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因人施教,善于识别人才。他最得意的一次相人是看准了曾参,而以一贯传出衣钵,传达室为 千古佳话。在诸多的相人中,只有两次大败: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行取人,失之宰予。
但是他门人三千,得七十二贤,才失败两次,成功率相当高。如能以其法用之于人类,当大造福于社会。孔子识曾参的状态,是否就是空门看梅子熟的方法?南怀瑾认为然,此存疑,不议。然质之于圣人,何以知曾子的状态?南公以为,英雄识英雄,看其走路也能知。因为在孔子面前,那个成熟的状态是难以掩饰的。
孔子至少是个艺术家,常有特殊的灵感状态,要看曾子的状态,当易如反掌。今试猜测如下。一、平静或有灵感的状态下,,看一个人的神色、步态等相貌,可以感觉到他人的状态。
二、听声音,包括电话是否圆润、浑厚,是否有磁性,是出于喉、胸或小腹。当然看女人会有所不同。通过这个也可以感觉对方的状态。
三看相片,看电视,也可以定他人的心灵状态。可以看气色、定能量部位、高低,疏密、是否有凝聚力。
应该说,在灵感状态下比常规状态下更能下结论,对很多人来说,也是很容易的事。所以对于孔子那样的人来说,这不是什么难事。只是人往往因名利和自我而失去“真心”,乃至于明知故犯,用错人就不奇怪了,那就是无话可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