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891阅读
  • 3回复

地理“风水”术语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星光
 
发帖
326
开心币
0
好评度
251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9-13
【风水】
以下摘自《中国神秘文化辞典》
风水是个极复杂的概念,它至少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指先人的居处和生存环境。受灵魂不灭观念的影响,古人认为先袓死后仍在另一个世界一—阴世继续生活。因而传统的风水观所汉的居处和生活环境,也包括过世先祖的葬穴及其周围环境。
(2)环境周围话要素如山、水、风、空气、土壤、阳光等相互之目及其与传统人文学说气、阴阳、五行、八卦之间的各种神秘联系;
(3)这种联系所显示和蕴含的居处者目前的生活状况与未来的吉凶祸福,在袓灵祟拜意识驱使下,古人事死如生.甚至把己故先袓的阴世生活环境及其对子孙的祸福看得比自已的生存环境及其吉凶更为重要。因而对先灵的居处环境一阴宅,较之对自己的居处环境—一阳宅,古人在选择与处理上显得更为重视和审慎。风水也由此从死、生的角度划分为两大部分:阴宅风水和阳宅风水。而在许多场合,“风水”的实际含义指阴宅风水。释名曰:“宅,择也,言择吉处而营之也。”然不论对何种环境的选择,古人的目的为了聚气。郭璞《葬书》云:“葬者,乘生气也。”气是万物之源。各种事物皆为气的变化客体,聚气则吉,故能喜旺富贵,失气则凶,故衰败贫死。裹气的关键在乎风和水。《葬书》云:“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清人范宜宾注云:“无水则风到而气散,有水则气止而风无,故风水二字为地学之最重,而其中以得水之地为上等,以藏风之地为次等。”此即风水得名的由来。
以下摘自《风水理论研究》
今人称风水,一般认为语出晋人郭璞传古本《葬经》谓:“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蔵风次之”。又云:“深浅得乘,风水自成”。《葬经》简明概括风水选择标准谓:“来积止聚,冲阳和阴,土厚水深.郁草茂林”。云云。
较早的《育乌先全葬经》,亦有‘风水”之称,云;“内气的生,外气成形,内外相乘,风水自成。”题金丞相兀钦庂注谓:“内气萌生。言穴暖而生万物也;外气成形、占山川融结而成像也。生气萌于内.形象成于外。实相乘也。
明代乔项《风水辨》解释“风水”,有云;“所谓风者,取其山势之藏纳。土色之坚厚,冲冒四面之风与无所谓地风者也。所谓水者,取其地势之高燥,无使水近夫亲肤而已;若水势曲屈而万环向之,又其第二义也。”
明代徐善继、徐善述在《地理人子媭知》中综述前人论说,谓:“地理家以风水二字喝其名者,即郭(璞)氏所谓葬行乘生气也。而生气何以察之?曰,气之来,有水以导之;气之止,有水以界之;气之聚,无风以散之。故曰要得水,要藏风。又曰气乃水之母.有气斯有水,又曰噫气惟能散生气;又曰:外气横形,内气止生;又曰:得水为上,藏风次之;皆言风与水所以察生气之来与止聚云尔。总而言之,无风则气聚.得水则气融。此所以有风水之名。循名思义,风水之法无余蕴矣”。
离线星光
发帖
326
开心币
0
好评度
251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2-09-13
地理“生气”术语解
【生气】
简称为气,亦名内气、五气、阴阳之气。气是六合大初之清气,化而生乎天地万物者,乃万物之源。生气即太初清气的形态之—,郭璞《葬经》;“葬者,乘生气也。”注云:“生气即一元运行之气,在天则周流六虚,在地则发生万物,天无此则气无以资,地无此则形无以载,故磅礡乎大化,贯通乎品汇,无处无之而无时不运也。”一气化而生阴阳,折而为五行,故亦名阴阳之气、五行之气。《葬经》云:“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因其行乎地中,其形不见,故又名内气。风水家认为内气行则万物发生,内气聚如山川融结,故土为气之外体,水为气外形,是以山水之势行,即气脉之行,山水之势止,即气脉之止。山水之奇秀明丽者,乃地中吉气即生气所融结。《葬经》所谓“内气横形,外气止生”即指此意。风水家又认为,人与父母之身体,皆为生气凝聚而成,子嗣为父母所生,体气有相通之处。父母亡后,葬之于灵气聚钟之地.则父母之形体不仅不腐,反可受气,父母之本骸得气,其遗留之体—一子嗣则以体气相通之故而能感受生旺之真气。《葬经》云:“经曰:气感而应,鬼福及人。”注曰:“形穴既就,则山川之灵秀.造化之精英,凝结融会于其中矣。苟盗其精英,窃其灵秀,以父母遗骨葬于融合之地,由是子孙之心寄托于此。……以人心之灵合山川之灵,故降神孕秀,以钟于生息之源,而其富贵、贫贱、寿夭、贤愚、靡不修系,至于形貌之妍丑,并皆自象山川之美恶。故嵩岳生申,尼丘孕孔,岂偶然哉?”因此所谓葬事,即以父母之体葬于山川灵秀一 生气凝聚之所.以期己身及子嗣感应其生气受福。是以风水之事,举凡寻龙脉、察形势、觅星峰、辩水源、测方位、定穴场、倒仗放棺究深浅,诸如此类,其最终日的,即是求乘生气。

星光补充:
徐之瑛在編輯《地理天机会元》一书时极推崇《葬经》,其注文云:“地理诸书世传充栋,求其术臻神妙者,而《葬书》为最理极。”郭璞《葬经》的“葬者,乘生气也。”乃是开篇的笫一句话。夫葬者,乘其地之生涌也。生气行乎其中,有聚有散,有顺有逆,有起有止,有强有弱,有浮有沉,有正有杂。乘风则散,界水则止,惟在审察、详辨、弃就、乘接之得宜。凡地理,先明其理气,察于阴阳,熟于山川,辨于脉息,然后以逆顺而控善恶之用。山水者,阴阳之气也。
离线星光
发帖
326
开心币
0
好评度
251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2-09-13
地理“藏风”术语解
【藏风】
指穴场必须垣城完整,拱护周密,不使外风荡刮穴场而生气飘散。风水家认为,生气因水而聚,因风而散,故风水之法,得水固然重要,但若穴不避风,生气随之散逸,得犹如不得。郭璞《葬经》云:“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注曰:“┉及其止也,必得城郭完密,前后左右环围,然后能藏风而不致荡散之患,经曰:‘明堂穴水如惜血,堂里避风如避贼。’可不慎哉?高垅之地,天阴自上而降,生气浮露,最怕风寒.易为荡散。如人深居密室,稍有罏隙通风,适当肩背,便能成疾。故当求其城郭密固,使气之有聚也,是以堂穴之四维四正前后八方,须当求其完密而无空缺,使生气避风而凝聚,一有空缺,则风荡穴场,不惟无吉,反致灾殃。以砂论之,要如:案砂不有,则明堂倾抵御,凹风前来,堂气难收,主贫穷败绝。玄武藏形而无乐托之山,主长房伶仃孤寡。白虎空缺则凹风右灌,主弱弟幼于,败绝夭亡,两肩凹风主败绝,两足凹风主破家。故廖瑀《泄天机·安坟入式歌》云:“第三最忌凹风穴,铁定人丁绝。”但平支之地、生气沉潜于地下,自下上升,不怕风吹荡散,故穴虽在于旷地;八面无蔽,亦无害于生气凝聚,是以强风唯以山垄之穴言。
离线者行孙
发帖
2147
开心币
0
好评度
5739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2-09-14
谢谢星光!!!!
你的帖子,有时间回复。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