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031阅读
  • 15回复

呵呵...晕道九月上中旬欲到北岳.五台一带看看北龙气脉...哪位道兄熟悉能先介绍一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北海散人
发帖
1762
开心币
0
好评度
7869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2-08-28
北岳恒山-圆觉寺砖塔
北岳恒山-圆觉寺砖塔
  在浑源县城内,始建于金正隆三年(公元1158年)。平面为八角形、高九层、密檐式,砖刻门窗仿木结构式样。塔基高4米,四周满嵌砖刻浮雕, 歌舞侍乐人物生动多姿,武士勇猛精悍,狮兽形象逼真,是砖雕中的精品。塔第一层南面有门可入,塔刹顶端有铁制“候鸟”,可随风旋转,有风标的作用。
轻松愉快的融入自然
离线北海散人
发帖
1762
开心币
0
好评度
7869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2-08-28
北岳恒山-悬空寺
北岳恒山-悬空寺
  悬空寺,悬挂在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太和15年(公元491年),始建初期,最高处的三教殿离地面90米,因历年河床淤积,现仅剩58米。1957年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寺院,上载危崖,下临深谷,背岩依龛,寺门向南,以西为正。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依照力学原理,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紧联。仅152.5平米的面积建有大小房屋40间。
  悬空寺的总体布局以寺院、禅房、佛堂、三佛殿 、太乙殿、关帝庙、鼓楼、钟楼、伽蓝殿、送子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千手观间殿、释迦殿、雷音殿、三官殿、纯阳宫、栈道、三教殿、五佛殿等。
  殿楼的分布都对称中有变化,分散中有联络,曲折回环,虚实相生,小巧玲珑,空间丰富,层次多变,小中见大,不觉为弹丸之地,布局紧凑,错落相依,其布局既不同于平川寺院的中轴突出,左右对称,也不同于山地宫观依山势逐步升高的格局,均依崖壁凹凸,审形度势,顺其自然,凌空而构,看上去,层叠错落,变化微妙,使形体的组合和空间对比达到了井然有序的艺术效果。  远望悬空寺,像一付玲珑剔透的浮雕,镶嵌在万仞峭壁间,近看悬空寺,大有凌空欲飞之势。登临悬空寺,攀悬梯,跨飞栈,穿石窟,钻天窗,走屋脊,步曲廊,几经周折,忽上忽下,左右回旋,仰视一线青天,俯首而视,峡水长流,叮咚成曲,如置身于九天宫阙,犹如腾云皈梦。
  悬空寺由于科学的选址,是建在崖壁凹回去的部分,且两边突出的山崖缓解了风势,东边天峰岭遮挡了太阳,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小时,风侵,雨蚀、日晒都对其损害不大。
  公元398年,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市),北魏天师道长寇谦之(公元365-448)仙逝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嚣浮"。换句话来说,就是让人们上了这处寺院,感到与天上的神仙共语,而将人世间烦恼抛掉。
  从天师仙逝到始建的43年间,他的弟子们多方筹资,精心选址设计,乃至寺庙宗 教内容的构思都超出了常人的智慧,将陶宏景(公元456-540)明确提出三教合流的思想,巧妙地体现在一处空中寺院内,并将三教殿建在寺院的最高处,使三位教主共居一殿,他们神态各异。殿内正中端坐佛主释迦牟尼,慈和安祥,左边是儒家始祖孔子,微笑谦恭,右边是道教主老子李耳,清高割达,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三教殿内的宗教内容,佛、道、儒的和平共处,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和为贵"、"仁者爱仁"、"智者见智"以及道家的"无量度人","礼度为先"和佛教"普渡众生"的思想,是三教思想融恰升华的展示,为指点世人化解矛盾纷争作出了榜样。因此,悬空寺始建至今,地处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的恒山,不但没有遭到破坏,而且历代都加以维修、完善,(悬空寺的现貌是保存了金大定18年修缮后的基本原貌),足以说明天下渴望和平的无穷力量。
  悬空寺原名"玄空阁",是取道家之"玄",佛家之"空",形貌楼阁而得名,后称悬空寺,是因"悬"与"玄"的谐音,以及寺院象悬挂在半崖之上,习惯地称作悬空寺
轻松愉快的融入自然
离线北海散人
发帖
1762
开心币
0
好评度
7869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2-08-28
北岳恒山三奇
北岳恒山三奇
  域中之山,莫尊于五岳。顾嵩、衡、华、泰名震海外,而恒山却相对寂寞。近日有缘得瞻北岳,方知其中三奇,为宇内独绝。其一为青史蒙尘,祭非其所;其二金阁浮空、虚楼悬秀;其三百神同悦,三教合一。
  恒山主峰天峰岭位于山西浑源,但历史上祭祀北岳大帝的仪式却在河北曲阳。嵩、衡、华、泰各祭其所,而恒魂却远在他乡,是何缘故?据历史记载:舜帝巡狩北岳,至河北大茂山飞雪阻隔,无法前行。突然从遥远的北岳之巅飞来一块灵石,坠在舜帝马前,名曰:安王石。舜帝在大茂山建庙,遥祭北岳大帝;又五载,舜帝再次巡狩北岳,安王石又落于河北曲阳,故石旁建北岳庙。自此,秦汉隋唐、宋金元明历朝,祭祀北岳大帝的仪式都在曲阳进行。片石飞冀之说,不仅历代帝王深信不疑,就连大学问家董仲舒、贾谊、刘向、孔安国、张嘉贞等都无人质疑。倒是外族人的爱新觉罗·福临感到情形不对。既然五岳护佑四方,为何北岳庙却位于神京之南,独把神京抛在了域外。召来汉族大学士一问,方知是历帝信了片石飞冀之说,所以祀在曲阳。顺治认为:大同为神京门户,而北岳又为大同之门户。恒宗横断南北,由此及北近沙漠,地气瘠硗;以南云雨兴致,土地润泽,应当厘正史谬,祀在浑源。由此天峰岭上的北岳庙这才走出了倍受冷落的窘境。所以恒山的真正兴盛只不过三四百年的时间,与其它尊宠千年的四岳根本无法相比。
  其二,金阁浮空,虚楼悬秀。沉默在寂寂深山中的北岳,景致却毫不逊色。真武庙、纯阳宫、十王殿、会仙府等等大都傲立山巅绝壁。其中最著名的当数位于翠屏山壁腰的悬空寺,上有千仞崖,下有千仞崖。古有名谣: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这座吊寺远看金光波荡,摇摇欲坠,叹为观止。攀入寺后这才发现,悬空寺是由三座主体建筑,悬吊在绝壁中间,里钩外连而成的。在最高处三教殿,由此俯视谷底的恒水,波涛澎湃,雷鸣震天。极目远眺对面的天峰岭,若猛龙奔腾。此刻才真正体会到了宋代大画家郭熙说的“嵩山如卧,泰山如坐,华山如立,恒山如行”的意境。
   其三,百神同悦,三教合一。北岳是道教名山,供奉玉皇大帝、北岳大帝、吕洞宾自在情理之中。除此之外还供奉着观音、弥勒及儒家的孔子等等。尤其是三教殿中玉皇大帝、释迦牟尼、孔子并列高台,同享人间烟火,为五岳之奇观。儒释道合一,在人们心目中是理所当然的事,尤其是中国文化史,本身就是一部三教融合的历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家的慧远,道家的陆静修,儒家的陶渊明曾有过东林论道、虎溪三啸的逸闻。但实质上,彼此间还是有门户之见的,尤其是佛道两门。佛教东传中国时,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为求立足,曾奏请汉明帝烈火验经,结果道教经书扔进火盆后化作了灰烬;而佛经不但没有烧毁,而且还在火中放出了金光。从此,佛教取代道教,成为国教。后来一些道教大师为复兴祖教,曾先后怂恿魏武帝、周武帝、唐武宗灭佛兴道。因而在四大佛山中很少能见到道教的踪迹;同样,在道教控制的灵山仙境中,也绝少佛禅之风。而北岳恒山的三教殿却一改古风。三教祖师同列一台,相安无事享受人间香火,不能不说是又一奇观。究其原因,恒山地处溯漠边疆,自然少了许多清规戒律;另外,为共同御辱,三教弟子不得不结成统一战线,平息边患。
   站在恒山之巅,眼望恒水过处,两岸人民安居乐业,其乐融融,心生万端感慨,随即赋诗一道以为记:孤峰高出众岑峦,三仙笑看史青烟。古有名寺悬空造,今逢盛世落平安。
轻松愉快的融入自然
离线宋豫人
发帖
155
开心币
0
好评度
1593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2-08-28
呵呵...谢了散人兄...呵呵...
离线宋豫人
发帖
155
开心币
0
好评度
1593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2-08-28
恒山位于浑源城外正南方向。为我国五大名岳之一,又是道教圣地。
恒山位于浑源城外正南方向。为我国五大名岳之一,又是道教圣地。早在西汉初年就有营建。历代均有修饰。到明、清,已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集群,人称“三寺四祠 九亭阁,七宫八洞十二庙”。
  恒山左右分峙着两座主峰:东壁,是穿云摩天的天峰岭;西壁,是峻峭巍峨的翠屏山。
  越过小桥流水,攀上石壁栈道,拾级而 上。进入山门后,爬悬梯,钻石窟,绕长廊,寺中又是一番天地。原来, 悬空寺不仅奇在悬空,而且殿回楼转,一步一景,建造奇特。全寺大小 40处殿庙楼阁,高低错落,对称中有变化;转折升降,分散中有连络。更兼寺中铜浇、铁铸、石雕、泥塑的78尊神像,神态自然,栩栩如生。
  最高层有三教殿。在此殿内,释迦牟尼、老子、孔子的塑像同堂共室。 这是佛、道、儒三教合作建寺的产物。
   翠屏山是恒山两座主峰之一。它和天峰岭一样,都属孤山式断层山。那分峙叠出的山峰,一层断崖,一层绿带,煞是好看。山路两侧,怪石嶙峋。窥翠屏一斑,知恒山全貌。
   翠屏山下就是金龙峡腹地,两侧沟壁陡直,峡底流水奔泻,谷幽峡深,十分险要。
   天峰岭是恒山的另一座主峰。山下有一座小山庄。据说,秦始皇当年复游海上至琅琊,归途中取路恒山到过这里,得名秦止岭。后来,此地修起接官亭,成为道士们迎接皇帝遣臣和地方官吏的地方,又改称停 旨岭。
   过了停旨岭,就是”十里步云路”。步步登高,可见右前方一壁凌 室秀峰上“恒宗”两个赫然醒目的大字。这两个笔力雄浑、镌刻遒劲、 高达14米的大字,是明朝人造笔。它俨然成为恒山山门的巨匾,使游人 肃然起敬,整襟恭行。
   过了大字岭,便可见到4株高达数丈的迎客松,伟岸挺拔,分列在步云山路的两旁,像在彬彬有礼地恭候远到的客人。这是恒山的元老松, 它们的种植年代据说在七、八百年前的唐末宋初。传说,那时的恒山, 一里一亭,一步一松。然而,恒山经历了无数的天灾人祸,停旨岭上古 松已所剩无儿。正因为它们迷人的奇特仪态,也因为它们罕见的长寿高 龄,人们争相和它们摄影留念。
   由迎客松向上,山势骤见陡峭。山的半途有一处曲径弯道,为虎风口。左手是直泻的深谷,右手是高耸的削壁,其势回环曲折。风从东南来,以口为纳;风从西北来,以口为出。大风不息,声如虎啸,即使是盛夏酷暑,也是凉风嗖嗖。这里是著名的果老岭。传说,八仙之一的张 果老就是在恒山修行成仙的。他骑着一头日行万里的白驴,巡天度世。 每每经过这里,苦于坡陡路滑,徒步牵驴跋涉,留下了许多人畜印痕和斑斑血迹。
   顺着果老岭,指点着那许多似人脚、似驴蹄的石子,想象着张果老倒骑白驴入山的姿势,不觉便进入了一个风景秀丽的世界。路南,山花烂漫,棘刺杂陈的深谷,叫紫芝峪,是百药荟萃的宝地。知名的中草药就有100多种,尤以黄芪为最,被称为“北芪”。路北,松屏柏障,凌云欲倾的翠崖叫飞石峰,那莽莽苍苍的气势,宛若一幅浓抹重彩的水墨山河图。峰下有碧霞宫,它北依凌云阁,斗姆官,南接山神庙、疮神祠,东邻纯阳宫、太乙庙,是恒山仅次于主庙规模的古建筑中心。
   出了碧霞官,沿飞石峰回首向东,又进入一个松柏掩映的幽静所在。这就是有名的飞石窟。沿着曲径,进入这天然大石窟,窟内东龛,是始 建于北魏的北岳寝官和后土夫人庙。寝官南耳殿中,据说有一长达数百 里,“进可入仙境,出能回人间”的山洞,叫还元洞。窟内南龛,是一 座绿瓦红柱的玲珑小亭--梳妆楼。传说,住在寝宫的北岳大帝夫人每天清晨都要到这里来对镜梳理她美丽的长发。
   与飞石窟相毗邻的是夕阳岩,岩面西壁立,孤屏如削,夕阳返照,云成紫雾,缭绕岩前,犹如帷幕,蔚为壮观。 离开夕阳岩,折向西行,在青龙殿东南有潜龙泉。传说龙泉云生就要下雨。在刻有“潜龙泉”的小亭下,并列二井,其一水味苦涩,是苦井;而相距不过1米的一眼井,水如甘露,是甜井,这又是多么奇妙的 现象啊。据说,恒山上的人们都饮用这口甜井水,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恒山庙会,三四万游人接踵来饮水。这眼深不过数尺的甜水井却取之下尽,用之不竭。
   恒宗大殿是北岳主庙。这座依傍在半山削壁上的大殿,是恒山主峰现存的20座寺庙中规模最大的。始建于北魏大武年间(424~451年), 后经历代修葺,到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年)才改为寝宫。 大殿脚下是一座崇高的山门。山门两侧有青龙、白虎二殿。跨进山门,劈面便是坡度为60度的103层石阶。举目仰望,石阶漫漫,殿身巍 巍:上方峭壁上,一株古松凌空倒挂,九曲盘亘,气势宏大。登上石阶, 进入大殿,正中神龛里端然高坐着的是头戴天平冠,身披朱绫袍的北岳 大帝。神座上方,悬挂着康熙皇帝手书的御匾:“化垂悠久”。殿内香烟缭绕,钟磐幽鸣,给人清静超脱之感。步出大殿,殿前有数十面石碑、 牌匾,其中,元代铁铸菱形“云牌”,为人们一致称道,堪为恒山文物之珍。
  由恒宗大殿到峰顶,有东西二路可通。东路平缓,西径陡峭。恒山最高处的古建筑是会仙府。会仙府位于一个形如弯月的石窟,内塑上、中、下八洞神仙以及福、禄、寿三星。府外东西两侧悬崖,布满了宋、 辽、金、元、明、清历代名人称颂恒山的摩崖石刻,各体书法,纷呈异采,有相当高的艺术造诣。
   由会仙府起,山势越来越陡峭,山路越来越崎岖,由此可登上恒山之巅--海拔两千多米的天峰岭绝顶。
离线玄德无名
发帖
137
开心币
0
好评度
1838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2-08-28
hengshangwochunjiequguo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