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521阅读
  • 0回复

[原创]君子和而不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健康无价
 
发帖
62
开心币
0
好评度
39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5-20

                         

                           ——2009512网络讲课内容

 

 

请大家按要求坐好,两脚与肩同宽,保持小腿、大腿与上身互成九十度,两手手心向上放于腿上。收腹,整个腹部而不仅仅是小腹略略的往内收一下,下丹有四面八方向内吸的力使你的腹部自然而然的收进去。两肩略略的向后展一下,然后放下去,把肩膀和胸打开。收一下下颌,保持脖子的一线正直。做好唇齿舌轻接,上下嘴唇轻轻的闭合,上下牙齿轻轻的闭合,整个舌头的前沿软软的抵在上牙膛里,不仅仅是舌尖,不要太后以免腹泻。轻合眼,任眼前景象及脑中思虑来去自如,自生自灭,整个人被一股强大的神力和光明把你定止在那里,定力如山,清醒透爽。

今天我们的讲课内容是君子和而不同。这其实是《论语》里面的一句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君子对任何观点和事情都可以容纳,同时又求同存异,对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为什么会想到这样一个命题呢?因为最近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后,当你对新事物由不认识到经过自己的实证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比较认同以后,这个时候你可能在头脑当中对这个世界有了一套自己的判断标准或行为准则,形成了一套来自于实证的世界观。这个时候也就可能会由此出现一种比较偏执或画地为牢、作茧自缚的状态,而这种状态违背了修真就是追求淡泊与极乐的初衷,使你变得不快乐起来。这也是我比较关注的,担心大家出现这种状态。大家都知道《论语》是一本有关修身齐家的书,针对这个问题,这句话对修真者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它应该作为修真者待人接物、处理事情的一个基本准则要求。

比如现在社会上也有很多人学哲学,读过很多的书,知道很多理论,但是在实际的生活当中他往往把这些理论仅仅看作是一种工具,没有真的作为他判断事物的标准。这样他看过这些书后其实对他影响甚微。但对于一个真正有志于进行自我修习的人,他所进行的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由内至外的改变。因为修真本身约定,如果你不能进入这种状态,那么你所做的就仅是口头禅,妄想颠倒。这显然与修真者的本心相违背。因此修真者的修习一定是知行合一的,一般来说是一个“信、解、行、证”的实证过程。信就是你要认同对方的说法和观点,这也就是所谓的缘法,有缘。任何事情如果不相信它也就没有了下文。解就是从思想上、逻辑关系上去了解认知这套说法。行就是在真实的社会经历当中按照这套说法去做。做了以后是证,证到了你开始接触到的这个东西与它的理论相符。这个过程也就形成了一个自我闭环的“信、解、行、证”的认知体系,同时这个体系也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和谐统一。因此如果你是一个对生活很认真的人,你按照这样一套修习体系去训练某种东西的时候,这个时候你的意识形态里就会逐渐形成一种闭环的认知。比如从修真方面来说,修习禅道养生要求你不要意念,不要意守,然后通过心法的作用你就可以自动做到正气内存。现在你在这套理论体系里通过信解行证,认知到在这里确实不用意念意守同样可以得气,体证到了某种真切性的存在。这个时候在你的头脑当中就有可能认为,这是一个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因此当这种认知一旦形成的时候,在以后的判断当中你就会拿这样一个标准去判断其他人的状态。比如另外一个人用意念采气,走丹道观想体内有一颗金丹在运行等等,这个时候你就有可能判断对方的这套修炼方法不对。再比如当你认知到这样一套修习方法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各方面都有了一个很好的改善作用,这时你想把这样一套训练方法介绍给亲近的人,比如你的父母你的妻子朋友等等。但是无论你怎么劝说,对方都不接受不认同你的这套说法,平时对你言听计从的人虽然可能会附和你,但是他其实在心底里面并不接受这套东西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是在做无用功,自寻烦恼,甚至会闹出一些矛盾。所有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就在于你从一开始就给自己设立了一个圈套,你用一个套子把自己套了起来,然后所有的思想和行为都在这样一个套子里面,一种闭环的思维里面判断事物,也就没有做到和而不同。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大家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做任何事情都要以快乐为前提,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所谓的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就是要求在你的位置上,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能够有一种包容的心态来容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从唯物唯存的角度来说万事万物都仅是一种存在,对错、好坏的观念只不过是由于站位的不同而导致最终看到的不同,如我以前讲过的草入善口为善。羊吃草延续了自己的生命,对羊来说是善。但对草来说这是灭顶之灾,是不好的。但几天以后草又会长出来,所谓春风吹又生。因此如果从生物圈的角度来看,羊吃草这件事情只是维持了生物圈本身的一种平衡与和谐,所谓的善、恶皆是人站在羊或草的立场上看到的结果。而羊和草本身是不是这么看的,其实人也并不知道。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看法结果。如果站在天道自运的角度,存在就是合理的,肯定有它存在的理由。因此这个时候如果你认知到了其合理性的一面,也就没有必要把自己的一套判断标准去强加给其他人,这叫求同。所谓的和就是一加一等于二,一加二等于三,很多事物综合到一块叫和。因此你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应该有和的思想,知道它仅仅只是一种存在而已,所谓的好与坏、善与恶很多的时候只是站在人的观点上来判断,事情是不是真的如你想的那样也并不是板上钉钉。比如一家公司要配置会议桌,有些人喜欢圆形,有些人喜欢方形,要买圆形的还是方形的其实仅仅取决于能够拍板的那个人自己的观念,并且方与圆对开会本身并没有什么影响。而这个时候在你的判断标准里认为圆形的好,而他买的是方形,这样会对公司的形象产生不好的影响,于是就认为他水平有问题,对他产生一种偏见的时候,你这个状态也就是一种非真的存在。

在生活当中,你会发现当一个人有了足够的人生阅历之后,要改变他是很困难的。如果你看不顺眼而产生救世主的思想,希望能够去改变他,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活得很累,不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灵上往往都会进入一种痛苦的状态。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屈原,因为他感到国家即将破灭沦陷,还有同僚的贪赃枉法等等,他看不下去的时候最后就投河而死,从而也留下了一个千古的清名。还有诗人海子等等,当这些人对这个世界产生一种天下皆醉我独醒、天下皆浊我独清,进入这样一种状态的时候,往往这个时候他的生命可能也就走到了终点。当然我们并不能说他们做的对与错,因为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选择的。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出现这些问题恰恰是他没有看到什么叫和而不同,什么叫天下求同。我们以前也讲过“天下皆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因此很多的时候,当你碰到这样一个死结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一时找不到解决的方法,你要学会跳出来站在外面来看待这个事情,用《道德经》的说法叫“后其身则身先,外其身则身存”,你一定要站在事情的外面,或者暂时把这个事情、把这种思想观念搁置起来,不要去做过多的深究,然后以一颗包容快乐的心去继续你的生活。当你的智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回过头再看,你可能会发现原来的那个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就好比在小孩子的眼里,一个十公斤重的物体他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动的,但是当他成人时这件事情就十分轻而易举了。同样的道理,在工作生活当中,你也应该有这种思维方式。一方面你能够用一种比较淡定的心情来看待世间万事万物的生生不息,化化不止,不为外物所转。同时你又一如既往的以一种乐观向上、求知求证的精神向前走,不断的增长智慧能力,能够使你站在更高的层面。这个时候你再判断一个事情,就会站在一个整体上,而不是盲人摸象,只着眼于一点。比如在禅道养生里面有一个要求叫收腹塌腰翘臀,要求后腰部位是自然弯曲的,和小孩子一样就可以了。但是很多拳法要求你后腰这个地方是平的,就是你贴在墙壁上,他要求你这个地方不要有凹陷,不要弯曲。其实这两个要求都是站在各自的心法上来作的要求,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在武术里要求你把它弄直,是考虑到一个人在社会中闯荡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这个人意志力不够坚定,可能就会被这些事情压弯了腰,因此他就希望通过这种训练能够使你的腰板硬起来,能够产生一种蓬勃向上的力,有了面对风浪的能力。而我们要求你自然弯曲就行,约定不需要你去做救世主,你先把自己度了再说。并且我们照样可以生发出向上的神力。因此弯与不弯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套东西下来是否具有某种效用。

如果你真的认定了在这个社会上要做救世主,去改变某些东西,这时你一定要注意,你要有能力站在那个位置上,用老百姓的话叫没有金钢钻就别揽瓷器活,如果你没有能力水平去解决问题,比如你看到街上到处都有乞丐,很多小孩在那里讨生活,很悲惨,你因此而抱怨这个社会、抱怨某些东西的时候,其实对这个存在本身并没有产生影响,那些在街上乞讨的小孩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可能反过来增加了你自己的痛苦。而如果你有足够的资源,并且运用手中的资源来给这些孩子提供一个比较好的生活教育环境的时候,这个时候在我看来你就真正是做了某些事情。因此从这方面来说,作为一个修真者不要参与到社会上的是非争论中去。作为一个修真者,你只要关注你自身自心,一切向内求,先把自己弄好了最善。别人如果在你的影响下能够有一个好的改变这当然很好,如果他没有改变而维持原来的状态,这个时候你也要大肚能容。他都不着急去改变,你更没有理由去为他着急。如果拥有了这样一种心态,你的工作生活也许就会更顺畅快乐些。

 

 

下面请大家做收式,两手沿体侧缓缓飘起自头顶百会缓缓下按至下丹,左手在内、右手在外静默片刻。然后搓搓手、擦擦脸,收式不收功。

禅道养生:http://www.chandaoys.com 

www.chandaoys.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