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622阅读
  • 26回复

专题访问:幸福、快乐、安定的泉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呆子
发帖
678
开心币
0
好评度
1195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2-03-21
呆子愚笨,读书读成了书呆子,只待高明指教了
“甲子气燥浊,丙子气燥阳,戊子气湿浊,庚子气燥寒,壬子气清寒”
离线谈笑风生
发帖
62
开心币
0
好评度
298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2-03-21
归老会。!!!!
股票期货外汇拐点核心交易法面授
 
离线大海水
发帖
2016
开心币
0
好评度
6566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2-03-21
冬木见火方活。冬天的卯木不见火是不受生的。
开心快乐
离线风过无痕
发帖
178
开心币
0
好评度
1969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2-03-21
对亦非,错亦非。佛说:不可说,不可说。
天地俯仰须臾间,大道源流五千年。 河洛精蕴谁解得?不信今时无古贤。 韦编三绝追先圣,数传薪火有逸卷。 莫道经纬等闲事,粒米也藏万重山。
离线蒙刚
发帖
476
开心币
0
好评度
2146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2-08-09
(第二卷)
專題訪問:幸福、快樂、安定的泉源  (第二卷)  2001/9/27  台北光啟社  檔名:21-111-02

主持人:歡迎各位觀眾、諸位大德再回到節目當中,我們繼續再向我們的淨空法師來請益。很多生活上或者是在宗教修為上面,個人行為舉止上面,我們需要修正,甚至是找回一些答案的這一段訪問。

我們再來請教淨空法師,剛剛在前面一段結束的時候,我們講到,還是回到宗教本質,我們要去求大智慧,求生活上面,甚至我們要開始學《弟子規》,真正落實,因為先前您的說法,就是生活與倫理這個部分的教育。可是現在也有很多亂象,就是有一些人會假借宗教家的名義、宗教的名義自成一格。比方說台灣曾經鬧過的顯像館,或者是說像一些自稱為是什麼上人,各種各種名目的人出現。可是在這當中,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有很多金錢上的奉獻,有點像斂財,甚至讀過很多書的人,也會跳進這個圈套裡面。是不是也請法師用比較淺顯的方式來告訴我們,我們怎麼樣才能夠去認識真正所謂宗教的本質,而不會被邪魔歪道他的這些表象所矇騙,而在裡面花費很多的金錢,甚至是迷失自己的本性。

淨空法師:這個問題的根本在對於宗教的認識,如果你對它沒有正確的認識,你就是迷信,迷信當然會上當,當然會被人利用。今天信仰宗教的,無論是哪個宗教,迷信的太多了。這是一個嚴肅的問題!所以佛家啟蒙的經典,我這兩天在台視所講的《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這一部小經典是佛教的入門,就跟儒家的《弟子規》一樣。佛在這小部經裡面,第一句話就教導我們,「求明師受戒」。這是什麼?你想接受佛陀的教學,你首先要找一個好老師,這是頭一個條件。你沒有好老師,你到哪裡去學?

好老師我們不認識,得要有人介紹。像中國從前古代的時候,小朋友不懂事,不知道哪個是好老師,父母有責任替兒女選擇老師。老師教學生做人的道理,教孝,教孝悌忠信,父母教兒女尊師重道。所以我想到這一樁事情,我就非常感慨。我這個年齡還念過幾個月的私塾,那個時候大概是六、七歲的時候,印象非常深刻。這個私塾是在我親戚的一個祠堂裡面,我們住在鄉下,但是我們鄉下文風很盛。諸位也許聽說過,中國明清時代的桐城派,我們就是屬於桐城派的範圍。鄉村裡面的小孩都念書,都會寫字,一般講的作詩寫對聯大概都學過。但是我接受這個教育時間就很短,大概只有幾個月,不到一年。我們上學的那一天,我父親帶著我,父親帶著一點禮物供養老師。

主持人:束脩。

淨空法師:這個祠堂的殿堂當中供一個大牌位,「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神位。我們進去,我父親在前面,我跟著他後面,向孔子的牌位行三跪九叩首的禮,這是清朝見皇帝的禮。行完禮之後,請老師上座,我父親在前面,我跟在後面,對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的禮,然後再送上禮物,聽老師的教誨。我們小孩看到父親對於老師這樣尊重,我們還會不聽話嗎?尊師重道是這樣教的,現在沒有了。現在老師要是認真教學生,家長還去告狀,這成什麼話!我們在那個時候,老師懲罰我們,打了我們,罰了我們,回家哭哭啼啼回去,回來告訴家長,家長第二天去謝老師,還送禮。不一樣!今天教育全盤失敗,教育沒有了,人跟禽獸沒有兩樣。說老實話,人還不如禽獸,你說這個世界怎麼救法?神仙都救不了!歸根結柢的問題,那個根就是教育,我講的這四個教育。從前,你不要看這個皇帝專制,真的有它的好處,他把這四個教育搞得很好,國泰民安。到末年的時候,這四個教育一出問題,他這個朝代就被滅亡。仔細想想,真正的因、真正的根在這個地方。

孝親尊師是佛陀教育裡面最重要的中心課題,所以一開端就教給我們,你要「求明師受戒」,接受老師的教誡,真正的好老師。我學佛算是非常的幸運,沒有走冤枉路。介紹我入佛門的是方東美教授,在輔仁大學博士班講過「華嚴哲學」,在台大講過「魏晉佛教」,講過「隋唐佛教」。他把佛教介紹給我,告訴我:「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被他這一句話勾引到佛教來了。這一入佛門,我這個運氣真不錯,大概不到一個月,我就認識章嘉大師,所以我佛學的基礎是章嘉大師奠定的,我跟大師三年。大師圓寂之後,我就認識李炳南老居士,我跟他十年,我學的東西很單純,一點都不複雜,真的是佛家講的「精進」,精純、有進無退。所以老師是你修學成敗的關鍵,你不選好老師不能成就!

主持人:可是我們怎麼知道他是不是好老師?因為這些人,這些我們可以把他當作人世間的這種騙人的妖魔鬼怪,他們演好老師演得很像,我們凡夫肉眼也看不出來,這要怎麼分辨?

淨空法師:你仔細觀察他的言行,我們中國古人常講「聽其言而觀其行」,他的言行相符,大致上就不錯了。譬如說最簡單的,佛家教人「覺而不迷」,你看看他是不是這樣;「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是佛教人的總原則、總綱領:「覺、正、淨」。你仔細觀察,他像不像?他還會不會被這個社會外面境界所污染?會不會受外面環境的影響?你去觀察這個。他如果眼見色、耳聞聲,對於外面花花世界,他確實不動心,他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智慧。你問他,他不是不知道,他樣樣知道,如如不動,沒有一絲毫貪求的意念,這是他有定功。他在境界裡如如不動,清清楚楚,這是有道心。

再觀察佛家教人修行的基本法,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為,把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這叫修行。佛家基本修行的項目十條,「不殺生」,你觀察他是不是做到?特別觀察什麼?蚊蟲、螞蟻。蚊蟲咬他,你看他殺不殺牠。蚊蟲咬他,一巴掌打死,這不是善知識。我們要不要跟他學,要考慮。蚊蟲咬他,他歡喜布施供養,蚊蟲來,牠要來吃飯,我們常常幫助別人、救濟別人,牠要來的時候,我們布施牠,供養牠,歡歡喜喜。你把牠趕走,多差勁!人家來求你幫忙,你不答應,把牠趕走,錯了!看看他對小動物有沒有愛心。「不偷盜」,看他有沒有佔別人便宜的念頭,如果有佔別人便宜的念頭,這是盜心。特別觀察他,看他偷不偷稅?如果還想盡方法走法律漏洞,偷稅,他的盜心沒斷。所以仔細一觀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他處事待人接物,有沒有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哪個是善知識、不是善知識,不是清楚了嗎?所以要教,你不學不會。

實在找不到,找古人。從前李炳南老居士介紹我,學印光大師。印光大師不在世,《印光大師全集》在台灣許多地方很容易找到。讀他的書,依照他的話去做,那你就是印光大師的學生。所以現代人找不到善知識,找古人。這個方法最初是孟子,孟子私淑孔子,他對孔子很佩服,但是那個時候孔子過世了,孔子的著作在,他專門讀孔子的著作,專門學孔子,學得很像。所以中國人尊稱孔子為「至聖」,孟子是「亞聖」,他學得太像了,跟古人學。往後這個例子開了,在歷史上成就的人很多。司馬遷學左丘明。左丘明的《左傳》,專攻《左傳》,專學《左傳》,他學成功。韓愈學司馬遷,司馬遷《史記》,韓愈成為唐宋八大家的首領,專門學《史記》。專讀這個書,專門學這個書,他都是有成就。在佛教裡面,明朝末年蕅益大師,他學蓮池,蓮池已經過世了,蓮池大師的著作在,專讀他的書,專學他的為人,把他的教訓統統落實在自己,這是真正蓮池弟子!所以很多好的榜樣,今人找不到找古人,古人不會拒絕你。

主持人:古人手上也不會戴勞力士鑽錶,這個很重要。其實有一個很簡單的方式,我們可以觀察,就是說,像法師剛剛講的,如果說他有盜心,他對這個人世間還有很多的貪戀在裡面的話,比方說穿金戴銀,濃妝豔抹,然後出門開好車,要吃好東西,跟信奉他的人要很多這些東西的話,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觀察之一。就像我們的法師,我剛剛以為法師喝的是茶,結果在休息的時候,打開來就只是白開水,但是他可以喝得這麼怡然自得,讓我覺得他那杯茶好好喝,很想把那杯水拿過來喝。

好!我們再繼續下去來問。我們講到宗教本身,您剛講到宗教教育,就是在告訴大家一切都以善心,然後一切都以感恩的心來面對這個社會大眾,或者是各種生物。可是近來剛好也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在九一一那天攻擊美國的這個恐怖事件,當然大家在新聞上看到的就是,他是由回教聖戰所組織的這些恐怖分子來做這樣的攻擊。當然在美國的本土裡面也說了,大家不要對回教徒攻擊。我想我們先不要講到攻擊的部分,就我們對回教的了解,我希望藉由師父的口中,能夠讓我們聽到,到底回教是什麼?就像您講,其實我們對他們的誤會也很多,因為遠,大概很少人會去中東吧!真的遠。他們的生活環境各種的,我們也聽過一種說法:回教的人其實很慓悍,他們是左手《古蘭經》,右手彎刀,你不相信我,彎刀就砍了你的頭,到底回教它是怎麼回事?阿拉是不是真的像您所說的,他是很慈愛的?還是被人為的方式給扭曲?

淨空法師:「伊斯蘭」是阿拉伯文,它的意思就是和平,所以它是仁慈的,是和平的。《古蘭經》裡面確實有提到聖戰,這個我們是讀過的。「聖戰」是什麼意思?聖戰是防禦,不是攻擊。他們教義裡頭,敵人攻擊我們,我們應當抵抗,應當保衛自己,這叫聖戰。所以我們中國過去跟日本的八年戰爭,我們叫抗戰,如果用伊斯蘭的話就是聖戰,我們不是侵略戰爭。

主持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淨空法師:對,不錯!我們是保衛戰爭,自衛戰爭,這叫聖戰。不能把它的意思錯會了,它確確實實是和平的。經典裡面充滿了愛,教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怎樣做人,怎樣處世,怎樣與一切大眾和平相處。我接觸伊斯蘭教的朋友不少,他們的宗教領袖、傳教師我也認識很多,我們在一起都是非常好的朋友,彼此都能夠建立互信,這非常重要,互相尊敬、互相敬愛、互相信賴、互相合作。

去年新加坡伊斯蘭教,他們要建立一個學校,這個學校校址原來是租的,最後屋主願意把這個學校校址賣出來。他們在籌款,籌款的時候,這個數字就相當多,他們回教主席來找我,希望我幫助他七十五萬。七十五萬數字很大!我說這個我沒有能力,然後我們就給他想個辦法,我說我們邀集新加坡九大宗教,我們來合作替你籌款。我們舉辦一個「義走」,七公里一個圈,我們義走,人很多,每個人手上拿一個旗子,旗子是我們自己教的,有佛教、有錫克教、有印度教,很有趣味。我們走一圈之後,在一個很大的廣場裡面做義賣活動,大概有六十多個攤位,這一天義賣下來一百多萬,超出他們的理想,做得很成功。我們主動的來幫助他們,我們有事情他們也會幫助我們,宗教之間一定要建立互相信賴、互相合作,要彼此尊重。

我跟他們往來,我舉最淺顯的比喻給他講,我說我們宗教不同,就像我們一個身體,身體是個整體,不同的宗教就是不同的器官,我說佛教是眼睛,基督教是鼻子,回教是耳朵。如果不平等的時候,我眼睛第一,鼻子第二,耳朵第三,你們想想這個人就不健康了,這個人就有病了。只有我沒有別人,死路一條,你活不了。正當的道理是什麼?各個第一,我眼睛第一,鼻子也第一、耳朵也第一,我是健康的。所以大家要有這個觀念,每個宗教都第一,沒有第二,每一個族群都第一,也沒有第二,所以在佛經裡面找不到第二,各個都第一,所以他健康。我們國與國之間,每個國家都第一;族群與族群之間,每個族群都第一。我們的經典,佛經第一,《聖經》也第一,《古蘭經》也第一,這大家平等,歡歡喜喜在一起。我第一你第二,非打架不可,怎麼擺你都擺不平!所以個個第一,我是這樣跟大家提倡,他們都樂意接受,很歡喜跟我交往。人與人之間各個第一,國與國之間各個第一,哪裡還會有戰爭?這才是解決問題根本的理念,根本的方法。

主持人:宗教本身給我們是大智慧,可是真的要有大智慧的宗教家,然後來跟我們講述這些真知灼見的道理,不然一般凡人就很容易在宗教跟宗教之間劃地自限,然後彼此就仇視。「你那個哪裡比我好?你們還吃肉,我們不吃肉!」這一類的比較。但是事實上他們這個中心思想,就像法師剛剛開示的,其實都是一樣,都是良善的,都是平等的。我覺得法師的形容非常可愛,我們會說人人平等,宗教平等,可是法師的說法,更加的讓我們覺得在一起的那種感覺,更開心、更團結,就是各個第一。其實不只是宗教,我覺得每一個人的心情上面,如果能看待別人都是各個第一的話,就不會有任何紛爭。我們解釋了回教的這個部分,也希望大家能夠用各個第一這樣的眼光、這樣的方式,去看待每一個宗教,不只是回教。因為最近有這樣一個攻擊的行為,那是個人的行為,跟宗教本身教義是完全無關的。

淨空法師:不錯!不錯!

主持人:我們也藉著今天能夠跟大家來講一下。我再回到家庭教育,剛剛法師一直很痛心疾首的就是,我們只要這四個教育當中,家庭教育一崩毀,其他的教育會跟著連帶受到影響。我們作子女的當然要孝順父母,然後要兄友弟恭,長幼有序,這是我們小時候在《生活與倫理》學到的。我自己也很訝異,為什麼現在小學課本已經沒有《生活與倫理》?好!大家要檢討一下。可是在我們亞洲人,尤其是在中國人的傳統裡面,常常會給你很多的包袱,反而限制了一個孩子的成長。比方說很多的父母會把自己的子女當成是所有物,「你是我生的,所以你要聽我的;我叫你幹嘛,你就要幹嘛」,可是這個孩子可能活得不快樂。怎樣讓親子之間的關係變成和諧而彼此尊重?尤其是晚輩對長輩的那種聽話,而長輩對子女也不是說完全限制。

淨空法師:這個問題佛經上說過,我前面也念給你聽過。「先人不善(無知),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這是《無量壽經》上的話。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有道德。「道德」兩個字怎麼講?道是天然的秩序,決不是人為,決不是哪個人創造發明,本來就是這樣。春夏秋冬四季運行,誰造的?它本來就是這樣的。在人之間,夫妻是自然的,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佛家講的五倫,五倫是天然的秩序,是天道。行道有得於心,那叫德,覺悟了。這是天然之道。

五倫裡面就有十義。我是在哪一個地位,我要盡什麼樣的義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他有他的本分事情,這是你應該盡的義務,這是德,十義這是德。有得於身,你的身健康;有得於心,你心裡頭覺悟,明白這個大道理,歡歡喜喜一生依照這個道理去奉行,隨順自然的大道,這是最健康的;違背大自然的必有災害。現在科技發明,把自然生態破壞,違背大自然,帶來世界的災難。一切順從大自然,這是最健康。所以人不可以違背自然,就是不可以違背天道。天道沒有什麼希奇,沒有什麼高深玄妙,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

我們今天在社會上是什麼地位,應該盡什麼樣義務。所以人家問我,我在這個社會上,我選擇這個行業,這個行業是什麼行業?社會教育的行業。我把我本分的事情做好了,這就是順從天道。我做得很開心、很愉快,這是我的德。現在講道德,道德兩個字講清楚的人也不多。現在在中國大陸,江澤民主席提倡「以德治國」,又提倡小學念《四書》、《五經》,得到許許多多人讚歎。其實推動這種教育,頭一個是英國。英國大概在五、六年前他們開始推動,小學、中學、大學課本裡面都吸收著有儒家的思想跟大乘佛法。以後澳洲跟進,現在澳洲小學、中學、大學有佛學的課程,有儒家思想的課程。

人家已經先幹了,他們為什麼會幹這個事情?我也是打聽的,他是什麼動機去想到這個?原來英國有一個哲學家,歷史哲學家湯恩比,湯恩比提倡的。湯恩比說過,我也看過幾本他的書,我現在還在美國找一些同修蒐集他對於這一方面的言論。他說:「能夠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只有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他說的話,大家對他很尊重,所以英國人很聽話,他們就開始真幹。他說這個話,大概我在七0年代的時候就聽到。那個時候在台灣我看到一個現象,于斌主教提倡祭祖,我大惑不解,為什麼?原來天主教、基督教都反對拜祖先,為什麼他提倡祭祖?以後又看到有個訊息,羅馬教宗下了一個命令,讓全世界的天主教神職人員主動找佛教對話,最後才曉得都是受湯恩比的影響。他的影響很大,這是真知灼見。

有一個小冊子好像在台灣有翻譯,這個翻譯本是跟日本池田大作的一個對話。裡面我看到有一段,他說:「將來這個世界會統一,統一世界不是美國人,不是歐洲人,是中國人。」他是根據歷史的看法,中國從漢朝建國一直到今天,這兩千多年都維持統一的局面,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個國家。他說將來有資格統治全世界的是中國人,當然這種統治絕對不是武力,絕對不是哪一個君臣,不會有這個關係,我相信是文化,是文化的統一,也就是大乘佛法跟孔孟學說。為什麼?它是和平的,它是包容的,它沒有敵對,它對於一切人事物是忍讓的,唯有這個才能創造世界和平。不能容忍,處處對立,這個會帶給世界災難。所以我相信湯恩比這個說法,是中國文化會普及到全世界。

主持人:今天法師一直跟我們強調,我們要回到一個根本。如果說您在當世找不到明師,一定要回去找這些有真知灼見的古人,古人這些大師們給我們很多很多的大智慧,早就存在我們的文化,存在我們各種典籍裡面,只是現代人都愈來愈忽略它,甚至去追求一些技術層面上的學術,反而忽略怎麼樣去做一個人。

我們再回到學校的教育來說,您說亡羊補牢,我們一直想要把它補回來,可是現在這些老師,或者是這些教育家、教育的人都還在,就是說他們可能沒有辦法這麼快的做一些改變的狀況之下,我們在學校裡面學到比較多都是跟考試相關的;那也就是說,我們從小沒有人在學校裡面告訴我們說,你要怎樣去愛別人?怎樣去跟別人分享,尊重別人?因為每一位小孩都是家裡的寶貝,所以每一個都是最大,沒有誰是要比較委屈的。再來,等我們大一點的時候,我們開始要談戀愛了,開始有一點點情竇初開的時候,學校裡面也沒有人教我們怎麼去修戀愛學分,導致於現在很多年輕人在交往的時候,小朋友不懂禮貌,年輕人在交往的時候,只要是有一點感覺之後,就覺得「你是我的,你要離開我,我就殺了你」,或者「你要離開我,我就搞死你」。這種偏差行為,我們要怎麼去教育,我們要怎樣從佛學的角度裡面去修戀愛學分,或者是修這個相處之道?

淨空法師:對!你講的確確實實是教育問題。古聖先賢,他們的教育是教人開智慧,是教人了解宇宙人生的道理,了解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他教的是這個東西。如果你把道理搞清楚,事實真相搞明白,剛才講了,你的思想、你的言行自然合乎自然的法則。但是你沒有學過,你根本不懂,都是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這個問題嚴重了。這是什麼?與天道恰恰相違背。

夫子在《論語》裡面教我們:「危邦不居,亂邦不入。」我今天在全世界各個地方旅行,我對於這一句教訓很重視。我看危亂從哪裡看?我看離婚率。如果這個地方離婚率很高,這個地區既危又亂,我不會在這兒住。旅行看看幾天,趕緊走!為什麼?剛才我跟你說過,整個社會就像一個身體,家庭是細胞,細胞要是壞了,這個病毒影響你全身。離婚率太高,你這個全身已經成了問題,你說這個病多麼嚴重!

我也常常說,夫妻的結合不是你們兩個人亂愛,這兩個人結合,你要對整個社會、對整個世界負責任。為什麼?夫妻好合,這個細胞好、社會好、國家好、世界好;你們夫妻不和,社會動亂,國家有問題,世界出了問題。你的罪多重!我說的很不好聽,離婚的人都該下地獄。怎樣能維繫?你們夫妻結合的時候,都說對方很好,你要永遠記住對方的好處,不要把對方不好放在心上,你就夫妻好合。沒有結婚之前專門看對方好處,結婚之後專門看對方壞處,你不就完了,你犯了大錯!

所以一定要曉得,兩個人結合不是你個人的事情,是國家天下的事情。你養的小孩,不是你自己的,是什麼?是屬於整個社會的、整個國家的。你把他培養教好,他將來會救社會、救國家,這才是作父母的偉大。你要是溺愛,不能好好的教他,他將來在社會上為非作歹,你的父母是罪人。現在作父母的有幾個懂得這個道理,有幾個了解事實真相?不能怪罪他,沒人教他!

主持人:的確,因為之前也沒人教他怎麼做。

淨空法師:沒有人教他,他怎麼會懂?現在我們只有靠這些宗教家。我到處去拜託這些宗教家、宗教傳教師,我希望我們共同聯手合作,從我們這個宗教徒下手。我們先把教徒們教好,讓他們回歸到倫理道德,才能真正救自己、救你家庭、救你的社會,幫助苦難的世界。

主持人:各位在談戀愛,或者在亂愛的男女,這個戀愛學分怎麼修?其實就像剛剛法師,真的是言簡意賅,相處之道,有一句歌詞就是說「請你記得我的好」。如果說你能夠在愛上對方的時候,愛,看到的都是好處,鼻子大也覺得好挺,眼睛小也覺得好美,這種狀況之下,要能夠長久的維持下去。
股票期货外汇拐点核心交易法面授
 
愿众生免我的罪,象我免众生的罪一样! 诸恶之中杀生最重,诸善之中放生第一——《大智度论》
离线蒙刚
发帖
476
开心币
0
好评度
2146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2-08-09
(第三卷)
(專題訪問:幸福、快樂、安定的泉源  (第三卷)  2001/9/29  台北光啟社  檔名:21-111-03

主持人:各位觀眾、諸位大德,平安!我是郎祖筠,今天我們同樣很榮幸要進行一段訪談,也就是我們請到佛門高僧淨空法師,在今天這一段時間裡面為我們大家來做開示,希望能夠一解您心中之迷。我們再次的歡迎淨空法師,您好!

淨空法師:謝謝!

主持人:我們在上一次的訪談當中,比較是針對一些觀念上的,而且是打破大家的一些想法,我們也比較了解,其實很多事情都必須從「教育」著手。可是我們知道這些理論以後,我們要怎麼做?身體力行是我們今天的重點。首先我先請教淨空法師,就台灣的觀點來看的話,我發現我身邊很多人都開始在懷念,大概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的舊時代,那種大家雖然不有錢但是貧而好禮,互相關心。可是大家其實很關心的一件事情,很擔心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們現在慢慢把這個環境給破壞了,很多人提出一個「台灣是貪婪之島」,大家賺了就跑這樣的想法。您可不可以不只是開示,同時告訴我們該怎麼做,您提過「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可是我們該怎麼著手去做,改變這個人心,或者是說實質上的方式?

淨空法師:這個問題,我記得早年政府在提倡文化復興運動的時候,我有一天去看方東美先生,在他家裡面遇到教育部的三位官員也在座。我聽他們向方先生請教,復興文化工作要怎樣才能夠做得圓滿?方先生聽了以後,大概沉默了五分鐘,很嚴肅的說:「有!第一個、所有電視台關閉。第二個、所有報紙雜誌停刊,廣播電台一律都停止。」教育部官員聽到就說:「做不到!這個沒有法子做到。」方先生說:「這些東西天天在破壞中國文化,你要想文化復興,不把破壞文化的障礙去掉,文化復興只是一個空洞的口號,決定不能落實。」由此可知,方先生多麼重視傳播的教學。他說傳播是最好的一個工具,這工具本身沒有罪,利用這個工具的人,如果他是正面的,他無量功德;他是負面的,他毀滅這個社會。說的真是語重心長!

怎麼樣能落實?一定從教學做起。教學從哪裡做起?從本身做起。本身要不學好,叫別人學好,這是做不到的。所以我們要想叫兒女學好,本身現在跟兒女同時來學習。譬如說,你已經看過《弟子規》,我們用《弟子規》教小朋友,我們自己也要遵照《弟子規》裡的教條,統統在家裡做到。大人跟小孩同時做,全國都能這樣做,這問題才能解決。如果不能這樣作法,太難了!這個實在講,在今天我們說這個問題,說來說去是一種理想,要落實很難,不是容易的事情。李炳南老居士往生的前一天,跟學生們說:「這個世間亂了,佛菩薩、神仙到這個世間來都救不了!我們唯一的一條生路,老實念佛,求生淨土。」交代這最後一句話,他走了。

主持人:我們聽到就是說,這些大德、這些先賢提出的理論,大家還是都帶著一點點的無奈感,就是我很願意去做、也很願意去推動,可是總是有一些不知道該如何下手的地方。這樣子整個聽下來,會不會對我們現代人來講,其實是有一點點的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會有一點灰心。因為這麼多人在努力推動,可是這個世界亂了,我們到底該如何自處?

淨空法師:這個問題,世界亂了,只要我不亂就行了。所以今天最重要的是從本身做起。一切人貪財、貪色、貪名、貪利,我把這些東西統統放下,我財色名食睡統統放下,我比他活得自在,我比他過得幸福。雖然我沒有財富,我也沒有地位,我活得很快樂,我覺得我的人生超過他們很多倍,我在旁邊仔細的冷靜觀察,他不如我。我們做一個好樣子,喚醒別人覺悟,這真正得到幸福自在快樂。爭名逐利,活得很辛苦!到死的時候,不知道自己這一生活在這個世間是為什麼,那個很可憐!覺悟就從這裡開始。

主持人:可是其實法師您講的這個部分,還是很難做到的原因是,比方說,我們可以盡量去想「眾人皆亂,我不亂」,就好像「眾人皆醉我獨醒」的這個想法,我們都可以去想像得到。可是真正的實踐起來,旁邊有這麼多的誘惑,然後你的朋友都鼓勵你賺錢,你的朋友都帶著你去喝酒,不去就是不夠朋友,會有很多同儕的壓力就累積在身上,我想這是世界上都有的。包括說,雖然人性本善,可是尤其是很純淨的小孩子、青少年們,在這個時候又特別容易受到誘惑,而且這個誘惑一旦踏出去之後,他又很難回頭,該怎麼辦?

淨空法師:對!這在佛法裡面講,每個人善根福德不相同,而實際上是你個人的智慧,你個人堅定的毅力。我也生活在這個環境,我從小就不被誘惑。昨天我跟我五十年前同班同學,還有十幾個人在這邊聚會,中午吃飯,他們就談到我在學校念書的時候,同學們好玩,我在圖書館讀書。到台灣之後,我也是個公務員。我的同事朋友,有時間就到外面玩樂去了,我只要有時間,我就會親近在台北市的這些名教授,我去訪問他們,聽聽他們談話,增長我們的知識,增長我們的智慧。我跟他們不一起,他們認為我是怪人,認為我是書呆子。五十年之後,他們對我都非常羨慕。不說別的,頭一個,我身體比他好,我身體一點毛病都沒有,現在我的體力還是跟三、四十歲的人一樣,這一點就足夠他們羨慕了。生活有規律,遠離名聞利養,遠離貪瞋痴慢,我活得很舒服,活得很自在,活得非常快樂!

走到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地區,他們對我都很尊重,我也尊重別人,我們相處非常和睦。我能做得到,為什麼你們做不到?不是你們做不到,是你們不肯做,你們禁不起誘惑,關鍵在此地。一定要知道那些誘惑是什麼?妖魔鬼怪。我們親近聖賢人,讀聖賢書,天天親近聖賢人,這才是正確的。遠離妖魔鬼怪,親近聖賢善知識,各個人都做到。他就是不肯做,不肯回頭,責任不要往外頭推,回來要反省自己,推給別人是錯誤的。別人誘惑,你甘心情願被他誘惑,誘惑的人沒有罪,罪在自己。他再強力的誘惑,我如如不動,我還是能夠超越。所以任何過失不要怪罪別人,不怨天,不尤人,回過頭來,反省檢點,改過自新,這個前途一片光明。

主持人:我們把這個想法,再回到法師一直強調的,我們要落實教育。比方說,法師提到的《弟子規》、《三字經》,從這個最根本的做起。我這邊一定要岔個題,我回家又好好的看了一下《三字經》,我真的覺得值得大力的提倡。因為裡面不只是教你怎麼做人,連歷史都背好了,告訴你三皇五帝是怎麼來的,所以在這邊我也衷心的推薦。回到教育這個問題,我們都知道,「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跟父母都承繼了這個非常重要的責任。可是真正的落實來講,我的意思就是:我們是不是更有力量去推動?比方說,法師您說的《弟子規》,它變成課文,或者是說這些聖賢書它變成是我們重要的生活舉止的引導。就好比說,它會不會就是像基督教、天主教《聖經》裡面的十誡,他的生活歸依。

淨空法師:對!這個問題實在講並不難,難在什麼?國家教育政策方向錯誤。過去方東美先生在世的時候,提到教育,他就拍桌子罵教育部長。其實他的確是非常非常的氣憤,可是罵了也沒用處,我們在旁邊看到是不起作用。而實際上,真正政府如果覺悟了,能夠推動倫理文化的教育,利用高科技,利用傳播媒體。你能夠找十個、八個這些老先生,對於中國古籍國學有研究的,搞成一個小組,請他們來教學、來錄像。然後每天把這些教育,在廣播電台播上一個小時、兩個小時,我相信半年社會風氣完全就變了,一年一定災難都會消除了。就是沒有人去做,這個普通一般人做不到,一定要政府,普通一般人沒有這個財力。我們真正有財力,把電視台的時間整個買下來來做,那是無比大功德。

可是一般真正有錢想修福的,他迷惑顛倒,他不知道真正福報是從哪裡修。真正福報是喚醒人民的迷惑,那才是真正福報。蓋廟沒有用,蓋廟那是提倡迷信,那是把錢往土裡頭埋,非常可惜!錢要好好的善於運用,埋在土地上有什麼福?一點福報都沒有。真正福報是怎麼樣把人心迷惑顛倒喚醒,讓他覺悟過來,讓他醒過來,讓他恢復到親近善知識、親近聖賢的教誨,這才是真正有福。所以福,必須要有智慧。沒有智慧的人修不到福報,福報在他面前,他也看不出來。所以中國人常講「福至心靈」,心最重要是自己覺悟。今天我們講教育,首先自己教自己,先把自己教好,自己不教好,要想影響別人,沒這個道理。

主持人:我相信今天,尤其這一段的開示,真的很重要。對於很多朋友來講,總覺得說,我盡量的蓋廟,在廟裡面捐很多的柱子,然後放很多的香油錢,總覺得這樣可以得到福報;其實,今天法師也開示我們,這樣是沒有福報。反而應該是,如果不是傳播者,應該身體力行去影響身邊的人,對於傳播者來講的話,他影響的人更多了。

我自己是傳播工作者,我有時候也很迷惑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傳播工作者大部分的人都很希望能夠把良善的、對於社會風氣有幫助的、有教育意義的這個面呈現給大家,這就是所謂我們的道德在這裡。但是現在再看整個的傳播環境,要不是趁選舉的時候把時段賣出去,讓別人講政見;要不就是我必須要維持經濟上的生計,於是嘩眾取寵,怎麼樣的搞笑,胡言亂語,然後讓真正有心、有傳播道德的人,反而在這個主流市場裡面被消滅了。該怎麼辦?

淨空法師:對!傳播界要曉得,這種理念行為,現在你是得一點利益,將來你的前途,我說不客氣的話,說真實話,全部墮阿鼻地獄!我的話是真實的,你們聽了之後,將來墮阿鼻地獄那一天,就曉得淨空法師講的話是對的,證明了。你們如果能把人民的良心喚醒,你們是無量功德,你們各個上天堂,所以天堂、地獄就在你一念之間。你們是要眼前這點小利,實際上眼前這點小利,是不是你們這種手段能得來的?不能。如果能得來,這個因果報應的道理推翻了。無論你用什麼方式,你所得來的利,是你命中所有的。

這個道理,你細細的去讀《了凡四訓》就曉得,「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規規矩矩的做好事,你還是得這麼多利益;用盡手段做壞事,得的利益還是這麼多。所以古人講:「君子樂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絕對不是說,用一套什麼樣的手段,可以能多賺一點錢,那「因果」這個真理就被你推翻,實在講,諸佛眾神都要拜你作老師。他們都沒辦法改變因果定律,你能改變因果定律,那還得了!不可能。所以我們看到世間許許多多人,觀念錯誤、思想錯誤,做了許許多多不善的事情,他所得到的好處、得到的利益,實在講打折扣了。為什麼?損福。本來一年可以得一億萬的,現在一年只能得五百萬,他的福報折損了,將來的果報在地獄。

主持人:法師一向都是非常非常和善的,可是剛剛第一句話說出來,這是下阿鼻地獄。所以在這邊也提醒,尤其是做傳播業的同仁們,我覺得剛剛結論一句話就是說:您用了不正當的手段,白忙了半天,還要落得一身的罵名,而且還要折損自己的福報。

淨空法師:折福報,對!

主持人:我們傳播界的朋友,應該要多多的努力,堅持在工作崗位上的人就必須要堅持下去,因為福報業果有一天就會在身上開花結果。

淨空法師:對!

主持人:再講到,除了傳播界以外,我想到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剛剛提到像基督教或天主教,因為《聖經》的一個依歸,上面特別很清楚的講到「十誡」。把人的行為舉止,一不可以怎麼樣,二不可以怎麼樣,很清楚的標示出來。同時有每一個禮拜固定的聚會,有牧師或是神父在講這些道理。所以就會有人來質疑,佛教徒是不是在這個部分的規範裡面,就變得比較沒有章法?因為沒有固定大家一定要什麼時候來聚會,什麼時候來聽道理,什麼時候來跟上帝告解,或者是說,我們就是一條一條的很清楚在那裡。這個地方我想,法師您可以多做一些開示,給我們一些領悟。

淨空法師:我跟大家講解這個問題,今年是四十三年,四十三年都沒有中斷。留下來的這些錄像帶、錄音帶,我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少。天天在講,天天在說,說得很多,聽的人也不少,聽懂的人不多,做到的人更少。我們只希求能有一個、兩個做到,我們的心血就沒有白費了。決定不能夠期望所有的人都能回頭,難!難在哪裡?誘惑的力量太強大,他沒有辦法不受誘惑。所以你看看所有宗教裡頭,創教、創始的這些教主,各個都是示現的「安貧樂道」,你要不能過貧苦的生活,你必定會墮落,必定會受誘惑;你能夠甘願過清苦的生活,什麼樣的誘惑都沒有辦法動搖你。所以,首先我們要歡喜過貧苦的生活,貧苦的生活是最健康的生活。

今天我的朋友、同學、同事看到我,我今年七十五歲了,一身一點毛病都沒有。他們又是這個病、那個病。今天早晨我跟聖嚴法師打個電話,這是我老朋友,他小我三歲,一身毛病。他說:「我不如你!」我說:「你的心沒有我心清淨,你還有很多事務,我統統放得乾乾淨淨。」我一生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錢,我什麼都不要,我要的是心地清淨自在。我把我學得的,把我做到的,把我所體驗到的,毫無保留的、歡歡喜喜講解給別人聽。我一生就幹這一樁事情,這是我的本分事業。我選的這個行業,這個行業是社會教育,我天天忠於自己的事業,這是真正做到圓滿的淨業。我把我這樁事情做好,我這一生到世間沒有白來,生活非常充實,非常有意義、有價值。這要覺悟,要做一個有意義的人,有價值的人生,這一生活得快快樂樂、幸福自在。

主持人:把這個問題再延伸一點點,是不是因為針對人的某些惰性,所以在基督教裡面規定,大家一定要去上教堂,一定要去教會,養成大家這樣的習慣以後,你每一個禮拜固定的去親近這些道理。好像在我們看一般基督教的家庭,就是說他們真的會比較去遵守十誡裡面說的,是不是因為有這樣一個規範?

淨空法師:對!如果基督教徒都能遵守十誡,確實不犯,這個人我相信他一定上天堂。在佛家,佛教基本的修行「十善」,十善跟十誡很相同。但是佛教徒把十善丟掉了,基督教徒把十誡丟掉了,問題就嚴重了。還是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他沒有原則可循,所以社會會動亂,世間會有災難。你尋求根本的原因,我們上一次講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人,釋迦牟尼佛是老人,孔子是老人,耶穌是老人,穆罕默德是老人,你不聽這些聖人的話,你要自作主張,那你就自作自受。這個不能怪別人,不可以怨天尤人,什麼樣的災難都是自己行為感得的,所以一定要遵守。

基督教每個星期上教堂,在佛法裡面,雖然沒有說是一個星期,但是佛法裡每天叫你做早晚功課。早課你讀的經文就是提醒你,今天一天我要遵照佛教導我的這些方法,去生活、去工作、去處事待人接物。晚課是反省,我今天一天做得夠不夠好,還有哪些過錯我犯了,知道有過錯就要改過自新,知道自己做得好,明天做得更好,這個早晚課才真正有利益。如果早晚課流於形式,我做的時候好像對佛菩薩敷衍,那完全錯誤了,那罪過很重。為什麼?泥塑木雕的佛菩薩,早晨騙他一次,晚上又騙他一次,你就想這個罪過多重!活人你騙他還情有可原,泥塑木雕的,你怎麼忍心去騙他,你心太殘忍了。

中國古時候佛教的教學,多半是利用什麼?利用假期。那個時候講農業時代,都利用農閒時期,而時期很長。在大多數,我們中國過年,中國過年從前農曆年從臘月初八開始,到二月二龍抬頭,這才上工。這麼長的時期當中,所有寺廟在這個時候都是講經,都是上課,願意去聽經接受教育,統統都可以住在寺廟。寺廟它有內外之分,裡面是出家人,外院都是在家居士。只要到那裡去,我想聽一部經,你在那邊登記一個名字,寺廟也分一點工作給你做,叫你掃掃地、抹桌子,分一點工作給你做,你就安心在那個地方把這部經聽圓滿,你才可以離開。佛教是利用這種機會,並不是每一個月、每一個星期,它完全是利用農閒的時期舉辦這些講座,這個在從前常有的。

寺廟實際上就是佛教的學校,所以從前念書人,我們看古籍,許多念書人都是在寺院,寺院的「藏經樓」就是現在的圖書館。寺院的出家人各個都是老師,不但對佛法懂得,對於世間許多學問他都有研究。為什麼?他要教這些念書人。這些念書人在寺院念書,將來他去考取功名,他的老師多半都是出家人,所以他擔負著社會教育跟學校教育兩重使命。現在完全沒有了,在這一個世紀,特別是最近六十年,全部都消失了,完全流於迷信,這是叫我們感到很痛心的。

主持人:不僅在今天的訪談,在上一次法師也一直在強調,當很多的真心誠意流於形式、流於迷信的時候,事實上一點意義都沒有。我今天也才真的總算懂了,為什麼要有早課跟晚課,其實它真的就是早上告誡自己一次,晚上反省自己一次。所以每天在喃喃自語,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早課跟晚課的朋友們,真的不要流於形式,法師剛剛告訴我們,開示我們這個部分,每天這樣做,您會是一個偉大的佛教徒,因為您影響身邊很多人的言行舉止。

我們再問到一個問題,就是說在佛教裡面當然也有很多的規矩、約束,人畢竟還是有很多壞毛病的。講到不殺生這件事情,在我們歷史裡面也讀到,蘇東坡最好的朋友佛印和尚,他也吃魚,特別喜歡吃鮮魚。對於佛教徒應該要去遵守的,是不是他吃素與不吃素之間,其實沒有太大的界限?還是說你只要信,吃素與不吃素無所謂,到底他真正要依歸的是什麼?有人吃方便齋,吃肉邊素。

淨空法師:這個飲食,素食是中國梁武帝提倡的,蘇東坡距離那個時候實在講並不太遠。釋迦牟尼佛教我們不殺生,沒有教不吃肉,因為他們那個時候的生活方式是出去托缽,托缽人家給什麼吃什麼,不能夠特別要求。特別要求給你預備素食,你就去麻煩別人,所以佛家講「慈悲為本」,找人家的麻煩,你就不慈悲,你就不方便。所以佛家講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個教學好,一切都隨緣,不要攀緣,人家給什麼吃什麼。所以戒律裡面只講肉食必須要「三淨肉」,你沒有看到殺,你沒有聽到殺的聲音,不是為我殺的,這個肉都許可吃,這叫三淨肉。

不吃肉,實實在在講,我學佛,我大概是在不到半年,我把這個道理搞清楚了。因為我沒有學佛之前,我在回教裡頭有一年,在基督教裡頭有兩年,反而我對佛教是最排斥的,認為它是迷信。那麼有一點基礎。伊斯蘭教的飲食有選擇,他雖然吃肉,但是很多肉食他不吃。他什麼理由?衛性。所以我們一般人懂得衛生,保護生理,懂得衛生;但是怎麼樣保護自己善良的性情,就不懂得。伊斯蘭教考慮到這一點,性情不好的這些動物他都不吃,牛羊很溫馴,所以他有選擇。我從這裡頭得到啟示,佛教的素食不但衛性,保衛慈悲心,那樣講它是最完整,衛生、衛性、衛心。我體會到這個,我就接受素食。所以我學佛大概半年,我就吃長素,我就不再吃肉。

而且素食是非常健康的,我自己一生對這個衛生並不是很重視,不重視營養,不重視保護自己身體。大概是四年前,有一個朋友介紹,新加坡一個很有名的牙醫,就給我洗牙齒。洗牙齒,這個牙醫說,「法師,您是吃素,所以你這麼大的年歲,你的牙齒保持得這麼好」。他說如果是肉食的話,他說是很不可能的。他就告訴我:「保持牙齒,牙齒健康很重要,關係你整個腸胃消化系統。」牙齒保養應該怎麼樣?吃過東西之後,就要刷乾淨,這是他告訴我的。特別是牙齦這個部分,不要有細菌,牙縫的地方都要刷乾淨。只要吃了東西,就要漱口,就要刷牙,不一定要用牙膏,牙膏一天早晚用就可以,平常漱口的時候用清水就行,一定要洗刷乾淨。從前偶爾還有零食的時候,但已經很少吃,現在零食不吃了,為什麼?吃了就要刷牙,懶得刷牙,所有東西都戒絕了,所以一點東西都不吃,只喝開水。我才懂得,從前不曉得,從前如果曉得這種方法的話,我的牙齒一定跟年輕人一樣,現在牙齒還是很好。

這些常識我們應當要多知道一些,在過去我們對於這個完全疏忽了。可是我對於飲食,我覺得我吃得很少,吃得很簡單。最重要的心地清淨,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沒有執著,心理健康,生理所需要的不多。而且這個飲食,大家都知道是能量的補充,身體是個機器,它消耗能量是從飲食補充。能量到底消耗到哪裡去?百分之九十以上,應該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想上。一天到晚胡思亂想,那個消耗量最大。實際上你勞心勞力,你所消耗的不過百分之五而已,所以每天很少的補充,你精神體力就非常旺盛。

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十年,我親近他十年,他一天吃一餐,每一餐小饅頭,這麼一點點大,兩個。在人家來說,菜一點點,再來是絕對不可能。他的工作量差不多是五個人的工作量,他精神旺盛,九十七歲都還不要人照顧,他往生前兩個星期還上台講經。我是親眼看到的,從那個地方證實的。我跟他學,我也一天吃一餐,但是我吃的比他多。他一天兩塊錢,我一天要三塊錢。他問我,我是吃了八個月,我才告訴他。他說:「怎麼樣?你感覺得怎麼樣?」我說感覺得很正常。他桌子一拍:「永遠這樣下去,一生是不求人」,人到無求品自高!我一天生活費用只要三塊錢,那個時候美金兌換台幣,好像三十多將近四十,你一天只要多少錢?美金一毛錢,所以生活很容易,又過得歡喜、又過得快樂、又過得幸福,我求人幹什麼!什麼人最自在?不求人最自在。今天選舉還要到處拉票求人,不自在!那個事情叫我去,我決定不幹。

主持人:我們藉由法師幽默的言談裡面,真的是從中學習到很多,怎麼樣讓自己活得更自在、更開心。尤其是,其實學佛法沒有這麼困難,在生活的方便禪學裡面,很容易就可以學到了,存乎己心。我們也知道,事實上沒有規定如果你不吃素就不是一個良善的佛教徒,並沒有這樣子。再講到說,很多的寺廟會鼓勵信眾們放生。可是放生,第一個到底放生有什麼意義?第二個放生被一些不肖的商人,或一些不肖的神職人員給利用,會拿來很大量的,買了放,抓了回來再放。可不可以請師父跟我們開示,放生這件事情的意義本身,以及這些違背放生的人,他們是不是也要跟著下阿鼻地獄?

淨空法師:對!你講得沒錯。放生,佛勸導一切眾生放生是愛護眾生的生命,眾生有急難的時候,生命遭到極大傷害的時候,我們幫助他,我們救他,「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是好事情。所以一切眾生他都有生命,都貪生怕死。佛教我們放生,應該怎麼做?不是刻意去做,刻意去做就被人利用了。現在寺廟法會放生這被人利用了,你不放生,他不去抓;你一去放,他曉得今天有銷路,特別去抓,這不是放生,叫害生,意義完全錯誤了。

放生是什麼?你平常到市場裡面去買菜,看到有活的這些動物,你去觀察,牠確實能夠活得下去,你才買了放生。你要是看到,看樣子牠已經活不下去,就不必買。不是叫你特定什麼時候去做,這個錯了;是在平常隨緣,隨時隨地遇到,這是培養你真正慈悲心。那種大法會大批去做的時候,不是慈悲心,那叫變態的心理,那不是一個善意。好像藉著這個我今天做多少好事,其實你仔細去觀察,今天做了多少壞事,不是做多少好事。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得,不要被別人欺騙了,不要被別人利用了,不要曲解了佛陀對我們的教誨。

主持人:的確,我想很多朋友,其實你如果仔細的觀察,你去參加法會放生的時候,這些刻意被抓來的生物,有的是翅膀折損,然後腿也摔壞,皮膚也割傷了。可能你在放牠的時候,牠也活不成了,反而就像法師說的:「這是害生,這是殺生!」這一點大家可以好好的做一個思考。

再來我就要用比較年輕人的角度,來請教法師。在從前我們的舊社會裡面,其實在十九世紀的西方也都一樣,男女的地位一直都很不平等,就是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可是現在時代一直在變遷,我不知道我聽到的是不是對的,我曾經聽過年紀比較長的人說:「在這個人的世界裡面,男女不平等,這是天生自然的,女生就是不如男人,這就是你投胎的時候為什麼會做女人,就是因為你已經不如人,所以你會做女人。」男女有別這一件事情,以及現代社會裡面提倡的男女平等,它會不會牴觸我們的佛法?

淨空法師:如果一切講平等,平等的定義先要搞清楚,如果不搞清楚,裡頭的矛盾衝突永遠沒辦法解決。什麼叫平等?現在誰懂得平等?真正平等,不要說男女,總統跟人民平不平等?市長跟市民平不平等?它不平等!伸手五個指頭不平等,一定把它砍掉,那才平等!人長得個子不一樣高,那全部是高的統統把腳也砍掉,頭也去掉,平等!樹木花草長得都不一樣齊,統統把它削了,平等!要平等就要把整個世界毀滅掉就平等;不毀滅掉,絕對不平等。為什不平等?他造的因不平等。

這個世間是有錢跟貧窮人不平等,怎麼辦?說共產,共產還是不平等,共不了,這不是解決問題。所以要懂得平等真正的意義:分工,個人在自己崗位上做到,做得很圓滿就是平等。譬如像你的公司,你的董事長是所有世界你們同行董事長的模範,第一董事長。你們的經理,是所有行業經理裡面第一,第一就平等了。你們的員工甚至於清潔洗手間的,他也做得很稱職,搞得乾乾淨淨的,他清理廁所第一,第一就平等。我也第一,你董事長也第一,總經理也第一,這叫平等。所以把你自己的身分地位、你的工作,做到盡心盡力,做到最圓滿,這就平等。總統稱職,他把總統這個職位做得最圓滿,全世界各個國家總統他第一。我們做人民的,我們無論從事哪個行業,我也做得都第一,各個都第一,人人都第一,這叫平等。

男子跟女子也是一樣。印光大師《文鈔》裡頭,對這個事情說得很多,今天提倡男女平等,簡直叫胡說八道!為什麼?天下大亂的根源從這兒發生。實際上,世界和平、社會安定這個權操在哪個手上?印光大師講得很好,「女人手上」。女人的工作是什麼?專門培養賢德的人才,她在家教子弟,家有好子弟,國家就有好的人才。自己一定要出去跟別人去爭,兒女不管,是的,你能夠爭一代,你的底下一代完了。女人,你去作個總統,為什麼不叫你兒子去作總統?為什麼不叫你孫子去作總統?為什麼自己一定要去作?多想想,聖人講的有大道理在,女人有女人的職權,男人有男人的職權,個人分工不一樣。如果你真正了解事實真相,你這一生作女人,你不想作女人,你來生可以投生作男人,男人也可以投生作女人。女人不是生生世世都作女人,男人也不是生生世世都作男人,很平等!

主持人:可是就現在來講,如果說我們用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現在畢竟還是一個經濟活動非常旺盛的年代,有些人就開始提倡,如果一個男人本身的工作能力真的不好,可是他娶的老婆本身工作能力很強,這兩個人是不是可以交換工作?於是就有現代奶爸,在家裡奶孩子,媽媽出去上班,一般能夠做奶爸的男人也都能接受。這樣的情形會不會又違背了?

淨空法師:這是補救。這確實是違背,但是未嘗不是一個好事情。可以!父親在家裡能夠教養小孩,也能做小孩的好榜樣,這樣也行,這是你們兩個人自己協調的事情。總而言之,教育底下一代比什麼都重要。我講經的時候也常常說,我們中國古人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也就是說,你底下有沒有繼承人繼承你的事業,如果你的事業做得再好、再輝煌、再偉大,底下沒有接班人,沒有繼承人,你的事業成績等於零。為什麼?你死了就沒有了,就消失了。這個重要!

我也常常鼓勵出家人,出家人一定要有好的接班人。如果你不注意培育接班人,你也完了,你什麼功德都稱不上。你看看古時候帝王,帝王一接位那一天,頭一樁大事,立太子,你就曉得這個意義大了。為什麼?一接位馬上就要培養接班人。現在大家把這個疏忽掉,自己一定要做到一生,做到老死,死了之後,後面大亂,沒有人來接替。為什麼平常不注意培養?家庭也是如此,換句話說,小孩一生下來,你就要曉得這是家庭的接班人。希望小孩將來他的成就在我之上,你成功了。如果你的小孩疏忽掉,你沒有去教育他,你自己做得怎麼輝煌,怎麼偉大,明眼人看在眼睛裡等於零。這個道理現在明瞭的人不多,任何一個行業都要留意培養底下一代,這是真實無量的功德。

主持人:法師您剛剛提到,就是不只家庭有事業上的接續,包括有下一代延續香火,對這個家庭來講也是有繼承的意義。

淨空法師:對,不錯!事業上要繼承。

主持人:對於很多家庭有他們實質上的困難,比方說這個父親家裡開米店,可是唯一的兒子興趣不在這裡,而且他的天分呈現出來他可能是畫家。像這樣的情形,兒子可能就沒有辦法克紹箕裘,這要怎麼辦?

淨空法師:這沒法子。這是有辦法,他可以找學生,可以找他的徒弟,由徒弟來繼承;他的兒子喜歡畫家,他就繼承另一個畫家。絕對要把這個人才代代向上提升,那社會就會興旺。所以每一個人都要懂得愛惜人才、幫助人才、成就人才。決定不可以嫉妒,嫉妒、破壞是無量無邊的罪業,因為他不是破壞一個人,他是破壞社會,破壞許許多多人的福利。所以佛家結罪不是對個人結罪,對他的影響整體面,他從這個地方來結罪。所以不可以嫉妒!

主持人:不可以有私心的意思。

淨空法師:不可以。對!對!

主持人:中國人講一句話,就是做為中國的師傅,我現在講的不是在佛門這個部分。當師傅、當老師的人,經常在收徒弟的時候,習慣留一手,像這樣子的事例,好像也必須要設計留的那一手,才能夠學到真髓。剛剛法師開示的部分是說,不但不能嫉妒,同時不能有私心。

淨空法師:佛經裡面講得很多,自己要是留一手,來生得愚痴果報。

主持人:變笨了。

淨空法師:吝法!怎樣才自己聰明?全盤付出去,你那個智慧天天增長;你想留一手,你的智慧完了,不但到這兒為止,會倒退。

主持人:是不是在心態上也是為師者因為他留一手有私心,就變成回到法師剛剛講的,一個人一天的能量,大部分就用在那個妄想上面「我要怎麼樣防範」,結果把自己就變笨了,身體也變壞了。

淨空法師:對!對!不錯。絕對不要保留。

主持人:我們這一階段的訪談,聽到很多生活哲學、生活的佛法。法師非常的幽默,而且也講得非常淺顯。在下一個階段,我們還要繼續追尋的,佛教裡面很多真知灼見跟它的真理。我們稍微休息一下,馬上就回來。

 


--------------------------------------------------------------------------------
本篇結束,請回至【專題訪問:幸福、快樂、安定的泉源】目錄。
愿众生免我的罪,象我免众生的罪一样! 诸恶之中杀生最重,诸善之中放生第一——《大智度论》
离线蒙刚
发帖
476
开心币
0
好评度
2146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02-08-09
第四卷
專題訪問:幸福、快樂、安定的泉源  (第四卷)  2001/9/29  台北光啟社  檔名:21-111-04

主持人:歡迎諸位大德再度回到我們今天的訪談當中,同樣的在這個階段,我們還是要請佛門高僧淨空法師繼續為我們開示,法師就辛苦您了!

我們就剛才上一個階段的話題,我最近看到一個很有趣的統計數字,是由我們國家公開統計的。就是在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裡面,有一百五十萬的總經理跟董事長。如果我們再以這個數字繼續計算下去,一個董事長旁邊配兩個副總,這樣的話,可能整個台灣二千三百萬人裡面有五百萬的人都是在副總、總經理、董事、董事長這樣一個階段。現在其實可以說,一個招牌砸下來,可能會砸到好幾個大老闆,名片上面大家頭銜寫得愈來愈大。我想問的是:為什麼人這麼容易被虛名所迷惑?

淨空法師:說到根本原因還是屬於教育問題,這個虛而不實對自己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在現前這個階段,就是你的身心不健康。往深處來講,你迷戀在五欲六塵之中,迷戀在名聞利養之中,你的智慧失掉了,你的良心失掉了;換句話說,如果沒有智慧、沒有良心,你的起心動念、言語行為都是造業。果報實實在在是可怕,眼前你不曉得,果報現前的時候,後悔莫及。追究起根本原因,你沒有接觸過聖賢,沒有接觸過真正的好人、善知識。

一個人從小生下來,特別是在現代這個社會,所接觸的都是妖魔鬼怪。什麼是妖魔鬼怪?心裡貪瞋痴慢,行為貪瞋痴慢,言語貪瞋痴慢,這就是妖魔鬼怪。《春秋左傳》裡面講得好:「人棄常則妖興」。什麼叫妖怪?「常」是什麼?常是五常│仁義禮智信。換句話說,仁義禮智信都沒有了,這個人就是妖怪。所以天天用名聞利養,用財色名食睡誘惑你的,那些人你要認清楚,「妖魔鬼怪,這不是善人」。如果你不認識他,你就跟他同流合污,自己也變成妖魔鬼怪,自己還不曉得。所以他不會回頭,他不會反省,他在這個大染缸裡面,認為這是正常的,這是對的。我們跟他講聖賢的言語、聖賢的概念,他覺得這個東西反常,他不能接受。所以我們遇到這樣一個境界,我們很清楚,這是正常。他從小就沒有接觸過,他接觸的是負面的,所以今天跟他講仁義道德,他聽不進去。跟他講孔子、孟子,他說那個是古時代的,已經落伍了,應當丟到茅廁坑裡去。他不曉得這些東西真正能解決現在社會問題,真正帶給你一生美滿幸福,帶給你光明的前途。

你們今天世間人求的是什麼?歸納起來,不外乎求財、求智慧(希望自己有聰明智慧)、求健康長壽。這三種希求超越國家界限,超越族群界限,超越宗教界限,無論到哪個國家地區,你去問,大家都歡喜,大家都想要。佛法裡頭有,教你怎麼樣去求得。

我就是從佛法裡頭求得的,我確確實實貧窮下賤,沒有財富也沒有地位,我剛學佛出家的時候你看到我那個照片,比聖嚴法師瘦很多,聖嚴法師狀況比我好得太多,我一點福報都沒有。現在看起來很有福報,是從佛經裡頭學來的,所以聰明智慧、健康長壽都是從佛法裡頭得來的。只要相信,只要不懷疑,依教奉行,「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你說求作佛都能做得到,世間這些榮華富貴,在佛教裡面看起來叫雞毛蒜皮,很容易就得到,你得相信,你要去找這些方法就得到。

主持人:講到虛名這一部分,就是其實人常常被盛名或虛名所累,反而是勞心勞力,又讓自己活得並不是這麼快樂。可是現在我有個疑問,就是在東方的社會裡面,大家都很在乎這個名稱,尤其是在台灣這幾年很流行一個名詞叫「老師」。大家都忘記老師原來是什麼?也就是現在在電視上,騙你錢叫你去買股票的,你也叫他老師;幫你做臉、幫你化妝的,你也叫他老師;在後面打鼓的,也叫他老師;幫你算命的也叫老師,各式各樣的人都變成了老師。這個老師到底變成了什麼?這些老師是不是不應該隨便亂叫?

淨空法師:對!「師」這個稱呼,在古時候跟父母是平等的,是非常尊重的,尊師重道!中國的道統能夠維繫這麼長久,族群還沒有被淘汰、被消滅,就是靠這個傳統。這個傳統是孝道跟師道。孝道跟師道就是父母跟老師是平等的。在古禮上,父母過世,兒女守喪三年,老師死了之後,心喪三年,就是指的不穿孝服;除不穿孝服之外,沒有兩樣,所以老師那個地位比什麼都尊重。皇帝見到老師不能夠南面。皇帝是帝王之尊,接見任何人,他的座位都是坐北朝南,坐在最上方。老師來了,他不能坐在上面,他要降階。他站在東面,東面是主人,老師站在西面,行賓主之禮,不敢把老師看作自己的臣子。這是什麼?提倡師道。所以尊師重道帝王來提倡,他這麼一做,皇帝對老師這麼尊重,我們臣民任何一個人,對老師一定要尊重,一定要接受老師教誨。現在老師這個名稱也濫,尊師重道當然就沒法子再提倡,實際上尊師重道的含義也被破壞了。這就是儒家講的「名不正則言不順」,無論做一樁什麼事情,正名比什麼都重要。

我學佛,那時候出家,出家之後第一樁事情,我就向佛教會寫了一篇文章,希望佛教會把佛教做正名的工作。因為大家現在把「佛教」二個字叫成習慣了,提到佛教人家概念都是迷信。我說從前是可以,從前中國人都喜歡簡單,文字言語標準是簡要詳明,要簡單扼要,還要詳細,還要明白,符合這四個標準,是好文章、好言語。現在佛教兩個字是很簡單,我們很清楚,一般社會大眾不清楚,它這個含義模糊了,所以不得不加兩個字進去,大家耳目一新。加兩個什麼字?佛「陀」教「育」。加上這兩個字,大家耳目一新,不至於產生錯誤。佛教確確實實是佛陀教育,要說得具體一點,是釋迦牟尼佛的教育,就像我們中國孔老夫子的教育,釋迦牟尼佛的教育,這樣一般社會大眾就不至於誤會。當時提出去,好像佛教會也曾經討論,討論之後也就不了了之。正名重要,「名不正則言不順」。

主持人:古人也經常提到「必也正名乎」,第一步就是要把真正的名義這件事情弄清楚。我們換個角度來講,就是說「名不正則言不順」,我們能夠理解,什麼樣子的人的行為舉止,他才配被稱作老師?

淨空法師:前些年,我曾經到北京去訪問北京的師範大學,學校裡面校長、教授、學生代表來接待我。我在接待會上,看到進門的好像是很大的一個建築物,門口有一個牌子,寫了八個字:「學為人師,身為世範」,我看了很歡喜,我就告訴校長、教授,我說:「《大方廣佛華嚴經》所說的,就是這八個字。」他們聽了非常驚訝!他說:「這八個字是我們全校老師共同擬定的。」以後我把它改了一個字,他們也同意了。它是「學為人師,身為世範。」我把那個「身」改成「行」,行為的行,行比身的範圍廣,比身的意思要深。

老師確確實實要做到這八個字,學為人師,「師」是師表、表率,就是今天講的「樣子」,中國大陸講樣板;「範」是模範。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定要給學生做榜樣、做模範,這才是老師。所以在中國儒家的教學,它真正的含義是每一個人都要做到這三個字「君、親、師」,不僅僅是給帝王說的,跟我們任何一個人教誨都是這樣。

「君」是什麼?是領導人。無論你在一個家庭,你家長領導這個家;你是公司行號老闆,你領導你的員工。「親」是父母親,要用父母親這個心照顧你的下屬,照顧你的員工,把你員工看作子弟,真正有愛心去照顧他。「師」是什麼?你是他的老師,你是他的榜樣,你是他的模範。我們做員工的人也是如此,我在員工當中,我要做我所有員工的好榜樣、好模範,我員工也做到「君親師」。「君親師」是從上到下,於一切人它都是貫徹的。這種教學的理念,教學的原理原則,是非常非常的圓滿。可惜現在人都把它遺忘了,對於「君親師」這三個字真正的含義都不能夠了解,以為孔老夫子這是教國家領袖的,跟我們無關,錯了!我們任何一個崗位,任何一種生活方式,都應當把它做到。

主持人:既然講到「必也正名乎」,我們就再來正名一下,剛剛提到什麼樣子的行為舉止規範,才真的是配稱作老師。再講到父母好了,從前我們是說要孝順父母,可是現代的社會我們看到比較多,是父母在孝順子女。不管是海峽對岸那一邊,然後他們這個一胎化,造成每個家庭裡面養出很多驕縱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台灣的情形也是如此。很多人就在講,父母親現在是孝子、孝女,不但是自己一直容忍小孩子過度的行為不當,然後到後來又嘗到很多的苦頭。所以在這個地方也請法師跟我們開示,什麼才叫做真正的為人父母?
愿众生免我的罪,象我免众生的罪一样! 诸恶之中杀生最重,诸善之中放生第一——《大智度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