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63阅读
  • 5回复

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第七章 小乘佛教的基本教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139
 
发帖
200
开心币
0
好评度
144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4-16
第七章 小乘佛教的基本教理

一、大小乘的区别

  佛法有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以世间法为权假,以出世间法为究竟。出世间法
有大小二乘,以小乘为权假,以大乘为究竟。世间法又称世谛,为迷情所见之世
间事相,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男女老幼,色声香味等。然而这一切只有假名,
而无实体,故又称为假谛。出世间法又称真谛,为圣者所见真实之理性,于假名
之中,有不假者存在。不假曰真,故又称曰真谛。

  乘是运载的意思,乘了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教法,可以离苦的此岸,到达乐的
彼岸,脱离烦恼的此岸,到达清凉的彼岸。至于所谓大小乘者,概略言之,小乘
譬如脚踏车,用于自载,大乘譬如大汽车,自载兼以载人。小乘行者,为了自度
(拔一己之苦)自利(得一己之乐),大乘行者,为了自度度人,自利利人。小
乘修观无常行,对于宇宙万有,只说其生灭现象;大乘究竟观一切法,于生灭现
象外,更说明不生不灭的平等真如的本体。小乘修四谛,十二因缘;大乘修六度。
小乘但破我执,断烦恼障;大乘破我法二执,断烦恼障所知障。小乘证阿罗汉辟
支佛果,大乘证大觉果——佛果。

  大小二乘,是出世间法的修持,若概括世间法来说,有所谓五乘佛法,五乘
者、是人乘、天乘、声闻乘、辟支佛乘、菩萨乘。人天二乘是世间二乘,声闻、
辟支闻、菩萨是出世三乘。出世三乘中声中闻辟支佛是小乘,菩萨是大乘、这五
乘佛法,概括了佛法的全貌。

  我人要了解出世间法,不能不先自世间法说起。所以本文前二章,介绍了万
法因缘生的佛教世界观,和十二缘起的佛教生命观、但是,如此解说宇宙和人生,
并非佛法的究竟,佛经中说:“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蕴无我。”
由此可知所谓宇宙人生者,只是迷情所见,所以进一步要介绍出世法——觉的境
界。  

  出世法有大小二乘,现在先自小乘说起。

  小乘佛教,是释迦牟尼佛的根本教法,所以又称为原始佛教。原始佛教的教
理,是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这里先自小乘佛法的三法印说起。

二、三法印

  三法印,是释迦牟尼世尊,自人生现实的生老病死问题中,研究其果,推察
其因,所观察出的现实上的真理,这真理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般寂静。”
在小乘经典中,判断佛法是否究竟,即以此三法印去衡量。

  诸行无常,是说一切世间法,生住异灭,刹那不住。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
异;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这一切,均属无常。

  释迦世尊于过去因中修行时,帝释化为罗刹,对释迦说半偈云:“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释迦请说全偈,帝释曰:“我以人为食,汝能舍我食,我则为说。”
释迦许之,帝释复言:“生灭灭已,寂灭为乐。”释迦闻竟,乃攀登高树,自投
于地。此时罗刹复现为帝释自下抱之,顶礼赞叹。

  何以释迦世尊为此半偈竟舍身以求?实因这十六字概括了世出世间的一切真
理。前半偈是有漏的世间法;下半偈是无漏的出世间法。

  宇宙万有,皆由因缘和合而生。既是因缘所生,自不免有迁流变化。因此,
有情的生老病死,万物的生住异灭,世间的时序流转,宇宙的成住坏空,这一切
都脱不出无常的范围。

  曹孟德短歌行云:“对酒当歌,人寿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朝
露,是生灭无常;杜子美离乱诗云:“时难年饥世业空,兄弟羁旅各西东,田园
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骨肉流离,是聚散无常。李太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春满殿,只今惟有鹧鸪飞。”由宫
女如花到鹧鸪乱飞是世事无常;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花草,乌衣巷口夕
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燕子,入百姓家,是繁华无常。

  再如:“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似雪。”是青春无常;“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是人事无常。“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戎楼空。”是盛衰无
常,“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是时序无常。总之,因缘所生法,
生灭代谢,迁流不息,原是必然之理。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世
间真相,本来如此。  

  无常,不仅只是诗词里的句子,以科学立场而言,由微尘至世界,由地球至
银河系,都是不停的在流转变迁。拿人来说,在生理上,毛发爪甲的代谢,血液
淋巴的循环,是无时或止的。时时刻刻有老的细胞死亡,时时刻刻有新的细胞产
生,在这不停的生灭变化中,使一个人自幼小变的壮大,壮年者日见衰老,衰老
者终至死亡。在心理上,前念甫灭,后念已生,刹那刹那,不得停止。这颗妄心,
终日间因缘攀境,而所攀的境,却又转瞬即逝。人的一生像是一幕电影,放映机
中的胶片不停的转,银幕上的影子也不停的动,前影将逝,后影即显,后影将逝,
再后的影子又接上来。银幕上一旦出现空白,表示故事告终,心理活动一旦停止,
这一期的生命也就即此结束。所以《金刚金》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但是,佛法上的无常,只是变灭,而不是断灭。这种变灭是前灭后生,相续
不断。这种生灭代谢,相继不停的情况。就是人生和宇宙间,一切现象的真理。

  其次再说无我。世间万法,自时间上看,生住异灭。刹那不息,找不出永恒
和常住;自空间上看,因缘所生法,赖众缘和合而有,无真实之万物,亦无真实
之我。

  在佛法上说,所谓我,只是四大——地水火风,五蕴——色受想行识的和合
体;自科学上说,人是由碳,氮,氢,氧,硫等十五种元素构成的。但不论是四
大五蕴,或十五种元素的结合,大体来说,所谓我,不外精神肉体二部份。而我
人所执着的,也就是以这个精神肉体结合的的假相为我。但是,仔细分析起来,
在这个假相中,到底是精神是我呢,还是肉体是我?如果肉体是我,那么是头是
我,还是脚是我?是肝是我,还是肺是我?若说人的主宰是心(生理学上告诉我
们,心脏只是循环系统中压衡血液的器官),那么摘除了头颅四肢后还成不成为
我?若说人的主宰是脑(医学上谓大脑司记忆,想像,思考,判断;神经司传导)。
然自佛学眼光视之,肉体之脑与神经,有如灯泡电线,只是工具,若无生死根本
流传的“识”为主宰,则犹如灯泡电线未通电源,是不能发生作用的。)那么截
去四肢和躯干还成不成为我?    

  如果说肉体不是我,精神才是我。那么人的情绪喜怒哀乐,转变无常。究竟
喜时是我?怒时是我?笑时是我?哭时是我?  

  在人体生理方面来说,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红血球的寿命只有数星期,
一般细胞几个月,毛发爪甲的代谢更为明显。这样看来,三十岁的我,全然不是
三岁时的我。在心理方面来说,年青时的我坦白诚恳,热情慷慨;年老时的我自
私悭吝,冷漠保守。这样看来,究竟那个热情慷慨的青年是我?还是这个冷漠悭
吝的老者是我?  

  真正的我,只是我们的真如佛性,但此真如佛性,为妄想执着所遮盖,就执
着这个五蕴假合之相为我。而此五蕴假合之相,不能常住,没有自体,所以于四
大五蕴之中求我。毕竟了不可得。

  最后说到涅盘寂静,涅盘,译为圆寂,译亦为灭。大乘义章云:“梵语涅盘,
此翻为灭。灭烦恼故、灭生死故,名之为灭。离众相故,大寂静故,名之为灭”。

  众生以我执之故,起惑造业,因业受报,所以我执是生死流传的根本。若无
我执,则惑业不起,当下能正觉诸法实相,一切即是寂静的涅盘。

  涅盘是从无常,无我的观察中,深悟法性寂灭,而获得的解脱。由于诸行无
常诸法无我,可知宇宙人生的现象,并无任何固定的实体存在,只是刹那生灭的
连续状态。无常是空,无我也是空,因此,释尊的根本思想,就是以空为根据而
有的缘起观。三法印也是以空为基础的。

  那么,空到底作何解释?我们再看下一节。

三、空与苦

  社会上,许多人都会说几句“四大皆空”,“色即是空”等佛经上的术语,
甚而有些人拿这些术语,当作讽嘲佛教的口头禅。但是你若问他什么是四大,什
么是色,什么是空,恐怕多数人答覆不上来。

  在耶稣教的宣传品上,也常有些:“空,空,空。空,空,空。人生到头一
场空。”一类的句子,玩味他们所说的空,约是指空无所有而言。因此、就难怪
有些人说:“人生几十年,还不是一场空梦,何不看开一些,吃点儿,喝点儿,
落得个眼前受用。”这话一传再传,人云亦云,结果使社会上产生了多少个落得
眼前受用的“达观人士”,也增加了多少个觉得人生是“空无所有”的悲观份子。

  不错、佛教是讲空的,但佛教的空,决不是空无所有。佛法上说的空,是性
空而非相空,是理空而非事空。何以见得?我们且看佛经所说。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
空,度一切苦厄。”关于五蕴,本文中曾屡屡谈及,就是色,受,想,行,识—
—色约相当于物质、受想行识则属于精神。这些前章中已有介绍,此处不再详述。
此处要说明的,五蕴何以皆空,简单说来,所谓五蕴,也是因缘所生,而非实有。
色从四大和合而有。受思行识由妄想分别而有,究竟皆无实体,故曰皆空。

  宇宙万法,皆由因缘和合而生,既有因缘和合而生,其在未生之前本无此物,
既灭之后亦无此物。即在其生后灭前,也不过是因是缘和合下一时所有的幻相,
本无自性可言。比如以桌上的一册书而言,书是众缘和合——集著作者,出版者,
制纸者,印刷者等若干人力物力而成。有一天,这册书破损散佚,或火焚成灰,
水溺成浆,就叫缘尽而灭。在其生后灭前期间,亦不过是一时“假有”。何以说
是假有呢?因为所谓书,无非是个印有字迹的纸本子,若没有了纸和装订线,还
有书的实体可言吗?

  进一步说,纸和线亦无实体,若除去了纸和线中的植物纤维,何尝还有纸和
线的实体,由此看来,所谓书,纸,线,甚至于纤维者,无非都是假名而已。大
智度论上有关于假名的比喻说:“诸法性空但名字,因缘和合故有,如山河草木
土地州郡城邑名之为国,巷里市陌处馆宫殿名之为都……离此因缘名字则无有法,
今除山河土地因缘名字更无国名,除庐车道陌因缘名字晚无都名……”

  因此看来,所谓国者都者,亦系假名,何有实体?佛经上有偈云:“因缘所
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这偈中,指出了佛法上对万物的
假、空、中,三观。所谓国,所谓都,所谓书,所谓纸,都是假名,称为假观。
国、都、书、纸,皆以因缘和合而生,本无自性,故皆曰空,这是空观。但国、
都、书、纸,性虽然空,相却是有,我们不妨称它为国、都、书、纸。这是中观。

  领会了佛法上的假,空、中,三观的意义,就可知道佛法上说的空,不是没
有,而是叫我们不要执着。能破除了我执和法执,自然就可以达到转迷成悟,离
苦得乐的境界。  

  佛经中,除了说空外,还常说到苦。那么,世界上到底有那些苦呢?原来我
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名娑婆世界,娑婆义为堪忍,意思是我们这个世界里,充满
了众苦和烦恼,生活于这个世界的里众生,必须安于十恶,忍受三毒及诸痛苦烦
恼,才可生存下去。  

  事实上,三界众生,所受无非是苦,但因习以为常,不被察觉。有时反以苦
为乐,生趣盎然。  

  苦的种类甚多,《大智度论》上说:“四百四病为身苦,忧悉嫉妒为心苦,
合此二者,谓之内苦。外苦亦有二种,一为恶贼虎狼之害,二为风雨寒热之灾,
合此二者,谓之外苦”。

  说人生之苦说得最具体的,是《涅盘经》上说的八苦,八苦是生、老、病、
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八类苦,分述如下:   

  一、生活:生之苦,人多不复记忆,事实上,十月胎狱之苦,且不必说,即
出生之际,一个六磅八磅重的婴儿,通过狭窄的阴道这痛苦已非言语所可形容、
脱离母之后,为外界灼热或寒冷的空气所剌激,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来提去,
这对婴儿细嫩的肌肤而言,其痛苦较皮鞭抽体尤有过之。婴儿出生后呱呱大哭,
实是肉体上的痛苦所引起的。  

  二、老苦:唐人诗云:“公道人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会饶。”老,是任何
人无以避免的。韩愈祭十二郎文云:“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
牙动摇”四十如此,未免旱衰。但即使天赋过人,或摄生有术,到了七十岁八十
岁,上述现象总会发生。又何况一般人在苦奔波了数十年之后,除了生理机能衰
退外,因过去劳苦积累而贻留的腰酸背痛风湿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难以忍受的痛
苦,至于老之对于女人,则更为残酷,因为除了生理的痛苦外,女人更有着青春
消逝的心理的痛苦。由明眉皓齿,倾城倾国而鸡皮鹤发,老态龙钟,固然使人感
慨,但谁又能逃出这个老的公例?  

  三、病苦:人自呱呱堕地之日起,就与病结下不解之缘。少年的病如天花麻
疹,中年的病如胃溃疡肺结核,老年的病如高血压心脏病,也许有人说,科学进
步,新药日出,只要有钱,何愁治不好病?其实不然,特效药固然层出不穷,新
的疾病也日有所见,如小儿麻痹症,癌症,在近年来日渐增多。进一步说,即是
药物能治愈身体上的疾患,但由于社会竞争剧烈而致精神紧张憔虑所引起的神经
衰弱,精神分裂,妄想狂,躁郁狂等心理上的疾病,又岂是药石所能奏效的?

  本来四大假合之身,难免有寒热失调的时候,病了,就要躺在病榻上挨受痛
患,短时间还好受,倘长年缠绵病榻,日与药物为伍,这种痛苦,岂可言喻?

  四、死苦:一部钢铁铸成的机器,其寿命也不过由数年到数十年,一个血肉
之躯的人,到底能支持多久?秦皇汉武求长生之药,只留下千古笑柄;道家方士
的烧汞炼丹,也到底仙道无凭。耶稣教在逻辑学上最大的错误,就是永生的问题。
盖宇宙万象,生住异灭,周而复始。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坏,法尔如是,安有
例外?佛经上说,非想非非想天,寿长八万四千大劫,但报终仍当堕落,不出六
道轮回。  

  既然如此,则死之于人,也就不足为异了!无奈“壮志未酬身先死”,每一
个死者都有他尚末完成的壮志,因之世界就有多少死不瞑目之人,同时死前肉体
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四大分离,呼吸困难,心里有千言万语,一句也说不出来。
这时娇姿稚子,环绕榻前,生死离别,凄惨无比,尤以将死未死之际,这一生所
作所为,善善恶恶,一一自脑海映过。对于那些善的,无愧于心的,会感到欣慰
宁静,但对那些恶的,有背天理良心的,将会感到懊悔,痛苦和恐怖。这时因痛
苦恐怖而感召地狱相见,神识受业力牵引,堕入恶道,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
业随身”人之痛苦,尚有甚于此者乎?

  五,爱别离苦:语云:“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生死离别,
人间惨事,青春丧偶,中年丧子,固然悲痛万分,即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
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也将感到痛苦。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
席,亲如父子,近如夫妇,亦难得终身相守,又何况其他呢?万法无常,爱别离
之苦,是谁也无可避免的。  

  六、怨憎会苦:和爱别离苦相对的,是怨憎会苦。意气相投的朋友,海誓山
盟的爱人,恩爱情深的夫妻,或膝下承欢的子女,或生离,或死别,一切不能自
主。但相反的,那些面目可憎,语言乏味;或利害冲突,两不相容的人,偏又聚
会在一起。像这些可厌可憎的人,能够终身不见,岂不眼前清净?无奈社会上人
事问题,繁杂万端,“不是怨家不聚头”,在某些形势下,愈是互相怨憎的人,
愈被安排在一起,如影随形,好像再也没有分散的时间,这岂不是令人苦恼万分?

  七、求不得苦:想获得某一件东西,经济力量达不到;想谋求某一个位置,
僧多粥少谋不到。甲男爱上了乙女,乙女却属意于丙男。自己的志趣是在工厂或
化验室里实验研究,但为了吃饭却不得不委曲在办公桌上画等因奉此。这些都是
求不得苦。莫说求不得,即使第一个愿望求得,第二个愿望又立即生出来。山谷
易满,人欲难平,谁会感觉到自己一切都满足了呢?不满足,即有所求,求而不
得,岂不苦恼?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即是五蕴,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然,前七苦皆由此
而生。色阴炽盛,四大不调,而有疾病之苦。受阴炽盛,领纳分别,使诸转本加
极:想阴炽盛,想相追求,而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诸苦。行阴炽盛,起造
诸业,又为后来得报之因,且因行而迁流不停,而有老衰之苦。识阴炽盛,起惑
造业,三世流转,而有生死之苦。

  总之,娑婆世界,一切莫非是苦。然苦只是果,并非因,苦之因何在?这在
“四圣谛”中有详尽的解答。

四、四圣谛

  释尊在鹿野苑初转法轮,为五比丘说四圣谛。之后在游行说法期间,屡屡阐
发其义,至涅盘之际,犹殷殷以已否了解四圣谛而询问弟子。由此看来,四圣谛
实是佛教的基础,也是佛法的中心思想。

  四圣谛,是苦、集、灭、道、四法。谛是真实不虚之意,而为圣者所知,故
名四圣谛。

  四圣谛括尽世间出世间两重因果——集为因,苦为果,是迷界的因果;道为
因,灭为果,是悟界的因果。释尊说法,先说苦后说集者,乃欲使众生,先厌于
诸苦的逼迫,追溯诸苦的由来,乃系集所招感,使众生知苦而断集;先说灭后说
道者,乃欲使众生,先厌于诸苦的逼迫,追溯诸苦的由来,及系集所招感,使众
生知苦而断集;先说灭后说道者,及欲使众生,先欣于清净安乐的灭,追溯灭的
原因,及出于道的修习,使众生修道而证灭。所谓“苦当知,集当断,灭当证,
道当修是也”?

  关于苦谛,已如前节所述,然世间之苦,并非偶然而有,致此苦之原因,皆
由集之招感。

  集是招聚的意思,旧译作习,有修习,熏习之意。集以业为因,以烦恼为缘,
业有身语意三业,烦恼有贪、嗔、痴、慢、疑、见,六大烦恼,其中见又分为身
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种,合称十种烦恼,这是一切烦恼的根本。
因烦恼而迷于事迷于理,叫做迷事惑迷理惑,有了惑,就使身语意作不善之业,
有惑与业,故有三界轮回的苦果。这苦集二谛,是迷界的因果,即是对现实宇宙
人生的评判与观察。

  灭是苦灭无余的意思。灭以已离轮转生死为相,这是说人们所有的贪爱,永
断无余,无染无著,寂静安稳,也就是涅盘。涅盘不是断灭,而是舍离种种积集,
灭却一切痛苦,解脱三界生死苦恼的胜妙功德的圣者所证的究竟境界。

  涅盘的境界,是由修道而证得——道是通告的意思,以顺此道而修,能离轮
转生死而入于涅盘。这种道,以履中庸而求解脱,故名中道,亦日正道。

  佛转法轮时,说八正道,至入涅盘之际,又增为三十七道品,但这只是广略
之分,内义无别。八正道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
正定。内容如下。

五、八正道

  不邪谓之正,通达无阻谓之道。正道者,能令众生苦集永尽,达于涅盘寂静
的圣贤境界,故八正道亦称八圣道。

  一、正见,是正当的见解,世间正见如布施持戒,出世正见谓明达苦集灭道
四谛理,不为俗见惑见所惑。

  二、正思维:一般人所发的思维,多由妄念而起,若修道既见四谛理。即以
无漏智慧发动思维,而使真智增长,断除迷惑,而证真性。

  三、正语:以正当的言语而修口业,离诸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得正语,
则口业自净。

  四、正业:梵行清净,不染三毒,谓之正业。我人起心动念,无非造业。修
道须身不造杀盗淫,口不作欺妄语,意不起贪嗔痴,即谓正业。

  五、正命:命谓赖以生活的生计,修道者当离五邪命——诈现异相,自说功
德,占相吉凶,高声现威,说得供养——而以正当职业谋取生活。

  六、正精进:向出世之方,涅盘之道 ,努力前进,称正精进。得正精进者,
不从事于徒苦身心的苦行,或世俗迷信,及外道不究竟之法。

  七、正念:念从心起,心不离道,惟念真如实相,或功德相好,故称正念。
得正念,则与菩提相应,心无动失。

  八、正定:远离不定,邪定,及有漏禅,以真智入于无漏清净的禅定,谓之
正定。得正定,则能正住于理,决定不移。

  八正道,又可归纳于戒定慧三无漏学。即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为戒学;
正念,正定为定学,正见,正思维,为慧学。修八正道,为灭谛之因,可达于涅
盘。

六、十二因缘观

  在原始佛教的教理中,除了《三法印》和《四圣谛》外,尚有十二缘起论。
十二缘起论就是十二因缘观,在第六章第四节中已有过介绍。但前面介绍的只是
十二缘起的流转门,尚有后一半还灭门未介绍出来。

  所谓十二缘起的流转门,已如前章所述,谓我人生死流转,皆不出这十二有
支,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
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十二支,皆由因缘果,因生故果生。
一切有情,三界轮回,皆不出这十二有支。

  十二有支,是生死流转的根本,欲断绝生死流转,须于还灭门中觉悟。既知
十二因缘,三世因果,皆起于一念无明,然无明性空,无常无我,如是观之所谓
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
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
灭。这是修道者出三界的因缘。

  十二因缘和四圣谛,皆是以三法印为基础,以说明宇宙人生的缘起,和世出
世间双重因果。十二因缘亦可摄入四圣谛中,即过去的无明、行二因,和现在的
爱、取、有三因,皆是集谛,现在的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果,和未来的
生、老死二果,皆是苦谛。若行者感于苦集而修道,因修道而无明灭而至老死灭,
便是灭、道二谛了。
139
离线139
发帖
200
开心币
0
好评度
144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2-04-16
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第八章 人天乘与大乘佛法
第八章 人天乘与大乘佛法

一、五乘佛法的组织

  释迦世尊成道之后,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普度众生。惟以众生根
器不同,如果只说一乘法,将使小根小智之流,不能获得法益。故说种种权巧方
便法门,适应种种根基,佛如大医生,对众生种种不同之病源,使以种种不同之
法药而医治之。这就是佛法中有了世间出世间种种不同的法门,这种种不同的法
门,综略言之,可以五乘佛法概括之。

  所谓五乘佛法,是人乘,天乘,声闻乘,辟支佛乘,菩萨乘,这五乘的修持
和所证的果位如下表所示:

      ┍ 人乘:乘五戒以生人中。  
      ┝ 天乘:乘十善以升天道。  
 五乘佛法─┝ 声闻乘:乘四谛而证声闻四果。  
      ┝ 辟支佛乘:乘十二因缘而证辟支佛果。  
      ┕ 菩萨乘:乘六度而证佛果。

  以上五乘佛法,人天二乘是世间法;声闻,辟支佛,菩萨三乘是出世间法,
出世三乘中声闻,辟支佛是小乘,菩萨是大乘。

  关于声闻和辟支佛所修持的《四圣谛》和《十二因缘》,在本文第七章中已
有介绍,声闻乘修四谛,证声闻四果。声闻是亲闻佛之声教,彻悟四谛真理,渐
次断见思二惑,因而脱出世间生死苦海者,谓之声闻。声闻四果是须陀涅果,斯
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辟支佛修《十二因缘》,证辟支佛果。辟支佛译为缘觉或独觉,众生闻佛说
十二因缘之理,因而觉悟者,名曰缘觉。若于无佛之世,众生无从闻法,但因宿
世福德因缘故,能于诸法生灭的演变中,悟世间无常,或睹飞花落叶而感悟无常
之相,因而豁破无明者,皆名独觉。

  声闻和缘觉为出世二乘,此外,释迦世尊为因机说教,广摄众生,尚说有人
天二乘。人天二乘非究竟法,本不是世尊说法的本怀,但为怜悯众生,使不堕恶
道去受剧苦,才说此保持人身和超升天道的权巧法门。

二、乘五戒以生人中

  六道众生,生死轮回,六道者,天、人、修罗、畜、鬼、地狱。畜、鬼、地
狱为三恶道。恶道有苦无乐。天道乐多苦少。修罗多嗔恚,人道苦多乐少,思求
出离,所以六道中适于修行者,惟有人道。故佛经中常说:“人身难得”,意思
是,今生以过去的善根福德,获得人身,但来生是否仍然获得人身,则以今生的
善恶业刀以为决定。学佛修道的人,倘能保持人身,纵今生修道无有成就,来生
仍可继续修持,倘一失人身,何时才能脱离恶道,就很难预料了,所以佛说此守
五戒以保人身的方便法门。  

  欲来生保持人身,今生要遵守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就是佛门五戒。

  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这五戒,
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不论出家在家皆应遵守的。

  一、杀生戒:佛教的基本观念是众生平等。佛说众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
佛所说的众生,不单是指人,而是胎卵湿化四生之属皆包括在内。因此杀生戒不
单是不伤害人的性命,进而亦不得伤害畜生虫蚁的性命。不但戒直接的杀害,并
戒杀因杀缘;如渔猎者为直接杀害,而贩卖猎具鱼网风者亦为间接的助杀。

  佛于《十善业道经》中说,不杀生有十种利益,那是一、于诸众生,普施无
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悲,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
命长远。六、恒为非人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
自解。九、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  

  或有人说佛门戒杀,若暴乱入侵,岂不是要伸长脖子等死?其实不然,佛戒
以一己私欲而伤害生命,至于执干戈以卫社稷,正是慈悲勇猛的表现。《大法鼓
经》载:“譬如波斯匿王,与敌国战,时彼诸战士,食丈夫禄不勇猛者,不名丈
夫。”由此可知佛门戒杀无碍于保卫国家。

  二、偷盗戒:社会上的偷盗,有直接、有间接、有有形,有无形,例如小偷
巧取,强盗抢劫,是直接的盗;贪官污吏的贪污舞弊是间接的盗。勒索诈欺,抵
赖债务,是有形的盗;假公济私,混水摸鱼是无形的盗。总之,不与而取,或以
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财物,都叫做盗。

  佛说不偷盗也有十种利益;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
二、多人爱念。三、人不欺负。四、十方赞美。五、不受损害。六、善名流布。
七、处众无畏。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九、常怀施意。十、命终生
天。

  三、邪淫戒。佛门四众弟子,有出家在家之分,出家者根本戒淫,在家者只
是戒邪淫。所谓邪淫,是指正式配偶之外的交合,及非时,非处的交合,此外凡
足以为邪淫因缘的如舞门歌场,娼寮妓院亦禁止涉足。

  佛说如离邪淫,亦有下数种利益:一、诸根调顺。二、永离喧掉。三、世所
称叹。四、安莫能侵。

  四、妄语戒,未见言见,见言不见,虚伪奈张,藉辞掩饰,皆为妄语。妄语
不但欺人,而且自欺。佛说若离妄语,有下列诸种利益:一、口常清净,优钵花
香。二、为诸世间之所调伏。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四、常以爱语,安慰众
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八、
智慧殊胜,无能制服。

  五、饮酒戒:有人以为以净财沽酒而饮,无损于人,为何也列为戒条?殊不
知酒能乱性,人间许多罪恶,莫不以酒为媒介。《四分律》载饮酒以十过三十六
失,如坏颜色,无威仪,损名誉,失智慧,致病,耗财,无耻,不敬、坠车,落
水等等。智者举一而反三,由此可知酒之为害了。

  佛门五戒、与我国五常之义相近、五常者,仁义礼智信。而五戒中的不乱杀
近于仁,不偷盗近于义,不邪淫近于礼、不妄语近于信、而不饮酒理智清醒,则
近于智。儒家以五常为做人的标准,佛门以五戒为未来获得人生的条件。然而守
五戒,只是消极的戒恶。消极的戒恶不是佛法的究竟义,所以进一步鼓励人积极
的为善。  

三、乘十善以升天道

  在六道众生之中,人道虽优于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惟人生浊世,八苦
交煎,比不上天道乐多苦少,所以释迦世尊说此乘十善以升天道的法门。

  天的梵语为提婆,含有光明,自然,清净,妙高之义。佛经中言天的名数有
二十八层,分为欲界,色界,无色三界。欲界有六天。色界有十八天,无色界有
四天。

  欲界诸天,有男女饮食之欲,宫殿苑囿之好,故称欲界。色界诸天为离男女
饮食之欲的有情所居,惟尚有身相宫殿,故曰色界。无色界诸天无色无物,无身
体宫殿国土,惟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称无色界。

  天上光明清净,乐多苦少,是以世人多希望升天——其他外道也多主张升天,
唯升天有升天之条件,就是行十善。

  十善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言、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不嗔、
不痴。不杀不盗不淫是身业清净;不妄言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是口业清净,不贪、
不嗔、不痴是意业清净。身、口、意三业清净,谓之十善业道。

  关于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四业,已于五戒中述及,不再赘述,不两舌
即不挑拔离间,不恶口即不盛气辱骂,不绮语即不秽杂戏谑,这三者是由不妄语
一戒开展而成的。

  至于贪、嗔、痴三者,佛法上称为三毒,这是一切恶业的根本。盖内心若无
贪、嗔、痴之意念,语言上不至有恶口妄语,行为上亦不至有杀盗淫这恶行了!

  贪、嗔、痴,杀盗淫,妄语恶口两舌绮语等是十恶,不行此十恶,是为十善。
但进一步说,身业不杀不盗不淫,进一步更作放生、布施、净行。语言不妄语不
绮语不两舌不恶口,进一步更作诚实语、质直语、柔软语、和诤语。意业不贪不
嗔不痴,进一步更作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这十善才称圆满。

  五戒是行为上消极的制止为恶,是外在的;十善是心理上积极的自发为善,
是内心的。守五戒,行十善,这只是世间法,虽不堕入三恶道,但并没有了生死,
脱轮回,所以这是不究竟法。佛法的究竟意义,则要众生了生脱死,超出三界。
所以世间法祗是权假,出世问法才是究竟。

  出世间法,是修四谛的声闻乘,修十二因缘的辟支佛乘,和修六度的菩萨乘。
惟声闻乘和辟支佛乘,虽然了生死脱,超出三界,但其目的祗在自度,所谓“拔
一己之苦,得一己之乐”弃世间苦海中的众生地于不顾,所以佛尝斥之曰“蕉芽
败种”,曰“自了汉”。因此,佛法的究竟意义,是在修六度万行,舍己为人的
大乘菩萨道。  

四、发菩萨心与四弘誓愿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有偈云: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似觅兔角。”  

  佛法,是出世而又入世的--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业。出世在于度已,
入世在于度人。出世正所以为入世,入世也所以为出世。因此,佛法的究竟义,
是在发菩提心,四弘誓愿,行六度万行的大乘菩萨。

  菩萨是梵语的略称,具足应称菩提萨陲。菩提是觉,萨陲是有情。觉是觉悟,
自觉且又觉他。有情是指一切有情识的众生。是既能自觉,又能觉悟一切有情识
的众生。所以菩萨是上求大觉——成佛;下化有情——度众。

  要行菩萨道,先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第一要无我,第二要慈悲。那就是说,
行慈悲而不执有我,知无我而不断慈悲,这是大乘佛法的真精神。

  佛家讲慈悲不说博爱,慈是予人以乐,悲是拔人之苦。而爱是感情作用,因
为既称爱,就有能爱所爱,既有能所,则有人我,以我为能爱,彼为所爱,有了
人我相,此爱就有差别。且爱是相对的,有爱就有憎,因此,佛法上不但不倡导
爱,且认为爱是众生起惑造业的根本之一。而菩萨道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才
是普度众生的根本,但慈悲并不是以我为中心而出发的,乃建立在众生平等,一
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无我的基础上。我是众生的一分,众生是全体的大我,度人
所以为自度,利人也所以为利我,这是慈悲的真义。

  娑婆众生,迷妄执着,背觉合尘,因而起惑造业,因业受报。众生的迷妄执
着,非大慈大悲无以救度,所以世亲菩萨说:“菩萨见诸众生,无明造业,长夜
受苦,舍离正法,迷于出路,为是等故,发大慈悲,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救头然,一切众生有苦恼者,我当拔济,令无有余。”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对于发菩提心解释的更为明白,经曰:“菩萨若能
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
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
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
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
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
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水饶悲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善男子,汝
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顺众生
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菩萨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
众生烦恼尽,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发下了上弘下化的菩提心,同时要发四弘誓愿。四弘誓愿,是“众生无边誓
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四弘誓愿,古德有解释为依苦集灭道四圣谛而发的。一者缘苦谛,见众生八
苦煎迫,而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弘愿。二者缘集谛,见众生烦恼重重,而发
“烦恼无尽誓愿断”的弘愿。三者缘道谛,缘无上正道而发“法门无量誓愿学”
的弘愿。四者缘灭谛,因清净寂灭而发“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弘愿。

  发菩提心,发四弘誓愿,还只算是发心,尚未实行。必须实际履践,才能达
到上求下化的目的。所以发愿的次一步就是要行六度与四摄。

五、六度与四摄

  戒定慧三学,是佛门修持者必经的途径,而大乘复于戒定慧之外加布施、忍
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密。

  波罗密是梵语。义为到彼岸。过渡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以抵彼岸,学佛的
人,在生死轮回的此岸,渡过烦恼的中流,到达涅盘寂静的彼岸。六波罗密就是
舟筏,行六波罗密,就可渡过生死轮回的苦海,到达涅盘解说的彼岸。六波罗密
的内容如下表:  

   ┍—檀波罗密  ┐     ┍—布施—┐     ┍—悭贪─┑  
   ┝—尸罗波罗密 │     ┝—持戒—┥     ┝—毁犯─│  
 六度┝—羼提波罗密 │ -译为-- ┝—忍辱—┥ -可度- ┝—嗔恨─│
   ┝—毗梨波罗密 │     ┝—精进—┥     ┝—懈怠─│  
   ┝—禅那波罗密 │     ┝—禅定—┥     ┝—散乱─│  
   ┕—般若波罗密 ┙     ┕—智慧—┙     ┕—愚痴─┙  


  六度名称如上表所示,兹再分述如下:

  一、布施度:布施就是施舍,施舍是多方面的,并不专指钱钞财物而言。释
迦牟尼佛在往昔因中修行时,曾经舍身饲虎,割肉喂鹰,这就是高度布施的一种。
以头目髓脑,肢节手足作布施的,称为内施,而以国城妻子,田园财物作布施的,
称曰外施。

  布施共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以己资财随力施与的,叫做财施(包
括上述内财外财);以佛法化导众生,使其因而得度者,叫做法施;救护众生苦
难,予以精神慰藉,使其远离恐怖者,叫做无畏施。

  布施不难,难于达到三轮体空的境界。三轮体空者,无布施的我,无受施的
人,也无所布施的物。正是《金刚经》上所称的“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
施。”

  也就是本文前节所述:“行慈悲而不执有我,知无我而不断慈悲。”只求慈
悲发扬光大,不特没有望报之心,也绝无能施之念,这是布施的最高境界。

  二、持戒度:持戒梵语尸罗,有止恶修善的意义。因行大乘菩萨道,不但是
消极的戒恶,更应积极的为善,以净化身、口、意诸业,因持戒而使真如佛性逐
渐显露,不为妄想执着所缠缚。

  持戒有在家与出家之分,在家者受持三皈五戒,出家沙弥受持十戒,比丘受
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受持三百四十八戒。惟菩萨受持十重四十八轻戒,不分在
家出家。以其身份的不同,所持戒相亦有异。但在家菩萨亦有受持六重二十八轻
戒的。

  三、忍辱度,忍辱所以度嗔恨。忍是能忍的心,辱是所忍的境。凡情最难忍
受的,莫如侮辱,辱若可忍,则其他诸忍亦较容易做到。

  忍辱,不但是忍别人给予的辱,同时更要忍自己所遭遇的境,要于穷困病苦
之逆境中,忍令颓丧鄙卑之念不生;于富贵顺遂之顺境中,忍令骄矜沉迷之念不
生;于不顺不逆,万法生灭之常境中,忍令迁随移易之心不生。

  忍辱不但是忍心理上的侮辱戕害顺逆诸境,且要忍生理上的饥渴寒热创痛诸
苦。忍辱是与内心的烦恼贼作战,烦恼时时在我人心头伺机蠹动,我人若一念不
忍,烦恼即在我人心上占据一方位置了。

  四、精进度:精进所以度懈怠。纯一无杂曰精,鼓勇直前曰进。精进者,即
未生之善心令速生,已生之善心令增长;未生之恶念令不生,已生之恶念令速断。
修菩萨乘,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当以纯一直进之心,断妄念,去执着,显出真
如妙心,自度度人,无有退堕。

  五、禅定度:梵语禅那,义为静虑,在于度散乱。禅定可分为事理两种,事
定者,依心摄境。理定者,如《大乘起信论》所说:“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不
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
随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来无相,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亦不得随心
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略言之,禅定是在
于心力集中,而后产生智慧的一种定力,修禅定,须自守护六根下工夫,儒家有
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之语,老子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亦
此之意。

  六、智慧度:智慧所以度愚痴,是由禅定所证得的,即所谓“由戒生定,由
定生慧。”但这种智慧,并不是世人博学多闻的有漏智,而是圆融无碍的正智。
这种智慧能照破一切客尘烦恼,显露真如本性。因此,修六度即在于断烦恼,得
智慧。智慧是般若,亦即佛性,若能证得智慧,就见到我们本来面目了。

  修六度,必须相资而行,不可缺一。因为慧而不定,未能受用,定而不慧,
未免沉迷,定慧双修,而不持戒,便碍于积习:三学俱足而不布施,便不能摄化
众生,布施而不修三学,只种下人天福报,持戒而不能忍辱,难调嗔恚之习;有
精进而无诸度,则徒劳无功,有诸度而无精进,则始勤终懈。所以一定要六度兼
修,才能圆满大乘菩萨的二利之行。

  修菩萨行者,除勤修六度之外,尚须行四摄法,才能深入人群,普度众生。
四摄法者,即是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

  一、布施摄:要普度众生,必须要深入人群,与被度的人接近才能达到度人
的愿望。布施摄,就是对于钱财心重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用法施,使双
方情谊逐渐深厚,而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二、爱语摄:随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其生欢喜心,感到
我和蔼可亲而与我接近,以便于我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三、利行摄:修菩萨道者,以身口意诸行皆有利于人,以损己利人的行为,
感化众生共修佛道,以达到度人的目的。

  四、同事摄:修菩萨行者,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近,
做其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之情况下,而度化之。

  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诸摄,只是行为上的摄化,行四摄时尚须以四无量
心为根本,才能表里合一。这四无量心是:

  慈无量心:慈是与人以乐之心,普缘无量众生。  
  悲无量心:悲是拔人之苦之心,普缘无量众生。  
  喜无量心:见人戒恶行善,生欢喜心,见人离苦得乐,生欢喜心,此心普缘
       无量众生。
  舍无量心:怨亲平等,舍怨舍亲;乃至以上三心,舍之而心不存着,此心普
       缘无量众生。

  修菩萨行六度四摄,应三轮体空,不住于相。如《金刚经》云:“灭度无量
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又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
寿者相,即非菩萨。”前者的意思是,众生皆具佛性,得灭度者,实系其本具之
佛性显露,我何能存彼系我所度化之心!后者的意思是,众生既非我所度化,则
更不应执有能度之我,所度之人,与被度众生的智愚高下了。

六、菩萨与佛

  上求大觉,下化有情,修六度万行,自利利他,称为菩萨。然而,自初发心
行菩萨道,而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至补佛位之等觉菩萨,其间果位,共有五十
一阶之多。这五十一阶,各有名称,此处为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尽述,略言之,
五十一位,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最后是为等觉菩萨。  

  十住者,乃安住某处之义,谓以六度万行为所住之处也。其中由发心住,至
灌顶住,共有十位。十信者,乃发心住位中修此十种心也!其中由信心至回向心
亦有十位。十行者,谓依六度而作利他之行也;其中由欢喜行至真实行共有十位。
十回向者,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期之谓也。其中由救护众生离众生
相回向至法界无量回向共十果位。十地者,地为万物所依,又能生长万物,义谓
有为无为与一切功德与所修行,依此令得生长也!其中由极喜地至法云地共十果
位。最后果位是等觉菩萨。  

  妙觉者,其义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而不可思议者,换言之,亦即佛果之
无上正觉。等觉菩萨,即补处之佛。佛即是妙觉极果也。

  学佛修行的人,守五戒,行十善,只不过是世间法,获人天小果,不出三界,
仍在六道轮回之内。修四谛,十二因缘,断见思惑,破我执,断烦恼障,可证阿
罗汉和辟支佛果,但二乘小果,只知自觉自利,不知救人救世,且也非最高极果。
若由此更进一步,内怀修道成佛之愿,外行布施利他之行,修六度,行四摄,最
后破我法二执,断见思尘沙二惑,及烦恼所知二障,即达到自觉觉他的菩萨地位,
当菩萨位满,再破尽根本无明,此时大觉已圆,即证佛位。

  释迦世尊一生说法,对于根基浅钝者及二乘行人,多说苦、空、无常、无我。
关于这些,在本文第七章已予介绍。但佛法是使人转迷成悟,离苦得乐的法门,
既然使人离苦得乐,可知学佛的终点,一定有个不苦、不空、有常、有我的境界
存在,这个境界,就是大般涅盘所具的常乐我净四德。

  大般涅盘,为梵语摩诃般涅盘那,译为入大灭息,或大灭度,大圆寂等。
《大乘义章》云:“涅盘,此翻为灭,灭烦恼故,灭生死故,故名之为灭,离众
相故,大寂静故,亦名为灭。那者名息,究竟解脱永苏息故,息何等事,息烦恼
故,息生死故,又息一切诸行事故。”   

  证果圣者,入于涅盘,即具常乐我净四德。常者涅盘之体,恒不变而无生灭,
名之为常,又随缘化用常不绝,名之为常。乐者,涅盘之体,涅灭永安,名之为
乐,又运用自在,所为适心,名之为乐。我者,若法是实是真是主,性不变易是
名为我,净者,涅盘之体,解脱一切尘垢,名之为净,又随处化缘而不污,名之
为净,这就是佛门修行者,自苦,空,无常,无我的凡夫境界,所证得的不苦,
不空,有常,有我的圣者境界——佛的境界。  

  佛者,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圣者。佛有十号,曰如来,应供,正遍知,
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天人师。佛,世尊,合为十号。

  这样看来,由凡夫以至证佛果。阶位如是之多,佛果似乎是高高在上,渺不
可期,但反过来说,心佛不二,佛与众生,原为一体,因为迷悟染净之分,才有
众生与佛之别。古德云,佛是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悟的诸佛。而迷与悟,惑与
觉,只在吾人方寸之间,语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何去何从,只在吾人
自己的抉择了。
139
离线139
发帖
200
开心币
0
好评度
1443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2-04-16
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第九章 学佛的目的及修持的方法
第九章 学佛的目的及修持的方法

一、学佛的目的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
“一大事因缘”是什么?就是我辈众生了生死脱轮回的问题。因此,释迦牟尼世
尊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他的目的,就是在使众生转迷成悟,离苦得乐
——使众生同成佛道。而我辈众生,研究经教,诵经念佛,守五戒十善,实践六
度万行,其目的,也是在希求转迷成悟,离苦得乐--最后的究竟,希求同成佛
道。

  转迷成悟与离苦得乐。话是两 面,而仍是一事,转迷成悟在于求真理,是
属于解;离苦得乐在于修圣道,是属于行。但如果因求解而悟道,自然也可以离
苦;如果因修道而离苦,自然也可以开悟。所以转迷成悟与离苦得乐,仍是一体
两面,一个目的。

  什么叫做迷呢?昧于宇宙人生真理的,叫做迷。宇宙人生的真像,是“世间
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蕴无我。”而我们习惯于主观上的妄想执着,误
认幻生幻灭的万法为常住,五蕴和合的身心为真我。这一切,都叫做迷。

  迷有迷于理及迷于事的分别,迷于理的,则执身、边、邪、戒取、见取等诸
见;迷于事的,则起贪、嗔、痴、慢、疑诸惑、这二者,前者谓之见惑,后者谓
之思惑,见思二惑,合称利钝十使。

  身见,是执着五蕴为自身,执身外事物为我所有。边见,谓我死后,或执断
灭,或执常恒不变,皆为偏见,而非中道。邪见是谤无因果,戒取见是执取非理
之戒禁,执为生天受乐之法,作无益勤苦。见取见,是取余四见一种或多种,执
为究竟之理。

  贪、嗔、痴三者,前文中已有述及,不再赘述。慢者,持己凌他,谓人皆劣
于己,己独胜于人之意。疑者,谓于实理实事,犹豫不决之谓。

  以上身、边、邪、戒取、见取诸见、和贪、嗔、痴、慢、疑都是迷惑。学佛
者欲转迷成悟,先要断惑。断惑才能证真,才能去掉我们心识上的妄想执着,才
能显露出我们的真知本性。

  我们的心识上有了迷惑。就要因惑造业。有了业,就要因业受苦。所以迷境
也就是苦境。关于苦,有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
识盛,以及内苦,外苦等,难以尽述。总之,“受即是苦”。所有的一切感受,
都可以说是苦。

  苦是与生俱来,无以避免。要想离苦,先要消业——使身口意三业戒恶向善
——要想消业,先要断惑。断惑是转迷成悟,开悟后就可以离苦得乐。所以,我
们学佛的目的,归根结底说起来,也只是在求得“转迷成悟,离苦得乐”最后达
成佛的目标。

  但要学佛,有学佛的方法和途径,依此方法途径来修习的,才能达到学佛的
愿望,现在,先自学佛的途径说起。

二、学佛的历程

  学佛要经过四个阶段,是“信、解、行、证。”信是信受,我们对于一切事
物,若先存下怀疑不信的念头,根本就不会去研究它。即是研究,但因心识上有
着先入为主的怀疑之见,在研究的过程中就难免断章取义,批评指摘。佛法博大
精微,若不先具信心,深入研究,绝难融会其义,获得利益。所以学佛历程,起
信第一。

  其次是解。起信之后,就要了解它的内容——佛法何以能使众生转迷成悟,
又何以能使众生了生脱死。只有正确的了解了佛法的内容后,我们所起的信心才
会坚定不移。佛经中告诉我们,要“依法不依人”,我们所信奉的,只是法——
真理为,不是人,神,或偶像。我们是绝对理智的抉择,不是盲目的感情冲动。
只有在这种态度下去求真理,开发智慧,在学佛的过程中才不致退心,发生障碍。  
在起信求解之后,再进一步就是“行”。行是实践,社会上,有些人,他们也承
认佛法的博大高深,但承认只是承认,他并不信受。也有些人日常也看经研教,
但他们只是当作学术来研究鉴赏,可以说是解而不行。这些人,只算是说食数宝,
说了数了之后,与自己仍毫无相干。

  学佛,是在明白了佛的教法之后,必须躬行实践,依法修持,端正行为,澄
清妄念,这样才能明心见性,转迷成悟,获得学佛的利益。

  学佛最后的一个阶段是“证”,在世间法上,我们对于一件事情,具备信心,
充分了解,且脚踏实地去实践,最后必可获得成效。而学佛亦是如此,学佛的人,
如果信心坚定,教法透澈,且依法修持,力行不懈,最后在心境上必有所得,这
就是“证”,至于所证的境相究竟如何,那是“譬如饮水,冰暖自知。”只有亲
自证得者始可领会。

  本文由开始到现在,已写完了八章,这八章中的第一二两章,缘起及释疑,
是在劝人释去疑团,以启信心。由第三章到第八章是使对佛法已起信的人,进一
步对佛法的内容有个概略的了解,所以把佛教的源起,在华弘传的概要,以及佛
教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大小乘佛法的意义,都作了个概略的介绍。现在再要介
绍的,是学佛的第三个阶段,“行”的问题。

  行是实行,也是修持。我们在家人学佛如何修持呢?这应先自入道皈依说起。      

三、学佛的途径

  佛门四众弟子,有出家在家之别。出家者,是出离家庭的生活,专修沙门行
者。在家者,是有父母妻子工作,及世事营谋劳役,而能兼修佛道者。

  家,实在是烦恼的因缘。有了家,就有亲属以累其想,就有名列以动其意,
就有世事以纷其心,就有祸患以忧其志。《法苑珠林中》说:“出家造恶极难,
如陆地行船;在家起过即易,如海中泛舟;又出家修道易为,如海中泛舟,在家
修道实难,如陆地行船。船虽是同,由处有异,故迟速不同,修犯难易。是知生
死易染;善法难成;早求自度,励慕出俗。”所以要修道,贵乎出家。

  然而舍亲割爱,专修梵行,实在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得到的事。唐太宗曾曰:
“出家乃大丈夫之行,非王公将相所易为。”由此可见出家是一件大事,不能轻
易的贸然从事。尤其是在今日社会上,各人都有本身的工作和职责,果然能摆脱
一切,离染出俗,固是超格丈夫;但如因环境不许,不脱本身工作岗位而兼修佛
道者,也未尝不是宿世福德因缘成熟之所感召。故《法苑珠林》中亦说:“力慕
善道,可用安身,力慕孝悌,可用荣亲,亦有君子,高慕正教,遵奉修行,贞仁
退让,廉谨信顺,皆是宿种,禀性自然,与道何殊。”就是指在家修道而说的。

  在家修道,先要经过入道的手续,才能称为佛门弟子。所谓入道者,就是皈
依三宝,受持五戒。

  三皈五戒,是释迦世尊亲口所订的。《演道俗业经》云:“给孤独氏问言,
初学道,始以何志?佛言先习五戒,自归于三,何谓五戒?一曰慈心恩仁,不杀,
二曰清廉节用,不盗。三曰贞良鲜洁,不染。四曰笃信性和,不欺。五曰要达目
明,不乱。何谓三自归?一曰归佛,无上正觉。二曰归法,以御自心。三曰归众,
聚众之中,所受广大,犹如大海,靡所不包。”

  如上所说,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们信仰修学的佛教,
是为佛的教法,立此教法的,就是佛——在我们娑婆世界来说,立此教法的,是
释迦牟尼佛。佛所说的教,称为法——三藏十二部经典,都是法的范围。护持佛
的教法者,称为僧——僧者“和合众”之义,众比丘同居一处,和合无间,同修
圣道者,谓之曰僧。此佛、法、僧三者,合称为三宝。

  皈依者,皈是皈投,依是依托,如子之皈父,如民之依王。把我们的身形首
命,交付给佛,交付给法,交付给僧。就是皈依三宝。

  在家修道的人,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呢?佛在涅盘经中说:“皈依于佛者,是
真优婆塞,终不更皈依其余诸天神;皈依于法者,则离于杀害,终不更皈依外道
诸典籍;皈依于僧者,不求诸外道。”  

  其实佛法僧三者,也就是佛教的全部内容,这三者有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我们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是修行佛道的基础。至于五戒,本文中屡有提及,
不再赘述。

  三皈五戒,都有一定的仪式,那就是在皈依师或授戒师——受过具足戒之比
丘的指导下,在佛前顶礼宣誓。受过三皈五戒后,才成为正式的佛门弟子——优
婆塞或优婆夷。

四、修持的基础

  戒定慧三学,是学佛的基础,修此三学,可以断除烦惑,超凡入圣。

  何以说此三学是学佛的基础呢?因为释迦世尊的根本教法,本是苦集灭道四
圣谛——所谓“苦当知,集当断,灭当证,道当修”者是。修道,修的是八正道,
而八正道,则摄于戒定慧三学之内,如下表所示:


    ┍—正语…… ┑ 
    ┝—正业…… │─戒学  
    ┝—正命…… │ 
八正道 ├—正精进……┙
    │
    ┝—正念…… ┑  
    │      │─定学  
    ┝—正定…… ┙ 
    │
    ┝—正见…… ┑    
    │      │─慧学   
    ┕—正思惟……┙     

  戒定慧三学,又称三无漏学。戒是止恶修善,依戒资定;定是息缘静虑,依
定发慧;慧是破惑证真,依慧成佛。故此三学实为学佛修道的基础。将此三学再
分述如下:

  一、戒学:戒一名戒律,是修道者修身治心的轨范。我人起心动念,日常活
动,不外身口意三业,此三业,可以为善,亦可以为恶。所以佛制戒律,使修道
者依此而行,止恶修善。

  释迦世尊曾说十六字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恶莫作是止恶,众善奉行是修善,自净其意是断惑,行此三者,即是修道。

  我人的根本烦恼,是贪嗔痴三毒,此三毒以意为主,发之于身者为杀生、偷
盗、邪淫,发之于口者为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故佛门基本大戒,首戒杀盗
淫妄酒。然而五戒,是消极的外在的戒恶,进一步更要积极的内发的为善。为善,
就是把贪、嗔、痴、杀、盗、邪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等十恶,化为不净
观、慈悲观、因缘观、放生、布施、净行、诚实语、质直语、柔软语、和诤语十
善。   

  五戒是消极的戒恶,十善是积极的行善,以上二者,都是我们在家学佛人所
应遵守的。至于出家众的戒律,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戒,条
文细密,成为专门学问。以在家人不阅出家律。我们初学佛者可不必研究。

  二、定学、定又名禅定,在于治心,修之可免去情虑上的散放,除去精神上
的纷乱。

  我人身心感受的苦果,是业和烦惑聚集而来的。因此要解脱苦果,先要断除
苦因,苦因的由来,无非是由我们这一颗妄心上发生,试看我人心上的妄念,前
念甫灭,后念已生,刹那不停,相续无已。妄念是惑,发之于身口意的意念行为
是业。因惑造业,因业受苦,这就是生死流传的根本,所以修道在于治心——戒
是戒身口的恶业,定是治内心的妄念,要依戒而资定,由定而生慧。

  禅定的种类颇多,于修持的方法中再行介绍。  

  三、慧学:慧又名智慧,但这种智慧不是世俗的世智辩聪,而是由定力所证
得的大智慧,无漏智慧。智慧梵语般若,译为智慧者,相近之辞也。智慧并不能
包括般若之含义。

  真如佛性,人人本具,但为妄念遮蔽,如金在矿中,如明镜蒙尘。矿中之金,
本质未损,蒙尘之镜,光明仍俱,若汰去沙土,拭去尘垢,纯金的本质和镜体的
光明,仍然可可以显露出来。正如我们被妄念遮蔽的真心,若用持久的定力,扫
除妄惑,归于一个正念,久而久之妄念脱落,真心显露,这就证得“般若”了。

  戒定慧三学,是修道的基础,不但八正道摄于此三学,如大乘六度亦摄于此
三学中,故修道者修此三学,亦即广行六度也。

   ┍—布施...... ┐  
   ┝—持戒...... │ 戒学
   ┝—忍辱...... │ 
六度 ┝—精进...... ┙ 
   ┝—禅定......... 定学  
   ┕—智慧......... 慧学  

五、修持的方法

  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我佛有八万四千法门,皆是以众生根器习性的不同,
而方便立说。事实上,“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门门皆归自性,法法都是
般若,我们初学佛者对名种法门,本法法平等的观点,不生门户胜劣的执见,这
样才会事理圆融,会入不二。

  学佛修道,不在法门之多,而在专一深入,在众多法门中,我们可选一种与
自己根性兴趣相近的法门,作为日常的行持,等到日久功深,自会有所证得。兹
简单介绍几种修持的方法如下:

  一、参禅:释迦世尊住世之时,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默契于心,世尊说:“我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
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是禅宗建立之始。梁武帝时,达摩祖师来华,
传衣钵于二祖慧可。至六祖慧能,禅风鼎盛。那时所传的是直指本心,当下开悟。
例如二祖慧可问达摩祖师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祖师曰:“将心来与汝
安”,慧可半响云:“觅心了不可得。”祖师曰:“我与汝安心竟”。慧可当下
大悟。  

  再如四祖道信,向三祖僧璨求道曰:“愿师慈悲,乞与解脱法门。”三祖曰:
“谁缚汝!”道信曰:“无人缚”三祖曰:“无人缚何求解脱?”道信乃言下大
悟。   

  后世众生,根机日钝,心识上妄想纷纭,不能直下见到,后世祖师才教人以
参话头的方法。  

  所谓参话头,是把一向妄想纷纭的心念,回转来反照参看一句足以使人发生
疑情的话头,极力参究,力求透脱,忽然至一切妄念照破,洞见心性,而立地悟
证。正如雍正御选语录序云:“学者将个无意昧语,放在八识田中,奋起根本无
明,发大疑情,猛利无间,纵丧身失命,亦不放舍,久而久之,人法空,心境寂,
能所亡,情识尽,并此无意昧语,一并亡却,当下百杂纷碎,觌体真纯。”

  参禅,须有明师指导,个人盲目修练,不特恐难有成就,且恐招致魔境,故
此处所介绍者,不过略述其意而已。

  二、修密:修密,是口持真言,手结印契,意作妙观的三密相应法门。此持
咒法门,身口意三方面都有一定的规则,每持一咒,用手指结印是为身密;口诵
咒文,句句分明,毫无错误,是为口密;每一咒,都有佛菩萨为对象,心中观彼
佛菩萨的种子字(以佛菩萨名字的一个字母,代表佛菩萨的本体,曰种子字。)
是为意密。如此三密相应,修持者心识上的妄念自可不起。惟密宗修持,例须经
阿舍梨(轨范师)亲口传授,方有效力,否则一切徒托空谈,难获行证。

  三、观心:观心与参禅,都是定学,我人心识之间,妄念相续,刹那不停,
俗语说“心猿意马”,即此之谓。所以我们若用自性来照自心,直下观察自己的
心念,便是伐木断根的根本办法,观心的方法,略言之,就是放下心识上的一切
妄想杂念,善恶是非都不去思量,直下静观自己的心念,对于幻生幻灭的心念,
不去执着,不去遣除,亦不随彼流转,只静心观察,妄念被自心所照,当下便能
湛寂不动,以至自然化于无形,《大乘心地观经》说:“能观心者,究竟解脱,
不能观者,永处缠缚。”

  观心法门,亦须随明师修习。各宗之止观法门各有不同,故修习此法者,亦
须在明师指导下行之。

  四、念佛:念佛是净土宗的法门,此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利,是易行门中
的易行法。这是晋代慧远大师在庐山结社开立此宗,中经道绰,善导,永明延寿、
株宏、智旭诸大祖师的倡导,以其口持六字洪名,方法简单,容易普及,因而学
佛者多修此法门。  

  此念佛法门将于下章中专门介绍,故其修持方法此处从略。

六、学佛的过程

  学佛,是由起信而求解,由求解而实践,因实践而获证,其实所谓实践,所
谓修持,也就是降伏烦惑,断除习气。我们的烦惑习气,有多生多劫与生俱来者,
有此生生后环境熏习者,这些烦惑习气,大要言之,不外身见、边见、邪见、戒
取见、见取见;及贪、嗔、痴、慢、疑、等烦恼。由上述的烦惑习气,而导致这
颗妄心,贪染五欲六尘——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法——造诸恶业。因此,学
佛者的修持,也就是断除烦惑,降伏妄心。但要断除这多生多劫俱来的习气,谈
何容易?声闻四果,修到阿罗汉的地位,才能断尽见思二惑,而尚有尘沙惑和根
本无明存在,所以“断惑”实不是一蹴而成的事。

  不过,“理可顿悟,事须渐修。”经过长久的修习磨练,终能使真心渐显,
习气渐消。但修习磨练,在我们在家学佛立场来说,并不全需要遁入深山古寺,
与社会隔绝,才可使五欲六尘之念泯灭的。因为烦惑习气往往是随人事接触而发,
因此,藉一切顺逆的人事境遇而砥砺磨练,也是降伏烦惑的方法之一。

  并且,大乘佛法的真精神,也并不以解脱一己之苦而满足,所以发菩萨心,
修六度万行,不但度己,也所以度人。

  在修持磨练的过程中。约有下述情形:  

  我们在末学佛之前,终日间烦恼妄想,以妄为真,实因贪嗔痴三毒遮蔽真心,
以致堕入主观而不自觉。一旦宿世善根成熟,遇善知识开导,皈依佛门,但在初
学的时间,往往是信疑参半,精懈不定,同时,我们的烦惑习气,不对治还罢,
对治之下,愈觉得妄念起伏,难以抑制。譬如初修持者,于念佛、止观、或禅定、
持密之际,愈想使一心不乱,愈觉得妄想杂念接踵而来。这并不是我们在修持时
妄想杂念特别多,而是在平时,妄心对境攀缘起伏,不为我们觉察罢了。但在这
种过程之时,我们只要精进不懈,时时觉知一切事相的顺逆,好恶、是非、爱憎,
皆是妄心的虚幻分别,日久之后,定力渐强,慧力日增,烦惑习气也就日渐消落,
不如往昔的坚固执着了。
139
离线139
发帖
200
开心币
0
好评度
1443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2-04-16
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第十章 专介净土
第十章 专介净土

一、净土意义

  本文上一章,介绍了几个修持的方法,如参禅、修密、观心、念佛。但在这
些法门中,若求其三根普被,利钝全收,适合末法时期众生根性的,则惟有持名
念佛的净土法门,故特将此一法门,在此作一较详细的介绍。

  念佛法门,何以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法门呢?因为其他修持法门,最初
须深明教理,依教修行,修行功深,断惑证真,方能有所成就;倘若教理不明,
盲修瞎炼,若非得少为足,便是著魔发狂。纵然深明教理,精进不懈,然倘烦惑
丝毫末尽,依旧不脱生死轮回。所以这些法门,称之为仗持自力修的法门。

  而念佛法门,不论上智下愚,利根钝根,但能持名念佛,求生净土,纵然不
明教理,未断惑业,只要深信切愿,临命终时,决定蒙佛亲垂接引,往生西方,
所以净土法门,是仗持佛力又兼自力的法门。仗持自力的法门,好比出门旅行,
不乘舟车,惟靠两足之力,故其行也慢;仰仗佛力又兼自力的法门,好比出门远
行,以自力驾驶,加机器的动力前进,故其行也速。故被尊为莲宗十三代祖师的
印光大师,在净土问答并序一书中称扬净土曰:“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尚当逊其奇特。十念一念,即位登不退;历
劫修证者,亦宜仰其高风。普被上中下根,统摄律教禅宗。如时雨之润物,若大
海之纳川。偏圆顿淅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大小权实一切行,无不还归此法
界。不断惑业,得预补处,即此一生,证大菩提。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
佛道,十方诸佛离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是以华严海众,尽尊十大愿王,法华
一称,悉证诸法实相。如斯大力用,诸佛共宣扬,若此极发挥,诸祖皆如是,诚
可谓一代时教之极致,一乘无上之大教也!”  

  所谓净土,是指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与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称为秽土者比较而
言。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称为“娑婆国土,五浊恶世”。按娑婆义为堪忍,因为
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虽受众苦逼迫,仍安忍不求出离,故称堪忍;西方世界无
有众苦,但受诸乐,故称极乐。

  西方净土的由来,载在佛说《无量寿经》。经中说:“世自世王如来住世时,
有国王因闻佛法,发无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出家修道,号曰法藏。法藏比丘
在世自在王佛前发下了四十八条度生大愿,普度有情。这四十八愿的十八、十九、
二十愿,说的是:“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
不生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
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设我得
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
者,不取正觉。”

  最后法藏比丘,请世自在王佛,为其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的情状作为蓝
本,经五劫之久,以大愿力创造了这个极乐世界,法藏比丘成佛后号阿弥陀佛,
就是这极乐世界的教主。

  西方极乐世界,国土清净平坦,气候温和适中,万物光丽,宫殿庄严,六时
雨花,宝莲充满,宝树发音,化鸟演法,是一个微妙庄严的清净国土,而极乐世
界的众生,身相端严,寿命无限,具六神通,常住正定,且具智慧辩才,得无生
忍,道心不退,不堕恶道,这就是此西方世界所以称为极乐,也所以称为净土的
原因了。  

二、净土宗史

  释迦牟尼世尊住世之时,于耆 崛山说无量寿经,于王舍城说《观无量寿
经》,于 树给孤独园说《阿弥陀经》,说明西方净土的情状,及阿弥陀佛以
大愿力创造极乐世界的因果,开阐此众生念佛往生的方便法门。

  世尊灭度后,马鸣菩萨造《大乘起信论》,劝生净土;世亲菩萨造《净土往
生论》,并为弘扬。此外诸大乘经中,多有赞扬。故佛法传入中国后,此净土法
门即有流布,然大弘此宗,实施修持者,首推东晋慧远大师。

  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与大德居士刘遗民周续之等一百二十三人,共结
莲社,六时念佛,专倡净土法门。远公居庐山三 十年,足不出山,倡励圣教,
后世尊为莲宗初祖。

  其后北魏有昙鸾法师,受菩提流支《之净土论》,尽力弘化念佛法门,法泽
远被四方。著有净土论注,赞阿弥陀佛偈等。昙鸾之后,唐有道绰大师,上继昙
鸾之教,专修净土,日诵阿弥陀佛名号七万声,为化有缘道俗,讲《观无量寿经》
将二百遍。从之者甚众。

  道绰之后,则有善导大师,清凉大师,永明大师,自行化也,大弘此宗。宋
代以后,禅宗诸大宗匠,如长芦、天衣、圆照、大通、中峰、天如、楚石诸祖师、
虽弘禅宗,亦弘净土。此后明代的莲池、藕益、截流、省庵、梦东诸大师,亦弘
扬净土,不遗余力。尤以近代的印光大师,一生专弘净土,从化者无算,一部印
光法师文钞,风行天下,发行至数十万部之多,可见影响之大,弘化之广了。

  东晋慧远大师结社念佛的时候,并未标明开宗立派之意,但期同愿,无取传
承,故千余年来,本宗虽弘布日广,并无师资授受的系统。至宋代四明晓法师,
以异代同修净业,而功德高盛的几位大师,立为七祖。这七祖是慧远,善导,承
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等七位大师。

  后人又列入莲池、藕益、截流、省庵、彻悟、合称莲宗十二祖,近人更公推
已故之印光大师为莲宗第十三祖。然此亦不过景仰先德,后世推定者,与他宗之
师资相承者有所不同。  

三、起信发愿

  念佛法门,是个易行难信的法门,尤其是对知识分子来说,说是西方有个极
乐净土,念佛可以往生西方,脱离轮回,骤听之下,颇难使人接受。然这种不能
接受,是我们拘于成见,妄测圣境,并不是没有这个极乐世界,或释迦世尊是以
方便说法的。

  佛经里告诉我们,我们要证实一件事情的真实性,可以依照三个标准来衡量,
这三个标谁是现量、比量、圣教量。  

  量是量度,如秤之于轻重,尺之于长短,我们亲眼看见的事实,对于它,存
在毫不怀疑的,叫做现量,现量具有现在,现有,现露三义,不须推测判断,能
直觉亲证到这种境界的。例如我面前有一张桌子,我手中有一册书等。但有些事,
我们虽没有亲眼看见,然根据常识的推测判断,也可相信它的真实性的,叫做比
量。例如望见炊烟之处知其下必有火。在室内闻马达声知有汽车经过,这些都是
用比量判断的。  

  但在现量比量之外,尚有很多事情,我们既不能目击其存在,又不能以常识
经验来判断的,那么我们就应该相信圣教量。

  圣是圣人,教是教法,因圣人文教而知的事物,叫圣教量。史书所载古时有
文武周公孔孟,对这些人物我们虽未目睹,但却应信其存在。科学家说地球是圆
的,月球较地球为小,对这两个星球的大小我们虽未能亲自比较一下,但因相信
科学家不会慌言欺众,所以也就相信这种结论。释迦牟尼世尊,是真语者,实语
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佛说妄语是基本五戒之一,岂有佛人妄语,而自己先以
妄语造出一个极乐世界来?  

  西方极乐世界,是释迦牟尼佛亲眼所见,亲口所说,在净土三经——《阿弥
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中,反复宣示出阿弥陀佛的愿力,极乐
净土的因果,以及念佛求生西方的方法,佛的一切经,皆是真理,我们若对佛的
经教深信不疑,自然就相信西方净土的真实性了。

  或者说,为什么我们不能亲证西方净土的存在?庄子曰:“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蚁的目中无全象,我们的眼光怎能洞悉宇宙,但是并非说我们
永远不能证得,这是修持上的程度问题,学加减乘除时不能了解微积分,但到能
了解的程度时自能了解也。因此,对此净土法门,我们不当怀疑,也无须怀疑净
土法门,是以信愿行为三个往生的条件,由起信而发愿,由发愿而实行,三者具
备,必定往生。  

  信者,一信释迦世尊的圣教量,世尊说净土三经,决非虚假;二信我人所居
娑婆国土之外,确有西方极乐世界;三信阿弥陀佛弘愿无量,我今发愿求生西方,
临终必得蒙佛接引。

  起信之后,继以发愿。藕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
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假如一个学佛的人,相信有个西方净土,及阿弥陀佛发
下四十八条弘愿接引众生。信虽是信。但却违佛的本意只希求人天福报,或希求
生其他佛土,这与阿弥陀佛的愿力不相应。所以信虽是信,因无愿力故不能往生。
必须起信发愿,以此愿力为往生的资粮,弥陀愿接,行人愿往,两愿俱全,自力
与佛力兼备,就具备了往生的条件。  

  发愿前有发愿的仪式,通常是在佛前拈香礼拜后,跪在佛前发愿,并恭读发
愿文。经过佛前发愿,这一愿力佛菩萨悉知悉见,就等于在阿弥陀佛前备了案。  
关于发愿文,有读古德遗留的,也有自己撰写的,内容不外说明行者愿于此生报
尽命终须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之意。

  有一篇慈云忏主的发愿文,内容颇为详善,今抄录如下,以做参考。  

  【慈云忏主发愿文】

  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
如来名,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志心信乐,
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此念佛因缘,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
力,众罪消灭,善根增长,若临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
倒,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花开见
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
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   

  起信发愿之后,再接着下一个步骤,就是行的问题了。

  行是实行,也是行持。行持有二,称正助二行。正是持念六字洪名的正因,
助是广行众善福德的助缘,此二行,有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释迦世尊在《观无量寿经》中曾说:“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这三福是:
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
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修此三福。再加上深信
切愿,持名念佛,是必定有所成就的。  

四、持名念佛

  净土法门,是以信,愿,行三者为修持的条件。信、愿已如前述,行持方法
却有种种的不同,如持名、观想、观像、实相等,一一行成,都能往生净土,而
其中收机最广,下手最易的,首推持名一法。

  持名者,即是持“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发之于心,出之于口,入之于
耳,心口合一,念念不忘的念下去。

  “南无”二字是梵音,义为敬礼或皈依。阿弥陀义为无量光及无量寿。阿弥
陀佛,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曾发过大愿说:十方国土的众生,若
愿往生他的国土,只要持念他的名号,此人临命终时,他即与诸菩萨众前来接引。
这就是念佛求生西方的根据。

  世间众生,皆具有与佛相等的佛性,只因背觉合尘,迷昧真性,因而妄起识
心,迷惑五欲六尘,无以遏止。持名念佛,是将一句阿弥陀佛名号,系在心头。
行住坐卧,念念不忘,以肃清心中的妄念,而显露出佛性的德能。此外再广行六
度,利世济人,如此便与阿弥陀佛接引众生的宿愿两相呼应,这样命终时,决定
可以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

  持名念佛,在行持上,有定课念与散念;在方法上,有高声念,默念,金刚
念,记十念等多种,分另介绍如下:

  一、定课念:定课念者,是将念佛一事,定为每日的功课,定的时间,多在
早晚二时。亦有定出日诵佛号若干声(自数千声至数万声),不足不止者。我们
初学佛的人,各有公务或工作缠身,日课佛号数万声,事实上无法做到。但如果
把日课定为朝暮二时,每次念佛千声,五百声,或至于十念(十念法见后详述),
只要持之以恒,始终不懈,也必有成就。

  二、散念:定课之外,时时刻刻,行住坐卧,只要不是集中精神做其他工作
的时候,皆可将阿弥陀佛四字系在心头,默默的念下去。念佛的功用,在于薰习
我们的心识,我们果能时时念佛,久而久之,自可妄念不起,正念分明了。  

  其次,在念佛的方法上,分为:  

  一、高声念,声音发之于心,出之于口,入之于耳 。声音洪大,字字分明,
这种方法好处在全神贯注,可对治昏沉懈怠,然稍有耗 气暗哑之弊,故不能持
久。  

  二、默念:默念时只有唇动,并不出声。虽然不出声,而“南无阿弥陀佛”
六字,在念佛人的心中仍然字字分明。这样念念不停,正念相续,便于日常工作
中,及随时随地默念。  

  三、金刚念:金刚念者,念时声音不大,但须出声,一面念,一面听,念得
绵绵密密,听得字字分明,使杂念没有萌起的空隙。这种方法,便于定课时行之。  

  四、十口气念:初学佛的人,若把功课订得过多,往往会日久懈生,以致定
的课程做不完。反不若初行之时,订的简短。以期持之有恒。所以十口气念,是
初念佛者一种较为简便且能摄心的方法,所谓十念,并不是只念十声,而是以一
口气为准,气念尽时,换一口气再念,这样念够 十次,叫做十念,这种念法,
一口气大约可念六字洪名七八声至十声,不宜念的过多,多时伤气,有碍身体。

  我们初学佛的人,日常功课不妨定为朝暮二次,每次“十念”,或念若干声
亦可。念的时候,家中若有佛像,可对佛像行礼,然后合掌恭念。没有佛像,面
对西方合掌恭念即可,佛号念毕,最好再念一段回向文,重申自己的愿望。回向
文形式也有多种,较简便的有下列八句:“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
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一个人的日常行为,最难得的是三业清净,而我们念佛的时候,心中念佛,
是意业清净,口诵佛号,是口业清净,双手合十礼佛,是身业清净,这身、口、
意三业清净,就是世佛的正因。  

五、辅以观想

  观想,是释迦牟尼世尊在《观无量寿经》中,开示修持净土方法的一种。修
净土的人,若不念佛名号,单凭观想,亦可往生。不过观想的境界微细高深,末
法众生,障重智劣,心识杂乱,思虑不能集中,致观想不易有所成就。因此若专
修观想,恐失败者多,成功者少,所以修净土的,多事持名,罕有修观的。但观
想亦是世尊亲口所说的方法,它能薰染心识,促进净业种子,所以我们若在念佛
之外,辅以观想。则亦为行持之助。  

  《观无量寿经》中,有十六种观想,这里因篇幅关系,不能详述,只能略介
其意:

  一、日想观:正坐西向,谛观于日欲没有之处,见日状如悬鼓,经圆光辉,
开目闭目,皆令明了。

  二、水想观:由水作观,见水澄清,作琉璃观,作琉璃地上有光明台,楼阁
千万观。

  三、地想观:水想成时,再作极乐世界国土之观。

  四、树想观:观极乐世界,七重行树,七宝花叶,无不具足。

  五、八功德水想观:极乐世界,有八池水,一一池水,皆七宝所成。

  六、总想观:观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
作天伎乐,皆说念佛念法念僧之音。

  七、花座想观:于七宝池上,作莲华想,令其莲华,一一叶上,作百宝色,
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画,脉有八万四千光,了了分明。

  八、像想观:花座观想成,观彼佛宝像,坐花座上,如阎浮檀金色。

  九、遍观一切色身想观:前观成时,更观想阿弥陀佛身 相光明,高六十万
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及种种庄严。

  十、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想观:见无量寿佛已,观世音菩萨高八十亿那由他
由旬,相好光明。

  十一、大势至菩萨色身相观:次观大势至菩萨庄严色身,相好光明。

  十二、普观想观:观自身于莲华中跌坐,作花开花合想。

  十三、杂观想观:观阿弥陀佛及观音势至像在池水上,身真金色。

  十四、上辈生想观:观临终时佛及菩萨接引状。

  十五、中辈生想观:观临终佛菩萨接引及说法状。

  十六、下辈生想观:观临终时化佛及化菩萨接往宝池生莲花中状。

  因限于篇幅,发上所介绍的仅列举名称,略述其意,此观想法载在《观无量
寿经》中,读者可向佛学书店中请佛说《观无量寿经》、《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阿弥陀佛经》阅读,自可窥出净土法门全貌。
  
六、精勤不懈

  以一个在家学佛的人来说,身在世网,俗务多端,若求摄心参禅,静室诵经,
不但势所不能,且亦力不暇及,即以作观而论,善导大师曾云:“末法众生,神
识飞扬,心粗境细,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特劝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相
续即生。”由此看来,我们生处末法时代的人,若欲学佛,持名念佛一法,比较
是千妥万稳的法门。  

  持名念佛,是易行门中的易行法,以其下手易而成就高也!但我们决不能以
其易行,而轻率从事,要知净土法门,首贵专勤二学,专者精一不二,勤者精进
不懈。所谓持名念佛,不但在日定正课时虔诚持念,即在正课之外,时时刻刻,
也要把一句佛号记在心头,念念相续,无间无杂,既不能散乱,亦不昏沉,能这
样精不懈的念下去,持这以恒,工夫到家,自然有所成就。

  修净土,除了精勤念佛外,尚应进一步研究教理。关于介绍此宗的入门书籍,
有《初机净业指南》,《净法概述》,和《龙舒净土文》,《歧路指归》等,倘
要进一步,则直接研读净土宗的“三经一论”。三经者,《无量寿经》,此说明
阿弥陀佛因位的愿行,及果土的功德,《观无量寿经》,说往生净土的行业;
《阿弥陀经》,示净土庄严,及执持名号,诸佛护念的利益。一论者,即《往生
论》,总摄三经,而明往生净土的义相。除此以外,明代智旭大师选定有净土十
要典,亦为修净土者所应读的要籍。  

  本文至此,已写完了十章,把佛教的源起,在华的流传,佛教对世界人生的
看法,以及大小乘佛法的意义,修持实践的方法,都做了个概略的介绍,写到此
章,似应做一结束。然在此文结束之际,笔者感到惶恐不已,实因我自己学佛未
久,所知有限,对佛法一知半解,对修持更为浅薄,贸然选写此文,实属不自量
力。我在本文第一章缘之末曾说:“笔者此文之作,皆在抛砖引玉,尚祈佛门大
德,不吝赐教,普愿一切有情,共登佛道。”  

  全文结束,谨以下偈回向:

  愿以此文
  庄严佛土
  上报四恩
  下济三途  
  有见闻者
  发菩提心
  尽此报身
  生极乐国。
139
离线阿亮
发帖
170
开心币
2
好评度
1953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2-04-16
是你写的么,真不错
离线139
发帖
200
开心币
0
好评度
1443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2-04-16
转贴的
139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