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182阅读
  • 64回复

严新大师气功修炼语录系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翁阿轰
发帖
723
开心币
0
好评度
3649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02-11-29
对《严新谈练功八十字要旨》的批评  第一句:志趣苦益业
心灯
本文采用在原文后加批语的方式,严新的文字前加“○”符号;批评者心灯(即:翁阿轰)的文字前加“●”符号,以示区分。作者认为,严新的《练功八十字要旨》中有很多观点是应该批评的,所以写了以下的文字。

  ○我把自己三十多年的练功经验概括为八十字。八十个字分为四段,每段四句话,每句话五个字。即:
志趣苦益业,前握毅悟德;广才儒释道,恭寻师门捷。
难易不是身,意在无有别;性命利乐正,生死爱语舍。
法基凝化还,理练精气神;调行聚控变,阴阳先后乘。
数术定根通,极空玄妙心;开合常学实,迷度奇能真。
这八十字可以分出来单独讲,五个字合成一句,又是一个意思。下面我就逐字逐句讲解。

  第一句:志趣苦益业
  志
学气功必须立大志,要有大目标。要立志,首先要了解气功,了解气功的益处。现在至少可以说,气功能防病治病;能调整各部分的功能,如透视、遥视功能、搬运功能,以至更高级的神奇功能。对这些了解得越多越深,越能帮助你立志。要把立志当做气功入门的一个重要思想基础来对待。思想上不立志,常常不容易发觉很多事情,不容易发现师傅,也不容易发现你身边属于气功的现象。这样,练气功很容易半途而废。
●修行是要立大志,但所立的大志应当是:我修行是为众生远离痛苦而修行,不是仅仅为自己求出神通功能、求名闻利养而修行。严新一上来就谈功能,可见出发点就不对了,有误导。学人一旦贪图神奇玄妙,大方向就出了问题,只要是贪功能了,就有所求,有所求就容易入魔。出功能是修行的圣末边事,是副产品,如果当成了修行的目的可就大错特错了。
当年南怀瑾先生和他的老师袁焕仙先生一起去拜见当时的禅宗泰斗、一代高僧虚云大师时,袁焕仙先生向虚云老和尚汇报了南怀瑾出功能的情况,原来南怀瑾很小就出了功能,被袁焕仙先生狠狠的痛斥了一番才收了回去。虚云老和尚听完袁焕仙的介绍后很高兴,说:“善哉!善哉!要不是善知识在身边,手眼麻利痛下狠手,这孩子怕就废了。”
在西藏的密宗里,我认识的喇嘛里就有因为追求神通和显示神通而被上师苛责,并挨铁棒喇嘛臭揍的就有。可见在正信的修行团队里,追求神通功能、神奇玄妙都是不被肯定的。
  ○趣
  要从培养兴趣入手,不注意培养兴趣,在练功过程中很可能觉得枯燥无味,因为气功的姿势不像舞蹈、体操、武术,它的动作有时很单调,外向、内向变化很不明显,属于一种模模糊糊、似是而非、不明不白的状态,这种状态常常需要维持一段时间。一旦产生烦躁情绪,失去兴趣,入门就比较困难了。练功不能带情绪,不能是被迫性的。
怎样培养兴趣呢?首先,要多听一些人讲气功的效益,还要注意去看去听一神话传说。其次,要多注意自身及周围的特殊现象,很多事情是反常的、神奇的。第三,要通过自己反复回忆、设想来培养兴趣。第四,不要轻易否认别人的一些不可思议的现象。第五,要注意不断总结自身练功的种种体会。
●多听神话传说,能令人想入非非,神话传说往往是一些没有依据的东西,有的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想象力,有文学价值,但引人以之为实,就不好了,尤其是练功的人,则会执着在许多虚幻的事物上,强化执着而不是给人解缠去缚,鼓励迷信而不是强调正信,会干扰学习和生活的。“迷信”的定义是盲目的相信,而对科学的盲目相信都是一种迷信,何况对传说故事的盲目相信呢?传说故事既然是传说,就会在传诵过程中不断的被人加工演绎,比如,《西游记》是《大唐西域记》在民间以话本传诵演绎的结果,在吴承恩完整的整理之前就已经有了大约20种本子,比如宋朝,里面就出现了红孩妖的段落,火焰山的内容出现的更早。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吴承恩的《西游记》已经被整理成了一本隐含修行各阶段法敲的文字,李安纲教授对此比较有研究,大家可以找他的著作阅读,这是一句题外话了。在《西游记》最早的原形《大唐西域记》里,神异的内容很少,只有玄奘读心经感风神救护的少量部分,也还没有猴子和八戒,那些都是演绎的成就,但是因为百姓们实在是喜欢这些形象,后来他们的故事到成了西游的主体,呵呵,我们赞叹中华先民丰富的想象力就可以了,没必要信以为真的去供奉,至于说自己是孙悟空或猪八戒的徒弟,道不如直接说自己是如来佛的徒弟好。
  ○苦
  练功就是要吃耐劳。要准备吃苦、善于吃苦、能够吃苦。
  每个人练功,都可能出现爽快舒服的感觉,但是要进入中级层次,那就得吃苦。从气功可以出现特殊效应的角度来说,一定要大吃苦,才能够使体内发生特殊变化。比如,一般的马步站桩,不要说 4 个小时,就是半个小时也很苦。有人练功,全身发烧,烧得难受,这时不能吃苦,功力很难上长。选择特殊的时间练功,也是要选最苦、最难受的时候练功。比如,睡得最香的时候,肚子最饿的时候,都是练功的最好时候。
吃苦还包括要善于抛掉一般人不愿抛弃的东西;还包括练功练到相当功能时的苦。比如说发放外气,尤其是远距离用功的外气,人人都会有一个很难受的过程。这是苦的另外的含义。
●人生真是有许多的苦呀!佛理博大无限,但以“四谛”为总纲。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说法时,谈的就是“四谛”之理。而“苦、集、灭、道”四谛以“苦”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 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等等,这还只是粗分,细分更多。总而言之,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以及人类生存过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给人带来“苦恼”,修行人讲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讲苦是为让修行人领悟生命中苦的本质,进而生发“出离心”,这“出离心” 是修行成就“三主要道”中的重要一项。所以讲苦就要讲透,只讲修行不能怕吃苦,当然没有错,不过差了些火候。
另外,修行虽然要吃苦,但要主义修行也不是刻意的折磨自己,修行修的是心,吃苦可以磨练毅力,但是如果落到个苦字里,也就不对了。释迦苦行六年没有开悟,认识到了“苦行非道”之理,进而改变了修行方向才了悟。所以,讲修行不能怕吃苦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陷到个苦里才是,这仅仅是个提醒吧。
  ○益
是指收益。有了志向、兴趣又能吃苦,那一定会有收益。这时一定要注意总结、观察自己收益的效果和反应。要善于自己肯定自己。这种收益很广泛,主要是体力增强,体格健壮,智力得到开发,甚至出现特异功能等。收益可以增加兴趣,而兴趣又能促进练功。
●不要总强调什么“特异功能”,如果总提,就成了后学修行的障碍了。刚开始修行的人,听说“特异功能”,没个心里不痒痒的,提它太多,必然使大家有所盼望,反不易成就。只要修行,收益一定是会有的,有人表现的明显,有人表现的不明显,有快慢,也有早晚,没必要经常检点这些,相比之下,“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更象个实修的样子。
  ○业
  是指事业。一定要把练当成事业,要把练功和自己的工作、学习结合起来。这样,练功的成效也是双向的。
第一句话“志趣苦益业”,关键要落实在“业”字上。把练作为一项事业,而且要和自己从事的事业结合起来。
●讲业最好讲清“业果相继”的道理,就算不讲业力是修行成就的“增上缘”而讲“事业”,也要把“息、增、怀、诛”的事业法给大家提一下为好。如此才不至于草草。
??首先对“业”要有正确的认识;《俱舍光记》说:“造作为业。”凡是身所做的事,口所说的话,心所想的念,都叫做“业”。业是由意志力的造作所遗留的痕迹,以记忆的方式储存在阿赖耶识里头,累积多了即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称为“业力”。
学者在修行的道路上,会不断发现业力的显露,因为修行本身也是夙世善业的感发。善业可以帮助我们成就道业,恶业则会干扰我们的修行,种种障碍,即是所谓的“业障”。有最近造的业,也有很久以前造的业,有的会久远到你这一期生命开始之前。这些储存于八识田中的业种,在因缘会聚时会引发产生现在的行为。现在行为造作的同时,又制造了新的业种(记忆)回熏八识田中,待业果因缘成熟,又引生先行,如是展转相资(业种与现行互为因缘),轮回不息。若善种子多,所形成的即是“良性循环”,而生生世世感报善乐之果,倘若恶种子多,所形成的即是“恶性循环”,而生生世世感报恶苦之果。所以经云:“纵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果报的现前是随过去的善恶习惯、业的轻重、意念的染净而感得的。所以,修行过程,若有“业障”现前,如身体酸麻胀痛,心里感觉烦闷痛苦,皆应做“消业”想,如实的接受它、观察它、放下它,切勿因业力的显露。而起了嗔恨心,又造下了另一层的“业因”。如此循环往复,无有了期,则道业难成。

深入一点讲业,让我们引用麻叔(麻叔即越尘居士,为适应阅读,个别词汇有改动)的一些文字来说吧:“首先,因果业力等无有‘本质’──自性。当行人依正法修持到实证空性时,对此无自性将有切身的体会。然对未证空性之人,业力显现之世界就显得十分的‘真实’,实际上这就是一般人讲真实,尽管其本质并不那么真实。
  对没能破开由能所对立幻起因缘业力者,同时我们十分重视‘业力’及其做用。然而许多人将宿命与佛法的因缘果法相混淆不清,尽管佛法绝然反对宿命论--即‘一切前定,人无能改’这种说法。佛书上对因缘果的论述有时用词破深难懂,举个浅例说明。
业力其实蛮像惯性。当物体运动时有其动量:质量乘速度,可比为业力。如果人想改变此物的运动状态,唯一之法是添新的作用(作业)。改变的大小取决于新作用的大小:力乘时间,此二项又取决于当事人。当惯性(业力)巨大时,一般人难以在有限时间力明显地改变运动状态,通常称为‘定业’。然而,定业并非真‘定’,只要人努力作用下去,总可改变。所以佛教众生‘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新的作用(业)自然与原有的动量(夙业)结合,成为将来的业力。关键在当事人要往哪个方向去改变业力。多数人在多数情况下,不是向善处着力,结果自然行与愿违。
如此的因缘业力决非‘宿命’,但宿业的力量也明显是轻忽不得的。真正的关键就是‘现在’,从现在起依正确的教法去做,这是唯一从根本上将宿业导向正途之法。别人,包括有种种神奇功能的老师等,都无法代你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点。”
严新谈到事业,我捎带提一下密宗的事业法,密宗的事业法有“息、增、怀、诛”的功能,息是息灾,增是增加福德资粮、怀是怀业、诛是诛降违缘,功效很大,可以作为修行的助缘。可找好的上师求《怀业祈请》等法,可以达到。不过和他说的以修行为事业关系不大,也是顺便提一下而已。



[此贴子已经被翁阿轰于2002-12-1 3:32:22编辑过]
股票期货外汇拐点核心交易法面授
 
万法因缘生,缘尽法还灭,我师大沙门,常做如是说。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欢迎您来以下三个佛教网站: xylt.fjnet.comchan.fjnet.com bailinsi.fjnet.com 给末学发邮件,将赠阅《禅》刊给您。wengehong@sina.com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离线梦逍遥
发帖
517
开心币
0
好评度
2934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02-11-29
你怎么敢盗用心灯兄的名字?!
逍遥岂止梦中有, 祸福生死皆坦然!
离线翁阿轰
发帖
723
开心币
0
好评度
3649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02-11-29
心灯是我师父给我起的名字,我在外面发表文字都用的!
有别人叫了我不追究,网上光本拉登就几千个了。
万法因缘生,缘尽法还灭,我师大沙门,常做如是说。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欢迎您来以下三个佛教网站: xylt.fjnet.comchan.fjnet.com bailinsi.fjnet.com 给末学发邮件,将赠阅《禅》刊给您。wengehong@sina.com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离线德本
发帖
423
开心币
0
好评度
1836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02-11-30
轰:为了便于你学习,再给你一个版本的第一句“志趣苦益业”。
八十字要旨

第一句话,志趣苦益业
即练功时要有志向,要有事业心,要有兴趣,又能吃苦,还要在练功中不断总结你的效益, 落实在你的事业上,气功也是一门事业,不要单纯地把它当做玩耍,没事干才练气功。这样会自己害了自己,因为它不符合气功科学的道理。

是立志。对气功爱好者或对准备练气功或有相当基础、有一定功力的练功者来说,都需要进一步树立一个明确的志向。要立志,就要先了解练气功的益处。现在至少可以说有强身防病的作用,对有病的人来说可以防止病变,治疗疾病; 对所有的人来说,能调整各部分功能和延年益寿;如果引申些说,练得好的人还可以出一些特殊的功能。如透视功能,遥视功能, 搬运功能以至更高级的神奇功能。了解了这些,就容易使你下决心,立志。了解越多、越深,越能帮你立志, 不至于开始练功到一定时候很难受,出现练功反应时或受到一些挫折时就放弃练功,半途而废。
练功的志向不同于一般的爱好,也不同于一般学术性问题或其它任何一种学习项目,它涉及到很多领域,像天文、地理、 数学、物理、化学,尤其是涉及到医学以及体育等等。不能把练功单纯理解为就是活动活动,锻炼一下,增强体质。 如果仅仅是这个志向,可以说志向还不太高。对从事气功事业,从事练功来说,一定要在志向上下一番功夫,要考虑立志问题, 要把立志当做气功入门的一个重要思想基础。
思想上不立志,没有“志”这个基础,常常不容易发觉很多事情,不容易发现师父,也不容易发现你身边的属于气功的事情, 因为你思想上在立志这个问题上范围太窄了。

就是要从培养兴趣入手。很多人练气功是没有兴趣,不善于培养兴趣,不善于自我抓住兴趣,不能主动地进一步学习,常常还带一些被迫性。有些人由于志向不高,或者说没有一定志向,没有注意兴趣,只有人为地规定我每天练几十分钟, 什么时候等等,结果练功时没什么反应,有的人自己强迫自己,师父规定什么时候练功就什么时候练功,某些庙宇里佛家、道家刚入门的弟子, 师父规定很多仪式,受戒呀什么的,这都是被动的,时间一长,觉得很繁琐,练功时还谈笑,那说明他没兴趣。
不注意培养兴趣,在练功过程中很可能觉得枯燥,没有多少收获。因为气功的姿势并不象舞蹈,也不象一般体操、武术, 它有时候动作单调,外向、内向变化不明显,属于一种模模糊糊、似是而非,不明不白的状态。这种状态常常需要维持一段时间,使体内发生变化。如果你不培养兴趣,会觉得这姿势太单调。
拿站桩来说,老是这么站,动作很好学,一站就学会了,需要你老那么个姿势站着,这就很容易产生枯燥的感觉。一旦产生烦燥,没有兴趣,入门就较困难了。所以有志向练功的人,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兴趣,要从兴趣着手。
怎样培养兴趣呢?主要从下面一些事项来着眼。要认清练气功的重要性,要多听一些人讲气功的效益, 还要注意去听和看些神话传说,把它们装入自己脑袋里,包括一些师父讲的神话传说(哪怕认为是假的)都去了解了解。比如我国的《西游记》、《封神榜》、《聊斋》,甚至某些神话传说,你自己反反复复去看。你听说什么地方有什么师父你不妨去打听打听,看他到底有什么功能。
比如我听说这次石家庄气功协会开会时有一个西藏活佛讲了很多神奇现象,你说是假的吗?他讲的可能是有名有姓的, 甚至有成千上万的人亲自看见过的事,这些事你不一定百分之百相信,但你听了以后很可能产生一定的兴趣。听那活佛讲, 西藏有个活佛去世的时候,有虹化现象,据说这种现象比较普遍,有成百甚至上千的人都出现这种虹化现象。1980、1981年还有上万人围观过。 虹化就是练功的人去世以后,他的尸体不象现在一般人去世后非要火葬不可,他的身体通过练功的威力逐渐缩小了。有的资料介绍, 有个活佛去世几天以后,围观的人目睹他身体成比例缩小到26公分,甚至有人缩小到只剩下指甲和头发,最后变成一道红光, 那是很多人围观而不是一两个人看到的事。西藏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的一个活佛说,他是经过考证的,这也不能说是真的或是假的, 作为一种传说、神话就可能对练功的人发生一种效应,培养了兴趣,这对练功可能有帮助。这是一种方式, 即多听一些或多看一些与气功有关的传说,不管是真是假,你尽可能去作些调查,这对培养你的兴趣会有好处。
其次要多注意自身及周围的特殊现象。特殊现象每个人都有,周围的人有,周围的事物有,要注意观察。 很多事情都是反常的,而不是照书上说的那样。有很多规律人们没有认识,它自身表现出来了,如果你注意到了,会觉得很神奇。这些神奇现象让你发现了,很可能引起你的兴趣。
第三方面,你还可以通过自己反复回忆、设想、假想来培养兴趣。要善于总结自己过去的与你预想的事项有冲突, 而与客观事情又相符合的偶然的神奇现象。偶然,是很灵的,所谓灵感、预示,甚至有人说梦中的事,有的也是真的,多想这些也能培养你的兴趣。
第四方面,要客观些,不要轻易否认别人的一些神奇现象(看见的或听见的)。要善于摸索, 善于发现别人或自己一般都认为是假的现象。比如说魔术,一般说是假的,但是否所有的魔术都是假的?不能一概而论,要客观一些。因为受很多历史条件限制, 特别是现在很多人对特异功能、气功不太理解的现实情况下,有一部分人不是以特异功能表现,他常常用魔术表现, 特别是在民间较多。有的以魔术师出现,可是他表演的魔术与众不同,他不需要任何设计和任何掩盖,就可以把一般认为是魔术的现象表现成功, 那还算是魔术吗?象这种现象要好好去思索。因为有很多事情在你还不了解之前,很可能它有真的一面,即使是魔术, 如果你轻易否认它,那么在你自己出现特殊效应时,自己也不认识它,也不易发现别人的真的东西。他不愿意对你说是真的,他宁愿说是魔术, 因为他不愿受很大的压力,来争一个“真”的名声,他说是真的,也不会带来什么好处,你要学又教不会反而引起嫉妒, 甚至要说你搞什么邪门歪道,他不如干脆说是假的还好些,许多有功的师父,他先说我这是假的,我没有功夫,实际上你看他所表现的事情,就有些离奇、特殊。他一会儿到另一个地方去了,是怎么去的,跑步去的?坐车去的?你算一算坐车的时间没那么快啊, 几分钟之内就到很远的地方去了,什么车也没那么快。因此你应该注意这些现象,不要轻易否认。你轻易否认人家的,自己就不易学到真的, 兴趣也就不易培养出来。
第五方面,培养兴趣要注意不断总结你自己练功的种种体会、收获和微妙的变化。一般说来,你只要坚持一段时间练功,无论如何都有一些变化,如自身的感觉,得气以后就有酸、麻、胀、重、寒、凉、温、热、疼、痒等一些感觉,这些感觉每人都不一样, 但多少都会有一些。从你外表来说,练了一段功以后,精力应该比以前充沛些。
比如老师讲课,以前3---4小时讲不下来,或非要喝水不可,但练了一段气功以后,讲上半天甚至更长时间也用不着喝水,他自己有津液使喉咙不致干燥,声音也用不着很大,这就说明练功在你身上产生了效果,开始不很大,你如果善于总结, 就能不断发现这些效果,兴趣也就会不断增加。

就是要吃苦耐劳,要准备吃苦,善于吃苦,能够吃苦,不能说练功是一种享受、效应等,这还不太全面。练功自然可以强身,可以使练功的人出现这样或那样舒服的感觉,但是要想把气功功力提高到相当高的水平,提高到高的层次,光是舒舒服服地练功, 还难以进入高层次,或者说只停留在一般大众气功的水平上。
每个人都可以练功,因为每个人都存在真气,真气在体内不断地运行。每个人练功,很可能出现爽快舒服的感觉。 但是要进入中层次,要把体内每个细胞练到起变化,由量变到质变,从而达到飞跃性的变化,那就要吃苦。从气功能出现特殊效应的角度来说, 一定要准备吃苦,甚至吃大苦,才能够使体内发生特殊变化。
怎么吃苦?练气功一个方面要在时间上“吃苦”,即要坚持练功。
比如,你开始规定半小时练功,如果你把时间延长到一小时,那一定感到不好受,苦就体现出来了,再延长,那就更苦,很可能比搞体力劳动或答一份考卷要难受得多。
又比如说延长呼吸,正常呼吸一般是一分钟20次左右,如果按气功要求深化调息,就要无限延长,一分钟呼吸一次, 甚至一小时才呼吸一次,你一定会很难受,你把时间一延长苦味自然就体现出来了。但你没达到一定时间, 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可能产生质变,而有时时间一长,质变就出来了,有的人因为吃不了苦,就体会不到这延长时间后产生的质变的滋味。
另外选择地点,选择你认为容易出现危险的地点,这时候苦就体现出来了,比如在山洞练功,那儿空气很闷,一定很难受,难受也属于苦的范畴。
还有象动作,(年轻人、小孩一般练功都适宜于先练动功)比如瑜珈功动作,人头朝下颈椎是弯曲的,当然也很难受, 这也属于苦的范畴。
实际练静功也需要有吃苦的精神才行。如象静坐,一般看好象坐着不费力,要你认认真真地坐,实际上还是很费劲的。如盘腿坐、坐禅,无论是驾马也好、金盘、银盘也好,特别是双盘腿(又称金盘)双腿盘着还是很痛苦的,没有基础的人拉下来坐着, 坐不到多大一会就不行了,但坐的时间短达不到效果。
有的老前辈练静功常常是双腿盘坐,一坐就是好多小时,如少林寺达摩祖师面壁九年,效果就不同了, 那石头上就有他的影子。据说他在少林寺面壁时,他还在其它地方传授功法(分身术)。当然这是传说。但也可能是真的。就是说, 要经过一个吃苦的过程,功力才能上长。你不准备吃苦,没有吃苦的精神,你就冲不开那关口。无论是动功还是静功,无论是通小周天或大周天, 都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
再如一般的站桩功,站桩半小时也很苦,大家知道马步站桩半小时,还不说十个小时,那就很苦,所以要准备吃苦, 很多练功的人包括我在内,吃苦精神还不够,练一会就想换一换,有的人练功,全身发烧,烧得难受,烧得发烫就害怕,这也是怕吃苦, 正在关键时刻怕吃苦,那当然就不容易长进了,就象蒸馒头,火刚上劲时你把笼盖揭开就不行了。练功愈难受的时候, 愈是你体内要发生变化的时候,所以一定要坚持。
其次是选择特殊的时候,一般认为选择最苦、最难受的时候练功。什么时候,由你自己选择。如果你认为早上是睡得挺香的时候,那你就早上练功,那时你练起来最难受。你肚子饿最难受,那时胃酸分泌多,从医学来说患胃溃疡的人要少吃多餐,饿就可缓解, 但从练功来说那就是练功的好时候,练功可能比挨饿更难受,但也是效果好的时候。
吃苦要抛弃很多东西,比如大家都要吃肉,有的师父说得很形象,口上说得很好,但在餐桌上最好吃的东西他眼睛总盯着肉, 那就不行了,那就不是吃苦。要吃亏,四川有句俗话“要善于吃亏”,即善于抛掉一般人不愿抛掉的私利,衣食住行都包括在内, 这样就容易进入气功的层次。
苦的概念实际还包括了练功到出现相当功能时,你用功也是很苦的。比如说发放外气,尤其是远距离用功的外气, 个个都有一个很难受的过程,用功过程中比较难受,有一定的痛苦的感觉,这是苦的另外涵义。

是收益。有了志向又能吃苦,那就一定会有收益,这时一定要注意总结、观察自己收益效果反应。只要能吃苦, 坚持较长一段时间,一定会有收益。要善于自己肯定自己,不需要别人来肯定,当然你也不要在别人面前炫耀。这种收益是很广泛的,体现在很多方面。主要是体力增强,体格健壮,智力开发,甚至出现特异功能。你的收益可能对周围发生反应,就象在很平静的时候, 你一练功,怎么周围在大动啊!比如两个人办事有时好象
是事前商量好一样,可是并没有商量,这没准就是气功的效应。

事业的“业”。有志向、有兴趣、能吃苦、有收益,将会体现在事业上。你练功时间比较长,有一定功力时, 就看你的事业是否顺利。有人说他已练好多年功,怎么总在不顺利状态中?我说的是事业,并不是指的社会上的政治风波,那另当别论。比如说医师练功到一定时间,特别是在兴趣和吃苦方面有收益的时候,那就看你看病的效果增加了没有。如果你看十个病人, 有九个病人效果不好,那就要总结你练功入门了没有。如果现在看病效果超过以往的比例,那说明对你事业有帮助了, 这可能是练功的效果。
又比如设计师平常想不出来,在练功以后很可能智力开发,一下子就能设计出来了。又如记忆力不强的人, 一下子能记很多单词等等。一个从事特殊工作如搞间谍或特务工作的人,以前侦辑老是不准确,练功以后灵感来了,他破案就好象真的看见一样, 这就对事业有帮助了,应该肯定下来。
股票期货外汇拐点核心交易法面授
 
离线归根
发帖
393
开心币
0
好评度
1865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02-11-30
佛教中有许多变相,只要你高兴,请随便变吧!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离线翁阿轰
发帖
723
开心币
0
好评度
3649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02-11-30
差不多呀,也挺适合挨俺上一贴批的呀!
主要观点没有太多不同,俺再批也不过是把篇幅拉长,多讲几个故事。他这一版本和上一版本观点是一致的,没什么新鲜玩意。所以您不妨把这一版本的第二句也拿出来,俺有兴趣了,好给你批出来。
万法因缘生,缘尽法还灭,我师大沙门,常做如是说。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欢迎您来以下三个佛教网站: xylt.fjnet.comchan.fjnet.com bailinsi.fjnet.com 给末学发邮件,将赠阅《禅》刊给您。wengehong@sina.com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离线梦逍遥
发帖
517
开心币
0
好评度
2934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02-11-30
有些地方是乱码,怎不见修改啊?
股票期货外汇拐点核心交易法面授
 
逍遥岂止梦中有, 祸福生死皆坦然!
离线翁阿轰
发帖
723
开心币
0
好评度
3649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02-12-01
改好了你去看吧。
万法因缘生,缘尽法还灭,我师大沙门,常做如是说。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欢迎您来以下三个佛教网站: xylt.fjnet.comchan.fjnet.com bailinsi.fjnet.com 给末学发邮件,将赠阅《禅》刊给您。wengehong@sina.com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离线德本
发帖
423
开心币
0
好评度
1836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02-12-01
拉倒吧,八十字,你刚学了五个字就打退堂鼓,还歪批三国,该打!
怎么你要走?
[此贴子已经被德本于2002-12-1 9:06:40编辑过]
离线翁阿轰
发帖
723
开心币
0
好评度
3649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02-12-01
你接着看——批《严新练功八十字》 第二句:前握毅悟德
第二句:前握毅悟德
  ○前
练功要始终把握一个“前”字。走路前,说话前,讲课前,上班前,吃饭前,睡觉前等等。这样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练功。这里所说的什么事之前都练一下,并不都要求你静坐或做个什么姿势,只要暂时进入一下练功时的那种状态了。当然,在某件事做完以后要收功,在做下一件事之前,想一下练功。会练功的人只练诀窍。老师傅说什么时候都可以练功,才入门的人听起来觉得很神秘,其实掌握一个“前”字,就不神秘了。
●这个前很重要,严新这样谈前,是可以的,是一种时时提起觉照的入手方法,与法国的一行禅师倡导的:“我知道我此时在哪里,在做什么,我时时处处保持着这个清清楚楚”一样是觉照的入手工夫,是“省”字工夫,吾日三省吾身的省。说简单一点就是时时“自觉”——自我的觉知。
  ○握
  练功人要注意把握自己,把握周围的事物。简单地说,就是把握自身以及周围与气功有关的气,即广义的“气”。
  把握自己,主要是注意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把握自己的“开关”。比如,你光注意练功而不注意收功,这就是没有把发好;要把握自己的言行;把握七窍;把握全身,还要始终注意把握自己的情、气、神;把握自己练功中出现的内景、内能、内感,要有意识地把握住,不要让它轻易耗散出去。
  比如,练功的人需要握固精,包括金津玉液这个精,包括内分泌这个精以及天主管生殖之精。练功有正子时活子时,人体内的正子时是大周天开始循环的时候,活子时是小周天开始循环的时候。《天仙圣理》有这个意思,说:活子时指的是生殖之精有外排趋势的时候,这时有一种特殊的感觉,气可以逆行,需要把握住。《会密经》这本书上提到一个“漏净功”,说练功的人要入门,就得杜绝先天之精外排的现象。握固,练功人到一定的时候就可以体会到,这也是练功的诀窍。
其次,还要注意把握周围的环境、事物,把握住周围什么事物对你练功产生了效应。要随时随地考虑到,周围的万事万物都在跟你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流。要善于对周围的气功之气的吸收,要有意识地吸收。所以对练功者来说要善于把握自身和外界的“气”,怎样把握呢?要有练也有收。
●要收也要放,收功不能忘回向。把自己练功所得的好处要无私奉贤给众生——有没有这个气魄?一定要建立为大家而修行的正确信念。练功不能越练越自私——把别人的、山水草木众生的好气吸收到我身上来,把我身上的坏气排出去。排到哪里去呢?排给别人吗?那别人不是要生病了吗?排给其他动植物吗?众生是平等的,你凭什么让人家替你受罪? 所以我们练功要有慈悲心,要有敢于为众生受苦的精神,这是奉献自我的精神,这样才能提高的快!讲个故事吧:
上海有一位刘女士,跑去找密宗的格桑仁真上师(佐钦熙日森莲花精社),说她在一次外出参加活动的时候,发现一个经常打坐练功的人,拿着小镜子朝她和她睡觉的方向照,在吸她身上的光和精气,当天晚上她就睡不好,时不时感觉到身体发冷发热,一夜展转难眠,从此经常感觉到那人在远方仍每天吸她的气,令她心神不定,慢慢整个人的精神发生了很大变化,声音沙哑了,脸色也不好了,牙齿也松动了……原因她是认为自己的精气被别人偷走了,后来她发现别人也偷她的光和精气,吓得她不敢见同修朋友,苦恼极了,不知道该怎么办,请格桑仁真上师为她指点。
格桑仁真上师回答她:我们归依三宝、打坐修行,首先要把方向目的搞清楚。方向目的不清楚,修行起来就容易偏离正道,我们学习佛法修行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消除烦恼,进而脱离六道轮回之苦,对不对?
刘女士:是的。
上师:是为了自己个人解脱呢,还是为了所有众生一起解脱呢?
刘女士:当然是自利利他,和所有众生一起解脱。
上师:佛经上说,所有六道众生都是我们许多世以前的父母。对不对?
刘女士:对的。
上师:那你刚才说的那些偷你光和精气的人,也是众生,也是许多世以前的父母,他们需要你的精气和光,你应该感到高兴,应该布施给他们。不但要将自己的精气和光给他们,还要把练功修行所得到的功德好处回向给他们,不要忘了,我们学佛修行的基础是菩提心——即大慈悲心!
刘女士非常受启发,后来她说:上师的话打开了我几年的心结,我知道该怎样修行了,我们不是总发愿让众生得解脱吗?不是总说:“不为自己求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吗?怎么真正需要我是,“我执”却这么重呢?现在我不会在苦恼了,现在他们就是要我的生命,我也会给。
从此,刘女士心结解开,心情开朗,她的身体也一天天健康强壮了起来。修行的进步也越来越大。
这个故事的重点是在说修行的方向。在密宗的修行方法里,学生进步慢,上师就会教他一种长功非常快的方法,名叫“施身法”,就是观想把自己的身体布施供养给天上地下的所有众生,当然这个法里有许多窍决,而且要有传承上师指导才行,自己不要乱试,否则掌握不好也危险。但是效果非常大,可以迅速积累福德资粮,而且对许多因业障引起的疑难病症也很有疗效。这说明,你越是布施,你福德越多,越是吝啬,福德越少,比如钱财,越是肯布施的人,他挣钱越多。


 ○ 毅
练功要有毅力、恒心,要持久。一定要像蚕吐丝那样绵绵不断。练功必须坚持不断,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长年累月地练功,这才叫有毅力。寺庙里的一些师傅,守寺庙时练功,扫地时练功,烧火时练功,挑水时也练功,要把气功结合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那就体现“毅”字了。
●毅力,就是持之以恒。虚云老和尚讲参禅的时候说:抱定一则无滋味话头参,咬住不放,如同老鼠啃棺材,啃开了就有的吃!
 ○ 悟
  气功讲究悟性,就是要不断琢磨自身练功的变化,不断使脑袋里的智慧产生一个明显变化,从中悟出一些道理来,拿气功的话来说,就叫“开天门”,悟性顿开,天门大开。高功夫师傅讲功,关键你自己去悟,琢磨出来了加以吸收肯定,就能变成你的能量。
怎样悟呢?要善于琢磨自身和周围的敏感点。有人可能手上出现透视功能,有人可能在脚上,至于你本人就不一定了。这要靠你琢磨自身的敏感点。有的人在柏树下练功很舒服,有的人在有大石头的地方练功很舒服,有的人在水边练功很舒服,你自己要琢磨看什么地方对你发生效应最强,这个地方很可能使你悟性大开,对你发生特殊效应。还有敏感时间。有人说:子、午、卯、酉时练功最重要,有人说大年初一最重要,有人说黄道吉日最重要,到底何时重要,不有一概而论。个人素质不一样,每人所处的地点、时间和周围的气场也不同,所以不可能人人都一样,这就要从“悟”字上下功夫了。许多人不善于琢磨自己的敏感点,这就失去了悟的地点、悟的时机,当然就不易悟出一些特殊的东西。练功是有意练功,无意成功。
●悟是要悟大事,不是要悟神通,悟神通就成了“误”了。“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不抓紧修行正果,光学了些个手指头认字的把戏,等境界来时,什么用也顶不了的。那些神通把戏除了能挣点知名度、名闻利养,多的换不来。另外,神通不是万能,神通不敌业力,把神通当作修行目标是“错认定盘星”。是要走弯路吃苦头的。得不了神通还好,如果得了,不是依通就是报通。报通是吃老本,迅速消耗自己的福报能量,依通则大多是附体,轻的就是一种入魔。所以贪图神通是修行的大忌,念头一动,就给了不良信息可称之机,它看看机会成熟就会来入。按照严新的教法,感觉有特殊信息了,要当作是师傅来了,可真好,正中下怀,魔气一入一个准,可丁可卯的就领你上了邪道了。你入了魔还不知道,因为入魔的初期,会出现一些小功能,如见光见影、耳报、透视遥视等等,正是你喜欢的,这下可好,以为自己修行成就了,也就完蛋了!
你会问:“为什么说是完蛋了呢?有神通,出功能了不是很好吗?”呵呵!不好呀!何以故?请看楞严中所说开悟前的发相 色阴魔境(1-1)精明外溢相 等东西您就会知道了(http://ccy.dd.ncu.edu.tw/~dharma/X1Chinese/D24Bible/E100.htm)

 ○ 德
  练功要注意德行修养。一个练功的人不注意道德修养,不注意功德的积累,气功的功力是难以提高的。
  讲道德而又有功夫的人,会被老师傅最先发现,最先教,也愿意教。如不重视功德,老师傅从你身前过,你也得不到点化。拿佛家的话来说,叫“有缘份,没福份”。有缘份是指你先天的基础因素,没福份就是你不注意道德。
第二句“前握毅悟德”,要落在一个“德”字上,练气功必须重德。这是气功的原则,也是气功中的高技术。
●德字是不用批的,谁人强调德,讲道德,都是有益社会的,就连李红痔的轮子功,说的再错,他讲道德的部分你也不好批,这道成了他的保护伞,所以不要批这把伞,看看伞底下是什么就可以了。
经云:“不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是为魔业。”为什么?做好人好事反成了修魔业了?什么道理?原理如下: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从来不违。正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种下蒺藜就收刺。所以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我们是相信生命不是仅仅只有一期,而是有个前生后世的,善恶因果的应报也是可以跨越这一期一期生命的界限的。你广修善业,自然会获得巨大的福报,但是如果不发菩提心,不有利益众生为目的,情况恐怕比没有福报还糟。台湾的陈水扁刚刚就任总统,就跑到台湾佛教大德圣严法师那里去参拜,法师与他会晤,给他写了一幅书法,六个字:“身居高位好造业”。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业”字是个中性词,善业也是业,恶业也是业,看你造什么业了。如果象南怀瑾先生一样,当巨大的福报来临的时候,知道修桥梁造高速,接济穷困,这样好。如果巨大的福报来临的时候做不到体恤众生,那福报可就成了你制造巨大恶业的助缘了。想想那些历史上的大魔头,哪个不是拥有巨大福报的人?商纣王、秦二世、隋炀帝、“天火降临罗马,还在弹琴奏乐”的古罗马暴君尼禄、冈比西斯、希特勒……都是绝顶聪明,福禄双全的人,没有大福报他哪里造的成那么大的恶业?那他们的大福报难道不是往昔修善业福德积累的吗?自然是了,但是就因为没有菩提心、救助众生、怜悯众生的慈悲心,所以福报来临的时候,也就是他为非作歹,成妖做魔的时候了。所以修行人当了知,大福报来临的时候,反而是最应该警惕的时候了。
我没有说严新强调修德不对的意思,只是觉得把里面这层说透更好一些,讲德重点强调发菩提心,当是重中之重呀。



[此贴子已经被翁阿轰于2002-12-1 20:39:11编辑过]
股票期货外汇拐点核心交易法面授
 
万法因缘生,缘尽法还灭,我师大沙门,常做如是说。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欢迎您来以下三个佛教网站: xylt.fjnet.comchan.fjnet.com bailinsi.fjnet.com 给末学发邮件,将赠阅《禅》刊给您。wengehong@sina.com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