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979阅读
  • 12回复

怎样求道?怎样寻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学生
 
发帖
66
开心币
0
好评度
151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6-26
怎样求道?怎样寻师?
(2002年06月14日)
什么是道?这个概念在现代已经被搞得太繁杂了,什么经营之道、治学之道、黑道白道、兵家之道、政治之道、大道小道、宗道旁道、正道邪道等等,令后学者无所适从,难以把握要领。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必须打破现有一切概念,让一切变得“空空如也”,然后咱们再从头开始,从无知识开始。
从头开始,头在哪里?当然还得从佛道儒易的初期开始。要以原著原版的东西为基础,参考其他的注疏禅释。在参考注疏禅释的时候,要始终保持自己头脑的“空空如也”,并且一切所知所识的东西都只能是暂时的认识,不要作定论,不要去下定义,要保持随时更新认识的状态,如此长时间的积累才能逐渐地从中“抽象”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对道的认识。
认识道,有一个特点,即对道的印证只能是自己,或者印证的东西只能自己明白,用语言和文字是无法交流所印证的东西的。真正修成、开功开悟后,相互交流是不用语言和文字的,而是用“心灵相通”的方式,你想什么,对方能知道,对方想什么,你也能知道。这种“通灵”的方式可以真实交流各自所印证的东西。所以,道不是不可以说出来,而是要用“通灵”的方式才能说出来,交流双方在“通灵”中才能真正互相理解对方的真实意思。用语言和文字交流,往往会出现“用自己的思想去理解别人的意思”,这种理解往往根本不是别人的真实意思,而是把自己的理解误认为是别人的意思。这就会出现认识误差。很多人在学道中,常常犯这样的认识上的毛病,结果是自认为认识道了,其实所认识的道与道的真义相差甚远!
说出这些的目的,就是希望诚心求道者,不要在概念上误识道义,那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徒浪费了宝贵的生命时光,不值。千万要注意这个问题。
那么怎样授受道呢?这不同于学习现代知识,不可能通过课堂听课或书本自学就能学到的。授受道的方法,必须是有师父的“传帮带”,几乎是与师父“生活”在一起,随时能获得师父在自己的具体言行中、在自己生活环境的事物变化中进行指点,才能真正认识道。师父在传道时,一般不会直接用语言描述道,不会对道下定义,而是在具体事物的变化中指出其中“隐存”的道,这叫“点化”,日积月累,达到一定程度时,自己就会出现“恍然大悟”的感受;或者师父看你积累到思想抽象能力已经能理解语言上对道的直接描述时,就会直接用语言来“点破”,这才叫做真正的学道。所以,学道要有师传,这是道的特点决定的。
现今世界,真道假道都在传,鱼目混珠,初学者很难有识辩真假的能力,一旦投师有误,误的是自己求道的真诚。所以,宁可多观望,不可轻易投错师。一般情况下,建议把握这样的原则:大道至简至易,并不复杂,并不深奥,也不虚玄,只是在认识上很困难。师父传道所做的90%以上的事情是破解认识上的障碍,而不是去直接阐述道义。而且,一旦真正理解道,就会发现,道太简单了,一句话就说破了,只是自己在未识道时,怎么也不会相信这句话就是道义。如果能把握这些,去拜师时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以上所说,仅供参考。
wuhen
离线变形虫
发帖
105
开心币
0
好评度
45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2-06-26
以我上师的开示给你解答一下!
瑜珈行者,要具备这样四种品德:敬师、重法、实修、奉爱。
如何敬师?要把上师、老师以及一切的善知识都当作开悟的人去看待,当作圣贤去看,基至,近而把所有传给我们那怕是一句做人的道理的人,都当作善知识来看,都把他看作过去解脱开悟的圣贤的化身,如此这样常观想,培养了我们谦虚卑下的品质。
瑜珈行者随时要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纵使自己有修持成就,也当作一凡夫来想,知识无涯,智慧如海,越是有成就的人,随着他的证悟的境界越高,越是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渺小到极限,就是断除我执之境界。
只要虚心学习,人人身上都有优点,即使他人有所过错,也可以当作一面镜子,签进自己,照出自己的不足,更何况真有成就的瑜珈大修士,往往都是化作最平常的凡夫相,以此来寻找能视众生平等一如的弟子。
所以,我们只有视一切的人为大善知识,视所有的师长都为大成就者的化现,如此,才不会错过于千百万人中隐藏的一个真实开悟者。
我们不要静心坐等一个大善知识从天而降,也不要埋怨什么明师难遇,以我们不清净的凡夫心,带着有色眼镜,纵使找遍了虚空的每个角落,踏破云岭山水,所见的也都是凡夫。
对师长要恭敬,不要有分别心,如此恭敬一个师长,便是恭敬了天底下所有的大善知识,一个师长在给你加持,便获得了天下所有的善知识的能量全部。
这是获得加持能量的又一大秘密,你能否这样去做,这样去修正自己,是你自己的事,任何人代替不了。
离线学生
发帖
66
开心币
0
好评度
1515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2-06-26
对不起,此贴不谈遵师的问题
wuhen
发帖
1914
开心币
0
好评度
3908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2-06-26
樵夫与赫耳墨斯
樵夫与赫耳墨斯
有个樵夫在河边砍柴,不小心把斧子掉到河里,被河水冲走了。他坐在河岸上失声痛
哭。赫耳墨斯知道了此事,很可怜他,走来问明原因后,便下到河里,捞起一把金斧子来,
问是否是他的,他说不是;接着赫耳墨斯又捞起一把银斧子来问是不是他掉下去的,他仍说
不是;赫耳墨斯第三次下去,捞起樵夫自己的斧子来时,樵夫说这才是自己所失掉的那一
把。赫耳墨斯很赞赏樵夫为人诚实,便把金斧、银斧都作为礼物送给他。樵夫带着三把斧子
回到家里,把事情经过详细地告诉了朋友们。其中有一个人十分眼红,决定也去碰碰运气,
跑到河边,故意把自己的斧子丢到急流中,然后坐在那儿痛哭起来。赫耳墨斯来到在他面
前,问明了他痛哭的原因,便下河捞起一把金斧子来,问是不是他所丢失的。那人高兴地
说:“呀,正是;正是!”然而他那贪婪和不诚实的样子却遭到了赫耳墨斯的痛恨,不但没
赏给他那把金斧子,就连他自己的那把斧子也没给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2-6-26 15:05:39编辑过]
世间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开心就好~~~~~~呵呵!
离线月晓风清
发帖
26
开心币
0
好评度
533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2-06-28
一杯水的多与少
一杯水的多与少
发表于 - 2002-06-27 21:46:15  
有一群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而且只剩下一杯水了。烈日炎炎,大家都口渴难忍。但是这一杯传给每个人喝,最后却没有喝完。因为每个人都想到了别人,都只是让杯子里的水润了润嘴唇。
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如果大家都想到了别人,都不只是为了自己,那么本来不够的水也可以是够的。而如果大家都只顾自己的、你争我夺,那么就是有许多的水也会是不够的。
所以,所谓的够与不够也与人的状态有关,如果人是贪婪的,那么就是东西再多也可以是不够的。而如果人都充满了爱心,想到其他的人,那么就是不够的东西也可以是够的。
所以,如果你是贪婪的,那么再多你也觉得不够,而如果你不贪婪,有爱心,那么你就会认识到在贪婪的情况下不够的实际上是够的。
离线毛毛
发帖
384
开心币
0
好评度
2366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2-06-28
我是不是就贪婪呀
世事沧桑心事定 胸中海岳梦中飞
离线毛毛
发帖
384
开心币
0
好评度
2366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2-06-28
与上面有什么联系?
世事沧桑心事定 胸中海岳梦中飞
离线笑笑生
发帖
163
开心币
0
好评度
1146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2-06-28
哈哈哈哈!还才女呢??哼!
离线tongling
发帖
547
开心币
0
好评度
2896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2-06-28
哦~原来笑笑生的笑是笑话别人的意思~~~
和谐 欢畅 自然 端庄
离线毛毛
发帖
384
开心币
0
好评度
2366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2-06-28
你们说的似乎都有道理!是不是你们修行的出发点就不一样造成的!?
世事沧桑心事定 胸中海岳梦中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