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读《气功与科学》梁向荣先生《真空炼形法解真》一文,引起我莫大的兴趣。查其原意,是批评今年《气功与科学》第三期张杏春先生《真空炼形法解奥》一文,本人望题思义,先谈谈自己的拙见。
首先我想先探讨一下,什么才叫真空炼形法,每个字的含义如何?真,就是货真价实,没有丝毫掺假之意。空,便是一无所有,空洞无物,不沾染任何形迹。炼,为火东两半组合而成,也是东方之木用南方火去燃烧之意,只有熔熔烈火,方能炼铁成钢。形,为影和无的反面,世间万物,莫不有形,色身者,人之形也,古人称之为臭皮囊,今人则称它为酒囊饭袋。它是贪嗔痴爱的根源,形之为害不亦大哉!故必须炼而去之。法者,法则方法也。从字形看,它是水土厶三字组成。含有以土制水,去掉私心之意。私字前半即我之前半也,说明私心即我执之心,私心去则无我矣。色身去则真我(无相之相)见,小我去则大我存矣。此大我者即金刚经喻为须眉山王之大身也,法之字义大矣哉!
可见真空炼形法者,便是到真正的虚空鼎器中去烹炼色身的方法。所谓真空,从世俗说,就是抽掉空气的储蓄器。从功法说,便是心息相依,同时静定在虚空中,到呼吸断绝,没有出入息之时,才是真空境界,才是真实不虚的大定真空,也便是真真正正的真空炼形之法。到此地步,不但色执没有了,也忘记了什么是炼功的方法,连法执也没有了。这个主题搞清了, 张梁争论的焦点, 也许可以不辨自明了。
问题并不完全如此,梁先生本人便可能不明白这个主题的含义,把色与空两者纠缠在一起,混淆不清。没有理解执着在色身凡窍上做工夫,不管性功命功,上丹田下还是下丹田,都不是真空的道理。所以会把张杏春先生对的地方也说成是误解,例如把"玄门"误解为"动静交关处"。错误之处却未能明白指出,例如"移神夹脊"之说,早已落入后天色相之中,远离真空十万八千里了。却在性功命功、气感光感上纠缠。竟因为如此,所以会把自己从各种典籍搜集下来的许多执色着身的方法,例如①说什么玄门就是祖窍,长谷就是滕桥鼻道。②"世尊教我观鼻端白,经三七日见鼻中气出如烟……"③藏密灵热成就法,以修中脉及底、脐、心、喉、顶五轮为主……。都绝对脱不开执色着相的事实,与真空炼形之法,大相径庭。明眼的人,不待分析,一目可以了然矣。
梁既抬出《性命圭旨》来证实"玄门就是祖窍"之说,不妨就请大家打开《性命圭旨》来看看,到底只此一说,还是另有多说,还是别有所指。说到实际,篇幅有限,我也不便一一指出,书中图解甚多,逐一参看,便可知其一二。若能悟透许多借东指西,以实形虚之理,或可得其要妙也。
那么究竟落实何处,真空到底在哪里,《性命圭旨》一书中确实都已谈了,只是读者没有正确理解而已。(一)《安神祖窍翕聚先天》篇中借紫阳之言说:"玄牝一窍而采取、交媾、烹炼、温养、沐浴、结胎、脱胎、神化莫不此。"由此可以证明,玄关确实只有一窍,没有铅汞异炉,移炉换鼎必要。故云修士知此一窍,金丹之道毕矣。(二)同篇又说:"此一窍在身中求之,非口非鼻,非心非肾,非肝肺,非脾胃,非脐轮,非尾闾,非膀胱,非谷道,非两肾中间一穴,非脐下一寸三分,非明堂泥丸,非关元气海。"没让人再在色身窍穴中留有立足的余地。(三)不过篇中又借《参同契》的直指说:"人所禀躯,体本一无,元精云布,因炁托初,炁一凝定,玄牝立焉?"玄牝确非有形之物不甚明乎?因炁托初,则位置亦直指矣。下文虽有"总持于祖窍之内"之说,终未指为鼻梁之上或明堂山根之处也。而示图确已画在腹部之正中矣。诚然,古人都以鼻为祖,既鼻上可称祖窍,岂鼻下即不堪称祖窍乎?"因炁托初"之旨,将何以体之。《安神祖窍图》还说:"这个窍,绝中边,无内外,上下圆,东西合,南北全,会此意,便成仙。"句句都有着落,非虚语也。又图旁有一对联说:"如如不动空中住,无生无灭无来去。"足以说明《圭旨》所指的祖窍,决不是指明堂泥丸,也决不如图所示以脐上心下为无极为玄关也。观"绝中边,无内外,空中住"等可以明矣!
《圭旨》在《涵养本源救护命宝》篇,分析尤其清楚,多处都作了直指,例如①尹师指出修行径路只有一条从源头上做起,又如"空洞无涯是玄窍"之说。②"观心之妙在灵关一窍,人自受生,感气之初,禀天地一点元阳,经生此窍。"③释教曰: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自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④"二六时中,眼常要内观此窍,耳常要逆听此窍,至于舌准常要对着此窍。"⑤"是以念头起处,系人生死之根。"好了,直指之处太多了,大都不外呼吸或念头起动之处,到人的源头上去求之即得,千万不要着落在色身之上。我不能逐一指出,更不能逐一作解,一旦参透,必将会哑然失笑的。
不过梁先生结尾前所引念安般的二首诗,到是真正的真空炼形之骨髓之文与方法。它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确实是没有二致的。只是从梁先生的评论中看,并未真正体会真空二字的含义,所以会有"无为的船若观法与有为的念安般法,无论炼那一种,都要照见五蕴皆空,才能真空炼形"的评论。
殊不知其实质恰恰与之相反,只有在真空中炼形,方能照见五蕴皆空。《密多心经》中也明明这样说了。"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首二句便是真空炼形的诀窍与步序,只有通过这些步序,才能照见五蕴皆空。兹略解其义,以证吾言之不虚。观就是看,亦即回光返照,自在,即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之意。菩萨有二义,从字面说是普济之意,亦可作为本性或真我的代名。全句之意,便是回光观照活泼自在的本性如来。行,修行,进入实修的工夫;深,为深邃深奥,般若广大;波罗,波是水皮,海水外面的包皮;罗是罗网;蜜多,为秘密包含的很多,故唐言智慧,梵语直称彼岸或虚空,时即虚极静笃一阳来复之时。全句密义,正是直示"真空炼形"的诀窍。也就是说,要观照本性如来,必须行持深入于广大无边,包罗万象的虚空彼岸处去修炼,并且直炼到虚极静笃,活子生之时,方能照见色、受、想、行、识的五蕴皆空,渡尽人世间的一切困苦厄难也。吾今实告诸君,般若波罗密多者,即人身鼻孔外之虚空也,由于离开色身,故叫彼岸,由于空洞无涯,贯通天地,故称船若(广大)或虚空。故真空炼形者,确是实践的窍妙功夫,不是单纯作为气功态的形容。没有得诀的人,大盖都是这样认识的。因为他们都没有真正理解《金刚经》的"无所住",《圭旨》的"空中住"和"空洞无涯是玄窍"的真义。以头为足,主次颠倒,就不足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