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92阅读
  • 0回复

参礼南华寺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蒙刚
 
发帖
476
开心币
0
好评度
214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7-11
参礼南华寺记


■ 李豫川



  2002年1月,笔者来到广东曲江,瞻仰了慕名已久的南华寺。
  隆冬的粤北山区,依然郁郁葱葱,漾绿溢秀,风光旖旎。出韶关市区22公里,在曲江县马坝有座山,为大庾岭支脉。山下有条小河,为北江支流。河畔曾经居住过曹操(155—220年)的裔孙曹叔良及其后代,所以人们给这条小河取名“曹溪”。南朝梁武帝天监三年(504),曹叔良舍宅为寺,萧衍赐额“宝林寺”。唐中宗嗣圣元年(684),李显将宝林寺改名为“中兴寺”,并命韶州刺史重修。北宋初年,宝林寺的一半毁于火灾。修复后,宋太祖赵匡胤赐名“南华禅寺”,遂相沿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
  但南华寺之所以名扬天下,并不是缘于几个帝王的赐名,而是因为禅宗六祖慧能大师(638—713年)在此传法三十余载,并有六祖肉身塔存世。慧能弟子法海将其法语编成《六祖坛经》,这是佛教唯一的一部由中国僧人撰写的佛经,标志着佛教的中国化(古印度佛教是没有禅宗这个宗派的),在中国文化史上大放异彩,历久不衰。
  1993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缅怀毛泽东》一书,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毛泽东很欣赏禅宗六祖慧能,《六祖坛经》一书,他经常带在身边。”毛泽东在谈到慧能学说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时指出:“慧能是真正的中国佛教的始祖。”
  天下名山僧占多。进入南华寺,环顾周围群山,但见峰峦奇秀,古木参天。第一道山门上方高悬一匾,嵌“曹溪”二大字。第二道山门即宝林门,横匾为“宝林道场”,两侧联语云:“东粤第一宝刹,南宗不二法门”。继续前行,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灵照塔、六祖殿等。飞檐重椽,斗拱横梁,充分体现了我国古建筑特有的风格。殿堂四壁上的五百罗汉像,神态各异,容貌逼真,栩栩如生。寺后有著名的“卓锡泉”,相传是慧能浣洗袈裟的地方。泉水清沏甘冽,常年涌流不绝,用它来泡寺内特有的“南华茶”,回味甘甜无比!整座寺院给人的印象是古朴典雅,气魄宏大,雄伟壮观!
  六祖殿是寺内最后一殿,殿中供奉着慧能大师真身像,两侧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德清(1546-1623年)等人的肉身像……
  感谢南华寺的历代僧侣,他们为保护寺内珍贵的历史文物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这里,我们见到了武则天给慧能大师的诏书(复制品),它长280厘米,宽53厘米,共计210字。那上面盛赞慧能大师“名振十方,声誉四海”,又说:“朕以身居极位,事继繁煎,空披顶戴之诚,佇想醍醐之味,恨不趋陪下位,侧奉聆音,倾求出高之源,高步妙峰之顶。……今遣中书舍人吴存颖,专持水晶钵盂一付,磨衲一条,白毡两端,香茶五角,钱三百贯。前件物微,少申供养”云云。落款为“万岁通天元年”,即公元696年,并盖有“敕命之宝”钤印一方。左侧有光绪十二年(1886)两广总督张之洞(1833-1909年,号无竞居士)的阅后题记。
  我们还看到了武则天和唐中宗李显赐与慧能大师的一件千佛袈裟(复制品)。其底为杏黄色绢,中间绣有一千尊佛像,四周绣有十二条游龙,分别用金、红、蓝、黄诸色丝线绣成,极为精美!权倾天下的一代女皇竟能如此礼待山野中的一位僧人,实属难能可贵!据接待我们的僧人说:“文化大革命”浩劫肇始,红卫兵硬说南华寺是封建文化的巢穴,要彻底砸烂,并扬言要将千佛袈裟和圣旨焚之一炬。为了保护这些珍贵文物,当时一名叫林得众的基层干部(1983年后任曲江县政协副主席)冒着风险,事先将千佛袈裟和圣旨拿回自己的房间包卷好,用布缝成枕头藏起来,只交出两件复制品去应付了事。如此,真迹才得以保存到今天。1983年2月7日,胡耀邦(1915-1989年)总书记视察南华寺,曾称赞得众同志说:“你有功劳啊!”
  在寺内,我们还看到了蒋介石先生(1887-1975年)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题写的匾额――“宣扬佛典”。那一年夏,广东西北区绥靖专员李汉魂将军(1895-1987年,号南华)礼请虚云法师(1840-1959年)住持南华寺。当时南华寺破败不堪,虚云法师在李汉魂的大力支持下,亲自监督工匠重建古刹。在十余年内,共建成大小殿堂楼阁及僧房三百余间,装塑佛像七百多尊,能容纳二百多僧众常住。重建后的南华寺蔚为壮观,成为广东省首屈一指的佛教胜地。
  在韶关地区,不少人都能说一些有关慧能大师的故事。韶关市市长在接待我们时,就不假思索地当场背诵出神秀与慧能的两首偈子(即“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并评价道:“从佛教空观的立场来看,慧能的境界的确比神秀高一层,空得很彻底。”
  关于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读者多已熟悉,笔者不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据历史记载,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元年(713)农历八月,慧能大师圆寂于新州(今广东省新兴县)国恩寺(原为大师俗家故宅)后,广州法性寺(即今光孝寺)、韶州宝林寺、新州国恩寺均争迎六祖真身去供养。三方都有充足的理由,一时无法决定到底该去何处?于是众人焚香祷告说:“香烟所指之处,即是大师所归之地。”但见香烟直贯曹溪方向,遂于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将六祖真身从国恩寺迁回宝林寺供养,为南华寺留下了一段历史佳话。
  在寺内,笔者还看到了赵朴初先生(1907-2000)年生前参观南华寺附近的曲江县狮子岩“马坝人”遗址留下的三首七绝墨宝(见照片),这些诗世人多不知,笔者恭录于下:
   “洞里观湖更看山,置身十二万年前。
    漫夸子寿文章好,马坝人群是祖先。
    石器旧新相去远,古来进化路漫漫。
    那知电子今时代,换斗移星刹那间。
    温故知新知未来,勤劳改造勉吾侪。
    残枝片石须珍重,无尽星河自此开。”
  注:子寿,唐中叶著名宰相张九龄(678-740)的字。张系曲江人,史称“张曲江”。



<关闭窗口>
愿众生免我的罪,象我免众生的罪一样! 诸恶之中杀生最重,诸善之中放生第一——《大智度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