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本意为路,《说文》云:“道所行道也”。其后逐渐引申出了各种意思。
儒家所说的道一般是指人道,儒家认为它并不是一个静止的范畴,而是一种不断变化的激励人们自强不息的标准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而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则提出了道的另一种概念。他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老子第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同时老子又认为道是不能用言语来说明的,在《老子》开篇第一章就说:“道可道,非常道”
在老子看来道不同于一般的事物,它似有非有,似无非无,是一种无物之物,无状之状。它没有意志并不是人格化的上帝。
关于道的另一种新说是由《周易》提出的。
《系辞传》有云:“行而上者之谓道,行而下者之谓器”。什么是行而上呢,它又说:“《易》之为书,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屈,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济”
即行而上是表现脱离于实体以外的东西,它是无形的,但却又是表现形的这也相似于老子的道是有和无的统一。他并不单纯指事物所遵循的规律。
到了宋代,张载以气言道,认为道是气运动变化的过程,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所以他说道是万物存在、变化、发展的原因。
参考书籍《中国哲学发展史》
《老子》
《易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2-6-2 12:06:0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