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指玉清、上清、太清而言,是三天(玉清天、上清天、太清天)与天尊(元始天尊-----亦称天宝尊、灵宝天尊-----亦称太上老君、道德天尊-----亦称混元老子或太上老君)的总名称。但是道教气功古籍中,三清之内涵有道教教义、自然神论的练功喻名之别。
(一)道教教义之三清
张陵创五斗米教时,只奉太上老君。至南朝齐梁之陶弘景,著《真灵位业图》,把封建等级制度搬入了神仙界内,将仙品分为七个阶段,每级中又有中位、左位、右位等很多品位。从第一中位至第七中位是:元始天尊、王宸帝君、金阙帝君、太上老君、九宫尚书、定禄真君、酆都大帝。对于天,道教认为共36层,最高的一层叫大罗天,天上只有一种“大梵之气”。其次是三清天,由大罗天所生的玄、元、始三气分别化成。由始气所化的清微天玉清境,原始天尊所居;由元气化成的禹余天上清境,灵宝天尊所居;由玄气化成的大赤天太清境,道德天尊所居。这三位神主管三天之仙,故又称为三洞教主。这一观点是道教神论的三清概念,是古典整体生命关的神化表现,也是三清之原始概念。
(二)属于自然神论或泛神论之三清
自然神论与泛神论是欧洲16世纪~18世纪的一种哲学思想。自然神论认为神只是作为世界的非人格的始因存在,除此之外,世界是受自然界本身规律支配。而泛神论则进一步认为,神不在自然界外,而是与自然界相同(马列主义认为这种观点实质上是唯物主义的)。我国虽然没有形成这样的哲学派别,但道教典籍中类似观点是有的。譬如,有的认为元始天尊与人等同,提出“羲皇齐驱,元始比肩”(《上品丹法节次》)的看法;有的认为神通广大的元始天尊就在人身之中,《吕祖全书·清微三品经》中说:“是此元始,居玉清中,运无量身,极大神通,分身应化,各以其神,入居人身,各各一顶,各一元始,寓居其中,为一身主,为万气宗……”这种提法实际是把古典整体生命观之天人相通学说,揉进了道教的教义,用元始天尊替代了“元气”太极之功能。
(三)三清用以代表人体之部位或气化之喻语
《三尼医世功诀》中说:“脑为髓海,又为天性都会府,犹天上之有玉清胜境,其境甚清,高居星月之上,乃太无之天。”又说,“脑为人体玉清宫,元始所居。”这里,玉清天是代表了脑的部位,元始天尊则是元神的喻语。在《吕祖全书》中,则系统指出了太脐部玄关,上清是绛宫与气海,玉清是脑。曰:
“以我观天,因见我身,亦由天清至玄之境,其中玄关,统摄诸气……然此玄关,居脐之中,非上非下,非左非右,非前非后,非浅非深,盼睐二气,嘿会精神。”又说,“凡诸修士,趺作屏息,澄清万虑……如是清静,无所缘因,乃得默运,真元之精,由于气海,上至太清,自太清境,遍历周身一切法界,至于上清禹余宫中,经乎气机,至出纳司,上会玉清,还乃下济。至于太清,大赤官中……至玄要道,以为此身此心此理,本之三清。”
这里的三清显然不是道教有神论的“三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