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兄所提的多个问题,每一个都不是几句话可以说清楚的。《般若心经》乃《大般若经》的心髓,整部《大般若经》都可以说是对《心经》的注释和展开。
在下抛砖引玉,先谈谈对“般若波罗密多”的理解。
众所周知,般若波罗蜜多意译作慧到彼岸,即彻见诸法实相,度生死此岸至涅槃彼岸之菩萨妙慧。对于我等学人来说,“般若”妙慧,常常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对“波罗密多”即到彼岸,却没能充分重视。
如来在《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中指出:
“佛告阿难言。如是如是。我于诸波罗蜜多中。唯说般若波罗蜜多最上称赞。何以故。阿难。汝今当知此般若波罗蜜多与五波罗蜜多为导首故。阿难。于汝意云何。若布施不回向一切智。得成波罗蜜多不。阿难白佛言。不也世尊。佛言阿难。若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不回向一切智。得成波罗蜜多不。即此般若不回向一切智得成波罗蜜多不。阿难白佛言。不也世尊。佛言阿难。于汝意云何。所有不思议智慧善根。回向一切智不。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所有最上不思议智慧善根。而悉回向一切智。佛告阿难。是故当知。以诸善根回向一切智故。得诸波罗蜜多名。以第一义法回向一切智故。得般若波罗蜜多名。是故阿难。彼诸善根回向一切智故。般若波罗蜜多。与五波罗蜜多而为导首。彼五波罗蜜多。住般若波罗蜜多相应法中。由是般若波罗蜜多故。诸波罗蜜多皆悉圆满。阿难。是故我于般若波罗蜜多而最称赞。譬如大地散诸种子。如其时处随所和合各得生长。彼诸种子依地而住。若不依地不能生长。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而能摄彼五波罗蜜多。如是五法皆依般若波罗蜜多而住。由般若波罗蜜多而得增长。是故五法皆得名为波罗蜜多。阿难。是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与彼五法而为导首。”
如来在上述开示中应特别引起我们重视的是: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不回向一切智,便不能成为波罗蜜多。
大家知道,许多外道亦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和禅定,但因为他们未将修持的功德回向无上菩提,因此他们修持的布施等不是波罗密多,不能将其从生死的此岸带到一切智的彼岸;某些研究佛学的学者,他们可能非常准确地把握般若的含义(最起码是文字般若的含义),但因为他们未将般若作为解脱生死、利益众生的手段,般若对这些人来说与世间的学问没有什么差别,因此般若对他们来说也不是波罗密多。只有将修持般若的功德完全回向无上菩提,即将修持般若视为成佛的方便时,般若才能发挥其波罗密多的作用。
仔细考察一下,若行者能与般若波罗密多真实相应,其前提条件一定是该人已经真实生起了无伪的无上菩提心。如来开示“彼一切种智,从大悲之根本生,从菩提心之因生,以方便而达究竟”。对于已经种下成佛种子——即菩提心的人来说,接下来应全力从事的工作——即方便,就是为种子施肥、浇水、除草等——即修行六波罗密多。若行者不是在无上菩提心的摄持下修行般若空性正见,便不能保证将修持般若正见的功德回向一切智。因此,若没有无上菩提心,般若便不是波罗密多,如理修持般若波罗密多就等于无上菩提心与空性正见的圆满双运。
佛说般若波罗蜜多与五波罗蜜多为导首者,正是开示,只有在无上菩提心和空性正见的摄持下修持布施等五度,才能积集成佛的福智资量,圆成佛道。
如来的恩德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