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心境
* 上乘大法既无成规,也无次第,一悟永悟,一证到底,犹如:一月普现千江水,千江水月一月摄。
*
“非法非非法”:非法,是没有法,没有因果;非非法,并不是没有法,没有因果,而是没有固定的法,固定的因果。法与果,无实无虚,非真非假,皆以你的心态、你的行为而定。
* 那个无形无像的真我不是能追求来的,越是追求,它越不显现。犹如水中的月,急于捞取,反而更看不见,若能停下来静观,它也就凝聚在眼前了,成为一个“真实”的体。
* 空可空非真空,真空不空是真空;色可色非真色,真色是无色,无色是真色。
*
“华严经”上讲:“水清月现,月本非来,云遮月隐,月亦非去。”心清见佛,非是佛来,心垢不见佛亦非佛去,犹如“千江有水千江月,一月普现千江水,千江水月一月摄。”
* 烦恼本空,妄念本无,一切的一切皆是真心的显现,何故会有妄念烦恼之说呢?皆因不了解真心的显现,故立妄念与烦恼相助,帮你认识真心。
*
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法生也即心生,法灭也即心灭,心不离法,法不离心,心若离法,心即无体,法若离心,法自无生,心不自心,因境而显其相,境不自境,由心生境,境外无心,心外无境,即境是心,即心是境,心境是一不是二,处处是境,境境皆是心。
* 那个观照者,觉知者并非就是真我,但也不离真我,真我也无我,只是方便假名曰我,了知我后,处处皆是我,处处又无我,自家那股潭水清净后随时可见到明月(真我)。
* 没有妄念,没有分别心,又如何参禅呢?真心是如如不动的,能参的,靠的就是妄念和分别心。有正知正见,何惧妄念乎?
*
万物放下,处在三摩地中,并非就是空洞洞的感觉,炳炳虚空中虽然无一物,但超越头脑以外的那点觉知还是存在,当外面传来事物时,这个“空”中立即生起妙用,与事物相应,周流六虚,隐现无常,鬼神莫测矣。
*
“心”是创造一切事物的种子,未来的世界和涅磐之果皆是由现在的心形成的,修行只要把那个能生的心消灭就行了。有现在心方可延续成为未来的果,没有现在的想念,也就没有未来的果。现在的心为因,不在现量境上起分别作用,那么未来的果也就无处依它生起。心为广收采聚业力的先锋,搜集来后,浅则藏在第六意识里,深则藏在阿赖耶识里,带到来世受用。能藏和所藏的不转化掉,纵经百劫还受果报的牵引。分别心没了才能打开那个浩瀚的终极的东西。在佛经上名为“如来藏”,小乘果位,如声闻乘果位、小果罗汉都是分段生死,没有从根本性的藏识上转变,也即所藏没有转变,所以根本性的生死并没了脱,只是把现在的能藏的心消灭了,就误以为涅磐,但以前的所藏还没转化,暂时因缘不成熟,过去世所藏的不能显现,就敢说大话,我业已消,我果已圆,再也不受牵连,一旦遇到因缘很深的,那么无始以来所藏的种子还会萌发,也即所谓的因缘成熟了。修行的关键就是要把那个能藏的心转化掉。
*
一个真正的超越的人不应该还落在空上、有上、断上、常上、天堂上、地狱上、男上、女上、罪上、福上,超越的人是没有人相、我想、众生相、寿者相,所有的这一切是因为有现在的这个分别心存在才会有这些现象。能修行是现在的这颗心,所修的也还是现在的这颗心,禅定最高的境界也就是远离“能、所”二心,无能修禅之心,也无所禅之果,若能如是,也即超越了现在的这颗心,成就了如来的大智,各种习气已断,真妄皆离,终日处在三摩地中,宇宙中的山河大地皆是你自性中的显现,都是你自性的投影,也是你的神力所变。
*
抛弃躯壳以后独立存在的那个形而上的本体,也就是佛菩萨所共证的。形而上的本体俱足万法,它不需要缘起,它无形但有相,它无依也无靠,它不增也不减,它没有智慧也没有愚痴,它是先天性的就有,诸法都灭它不灭,它不需要精气神来修炼,精气神还是来自它里面,念经、拜佛、观想、结手印、打通气脉都与它不相干。
*
当你越是想超越它,那么这个“它”越是存在,撒手逍遥不管它,便会自然消失。接受就是一种超越,对抗它,就是承认它存在,反而导致自己停止不前,接受是种成长成熟的最快的法门,接受只会打开内在的那个无限的空间,绝对不会阻碍进入空无里面。世间,出世间这两条路线本来是没有界限的,都是由头脑创造的,因为头脑害怕无限的空间,不敢进入那个浩瀚的空无里面,这也就是人为什么一生下来总想抓个东西来依靠,人最害怕的不是背后,而是内在的那个知,因为这个知从未把那个浩瀚的、终极的未知打开过,没有经验过那个无限的空无,所以在临终时也就难免害怕那个未知了。“未知”在佛门里的术语叫做“如来藏”,意为究竟的东西都在这里面。接受则意味着在往里面深入,发展里面的空间,剥去了外在的枷锁和面具。人之所以活得累,是不敢剥去自身的枷锁,认为面具带得越多越安全,越轻松,甚至晚上睡觉也套上面具,清晨起来又怎么可能休息得好呢?从今天开始学会接受,看看周围的人事物理又奈你何!
*
人的烦恼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由分别而来的,许多事情本身并没有善恶之分,但由于人性天生喜欢把一件事情分开来看加以区别,如是善恶是非美丑都出现了。天地间出现的一切是种存在,它本身并没有自身的属性,你尽管去体会、去受用,但不要给它戴上对错善恶的帽子,一分别就是造业的起因。执著一个善,必然成就一个恶,执著一个君子,必然造就一个小人,错就错在不该去分别。
*
释佛以法轮作为佛教的象征是有深刻的超然的含义。轮子是围绕中轴在转动,整个轮子都在转动,惟有中间的核心是如如不动的,外围是无常的,因果是轮回的,器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在变动,这个无常是在围绕着那个恒常不动的核心在变,也既是在由那个核心中的如如不动者在控制。动者离不开不动者。不动制动,不变应万变,轮子纵有日行万里的本事,离开我这个如如不动的中轴搞不成事,成了废轴。生死轮回,六道轮回,都是指的核心以外的轮子,倘若通过修炼进入那个如如不动的核心,哪里还会有生死轮回一说呢?众生最内在的本质都是和那个如如不动的核心是一体的,外围的生死轮回从未进入,也不能够进入内在的核心——无常中的核心——如如不动者。另一面则意味着,历史在重复,人类在重复,因果在重复,重复在重复,惟有这个中心点没有重复。
*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宇宙,能够和人沟通就是和宇宙沟通,人尽管只是宇宙的一滴,但这一滴具备了宇宙的所有属性和特征。人体随着四季变化,四季随着宇宙变化,宇宙又是随着人的心态在变化。宇宙的成住坏空都是由人类来决定。
*
一间黑暗的屋子有一千年都是处在无明之中,只要是把灯光打开,千年的黑暗,刹那间消失,仅此刹那间,就能看清屋内所有的家当,哪怕只是一个瞥见就能使整个人生蜕变,所有的一切原本都在,从未丢失,还找什么呢?
*
宇宙的存在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只有“一”,里面没有好也没有坏,没有生也没有灭,得到这个一之后,你想好,这个力量就变成好的力量,你想坏,这个力量就变成坏的力量,这个一的力量随着心念的改变而改变。
*
信仰宗教,首先必须了解宗教,不了解,又如何信呢?未解而信,即是迷信。佛教固然说是有天堂,然而真正重视的还是即生天堂,非死后天堂。天堂地狱,皆为净土。真修行人,不厌生死,不爱涅盘,不是死后解脱,而是在活着的时候就解脱,不是用于死后,而是用于生前。
* 凡是对生活充满热爱的人,都非常爱美,也都非常爱交朋友,这种人犹如一朵鲜花,随时都在散发出芬芳。
* 真正的慈悲并非说说而已,要表现在行为上,没有行为的慈悲不是真正的慈悲。
* 没有真正的大悲心生起,是修不成正等正觉的,即便是修出来一点功夫,也会进入魔道坑害民众。
* 每一个众生都是宇宙的灵魂,都是在替宇宙讲话,替宇宙行道,符合人道思想便符合天道思想,更符合宇宙的规律。
* 何谓学佛?爱人如爱己,才是学佛的行为,没有大悲心想学佛,想成佛那是不可能的。
* 一个信教的人,首先必须爱国、爱家、爱你周围的人;没有行动的慈悲,不是真正的慈悲;欲修天道,先修人道,人道修完美了,天道自然成。
*
没有大悲心的人永远无法了解对方,他是永远封闭自己的,甚至连他自己也不了解,这种人临终时,轻则成为孤魂野鬼,重则成为石头。大悲心是和诸佛菩萨沟通的唯一通道,大悲心的前面是有爱作为引子,没有爱心就没有大悲心,没有大悲心就无法大彻大悟,修行要心存众生志在天下,忘我地去修去炼去爱众生。
*
佛教里的慈悲本身就是爱的升华,人生如果没有爱也就失去了做人的意义,也就不会活下去,但是这个爱必须是自发性的才有意义,努力来的爱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人的一生始终是有爱伴随着,夫妇之间的爱,子女之间的爱,事业之间的爱。如果一个人说生活没有意义,那么敢肯定,他一定没有爱存在,爱是成长的需要,更是修行的需要。
* 爱不是神,爱只是迈入神的一个门槛,超越了这个门槛才能见到神,才能成为神。
*
爱有什么不好的?爱就是圣人的品质,爱就是圣人的化身。渴望爱,就是渴望圣人,只有圣人才会爱,只有圣人才敢给予爱。爱是唯一值得歌颂的。没有爱就没有生命,没有爱就没有幸福,没有爱就没有太平。
[此贴子已经被瑶琴于2002-8-4 17:19:4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