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学员反馈说静坐或平躺时会感觉到会阴处有跳动,并偶尔有遗精现象。上星期有学员面授回去后也感到人一连几天都比较疲惫、晕胀。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修习者由于正形正心没有做到位,处于有漏的状态。
在词典里有漏的解释是有烦恼。这种解释当然没错。但正如我之前在《理运元气、顺达无极》一文中对运气所作的解释一样,运气的本意是指阴阳二气的运化,而现代人理解的机会、机遇都是这个本意的引申与效果表述。有漏也一样。在我看来,有漏是指精气神从肉身中泄漏到了外空间。古人把精气神叫三宝,并有“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饿,神足不思眠”的说法,现在你处于有漏的状态,精气神散失了,烦恼也就自然来了。
作为人体来说,精气神的散失有很多的通道。中医讲人身上有九窍,九孔长流不净败坏肉身,精气神从九窍中流失,人也逐渐由小孩子天真无邪、活力洋溢的状态变成烦恼丛生、死气沉沉的状态。而作为修真者来说应该反其道而行之,从有漏的状态重新变回无漏的全真之体,即能婴儿乎。同时这个状态的实现不是仅凭头脑思维就能完成的,它有着严格的修习要求和判断标准。从元气的角度来说,如果有漏,则元气会从各个穴位、窍要处流出。而现在的状况是大部分人并不能够看到元气的存在状态,所以这个判断标准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毫无意义。因此也只有从其它方面来提供一些参考的标准,如手心有白点、手臂有斑点都是有漏造成的。因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现在血液循环不足出现白点,则必然是元气运行不旺,血失去了对气的约束力,元气也就从血中逃逸出来通过手心穴位散失到宇宙空间。再比如大腹便便的人都是下丹被破坏有漏造成。一般来说十六岁之前人向内收摄真气的能力要大于外逸的力量,下丹是完整的,所以婴幼儿和青少年才会给人以内摄与活力的感觉。但十六岁以后由于各种原因外邪会破坏掉这种结构,使人处于有漏的状态,则内吸力随之消失,将军肚也就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
要实现无漏,需要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入手。作为普通成人来说,由于自身的放逸,人体生物场处于千疮百孔的状态中,漏洞很多。所以我们才讲混灵元成球,就是通过外来力量的作用,通过阵法的自运化使习练者的元气能够实现混元状态,混成球状,把那些漏洞给补上,达到无漏的状态,同时通过身外太极旋转产生的向心力自动向内收摄真气,实现正气内存。这个过程是由老师来完成的。另一方面你要知道,作为个体的人来说,身形与经络、生物场的状态又是一一对应的。无漏表现给人的状态就是一种内摄力的存在,精气神的快速运动,这都需要人身形的伸展中正来保证。而身形的伸展中正必须由学者自己来完成。所以反过来说,如果做不到身形的伸展中正,则气血运行就会受滞,内摄力就不会产生,无漏的状态也就不能实现。而此时你要知道,作为常人来说他的放逸是日积月累的,生物场处于缓慢的运转中,早已成坏习惯成坏自然,处于一种渐进式的有漏状态中,在短时间内破坏力是察觉不到的。而作为学员来说就有所不同。现在通过老师心法的作用,你的身外太极处于高速的旋转中,而身形却仍然处在不中正的状态,导致经络不畅,气血运行也就不畅,跟不上身外太极的转速,也就容易犯迷糊,发蒙发晕。同时,在这种气血较之前要活跃的状态下,由于身形的不中正导致的有漏也会增加。这种状况的互相迭加也就使遗精、精神不振等状态出现。
也正是这个原因,禅道养生把正形放在了修习的第一位。即正形是实现无漏的前提,开始假装这样做,然后当内摄力产生时就好习惯成好自然,达无漏。具体来说也即是禅道养生正形正身篇的要求。同时对于解决有漏这件事来说,还要强调以下几点:
1、 学员用两手食指塞住两耳,如听到耳内有声音即为有漏。严重耳内如擂鼓,即为耳背之人。这种状态下修习,会产生梦多等症状。解决方法:睡觉时用两手食指塞住两耳,利用食指的元气强力使头部真气形成闭环达无漏状态。标准是听到耳内无声即为无漏。
2、 唇齿舌相接做好,否则会导致有漏,水火不济、口干舌燥心烦意乱。
3、 任何时候都有收腹意,腹部内收。同时收肛门,闭住下丹。否则会导致遗精。渐修者如此处做不好,可能经过千辛万苦练出的一口丹气会从此漏掉,再也找不回来,导致空忙一场,需重新再来。禅道养生系列修习方法虽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做不好这点,会阴处就会出现蹦跳即为有漏,下丹处十面八方的内吸力也不会产生。
修真者应是真正的在按要求实修,由有漏变无漏,当漏尽之时,也即是精气神俱足之时。如自身放逸,不能做到严于律己,虽口若悬河也无异于自欺之举,自伤其身,当戒。
禅道养生:http://www.chandao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