”老和尚也不准。有一天,老和尚出门,看见远禅师在庙前走廊下站着,就向远索取站走廊的租赁费。浮山法远面无难色,到大街乞钱还给他。老和尚看见法远在大街乞钱还债,回来对大家说:“看来他是真心学禅。”就准许他又回到寺院里来。

老人感叹“今日能有此百折不挠参禅修道者乎?!”,称赞法远禅师:“难怪远禅师后来成大器也。”浮山法远禅师后来不仅继承了叶县归省禅师(临济宗)的衣钵,而且深明曹洞宗的宗旨,接续了曹洞宗的香火。若非成大器者,焉能如是!他与曹洞宗的因缘大致如下:

浮山法远和琅琊慧觉(前面提到过,承嗣临济宗汾阳善昭禅师)二位禅师,曾在曹洞宗大阳警玄禅师座下盘桓很久,深明洞上宗旨。大阳警玄禅师曾感叹说:“兴洞上一宗,非远即觉也。”然而,他二人都是临济宗的子孙,无法继承曹洞宗的衣钵。
据《五灯会元》记载:大阳警玄禅师年八十,叹无可以继者,遂作偈,并皮履,布直裰,寄浮山远禅师,使为求法器。偈曰:“杨广山头草,凭君待价焞。异苗翻茂处,深密固灵根。”偈尾云:“得法者潜众十年,方可阐扬。”远拜而受之。
许多年后,浮山法远禅师终于给大阳警玄禅师找到了一个出类拔萃的继承人——投子义青。

《五灯会元》云:青原下十世,大阳玄禅师法嗣,舒州投子义青禅师,青社李氏子。七龄颖异,往妙相寺出家,试经得度。习百法论。未几叹曰:“三祇涂远,自困何益?”乃入洛听华严,义若贯珠。尝读诸林菩萨偈,至即心自性,猛省曰:“法离文字,宁可讲乎。”即弃,游宗席。
时圆鉴禅师(即浮山法远)居会圣岩,一夕,梦畜青色鹰,为吉徵。届旦师来,鉴礼延之。令看外道问佛“不问有言、不问无言”因缘。经三载,一日问曰:“汝记得话头么?试举看。”师拟对,鉴掩其口。师了然开悟,遂礼拜。鉴曰:“汝妙悟玄机邪?”师曰:“设有也须吐却。”时资侍者在旁,曰:“青华严今日如病得汗。”师回顾曰:“合取狗口。若更忉忉,我即便呕。”自此复经三年,鉴时出洞下宗旨示之,悉皆妙契。付以大阳顶相皮履直裰,嘱曰:“代吾续其宗风,无久滞此。善宜护持。”遂书偈送曰:“须弥立太虚,日月辅而转。群峰渐倚他,白云方改变。少林风起丛,曹溪洞帘卷。金凤宿龙巢,宸苔岂车碾。”令依圆通秀禅师。
师至彼无所参问,唯嗜睡而已。执事白通曰:“堂中有僧日睡,当行规法。”通曰:“是谁?”曰:“青上座。”通曰:“未可,待与按过。”通即曳杖入堂,见师正睡。乃击床呵曰:“我这里无闲饭与上座,吃了打眠。”师曰:“和尚教某何为?”通曰:“何不参禅去。”师曰:“美食不中饱人吃。”通曰:“争奈大有人不肯上座。”师曰:“待肯,堪作甚么?”通曰:“上座曾见甚么人来?”师曰:“浮山。”通曰:“怪得恁么顽赖。”遂握手相笑,归方丈。由是道声籍甚。初住白云,次迁投子。

义哉!浮山法远禅师。难怪老人赞为“成大器”者!

………………………………

10、孰轻孰重
公案原文:
汾阳无德禅师,一日谓众曰:“夜来梦亡父母觅酒肉纸钱,不免徇俗,置以祀之。”事办于库堂,设位如俗间礼,酌酒、行肉、化纸钱讫,令集知事头首散其余盘。知事辈却之。无德独坐筵中,饮啖自若。众僧数曰:“酒肉僧,岂堪为师法耶!”腰包尽去。惟慈明、大愚、泉大道等,六七人在耳。无德翌日上堂云:“许多闲神野鬼,秖消一盘酒肉、两陌纸钱,断送去了也。《法华经》云:此众无枝叶,唯有诸贞实。”下座。

老人眉批:
世徒知修道须茹素,而不知旨在戒杀。故有吃素颇虔诚而害人尤甚者,是不知戒在心动,心一动,则戒体尽丧,而不在外相如何谨严也。

锯解秤砣:
公案和眉批都很容易懂,不再赘述。只解释个别词句:
“令集知事头首散其余盘。知事辈却之。”——汾阳善昭禅师叫庙里各个管事的知事僧把祭祀过的酒肉吃掉,大家都推脱不吃。
“腰包尽去。”——都收拾行装离开了。
此公案并非鼓励大家饮酒食肉,而是激励大家不要忘了学佛的宗旨。两者比较起来,孰轻孰重!只在理论上比较,如同隔靴瘙痒,不能痛切。汾阳禅师把这个具体事相活脱脱地端在大众面前,任由抉择,且不惜浑身落草,实乃大手笔宗师也!这一众也只有六七人透得过。无怪乎汾阳禅师在大家走后说:“此众无枝叶,唯有诸贞实。”无论哪一棵树,都是枝叶多而果实少啊!
老人的批示不仅指出茹素旨在戒杀,而且指出现时存在的一种现象——有的人“吃素颇虔诚而害人尤甚。”为什么会这样?因他把学佛的宗旨忘了,把枝叶当成了果实。我当初受心中心法后,曾向老人求“金刚三昧耶戒”。老人说:“哦!你求戒好啊。我只给你说一条戒:起心动念,就是犯戒!”老人一句话言及根本——戒律旨在戒心。正如老人在批示中所言:“戒在心动,心一动,则戒体尽丧,而不在外相如何谨严也。”
老人的批示也绝不是说不要戒相,而旨在提醒我们:戒体和戒相,二者孰轻孰重!





本贴由值班版主lvm于2002年5月31日 11:54:38修改过








本贴由lvm于2002年5月31日11:53:05在乐趣园〖佛法心中心〗发表.

--------------------------------------------------------------------------------

欢迎在netsh.com建立自己的乐趣俱乐部

--------------------------------------------------------------------------------
原标题:【《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 参学比丘道谦编】是lvm在2002年4月13日12:37:10发表
本贴跟从标题: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浏览117次]

--------------------------------------------------------------------------------


选择类别: 推荐给朋友
朋友Email:
您的Email:
留言:





师尊 元音老人生前讲《楞严经》讲得透彻,原有全套磁带,现已散失。那位师兄知其下落,哪怕是一盘两盘,请发个信息通知斑竹,以便联系转录。只有磁带收集齐全,才能组织人力整理成文字。还望各位师兄弟共同发心,齐心协力促成此事。      ——Lvm 谨启——
愿众生免我的罪,象我免众生的罪一样! 诸恶之中杀生最重,诸善之中放生第一——《大智度论》
离线蒙刚
发帖
476
开心币
0
好评度
214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2-07-10
11、眉批何意
11-20: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本贴内容为原创作品,版权为作者和版主共同所有,内容观点不代表乐趣园立场。

--------------------------------------------------------------------------------
11、眉批何意
公案原文:
真净和尚游方时,与二僧偕行到谷隐。薛大头问云:“三人同行,必有一智。如何是一智?”二僧无语。净立下肩,应声便喝。薛竖拳作相扑势。净云:“不劳再勘。”薛拽拄杖趁出。(薛,见石门慈照禅师。)

老人眉批:
回首看!

锯解秤砣:
这个公案文字易懂,不再一一复述,先说后面括号里的那一句吧:
“薛,见石门慈照禅师”——这里所说的薛大头,就是现在的(古时“现”“见”二字通用)石门慈照禅师。石门慈照也就是谷隐蕴聪,灯录里称他为“襄州谷隐山蕴聪慈照禅师”。古人有名有号,蕴聪是名,慈照是号。石门、谷隐都是地名。可能他俗姓薛,脑袋也较常人大些,故《宗门武库》的作者大慧宗杲禅师称他为“薛大头”。能这样昵称,可见二人很熟悉、很亲密了。
“净立下肩”就是真净和尚在下首站着。有人说,老人的眉批“回首看!”是“往下首看”。看下首的真净和尚,他就是“一智”。这样说也有道理,但却未必一定是这个意思。
公案里说:“薛竖拳作相扑势。净云:‘不劳再勘。’薛拽拄杖趁出。”如果真净禅师把“不劳再勘”换成“回首看”,便与他那“相扑势”函盖相投。若如此,薛大头即使想趁出(赶走)他们,恐怕也拽不得拄杖了。老人眉批“回首看”是替真净禅师答了一句啊!

………………………………

12、细抹将来
公案原文:
云顶山敷禅师,成都府帅请就衙内升座。时有乐营将出,礼拜起,回顾街前下马台云:“一口吸尽西江水即不问,且请和尚吞却街前下马台。”师展两手唱云:“细抹将来。”乐营将于此有省。

老人眉批:
是则是,祗是廉纤生!

锯解秤砣:
云顶德敷禅师是曹洞宗护国知远禅师的法嗣。有一天,成都府的领兵大元帅请德敷禅师到军衙里升座说法,军乐营的将领出来向禅师礼拜。礼拜完了便指着下马石台问禅师:“禅宗说‘一口吸尽西江水’,我不问这么大的。即此小小的下马台,和尚您能一口吞下去么?”德敷禅师展开两手,象奏军乐那样唱着说:“细抹将来。”这位将领竟然于言下醒悟了。
有人曾将“细抹将来”解为“细磨。将来!”将就是拿。你把它磨成细末,给我拿过来!这样解很有道理。可这话显然很粗重,并不“廉纤(单薄)”啊。为什么老人批注“是则是,祗是廉纤生!”呢?
须知禅师是唱着说的,“细抹”是指细细(认真)地奏乐。“你先把你认真奏出的军乐拿过来,然后我再吞下马石。”军乐只是声音,没有大、小、水、石之相,这可怎么拿呀!这位将领竟于此语下契入无相,也是个根性大利者啊!
哈哈!把军乐的声音拿过来,的确是“廉纤”。

………………………………

13、一诟而卒
公案原文:
自庆藏主者,蜀人,丛林知名,遍参真如、晦堂、普觉诸大老,游庐阜,入都城,见法云圆通禅师。与秀大师偕行到法云,秀得参堂,以庆藏主之名达圆通。通曰:“且令别处挂搭,俟此间单位空,即令参堂。”庆在智海,偶卧病,秀欲诣问所苦,而山门无假,乃潜出智海见庆。庆以书白圆通,道秀越规矩出入。圆通得书知之,夜参大骂:“此真小人!彼以道义,故拚出院来讯汝疾。返以此告讦,岂端人正士所为!”庆闻之,遂掩息。丛林尽谓:庆遭圆通一诟而卒。

老人眉批:
庆藏主如此为人,亦称得禅客否?!悲夫!

锯解秤砣:
藏主,就是寺院里管理大藏经的知事僧。过去不比现在,能读到经书不那么容易。自庆藏主有阅经的方便,再加上自己聪明伶俐,“丛林知名”是顺理成章的事。他不仅通经,还要参禅,已“遍参真如、晦堂、普觉诸大老”,这一次他要去向法云圆通禅师参学,他参访的尽是名家。在路上遇见秀大师,于是二人结伴同行。谁知到了那里,只剩一个单位(床位)了。寺院里允许秀大师住下参禅,没庆藏主的位置了。秀大师以庆藏主之名求圆通禅师,请禅师允许庆藏主也能住下参禅。禅师说:“先到别处挂单吧,等这里空出单位时,再来这里参禅。”庆藏主只好到附近智海禅师的寺院里挂单。
庆藏主病了。秀大师听到这个消息,想去看望他,但总是请不下来假,就偷偷跑出去,到智海禅师那里去看庆藏主。事后,庆藏主给圆通禅师写了一封书信,检举揭发秀大师破坏规矩,偷偷地跑来跑去。圆通禅师接到这封信,知道了这件事的原委,在夜参时大骂庆藏主:“此真小人!彼以道义,故拚出院来讯汝疾。返以此告讦,岂端人正士所为!”庆藏主听到圆通禅师骂他的消息后,万分羞愧,很快就死掉了。此事传遍了丛林,大家都这样说:庆藏主是被圆通禅师骂死的。
老人眉批:“庆藏主如此为人,亦称得禅客否?!悲夫!”是啊,象庆藏主这种人,总盘算些损人利己的鬼主意,纵能读得三藏十二部经,要想破参,不亦难乎!这种人自视甚高,内心龌龊,毫无道义,不择手段,踩人为己梯,终不会有好下场的。

………………………………

14、高其风义
公案原文:
抚州明水逊禅师,在法云侍者寮时,道林琳禅师挂搭。方丈特为新到茶,逊躬至寮请之,适琳不在。有同行与琳联案,曰:“汝去,俟渠来,我为汝请。”逊去,僧偶忘之。斋后,鸣鼓会茶,琳不到。圆通问曰:“新到在否?”趣请之,琳到。圆通令退坐榻,立众前,责曰:“山门特为茶,以表丛林礼数。因何怠慢,不时至?”琳曰:“适闻鼓声,忽内逼,趋赴不前。”圆通呵曰:“我鼓又不是巴豆,击着,你便屎出!”逊前白云:“是某忘记请之,某当出院。”时同行出众曰:“不干侍者与新到事,是某不合承受为渠请,偶忘记,某当代二人出院。”圆通高其风义,并宥之。

老人眉批:
禅客风义盍当如是乎?

锯解秤砣:
这则公案也是法云圆通禅师那里的故事。如果说上一则公案是罚恶,那么,这则公案就是赏善。
道林琳禅师来挂单,法云圆通禅师特请新来的人喝茶。侍者明水逊禅师亲自到琳禅师所住的寮房里,去通知他届时应请喝茶,刚好琳禅师不在寮房。和琳禅师一块来的一位禅僧(同行),也住这间寮房(联案)。他见逊侍者在等琳禅师,就对逊侍者说:“您不用等了,回去吧。待他来时,我告诉他,说您来过,请他喝茶。”逊侍者走后,同行僧把这事忘了。
吃过饭以后,鼓声响起,这是召唤被邀请者喝茶。琳禅师不知道应请者有他,当然没法前去。圆通和尚见他没来,就问:“新到的人来齐了吗?”大家一看,琳禅师没到,就赶快把他喊过来。圆通和尚叫他离开座位,站在大众面前,当众批评他:“山门特为你们设茶,以表丛林礼数。你因何怠慢,不按时来呀?”琳禅师说:“刚才听到鼓声,却突然内急,所以没有及时赶来。”圆通和尚呵斥他:“我的鼓又不是巴豆,敲鼓能把你的屎敲出来吗!”逊侍者见老和尚发怒了,很可能赶琳禅师走,就出来打圆场:“是我忘记请他了,要罚应该罚我,把我赶出山门吧。”同行僧这才想起,是他忘了传话,便站出来说明原委:“这不怪侍者和新到。是我不该忘掉我答应过的事,别赶他们俩,要赶就把我赶出山门吧。”圆通和尚赞赏他们的风格和义气,就原谅了他们三个。
老人眉批:“禅客风义盍当如是乎?”后面跟着个问号,赞耶?贬耶?其实,未必是赞语,也未必是贬语,而是警醒语。试想:琳禅师赶来时,如果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为了掩护逊侍者和同行僧,宁被赶走,也要把过错揽在自己身上,故托言内急,这样的风义确实是高。若这样,老人的眉批就是赞语。如果琳禅师在赶来时不知原委,应该是一头雾水,那就应申明不知道这件事,托言内急毫无道理,风义在何处啊?若这样,老人的眉批就是贬语。老人是在警醒我们:应在细处着眼,不能太粗生!

………………………………

15、舍利坚刚
公案原文:
诸方尊宿示灭,全身火浴得舍利极多。唯真净禅师舍利大如菽,五色晶莹而又坚刚。谷山祖禅师,真净高弟也,多收敛之,盛以琉璃瓶,随身供养。妙喜游谷山,尝试之,置于铁砧,举槌击之,砧槌俱陷,而舍利无损。岂非平昔履践明白、见道超诣所致耶!

老人眉批:
修道无证乎哉?!

锯解秤砣:
菽是豆类的总称。真净禅师的舍利象豆子那样大,五色晶莹而又坚刚,确实难得。
妙喜,是大慧宗杲禅师(本书《宗门武库》的作者)的自称。因他住妙喜庵,古人习惯以地名自称。他曾经亲自试过,把真净禅师的舍利放在铁砧子上,用铁锤砸,铁砧和铁锤都砸出痕迹来了,而舍利还是完好无损。所以他感叹:真净禅师若不是生前履践明白、见道超诣,怎能得此大而坚的五色舍利!
读到这里,老人也感慨:“修道无证乎哉?!”——这不就是真净禅师修道有成的证明吗!
然而,禅门也有“舍利十斛,不如转语一句”之说:

云居道膺禅师曾令侍者送裤与一住庵道者。道者曰:“自有娘生裤。”竟不受。师再令侍者问:“娘未生时着个甚么?”道者无语。后迁化有舍利,持似于师。师曰:“直饶得八斛四斗,不如当时下得一转语好。”

我们这些后学,习惯于跟着语脉走。见说舍利,就去执著舍利;提到转语,又去执著转语。这正是“世间粗心,于本分事上,十二时中不曾照管微细流注,生大我慢,此是业主,鬼来借宅。”我们看看无尽居士张商英给湛堂和尚写的塔铭吧:

舍利,孔老之书无闻也。先佛世尊灭度,弟子收舍利起塔供养。赵州从谂,舍利多至万粒。近世隆庆闲、百丈肃,烟气所及,皆成舍利。大抵出家人,本为生死事大,若生死到来不知下落,即不如三家村里省事汉。临终付嘱一一分明,四大色身诸缘假合。从本以来,舍利岂有体性?若梵行精洁,白业坚固,灵明廓彻,预知报谢,不惊不怖,则依正二报毫氂不差。世间粗心,于本分事上,十二时中不曾照管微细流注,生大我慢,此是业主,鬼来借宅。如此而欲舍利流珠、诸根不坏,其可得乎!

“从本以来,舍利岂有体性?”一句,旨在突出本体。“梵行精洁,白业坚固,灵明廓彻,预知报谢,不惊不怖,则依正二报毫氂不差。”一句,旨在点出妙用。我们应该明白:无相的佛性是本体,有相的舍利是妙用。“转语一句”是将本体和盘托出,“舍利十斛”正是本体上所起的妙用。本体和妙用,哪个是根本哪?故有“舍利十斛,不如转语一句”之说。

………………………………

16、得师严律
公案原文:
贤蓬头,江州人,沩山真如和尚会中角立者,见地明白,机锋颖脱,有超师之作,但行业不谨,一众易之。真如结庵于方丈后,令贤独处,唯通小径从方丈前过,不许兄弟往还。后二年,举首众,立僧秉拂,说法有大过人处,一众由是改观。后往郢州兴阳,数载,道大行。示寂,肉身不坏。圜悟和尚在沩山目击其事。妙喜游兴阳,尚及见其肉身。

老人眉批:
不得师严律之,几乎蹉过一生!

锯解秤砣:
真如和尚的弟子贤蓬头,是大众中的佼佼者,见地明白,机锋颖脱,有超师之作,只是行为不谨严、不检点,大家都讨厌他。真如和尚严加管教,令他独自住一小庵,出入必经方丈门前,看住他,不允许他跟别人交往。两年后,让他出任首座,代为说法。贤蓬头说法大有过人之处,大众都深得法益。后来贤蓬头主持郢州兴阳的道场,十来年就搞得轰轰烈烈。圆寂后,肉身不坏。大慧宗杲的师父圜悟克勤禅师亲见此事,大慧宗杲本人游兴阳时,也亲见其肉身。
若行为不检点,处处招人讨厌,便不利于弘法。象贤蓬头那样,若没有他师父严加管教,便不会有多少人愿意接近他。所以老人批注云:不得师严律之,几乎蹉过一生!

………………………………

17、后昆良范
公案原文:
湛堂准和尚,兴元府人,真净之的嗣。分宁云岩虚席,郡牧命黄龙死心禅师举所知者,以补其处。死心曰:“准山主住得。某不识他,秖见有《洗钵颂》甚好。”郡牧曰:“可得闻乎?”死心举云:“之乎者也!衲僧鼻孔,大头向下。若也不会,问取东村王大姐。”郡牧奇之,具礼敦请,准亦不辞。平生律身以约,虽领徒弘法,不易在众时。晨兴后架,秖取小杓汤洗面,复用濯足。其他受用,率皆类此。才放参罢,方丈、行者、人力,便如路人。扫地、煎茶,皆躬为之。有古人风度,真后昆良范也。

老人眉批:
修道者,勤俭恭谨,曷当如是乎!

锯解秤砣:
临济宗六传到石霜楚圆(临济义玄→兴化存奖→南院慧颙→风穴延沼→首山省念→汾阳善昭→石霜楚圆)禅师,再往下分成黄龙、杨歧两派。黄龙派三代到湛堂文准(石霜楚圆→黄龙慧南→真净克文→湛堂文准)禅师;杨岐派四代到圆悟克勤(石霜楚圆→杨岐方会→白云守端→五祖法演→圆悟克勤)禅师。本书《宗门武库》的作者大慧宗杲禅师,是圆悟克勤禅师的法嗣,早年曾跟湛堂文准禅师学禅。湛堂圆寂前,嘱咐大慧宗杲:“吾去后,当见川勤,必能尽子机用。”,所以后来大慧就去师从圆悟克勤禅师。
黄龙死心禅师是湛堂的师伯,他以湛堂的《洗钵颂》推荐湛堂去主持云岩道场。湛堂虽然作了方丈,却不改勤俭恭谨的本色。洗脸只用一小勺水,洗完脸后,再用来洗脚。大众集合刚散,他就毫无方丈的架子,混同于初学者,混同于服务人员。扫地、煎茶这类活都是亲自干。身为方丈的湛堂禅师,勤劳、节俭、谦恭、谨慎,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实在是后学的好榜样啊!所以老人赞叹他:修道者,勤俭恭谨,曷当如是乎!
这《洗钵颂》确实甚好!我等会心听取:“之乎者也!衲僧鼻孔,大头向下。若也不会,问取东村王大姐。”

………………………………

18、应机三昧
公案原文:
法云佛照杲禅师,尝退居景德铁罗汉院。殿中有木罗汉数尊,京师苦寒,杲取而烧之,拥炉达旦,次日淘灰中得舍利无数。诸座主辈,皆目之为外道。盖佛照乃丹霞辈流,非俗眼所能验也。

锯解秤砣:
法云佛照杲禅师,跟前则公案中的湛堂文准禅师是同门师兄弟。禅宗灯录上有关于他的记载:

  东京法云佛照杲禅师,自妙年游方,谒圆通玑禅师。入室次,玑举:“僧问投子:‘大死底人却活时如何?’子曰:‘不许夜行,投明须到。’意作么生?”师曰:“恩大难酬。”玑大喜,遂命首众。至晚,为众秉拂,机迟而讷,众笑之,师有赧色。次日于僧堂点茶,因触茶瓢坠地,见瓢跳,乃得应机三昧……

此后,照禅师说法如空谷回响、下语似虚钟应叩,这“应机三昧”却是因见瓢跳而得。这则公案说的是他在景德铁罗汉院暂住时的事。铁罗汉院里有数尊木罗汉像,天太冷,照禅师取木像烧来取暖,用木罗汉像烤了一夜火。第二天,却从灰烬中拣出很多舍利。哈哈!木罗汉也能烧出舍利,这就奇了,无法用常理解释。以至于好多讲经的座主把照禅师看成外道。大慧宗杲禅师评论说:“佛照乃丹霞辈流,非俗眼所能验也。”
俗眼,当然是说那些座主之眼。“丹霞辈流”是怎么一回事啊?再看禅宗灯录上的记载:

邓州丹霞天然禅师,本习儒业,将入长安应举,方宿于逆旅,忽梦白光满室。占者曰:“解空之祥也。”偶禅者问曰:“仁者何往?”曰:“选官去。”禅者曰:“选官何如选佛?”曰:“选佛当往何所?”禅者曰:“今江西马大师出世,是选佛之场。仁者可往。”遂直造江西,才见祖,师以手拓幞头额。祖顾视良久,曰:“南岳石头是汝师也。”遽抵石头,还以前意投之。头曰:“著槽厂去!”师礼谢,入行者房,随次执爨役,凡三年。忽一日,石头告众曰:“来日铲佛殿前草。”至来日,大众诸童行各备锹钁铲草,独师以盆盛水,沐头,于石头前胡跪。头见而笑之,便与剃发。又为说戒,师乃掩耳而出。再往江西谒马祖,未参礼,便入僧堂内,骑圣僧颈而坐。时大众惊愕,遽报马祖。祖躬入堂,视之曰:“我子天然。”师即下地,礼拜曰:“谢师赐法号。”因名天然。祖问:“从甚处来?”师曰:“石头。”祖曰:“石头路滑,还跶倒汝么?”师曰:“若跶倒,即不来也。”乃杖锡观方……于慧林寺遇天大寒,取木佛烧火向,院主诃曰:“何得烧我木佛?”师以杖子拨灰曰:“吾烧取舍利。”主曰:“木佛何有舍利?”师曰:“既无舍利,更取两尊烧!”主自后眉须堕落。

这就是丹霞禅师的来历。这个“丹霞木佛”公案,后人议论甚多,说冷说暖,不一而足。今不避些许葛藤,且听在下一颂:

《丹霞木佛》颂:

祖师作略,岂容儿戏!
冷暖何相干,为止小儿啼。
烧来舍利满虚空,和盘托出西来意。
不识道妙,须眉堕地。

………………………………

19、华严居士
公案原文:
延平陈了翁,名瓘,字莹中,自号华严居士。立朝骨鲠刚正,有古人风烈。留神内典,议论夺席,独参禅未大发明,禅宗因缘,多以意解。酷爱南禅师语录,诠释殆尽,唯“金刚与泥人揩背”注解不行。尝语人曰:“此必有出处,但未有知之者。”
谚云:“大智慧人面前有三尺暗”,果不诬也。

老人眉批:
分明向你道了,为什么不会?更向你下一注脚:东山水上行!

锯解秤砣:
华严居士因“参禅未大发明”,当然对于“禅宗因缘”只能“意解”了,这分明是数他人财宝,与自己的本分事毫不相干!但他却酷爱《南禅师语录》,并且都作了注解,只有“金刚与泥人揩背”却下不了笔。
《南禅师语录》,应该是指黄龙慧南禅师的语录。现在的黄龙禅师语录上却找不到“金刚与泥人揩背”这段因缘,这可能是版本不同吧。华严居士既透不过“金刚与泥人揩背”,那么,其他注解也未必真契黄龙意。
华严居士充其量是个禅学家,未必是个禅悟者。他曾经对人说:“这种说法必有出处,只是没有人知道罢了。”他要考证出处,这明明是在做学问呀。黄龙禅师下语,字字从阔然的胸襟中流出,旨在将祖师意和盘托出,哪象他这样考据呀!所以,他的注解未必契合黄龙意。他既然爱考据,我们就替他考据一下吧:

《指月录》云:……有僧神光,久居伊洛,博览群籍,善谈玄理,每叹曰:“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近闻达磨大士,住止少林,至人不遥,当造玄境。”遂诣祖参承。祖常端坐面壁,莫闻诲励。光自惟曰:“昔人求道,敲髓取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值大雪,光夜侍立,迟明积雪过膝,立愈恭。祖顾而悯之,问曰:“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光悲泪曰:“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祖曰:“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进,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光闻祖诲励,潜取得刀,自断左臂,置于祖前。祖知是法器,乃曰:“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形,汝今断臂吾前,求亦可在。”祖遂因与易名曰“慧可”。乃曰:“诸佛法印可得闻乎?”祖曰:“诸佛法印,匪从人得。”可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祖曰“将心来,与汝安。”可良久曰:“觅心了不可得。”祖曰:“我与汝安心竟。”(芭蕉清云:“金刚与泥人揩背。”圆悟勤云:“正当与么时,法身在甚么处。”)

原来“金刚与泥人揩背”一语,是芭蕉慧清禅师对祖师公案的著语。芭蕉慧清禅师是沩仰宗第四代祖,传承谱系为:沩山灵祐→仰山慧寂→南塔光涌→芭蕉慧清。
至此,“金刚与泥人揩背”一语的来由与下语之人均已考据过了。能通过这样的考据契入祖师意否?显然不能。
本书作者大慧宗杲禅师跟华严居士是同时代人,虽知他“盛名之下,其实难符”,也不大好意思说什么,只是引用了一个谚语“大智慧人面前有三尺暗”。其实,说他“大智慧人”是客气,就象我们尽管修行找明师,言谈也不谤名师一样。谚语中那“三尺暗”才是评价,其实,华严居士之“暗”又何止三尺!
老人看不过去了,批示云:“分明向你道了(金刚与泥人揩背),为什么不会?”替你诠释一下吧(“更向你下一注脚”)——“东山水上行!”

………………………………

20、云出峡谷
公案原文:
慈照聪禅师,首山之子。咸平中住襄州石门,一日太守以私意笞辱之。暨归,众僧迎于道左。首座趋前问讯曰:“太守无辜屈辱和尚如此!”慈照以手指地云:“平地起骨堆。”随指涌一堆土。太守闻之,令人削去,复涌如初。后太守全家死于襄州。
又,僧问:“深山岩崖中,还有佛法也无?”照云:“有。”进云:“如何是深山岩崖中佛法?”照云:“奇怪石头形似虎,火烧松树势如龙。”
无尽居士爱其语。而《石门录》独不载二事。此皆妙喜亲见无尽居士说。

老人眉批:
云出峡谷势如龙!

锯解秤砣:
慈照聪禅师就是前边提到的石门蕴聪禅师,即薛大头——襄州谷隐山蕴聪慈照禅师。《石门录》一书记载了慈照聪禅师的事迹,只是有两件事没有搜集进去。一是泄私愤辱打大祖师的现世因果——早夭(隔世因果更可怕——报在无间地狱!),二是一则禅语问答。当时享誉禅林的无尽居士张商英非常喜欢这则问答。这两件事是大慧宗杲禅师亲自听张商英讲的。
“奇怪石头形似虎,火烧松树势如龙。”此语果然不错,很有韵味。然而,“火烧松树”多少有点煞风景。老人眉批“云出峡谷势如龙!”如此则更具一番风味。再看这则问答:

问:“深山岩崖中,还有佛法也无?”
答:“有。”
问:“如何是深山岩崖中佛法?”
答:“奇怪石头形似虎,云出峡谷势如龙。”

与“火烧松树”比一比,可以见到老人的意境了吧。



本贴由值班版主lvm于2002年5月31日 12:29:10修改过








本贴由lvm于2002年5月31日12:27:07在乐趣园〖佛法心中心〗发表.

--------------------------------------------------------------------------------

欢迎在netsh.com建立自己的乐趣俱乐部

--------------------------------------------------------------------------------
原标题:【《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 参学比丘道谦编】是lvm在2002年4月13日12:37:10发表
本贴跟从标题: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浏览69次]

--------------------------------------------------------------------------------


选择类别: 推荐给朋友
朋友Email:
您的Email:
留言:





师尊 元音老人生前讲《楞严经》讲得透彻,原有全套磁带,现已散失。那位师兄知其下落,哪怕是一盘两盘,请发个信息通知斑竹,以便联系转录。只有磁带收集齐全,才能组织人力整理成文字。还望各位师兄弟共同发心,齐心协力促成此事。      ——Lvm 谨启——
愿众生免我的罪,象我免众生的罪一样! 诸恶之中杀生最重,诸善之中放生第一——《大智度论》
离线蒙刚
发帖
476
开心币
0
好评度
214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2-07-10
21、志诚所感
21-30: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本贴内容为原创作品,版权为作者和版主共同所有,内容观点不代表乐趣园立场。

--------------------------------------------------------------------------------
21、志诚所感
公案原文:
庐山李商老,因修造犯土,举家病肿,求医不效。乃净扫室宇,骨肉各令斋心,焚香诵“炽盛光咒”,以禳所忤。未满七日,夜梦白衣老人骑牛在其家,忽地陷,旋旋没去。翌日,大小皆无恙。志诚所感,速如影响。非佛力能如是乎!

锯解秤砣:
李商老全家皆病,先是看医生,没有效果。然后净场斋心,恭敬焚香,发愿念七天“炽盛光咒”。尚未念够七天,就有了感应,所有人的病全好了。
这里有两点须要注意:
一、有病应该看医生。若确非医生所能治,再用别的办法。
二、连续几日,恭诵一咒,古称“速如影响”——快速感通,如立杆见影、似扣钟应响。这个“快速”,是连续几天、忍着病痛、坚持诵咒啊!现在的人念一遍咒就想好病,唱一句佛就想生西,打一时坐就想开悟……已经没有古人那么“志诚”了,心不志诚,当然无法感通。你要喂他,他不张口;你要拉他,他不伸手。纵有佛力,又能奈他何!

………………………………

22、司马先归
公案原文:
颙华严,圆照本禅师之子,因吃攧有省。作偈曰:“这一交,这一交,万两黄金也合消。头上笠,腰下包,清风明月杖头挑。”
富郑公常参问之,一日见上堂左右顾视,忽契悟,以颂寄圆照曰:“一见颙师悟入深,因缘传得老师心。江山千里虽云隔,目对灵光与妙音。”
郑公罢相,居洛中,思颙示诲,请住招提。闻颙入境,躬出迓之。临登车,司马温公适至,问:“相公何往?”郑公曰:“接招提颙禅师。”温公曰:“某亦同去。”联镳出郭,候于邮亭。久之,忽见数十担过。温公问:“谁行李?”荷担者应曰:“新招提和尚行李。”温公遂索马归。郑公曰:“要见华严,何故先归?”温公曰:“某已见他了。”竟先还。
妙喜尝见李仪中少卿言之。

老人眉批:
确已见其人矣!莫谓开悟便了生死,更有无始习气在!
沩山云:“开悟后,无始习气,卒难顿除,须尽除现业流识始得。”良有以也。

锯解秤砣:
妙喜,是本书作者大慧宗杲禅师的自称。这件事是他亲自听李少卿说的。

颙华严是云门宗第七代祖——投子修颙禅师【云门文偃→香林澄远→智门光祚→雪窦重显→天衣义怀→慧林宗本(圆照本)→投子修颙】。他是因跌了一跤,从而打开本来。
富郑公是在修颙禅师座下开悟的。有一天,他看见禅师左右顾视,突然就开悟了。这话听来轻松,其实内含多少不懈地努力呀!看看《五灯会元》上的记载就清楚了:

  丞相富弼居士,字彦国,由清献公警励之后,不舍昼夜,力进此道。闻颙禅师主投子,法席冠淮甸,往质所疑。会颙为众登座,见其顾视如象王回旋。公微有得,因执弟子礼,趋函丈,命侍者请为入室。颙见即曰:“相公已入来,富弼犹在外。”公闻汗流浃背,即大悟。寻以偈寄圆照本曰:“一见颙公悟入深,夤缘传得老师心。东南谩说江山远,目对灵光与妙音。”后奏,署颙师号。颙上堂谢语,有曰:“彼一期之误我,亦将错而就错。”公作偈赞曰:“万木千花欲向荣,卧龙犹未出沧溟。彤云彩雾呈嘉瑞,依旧南山一色青。”

若没有这“不舍昼夜,力进此道”,怎可能见回顾而开悟!富郑公开悟后,写了个偈子,寄给师公圆照本禅师,以彰师父之德。又上奏朝廷,给师父请了个御赐的师号,这一下颙禅师就威风多了。
后来,富郑公的丞相被罢免了,降职到洛中作地方官。他想起师父以前的教诲,思报此恩,就利用职权,请师父来住当地的招提寺,作洛中的众僧之首(相当于现在的佛协会长)。颙禅师当然不推辞,于是收拾行装,走马上任。富郑公听说师父快要到了,便准备车马(若是现在,就用小轿车),亲自出城迎接。当地名人司马温公恰于此时来了,问他要到哪里去,他说“要接招提颙禅师。”温公久闻颙禅师大名,也要同去迎接。于是一齐出城,在十里长亭等候。等了很久,看见数十担行李挑子过来了,好大的气派!温公上前询问:“这么多行李,是谁的呀?”挑担子的人告知:“是新招提和尚的。”温公一听,拉过马来就要回去。富郑公问:“你不是要见华严和尚么,为什么又回去呀?”温公说:“我已经见过他了。”竟不再迎接这位很气派的招提和尚,扬长回城去了。
他为什么先回去呀?因为他已见其人。老人批示说:“确已见其人矣!莫谓开悟便了生死,更有无始习气在!”堂堂云门宗第七代祖尚有如此奢侈的习气,我等后学,可不慎欤!禅宗直率,有什么记载什么,既不文过饰非,也不从经论里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掩盖。“平常心是道,直心是道场”,信不诬也!其实,并非一打开本来就万事大吉了,无始的习气并不那么容易除掉。沩山禅师说:“开悟后,无始习气,卒难顿除,须尽除现业流识始得。”老人赞叹此语——“良有以也。”

………………………………

23、无端被谮
公案原文:
舜老夫住庐山栖贤,槐都官守南康,因私忿,民其衣。净因大觉琏禅师,尝入舜室。闻舜还俗,遣人取归净因,让正寝居之,自处偏室。仁宗数召琏入内问道,竟不言舜事。
偶一日,嘉王取旨出净因饭僧,见大觉侍舜之旁甚恭,归奏仁宗。召对便殿,见之叹曰:“道韵奇伟,真山林达士。”于扇上书云:“赐晓舜依旧为僧。”特旨再住栖贤,仍赐紫衣银钵盂。
舜罢栖贤日,以二庄力舁轿,至罗汉寺前,二力相谓曰:“既不是我院长老,不能远去。”弃轿而归。暨舜再来,令人先慰谕二力曰:“尔当时做得是。但安心,不必疑惧。”
舜入院上堂颂曰:“无端被谮枉遭迍,半年有余作俗人。今日再归三峡寺,几多欢喜几多嗔。”

老人眉批:
知恩报德,合当如是乎!
舜老夫每喜骂人,无端被谮,有以致之欤!

锯解秤砣:
舜老夫就是云居晓舜禅师,云门宗第五代【云门文偃→德山缘密→文殊应真→洞山晓聪→云居晓舜】祖。他喜欢骂人,第五则里就提到他“常讥天衣怀禅师说葛藤禅”。南康太守因泻私忿,不但不让他作方丈,还勒令他还俗(民其衣)。这私忿从何而来?恐怕是骂人招惹的吧。老人批示云:“舜老夫每喜骂人,无端被谮,有以致之欤!”
净因大觉琏禅师就是育王怀琏禅师,也是云门宗第五代【云门文偃→双泉师宽→五祖师戒→泐潭怀澄→育王怀琏】祖。他曾是舜老夫的入室弟子,虽然后来继承了泐潭禅师的衣钵,也不忘舜老夫的大恩。他听说舜老夫无端被谮,被勒令还俗了,就派人把舜老夫请来,将方丈正室让给舜老夫住,自己住偏室。宋仁宗屡次召见琏禅师,请教禅宗的见地,琏禅师并不借机反映舜老夫被冤之事。这看起来不象是同一个人所为:一是不怕株连,接来供养;二是能面见皇上,也不为之申冤。其实,若为此事上奏皇帝,便成了官场讼事。南康太守也不会是孤立的,不仅官场有后台,可能在禅林也有背景。事情闹大了,未必对舜老夫有利。比方说,哪位王爷找皇帝说句话,或者哪位辈分高的禅师在禅林说句话,这些都会对世俗身份的舜老夫造成伤害。瓜熟蒂必落、水到渠自成。用不着去争讼,只要有道,自能弘开。待时节因缘成熟,自会有龙天推出。琏禅师这样做,既不给尚在弱处的舜老夫招来伤害,又长养了舜老夫之道,是真懂报恩啊!所以老人赞云:“知恩报德,合当如是乎!”请看!半年多以后,时节因缘终于成熟了:
有一天,嘉王爷奉圣旨到琏禅师的寺院里斋僧,见琏禅师非常恭敬地在舜老夫身旁服侍,回去后将此事奏明皇上。于是,宋仁宗在便殿里召见了舜老夫,为舜老夫的谈吐仪表所折服,赞之为“道韵奇伟,真山林达士。”皇上在舜老夫的扇子上写道:“赐晓舜依旧为僧。”还特地下了一道圣旨,赐给紫衣银钵盂,请舜老夫还去主持原来的道场。皇上给平的反,南康太守只有服从,还敢再说什么!
半年前舜老夫出院的时候,是由两个轿夫抬出去的,出寺院不远,两个轿夫对舜老夫说:“你既然已经不是我院的长老了,不能抬你太远。”当时就把轿子扔下,不抬了。而今舜老夫领了皇上的圣旨,又回来了,先派人去安慰这两个抬轿子的:“你们当时做得没错。只管安心抬轿,不必怀疑害怕。”咦!只安慰轿夫么?怎么没提到他安慰别的人哪?岂不闻赵州禅师云:“第一等人来,禅床上接;中等人来,下禅床接;末等人来,三门外接。”他若跟谁客气,谁是几等啊?哈哈!
舜老夫重新入院,上堂作了一个颂:“无端被谮枉遭迍,半年有余作俗人。今日再归三峡寺,几多欢喜几多嗔。”可有人出来评论这“欢喜”和“嗔”么?

………………………………

24、犀牛扇子
公案原文:
舜老夫一日举:【盐官和尚唤侍者:“将犀牛扇子来。”侍者云:“扇子已破。”官云:“扇子既破,还我犀牛儿来。”侍者无对。】舜云:“三伏当时,正须扇子,为侍者不了事。虽然如是,盐官太絮!何不大家割舍。侍者当时若见盐官道‘扇子既破,还我犀牛儿来。’便向道:‘已飏在榼[扌+夭/韭]堆上了也。’”

老人眉批:
眼前底,怎么飏法!?哈哈!

锯解秤砣:
有一天,舜老夫拈出“犀牛扇子”这则公案来。
舜老夫说:大热的三伏天,正是须要扇子的时候。扇子破了,赶快弄把新的呀。这个作侍者的真不会办事,难怪盐官禅师向他讨要犀牛!虽然如此,这盐官禅师也太烦絮了,何不展露出禅师应有的大家风范,舍掉这破扇子即得,还讨要什么犀牛啊!当时这侍者卡在那里,就这么眼巴巴地没有答语,果然是不了事。何不答他:“已经扔到垃圾堆里了。”
犀牛喻本体——真如佛性,扇子喻本体之妙用——森罗万象。真如不动,万法生灭。
“扇子既破,还我犀牛儿来。”——你能在虚妄生灭的万法当中,识取这真实不动的本体么?
“已飏在榼[扌+夭/韭]堆上了也。”——哪能这么拖泥带水不剿绝!我告诉你,认着便瞎!我连这个也扬弃掉了。
舜老夫这样答,旨在扫除悟迹。其实,它时时都在眼前,能扬弃掉的只是光影和概念,本体本来如是,岂是能扬弃掉的么!所以,老人眉批云“眼前底,怎么飏法!?哈哈!”

………………………………

25、犹有这个
公案原文:
翠岩真,点胸,尝骂舜老夫说无事禅。【老人眉批:一报还一报!】
石霜永和尚令人传语真云:“舜在洞山悟古镜因缘如此,岂是说无事禅?尔骂他,自失却一只眼。”【老人眉批:慎莫作骂会!】
舜闻之,作颂云:“云居不会禅,洗脚上床眠。冬瓜直儱侗,瓠子曲弯弯。”
永和尚亦作颂曰:“石霜不会禅,洗脚上床眠。枕子扑落地,打破常住砖。”【老人眉批:犹有这个在!】
舜一日上堂云:“黄昏后,脱袜打睡。晨朝起来,旋打行缠。夜来风吹篱倒,普请奴子劈篾缚起。”下座。【老人眉批:可怜生!】

锯解秤砣:
临济义玄禅师,以其凌厉的禅风,树起临济宗的光辉旗帜,传承不绝,度人无数。从上法脉的传承谱系是:六祖惠能大鉴→南岳怀让→马祖道一→百丈怀海→黄檗希运→临济义玄。临济宗传到石霜楚圆禅师,向下开出黄龙、杨歧两支。石霜禅师座下人才济济,除了黄龙慧南、杨歧方会之外,翠岩可真禅师就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一个。

据灯录记载:洪州翠岩可真禅师,福州人也。尝参慈明,因之金銮,同善侍者坐夏。善乃慈明高第,道吾真、杨岐会皆推伏之。师自负亲见慈明,天下无可意者。善与语,知其未彻,笑之。一日山行,举论锋发。善拈一片瓦砾,置磐石上,曰:“若向这里下得一转语,许你亲见慈明。”师左右视,拟对之。善叱曰:“伫思停机,情识未透,何曾梦见?”师自愧悚,即还石霜。慈明见来,叱曰:“本色行脚人,必知时节,有甚急事,夏未了,早已至此?”师泣曰:“被善兄毒心,终碍塞人,故来见和尚。”明遽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明嗔目喝曰:“头白齿豁,犹作这个见解,如何脱离生死?”师悚然,求指示。明曰:“汝问我。”师理前语问之,明震声曰:“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师于言下大悟。师爽气逸出,机辩迅捷,丛林惮之。

翠岩真禅师,早就跟石霜禅师(慈明)学过禅,并非没有悟处。他很自负(自负就是自以为了不起),当他“举论锋发”时,却被善侍者摧折了一场,惊醒了他“自负”的迷梦,他自愧不彻,再来请教慈明。慈明问他:“如何是佛法大意?”他答:“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这答语其实不错,荡除了“有、无”之边见——说有说无就象岭上之云、水中之月那样了不可得!然而,若只是理解,落实不到心地上,遇事便落“有、无”之见,那便是“药水汞”,遇火即飞。待他问慈明“如何是佛法大意?”时,慈明大声说:“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他竟能言下大悟!
他悟了个什么?
哦?您这是问我么?那好,听仔细了——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

翠岩真拍着胸脯骂舜老夫,骂他讲无事禅,落空了。哈哈!这舜老夫就喜欢骂人,这回挨骂了吧。难怪老人批示云:一报还一报!
石霜法永禅师认为翠岩真骂得无理,举出舜老夫当初的“洞山悟古镜”因缘,来证明舜老夫不可能落空。这则“舜在洞山悟古镜因缘”是怎么一回事啊?看看灯录的记载吧:

  云居晓舜禅师,瑞州人也。少年粗猛【怪不得爱骂人】,忽悟浮幻,投师出家,乃修细行。参洞山【云门宗洞山晓聪禅师】。一日入武昌行乞,首谒刘公居士家。士高行,为时所敬,意所与夺,莫不从之。师时年少,不知其饱参,颇易之。士曰:“老汉有一问,若相契即开疏,如不契即请还山。”遂问:“古镜未磨时如何?”师曰:“黑似漆。”士曰:“磨后如何?”师曰:“照天照地。”士长揖曰:“且请上人还山。”拂袖入宅。师懡[怖-布+罗],即还洞山。山问其故,师具言其事。山曰:“你问我,我与你道。”师理前问【古镜未磨时如何?】,山曰:“此去汉阳不远。”师进后语【磨后如何?】,山曰:“黄鹤楼前鹦鹉洲。”师于言下大悟,机锋不可触。

看他的悟处,本地风光,当下现成,舜老夫果然不可能落空。舜老夫既不落空,翠岩骂什么呢?翠岩禅师是个明眼人啊,为什么骂他呢?须知禅宗祖师说法,皆是为学人对机拈出,不乏打草惊蛇、敲山震虎的手段。你以为他是真骂舜老夫啊!舜老夫又不在他面前,他骂舜老夫干什么?所以,老人批示云:慎莫作骂会!

后面的诗偈、葛藤、眉批,留给大家讨论,如何?

………………………………

26、别有何事
公案原文:
五祖会中,有僧名法閦。入室次,祖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僧云:“法閦即不然。”祖以手指云:“住!住!法閦即不然,作么生?”閦于言下有省。【老人眉批:煞是好一捶!】
后至东林宣秘度和尚室中,尽得平实之旨。閦一日持一枝花,绕禅床一匝,背手插于香炉上,曰:“和尚且道,意作么生?”宣秘累下语,閦不诺。经两月日,遂问閦曰:“尔试说看。”【老人眉批:到这里还不免为自己瞒!】閦曰:“某甲秖将花插香炉上,是和尚自疑,别有什么事!”【老人眉批:直落得一场懡[忄+罗]!】

锯解秤砣:
好一个法閦禅师,从他“法閦即不然”一句就可以看出,其“自负”的程度不亚于前则公案里当初的翠岩真。五祖法演禅师不愧为大手笔的宗师,揪住这句话,抓住了狐狸尾巴。逮着这关键处,就猛然一击:“住嘴!住嘴!你说‘法閦即不然’,这是在干什么?这是‘不与万法为侣’吗?!”
“自负”缘于我执我见,系慢心所致。法閦陷入其中而不自知,当下被演禅师揪住,兜头一捶——你这不是正在与“我见、慢心”为侣吗!这一捶击醒了法閦,“我见”当下脱落。演禅师是好手!老人赞云:煞是好一捶!
后来,法閦上座又到东林度禅师那里,将禅宗平实的宗旨全面落实在心地。有一天,法閦拿着一枝花,绕着度禅师的座位转了一圈,背着手把花插在香炉里,问东林禅师:“您给说说,这是什么意思啊?”(既称平实,又为何捏怪?当头给法閦一棒,万事大吉!)那知这东林禅师竟在两个月内频频下语,法閦都说不对。两个月后,东林禅师憋不住了,要法閦把答案告诉他。哈哈!这个度禅师,还以为法閦瞒了他两个月呢,总觉得这里头有个玄妙。其实,正如老人所说:“到这里还不免为自己瞒!”他是自己瞒自己呀。法閦告诉他:“我只是把花插在香炉上罢了,是你自己疑有别事,其实没别的事啊!”原来是这样!真好比贼入空屋,大家可以设想度禅师当时的心情咯。正如老人眉批:直落得一场懡[忄+罗]!

………………………………

27、一波三折
公案原文:
佛眼禅师在五祖时,圆悟举临济云“第一句下荐得,堪与佛祖为师;第二句下荐得,堪与人天为师;第三句下荐得,自救不了。”一日忽谓圆悟曰:“我举三句向你。”以手指屈曰:“此是第二句,第三句已说了。”便走。圆悟举似五祖,祖曰:“也好聻。”眼乃辞五祖,参归宗真净和尚。去后,祖谓圆悟曰:“归宗波澜阔,弄大旗手段,远到彼,未必相契。”未数日,有书抵圆悟曰:“北到归宗,偶然漏网。”闻云居清首座作《晦堂真(即晦堂禅师的画像)赞》曰:“闻时富贵,见后贫穷。”颇疑着他。及相见,果契合。踰年,复还祖山。众请秉拂,却说心性禅。祖曰:“远却如此说禅,也莫管他。”
圆悟和尚尝参蕲州北乌牙方禅师,佛鉴和尚尝参东林宣秘度禅师,皆得照觉平实之旨,同到五祖室中,平生所得,一句用不着,久之无契悟,皆谓五祖强移换他,出不逊语,忿然而去。祖云:“汝去游浙中,著一顿热病打时,方思量我在。”圆悟到金山,忽染伤寒,困极,移入重病闾。遂以平生参得底禅试之,无一句得力,追绎五祖之语,乃自誓曰:“我病稍间,即径归五祖。”佛鉴在定慧,亦患伤寒,极危。圆悟甦省,经由定慧,拉之同归淮西。佛鉴尚固执,且令先行。圆悟亟归祖山,演和尚喜曰:“汝复来耶?”即日参堂,便入侍者寮。【老人眉批:回头认错是好汉!】
经半月,偶陈提刑解印还蜀,过山中问道,因语话次,祖曰:“提刑少年曾读《小艳诗》否?有两句颇相近:频呼小玉元无事,秖要檀朗认得声。”提刑应:“喏。喏。”祖曰:“且子细。”圆悟适自外归,侍立次,问曰:“闻和尚举《小艳诗》,提刑会么?”祖曰:“他秖认得声。”圆悟曰:“秖要檀郎认得声,他既认得声,为什么却不是?”祖曰:“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聻。”圆悟忽有省,遽出去,见鸡飞上栏干,鼓翅而鸣,复自谓曰:“此岂不是声!”遂袖香入室,通所悟。祖曰:“佛祖大事,非小根劣器所能造诣!吾助汝喜。”祖复遍谓山中耆旧曰:“我侍者参得禅也。”【老人眉批:莫被他瞒,一切现成:声不異色,色即是声!】
佛鉴和尚自浙中归祖山,踌躇不肯挂褡。圆悟曰:“我与汝相别才踰月,比今相见时如何?”鉴曰:“我只疑你这些子。”遂参堂。一日同圆悟侍祖,因游山话次,举:“东寺和尚问仰山:‘汝是甚处人?’仰山曰:‘广南人。’寺曰:‘我闻广南有镇海明珠,曾收得否?’山曰:‘收得。’寺曰:‘珠作何色?’仰曰:‘白月即现,黑月即隐。’【老人眉批:黑月何曾隐去?!】寺曰:‘何不呈似老僧。’仰山叉手近前曰:‘慧寂昨到沩山,被索此珠,直得无言可对、无理可伸。’”顾谓佛鉴曰:“既曰‘收得’。逮索此珠时,又曰‘无言可对、无理可伸’,是如何?”佛鉴无语【老人眉批:可惜错过!】忽一日,谓圆悟曰:“仰山见东寺因缘,我有语也!东寺当时只索一颗珠,仰山当下倾出一栲栳!【老人眉批:已迟八刻!】”圆悟深肯之。

老人眉批:
佛鉴悟处,终不及佛果。这些细小事节,已见端倪。

锯解秤砣:
佛果圆悟克勤、佛鉴太平慧懃、佛眼龙门清远,号称“三佛”,是五祖法演禅师的诸多传人中,最出类拔萃的三个,这则公案记载了他们三个跟五祖法演禅师学法的过程。《宗门武库》的作者大慧宗杲禅师,继承了佛果的衣钵,这是家里人说家里事啊。
佛果曾向佛眼举唱“临济三句”。有一天,佛眼突然对佛果说:“我也向你举三句。”他把手指曲起来,说:“这是第二句。第三句已经说过了。”说完就走开了。说话是第二句,已说过的第三句就是曲手指了,那么,第一句呢?“便走”即是,意即拂袖归方丈、归家稳坐。这蛮不错呀!佛果把这件事告诉师父,师父轻描淡写地说:“也好啊。”这分明是不肯佛眼。佛眼知道后,就辞别师父,又到归宗禅师那里学禅去。佛眼走后,法演禅师对佛果说:“归宗的禅风,波澜壮阔、耍弄大旗。清远到他那里,未必能契合。”知徒莫如师,佛眼果然不契合,便又去参云居清首座。就这样跑了一年,又回来了。大家见他回来了,请他说法,他竟说心性禅。法演禅师虽不赞赏,却也不管他。为什么不管他,其实道理很简单:他立心性,你不赞赏;你去管他,更立什么!这是佛眼的故事,下面再说佛果和佛鉴。
佛果曾跟蕲州北乌牙方禅师学过禅,佛鉴曾跟东林宣秘度禅师学过禅,两人都已得禅宗“平实”的宗旨。这个“平实之旨”,大家在前则公案里已经见识过了。两人同到五祖法演禅师这里学禅,那“平实之旨”一点也对不上号,他俩都说师父是强行移走他们以前的所得、强行换成这里的禅风,并且出言不逊,忿忿地离开了。师父说:“你们出去行脚参禅,到浙中生一场冷热病,还会想起我的。”两人行脚到镇江,佛果在金山寺,佛鉴在定慧寺,都得了伤寒病,并且病得很厉害,平时自以为有所得的,一句也用不上。佛果发誓:“待我的病稍有转机,就马上回到师父那里去。”病体果有转机,佛果立即去定慧寺,要拉佛鉴一块回去。哪知佛鉴不肯,还别扭着呢,让佛果先回。佛果急急赶回来拜见师父,师父高兴地说:“你终于回来了。”于是佛果就成了师父的侍者。知错必改,善莫大焉!老人赞叹佛果:回头认错是好汉!
半月后,陈提刑告老还乡,路过此处,问起禅宗的宗旨。五祖法演禅师说:“你读过《小艳诗》么?《小艳诗》里有两句,很接近此事。这两句是:频呼小玉元无事,秖要檀朗认得声。”提刑喏喏,点头称是。禅师说:“且子细(颟顸不得)。”佛果知道了这件事,就问师父:“您举《小艳诗》两句,他领悟了么?”师父说:“他秖认得声(没领悟)。”佛果说:“您不是说‘秖要檀郎认得声’么?他既认得声,为什么却不是?”师父话锋一转:“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啊!”佛果当下明白了!出房看见鸡飞、听见鸡叫,遂自言自语:“这不正是声么!”马上恭恭敬敬去向师父汇报。师父说:“佛祖大事,非小根劣器所能造诣!我随喜你了。”并向别人夸佛果“参得禅”。哎呀!且住。既然听见鸡叫就是,那陈提刑认得声却为什么不是?!少安毋躁,且莫一头雾水,听听老人是怎么说的吧:“莫被他瞒,一切现成:声不異色,色即是声!”莫被他瞒,就是别执死这个“认得声”。一切现成,什么现成啊?“声不異色,色即是声!”声色一如,浑然打成一片了!都是“认得声”,相差何止天渊!
再说佛鉴。一个月后,他也回来了,却犹豫着不肯挂褡常住(哈哈!虽回来了,还别扭着呢。)。佛果现身说法:“咱俩才一个多月没见,你看,我比以前如何?”佛鉴也纳闷儿:“你无论言谈、气质、行为,都跟以前大不一样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啊?”于是,他马上就挂褡常住了。有一天,佛果、佛鉴陪师父一块儿游山,师父举出“镇海明珠”公案,问佛鉴:“仰山既然说过‘收得’,待向他索要明珠时,却又说‘无言可对、无理可伸’,这是为什么呀?”佛鉴答不出来。其实,言下他也正处于“无言可对、无理可伸”之时呢,能于此时猛着精彩,就不枉师父这一问了。他却落入思维,滑过去了。所以老人说他“可惜错过!”过了几天,他终于明白了,很高兴地对佛果说:“我有答语了:东寺当时只索一颗珠,仰山当下倾出一栲栳!”佛果肯他答得好。好倒是好,只是迟了。能在师父言下答出,岂不更好!难怪老人说他“已迟八刻!”
老人评论说:“佛鉴悟处,终不及佛果。”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些细小事节,已见端倪。”都是那些情节呀?简单说吧:先是一个急急而归、一个拖延归期;回来后,一个贴心拜悔,一个犹豫挂褡;及至蓦然撞着自家鼻孔,一个声色一如、浑然天成,一个当面错过、迟延八刻。这些都是心行之路啊!乃至后来,直至于今,佛果的传承遍于天下。出世间因果,历历在目矣!
老人还有一句批语,尚未提及。仰山不是说“白月即现,黑月即隐”么,老人批示云:“黑月何曾隐去?!”且莫认为老人这么说是不肯仰山,大家不妨看看那“白月”、看看那“现”。明白了吧,哈哈!怎么?还不明白??参!!!

………………………………

28、抖擞不下
公案原文:
刘宜翁,尝参佛印,颇自负,甚轻薄真净。一日,从云居来游归宗。至法堂,见真净便问:“长老写戏,来得几年?”净曰:“专候乐官来。”翁曰:“我不入这保社。”净曰:“争柰即今在这场子里。”翁拟议【老人眉批:为何不道“听和尚演戏来”。死也!】,净拍手曰:“虾蟆禅,秖跳得一跳。”又,坐次,指其衲衣曰:“唤作什么?”净曰:“禅衣。”翁曰:“如何是禅?”净乃抖擞曰:“抖擞不下。”翁无语【老人眉批:打死了也!为何不于抖擞时,口作撕声曰:破也,碎也!】。净打一下,云:“你伎俩如此,要勘老僧耶?!”

锯解秤砣:
哈哈!归宗真净禅师那里,挑衅的来了,经过两起两落,刘宜翁铩羽而归。老人看刘宜翁这么窝囊、这么容易死,便代答了两语,容刘宜翁再跳一跳。若如此,便成为如下的问答:

第一场:
“长老在这里写了几年戏文了?”
“专等你这个伴奏的来呢。”
“我不掺和你这档子事。”
“你不是已经在这场子里了么。”
“我是听和尚演戏来的。”
下面,真净禅师怎么应对呀?对面不是学人,可不能“拂袖归方丈”哟。
大可这样对:“刘翁所唱,从何贩来?”

第二场:
指其衲衣曰:“唤作什么?”
“禅衣。”
“如何是禅?”
“抖擞不下。”
口作撕声曰:“破也,碎也!”
真净禅师又该如何应对呀?且慢说这里的“禅”能否抖擞得下,这下连“衣”也没了。
替禅师出一口气:将衲衣穿好,指着刘宜翁说:“破碎归你了!”

………………………………

29、惠渊首座
公案原文:
洪州奉新县慧安院,门临道左,衲子往还黄龙、泐潭、洞山、黄檗,无不经由。偶法席久虚,太守移书宝峰真净禅师,命择人主之,头首、知事、耆宿辈皆惮其行。时有渊首座,向北人,孤硬自立,参晦堂、真净,实有契悟处,泯泯与众作息,人无知者。闻头首、知事推免,不肯应命,白真净曰:“惠渊去得否?”真净曰:“汝去得。”遂复书举渊。
渊得公文,即辞去。时湛堂为座元,问渊曰:“公去,如何住持?”渊曰:“某无福,当与一切人结缘,自负栲栳,打街供众。”湛堂曰:“须是老兄始得。”遂作颂饯之曰:“师入新吴,诱携群有。且收驴脚,先展佛手。指点是非,分张好丑。秉杀活剑,作师子吼。应群生机,解布袋口。拟向东北西南,直教珠回玉走。咸令昧已之流,顿出无明窠臼。阿呵呵!见三下三,三三如九。祖祖相传,佛佛授手。”
渊住慧安,逐日打化。遇暂到,即请归院中歇泊,容某归来修供。如此三十年,风雨不易。鼎新创佛殿、轮藏、罗汉堂,凡丛林所宜有者,咸修备焉。
黄龙死心禅师访之,渊曰:“新长老,汝常爱使没意智一着子该抹人。今夜且留此,待与公理会些细大法门。”新惮之,谓侍者曰:“这汉是真个会底,不能与他剺牙劈齿得,不若去休。不宿而行。
渊终于慧安,阇维后,六根不坏者三,获舍利无数,异香满室,累月不绝。奉新兵火,残破,无孑遗,独慧安诸殿嶷然独存。岂非愿力成就,神物护持耶!今诸方袖手领现成受用者,闻渊之风,得不愧于心乎!

老人眉批:
文人学士,舞文弄墨而已,几曾亲见本来来!?
渊首座者,真大菩萨行径也。
湛堂既已悟道,且为座元,为什么不敢去?

锯解秤砣:
慧安院地处各大著名禅寺之间的交通要道旁边,常有行脚僧众往来经过,却为什么没人敢去住持呢?绝不会是怕见人,佛法哪会怕人多啊!实际是因为这里穷,这里不气派,可能连吃、住都有问题。若无吃饭的问题,渊首座临去之前,又何必发心“自负栲栳,打街供众”呢?一院之长老,却自己挎着个大竹篮子沿街乞讨,以供应大众饭食,这是一番什么景象啊!象渊首座这样发心的,古今能有几人!渊首座去了之后,遇到过往僧众暂住,就请他们先在寺院里歇息,“容惠渊归来修供”,他若不出去化缘,连一顿饭也管不起呀!惠渊禅师白手起家、从零开始,就这样久久坚持下来,不但吃饭已不成问题,“佛殿、轮藏、罗汉堂,凡丛林所宜有者,咸修备焉。”凡是寺院应该有的建筑,都修建起来了。
这里曾遭兵火,附近的房子都打坏了,只有慧安院的诸多大殿完好无损。本书作者大慧宗杲禅师感叹说:“岂非愿力成就,神物护持耶!今诸方袖手领现成受用者,闻渊之风,得不愧于心乎!”老人也赞叹说:“渊首座者,真大菩萨行径也。”老人不仅赞叹渊首座,也批评那些不敢来住的人,即那些“头首、知事、耆宿辈”,批评他们是“文人学士,舞文弄墨而已,几曾亲见本来来!?”当然,这些人里头,也有真关怀、帮助惠渊的,湛堂禅师就是其中的一个。他给惠渊饯行,并亲作一颂送给惠渊。可别小看这一颂,当时湛堂是座元(第一座),很有名望,这作颂饯行之事传出去,能给惠渊带来不少便利。老人毫不客气,也批评湛堂:“湛堂既已悟道,且为座元,为什么不敢去?”
渊首座不仅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而且道眼通明、见地透彻。有一天,颇具盛名的黄龙死心禅师领众路过慧安禅院,惠渊对他说:“你总是爱使用‘没意智’这一着来搪塞学人。今天你别走,今晚住在这里,我跟你好好地理会一些细大法门。”什么是“没意智”啊?此语出自《六祖坛经》:“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看黄龙死心禅师的语录,并没见他频频使用“没意智”这个词。渊首座说他用‘没意智’来搪塞学人,是批评他端着个“上上人”的架子,不理会后学,今晚要跟他理论理论。这一下切中了要害,黄龙死心禅师害怕了,不敢应战,对侍者说:“看来这个汉子真懂禅,不能跟他唇枪舌剑、动真格的,我看不如走了省事。”于是没敢留在这里住宿,领着大家连夜走了。
后来,惠渊禅师在慧安院圆寂。火化后,六根有三根不坏,舍利无数。并且异香满室,经月不绝。

………………………………

30、法云风范
公案原文:
法云杲和尚,遍历诸家门庭,到圆通玑道者会中,入室次,举赵州问投子“大死底人,却活时如何”,子云:“不许夜行,投明须到。”意作么生?杲曰:“恩大难酬。【老人眉批:确是好语!可惜偶然碰着!】”圆通大称赏之。后数日,举立僧秉拂,机思迟钝,哄堂大笑,杲有惭色。次日特为大众茶,安茶具在案上,惭无以自处。偶打翻茶具,瓢子落地,跳数跳,悟得答话,机锋迅捷,无敢当者。复至真净处,因看祖师偈云:“心同虚空界,示等虚空法。证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豁然大悟。【老人眉批:常读是偈,亦能开悟。】
后出世时,上堂小参,常谓人曰:“和尚绍圣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悟得方寸禅。”又言:“和尚熙宁三年,丈帐在凤翔府供申,当年陷了华山一十八州,尔辈茄子瓠子,那里得知。”诏住法云,开堂日,中使捧御香至,要语录进呈。时洪觉范在会下,令侍者请来编语录,云:“且看老和尚面。”觉范编次,呈之。读毕,谓曰:“若要了死生底禅,须还和尚。若是攒花簇锦、四六文章、闲言长语,须是我洪兄始得。”法云平生,气吞诸方、孩抚时辈。盖所得有大过人处,乃敢尔也。

锯解秤砣:
  赵州和尚问投子:“大死底人,却活时如何?”——偷心死尽,亲证万法空寂,如何活起来起妙用啊?
投子禅师说:“不许夜行,投明须到。”——晚上不许走路,天亮必须到达。
赵州说:“我早候白,伊更候黑。”——那好!我来等候天亮,你就等着天黑了夜行吧。
这两大老在说什么呀?赵州的“大死的人却活”还好理解些,投子的“不许夜行,投明须到”,不是纯粹想憋死人么!晚上不许走路,天亮怎么到达呀?难道就这样起妙用么!其实,憋死是自己找的,因为你懂得必须走路才能到达,这是被你自己的“所知”障住了。投子禅师是出了名的老实人,他说话平实极了,这里面并没有玄妙。必须走路才能到达么?不一定啊!比方你本来在家里,还往家里去,还用走路么!这不就是“本来现成”么!我们学佛修行,不就是要证得这个本来么!本来体用不二,还要抛家离舍到哪里求取呀!赵州早就如此了,怎会不知道投子的意思,所以答他“我早候白,伊更候黑”。
圆通玑问法云杲“不许夜行,投明须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如果答语象上面那样讲道理,就算把投子禅师的意思解释清楚了,也属“拟议”,那是数他人财宝,与己无干,必须象投子禅师那样答一句自己的才行。他那样干脆地答,你也要那样干脆地答,才能与他把手共行。圆通玑问“不许夜行,投明须到”的意思,法云杲就没有去拟议,而是干脆地答了一句“恩大难酬”——小恩小惠,可以报答(有施有报,两相对待,正是“二”),如果是大恩,就难以报答了。什么是大?大而无外呀!既是无外,则体用一如,哪里还能把体用分开呀!这答语很好。老人说:“确是好语!可惜偶然碰着!”为什么说他是偶然碰着呀?接着往下看就知道了。
圆通玑很赞赏这个答语,十几天后,就请他立僧秉拂(代为说法)。谁知他下语迟钝,惹得哄堂大笑,他自己也很惭愧。第二天请大众喝茶,他手忙脚乱,把茶具打翻了。他看见水瓢在地下跳,蓦然打失布袋,刹那灵明天真。从此以后,他机锋迅捷,锐不可挡。现在的人,明白点禅理,就以为到家了,古人就不这样。尽管“机锋迅捷,无敢当者”,他也没有认为到家。要不然,就会错过向上一着,以后就不会在真净禅师那里因看祖师偈而豁然大悟了。祖师偈云:“心同虚空界,示等虚空法。证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老人赞叹此偈:“常读是偈,亦能开悟。”,我等后学,就常读此偈吧。
从杲禅师以后的言语就可以看出,他果是“气吞诸方、孩抚时辈”。什么“悟得方寸禅”、“陷了华山一十八州(气吞诸方)”、“尔辈茄子瓠子(孩抚时辈)”……若没有“大过人处”,怎么敢这么讲话呀!
皇上有旨,请他住持法云道场。开堂那一天,皇宫的使者捧着皇帝赐给的好香来祝贺,还要索取他的语录呈给皇上。以文笔著称的洪觉范当时正好在他那里,他就请洪觉范代写语录:“给我老和尚一点面子吧。”等语录写好,他看过后,又说:“谁要是想学能了生死的禅,就要找我老和尚。谁要是想学花团簇锦的四六文章、闲言长语,就去找我洪兄吧。”其实,这些话,连同那“华山一十八州”都是幽默,是他心无丝毫挂碍的自然流露。哈哈!真是如同水上葫芦——触着便转。



本贴由值班版主lvm于2002年5月31日 12:45:20修改过








本贴由lvm于2002年5月31日12:43:02在乐趣园〖佛法心中心〗发表.

--------------------------------------------------------------------------------

欢迎在netsh.com建立自己的乐趣俱乐部

--------------------------------------------------------------------------------
原标题:【《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 参学比丘道谦编】是lvm在2002年4月13日12:37:10发表
本贴跟从标题: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浏览94次]

--------------------------------------------------------------------------------


选择类别: 推荐给朋友
朋友Email:
您的Email:
留言:





师尊 元音老人生前讲《楞严经》讲得透彻,原有全套磁带,现已散失。那位师兄知其下落,哪怕是一盘两盘,请发个信息通知斑竹,以便联系转录。只有磁带收集齐全,才能组织人力整理成文字。还望各位师兄弟共同发心,齐心协力促成此事。      ——Lvm 谨启——
愿众生免我的罪,象我免众生的罪一样! 诸恶之中杀生最重,诸善之中放生第一——《大智度论》
离线蒙刚
发帖
476
开心币
0
好评度
2146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2-07-10
31、金刚眼睛
31-40: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本贴内容为原创作品,版权为作者和版主共同所有,内容观点不代表乐趣园立场。

--------------------------------------------------------------------------------
31、金刚眼睛
公案原文:
师因湛堂和尚示寂,请觉范状其行实,又得龙安照禅师书为绍介,特往荆南谒无尽居士求塔铭。初见无尽,无尽立而问曰:“公秖恁么着草鞋远来?”对曰:“某数千里行乞,来见相公。”又问:“年多少?”对曰:“二十四。”又问:“水牯牛年多少?”对曰:“两个。”又问:“什么处学得这虚头来?”对曰:“今日亲见相公。”无尽笑曰:“且坐吃茶。”
才坐,又问:“远来,有何事?”遂起,趋前云:“泐潭和尚示寂,荼毗,眼睛、牙齿、数珠不坏,得舍利无数。山中耆宿皆欲得相公大手笔作塔铭,激励后学。得得远来,冒渎钧听。”无尽曰:“被罪在此,不曾为人作文字。今有一问问公,若道得,即做塔铭;道不得,即与钱五贯裹足,却归兜率参禅去。”遂曰:“请相公问。”无尽曰:“闻准老眼睛不坏,是否?”答曰:“是。”无尽曰:“我不问这个眼睛。”曰:“相公问什么眼睛?”无尽曰:“金刚眼睛。”曰:“若是金刚眼睛,在相公笔头上。”无尽曰:“如此,则老夫为他点出光明,令他照天照地去也。”师乃趋阶云:“先师多幸,谢相公塔铭。”无尽唯唯而笑。
其略曰:“舍利,孔、老之书无闻也。先佛世尊灭度,弟子收舍利,起塔供养。赵州从谂,舍利多至万粒。近世隆庆闲、百丈肃,烟气所及,皆成舍利。大抵出家人,本为生死事大,若生死到来不知下落,即不如三家村里省事汉。临终付嘱,一一分明。四大色身,诸缘假合。从本以来,舍利岂有体性!若梵行精洁,白业坚固,灵明廓彻,预知报谢,不惊不怖,则依正二报,毫氂不差。世间粗心,于本分事上,十二时中不曾照管微细流注,生大我慢。此是业主,鬼来借宅。如此而欲舍利流珠、诸根不坏,其可得乎!”

老人眉批:
何不对:与相公同年!

锯解秤砣:
无尽居士张商英给湛堂和尚写的塔铭,在第15则“舍利坚刚”中已经提及。本书《宗门武库》的作者大慧宗杲禅师为给湛堂和尚求这个塔铭,还颇费了一场周折。
湛堂和尚圆寂后,大慧宗杲禅师操办后事,办得挺隆重。不但请当时以文笔著称的洪觉范写了湛堂和尚的生平事迹,而且还要请名播禅林的无尽居士张商英写塔铭,以便起塔供养。当时大慧禅师尚年轻,并不认识张商英,就请龙安照禅师修书介绍。然后,拿着照禅师给张商英的书信,远行数千里找张商英去了。
张商英见这位年轻人风尘仆仆地远来,站起来问他:“你就是这么穿着草鞋跑来的么?”大慧说:“我一路乞讨,行数千里路,特来拜见您。”张商英问:“你今年多大了?”答:“二十四岁。”张商英话锋一转,问道:“水牯牛年多少?”哈哈!这一问与第三则“一切现成”里的“佛手”一样,平地上奇峰突起,看你如何越过!大慧说:“两个。”这是两码事——我不是学禅来的,我找您是为的是另一件事。他急着求塔铭,不想机锋相见。然而,无尽居士怎肯轻易放过他。路逢剑客须呈剑,这一关是必须过的。所以,老人批示云:“何不对:与相公同年!”张商英果然不放过他,紧追一句:“什么处学得这虚头来?”眼看不过这一关不行了,大慧只好机锋相见:“今日亲见相公。”——刚在你这儿学来的!这一答函盖相投,张商英满意地笑了,请他坐下吃茶。
无尽居士问他:“你这么远跑来找我,为了什么事啊?”大慧站起来,前行一步,郑重地告知:“住持泐潭道场的湛堂和尚已经圆寂了,荼毗后,眼睛、牙齿、数珠不坏,并且舍利无数。大众想请您的大手笔写个塔铭,以便起塔供养,激励后学。”张商英当时官职被贬,所以称“被罪在此”。他不肯轻易写,还要机锋相见。若过得这一关,就给你写塔铭;若过不了这一关,给你五贯钱做路费,到兜率从悦禅师(张商英的师父)那里参禅去吧。大慧数千里远来,怎肯半途而废,遂应声说:“请相公问。”张商英从眼睛不坏问起,突然道出“金刚眼睛”一句,大慧应声答道:“若是金刚眼睛,在相公笔头上。”他不随无尽居士的语脉转,下语不离塔铭。再看今人的问答,粘着语脉,未至话尾,早已忘了话头。若是生死现前,早先的禅又不知该忘到哪里去了呢!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无尽居士见他如此,便答应为湛堂和尚写塔铭。铭以名人之笔为荣,当时能得无尽居士所写之塔铭,是何等荣幸!于是,大慧谢、无尽笑、塔铭出……
诸位请看塔铭里这一句:“若生死到来不知下落,即不如三家村里省事汉。”且问:不知什么东西的下落?难道三家村里的省事汉就不是“业主,鬼来借宅”么?

………………………………

32、鼠也护法
公案原文:
福严置和尚,东川人。初游方见真如和尚,发明正见。在沩山知客寮立僧,因语言过失,乞退作园头,以赎其罪。真如云:“汝福薄,事园供众,乃所宜也。”
终二年,求替,辞真如,要参真净、五祖去。真如云:“遍历诸方先圣遗範,汝行,勿迟。”首造洞山,室中相契,真净举领众立僧。久之,又至四祖宣和尚会中,时时到五祖相见,祖勘辨,果有过人处。五祖谓四祖曰:“置首座,丛林达士,何不举他首众?”四祖如其言。五祖亦上堂称其知见作略。
有李修撰帅长沙,四祖以书荐之。未几福严虚席,平普融复荐人。帅曰:“当先应副四祖,”但寻书未见,不识名字。因对客坐次,有鼠从架上拖一轴书,送在面前,收视之,乃《四祖举置首座书》。帅异之,遂敦请。

锯解秤砣:
这则公案牵涉的人较多,先列出一段传承谱系,再一一对号入座。

┌→云居元祐→智海智清→四祖仲宣
┌→(黄龙派)黄龙慧南┴→宝峰克文
(临济宗)石霜楚圆┼→(杨歧派)杨歧方会─→白云守端→五祖法演
└─────→翠岩可真─→大沩慕哲→福严置和尚

文中的沩山、洞山、五祖、四祖都是地名,古时人名往往以地名称谓。大沩慕哲禅师,即潭州大沩慕哲真如禅师,沩山就是真如和尚那里。宝峰克文禅师,即隆兴府宝峰克文云庵真净禅师,又称“洞山文和尚”。五祖,是指五祖法演禅师。
福严置和尚在大沩慕哲真如和尚座下发明正见,先是立僧秉拂,代师说法。后因言语有失,就辞职种菜去了,无怪乎真如和尚说他福薄。种了两年菜,求人接替,要去参访真净禅师和法演禅师。他师父嘱咐他:“你应该遍参诸方,快去吧,别耽误。”于是他出发了。首造洞山——先到真净禅师那里去;室中相契——入室小参,甚契真净宗旨。真净禅师又请他立僧秉拂,代为说法。就这样过了很长时间,他又到四祖仲宣禅师那里去了,还时不时地跑到五祖法演禅师那里参访(两寺相距不远)。经法演禅师勘验,他果然有过人之处。有一次,五祖法演见了四祖仲宣,便推荐说:“你那里的置首座,是丛林达士啊。你怎么不请他领众呢?”仲宣和尚采纳了法演禅师的意见,请他立僧秉拂,代为说法。哈哈!他已经在三个地方做第一座了。法演禅师也常常称赞他的知见和作略。
四祖宣和尚曾向官府呈递过《四祖举置首座书》,若哪个道场缺少住持,推荐他去坐道场。不久,福严禅寺有缺,官府认为应该先应付四祖宣和尚的推荐(可见各禅寺推荐者不少),但却找不到那封推荐信,忘记了推荐的是谁,就先把这事撂下了。官府管这事的李帅,在接待客人的时候,看见一个老鼠从书架上衔过来一封信,一看,正是《四祖举置首座书》。老鼠竟能衔来荐书,李帅很惊奇,马上就写了聘书,请他住持福严道场。从此,置首座就成了福严置和尚。
护法者何止菩萨,推出者何止龙天。即使老鼠,也懂得护法、懂得推出呢。(菩萨戒云:不得饲养猫狸。)

………………………………

33、超度中有
公案原文:
泐潭深和尚,河东人,真净之子。
有悟侍者,偶在知客寮见掉下火柴头,忽然有省,直上方丈通所悟,深和尚喝出。自尔失心,引绳于延寿堂东司自缢。夜后常在藏院、知客寮、东司三处出没。移鞋、度瓶,一众苦之。
湛堂游浙,回充首座,闻其事,中夜故入延寿堂东司抽脱。壁灯微明,忽然扑灭。方脱衣,悟便提水瓶至。湛堂云:“未要,且待我脱衣。”脱衣罢,便接瓶子,去当时悟自缢间抽脱。须臾又送筹子来,及出,唤云:“接瓶去。”悟才接,捉住,摸其手,或似软,或似硬。问曰:“汝是悟侍者么?汝便是当时在知客寮,见掉下火柴头有省处底么?参禅学道,秖要知本命元辰下落处。汝在藏殿移端首座鞋履,岂不是汝当时悟得底!又在知客寮移枕子,岂不是汝当时悟得底。逐夜在此与人提瓶度水,岂不是汝当时悟得底。因甚不知落处,秖管在这里恼乱大众作么!我明日劝大众,为汝看藏经、裒钱、设粥、追悼汝。汝当别求出离,不得滞着于此。”言讫,乃推一推,如瓦砾塔子倒,索然有声,由是绝迹。湛堂一臂冷如冰,踰半月方平复。盖非人附阴而至,冷气侵人如此。

老人眉批:
惜乎末后说得不透脱。迨问至“在这里恼乱大众作么?”接下去应拉他手,画一○相云:“向这里雪屈!”

锯解秤砣:
泐潭深和尚座下的悟侍者,先是在知客寮因见掉下火柴头而有省,后因遭呵斥而上吊自杀。他死的不值得,呵斥他是激励他上上升进,心胸怎么那么狭小啊!他死后,中阴身未去投胎,仍干侍者的行当,夜来就在藏院、知客寮、厕所这三个地方出没,继续干摆正鞋子、移动瓶子等事。试想:本来好好的,突然发觉鞋子、瓶子挪了地方,你作何想啊?所以“一众苦之”。
湛堂和尚游历浙江,回到这里作首座,听说了这件事。湛堂不怕鬼,故意半夜去厕所。厕所墙壁上的灯微微发亮,突然就灭掉了。湛堂不理会,继续脱衣服,悟侍者提着个瓶子过来了。湛堂说:“现在不要瓶子,等我脱完衣服。”脱完后,接过瓶子,故意到悟侍者上吊自杀的那个茅间去方便。一会儿悟侍者又把筹子(作用相当于现在的卫生纸)送过来了。悟侍者送过筹子刚要走,湛堂喊住了他:“把瓶子接过去!”——湛堂要捉鬼了!悟侍者伸手要接瓶子,湛堂一把抓住了他的手,到底不是活人的手啊,又象是软的、又象是硬的。接着,湛堂要超度他了:“你就是悟侍者吧。你不是在知客寮见掉下火柴头有省么?参禅学道,只求明白本命元辰的下落处,你不是已经明白了么。你在藏殿移动端首座的鞋子、在知客寮移动枕头、每夜在这里提瓶度水……这不都是你当时悟得的么?为什么还不知道落处呢?以后你不要再恼乱大众了。我明天叫大家给你念经、裒钱、设粥,追悼你。你不要留在这里,另求解脱去吧。”说完,向前一推,“哗啦啦啦……”就象推翻了一摞砖瓦。从此以后,这里再也不闹鬼了。鬼气阴冷,湛堂和尚抓鬼的那条胳膊,凉了半个月才恢复正常。
并不是所有的中阴身都是49天就投胎,若有一大执著埂在心头,即成孤魂野鬼。悟侍者若不遇湛堂,还不知道要闹到什么时候呢。然而,湛堂和尚的超度语,末后缺少接引之句。所以,老人批示云:惜乎末后说得不透脱。迨问至“在这里恼乱大众作么?”接下去应拉他手,画一○相云:“向这里雪屈!”若如此,也许悟侍者会言下大悟。

………………………………

34、世间因果
公案原文:
许知可,毗陵人,尝获乡荐,省闱不利而归。舟次吴江平望,夜梦白衣人谓曰:“汝无阴德,所以不第。”知可曰:“某家贫,无资可以馈人。”白衣曰:“何不学医,吾助汝智慧。”知可辄寤,归践其言,果得卢扁之妙。凡有病者,无问贵贱,诊候与药,不受其直。病夫填门,无不愈者。后举,又中乡评,赴春官。舣舟平望,梦前白衣人相见,以诗赠之曰:“施医功大,陈楼间阻。殿上呼胪,唤六作五。”思之不悟其意。后登第唱名,本第六,因上名殿试不禄,遂升第五、乃在陈、楼之间。方省前谶也。

锯解秤砣:
这是一则世间因果故事:
毗陵人许知可,考取功名落榜了,便乘船回家。船到平望这个地方时,晚上梦见一个白衣人对他说:“你没有积下阴德,所以考不中。”许知可说:“我家里穷,没有钱救济别人,怎么积阴德呀?”白衣人说:“你学医给人治病吧,我来帮助你。”许知可回去以后,学医成功,治病不要钱。病人盈门,没有治不好的。
后来许知可又乘船去赶考,船到平望,又梦见了那个白衣人,给他说了一首诗:“施医功大,陈楼间阻。殿上呼胪,唤六作五。”他不知道是啥意思。考试完了,他本来排在第六名,因他前面有一位没通过皇上的面试,他就成了第五名(唤六作五)。第四名是姓陈的、第六名是姓楼的,他正好在陈、楼之间(陈楼间阻)。他这时才省悟白衣人之诗意了。
这个故事跟“了凡四训”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当世因果。然而,这当世因果却也未离开三世因果。试想:那白衣人不去帮助别的落榜举子,却单单来帮助他,这也是前世种下的因呐。

………………………………

35、地锦法衣
公案原文:
佛光无碍禅师,自苏州永安赴诏,住大相国寺慧林禅院。慧恭皇后,尝于帘下见登对罢,乘空而去。自尔以太官所进御膳供养,复令取禅师所食之余还宫。又以地锦制法衣,自缀禅牌赐之,以表奉法之诚。冬月赐红锦帐子,乃至服饰、器皿之类。
光遂以宫中所赐法衣,回施法云佛照禅师。法云复寄与洪州宝峰湛堂和尚。书云:“地锦法衣与师弟,行先师之道。”湛堂示寂,留镇山门,至今犹存。

锯解秤砣:
苏州永安禅寺的佛光无碍禅师,得到了皇上的青睐,皇上请他住持大相国寺的慧林禅院。皇上接见无碍禅师的时候,慧恭皇后躲在帘子后面看。她看到无碍禅师离开时是乘空飞走的,因而对禅师生起大恭敬心,派人供奉禅师锦衣御食。地锦法衣上的禅牌她亲手缀上,还令人把禅师吃剩的御食带回宫中享用,以此表示诚意。冬天供养红锦帐子,还有服饰、器皿一类的贵重之物。其实,皇后尊重的并非禅师的般若正眼,而是尊重禅师乘空而去的神通。她虽贵为皇后,却非参禅悟道之人。既非修行人,我等也不好批评她执著神通。只是我等不可执著神通就是了。
佛光无碍禅师把那贵重的地锦法衣赠给了见瓢跳而悟、陷过“华山一十八州”的法云佛照杲禅师,佛照禅师又转赠给其师弟湛堂和尚,并嘱师弟“行先师之道”。这里的“先师”,即真净克文禅师。湛堂和尚圆寂后,这件地锦法衣就留镇山门。本书的作者大慧宗杲禅师曾跟湛堂学过禅,还曾千里迢迢给湛堂求塔铭(见第31则“金刚眼睛”),这地锦法衣之事是他亲眼所见。

………………………………

36、外道种性
公案原文:
照觉禅师,自泐潭移虎溪,乃赴王子淳观文所请。开堂后,百废并举。升堂、小参、入室,无虚日。尝言:“晦堂、真净、同门诸老,秖参得先师禅,不得先师道。”
师曰:
盖照觉以“平常无事,不立知见解会”为道,更不求妙悟。却将诸佛、诸祖、德山、临济、曹洞、云门真实顿悟见性法门为“建立”,《楞严经》中所说“山河大地,皆是妙明真心中所现物”为膈上语,亦是“建立”。以古人谈玄说妙为禅,诬誷先圣,聋瞽后昆,眼里无筋,皮下无血之流。随例颠倒,恬然不觉,真可怜悯。
《圆觉经》云:“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又云:“末世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是则名为外道种性、邪师过谬,非众生咎。”岂虚语哉!
所以真净和尚小参云:“今时有一般汉,执个平常心是道,以为极则。天是天、地是地、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大尽三十日、小尽二十九。并是依草附木,不知不觉,一向迷将去。忽若问他‘我手何似佛手?’便道:‘是和尚手。’‘我脚何似驴脚?’便道:‘是和尚脚。’‘人人有个生缘,哪个是上座生缘?’便道:‘某是某州人氏。’是何言欤!且莫错会。凡百施为,秖要平常一路子以为稳当。定将去、合将去,更不敢别移一步,怕堕落坑堑。常时一似生盲底人,行路一条杖子,寸步抛不得,紧把着,凭将去。”
晦堂和尚谓学者曰:“尔去庐山无事甲里坐地去!”
而今子孙,门如死灰,良可叹也。

老人眉批:
参禅第一须明师指示,不得明师,纵令历劫多生,亦不能豁开正眼!但今之修道者,大多是唯益多闻,不求正悟,所遇师友,又多邪见,欲其不堕坑落堑,成外道种姓,安可得哉!?
修道即如是之难,太死,坐在无事甲里,固不是;太活,随语生解,更非是也。然则为何而后可哉?曰:先求妙悟见性,然后随分勤除妄习,直至皮肤脱落尽,惟露一真实!

锯解秤砣:
照觉禅师曾说过,跟他自己同门的真净、晦堂(黄龙祖心)等诸位禅师,只参得先师(黄龙慧南)禅,并没有得黄龙的宗旨。
本书《宗门武库》的作者大慧宗杲评论说:照觉以平常无事为道,不立知见、不容解会,更不思进取、不求妙悟。诸佛、诸祖、德山、临济、曹洞、云门……一脉相承的真实顿悟见性法门,照觉斥之为“建立”。《楞严经》云:“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照觉斥之为膈上语,说这也是“建立”。还说古人谈禅是谈玄说妙,攻击古人是诬誷先圣、聋瞽后昆、眼里无筋、皮下无血之流。照觉说话这么离谱,他自己却恬然不觉,真是可怜悯者啊!
大慧禅师引用《圆觉经》里的话:“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圆觉经》里又说:“末世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是则名为外道种性、邪师过谬,非众生咎。”看看照觉的言论,岂不是“外道种性、邪师过谬”么!经中之言不虚呀。
真净和尚在小参时说过:“现在有一种人,执著‘平常心是道’,认为这是终极的真理。在他们看来:天是天、地是地、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这都是依草附木之辈,不知不觉地迷进去了。你若问他‘我手何似佛手?’他便说:‘是和尚手。’再问他‘我脚何似驴脚?’他便说:‘是和尚脚。’第三问:‘人人有个生缘,哪个是上座生缘?’(这连续三问,号称‘黄龙三关’)他便答道:‘我是某州人氏。’这是哪门子答语呀!他们误解了黄龙先师的禅,他们认为做什么都要一路平常,以为那样做才稳当,不敢移动一步,怕堕落坑堑。这些人平常就象瞎子一样,寸步也离不开拐杖。他们紧抓着‘平常心’不放,象是生怕别人抢去。”
晦堂和尚也曾对学人说过:“你们去庐山无事甲里坐地去!”庐山无事甲,就是指照觉的见解呀!
接着,大慧禅师评论说:到现在,照觉一门,子孙寥落,冷如死灰,可悲可叹哪!

老人评论说:“参禅第一须明师指示,不得明师,纵令历劫多生,亦不能豁开正眼!”是啊,若遇上象照觉这样的师父,怎能豁开正眼呢!
老人感叹今时:“但今之修道者,大多是唯益多闻,不求正悟,所遇师友,又多邪见,欲其不堕坑落堑,成外道种姓,安可得哉!?”现今去圣时遥,照觉之辈多,而晦堂、真净少。学人若不能识得明师,倒不如持执一句佛号、安稳生西为妥。
接着,老人开示说:“修道即如是之难,太死,坐在无事甲里,固不是;太活,随语生解,更非是也。然则为何而后可哉?曰:先求妙悟见性,然后随分勤除妄习,直至皮肤脱落尽,惟露一真实!”照觉是太死的,坐在无事甲里,这固然不对。然而,太活也不行,随着语脉妄生理解,那就更不对了。怎么样才可以呀?老人为我们指出了一条直路:先打开本来见性,悟后不可松懈,再勤除妄执之习气,直至皮肤脱落尽,惟露一真实。

呜呼!照觉也曾“百废并举。升堂、小参、入室,无虚日。”只是昧却了一真实,而今人则多是皮肤脱不尽哪!

………………………………

37、西天佛子
公案原文:
佛照杲和尚,初住归宗,专精行道,未尝少懈。深夜修敬罢,坐于僧堂地炉中。忽见二僧入堂,一人厖眉雪顶,一人少年,皆丰姿颀然。杲心喜,自谓曰:“我座下有如此僧。”
须臾二人出堂,杲袭其后。见入佛殿中,杲亦随入。灯影荧煌,炉中尚有火,杲炷香礼佛。
二僧复出,亦袭其后。至佛殿前,偶失所在。自念:“忘却香匣在殿内。”回身取时,见殿门扃钥。遂唤直殿行者守舜开门,舜取钥匙开门,见炉中香烟未散,香匣在宝阶上。自不谕其故。
妙喜亲见佛照说,时守舜在旁,犹指以为证。

老人眉批:
此西天佛子来探师道也。

锯解秤砣:
大家还记得那“华山一十八州”吧,法云佛照杲禅师在未住持法云道场之前,先是住持归宗道场,修行精进,无少懈怠。有一天,他修行到深夜,到僧堂地炉中取暖,忽然看见有一老一少两位僧人到僧堂里来了,威仪甚好。佛照杲见了很高兴,以为是自己寺里的僧人,竟有这么好的威仪呀!
二僧走出僧堂,佛照就跟了出去,想看清楚是谁。二僧进了佛殿,佛照也跟了进去。佛殿里灯火辉煌,香炉里也燃着香。佛照掏出随身所带的香匣,往香炉里加了一炷香,恭敬礼佛。
那两个僧人走出佛殿,佛照马上跟出去,却找不到他们了。佛照忽然想起,自己的香匣忘在殿里了,就回头去取,却发现佛殿的门是锁着的(都已经深夜了,怎会不锁)。他把管理佛殿的香灯师守舜师喊起来,拿钥匙开殿门,看见他那一炷香还在香炉里燃着呢,香匣也放在那里。杲禅师和守舜师互相询问,都不知道刚才是怎么回事。
妙喜是大慧宗杲禅师的自称,这件事他是亲自听佛照禅师讲的,杲禅师讲的时候,守舜师也在场,证明此事是千真万确的。
那两个僧人到底是谁呀?竟能使自己和跟者自由出入锁着的佛殿。老人说:“此西天佛子来探师道也。”原来是佛照禅师与这两位神僧有夙缘哪!说到这里,有句话与大家共勉:别总想也碰上这一类的事,这类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

38、丞相世家
公案原文:
大丞相吕公蒙正,洛阳人,微时生绪牢落。大雪弥月,遍干豪右,少有周急者。作诗,其略曰:“十谒朱门九不开,满身风雪又来归。入门懒睹妻儿面,拨尽寒炉一夜灰。”可想也。
途中邂逅一僧,怜其穷窘,延归寺,给食与衣,遗镪遣之。才经月,又罄竭,再谒僧。僧曰:“此非久计,可移家属住院中房廊,食时随众给粥饭,庶几可以长久。”吕如其言。既不为衣食所困,遂锐志读书。是年应举获乡荐,僧买马、雇仆、备衣、装津,遣入都下。省闱中选,殿试唱名为大魁。初任西京通判,与僧相见如平时。
十年逐执政,凡遇郊祀,有所俸给,并寄阁。太宗一日问曰:“卿累经郊祀,俸给不请,何耶?”对曰:“臣有私恩未报。”上诘之,遂以实对。上叹曰:“僧中有如此人!”令具名奏闻,赐紫袍加师号,以旌异之。吕计所积俸数万缗,牒西京,令僧请上件钱,修营寺宇,并供僧。其寺元是铁马营太祖、太宗二圣生处,太祖朝已建寺,忘其名。其僧乃寺主也。太宗别赐钱,重建三门,赐御书额度僧。
吕公逐日晨兴礼佛,祝曰:“不信三宝者,愿不生我家。愿子孙世世食禄于朝,外护佛法。”犹子夷简申国公,每遇元日拜家庙罢,即焚香发广慧琏禅师书一封,加敬重之。申公之子公着,亦封申国公,元日发天衣怀和尚书。右丞好问,元日发圆照禅师书。右丞之子用中,元日发佛照杲禅书。其家世忱信痛敬,抑有自来矣。
故录之以警后世。

锯解秤砣:
吕蒙正是历史上的著名宰相,他的前半生却是太贫寒了,连饭也吃不上。若不是遇上一僧周济他,他哪顾得上读书应考啊!
他做了宰相以后,再与那僧见面,跟以前一样,一点也没有宰相的架子。
每逢举行郊祀仪式,大家都有额外补助,宰相的补助更多。吕蒙正并不领取,就这样越积越多,终于引起了皇上的注意。宋太宗赵光义问他:“你为什么不领郊祀的俸给呀?”其实,他正等着这一问呢,立即答道:“我曾受人之恩,还未曾报答呢。”这就引起太宗的好奇,吕蒙正借此机缘将当年的情况如实告知。这事感动了皇上,便赐给这个僧人紫袍,还加封了师号。皇上出钱,给这个寺院重建三门,还御笔题写匾额,挂于山门之上。事已成办,那钱就该取出来了,积攒了数万缗呢。吕蒙正把这钱供养那僧修建寺院,这下子寺院就气派了。
本书《宗门武库》的作者大慧宗杲禅师,是南宋时代人,吕蒙正是北宋的宰相。由于年代久远,疆土变迁,北方已成金国之土,那寺名、那僧名都无从查考了。这件事能记录下来,系吕公后代丞相世家代代奉佛所致。吕蒙正在世的时候,天天早上向佛祷告:“不信三宝者,愿不生我家。愿子孙世世食禄于朝,外护佛法。”他的子孙后代:简申供养广慧琏禅师;公着供养天衣怀和尚;好问供养圆照禅师;用中供养陷过“华山一十八州”的法云佛照杲禅师……吕门世家,奉佛之风代代相传。
大慧禅师知道了此事,就收录在《宗门武库》里,以警策后人。

………………………………

39、处清处凝
公案原文:
保宁勇禅师二上足:处清、处凝,同参白云端禅师,凝在侍者寮最久。端有膈气疾,凝常煨芦菔,以备无时之需。端作《傅大士讲经因缘颂》曰:“大士何曾解讲经,志公方便且相成。一挥案上俱无取,直得梁王怒眼睛。”举为凝曰:“努底是什么?”此一句乃为凝说老婆禅也。凝以为亲闻,故缀于颂下。后住舒州天柱山。
清住笼舒太平,有大机辩,五祖演和尚畏敬之。清谓凝曰:“吾弟禅,乃是为老和尚煨芦菔换得底。”

锯解秤砣:
处清、处凝两位禅师,是保宁勇禅师座下的两位高足弟子。他们两个又一起到白云端禅师那里参学。处凝作侍者的时间不算短,他经常炮制一种中药——芦菔,以备应付白云端禅师的膈气病。端禅师作了一个《傅大士讲经因缘颂》:“大士何曾解讲经,志公方便且相成。一挥案上俱无取,直得梁王怒眼睛。”傅大士讲经因缘是怎么一回事啊?请看灯录记载:

梁武帝请(傅大士)讲金刚经。士才升座,以尺挥案一下,便下座。帝愕然。圣师(志公和尚)曰:“陛下还会么?”帝曰:“不会。”圣师曰:“大士讲经竟。”

《傅大士讲经因缘颂》里的“一挥案上俱无取”,只以这一挥,便讲完了这部《金刚经》,因为这一挥表示“俱无取”——世法佛法都不取着,这就和盘托出了《金刚经》的经义。梁武帝通达佛法理论,然而,理论通达却未必能落到实处。他见傅大士一句话也不说,甚感惊愕——直得梁王努眼睛。他还以为傅大士不懂得讲经呢——大士何曾解讲经。大士慈悲接引,皇上却不能领会,这种场面很尴尬,志公和尚就出来打圆场——志公方便且相成。
白云端禅师拿这个《傅大士讲经因缘颂》给凝侍者看,并且提示了一句:“努底是什么?”凝侍者能明白,努的当然是眼睛,这个眼睛,是指金刚眼睛。慢说凝侍者,即使初学者也能明白这个提示,所以大慧禅师说“此一句乃为凝说老婆禅也”,就象老婆婆跟小孩絮叨一样,说深了小孩不会懂。凝侍者却以为这一句提示是端禅师的亲传,把“努底是什么?”这句话抄写在《傅大士讲经因缘颂》下面,珍藏起来。
后来,处清住持笼舒太平禅寺,处凝住持舒州天柱山的一个禅寺。处清说禅,句句从自心流出,有大机辩,连五祖演和尚(端禅师的得法弟子)都敬畏他。处凝说禅,就远不如处清了。无怪乎处清评价处凝:“吾弟禅,乃是为老和尚煨芦菔换得底。”——不是自己悟得的啊!
拾他人牙慧,终究不得真实受用。须自悟自证始得。

………………………………

40、时节因缘
公案原文:
政和间,有熊秀才,鄱阳人。游洪州西山,过翠岩。长老思文,嗣佛印元禅师,亦是鄱阳人。遣二力抬篮舆至净相。所经林壑阴翳,偶见一僧,貌古神清,厖眉雪顶,编叶为衣,坐于盘石,如壁间画佛图澄之状。熊自谓曰:“今时无这般僧。”尝闻亮座主隐于西山,疑其犹在。出舆踧踖而前,问曰:“莫是亮座主么?”僧以手向东指。熊方与二力随手看,回顾,失僧所在。时小雨初歇,熊自登石视,坐处犹干。踌躇四顾,太息曰:“夙缘不厚,虽遇犹不遇也。”

老人眉批:
世或病亮公自了,而不度生。殊不知度生亦须视时节因缘,非可勉强。若亮公者,丛林诚不多见,真亦俊杰也矣!

锯解秤砣:
净相思文禅师,鄱阳人,是云门宗云居了元佛印禅师(云门文偃→双泉郁→德山慧远→开先善暹→云居了元)的法嗣。他有个同乡熊秀才要来拜见他,山路难行,非秀才文人所堪。思文禅师就请两个人用篮舆把秀才抬过来。
山路上下蜿蜒,两旁林木茂密,当时还下着小雨。篮舆经由阴森的沟壑,熊秀才突然看见在一块大磐石上坐着一僧,貌古神清,厖眉雪顶,编叶为衣,很象壁画上的佛图澄和尚。熊秀才读过灯录,知道马祖的弟子亮座主就在这洪州西山里隐居:

  亮座主,蜀人也,颇讲经论。因参马祖,祖问:“见说座主大讲得经论,是否?”师曰:“不敢!”祖曰:“将甚么讲?”师曰:“将心讲。”祖曰:“心如工伎儿,意如和伎者,争解讲得!”师抗声曰:“心既讲不得,虚空莫讲得么?”祖曰:“却是虚空讲得。”师不肯,便出。将下阶,祖召曰:“座主!”师回首。祖曰:“是甚么?”师豁然大悟,便礼拜。祖曰:“这钝根阿师,礼拜作么?”师曰:“某甲所讲经论,将谓无人及得。今日被大师一问,平生功业,一时冰释。”礼谢而退。乃隐于洪州西山,更无消息。

熊秀才想:“这不是现在的和尚,现在的和尚没有这种神韵。这僧会不会是亮座主啊?”熊秀才是南宋时代人,亮座主是唐朝人,这就年代深远了。熊秀才下了篮舆,恭谨地走上前去问道:“您是亮座主么?”那神僧用手向东指了指,熊秀才和两个抬篮舆的都向东看,什么也没有看到。回过头来,磐石上已经没有人了。这时小雨刚停,熊秀才爬到磐石上看,神僧刚才坐的地方是干的,其他地方都是湿的,这说明确实有人在这里坐过,并非刚才眼花。再说,也不能三个人同时眼花呀。熊秀才叹息道:“夙缘不厚,虽遇犹不遇也。”虽然不厚,但还是有夙缘。若无夙缘,见一面也是不可能的。
老人眉批:“世或病亮公自了,而不度生。殊不知度生亦须视时节因缘,非可勉强。若亮公者,丛林诚不多见,真亦俊杰也矣!”或许有人会批评亮座主是自了汉,隐居在深山里而不出来度生。他不懂得,度众生也要看时节因缘哪,并非可以勉强的。若众生解脱缘不熟,佛菩萨也不会应世的,因为你即使来了,他也不会听你的。象亮座主这种修为,在丛林中实属罕见,真是凤毛麟角、出类拔萃的俊杰人物啊!



本贴由值班版主lvm于2002年6月10日 20:22:01修改过








本贴由lvm于2002年6月10日20:19:45在乐趣园〖佛法心中心〗发表.

--------------------------------------------------------------------------------

欢迎在netsh.com建立自己的乐趣俱乐部

--------------------------------------------------------------------------------
原标题:【《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 参学比丘道谦编】是lvm在2002年4月13日12:37:10发表
本贴跟从标题: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浏览104次]

--------------------------------------------------------------------------------


选择类别: 推荐给朋友
朋友Email:
您的Email:
留言:





师尊 元音老人生前讲《楞严经》讲得透彻,原有全套磁带,现已散失。那位师兄知其下落,哪怕是一盘两盘,请发个信息通知斑竹,以便联系转录。只有磁带收集齐全,才能组织人力整理成文字。还望各位师兄弟共同发心,齐心协力促成此事。      ——Lvm 谨启——
愿众生免我的罪,象我免众生的罪一样! 诸恶之中杀生最重,诸善之中放生第一——《大智度论》
离线蒙刚
发帖
476
开心币
0
好评度
2146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2-07-10
41、放下便稳
41-50: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本贴内容为原创作品,版权为作者和版主共同所有,内容观点不代表乐趣园立场。

--------------------------------------------------------------------------------
41、放下便稳
公案原文:
开先暹和尚,为归宗南禅师作禅床铭曰:“明珠产蚌,凉兔怀胎。观此禅床,证道之媒。”南次为归宗作铭曰:“放下便稳。”开先深肯之。

锯解秤砣:
开先暹和尚为归宗南禅师的禅床写了一个铭文:“明珠产蚌,凉兔怀胎。观此禅床,证道之媒。”开先暹和尚以明珠产于蚌、凉兔能生玉为喻,说南禅师的禅床是证道的媒介。这是“探杆影草”,来试探一下南禅师,看南禅师是否脚跟点地。若南禅师的答语透出一丝还有道可证、还有媒介可得,就被开先揪住了。
南禅师乃大手笔宗师,当然不会上这种当。你用铭文来探,我就也用铭文作答。于是南禅师为自己住的归宗禅寺作铭,铭文里突出一句“放下便稳”。连道场都可以放下,何况一个禅床!这下稳了,开先暹和尚抓不住什么,只能“深肯之”。
古禅师时逢法席大盛,若有人来赞,便随口扫之。“梦幻佛事,水月道场”一语便是这么来的。

………………………………

42、别有语在
公案原文:
宣州兴教坦禅师,温州牛氏子,世业打银。因磨洗银瓶次,忽有省,遂出家、受具、游方。为琅琊广照之嗣。
怀禅师住兴教,坦为第一座。及怀受别请,欲举坦继住持。时刁景纯守宛陵,怀恐刁涉外议,乃于观音前祝曰:“若坦首座道眼明白,堪任住持,愿示梦于刁学士。”刁夜梦,牛在兴教法座上。怀凌晨辞州,刁举夜所梦。怀大笑,刁问其故,怀曰:“坦首座姓牛,又属牛。”刁就座,出帖请之。
坦受请升座,有雪窦化主省宗,出问:“诸佛未出世,人人鼻孔辽天。出世后为什么杳无消息?”坦云:“鸡足峰前风悄然。”宗云:“未在,更道。”坦云:“大雪满长安。”宗云:“谁人知此间,令我忆南泉。”拂袖归众,更不礼拜。坦云:“新兴教今日失利。”便归方丈。
坦令人请宗至,云:“适来错祗对一转语。人天众前,何不礼拜盖覆却?”宗云:“大丈夫膝下有黄金,争肯礼拜无眼长老。”坦云:“我别有语在。”宗乃理前语,至“未在,更道”处,坦云:“我有三十棒,寄你打雪窦!”宗乃礼拜。

锯解秤砣:
兴教坦禅师是临济宗的传人(临济义玄→兴化存奖→南院慧颙→风穴延沼→首山省念→汾阳善昭→琅琊慧觉→兴教坦),俗姓牛,本是温州的银匠,因淬砺瓶器触动了夙世的解脱缘。“即出家,参琅邪,机语顿契。后依天衣怀禅师……(《五灯会元》)”
云门宗的天衣义怀禅师(云门文偃→香林澄远→智门光祚→雪窦重显→天衣义怀)住持兴教禅寺的时候,坦禅师是第一座。后来,怀禅师要去住持别的禅寺,想让坦禅师继任兴教禅寺的住持之位,因为他认为坦首座道眼明白。怀禅师没有宗派的偏狭劣见,只重道眼明白。当时,大学士刁景纯是宛陵太守,正管这事。怀禅师恐刁学士另请别人,便向观世音菩萨祷告:“若坦首座道眼明白,堪任住持,愿示梦于刁学士。”第二天,怀禅师去向刁太守辞行,刁太守说:“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头牛坐在兴教禅寺的法座上。”怀禅师哈哈大笑,告诉刁太守:“坦首座姓牛,又属牛。”刁太守马上就坐下来写请帖,请坦禅师住持兴教禅寺。
称心省宗(倧)禅师是天衣义怀禅师的师弟,也是雪窦的传人,坦禅师接任住持,他就不大服气。临济宗电光石火(机锋迅捷),云门宗红旗闪烁(气魄宏大),宗风不同,省宗不服气也是很自然的。在新方丈升座的那一天,省宗站出来发难:“诸佛未出世,人人鼻孔辽天。出世后为什么杳无消息?”——暗喻:这里的方丈,好多人都做得。你既做了方丈,怎么不见电光石火、也不见红旗闪烁呀?这种时候,坦禅师不愿意跟他多争辩,于是答道:“鸡足峰前风悄然。”——迦叶尊者守护释迦佛的法衣,在鸡足山入定,自然是和风细雨。——提醒他:都是禅宗一脉,不宜起争,何不“风悄然”呢。谁知省宗还不放过,紧追一句:“未在,更道!”——这句不对,你重说!他非要见个真章不可。坦禅师说:“大雪满长安。”——若这样争来争去,就象天降大雪,不但使前来祝贺的客人心冷,而且全寺都不得安宁了!省宗仍是不服:“谁人知此间,令我忆南泉。”——怕什么不安宁,这里的事情外人怎么会知道啊!你怎么不象南泉斩猫那么痛快、那么干脆利落呀!说完,拂袖归众,更不礼拜。这是一个多么尴尬的局面哪,你不是要见个真章么,这容易呀,打你就是了,让你却让出毛病来了。不过此时再打,已经鹞子过新罗,下不得棒了。坦禅师只好说:“新兴教今日失利。”说完就回方丈去了。
回方丈后,坦禅师派人把省宗请过来,对他说:“适来错祗对一转语。人天众前,何不礼拜盖覆却。”这还是以团结为重,最后一劝。但这话绵里藏针:错在什么处?错在没打你呀!省宗若此时转身,两下都好,但他还不让步,竟答道:“大丈夫膝下有黄金,争肯礼拜无眼长老。”其实,你师兄怎会看错人!他怎会是无眼长老呢!既如此,坦禅师就不客气了:“我别有语在。”——钓他上钩。省宗毫无察觉,竟“理前语”——把刚才的对答重复一遍,说到“未在,更道”,坦禅师突然截住了他:“我早有三十棒,寄你打雪窦!”——我有三十棒,不打你是先寄存在你这里,现在应该打你师父去!——我这个方丈不做了,要么咱们到你师父那里理论理论,看你师父该不该吃棒,怎么教育弟子的呀!省宗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意孤行是不可以的,就马上向坦禅师礼拜。
于是,一场争论平息。电光石火之后,这里“风悄然”了。

………………………………

43、起灭不停
公案原文:
圆悟和尚,初在沩山,一日真如和尚问曰:“如何?”悟云:“起灭不停。”如曰:“可知是博地凡夫。老僧三十年在里许,秖得个相似。”次见晦堂,堂曰:“我住院十二年,不会。如今方会,脚尖头也踢出个佛。”
悟后住昭觉,有长老问“刘铁磨到沩山问答”并“雪窦《御街行颂》”,未审此意如何?悟曰:“老僧更参四十年,也不到雪窦处。”长老叹曰:“昭觉和尚犹如此说,况余人耶!”

锯解秤砣:
圆悟和尚是《碧岩录》的作者,他当初参沩山真如禅师的时候,真如禅师曾问他:“你一向精进参学,现在怎么样啊?”圆悟答:“至今,妄念仍然是起灭不停。”当时他还以为“灭念”是开悟呢,无疑还在做“压念不起”的功夫,也就是说还在修行。真如和尚点拨他:“可知是博地凡夫。老僧三十年在里许,秖得个相似。”并非“起灭不停”是博地凡夫,而是做“灭念”功夫的是博地凡夫啊。真如告诉圆悟:“我就曾迷在这里,做了30年以念压念的功夫,也只是相似不起念。”这是在提醒圆悟:路头不对啊!当时圆悟没有领会——不对机,不能函盖相投。于是圆悟又去参问黄龙祖心晦堂禅师,晦堂说:“我住院十二年,不会。如今方会,脚尖头也踢出个佛。”我做了12年以念压念的功夫,也没有领悟“当下现成”。现在知道了:慢说起灭不停是佛性的妙用,即使动动脚尖头,也没有离开佛性半步!圆悟这下明白了,但不能说已经净尽,不能说没有疑虑。若已净尽,以后他还去五祖法演那里干什么!他是在五祖那里闻鸡鸣而净尽的,继承的是法演禅师的衣钵。
后来,圆悟禅师住持昭觉寺。有个长老举出“刘铁磨到沩山问答”并“雪窦《御街行颂》”,问这是什么意思。这是《雪窦颂古》第24则:

【二十四】举:刘铁磨到沩山。山云:“老牸牛,汝来也。”磨云:“来日臺山大会斋,和尚还去么?”沩山放身卧,磨便出去。
雪窦《御街行颂》:曾骑铁马入重城,勅下传闻六国清。犹握金鞭问归客,夜深谁共御街行。

曾骑铁马入重城——刘铁磨到沩山。
勅下传闻六国清——“老牸牛,汝来也。”
犹握金鞭问归客——“来日臺山大会斋,和尚还去么?”
夜深谁共御街行——沩山放身卧,磨便出去。

颂与公案丝丝相扣,圆悟禅师说:“一百颂中,这一颂最具理路。就中极妙,贴体分明颂出。”圆悟禅师在《碧岩录》里讲这则因缘,讲得淋漓尽致。现在有长老来问这个,圆悟并没有拿《碧岩录》里的话做答,却这样说:“老僧更参四十年,也不到雪窦处。”他若真的不到雪窦处,怎能把雪窦颂讲得淋漓尽致?他为什么这么说?注意这里:是“更参四十年”哪!参,便是修行。道在悟而不在修啊!这位长老并没有领会圆悟禅师的意思,还以为圆悟真不知道,叹息着说:“连大名鼎鼎的昭觉和尚都这么讲,何况其他的人了!”他总觉得这里头一定另有玄妙之处,既如此,哪就老老实实地“更参四十年”吧。

………………………………

44、东司向西
公案原文:
钱弋郎中,访真净,说话久,欲登溷。净令行者引从西边去,钱遽云:“既是东司,为什么却向西去?”净云:“多少人向东边讨。”
师云:“恶!便是赵州问投子‘不许夜行,投明须到’,亦不如此语好。”

老人眉批:
妙哉!所谓世人者,皆随语生解著相汉也。若从这里悟去,宁不庆快!

锯解秤砣:
钱弋郎中是个医生,却也喜欢参禅。有一次,他去参访真净禅师,说话的时间长了,他要去厕所(东司),却不知道厕所在哪里。真净叫行者领他到西边的厕所去,钱弋郎中突然说:“既是东司,为什么却向西去?”嗬!颇有“大死的人却活”之意蕴。真净禅师应声答道:“多少人向东边讨。”禅本在平实处,多少人却向神奇玄妙处求取。就象这个庙里的“东司”本在西边,多少人却粘着“东司”二字,而向东边去找。
大慧禅师赞叹“多少人向东边讨”这句答语:“真净禅师果是厉害呀!即使投子的那句‘不许夜行,投明须到’,也没有这一句好。”
老人也赞叹这句“多少人向东边讨”:“妙哉!所谓世人者,皆随语生解著相汉也。若从这里悟去,宁不庆快!”为什么向东边讨呢?因为世人随着“东司”之语而妄生理解,著了东司的“东”字之相。现在既蒙真净禅师点破,立即破掉妄执,就从这里悟去,岂不是很庆幸、很痛快么!

………………………………

45、作家法战
公案原文:
南康诸山相会,佛印后至。真净问曰:“云居来何迟?”印曰:“为着草鞋从归宗肚里过,所以迟。”净云:“却被归宗吞了。”印云:“争奈吐不出。”净云:“吐不出,即屙出。”

老人眉批:
作家法战,煞是好看!佛印毕竟逊一筹。

锯解秤砣:
南康诸山长老互相认识,个个空灵透脱,都是熟人,见面你来我往,尽是无执心态的自然流露,如水上画图,不留痕迹,是名“法战”。并不象今人抬杠,未开口分别心、嗔怒心先起,这就不是法战了,而是烦恼现行。看看这两位长老,尽管唇枪舌剑,哪有一丝烦恼的痕迹在。
云居山了元佛印禅师是云门宗的宗师,宝峰克文归宗真净禅师属于临济宗黄龙派,两人宗风自是不同。临济宗机锋迅捷,“云居来何迟”一句,表面上看,是说佛印禅师来晚了,其实是暗喻佛印禅师机锋不迅捷。云门宗气魄宏大,从“为着草鞋从归宗肚里过”一句,便可见一斑——你肚子里那点儿东西,我早就见识过了!然而,“所以迟”这个话尾不太好,假如没有这个话尾,即使“着草鞋从归宗肚里过”,也未必是“被归宗吞了”。真净抓住这个话尾,立即一口吞了佛印。佛印也不简单,话锋一转:“争奈吐不出。”能吞能吐,暗喻“既能高高山顶立,也能深深海底行”,而今你能吞不能吐(不能深深海底行),已输却一半!这下又套住了真净。真净禅师转身有术,哪能被套住,一句“吐不出,即屙出”把“深深海底行”和盘托出,干净利索。
老人赞叹说:“作家法战,煞是好看!”他两人都是作家,一来一往,令人赏心悦目。然而,“佛印毕竟逊一筹。”大家已经知道哪个地方逊一筹了吧。
莫误解!既非云门宗逊临济宗一筹,也非佛印的证量不如真净,仅仅是这一次法战佛印逊一筹啊!

………………………………

46、恩大难酬
公案原文:
真净和尚,有时遽唤侍者:“将老和尚来。”侍者将南禅师真展开,净以手加额云:“不是这老和尚,岂能如此!”辄颦蹙半饷,却戒收之。每每如此。
潜庵源和尚,每见南禅师真,即泪下。
师每岁得时新,必先供佛及圜悟,然后敢尝。谓左右曰:“非佛与老和尚,我安得如此!”

老人眉批:
旨哉!佛恩师恩大难酬!

锯解秤砣:
这则公案举了三个不忘师恩的例子。“南禅师真”就是黄龙慧南禅师的画像,那时候没有照相机,人像全靠画家用“写真”的手段画出来。真净和尚和潜庵源和尚都是黄龙慧南禅师的弟子。
真净和尚吩咐侍者:“你去把老和尚拿过来。”侍者就把南禅师的画像展开给他看。真净面对画像,手拍额头,唏嘘老半天:“我今生若不是遇到这老和尚,怎能如此呢!(若不遇老和尚,今生就空过了)”然后嘱咐侍者好好收藏这张画像。真净常常如此。我们来听听这话:“把老和尚拿过来。”说话这么不好听,是尊重师父吗?须知尊重在心,而不在语句。今人也有东施效颦、邯郸学步者,也要学古人呵佛骂祖,而心狂乱。古人即使道个“打死喂狗”,心中也一丝未乱,恭敬心丝毫不受影响。试问今人:当你东施效颦时,也是恭敬心还在吗?当你邯郸学步时,也是心不狂乱吗?若是,许你评头品足。若不是,吃铁丸有日在!
潜庵源和尚见到黄龙慧南禅师的画像就掉泪。悟得本来,不容易呀!
大慧宗杲禅师,每年得到新鲜水果,一定先供佛、供他的师父圆悟克勤禅师,然后才敢吃。
老人赞叹:“旨哉!佛恩师恩大难酬!”父母之恩,培育出几十年的生命;而佛恩师恩,却激励出豁破妄执、超出世间的法身慧命。佛恩师恩之大,大而无外,又如何酬报啊!
纵将此身碎为微尘,也难报佛恩师恩于万一!

………………………………

47、至道无难
公案原文:
李和文都尉请琅琊觉和尚注《信心铭》。
琅琊大写一句,下面小写一句。
文和一见,大称服。

锯解秤砣:
古人的文笔格式,大字是原文,小字是注解。李和文都尉请琅琊觉和尚给僧璨大师的《信心铭》写个注解,琅琊觉竟用《信心铭》的后句注解前句。哈哈!这倒挺省事的。可李文和一见,却大加称服。果真有这么好么?让我们来看看吧:(方括号里是注解)

至道无难,惟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是为心病。【不识玄旨,徒劳念静。】
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
莫逐有缘,勿往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止动归止,止更弥动。【惟滞两边,宁知一种。】
一种不通,两处失功。【遣有没有,从空背空。】
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归根得旨,随照失宗。【须臾反照,胜却前空。】
前空转变,皆由妄见。【不用求真,惟须息见。】
二见不住,慎莫追寻。【才有是非,纷然失心。】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无咎无法,不生不心。【能由境灭,境逐能沉。】
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两段,原是一空。】
一空同两,齐含万象。【不见精粗,宁有偏党。】
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
执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体无去住。】
任性合道,逍遥绝恼。【系念乖真,昏沉不好。】
不好劳神,何用疏亲。【欲取一乘,勿恶六尘。】
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智者无为,愚人自缚。】
法无异法,妄自爱著。【将心用心,岂非大错。】
迷生寂乱,悟无好恶。【一切二边,良由斟酌。】
梦幻空花,何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却。】
眼若不寐,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
一如体玄,兀尔忘缘。【万法齐观,归复自然。】
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动无动,动止无止。】
两既不成,一何有尔。【究竟穷极,不存轨则。】
契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尽净,正信调直。】
一切不留,无可记忆。【虚明自照,不劳心力。】
非思量处,识情难测。【真如法界,无他无自。要急相应,惟言不二。】
不二皆同,无不包容。【十方智者,皆入此宗。】
宗非延促,一念万年。【无在不在,十方目前。】
极小同大,忘绝境界。【极大同小,不见边表。】
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须守。】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
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

48、从此服膺
公案原文:
舜老夫一日问秀圆通:“闻尔见怀和尚,是否?”
秀云:“是。”
舜云:“有何言句?”
秀云:“有《投机颂》曰:一二三四五六七,万仞峰前独足立。夺得骊龙颔下珠,一言勘破维摩诘。”
舜云:“不好。别有什么言句?”
秀云:“一日,有长老来参。怀举拂子云:‘会么?’长老云:‘不会。’怀云:‘耳朵两片皮,牙齿一具骨。’”
舜叹云:“真善知识!”
从此服膺。

锯解秤砣:
参阅第五则“身手不凡”,这一则可以说是那一则的续篇。

看那《投机颂》,俨然一副“木兰当户织”的情趣:
一二三四五六七——叽叽复叽叽,织啊织啊……
万仞峰前独足立——您如果见过织布女怎样在木制的老式织布机上织布,就会知道,这一句是多么地微妙微肖。
夺得骊龙颔下珠——织布时,频频熟练地投梭、抓梭。这一句多么象那抓梭的动作啊。
一言勘破维摩诘——抓梭之后,便是“哐嘡”一下。机、诘两字,却也谐音。
当然,禅师是借织布(投机)这个题目,而写颂抒发禅意:
一二三四五六七——参哪参哪……
万仞峰前独足立——置心一处,无事不办。
夺得骊龙颔下珠——刹那之间,突然破参!
一言勘破维摩诘——哈哈!原来如此!

只讨论两个问题吧:
一、为什么《投机颂》不好,而那“耳朵两片皮,牙齿一具骨”好呢?
其实很简单:您看那《投机颂》是不是还有“法”的痕迹呀?而“耳朵两片皮,牙齿一具骨”却是那么地平实,已无悟迹,俨然本地风光也。
二、最后四个字“从此服膺”,是圆通秀对舜老夫服膺呢,还是舜老夫对怀和尚服膺?
这个留给大家讨论吧。

………………………………

49、真净之言
公案原文:
筠州黄檗泉禅师,初习《百法论》,讲肆有声。更衣南询,见真净和尚于洞山。有《悟道颂》,其略曰:“……。一锤打透无尽藏,一切珍宝吾皆有。……”。机锋迅发,莫有当者。真净尝叹曰:“惜乎!先师。不及见。”
后上堂说法,不起于座,而示寂灭。
真净之言益验。

锯解秤砣:
筠州黄檗泉禅师,原是教下讲《百法明门论》的座主,很有声望。后来又去洞山师从真净和尚参禅。泉禅师破参后,写了一个《悟道颂》,其中有两句是“一锤打透无尽藏,一切珍宝吾皆有。”此后机锋迅发,锐不可当。
他的师父真净禅师曾经感叹:“可惜呀!他将比我圆寂得早,来不及展露头角了。”古时“见、现”两字通用,“不及见”就是“来不及出现”的意思。
此后,泉禅师圆寂于说法的法座上。这固然很可惜,然而却验证了真净之言。

………………………………

50、三佛转语
公案原文:
三佛在五祖时,尝于一亭上夜话,归方丈,灯已灭。
五祖乃于暗中曰:“各人下转语。”
佛鉴对曰:“彩凤舞丹霄。”
佛眼曰:“铁蛇横古路。”
佛果云:“看脚下。”
五祖云:“灭吾宗者,乃克勤尔。”

锯解秤砣:
三佛,即佛鉴太平慧懃、佛眼龙门清远、佛果圆悟克勤,他们是五祖法演座下最杰出的三个得法弟子。第二十七则“一波三折”记载了三佛各自的悟道过程,这则公案可以说是第二十七则的续篇。
一天夜晚,师徒四人在一个亭子下谈了很多。夜已深了,三人送师父回方丈,方丈室里的灯已经灭了。师父站在黑暗中,突然要三个弟子各自道出一句来。这是考试他们三个,听听他们各自的主意,看看他们在事上如何透过。
佛鉴说:“彩凤舞丹霄。”——师父快出来看哪,天上有彩色的凤凰在飞舞。——既然灯灭了,您就快出来吧。佛鉴的主意——若在黑暗里,就走出黑暗。这是禅宗积极向上的一面——高高山顶立。
佛眼说:“铁蛇横古路。”——道路被铁蛇挡着,您可千万别动!佛眼的主意——任它铁蛇纵横,我自岿然不动。这是禅宗百折不挠的一面——深深海底行。
佛果说:“看脚下。”——师父小心脚下,别摔倒了。佛眼的主意——随缘应事,把握当下,不加造作。遇顺缘不妨高高山顶立,逢违缘不避深深海底行。
师父赞叹佛果:“灭吾宗者,乃克勤尔。”吾宗,是指临济宗。临济禅师圆寂时,说传法偈曰:“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读tuo 才有韵味】。离相离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复谓众曰:“吾灭后,不得灭却吾正法眼藏。”三圣出曰:“争敢灭却和尚正法眼藏!”师曰:“以后有人问你,向他道甚么?”圣便喝。师曰:“谁知吾正法眼藏,向这瞎驴边灭却。”言讫,端坐而逝。
禅宗传法的法卷,便写着“正法眼藏”四个大字。法卷代表着法脉传承,故称“正法眼藏”。灭,不是“灭掉”、“消失”之意么?然而,临济赞三圣、五祖赞佛果,都是用一个“灭”字。而临济宗却在佛果手中发扬光大。为什么赞语要用“灭”字啊?大家说说看。

本贴由值班版主lvm于2002年7月02日 00:59:01修改过








本贴由lvm于2002年7月02日00:36:33在乐趣园〖佛法心中心〗发表.

--------------------------------------------------------------------------------

欢迎在netsh.com建立自己的乐趣俱乐部

--------------------------------------------------------------------------------
原标题:【《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 参学比丘道谦编】是lvm在2002年4月13日12:37:10发表
本贴跟从标题:
宗为木,火为光? 康康 08:54:20 7/02/02 (无内容)
既称一法不立,当须落在实处。——连自法也不立。 lvm 09:13:31 7/02/02 (351)
? lixy 02:11:58 7/06/02 (无内容)
悬崖撒手 丁零 07:47:21 7/06/02 (无内容)
注脚...... gszy 11:02:17 7/04/02 (6K)
对人时却如何? etum 09:16:25 7/02/02 (无内容)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阔然胸襟,对而不对、不对而对。 lvm 09:35:58 7/02/02 (无内容)
不是与懒融做伴吧? 圆智 22:50:20 7/02/02 (无内容)
老虎来了! lvm 23:09:05 7/02/02 (无内容)
是什么相? 圆智 23:14:42 7/02/02 (无内容)
哈哈!是老鼠来了。 lvm 23:39:13 7/02/02 (无内容)
吱吱吱—— xlsh 18:28:26 7/03/02 (无内容)
长得象猪,哪都圆,就是。。。 大老鼠 23:23:00 7/02/02 (无内容)
是老鼠?非老鼠? 圆智 23:27:26 7/02/02 (无内容)
就是你! 大老鼠 23:28:37 7/02/02 (无内容)
哈哈!圆智莫非是野兽? 圆智 23:33:39 7/02/02 (无内容)
自甘堕落,别人也没法子呀 大老鼠 23:36:16 7/02/02 (无内容)
作野兽看就堕在生死中! 圆智 23:49:01 7/02/02 (无内容)
莫非外现野兽身,内秘菩萨行. gszy 11:56:00 7/03/02 (103)
无著初见弥勒只见到一只癞狗! 圆智 22:41:16 7/04/02 (238)
嘿嘿,老鼠来了怎么办呢? 大老鼠 23:51:54 7/02/02 (无内容)
仁兄何不问老鼠自己? 圆智 00:02:26 7/03/02 (无内容)
真没看见老鼠来么? 大老鼠 00:05:34 7/03/02 (无内容)
或者,装进笼子逗小儿玩! 圆智 00:12:51 7/03/02 (无内容)
小心别把自己也装进去呦。 大老鼠 00:15:40 7/03/02 (无内容)
会自己出来就没问题! 圆智 00:32:26 7/03/02 (无内容)
眼下在内耶?在外耶? 大老鼠 00:35:41 7/03/02 (无内容)
会时已无差别! 圆智 00:46:38 7/03/02 (无内容)
仁者会否? 大老鼠 00:48:20 7/03/02 (无内容)
事过成忘! 圆智 00:50:53 7/03/02 (无内容)
你肯么? 大老鼠 00:57:03 7/03/02 (无内容)
因缘所生法,还从因缘灭,奈何肯不肯? 圆智 01:03:55 7/03/02 (无内容)
哈哈,这一大串原来就是因缘所生法,和你没关系呀 大老鼠 01:07:01 7/03/02 (无内容)
圆智也在因缘中,不出因缘外! 圆智 01:11:33 7/03/02 (无内容)
最后一个帖子若不是你的,你就没完是不是? 大老鼠 01:25:00 7/03/02 (64)
若看见时就一棒子打死! 圆智 00:08:53 7/03/02 (无内容)
现在见否? 大老鼠 00:10:17 7/03/02 (无内容)
见者亦非真! 圆智 00:37:47 7/03/02 (无内容)
即非真,是何相? 大老鼠 00:39:48 7/03/02 (无内容)
糖人像! 圆智 00:48:19 7/03/02 (无内容)
仁者何似圆智? 大老鼠 00:51:42 7/03/02 (无内容)
嘻嘻!多吃糖人才能圆! 圆智 01:06:08 7/03/02 (无内容)
哈哈,怪不得你叫圆智! 大老鼠 01:08:13 7/03/02 (无内容)
早变成糖人了! 圆智 09:35:42 7/03/02 (无内容)
名字只是恩师作的记号而已! 圆智 01:16:13 7/03/02 (无内容)
你也知道尊敬自己的师父啊? 大老鼠 01:25:10 7/03/02 (无内容)
不成迷信为好! 圆智 09:36:33 7/03/02 (无内容)
目空一切,气吞山河? 康康 11:22:28 7/02/02 (无内容)
强扭的瓜不能吃 老梦 13:09:06 7/02/02 (无内容)
欢喜赞叹!此正是坐炭典范。 etum 09:44:35 7/02/02 (58)
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须守。 lvm 10:15:25 7/02/02 (64)
即如此惩恶扬善又奈何?! etum 10:29:37 7/02/02 (14)
定宗旨,明是非的根本目的在于...... gszy 11:00:39 7/02/02 (143)
道理谁不会说,道一句嘛 xlsh 19:11:48 7/02/02 (无内容)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gszy 09:46:57 7/03/02 (无内容)
赚了,赚了 xlsh 18:31:23 7/03/02 (无内容)
恭喜!恭喜!! gszy 10:11:41 7/04/02 (300)
感谢一片慈心 xlsh 20:03:07 7/04/02 (无内容)
谢! etum 14:25:44 7/02/02 (无内容)
临济与圆悟,都没有遮掩啊。 lvm 10:37:50 7/02/02 (无内容)
可我在遮掩啊! etum 14:27:41 7/02/02 (无内容)
您好!!! 99477 17:10:32 7/02/02 (14)
拜您为师! 99477 17:07:40 7/02/02 (无内容)
^o^ lvm 15:47:20 7/02/02 (无内容)
这段对话太精彩了!(只可惜不懂,惭愧!!!) 99477 17:06:56 7/02/02 (无内容)
老师说的对啊,是我们自己遮掩自己,空负了祖师 袋子 10:53:39 7/02/02 (无内容)
祸从口出 etum 14:28:14 7/02/02 (无内容)
尚存一丝一见在,即是披甲戴锁;熄灭一切见,即是发扬光大。 小师弟 08:05:24 7/02/02 (无内容)
尚存者拖泥带水,熄灭者朗照大千。 lvm 08:09:39 7/02/02 (无内容)
熄灭者拖泥带水,尚存者朗照大千。 etum 08:16:05 7/02/02 (无内容)
熄灭者拖泥带水——只因落空,尚存者朗照大千——是名着有。 lvm 08:24:16 7/02/02 (无内容)
尚存者拖泥带水——只因落空,熄灭者朗照大千——是名着有。 etum 08:34:31 7/02/02 (18)
只有偷心死尽者(熄灭者)才可能炭里坐。 lvm 08:46:04 7/02/02 (54)
对 etum 08:53:59 7/02/02 (无内容)
这段对话太好了!(只可惜我不懂,惭愧!!!) 99477 17:04:24 7/02/02 (无内容)
我跑!~~~。。。 小师弟 08:11:54 7/02/02 (无内容)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浏览98次]

--------------------------------------------------------------------------------


选择类别: 推荐给朋友
朋友Email:
您的Email:
留言:





师尊 元音老人生前讲《楞严经》讲得透彻,原有全套磁带,现已散失。那位师兄知其下落,哪怕是一盘两盘,请发个信息通知斑竹,以便联系转录。只有磁带收集齐全,才能组织人力整理成文字。还望各位师兄弟共同发心,齐心协力促成此事。      ——Lvm 谨启——
愿众生免我的罪,象我免众生的罪一样! 诸恶之中杀生最重,诸善之中放生第一——《大智度论》
离线蒙刚
发帖
476
开心币
0
好评度
2146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2-07-10
五一、参禅秘诀
五一、参禅秘诀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本贴内容为原创作品,版权为作者和版主共同所有,内容观点不代表乐趣园立场。

--------------------------------------------------------------------------------
公案原文:
草堂侍立晦堂,晦堂举风幡话问草堂。
堂云:“迥无入处。”
晦堂云:“汝见世间猫捕鼠乎?双目瞪视而不瞬,四足踞地而不动。六根顺向,首尾一直。然后举无不中。诚能心无异缘,意绝妄想,六窗寂静,端坐默究,万不失一也。”

老人眉批:
参禅秘诀,一语道尽!

锯解秤砣:
这里“草堂”是指隆兴府泐潭草堂善清禅师,“晦堂”是指“草堂”的师父隆兴府黄龙祖心宝觉禅师。“风幡话”见《六祖坛经》:

时有风吹旛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旛动。”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旛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

晦堂问草堂:明明风吹幡舞,为什么六祖说是心动?草堂说:“迥无入处。”——我不明白。怎样才能达到这个境界呀?
晦堂说:“你见过猫捉老鼠么:双目瞪视而不瞬,四足踞地而不动。六根顺向,首尾一直。然后“囫”地一扑,一把擒来,那只大老鼠就跑不掉了。如果能这样‘如猫捕鼠’——‘心无异缘,意绝妄想,六窗寂静,端坐默究’,则万人如此参,万人能开悟,没有空过者。”
老人称赞说:“参禅秘诀,一语道尽!”秘诀在哪里呀?就是这“双目瞪视而不瞬,四足踞地而不动。六根顺向,首尾一直”,亦即“心无异缘,意绝妄想,六窗寂静,端坐默究”啊。






本贴由值班版主lvm于2002年7月07日 09:03:18修改过








本贴由lvm于2002年7月02日19:58:12在乐趣园〖佛法心中心〗发表.

--------------------------------------------------------------------------------

欢迎在netsh.com建立自己的乐趣俱乐部

--------------------------------------------------------------------------------
原标题:【现在写出来了,贴在这里吧:】是lvm在2002年7月02日19:56:05发表
本贴跟从标题:
能自动换行吗?17寸的显示器还是不够用啊。 芒种 12:33:58 7/04/02 (无内容)
本是自动换行。由于后面的跟贴,才拉成现在这样。 lvm 09:06:05 7/07/02 (无内容)
老师回来了?辛苦啊!谢谢您这把大锯。 芒种 11:45:17 7/08/02 (无内容)
谢谢您! lvm 11:56:21 7/08/02 (88)
也谢谢您! 芒种 12:05:06 7/08/02 (136)
加座不可勉强,当以轻松自然为度。 lvm 14:11:00 7/08/02 (无内容)
老师请看mail。 芒种 15:58:12 7/08/02 (无内容)
已复E_mail lvm 16:19:11 7/08/02 (无内容)
收到。谢谢! 芒种 16:26:54 7/08/02 (无内容)
参禅就参禅呗,却老是叫猫占便宜,不公平啊。 大老鼠 22:17:01 7/02/02 (无内容)
喵 ~~~~~~~~~~~~~~~~ 小猫 20:35:41 7/03/02 (无内容)
你不是说不怕猫么? ^o^ lvm 22:22:14 7/02/02 (无内容)
还好这猫是持戒的。 大老鼠 22:36:06 7/02/02 (无内容)
兴波不作浪。 lvm 23:07:01 7/02/02 (无内容)
顶礼! 大老鼠 23:11:03 7/02/02 (无内容)
随喜持戒不做浪与顶礼功德! 圆智 23:55:31 7/02/02 (无内容)
同喜同喜。 大老鼠 23:58:57 7/02/02 (无内容)
鼠头铡伺候!~ 小师弟 01:52:53 7/03/02 (无内容)
威!~武~~~ 大老鼠 17:57:38 7/03/02 (无内容)
嘻嘻!能在猫口下逃生,岂不是更大的便宜? 圆智 22:43:10 7/02/02 (无内容)
哈哈,咱们上次聊到哪里了? 大老鼠 22:47:44 7/02/02 (无内容)
好像档案出了问题! 圆智 22:54:33 7/02/02 (无内容)
那也好,已经过去了 大老鼠 22:58:08 7/02/02 (无内容)
请问,能占大老鼠便宜的是白猫?还是黑猫? 圆智 23:02:16 7/02/02 (无内容)
是猫就好. gszy 11:12:03 7/03/02 (无内容)
我一脚踹你回老家! 大老鼠 23:07:05 7/02/02 (18)
甭急!甭急!! gszy 11:21:46 7/03/02 (13)
嘻嘻!当心鼠脚! 圆智 10:00:47 7/03/02 (无内容)
反应够快的嘛, 大老鼠 21:42:01 7/03/02 (无内容)
逃生后是不是了了分明啊? 圆智 23:11:00 7/02/02 (24)
去教你那几个徒弟去吧, 大老鼠 23:14:22 7/02/02 (34)
请教也不行么? 圆智 23:16:25 7/02/02 (无内容)
哈哈,你请教谁呀? 大老鼠 23:18:27 7/02/02 (无内容)
反正离不开老鼠或者猫! 圆智 23:25:19 7/02/02 (无内容)
那你呢? 大老鼠 23:26:28 7/02/02 (无内容)
看不见老鼠和猫的! 圆智 23:39:26 7/02/02 (无内容)
过马路时小心点呦! 大老鼠 23:41:02 7/02/02 (无内容)
车见多了就不会有问题! 圆智 23:45:00 7/02/02 (无内容)
如此而已 大老鼠 23:47:54 7/02/02 (无内容)
本来如此! 圆智 09:53:56 7/03/02 (无内容)
! 康康 20:34:10 7/02/02 (无内容)
好一个“双目瞪视而不瞬”! 圆智 20:07:06 7/02/02 (54)
顾首不顾尾者戒。 善财 22:12:56 7/02/02 (18)
能深究一步么? 圆智 22:39:40 7/02/02 (22)
瞪发劳相是否是 圆智 22:57:13 7/02/02 (12)
而且—— 圆智 22:59:36 7/02/02 (18)
此是比喻...... gszy 10:36:25 7/03/02 (82)
双目朗照虚空,且看何物不在自心! 圆智 18:37:44 7/07/02 (无内容)
圆智却在劳相之外 大老鼠 23:29:13 7/02/02 (无内容)
过眼烟云,何劳把捉...... gszy 10:59:56 7/03/02 (无内容)
在劳相外即非圆智,圆智掉进粪坑久矣! 圆智 23:37:47 7/02/02 (无内容)
真是仁者见仁啊! 大老鼠 23:39:14 7/02/02 (无内容)
嘻,他是智者见智 xlsh 18:25:56 7/03/02 (16)
仁兄以为仁者会故意跳粪坑么? 圆智 23:52:27 7/02/02 (无内容)
哦?那圆智为何跳呢? 大老鼠 23:54:16 7/02/02 (无内容)
嘻嘻!臭味相投哇! 圆智 00:00:17 7/03/02 (无内容)
臭从何来呀? 大老鼠 00:01:59 7/03/02 (无内容)
不是从“仁者”来么? 圆智 00:04:57 7/03/02 (无内容)
仁者若臭,该叫臭者才对嘛,怎么又叫仁者呢? 大老鼠 00:07:47 7/03/02 (无内容)
处臭而明臭,不惑而能忍臭,是名仁者! 圆智 00:27:21 7/03/02 (无内容)
臭的是谁?知臭的是谁? 大老鼠 00:33:29 7/03/02 (无内容)
本是一坑之物! 圆智 00:43:47 7/03/02 (无内容)
又何来仁者?又何来粪坑? 大老鼠 00:46:06 7/03/02 (无内容)
今日太晚,再会如何? 圆智 00:57:30 7/03/02 (26)
今日已多余,还要再会么? 大老鼠 01:00:37 7/03/02 (无内容)
已成难舍难分啊!哈哈! 圆智 01:08:39 7/03/02 (无内容)
这就是你的心开意解么? 大老鼠 01:14:12 7/03/02 (无内容)
中转站早过了! 圆智 01:19:15 7/03/02 (无内容)
开倒车了吧 大老鼠 01:24:13 7/03/02 (无内容)
^o^ lvm 22:22:39 7/02/02 (无内容)
阿弥陀佛!看来已经同化,愿万人修万人得证,共登极乐。 yzhj01 20:52:55 7/02/02 (无内容)
借《金刚经》一句作答! 圆智 22:08:44 7/02/02 (72)
同与不同,在人不在法。如都同,遍地皆是佛。不同自有差异。 yzhj01 19:08:47 7/03/02 (无内容)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浏览199次]

--------------------------------------------------------------------------------


选择类别: 推荐给朋友
朋友Email:
您的Email:
留言:





师尊 元音老人生前讲《楞严经》讲得透彻,原有全套磁带,现已散失。那位师兄知其下落,哪怕是一盘两盘,请发个信息通知斑竹,以便联系转录。只有磁带收集齐全,才能组织人力整理成文字。还望各位师兄弟共同发心,齐心协力促成此事。      ——Lvm 谨启——
愿众生免我的罪,象我免众生的罪一样! 诸恶之中杀生最重,诸善之中放生第一——《大智度论》
离线蒙刚
发帖
476
开心币
0
好评度
2146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2-07-10
五二、清素首座
五二、清素首座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本贴内容为原创作品,版权为作者和版主共同所有,内容观点不代表乐趣园立场。

--------------------------------------------------------------------------------

公案原文:
清素首座,闽人,依慈明十三载。年八十寓湖湘鹿苑,未始与人交,人莫知之。偶从悦首座,处州人,与之邻居。
悦因食蜜渍荔枝,素过门。悦呼曰:“此老人乡果,可同食也。”
素曰:“自先师亡后,不得此食久矣。”
悦问曰:“先师为谁?”
素曰:“慈明也。”悦乃疑骇,遂馈以余果,稍稍亲之。
素后问曰:“子所见何人?”
悦曰:“洞山文和尚。”
又曰:“文见何人?”
悦云:“南和尚。”
素曰:“南匾头见先师不久,后法道大振如此!”悦益异之。
一日持香诣素作礼,素避曰:“吾以福薄,先师受记不许为人。”
于是经月余,怜悦之诚,乃曰:“子平生知解,试语我看。”
悦具通所见。素曰:“可能入佛,不能入魔。”又曰:“末后一句,始到牢关。”如是半载,素方印可。仍戒之曰:“文示子者,皆正知见。吾虽为子点破,使子受用自在,恐子离师太早,不能尽其道,他日切勿嗣吾。”
后出世,嗣真净,乃兜率悦是也。
锯解秤砣:
看看下面一段传承谱系,你就会知道,兜率从悦禅师是遇到师爷辈份的人了:

石霜楚圆┬→黄龙慧南→宝峰克文→兜率从悦
└→清素首座

这则公案中的“慈明”就是石霜楚圆禅师,“南和尚”就是黄龙慧南禅师,“洞山文和尚”就是宝峰克文禅师,也就是真净禅师。
清素首座是福建人,在慈明座下依止了十三年,尽得慈明宗旨。八十岁那年,隐居在湖湘的鹿苑寺,不大与人交往,大家也不知道他的来历。兜率从悦禅师和他邻室而居。
有一天,悦禅师在房间里吃福建特产的蜜渍荔枝,看见清素首座从门口经过,就喊素首座进来同吃,于是两人聊起来了。首座说:“自打先师圆寂以后,我很久没有吃到蜜渍荔枝了。”悦禅师问首座的先师是谁,首座答是慈明,这使悦禅师十分震惊,慈明是师爷爷的师父啊!悦禅师把余下的蜜渍荔枝全都送给首座,以表尊崇和亲近。
后来,首座问悦禅师:“你的师父是谁呀?”悦禅师答:“参问过真净和尚。”又问:“真净的师父是谁?”答:“是黄龙慧南和尚。”清素首座说:“南扁头跟先师学禅的时间并不长,想不到他的法道如此振兴啊。”清素首座跟黄龙慧南禅师是师兄弟,大概南禅师的脑袋有点扁,所以称他“南扁头”。这一下悦禅师就更加惊异了。
当时,悦禅师于禅法还未彻底通达,就装香作礼,要拜清素首座为师,跟首座学禅。首座避开说:“由于我福薄,先师嘱咐我不可收徒。”悦禅师却是苦苦相求。就这样求了一个多月,清素首座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就答应给他说禅,让他先谈谈自己的见地。于是悦禅师讲了自己跟真净禅师学禅的体会。首座说:“你的见地,能入佛,不能入魔。”又告诉他:“末后一句,始到牢关。你的见地还差得很远。”就这样折腾了半年。这半年内,悦禅师皮肤脱落尽,本来一段真光朗然显发。清素首座见他已彻,就告诫他:“真净给你说的禅,都是正知见。我虽然给你点破,使你得自在受用,是恐你离开真净过早,恐你没有得到真净的真意。以后你不要承嗣我,还是承嗣真净吧。”
后来兜率从悦禅师出世说法,就依清素首座的嘱咐,继承了宝峰克文真净禅师。在真净禅师的诸多嗣法弟子中,兜率从悦禅师是最杰出的一个。









本贴由lvm于2002年7月07日08:39:30在乐趣园〖佛法心中心〗发表.

--------------------------------------------------------------------------------

欢迎在netsh.com建立自己的乐趣俱乐部

--------------------------------------------------------------------------------
原标题:【现在写出来了,贴在这里吧:】是lvm在2002年7月02日19:56:05发表
本贴跟从标题: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浏览61次]

--------------------------------------------------------------------------------


选择类别: 推荐给朋友
朋友Email:
您的Email:
留言:





师尊 元音老人生前讲《楞严经》讲得透彻,原有全套磁带,现已散失。那位师兄知其下落,哪怕是一盘两盘,请发个信息通知斑竹,以便联系转录。只有磁带收集齐全,才能组织人力整理成文字。还望各位师兄弟共同发心,齐心协力促成此事。      ——Lvm 谨启——
愿众生免我的罪,象我免众生的罪一样! 诸恶之中杀生最重,诸善之中放生第一——《大智度论》
离线蒙刚
发帖
476
开心币
0
好评度
2146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2-07-10
五三、东山法道
五三、东山法道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本贴内容为原创作品,版权为作者和版主共同所有,内容观点不代表乐趣园立场。

--------------------------------------------------------------------------------

公案原文:
云居悟和尚在龙门时,有僧被蛇伤。佛眼问曰:“既是龙门,为什么被蛇咬?”
悟即应曰:“果然现大人相!”
后传此语到昭觉,圆悟云:“龙门有此僧耶!东山法道未寂寥尔。”
锯解秤砣: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云居善悟禅师是佛眼龙门清远禅师的得法弟子。悟禅师当初在龙门学禅时,有人被蛇咬伤了,当然立即救治,自不待言。佛眼龙门清远禅师却借此事突然发问:“既是龙门,为什么被蛇咬?”——大家都在龙门道场学习禅宗的法道,既称为“道”,为什么反被下士耻笑啊?这里,“龙门”喻“道”,龙喻上士,蛇喻下士。
云居善悟禅师应声答道:“果然现大人相!”——果然显出了禅宗法道的尊贵——他若不耻笑,还显不出禅宗法道的尊贵呢。亦即“不笑不足以为道”。
这则问答后来传到了佛果圆悟克勤那里,佛果称赞道:“龙门有此僧耶!东山法道未寂寥尔。”——师兄座下竟出了这么伶俐的衲僧,我师父的法道不会冷落了。何患后继无人哪!

据灯录记载,三佛(佛果、佛眼、佛鉴)的师父五祖法演禅师“初住四面,迁白云,晚居东山。”、“阇维舍利如雨,塔于东山之南。”所以,“东山法道”是指法演禅师所传的法道。但这只是狭义地讲,若广义地讲: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建塔于黄梅之东山。《六祖坛经》云:“惠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那么,这“东山法道”就泛指禅宗了。









本贴由lvm于2002年7月08日10:32:16在乐趣园〖佛法心中心〗发表.

--------------------------------------------------------------------------------

欢迎在netsh.com建立自己的乐趣俱乐部

--------------------------------------------------------------------------------
原标题:【现在写出来了,贴在这里吧:】是lvm在2002年7月02日19:56:05发表
本贴跟从标题:
顶礼老师! 丁零 20:52:44 7/08/02 (30)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浏览62次]

--------------------------------------------------------------------------------


选择类别: 推荐给朋友
朋友Email:
您的Email:
留言:





师尊 元音老人生前讲《楞严经》讲得透彻,原有全套磁带,现已散失。那位师兄知其下落,哪怕是一盘两盘,请发个信息通知斑竹,以便联系转录。只有磁带收集齐全,才能组织人力整理成文字。还望各位师兄弟共同发心,齐心协力促成此事。      ——Lvm 谨启——
愿众生免我的罪,象我免众生的罪一样! 诸恶之中杀生最重,诸善之中放生第一——《大智度论》
离线蒙刚
发帖
476
开心币
0
好评度
2146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2-07-10
五四、草堂得也
>>欢迎您,蒙刚:重登陆|信息|短消息|收藏|排行|搜索|帮助|退出|开心书店|线上排盘|预测须知|万年历|聊天室 首页


当前位置:⊙开心社区→三教论道→浏览:五四、草堂得也
人气:2??    


* 贴子主题: 五四、草堂得也



蒙刚


等级:新手上路
 财产:
 经验:
 魅力:
注册:2002-6-3
文章:135
鉴定:保密




--------------------------------------------------------------------------------
五四、草堂得也

五四、草堂得也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本贴内容为原创作品,版权为作者和版主共同所有,内容观点不代表乐趣园立场。

--------------------------------------------------------------------------------

公案原文:
草堂与师邂逅于临川。
韩子苍请师过私第,问曰:“清公如何?”
师云:“向闻其拈庞居士问马大师‘不与万法为侣’因缘,清云:‘鱼龙虾蟹向甚么处著’,若如此,亦浪得其名。”
子苍持此语达草堂,堂曰:“公向他道:‘譬如一人船行、一人陆行,二人俱至’。”
师闻此语,乃曰:“草堂得也。”
锯解秤砣:
隆兴府泐潭草堂善清禅师,与本书《宗门武库》的作者大慧宗杲禅师,他们两个在临川碰面了。
韩子苍居士把大慧禅师请到家里,私下问大慧:“草堂清禅师证量如何呀?是不是得到了禅宗的宗旨?”
大慧禅师说:“以前我听说过,他曾举‘不与万法为侣’因缘,下语说‘鱼龙虾蟹向甚么处著’。要是这样下语,他也不过是浪得虚名而已。”大慧为什么这样讲呢?让我们看一看‘不与万法为侣’因缘吧:

庞居士参马祖,问曰:“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祖曰:“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士于言下顿领玄旨。

草堂清为这则公案下语,竟顺着语脉下搭——既然西江水被你一口吸尽,那么,“鱼龙虾蟹向甚么处著”啊?这话与“不与万法为侣”根本搭不上关系,怪不得大慧禅师说他“浪得其名”。
韩子苍居士把大慧禅师的评价告诉给草堂清禅师,草堂清说:“你去对大慧讲:‘譬如一人船行、一人陆行,二人俱至’。”
大慧禅师听到这话,肯了草堂:“草堂得也。”——草堂清已得禅宗的宗旨。草堂这话有什么好,竟为此肯他“得也”?让我们来看看吧:
譬如一人船行、一人陆行——方便有多门。
二人俱至——归元无二路。
这并不是争辩以前的“鱼龙虾蟹向甚么处著”正确不正确,而是表明此语不再是顺着语脉下搭。若象以前那样,他可能又要顺着“浪得其名”的语脉,答个“虚名可得乎”之类的话。若这样,是缠不是禅!
草堂清不顺大慧的语脉,指出“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草堂是黄龙派,大慧是杨歧派,虽禅风略异,但都是临济正宗啊!大慧见他已跳出先前的窠臼,如今下语掷地有声,故而肯他“得也”。






师尊 元音老人生前讲《楞严经》讲得透彻,原有全套磁带,现已散失。那位师兄知其下落,哪怕是一盘两盘,请发个信息通知斑竹,以便联系转录。只有磁带收集齐全,才能组织人力整理成文字。还望各位师兄弟共同发心,齐心协力促成此事。      ——Lvm 谨启——


本帖版权属于原作者与国际气功网·国际易经网开心社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


--------------------------------------------------------------------------------
发贴时间: 2002-7-10 22:58:00 *.*.*.*





*树形目录 顶端
五四、草堂得也(4764字) ── 「作者:蒙刚」[ID:89528 点击:2 2002-7-10 22:58:00]





*为必填项目 严禁发表有关政治、色情、封建迷信和其它攻击性文章!一经发现,立即处理!

*注册? *忘记密码?  用户名:   密码 :
文章主题不得超过50个汉字
当前心情

将放在帖子的前面



内容

在此论坛中

HTML标签: 不可用
UBB标签: 允许
帖图标签: 不可用
Flash标签: 允许
表情字符: 允许
上传图片: 允许
最多16KB


字体: 宋体 楷体 新宋体 黑体 隶书 Andale Mono Arial Arial Black Book Antiqua Century Gothic Comic Sans MS Courier New Georgia Impact Tahoma Times New Roman Trebuchet MS Script MT Bold Stencil Verdana Lucida Console 字体大小 1 2 3 4颜色: #F0F8FF #FAEBD7 #00FFFF #7FFFD4 #F0FFFF #F5F5DC #FFE4C4 #000000 #FFEBCD #0000FF #8A2BE2 #A52A2A #DEB887 #5F9EA0 #7FFF00 #D2691E #FF7F50 #6495ED #FFF8DC #DC143C #00FFFF #00008B #008B8B #B8860B #A9A9A9 #006400 #BDB76B #8B008B #556B2F #FF8C00 #9932CC #8B0000 #E9967A #8FBC8F #483D8B #2F4F4F #00CED1 #9400D3 #FF1493 #00BFFF #696969 #1E90FF #B22222 #FFFAF0 #228B22 #FF00FF #DCDCDC #F8F8FF #FFD700 #DAA520 #808080 #008000 #ADFF2F #F0FFF0 #FF69B4 #CD5C5C #4B0082 #FFFFF0 #F0E68C #E6E6FA #FFF0F5 #7CFC00 #FFFACD #ADD8E6 #F08080 #E0FFFF #FAFAD2 #90EE90 #D3D3D3 #FFB6C1 #FFA07A #20B2AA #87CEFA #778899 #B0C4DE #FFFFE0 #00FF00 #32CD32 #FAF0E6 #FF00FF #800000 #66CDAA #0000CD #BA55D3 #9370DB #3CB371 #7B68EE #00FA9A #48D1CC #C71585 #191970 #F5FFFA #FFE4E1 #FFE4B5 #FFDEAD #000080 #FDF5E6 #808000 #6B8E23 #FFA500 #FF4500 #DA70D6 #EEE8AA #98FB98 #AFEEEE #DB7093 #FFEFD5 #FFDAB9 #CD853F #FFC0CB #DDA0DD #B0E0E6 #800080 #FF0000 #BC8F8F #4169E1 #8B4513 #FA8072 #F4A460 #2E8B57 #FFF5EE #A0522D #C0C0C0 #87CEEB #6A5ACD #708090 #FFFAFA #00FF7F #4682B4 #D2B48C #008080 #D8BFD8 #FF6347 #40E0D0 #EE82EE #F5DEB3 #FFFFFF #F5F5F5 #FFFF00 #9ACD32
选项

是否显示您的签名?
有回复时使用邮件通知您?
愿众生免我的罪,象我免众生的罪一样! 诸恶之中杀生最重,诸善之中放生第一——《大智度论》
离线蒙刚
发帖
476
开心币
0
好评度
2146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2-07-10
五五、希有世尊
五五、希有世尊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本贴内容为灌水闲聊,无版权和声明,内容观点不代表乐趣园立场。

--------------------------------------------------------------------------------

公案原文:
须菩提解空第一,生时家室尽空。世尊才升座,须菩提便出众云:“希有世尊。”且道,见个什么道理,便恁么道?
天亲菩萨作无量偈,只赞“希有”二字。
圆悟禅师云:“一句是一个铁橛。故六祖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便悟去。”
锯解秤砣:
《金刚经》云: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天亲菩萨为赞叹“希有”二字,洋洋洒洒,作了无量多的诗偈。)
大慧禅师问:世尊并未开口说话,须菩提见了个什么道理,便道“希有”?
其实,世尊未开口,便以“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样的无执无为,将“实相无相,无相而无不相”的大乘空义开示得淋漓尽致,饥来吃饭困来眠嘛!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当然识得,故而开口便赞“希有”。
若用语言讲道理,大慧的师父圆悟禅师已经讲出来了:“一句是一个铁橛。”圆悟这句话是赞叹“希有”二字。接着便讲出道理:“故六祖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便悟去。”
“应”——顺应事缘,而不落空。
“无所住”——心无挂碍,而不着有。
“而生其心”——生个什么心哪?《金刚经》云:“应生无所住心”——顺应,而无所执著。
师尊 元音老人有偈云:“佛性天真事,誰云別有師!謦劾掉臂處,穿衣吃飯時。不費纖毫力,何曾動所思。眾生皆平等,日用自多疑。”莫多疑,莫妄想,莫执著,便可亲证“希有”。









本贴由lvm于2002年7月10日07:42:46在乐趣园〖佛法心中心〗发表.

--------------------------------------------------------------------------------

欢迎在netsh.com建立自己的乐趣俱乐部

--------------------------------------------------------------------------------
原标题:【现在写出来了,贴在这里吧:】是lvm在2002年7月02日19:56:05发表
本贴跟从标题:
我是新手.请多指教! puzzle 15:14:31 7/10/02 (74)
欢迎光临! ^o^ lvm 16:16:05 7/10/02 (无内容)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浏览37次]

--------------------------------------------------------------------------------


选择类别: 推荐给朋友
朋友Email:
您的Email:
留言:





师尊 元音老人生前讲《楞严经》讲得透彻,原有全套磁带,现已散失。那位师兄知其下落,哪怕是一盘两盘,请发个信息通知斑竹,以便联系转录。只有磁带收集齐全,才能组织人力整理成文字。还望各位师兄弟共同发心,齐心协力促成此事。      ——Lvm 谨启——
愿众生免我的罪,象我免众生的罪一样! 诸恶之中杀生最重,诸善之中放生第一——《大智度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