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679阅读
  • 4回复

易经新解——2010版 第一卦 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贾洪彬
 
发帖
248
开心币
0
好评度
136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1-25

易经新解——2010版 第一卦 乾

 

第一卦 乾 乾下乾上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易经新解——2010版 第一卦 乾

 

原文:乾:元亨利贞。

 

解字:

乾:《说卦传》曰:乾:天也、健也。

元:《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为首的:元首,元帅。引伸:最尊、最上、最第一。

亨:通达、顺利。亨通:万事亨通。

利:好处,利益:有利无害。

贞:《彖》曰:贞,正也。坚定,有节操或操守。引伸:正法。正是:“正法难遇今已遇”。

 

释文:《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乾者,天也;六龙者,龙德正法也。而修行和遵守这六种龙德正法,即‘六度’、‘六波罗密’,也正是上天的旨意,是上佛的旨意,更是上帝带给人类最大的恩典。所以经中给以“元亨利贞”这样最高的赞叹。

 

在《佛说大乘金刚经论》中,佛赞叹这个法门说:“若人能具六波罗密者,名出生死、名到彼岸、名超三界、名登十地,成佛之数也。”《壇经》中六祖赞叹这个大智慧到彼岸的法门说:“摩诃般若波罗密,最尊、最上、最第一”。可见,从古至今各个时代,上帝都派来很多使者、先知、明师,为了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来提醒我们。然而,对于上帝的恩典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够珍惜呢?

 

原文:初九:潜龙勿用。

 

解字:

潜: 隐藏的:潜伏。

龙:神圣至尊的:真龙天子,龙德。引伸:最高的道德。

勿:不。

用:功用,效用,作用。

 

释文:“六度”之一“持戒”,犹如潜藏的龙德,又如地含种,待圣法雨,悉皆得萌,否则不起作用。经曰:“一用斋戒,为佛基址”。就像高楼底下的地基,所以用隐藏作比喻。

 

原文: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解字:

见:看到。同‘现’。显露:出现。

在:存在。

田:田地。引伸:八识田。

大人:老子称其为上士。引伸:胸怀大志、有大智慧的人,明师。

 

释文:“六度”之二“忍辱”, 就像出现在田间的幼苗,能够迎接逆来顺受的考验。而忍辱者,心不轻人,常行普敬,这样才能有利于得见明师。经曰:“二投明师,指示功程”。所以说,有了斋戒的种子,还必须有明师的法雨,悉皆得萌,否则不起作用。

 

原文: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解字:

君子:老子称其为中士。引伸:立志修行的人。

终日:24时。

乾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引伸:精进禅定。

夕:夜间。

惕:警惕,警觉。

厉:严格,严厉。

咎:过失。

 

释文:“六度”之三“禅定”, 修行禅定,作为君子就必须终日用功,即使是夜间也若似有所清醒警觉,让自己时时处于禅定之中,如是严厉要求才能无咎。禅定又如培土保墒,把聪明和智能放入我们的内在加以培护和保养。

 

《西游记》也有这样的记载说:“十二时中忘不得,行功百刻全收”。这表示说,无论白天黑夜,每个十二时中都不要忘记修行禅定,不要忘记想念上帝。因为这个修行的功德即使每天有百刻之多也会全部收到,而被记在我们自己的功德簿上。

 

现在明师也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说:“要记住:每分每秒都要珍惜,集中于上帝!这是上帝对你们的唯一的要求,也是你们唯一要做到的。只要做到这一点,其他都非常好办,都不是什么事了。”

 

再者《佛说大乘金刚经论》记载说:“三识心性,了了分明”。 投明师指示我们什么功程呢?那就是于禅定中得以认识这个了了分明的心性。为什么要认识这个心性呢?因为我们要断开这个生死链,不在重蹈那伴有死亡的轮回覆辙。《楞严经》佛曰:“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又说:“汝今欲研,无上菩提,发真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直心”就是没有那些成见、偏见、批评的态度和否定的想法。现在明师有讲:“要求道,最重要的规矩是:不要批评人,而且‘心’应该开朗,这是很重要的事。”然后“酬(恭敬心)我(在世明师)所(讲法会所)问。”就是说以直心和恭敬心,到在世明师的讲法会所来问。

 

 

见《西游记》第九十三回记载:

“大丹不漏要三全,苦行难成恨恶缘。道在圣传修在己,善由人积福由天。

休逞六根多贪欲,顿开一性本来原。无爱无思自清净,管教解脱得超然。”

 

正是:一用斋戒非苦行,二投明师得圣传,三识心性顿开悟,如是三全丹不漏。

全此三者名得道,得道者夺造化功,日月同明寿长春,可与乾坤并久同。

 

原文: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解字:

或:或者。

跃:飞跃。

渊:深水潭。引伸:深。

 

释文:“六度”之四“布施”, 布施,又如传花授粉,把能量、智慧和天国福音布施给我们的比邻和同胞。又好比:或跃之时,布云施雨,法雨广施,使三根普润;在渊之时,于其深处,潜隐修身,屯积能量,如是利他利己才能无咎。

 

原文: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解字:

飞:飞行。

天:高空,上天。引伸:天国。

 

释文:“六度”之五“智慧”,智慧,犹如在天的飞龙,飞行在天国之高空,使龙德大蓄,智慧有增,如是利于得见大智之人。又如果实有成,智慧的果实更让我们修行的信心倍增。

 

原文:上九:亢龙有悔。

 

解字:

亢:高,过甚,极。引伸:顶端,最高点。

悔:后悔。

 

释文:“六度”之六“精进”, 精进,是学与行的结合,两者相辅相成。精进至最高时,犹如果实成熟,龙德盈极。所谓:曲高和寡,知我者希。众生难度,有悔而生。记得佛经也有这样的记载:当佛陀开悟后,看到众生难度,而愿意留在涅槃,是梵天再三相请,佛才同意出来。

 

原文: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解字:

群:聚集在一起的。引伸:“六龙”、“六度”。

首:头。

 

释文:能见“六龙”、“六度”无有其头所以也不见其尾,因为“六龙”、“六度”首尾相衔,缺一不可,同时修行才能吉祥。

 

现在明师说:“我们修行有很多方面,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能都有,不过,我们有佛菩萨的加持力,这是最重要的,我们一个人真的爬不上哦!我甚深了解这个,不是师父恐吓你们,修行当然是靠自己,靠自己是什么呢?我们自己应该诚心、应该努力、应该用功,应该时时不忘自己内边那个佛的力量,我们时时都要恳求祂帮我们忙,那个力量我们叫上帝或是佛祖,也就是我们的本人。”

 

离线无为123

发帖
159
开心币
18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4-01-08
易经的智慧—简介1 2014版
--易经记载着大乘佛学的全部智慧


    我们要了解易经,也要了解著经的圣人。《易经》的诞生地就是现在的世界遗产城市安阳市。羑里城位于安阳市区南10公里处。《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易经》是中国周代的典籍,被尊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西方文明有《圣经》,东方文明有《易经》。 易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本与源头,对中国后来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产生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建筑、医学、音乐、绘画、日常生活等无不与《易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乃至影响到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就连《论语》中也多处引用《易经》的词语。
    《易经》的作者周文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名君圣人,被后世历代所称颂敬仰,孔子称周文王为“三代之英”,还感慨道:“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孟子称文王这样的圣人,500 年才出一个。
    《诗经•大雅》中有颂诗。商纣时为西伯,建国于岐山之下,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而被囚于羑里,后得释归。益行仁政,天下诸侯多归从,子武王有天下后,追尊为周文王,商末诸侯首领,史称西北侯,追封为周文王。
    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先祖古公、父亲季历之法,倡导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的社会风气,使其领地的社会经济得以发展。与其子姬发在宝鸡蟠溪钓鱼台聘姜尚为军师,自岐山起兵率军攻伐殷商,是西周王朝的开创者。发明“文王八卦”和“文王六十四卦”,流传于世,《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被商王囚禁期间在狱中写了《易经》一书,在位50年。
    武则天改唐国号为周时,追尊周文王为南周始祖文皇帝。《史记•周本纪》说他能继承后稷、公刘开创的事业,仿效祖父古公直父和父亲季历制定的法度,实行仁政,敬老爱幼,礼贤下土,治理岐山下的周族根据地。
    在治岐期间,对内奉行德治,提倡“怀保小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采用“九一而助”的政策,即划分田地,让农民助耕公田,纳九分之一的税。商人往来不收关税,有人犯罪妻子不连坐等,实行着封建制度初期的政治,即裕民政治,就是征收租税有节制,让农民有所积蓄,以刺激劳动兴趣。
    对外招贤纳士,许多外部落的人才以及从商纣王朝来投奔的贤士,他都以礼相待,予以任用。如伯夷、叔齐、太颠、闳夭、散宜生、鬻熊、辛甲等人,都先后归附在姬昌部下称臣。姬昌自己生活勤俭,穿普通人衣服,还到田间劳动,兢兢业业治理自己的国家。岐周在他的治理下,国力日渐强大。

易经的智慧—简介1

第一卦 乾 乾下乾上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第一卦 乾 乾下乾上
乾:元亨利贞。
乾者天也龙者超凡,天道正法难遇已遇,天国福音入圣超凡,元亨利贞最高赞叹。
六龙六度六波罗密,为人应具持戒忍辱,禅定布施智慧精进,最重要有佛加持力。
佛经有讲若人能具,六波罗密名出生死,名到彼岸名超三界,名登十地成佛之数。


    我们修行有很多方面,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能都有,不过,我们有佛菩萨的加持力,这是最重要的,我们一个人真的爬不上哦!我甚深了解这个,不是师父恐吓你们,修行当然是靠自己,靠自己是什么呢?我们自己应该诚心、应该努力、应该用功,应该时时不忘自己内边那个佛的力量,我们时时都要恳求祂帮我们忙,那个力量我们叫上帝或是佛祖,也就是我们的本人。

初九:潜龙勿用。
潜者隐也如佛基址,所谓三全其一持戒,一用斋戒为佛基址,戒定慧者戒为第一。
持守戒律如地含种,待圣法雨悉皆得萌,否则不起太大作用,所以应该力投明师。


    我们里面有佛性,只要有明师帮我们唤醒里面的佛或里面的师父,这个里面的师父就会照顾一切,就会醒来做事。只有遇到真正的明师之后,这个内在的主人才会认出自己。
    如果有人认为跟随师父修行太辛苦,要持素,又要打坐那么久,还做不到的话,那么至少能持五戒也好,不杀生、不妄语、不邪淫(只能一夫一妻)、不喝酒、不赌博等等,这样有一天还可以回来做人。师父不是在威胁或强迫你们要持戒,只是告诉你们宇宙的法则。
    如果能够持戒,即使我们不想修行成圣人或成佛,也还可以回来过健康、快乐、比较少痛苦的生活。如果我们不能持五戒,我们的标准低于人类,那么我们回来时,会变成其他比人类低等的众生,诸如动物、鬼、恶魔那类。如果我们持守五戒,又有修行,遵守更微细的戒律,我们便可以成为圣人或佛。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六度之二是为忍辱,忍辱龙德八识田现,在者存活草木初生,如苗求生逆来顺受。
三全之二利见大人,二投明师指示功程,返回真我寻求指引,重新与自本性联结。


    做好事、做坏事是我们的自由,不过也要让别人自由,不应该诽谤什么人,不应该跟什么人吵架,辩论什么东西,这才算修行的人。
    忍辱是什么呢?就是不管怎样,都认清是自己的因果,不是别人的错。
    你们不要认为有人打你们,你们忍住不反应就是“忍辱”,真正的忍辱是——不用忍。当别人打我们、骂我们,我们都感觉不重要,这才算“忍辱”。忍辱是从修行的智慧而来,修行有了智慧之后,慈悲心也会跟着发展。所以圣经上说:“先寻找内在的天国,然后其他一切会自然而来。”
    “寻找天国”就是寻找自己的涅槃,寻找自己的佛性,也就是反闻闻自性、反观自顾、明白自己是谁,这是最上等的观禅方法,也是最有效果、最快捷的坐禅法。
佛和基督之所以能够忍辱而不忍辱,是因为祂们已经到达博爱的境界。我们的自性就是博爱,当我们找到自性、佛性时,自然能够忍辱,我们忍,但不感觉自己在忍。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却不感觉被侵犯,只是可怜那些无明的人即将遭受果报,因此祂祈求上天、佛菩萨饶恕那些人。
    问:如何返回我们辉煌的真我。
    答:要回到我们的真我要做两件事:身体与灵性方面;
在身体方面以五个和平原则来保持自己的纯净: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除了与自己的伴侣不得与其他人有额外性关系、不使用任何有毒物,如麻醉品、毒品、酒精、香烟,这些对身体来说是毒药,持纯素,这也包含在五戒里面,因为不伤害众生或不杀生,意思也包含间接的,若我们不伤害动物,但吃他们,这样其他人必须为我们伤害或杀害他们。
     第二:灵性方面,我们要寻求指引来教我们如何看到内在的光,你就是光,你就是上帝的品质;
     所以,很简单,身体-洁净这座殿堂;灵性-找到指引,教你如何重新与自己本性联结。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六度之三禅定打坐,精进修行终日用功,夜间也若清醒警觉,严厉要求才能无咎。
三识心性了了分明,密室静默见自本性,禅定打坐如苗施肥,智能爱力施予注满。

    《菜根谭》曰:“口里圣贤,心中戈剑,劝人而不劝己,名为挂榜修行;独慎衾影,阴惜分寸,竟处而復竟时,才是有根学问。”
    《菜根谭》曰:“心虚则性现,不息心而求见性,如拨波觅月;意净则心清,不了意而求明心,如索镜增尘。”
    《西游记》第六十二回记载:“十二时中忘不得,行功百刻全收。”
    我们一有空就要打坐,不见得一定要在一大清早或晚上才打坐,那些时候只是例常的打坐时间,但是在早晚之间,只要有休息的空档,就打坐。我们用来打坐的每一分钟,都会算进我们的功德库里。
    你们要多打坐!没有打坐的话,不但做事做不好,精神也不舒服。打坐多了,什么都看得开,精神又轻松,是吗?(大众答:是)打坐不是盘腿坐在那边而已,而是要专心在内边,很认真、很往内,不管世界的事情。我们如果每天二十四小时都能够这样,我们的气氛就会变得很舒服,看什么事情都会很轻松,不会在心里闷那么久。
     《西游记》第九十三回记载:“大丹不漏要三全,苦行难成恨恶缘。道在圣传修在己,善由人积福由天。休逞六根多贪欲,顿开一性本来原。无爱无思自清净,管教解脱得超然。”正是:一用斋戒非苦行,二投明师得圣传,三识心性本来原,如是三全丹不漏,管教解脱得超然。
    《佛说大乘金刚经论》记载:“有求佛者,一用斋戒,为佛基址;二投明师,指示功程;三识心性,了了分明;四用作福,助发根苗;五用结缘,增自善本;六明因果,不妄主为;七破邪魔,远离外道;八用通理,不著有为;九用精进,习佛行德;十用通达,法法精明。若人具此,十种功德,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六度之四布施惠他,法施惠他是为首选,佛说大法如大云起,法雨广施三根普润。
布施又如传花授粉,天国福音传播四野,或跃传花布施利他,或是在渊修身利己。


     当你“施予”时,不管是物质或是精神方面,你都会觉得很好、很快乐,感觉自己扩大了。智慧方面也一样,你愈分散出去,你会变得更扩大。你帮助愈多的人,让愈多的人开悟,你就会变得更扩大。这就是如何能够和万物同一体的原因。这也是各个时代的佛或圣人,能变得这么伟大的缘故。
    我们帮忙人家修行,就是帮忙我们附近的气氛和平,让我们自己修行也好。我们即便不修行那么多,但是大家都和平、有安稳的和谐气氛,那我们的修行也会进步很快。所以我们不是一个人修行而已,我们也应该看看我们的隔壁是否也要修行。所以你们看有的人,他不是自己修行而已,他回去也鼓励人家修行,他用种种的法门帮忙其他渴望的人也可以知道真理,那种人比较快乐。……所谓菩萨道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不是一个人修,我们也用很多方法帮助其他的人修行,因为帮助他们就是帮助我们,所以没有什么了不起。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六度之五智慧智能,修行插上定慧双翅,恰似飞龙乘云上天,智慧有则利见大人。
智慧又如果实有结,智慧种子在你内边,认识它将无所畏惧,不认识它不会快乐。


    智慧的种子在我们内边,认识它,我们会比历史上任何一位英雄都无所畏惧;不认识它,每件事都会令我们不安,即使拥有全世界也不会快乐。贪婪和欲望因此造成,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快乐过。
    我们都具有大智慧,只要我们愿意再次记得本来面目,我们就可以拥有它,可以了解这个幻影世界之外的全部真相,得到无所不在的能力,成为宇宙最完美的众生。

上九:亢龙有悔。
亢者盈极果实成熟,自知过熟微有酸意,曲高和寡知我者希,众生难度悔不当初。
六度之六精进修行,穷理尽妙进道忘劳,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故学道者须加努力。


    《菜根谭》曰:“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努力;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
    《菜根谭》曰:“穷理尽妙,钩深出重渊之鱼;进道忘劳,致远乘千里之马。”
     众生所以难度,就是因为太贪恋无常的物质。那些今天存在、明天就消失的东西,对灵性毫无利益。人如果不修行、没有道德,往生之后,灵魂会沉沦苦海,那时,谁也救不了我们。当然,精进也包括帮助其他人修行,不只是自己一个人认真修行而已,不是只顾个人的利益,忽略其他正在挨饿受苦的人,这样不是精进,精进包括很多事情。
明师为什么孤单,因为假如有人能了解真理的话,也不是完全了解,应该等到修行一段时间以后才了解,有可能要等很长、很长的时间,明师必需很辛苦、很辛苦地教育、照顾他,他才能得到这个果位。还没有得到这个果位以前,这个人还不稳定,今天相信、明天有可能不相信,今天答应修行,明天就不一样!所以明师才很辛苦。
    所以释迦牟尼佛才讲,除了佛才能够了解佛的智慧,菩萨也没办法了解,只有高等级的菩萨才能够了解一点。耶稣基督也有讲:「不要把珍珠乱给小猪。」他还对他的徒弟说:「对你们了解的人,我用明白的方法,明白的语言讲;对外面的人,我就不讲,只透过故事,讲给他们了解,我不会全部讲给他们听。」所以耶稣基督也很孤单。释迦牟尼佛讲只有佛才能了解佛,世界能有多少佛?所以他才好孤单,他修行好久以后,才有第一个徒弟──摩诃迦叶,训练他好久、好久,然后摩诃迦叶才成佛,继承他,其他人都不懂。
    成佛的人多数都是默默成的,我们也不能怪他们。像释迦牟尼佛那么伟大,他成佛以后就摇摇头,不要去度众生,太难太难了,……并不是释迦牟尼佛没有慈悲心,不想度众生,而是他知道太难了。在当时的时代,印度人是非常善良的人,印度生生世世都是修行圣地,大多数人都吃素,从小就知道要怎样修行;唸咒、唸佛、拜佛都有,他们是专门修行的国家,而且他那个时代叫正法时代,我们现在叫末法时代。
    注:《佛本行集经》和《释迦牟尼传》记载:迦佛在菩提树下开悟后,曾经感叹道“我所证悟的佛法,难见难知,不可思议,也不可觉察,真不知道如何才能让世人明白。他们都被贪欲、嗔恚、愚痴、邪见、骄慢、谄曲种种无明所覆障,薄福钝根,没有智慧,怎么能了解我所获得的道法呢?我现在如果要为他们说法,他们一定会迷惑不解,同时也不能相信接受,甚至还要对我进行诽谤,而因此将使他们来世堕入恶道,受种种痛苦,这不有违我度脱众生的初衷吗?与其使他们受苦,那么我还是不要对他们进行说法传道,而独自悄悄地进入涅槃境界吧。”大梵天王看到释迦佛不准备驻世说法,赶快下来劝说,于是才有释迦佛在世间传了四十九年的法,吃尽辛苦。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六度群龙首尾无别,持戒忍辱禅定布施,智慧精进首尾相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智慧还需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辅助。为什么要布施和持戒?如果一个人拥有智慧,聪明绝顶,却没有慈悲心,那也与魔鬼无异。魔鬼也有一定的权力、智慧和聪明,就是没有爱心;佛菩萨是既有智慧,又有爱心;两者相差很远。佛的智慧融合了爱心在内,在适当的时间、地点、场合做事。如果没有智慧,有时候自认为会爱人,自认为在做好事,其实却是在破坏。
离线无为123

发帖
159
开心币
18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6-02-07
六十四卦歌
乾卦天道正法遇 六龙言六波罗密 潜龙勿用言持戒 守戒是为保护己
但持戒不是究竟 持戒犹如地含种 待圣法雨悉得萌 否则不起大作用
见龙在田言忍辱 八识田见忍辱苗 逆来顺受苗初生 利见大人投明师

终日乾乾言禅定 夜间若似更清醒 留点时间给静默 要知怎样能集中
或跃在渊言布施 布施犹如传花粉 或跃传花施利他 或是在渊修利己

飞龙在天言智慧 修行插上定慧翅 恰似飞龙乘云天 智慧种子在内边
亢龙有悔言精进 亢者盈极果实熟 众生难度言有悔 佛也摇头不想度
群龙无首也无尾 持戒忍辱加禅定 布施智慧加精进 首尾相衔无分别
一用斋戒言潜龙 二投明师见大人 三识心性于禅定 群龙不可缺其一
















离线真音

发帖
1326
开心币
83
好评度
6685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6-11-07
2楼的解读当然是一种解法,不过只能算是一种发挥,儒家这些经典和佛家联系有些牵强。
下次玩奇门的也可以和佛经联系上来。
我的现在不是过去的结果
离线站长

发帖
267
开心币
481
好评度
1212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20-10-13
飞龙在天言智慧 修行插上定慧翅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