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10阅读
  • 4回复

五戒的常规解释(要知道,修行的人守五戒是保护自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914
开心币
0
好评度
390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9-06
【五戒(梵pan~ca s/i^la^ni,巴pan~ca s/i^la^ni)】
谓在家男女应受持的五种制戒。即不杀生戒、不偷盗戒、不邪淫戒、不妄语戒、不饮酒戒。《大毗婆沙论》名为五学处,《大庄严经》名为五大施,《俱舍论》名为近事律仪。

佛制初以皈依佛法僧之在家众为优婆塞(或优婆夷),及至制戒,更教应受持不杀等五戒,即受持三归五戒之在家众,方称优婆塞。故《毗尼母经》卷一云(大正24·802b)︰‘优婆塞者,不止在三归,更加五戒,始得名为优婆塞也。’

关于五戒的分受与具受,各经持有不同的看法,如《增一阿含经》、《优婆塞戒经》及《大般涅槃经》等提出了分受之说。《萨婆多毗尼毗婆沙》、《杂阿毗昙心论》则认为所谓少分行、多分行、满分行优婆塞之说,乃欲明持戒功德之多少,并非有如是受戒之法,故不允许分受。

此五戒中,前四者属性戒,后一者为遮戒。又前三者在防身,次一在防口,后一种通防身防口,在防护前四者。故《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云(大正23·506c)︰
‘优婆塞五戒,几是实罪?几是遮罪?答曰︰四是实罪,饮酒一戒是遮罪。饮酒所以得与四罪同类结为五戒者,以饮酒是放逸之本,也能犯四戒。(中略)于众生上得四戒,于非众生上得不饮酒戒。’

◎附︰续明《戒学述要》下篇〈律仪别述〉(摘录)

近事男女有五学处︰

(一)离杀生︰亦云不杀生。上至诸佛圣人师僧父母,下至蜎飞蠕动,微细昆虫,凡有命者,不得故杀。此不杀生戒五缘成犯︰(1)是人,简非畜生等,(2)人想,(3)杀心,(4)兴方便,(5)前人命断。故虽云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然其中有重有轻,不可一例。若杀父母师僧圣人,是为逆罪,此罪深重。若杀余人,名犯根本性罪,不容忏悔。若杀诸非人,名犯中罪;若杀畜生,名犯下罪。此中下之罪,皆可忏悔。故杀生虽同,然应详细分别。又世人多以不杀生与不食肉等量齐观,虽云心出等慈,然有不明杀生成罪之惑。以致讹风久传,致令多人不敢进受五戒,为碍殊重。今案︰若创受五戒,即发大菩提心,禁断肉食,此为最善。若或未能,则律许食五种净肉,不违近事律仪,智者应详。勿因事胶着,翻成进道之障碍为得。

(二)离不与取︰亦云不偷盗。凡他人之金银财物,乃至一针一草,不得不与而取。若常住物,若信施物,若僧众物,若官物,民物,一切物,或夺取,或窃取,或诈取,乃至偷税冒渡等,皆为不与而取。此不与取戒,以盗僧物得过最重。此戒具六缘成犯︰(1)他物,(2)他物想,(3)盗心,(4)兴方便取,(5)值五钱,(6)离本处。六缘具足,失无作戒体,不通忏悔。盗四钱以下,及盗鸟兽等物为轻,可以忏悔。

(三)离欲邪行︰亦云不邪淫。居家学佛,未能全断淫欲,只许于正常夫妇配偶间行之,此外一切女人不得故淫,名离欲邪行。若出家学道,应全断淫欲,则名离非梵行。佛于近事律仪唯依离犯他妻建立学处,不依离犯自妻者,以‘欲邪行性罪所摄,世所讥嫌,余非梵行,虽性罪摄,非世讥嫌,故此不制’。又,‘于他妻等远离则易,非于自妻,谓处居家,妻子围绕,昼夜习近,恩爱缠心,不能受持远离习近内真不净,外假庄严,如画粪车,自妻骸骨。离欲邪行易防护者,谓求他妻难遂心故’。复次,‘若诸圣者经生不犯,立近事戒,于自妻不尔。所以者何?犯自妻有三︰谓从贪嗔痴生,经生圣者虽不犯从痴所生,痴见品摄故,圣者已断,而犯贪嗔所生,是故不立’(文见《婆沙》卷一二三)。《俱舍》颂亦云︰‘邪行最可呵,易离,得不作。’此中或有疑云,若童子时受近事戒,至少年位方娶妻室,彼于此妻先亦得戒,今虽与之结为夫妻,行非梵行,然不犯戒,以昔于受近事戒时,‘得由别分,非总相续,先所受得离欲邪行,非谓离非梵行,今如何犯?习近自妻,非邪行故。谓一相续别分有多,所遮所行,别故无犯’。《俱舍》颂云︰‘得律仪如誓,非总于相续。’若在家男女,能进而受持远离非梵行等五种学处,是为受持增上五戒,得名为最胜优婆塞、优婆夷,然非离先所受五戒律仪更别有体。此邪淫戒三缘成犯︰(1)淫心,(2)是道,大小便道口道随一,(3)事遂,入如胡麻,即失戒体。

(四)离虚诳语︰亦云不妄语。凡不如心想而说,皆是妄语。妄语有大小︰如见闻觉知言不见闻觉知;不见闻觉知言见闻觉知等,是名小妄语;可通忏悔。若未证圣果,而言我得须陀洹果等;乃至实未得定、见好相等,而言得定见香见花见菩萨声闻天人神鬼等,皆大妄语摄,犯则罪重,名不可悔。详明语业,总有四支︰(1)妄言(亦云虚诳语),(2)两舌(亦云离间语),(3)恶口(亦云粗恶语),(4)绮语(亦云无义语)。

近事戒中唯以妄言立为学处,不依余三。此有多说︰(1)‘虚诳语性罪所摄,讥嫌最重。离间语(旧云两舌)等虽性罪摄,讥嫌少轻,故不立为近事学处’。(2)‘离虚诳语易可防护,非离余三。谓处居家御僮仆等,难可远离离间等三,及身业中捶挞等事’。 (3)‘作虚诳语业道最重,余三少轻,故不立为近事学处’。(4)‘唯虚诳语能破坏僧,故立学处,余三不尔’。(5)‘若诸圣者经生不犯,立近事戒。圣者经生必定远离虚诳语业,非余语业。所以者何?余语有三,谓从贪嗔痴生。经生圣者虽不犯从痴所生,痴见品摄故,圣者已断,而犯贪嗔所生,是故不立’(文见《婆沙》卷一二三)。《俱舍》则谓︰‘以开虚诳语,便越诸学处。’谓为防护行者犯罪以后,以虚诳语否认自己所犯学处,故虚诳语立为近事学处。《成实论》云︰‘是事(指离两舌等三种语业)细微,难可守护。又,两舌等是妄语分,若说妄语,则已总说。’故知两舌等虽不立为近事学处,然已摄于妄语之中,犯非无咎。此虚诳语五缘成犯︰(1)所对是人,(2)是人想,(3)有欺诳心,(4)说自证圣果及见佛见鬼等,(5)前人领解。即名失戒。

(五)不饮酒︰酒能致醉,令人神志昏迷,故一切酒不得故饮。若有重病非酒莫疗者,白众或白师后方许饮服。自既不饮,亦不得教人饮。制酒、酤酒,尤非所应。此近事五戒,前四是性罪,不饮酒属遮罪。

[参考资料]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大智度论》卷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四;《成实论》卷八;《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二;道端良秀《唐代佛教史の研究》第三章;中村元《原始佛教の生活伦理》。
世间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开心就好~~~~~~呵呵!
发帖
1914
开心币
0
好评度
390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2-09-07
我以为:不论是修炼的、修行的,要是能按照五戒去做,会事半功倍的!
世间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开心就好~~~~~~呵呵!
离线大海水
发帖
2016
开心币
0
好评度
656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2-09-07
但是兄台可能犯了妄语戒。见内:
兄台对密宗有看法,但兄台尚未到登地的地步,所以从理论上说你有可能对密宗判断错误,哪怕只有1%的可能判断错误,所以我认为兄台还是不要谈论密宗的好,不管是肯定还是否定,因为万一你是错的,你犯的罪是很大的,所以我认为哪怕你有99。99%的把握还是不要谈密宗了,等去了极乐世界您再向佛印证您的想法,如果佛说密宗不是佛法,您在回来批判密总也不迟。我想不谈论密宗不会减损您的功德,有些东西的确不是我们未开悟的人所能评价的,我看到许多开悟的大德谈到密宗也是非常谨慎的,害怕自己说错话,望兄台三思,先去了极乐世界再回头探讨密宗真伪的问题。
开心快乐
发帖
1914
开心币
0
好评度
3908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2-09-07
很奇怪的是:我什么时候批判“密宗”了?嗬嗬~~!
0.001与99.99之间的关系,佛祖自会判断的!嗬嗬~~~!
我已经请示过了,我就是要批判那些不守五戒的自称是佛弟子的人们。不要害怕,下地狱的还不知道是谁呢?
就是再回到这个世界,我还是以五戒作为修行的根本。
佛说:末法时代,以戒为师。
这个恐怕是魔弟子们最怕的吧!嗬嗬~~~~~~~~~~~~~~~~~~~~~~~!~!!~
世间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开心就好~~~~~~呵呵!
发帖
1914
开心币
0
好评度
3908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2-09-07
我奇怪:怎么宣扬守五戒就能是1%的妄语戒~~!呵呵~~~
但是兄台可能犯了妄语戒。见内:

兄台对密宗有看法,但兄台尚未到登地的地步,所以从理论上说你有可能对密宗判断错误,哪怕只有1%的可能判断错误,所以我认为兄台还是不要谈论密宗的好,不管是肯定还是否定,因为万一你是错的,你犯的罪是很大的,所以我认为哪怕你有99。99%的把握还是不要谈密宗了,等去了极乐世界您再向佛印证您的想法,如果佛说密宗不是佛法,您在回来批判密总也不迟。我想不谈论密宗不会减损您的功德,有些东西的确不是我们未开悟的人所能评价的,我看到许多开悟的大德谈到密宗也是非常谨慎的,害怕自己说错话,望兄台三思,先去了极乐世界再回头探讨密宗真伪的问题。

───────────────────────
开心快乐


您以为我不知道极乐世界是什么,就拿这个吓唬我,因为还没有从极乐世界回来和你吵架的。嗬嗬!
我就是不明白,不守佛教戒律的会是佛弟子?
世界上很多批判佛教的,也没见您那他们怎么样!
世界上很多宗教,没有这样不叫人说一点不是的。这个根本就不是佛教徒的态度。嗬嗬!
五大根本戒,自己不守,还算罢了,坏了佛弟子的修行根本,这才是罪大恶极!
世间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开心就好~~~~~~呵呵!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