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78阅读
  • 0回复

风水常识答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春去秋来
 

发帖
30
开心币
41
好评度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9-07
风与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须,风与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但是,人类却恩将仇报,说风水是迷信,认为讲风水是愚昧。但是,若将他鼻子堵起来不吸风,若将他口堵起来不喝水,再问他要不要不这个迷信?在生与死之间,他肯定不会说不要。 自称万物之灵的人类,有时却笨得可笑,只知人云亦云,却不认真去想,在这个寻觅住地的本能方面,已远不如天上的喜鹊和山中的黄兔了。喜鹊在树上做窝,兔子在山中打洞,它们倒是很懂得风水,没有哪只笨喜鹊把窝口朝着西北方,也没有哪只傻兔子把洞子打在低湿地,唉!诗云“绵蛮黄鸟,止于丘阿,何以人而不如鸟科?”也难怪,现代人住的是高楼大厦,不像过去人住的是平房,四合院,讲亮个绿水环绕,翠竹盈庭,现代人住楼房,只讲究个采光,而忽略了采气,好像只要有阳光晒晒就够了,空气好坏没关系,到了沙尘暴迎面扑来,也只知拉起衣领遮住口鼻,赶快跑回家去关门 ,人与自然,好像要脱离关系了。
  说也奇怪。风水学发源地的子孙们,对老祖宗的风水这门可科学懵懵懂懂,而外国科学家们、却对中国的风水之学研究日精,倍感兴趣。崇洋的炎黄子孙们,且看看国外学者和科学家们对中国风水学的评论吧。

  日本的郭中端先生说:“中国风水实际是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规划学和建筑学的一种综合的自然科学”(引自[英]Ermestl稥itel伊特尔,《风水是古代中国神圣的景观科学》1883年)

  查理Chately在《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一书中说:“中国内外水是使生者与死者之所处与宇宙气息的地气取得和合的艺术。”

  孙保罗(Paulsun)在1982年《纽约太阳村会议》上报告说:“风水世界观可溯源于对天文地理的仰观俯察,也包涵着深奥的精神感应。这是一种堪天舆地,与大自然和谐,协同的方法,从而使居住者及其子孙能在其聚居处拥有平实的生活。”

  说来可怜亦可悲,我们老祖宗对人与自然的科学发现与论证,今天却要利用国外学者的著作说明,才能收到“名人效应”,对此,国人之有自尊心者,亦当“感慨系之矣!”

  当然,也不能否认,风水学曾被企业迷信色彩,气流,气场,磁场这些自然科学的东西,被神鬼妖魔所代替,一斤醇香的好酒,装在一只标有农药字样的瓶子里,以致许多人不敢享受它,这也是些不肖的炎黄子孙们的可恶之处。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应该还给风水以本来的面目了,让老祖宗的文化遗产,给我们带来居住上的安适,精神上的和畅与身体上的健康,能如此,也堪慰老祖宗们的在天之灵。

  年老的人都记得,旧社会时,多是私人住房,有的几代流传,数十百年不改,故 地的风水颇受重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住房改造,和相当长时间的住房政策,很多人都住公房,随时都可能搬迁,所以也没有人去注意什么风水。20世纪末,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终于又能重温属于自己的房子梦,中国迎来了大兴土木的时代,房地产的发展方兴未艾,每一个中国人,终将拥有或大或小的一座私人住房,有个永久安身之所。于是,也就很自然地要注意到这房子的通风采光,磁场、气场、绿化环境,传染来源,但是,环境是可见的,磁场、地场、气场则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无形之物,如何找到理想的住所,是每一个有积蓄者时刻所关心的问题。何况,媒体时有报道,街头巷尾常有所闻,某地有凶房,某地有鬼长,言者绘声绘色,听者毛骨悚然,人就是这么奇怪,不信迷信的人,往往也怕鬼,谁愿去住鬼宅呢?历史上就有这么记载,说是健康(今南京市)有一块空地,被视为凶宅,刘宋王朝的大臣王僧绰,常以豁达自许,不信风水之说,主动请求在这块地基上建房,结果房未建好,就被政敌杀死,人们都认为他是不信风水的恶果,消息传开,那些不信风水的人,为了生命不致过早结束,也不敢去步王僧绰后尘了。面对着可能危及本身的事,人总是宁可信其有,而不愿去做“暴虎冯河,死而无憾”的蠢事。唯其如此,故欲购住房者,是不可不知风水之学的,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从事房地产开发者,更没有风水方面的知识,一幢大楼做起来,几家搬进去一住,大人头常痛,小人常闹夜,话一传开,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谁还来买你的房子呢?据说浙江湖州有个房地产开发商,建房控地基时,将地下几窝蛇挖死了,招来了蛇的报复,房建成后,住进去的人,这家叫着抽水马桶里有条蛇,那家叫着蛇在被窝里缠她的腿,常常是睡到半夜里整个楼层一片打蛇声,蛇从什么地方钻到屋里来的呢,虽百思不得其解,但家里跑进来蛇却是事实,结果,剩下的房子,连鬼也不进去住了。

  中国有句俗语,日图三餐,夜图一宿,一幢风水不好的房子送给人住尚且没人敢住,何况要人掏腰包!因此,实际一点,学一点风水学问,对于自己,对于自己下一代人都是非常必要的。中华风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