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道论
非明师之教不能得真传
道家修神炼丹术最重师传。所以尽管《道藏》洋洋千万言,看起来好象
无有不成功的修行者,纵观青史,得其真缔者真可谓凤毛麟角。?
究其根本,难得阴阳相合者为终也!书者,阳性之精练也。受其阳不得其
阴,终会因阳性漂浮不定而难生根。其阴者,修行过来人也即是写书人的内在
感觉也。识不出来和不好说是两种绝然不同的事情。?
说不出来是因为过程太微妙,是一种潜在的物与人的交流。其过程属阴
性的一面,你不处于相同的状态你就无法把握。?
《淮南子·道应训》里有一段桓公和木匠轮扁的对话,把这个意思说得最
为清楚:?
轮扁:“您所读的是什么书?”?
桓公:“是圣人的书。”?
轮扁:“那个圣人在什么地方?”?
桓公:“已经死了。”?
轮扁:“那么,您所读的只是圣人的糟粕罢了。”?
桓公:“我在读书,你一个木匠竟敢讥讽我,你说得出理由来,还则罢了
,如若不然,我可要你的命!”?
轮扁:“是的,我有理由。拿我造轮子的例子来作一个说明,斧头挥动得
太快了则感到很苦,而且砍不进去,挥动得太慢了则感到轻松,又做得不够完
好。要挥动得不快不慢,得心应手,那才是至妙的境地。但这种境地,我无法
传给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也无法从我这里学到。所以我现在七十岁了,还要亲
自造轮。圣人所说的话一样,事实真象说不出来,已被圣人带到坟墓里去了,
所剩下的只是一些糟粕罢了。”?
轮扁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真正的精华的事物,语言文字是无法表达的。反
其推论,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达的,那就不能代表所描述事物的全部精华。因此
圣祖师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是这样一个道理,因此
圣祖师只教人们无为、无我、无欲、居下、退后、清虚、自然……为的就是让
人们在这样的修为引导下进入一种把握宇宙事物全貌的状态。这种进入的方法
俗称之为德。因此说修德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进入这一种状态的目的地
是道。?
不好说,是因为天机难泄。前辈们的丹经书籍大都象言假义从不明说,一
则是人心不古,二则是时代的局限性。作为第一点原因,后文中的阐述会交
叉地涉及到。第二点作一简单的解释。?
历史在前进、事物在变。世界上也没有不变的事物。修神炼丹术同样也不
例外。过去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薰陶和影响,都很注重内在性情的修养,特别
是修行人更是很敏感于潜在运动的存在,只要稍加点化就易入道。然而阴阳的
运转总是相反才相生的。你注重于隐性的事物,出现在眼前的却是明显的事物。
反之则亦然。因此看起来那么多导人入道的著作似乎只要钻进去了就能大道在握。
实际却相
反。?
现代人被外在的物欲所牵制影响离内在的修为之路越来越远,却又出现了
气功的热潮中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空前局面,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也
说明尽管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识神和元神和分离越明显,其潜在思维对道的了
解欲望就越高。这也是相反相生。?
因此诚心向道的诸位赤子应当从这矛盾百出的一段话中找出你自己真正
的位置来。?
吾不提倡法古,因为那不是这个时代的全方位适应。我们需要做的是让糟
粕向精华方面的转化。师父曾经说过:“吾传五千言今成糟粕,然糟粕宜能
化养众生。读通五千言者,正果,大器,贵、福寿、德(得)分五等。”?
《抱扑子·勤求》中说:“夫人坐受精神于天地,后禀气血于父母,然不
得明师告之以度世之道,则无由免死。”真正的明师在你禀气血于父母之前就
已经在引导你的元性或元神。你来到天地之间以后,师父又得循循善诱,立信
于命中。到你初涉道门也离不开师尊的苦心安置,特别是阴阳两个空间的传授
更是耗尽师尊的精力,我们若不尊师重道,真是天理难容。?
以上这一段话只是余修行中所看到的师f父在培养一个普通弟子过程的高
度缩写。各位同仁当你进入一定的境界后,你也会看到你的师父是怎样培养你
的。
尊师重道的真正涵义
修道练丹首当先要从炼神下手,这主要是因为要符合道的运转原则。先无
后有,道无形,而身为有形。无形属阴有形为阳,反之则道动之。以我有形之
身顺从无形之阴。最基础的就是从自己的无形之神修起。?
修行的人一开始接触的功法都是有为功法,作为手握一块敲门的砖来说,
有为功法是必不可少的,进了道门之后还需不需要这块砖,完全要看你的实际
进修道的进展需要。?
因此刚入门修道者,当善待己学之法门,悟透其本源法理、精诚致一,自
然开窍。?
还没有学过任何门经功法的人,当精选一内外兼修、性命双顾、阴阳顺逆
的功法加以悟通后自然得法。练功修道就是要反朴归真,如果不在有形的功法
中发现无形的苗头,就证明你对接触的第一种功法没有悟出其中真缔来。?
我这里只说悟不说练,练是有为有形的运动,悟才是无为无形之源,只有悟
才能生出无限的灵感、灵动、灵机、灵活、灵玄来。?
对一门功法能做到如同掌股之上的宠物了,你就能做到返朴。返朴,你越
是直接地参悟任何一门功法的实质,你越能感到其本质的相互和简捷,你若能
摒弃糟粕而保存精华,那么你就归真在望。因为任何功法的源本都是来自于
道。道是至简至朴的。
? 在气功的高层次中看待所有功法,他们的目标是殊途同归,万法归宗的,
那就是尊师重道忘我无为。因此《周易·系辞下》曰:“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
而百虑。”为了一个目标,走着不同的路而已,只不过这个目标不在人生之路的
前端,而是在我们身后。因为“人”总是背“道”而驰的。不向后则不足以为道,
吾在后文《玉真通解》将详叙这个道理。?
修行人如果长期眷恋于有形功法的研究和修为,就如同少儿们玩耍沙器一
般,垒成的玩具尽管逼真可爱,却总不是真,一旦沙器中的水份减少,不可避
免地要坍塌。这水份就如同人的精神,身体就象一堆沙,本质上是经不起一玩的。?
(沙器:儿时用沙堆成各式玩具状,如房子,用具等等)?
各位会问:“你所说的该如何下手,何法可循?”将忘我无为意思变通
发挥一下这就成了以下几句:?
以神行实,?
以形入空。?
缘由天空,?
福由自省。
没有练过功或练过一般的‘气’功却未接触过玄信号的人,他们是分不清
虚和实的关系的,总以为实和虚的位置关系固定不变,将虚我当作实我来紧握。
即把有限感觉的色身看得太实,总以为所见所闻都为实,无形中就在施放自己
的精、神,到头来结果是神蚀精尽。?
练过功有一定玄意识基础的人却难以分清事物的形和名。对前人载于史册
或流传于世的一切无形或有形的功法或事物强之以名。须知名是有时代的思维
烙印的。用过去了的思维结果来形容和展示现在的问题,特别是气功的高层次
问题,其结果不是落于窠臼就是怀疑和抛弃。?
落于窠臼是指迷而信之不能自拨;怀疑和抛弃则是全盘地加以否定。这些
方法作为一个修道者都不可取。?
形有无形与有形,名有真名与假名。若是有心去较真,如堕五里云雾中。
唯有以无为清静我本心,管他有形无形,有名无名,我均于无中来,不在有中
求,则灵感自然生于本心,很多事情会灵动自悟的。?
以神行实,说的是以下意识来处理实际问题。有时这下意识有内有时在外
,吾指的是练功有一定基础之人的内外。我们只需收集身体和周围环境发生
的效益和信息来检验其实际。特别注意不要产生要求见其于无形中的本心(想
法)。?
以形入空。当本心一清静,身体这个形自然处在空待灵生的境地。这象一
张白纸你可以在上面画最美的画。高功师傅怎样给你加功和强的信息都不会出
任何意外,你的形中已经无‘意’了,怎么又会生出‘外’来??
缘由天定。任何事物的运动和存在都是有定数的。就是随机性最大的人的
思维活动在内也是有定数的。我们的每一个想法也都有定数。?
我们自己周围出现的人、事、物与自己的发现与否和其中的联系决非偶然
。过去称之为缘份。修道的人特别要重视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从其阴阳变化中
看对我的修道具有何种暗示。其外的举手投足,其内的变境虚幻都是发现缘份
的地方。?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惮然而善谋。天网恢恢,
疏而不失。”不失其报恶,也不失其报善。在修道中的因果也是天道的使然。
?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有是就必然生非,有
恩就少不了有怨相伴。要想有德性就得‘公平’,要想生福就得本心自省,要
想保福就得本行少说话。人不但要明白自己的缺点,还要明白自己的弱点,为
的就是明心见性。?
过去有一种练神的功法中叫做“九玄转功”,其基本方法就是默想练功的
道友数位,化作明镜数面,从中以观我形,三年一度,共需设九度,这镜子均
由天定而生,由自己的神按层次排定,随本心的修为高低照见自形。三九共需
二十七年,不到一定时机,师傅的考验的需要,和人生返朴归真,返老还童都
需要与长成近似对等的时空之原因,确实不能达到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