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552阅读
  • 0回复

理齐彤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智悟
 
发帖
398
开心币
-1
好评度
238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8-09
自然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宗,是源,道中万物无名。道包容一切存在和不存在,比如生活中的万事万相万物都是道的组成部分,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精神和物质的总和就是道。那么我们看到的和觉到的世界是道吗?不是完全的道。因为道是浑然一体,从整体角度看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外无内,万法具备,圆满自如,所以没有其他任何事物可以用任何方式与道比较,所以道是无。此无非没有,道中什么都有,道的无是万物无名称。道中无色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以至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其实是什么都有但没有任何分别。我们周围的世界是道的一部分,只要有分别,体验到的就不是道,无分别又完全无法体验道。所以道不可求,不可知,不可得。
一是道的体,体中万物有一个名,可称为性。性是万物的本性,万物的实质,性是道的存在形式,存在的总和就是性。在这个层次事物从无名到有名,从无到有,然而名只有一个,就是“性” 。道中的一切尽管形状和性质千差万别,体验的方式都不相同,但名相没有任何分别,都是性,除性外一无所有。由于性外无物,所以性虽然有形象而不知道自己的形象,所以性是空。此空非真空,只是无法通过其他事物而体现。性和道的差别其实只在一个名而已,由此可见有无同出而异名,有非真有,无非真无。我们感觉到的世界中的所有事物都有共同的特性:存在,这就是性。存在就是道理,没有原因,没有目的,但可以被观察。
二是道的相,相中万物有二个名,可称为心和性。性不被观察则无形象,被观察则有形象。因此道可以被一分为二,观察的部分可命名为“心”,被观察的部分是“性”。心是一切观察方式,对人而言,在眼为视,在鼻为嗅,在耳为听,在舌为尝,身为在感,在意为念,在手为摸,在脚为走,对其他事物而言,心还有别的方式。这一切全是对性的观察,由此可以确定性的存在。性虽是心观察的对象,同时又是心观察的结果,所以性反而显现出心,此时性又变为心,而心变为性。所以心性本质无差别,心未觉为性,性已觉为心,即心是能现,性是被现。举例来说,人通过各种途径体验到了身处的世界,这些途径就是心,世界是性,可以说心考察出了世界;反过来,世界就是的人心的显现,也可以说世界体现出了考察它的心,所以世界又是人的心,人与世界本是统一。在这个层次万物有了两个名字,主动时是心,被动时是性,而主动的同时就是被动。太极就是反映这个景象,心是阳而性是阴,阴阳随时都在变,主动同时就是被动,本是一体而无差别。万物只有显与被现的区别,而随时都具有双重身份。所以心就是境,境就是心,我们不能理解身处的世界完全是因为没有用心去体验。明心见性其实就是承认世界就是心。
三是道的用,用中万物有三个名,除了心和性,第三个是区别于其他存在的独特的名称,其名称的产生在于分别,分别的作用可命名为“情”。性是共性,情是个性,心是观察。设想有一个存在观察另一个存在,在道的层次不表达这个现象,在一的层次可表达为“性性性“,在二的层次可表达为”心性心性心性“,在三的层次可表达为”心性张三心性观察心性李四“,同时可简称为”张三观察李四“。通过分别,存在的整体拥有了细致具体的体验和描述,万物同时具有三个作用,观察时为心,同时显现为性,各自还有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独立名称。万物此时是三位一体,每一物都是万物共同作用的对象,同时一物的作用又显现在万物之中。举例来说,一棵草在全世界无数事物的共同作用下得以展现草的存在,就是草的性,而起作用的所有途径就是万物的心;同时草的存在显现出的是所有的作用结果,即万物的性,草的存在又是草的心,而草的性既是所有万物的性,草的心既是所有万物的心。以此类推,物物皆然,所以全体存在同样是三位一体,万物平等,各有妙用,无一物可取,无一物可舍。小心显大性,小性映大心,不同事物心性的总和恒等。佛法僧,法报化三身,圣父圣灵圣子,等等诸多理论都是三位一体的不同阐述。在这种状态下每一物都具有全体存在的心性,一物通万物,了解一物就是了解万物。
万是道的变,变中万物有万名。道并不只包含存在,它同时包含不存在,存在与不存在的交替就是变,变是道的生命力,变的体现就是无常。不存在变为存在并不是道有增有减,而是所有存在的重新分配,存在的总量守恒不变。比如一个人,与女人比较叫男人,与父比叫子,与子比叫父,与老师比叫学生,与学生比叫老师,小时叫少年,大了叫壮年,老了叫老年,等等等等,数不胜数。万物此时有万名,万只是比喻,实为无法计数之意。万物本质在变,角色也在变,名目虽多但有两个角色始终没变,这就是心和性。有心性在,则万物随着名称改变而始终是三位一体,不过是成为动态的而已。其实在每一个片刻,每个事物依然只拥有三个名称,诸多名称在瞬间不可能同时存在。比如在一个大型聚会中,面对亲友宾主,一个人有众多身份,然而在每个单独的念头当中,只有一个确定的身份,只在这个身份下思考行动。当身份一变,念头也必定改变,但对对象的观察和感觉的作用始终存在,心性始终未泯。无常的变化表面上错综复杂,其实在背后有个规律,就是因果。因果的本质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仅能量守恒,各个层面的存在都有守恒定律,变化就是重新分配组合的过程,而以前的存在状况会影响新的组合,综合来看就是因果。在这种动态三位一体的状态下每一物都同于道,了解一物就是了解道。人与佛无异,佛与草木相同,一切事物都可以称为佛。由于心遍及各个层次,在存在消失后,他的一切组成不过重新分到其他的存在,总和并没有改变,心的体验也没有增减,所以万物没有生死,只有组合形式的改变。
意识界
面对无数的角色,面对不定的命运,人在错综复杂的变化中渐渐的陷落在不同的名称所交织的关系网中,而忘记了最根本的、不变的特征:心和性。忘掉了心就必定感觉空虚,就需要用一些东西来填补,于是开始寻找,这就是无明缘行,行并不是行动,而是心动,是思考,十二因缘由此开始,颠倒梦想由此产生。
眼耳鼻舌身意是人感知世界的心灵之窗。通过这些通道,人本可感知全部的存在,既人心本可以遍及一切处。但在人忘掉心的作用,即失心后沉迷于寻找存在的意义,寻找是心动,是思考,占用了意的通道,因而还省五种感知。在寻找过程中自然会观察一部分知觉,而漏掉其他的部分,这样全体被分为两部分:被抓住的部分和被遗漏的部分。寻找的直接结果是创造了识。而最初的识的功能是筛选,其产物就是被抓住的感知部分,在佛教被成为前五识,即眼耳鼻舌身的识。在意识范围内,人探索的已经不是存在的整体,而是其中的一部分,比如眼识只是看到全部景象中的一部分,耳识只是听到全部声音中的一部分。由此可知,人的五识只体验了道的很小一部分。这一部分的大小,取决于因果和业,都是先天决定的,比如人有各种残疾,这会直接影响感知的范围。
尽管只是道的一部分,识却在进一步分析加工前五识而产生意识。意识在佛教中被称为第六识,它的主要功能是分析,产物就是自我。在分析过程中,会接受一部分而拒绝另一部分,同时也忽略一部分。这样全体识被分为三部分:被认可的,被拒绝的,被忽略的。认可的部分被拼凑成自我的形象,拒绝的部分被拼凑为敌人的形象,忽略的部分被认为与我无关。人就这样被自我所限制,并使生命陷入对立的状态,自我的大小和形象主要是根据人的喜好,是非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而这些观念就是意识的主要组成部分。
意识的积累、沉淀行成潜意识,在佛教称为未那识或第七识。它虽然没有被人注意,但却潜移默化地左右着意识。他的功能是维持,更新并改善自我的形象,他的工作方式就是思考,作用是建立了时间,生死和轮回的概念。道中无时间,万事万物都在随时变化,而且都在全然的体验当前的状态,当前就是一切。识一旦建立则无法改变,只会再产生新的识,而新旧比较既产生时间,以新代替旧既产生生死,不断的更新则产生轮回。
所有的识,包括所有的前五识,意识及其产物,都存储在佛教所称的含藏识或第八识。由于第八识包含了所有的意识产物,所以他在不断的扩大,不断的充实,其含量几乎接近于道对本身的体验,不同点在于识是对道的体验的僵化概念,而道对自身的体验是鲜活的,生动的。
从五识到八识,整个意识的最终产物是业。五识好比是数据采集系统,提供业的原料,被五识接纳的部分就是最初的业。六识是数据处理系统,他把原本自然的原料经染色,放大等处理而变为各种业。七识是指令系统,即控制系统,采集什么样的数据,调用什么思想来加工数据,以及把业划分给不同的自我,都是他决定的。八识是存储系统,按不同的自我为帐号存储所有的业以及识。业可消,识不可消。
业作为添加剂与因果一同影响人的生活。由于世界就是心的显现,所以当我们把识作为心的时候,世界同样显现出被业污染的不清净的景象。善业令人得到的更多而生活舒适,恶业令人得不到足够的而生活贫苦,都一样令人远离本色。业可造也可消,当业影响人的时候就是业消的时候。可是人在大多数情况下会被业影响而迷失方向,不论贫富,生死,顺逆都是一样,在人寻找新的方向时又开始造新的业,从而陷入业的轮回,万劫缠缚,永无解脱。
以上就是实相。由此可以看出道始终是道,道的体验方式是以体验为心,以存在为性,体现的是因果自然律。而人是认识为心,认自我为性,体现的是业对道的污染。
修行
明白心是怎么丢的就可以怎么把它找回来。失心只是人忘了心的实质和意义,其实所有的物质和精神的活动都是心,世界就是心的展现,也就是心,心从来就没丢过。现在人误以为意识是心,只要转变对世界的观察角度,从意识中跳出来,道就在眼前,就在身边。意识本身其实也是道中的一物,并没什么过错,对它的执著才是使人失心的最深的根本。
执著是造成所有痛苦的根源,所以有必要把执著认真分析一下。万物的本性是不断变化的,执著是想保持某些事物在某一时刻的某种特征,而不是持续的观察事物变化的微妙,执著的本质就是心的间断。执著的对象主要有生命,健康,金钱,名誉,地位,爱情,快乐,事业,家庭等,归结起来不外乎名和利,最根本的对象是自我。执著的主要表现方式是欲望,追求,情绪,感情,爱好,勤奋,努力等。执著的效果是艰辛和费力的感觉。执著的产物只有苦。
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摆脱执著,解脱之路主要有三种:第一,缩小注意力,把执著集中在一点,然后靠机缘跳出执著,进入自然。第二,放大注意力,把执著的范围逐步扩大,直至大到整个道的范围,把它稀释在无限的空间中。第三,转移注意力,放下执著,直接融如自然。
第一个方法的例子是参禅。这并不是真正的禅,而是抓住一个话头或一个问题或一个事物不放,日日参夜夜参,吃饭参睡觉参,直参到无知无觉,无人无我,只省一个念头,把自我和意识都集中在这一念中,执著此念一刻不放。然后随机缘打破这一念,摆脱执著的困绕,回到自然的状态。从此只消旧业不造新业,随业消尽而融入道。此法有个好处就是只造很小的新业,所以业消的快,可谓捷径。
第二个方法的例子是传统的佛教修行。先持戒而断恶业源,再念经修持而放大善业,由福报而逐渐进入安稳的生存状态以利于长期坚持修行,但安逸的生活也同样会使人忘记修行,所以经常有反复。在经过长时间的修行后会进入潜意识,但若执著于此则进入一种无思想无意识的状态,无情无识,虽不造业也不消业,成为自了汉,并没真进入自然界。由此向上,则可进入含藏识,从而打开意识的宝藏,可知前生后世,随进入的程度深浅而具各种神通。在此境界的是菩萨,还没达到究竟。如果意识能含盖全部八识,自我能充斥全部存在,则为佛。达到这个层次则意识和自我都大到了无的程度而消失,执著同样大到了消失的程度,佛自然融入道。这个方法的特点是循序渐进,消业的历程遥远而漫长,要经历万生万世的修行,真是漫漫长路。
第三个方法的例子是禅。既然道理已明,则放弃认识为心,认我为性的习气,融入生活这个心,体会存在这个性,同时就是利用生活这个性体会存在这个心。这时执著,识,我都会成为天边的星而不影响道,所有的事物都成为心的工具而各具妙用。这个方法的特点是省心省力,简单明了,当下既得。但必须注意到,能明白道理的人必定业障不重,应该是前两个方法的大成功者,所以即使在有生之年得道,也是有大修行做基础的。另外,即使道理已明,但旷古以来的习气和业无法一时消尽,修行还必须坚持。
道不远人,人自远之。除了对意识和自我的执著,还存在各种各样的人对万事万物的不同程度的执著。摆脱执著,反本归源是人生最终的意义,因为在重回自然后,人生圆满而不存在任何特定的意义。要注意的是,此事不能忘,不能勤。忘是无明,勤是执著。希望大家各展大智慧,共达彼岸。
粗浅看法,漏洞百出,望各位指正。

转自新时代网 http://www.newage.net.cn
一物从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能知万物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 天向一中分造化,人与心上起经伦。仙人焉有两般话,道不虚传只在人。 我的博客:觉悟人生@真幸福之道 http://hexun.com/awaker/default.html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