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843阅读
  • 14回复

孔子不是成道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真音
 

发帖
1326
开心币
83
好评度
668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3-06
孔子是头脑世界中的龙,是尘俗世界中的圣人。不是天上人间和地下都有的龙。

一、他不是静心者。他从来没说过静心,如果他知道,他一定会说,倒是在《庄子》中,他的颜回心斋坐忘有道以致忘我而吓坏了他。可见他不知道这个。没静心的圣人绝对不可能是真正的成道者。
二、他的偶像是周公和几位先帝,如尧舜禹等,但不是有静心经验的黄帝。他晚年说:“吾老矣, 不复见周公。”这些先王和静心没有任何关系。
三他主张的东西是仁,五经和《论语》是他一生的成果,和静心完全没有关系。子不语怪力乱神。子贡说他很少说天道的事,在他也是高不可攀的,我无法定他说的是不是修上的事。但是一个在天有为,一定会说一些,不可能不说的。他传给曾子的,是最高的,但也没见曾公说了天上的事,所以我可以说他不知道,起码知道的不多。一个知道那些事是对从都可以用的,起码可以用一些的,但他从严不说,仁者必有言,言者不必有仁,如果他知道。不可能一世都不说给一个人,这是不可能的事。

四、他决策的重要依据是易经,不是心灵。一个真正的成者的主要依据是心不是头脑,孔子学易于晚年,他说如果我早些学易,就没有大错了!一个学习易才能不出大错的人,是来自心灵吗?一个真正的成道者的行为来自心灵,不可能有大错的。而且,来自于是心灵的人不用那么么多易也能正确地做事。释祖慧能用易吗?老子用易?在道德经是看到,他不用易也行。鬼谷子用易,但是那未必是主要的依据,易从其心中来,他不一定非要用易来决策。是只用易来辅助的。一个真正的成道者完全不用易也能完全是对的。他是一个活在当下的人,不是总用推理的人。易术可能用,但不能只用它。我从来不否定易术的价值。
五、他不能真正地理解老子这条龙。如果他是天上的龙,他们一定会知道,反之则不能理解。知道老子是龙,不等于理解老子。但是如果他象老子一样,他一定很明白老子。在他的面前老子竟然深不可测。如果他是龙,老子一定不会那样神。大家都是龙,不能互相理解?笑话!

六祖曾和一个无师自通的成道者见面。那个人看了一眼慧能,然后绕六祖三圈,就要走了,因为他全知道慧能这条龙的内在了,但慧能还是请他同睡了一晚,从此他不再去见六祖,因为已经不再需要那样了。但孔子不是这样!他无法了解不爱说话的老子的心灵。
六、他的能量集中于中丹田。这是少有的现象。没有那个成道者是那样的。释老不是,观世音不是,阿弥陀佛也不是。道家和密法都要冲顶而出,而他集中于中丹田,只是说明他只在半路。以这个足以使他很有仁爱心,仁不是爱,但有这个意思吧,很喜悦,很有灵感,这也是他艺术很高的原因吧。

七、他的能量很高,很棒!但不同于以光为主的圣人。一个成道者一定是以无量光为主的。释尊和观世音是以五彩缤纷的光环为主,阿弥陀佛是纯粹的金黄色光,很圆融。但孔子不是以光环为主吧。



[此贴子已经被真音于2002-3-6 17:03:40编辑过]
股票期货外汇拐点核心交易法面授
 
我的现在不是过去的结果
离线渊海
发帖
100
开心币
0
好评度
108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2-03-06
孔子成不成道跟我们关系不大,我们自己是否成道,生活是否愉快、自在无碍最重要!
预测游戏 仅供参考
离线dx333
发帖
159
开心币
0
好评度
6074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2-03-06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为什么孔子在谈到为政,要作自我报告呢?孔子是七十 二岁死的。他用简单几句话,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艰苦奋斗的精神。他的身世 很可怜,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家庭,他要挑 起这担子来,他的责任很重。他说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作学问,经过十五年,根据 他丰富的经验,以及人生的磨炼,到了三十岁而“立”。立就是不动,作人做事处 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这个人生非走这个路子不可。但是这时候还有怀疑,还 有摇摆的现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但这是对形而下的学问 人生而言。还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岁,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学的宇宙 来源,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体范围。到了“六十而耳顺”,这里问题又来了,孔子 在六十以前耳朵有什么问题不顺,耳腔发炎吗?这句很难解释,可能在当时漏刻了 文字。可能是“六十而”下面有一个句读。如果照旧,“耳顺”的道理就是说,自 十五岁开始作人处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 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注意!心里平静 不是死气沉沉,是很活泼,很明确是非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 得要帮助改成好人,要这样平静,这个学问是很难的。然后再加十年,才“从心所 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不逾矩”。我们上街去 看看,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来吃,“从心所欲”嘛!行吗?要“不逾矩”。人与 人之间要有一个范围。“从心所欲”——自由而不能超过这个范围,所以“不逾矩”, 同时这句话也通于形而上的道理。讲到这里,我们要研究孔子为什么把几十年所经 历作人、做事、做学问的经验,要放在《为政》篇里。这经验太重要了,本来为政 就是须要人生的经验。

在世界上有两个东西是没有办法实验的,就是政治和军事。这两个东西,包罗 万象,变动不居。从历史上看,古今中外的政治,专制、君主、民主、集体,究竟 哪样好?谁能下得了这个结论?尤其现代的中国,几十年来,西方的什么思想文化, 都搬到中国这个舞台上来玩过,结果如何呢?所以为政的人是要了解人生,要有经 验,要多去体会。因此孔子将自己的经验讲出来,编到《为政》这一篇,就是暗示 一般从政者,本身的修养以及作人做事的艰难,并不简单,要效法他这个精神,在 工作上去体会、了解它,才把这一段编到《为政》中来。

从上面几段,我们得到一个结论:不管是为政或做事,是要靠人生经验的累积。 而人生经验累积成什么东西呢?简单的四个字——“人情世故”。

讲到人情世故,中国人现在往往把这个名词用反了,这是很坏的事。如果说 “这家伙太世故了!”便是骂人。尤其外国人批评中国人,几年前在《中央日报》 我就看到这样的文章,说中国人什么都好,就是太重人情了。这里一般年轻人的反 应,认为这个外国人的文章写得非常透彻,我说你们不要认为外国人在中国留学两 三年,就能懂中国文化,那你们都是干什么的?几十年的饭是白吃了。中国文化一 直在讲人情,所谓“人情”,不是过年过节的时候,提着一只火腿,前街送到后巷, 左邻送到右舍,在外面送来送去地转了个把月,说不定又转回来物归原主了。这只 是情礼的象征,中国文化所讲的“人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性情。人情这两个字, 现在解释起来,包括了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等学问都在内,也就 是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的感情。

“世故”就是透彻了解事物,懂得过去、现在、未来。“故”就是事情,“世 故”就是世界上这些事情,要懂得人,要懂得事,就叫做人情世故。但现在反用了 以后,所谓这家伙太“世故”,就是“滑头”的别名;“人情”则变成拍马屁的代 用词了。就这样把中国文化完全搞错了,尤其是外国人写的更不对。

为政以“德”为本,再以学来培育“诗”的温柔敦厚精神,是不是就具备了为 政的条件了?不然!不然!就好像一个军人,把中外古今的军事思想理论都翻遍了, 但是连枪怎么放都不会,二等兵上等兵是怎么回事也不晓得,这等人充其量只能当 个参谋,绝对不能带兵上战场的。所以《论语》行文的气势,轻轻一转,把孔子的 简略自传编进来了。也就是告诉我们,为政的道理就是要真正能多懂得人情世故。

我曾讲过,世界上所有的政治思想归纳起来,最简单扼要的,不外中国的四个 字——“安居乐业”。所有政治的理想、理论,都没超过这四个字的范围;都不外 是使人如何能安居,如何能乐业。同时我们在乡下也到处可以看到“风调雨顺,国 泰民安。”这八个字,现代一般人看来,是非常陈旧的老古董。可是古今中外历史 上,如果能够真正达到这八个字的境界,对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时代来说, 无论是什么政治理想都达到了。而这些老古董,就是透彻了人情世故所产生的政治 哲学思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2-3-6 13:30:38编辑过]
[img]http://album.chinaren.com/album/40/175222.gif[/img]
离线雪涛

发帖
645
开心币
0
好评度
2071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2-03-06
呵呵!真音又放炮了!
有勇有智,真英雄也!
股票期货外汇拐点核心交易法面授
 
鼎鼎原无鼎,炉炉亦非炉。 身心两个字,举世尽糊涂。   欢迎大家有空时去看看:http://blog.sina.com.cn/u/1244243232
离线燕北游
发帖
28
开心币
0
好评度
1047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2-03-06
甚是!
离线释真德
发帖
124
开心币
0
好评度
1408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2-03-06
他老人家一定得道了.
千古流韵伯牙琴 未遇子期难成音 一曲阳春谁与和 白雪空对楚王心
发帖
1914
开心币
0
好评度
3908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2-03-06
孔子的道,不是老子的道,更不是释迦牟尼佛的道。
他的道,基本上是治国之道,一些学者就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股票期货外汇拐点核心交易法面授
 
世间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开心就好~~~~~~呵呵!
离线dx333
发帖
159
开心币
0
好评度
6074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2-03-06
有道理!
[img]http://album.chinaren.com/album/40/175222.gif[/img]
离线紫微大帝

发帖
236
开心币
16
好评度
2192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2-03-07
在西藏密宗,孔子也是大菩萨化现!
离线真音

发帖
1326
开心币
83
好评度
6685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2-03-07
得道不难,小得大得,孔子得道是没说的。
股票期货外汇拐点核心交易法面授
 
我的现在不是过去的结果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