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1阅读
  • 1回复

烦恼的总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格力琼寺
 

发帖
171
开心币
171
好评度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2:08

一切烦恼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下面来阐明。
【烦恼总相者,如《集论》云:“若有法生,即便生起极不静相,由彼生故,令心相续极不静起,是烦恼相。”谓若何生,令心相续,极不寂静。】
烦恼总相就如《集论》所说:“如果有一法生起,就生起了极不寂静的相,由它出生的缘故,令心相续发起极不寂静,这就是烦恼相。”这是指如果何法出生,令心相续极不寂静,就是烦恼的总相。
这里是依《集论》显明烦恼的总相。“烦恼总相者,如《集论》云。”这里的“总相”不是因明所讲第六意识所缘的总相,而是指共相,共同的体相或特点。烦恼的体相有两种,共同的特点和特别的性相。就像一个班的学生有共同特点,这是总相;每个学生又各有其个性,这是别相,通过共相和别相能认识这个班学生的状况。这里也一样,要认识烦恼,需要通过总相和别相两方面来认识。“《集论》”是无著菩萨所作,即《大乘阿毗达磨》。在藏地阿毗达磨分上下两部,上是《阿毗达磨集论》,下是《俱舍论》。《集论》是非常重要的法相教典,归摄了种种法数作开演,其中有一段显明了烦恼相,这里引来说明。
“若有法生,即便生起极不静相”,如果有某法生起,就立即生起极不寂静的相。“极不静相”是极其不寂静的相,即扰乱不安,与寂静相违。这里的“寂静”是内心安静、宁定,不寂静即不安静、不宁定,纷扰杂乱。“极”表达程度,是明显、极为的意思。这说明某法本身就是极不寂静的相状,所以一生起马上带来极不静相。就像某人性格极为躁动,一进到某个房间,房内马上像炸开了锅一样,喧闹起来。
“由彼生故,令心相续极不静起,是烦恼相”,由此法出生的缘故,令心续起了极不寂静,这就是烦恼相。由这一法令心相续极不寂静,失去了宁静、安定,变得纷扰杂乱,这就是烦恼相。这说明烦恼是以极不寂静为总相,一切烦恼都有此共同特点。下面就据此显明烦恼总相。
“谓若何生,令心相续,极不寂静”,《集论》这一段是说,如果何法生起,就能令心相续极不寂静。“何”指代烦恼,某法生起就令相续极不寂静,这个法指什么?烦恼,烦恼一生就会让心极不寂静,没有了安定。
由此也说明烦恼的总相是令心极不寂静,任何烦恼都有此特点,生起时内心动荡不安,只有制伏烦恼,心才能得静定。常说得禅定或奢摩他能压伏烦恼,这也显明了此义。烦恼是不寂静相,所以一有烦恼心就扰动不安,没有了禅定。只有制伏一切烦恼,消除一切不寂静,才能获得禅定。另外,得禅定也能制伏一切烦恼不寂静。
总之,烦恼是不寂静相。我们可以观察,比如起贪欲时,不论贪人还是电器、财物等,心都是纷扰不安、念念缘想、粘著于境,这时看书看不进,要做点精细的善法或脑力劳动也很难契入,身心不堪能。有经验的家长就知道,如果小孩谈恋爱,学习成绩一定下降。为什么?没谈恋爱时心没有粗猛烦恼,较寂静,学习堪能,一谈恋爱贪烦恼时时现行,心不寂静,身心不堪能,学习就不行。生嗔恚也一样,遇到堵心的事,路上被人白眼,或者有人对自己不恭敬,或者想到小孩不听话等等,起了嗔恚,这时心也是动荡不安,乃至嗔恚没有止息之间,心就一直不安定。其他慢嫉等都如此,内心都有不寂静相。
起了不寂静后,它的作用是令身心不堪能而不能趣入善法。只要有烦恼现行,心就不寂静,很难趣入善法,即使趣入也是表面做,心不能与善相应,这很显然。我们可以观察自己,但凡有烦恼没有止息,即使表面在念佛、念咒、看书,心还是冒着烦恼不安,与善不相应。这时叫修行吗?不叫,叫修烦恼。只有息除了烦恼,心才能安住于善法。
不寂静是总相,由之会导致身心不堪能,因为身心堪能是在静定中发起,最堪能的状况是得到禅定,因此教授中讲:为获得最大的身心堪能,需要修成禅定。这也说明与禅定相违的不寂静会导致身心不堪能,如果严重就完全不堪能。
不寂静相可以在种种烦恼上多观察。不能在自己以外观察,必须观察自心,一天或一段时间中起了多少不寂静的状态。观察得越细,认知力就越强,当某时起了一个不寂静的状态时,马上意识到我起了烦恼,这样就能认识自己处在烦恼态中。不然没学这段法义时,烦恼起了好久还不觉察,甚至别人指出来还不承认,拿借口推脱、赖皮,这是很可笑的,失去了修行人的身份,修行人的工作就是对治烦恼。我们现在就要勇于直面烦恼,在自身上观察认识烦恼的相。宣说烦恼总相就有令学人认识的作用,一旦出现不寂静相,感觉身心不寂静、很扰动,看书看不进、念咒念不进去等时,马上能意识到是起了烦恼。若能认识到这一点,就是学这段法义起了作用。
现今常以“心态波动”等现代词语来描述烦恼态,我们会说:我最近心里波动很大,常起波澜等等。其实什么叫波动?极不寂静,起了波动叫什么?起烦恼!所以不要自欺,如果感觉心里波动,就是起烦恼,作为修行人要用下面的方法制伏烦恼,随顺烦恼是世人的做法。所以今后听到谁说心理波动,就给他换一句话:起了烦恼;如果感觉自己心理波动,就警告自己:我已经在烦恼中,不要认不得!这时到底起的是什么烦恼?还不晓得,得学下面每一个烦恼的相,对应看才知道。比如想着某人某事憎恚,是嗔;想着某人某事心里粘著不舍,是贪;认为自己很了不起,是慢。认识后再运用那一烦恼的对治法。
首先讲烦恼总相,了知后就可以运用来认知是否起了烦恼,这就是总相的作用。这一作用很大,因为总相较容易观察,这种不寂静相马上能感觉到,一旦感觉身心不安稳、不寂静、有波动,就意识到是起了烦恼,下面再进一步观察是起了什么烦恼。如果第一步都没认识到,就想不到具体看是起了什么烦恼,也就不会运用相应的对治法对治,随着烦恼走了,老半天认识不到,甚至十天半月处于烦恼态中还不感觉,所以烦恼总相很重要。
这里并不只是知识道理上的梳理,看起来很规范,分总和别,实际运用时也是这样契入。烦恼总相是最容易用的,先用总相觉照起了烦恼,再用别相观照起了什么烦恼。
下面依《杂集论》解释,不寂静相还有六种差别。《杂集论》是安慧论师对《集论》的注释,注释时将注解融入原文中不分,杂在一起,所以叫《杂集论》,藏文中叫《集论释》。
“不寂静性是诸烦恼共相。此复有六,谓散乱不寂静性,颠倒不寂静性,掉举不寂静性,昏沉不寂静性,放逸不寂静性,无耻不寂静性。”
不寂静性是一切烦恼的共相,它有六种差别:
一、散乱不寂静性,起了烦恼时,有时是心流荡于种种欲尘或妙欲上,放散不能收摄,这是散乱不寂静性。
二、颠倒不寂静性,倒执所缘境为常乐我净时,心是不寂静的。这可以细观自心,比较微细。常说四颠倒执是一切烦恼的根源,起了烦恼肯定有四颠倒,起烦恼时是不寂静相,其中就有颠倒不寂静性。
三、掉举不寂静性,心缘悦意境流散于其中,掉动不安,就是掉举。一般讲掉举是贪分所摄,缘悦意境而转,心缘着五欲享受、家庭圆满、亲人朋友团聚的景象等回忆、设想、缘念,就是掉举,其中就有掉举不寂静性。
四、昏沉不寂静性,内心昏昧不明了。昏沉不是打瞌睡,那是睡眠心所快要现行,它是起烦恼时内心昏蒙,不能觉察境,心不清明的状态。起烦恼时也有昏沉不寂静,心受蒙蔽不清明,这种不清明也是不寂静的。
五、放逸不寂静性,心在染净品的防修上不去做,即不做断恶修善的防护,恶不断、善不修,像这样放纵,即放逸,其中有放逸不寂静性。
六、无耻不寂静性,心没有羞耻,不会由想到自法或他人而羞耻惭愧,无惭无愧,这种不寂静性叫无耻不寂静性。
这里有个问题,六种是俱起还是别别发起?可以细致思维。法相中讲,烦恼心所生起时会有大随烦恼俱起,散乱、放逸、掉举、昏沉都是大随烦恼,因此这四种不寂静性应与一切烦恼俱起。另外颠倒不寂静性也是俱起,因为一切烦恼都是以四颠执为根源而发起,所以生起烦恼时,其中就有颠倒不寂静性。最后无耻是无惭无愧的状态,它遍一切恶法,当烦恼生起时,如果是不善性,其中就有无耻不寂静;如果不是不善的,就没有无耻不寂静。最后一种需要分辨,其他都是俱起。
总之,烦恼总相是不寂静,由此会让心不堪能,不能趣入善法修行,它又有六种差别,生起不寂静时要细观这六种状态。
关于烦恼义,《大智度论》说:“烦恼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烦恼是能让心烦乱,能作恼乱之故,叫做烦恼。)某法出生就能让心烦躁、恼乱,有扰乱自心的性相,就叫烦恼。《唯识述记》也说:“烦是扰义,恼是乱义,扰乱有情故名烦恼。”(烦是扰的意思,恼是乱的意思,合一起就是扰乱,一生起就会扰乱有情的心续,因此称为烦恼。)这实际就是指不寂静,因此烦恼的立名跟总相是相通的。
比如刚才因为网络中断,大家听不了课,我也讲不了,心里烦不烦,有没有生烦恼?如果抱怨法师不负责、网络不行,我也抱怨这里网太差,心都烦乱不堪,这种心态就是烦恼。烦恼就在生活的时时处处中,前面没有忽然就来,就像本来还是晴空,一会儿就乌云密布。现在我们专注善法,烦恼逐渐退去,不寂静也没有了,代表刚刚起了烦恼又消退了。若能这样观察违缘就转为了道用,经历它锻炼了智慧,发现了什么是烦恼,也算是进步。




恭摘|归乡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离线格力琼寺

发帖
171
开心币
171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4:01
《大宝积经》
不如理思维,愚痴无解脱,若如理思维,息广大烦恼。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