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风之日下,文化之湮没,在此不必多说。有识之士早已摇旗呐喊,惜未能引起世人重视。阿铁不才,蒙昧度日十余载,自数年前读《四书》始,而后才知立命之本、处事之常,恨幼时不能习此经典尔!
今幸逢老海老师主编《儿童国学经典导读》,以“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之心推之,阿铁愿天下有缘人珍之习之,也不负老师济世度人的一片苦心。
阿铁自即日起晚间在QQ(37000133)上直接接受咨询,但恐工作繁忙,偶有不至,还请诸君见谅。
附:《儿童国学经典导读》选读
(书籍照片及更多内容请参阅http://www.fangxin.org/gx/)
一言以蔽之的缺失
……
国人没有了忠孝之道。不肯赡养父母这种事例身边到处都有,弑父弑母的案件屡见不鲜,想一想自己老来会怎么样,不免会有兔死狐悲的感觉,难道老来真的要靠社会保障和养老保险度日吗?社会保障和养老保险只发放物质上的东西,但亲情不是保障和保险所能提供的。忠诚,这个词现在似乎只被用在小说里,电影上。除此之外,在社会里说一个人忠诚,那简直是开玩笑。现在,一个忠诚的人实在是太难得了,一个既忠诚又有能力的人更是难求。忠诚的人无论能力大小,老板都会给于重用。可现在忠诚的人实在太少,老板用人时必须时刻绷紧神经。很多年轻人丧失了成就事业最宝贵的忠诚和敬业精神,变得心浮气躁,凡事浅尝辄止,遇难而退,这山望着那山高,空有远大理想,无心执着追求。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跳槽。工作中遇到困难想跳槽,人际关系紧张也想跳槽,看见好工作想跳槽,有时甚至莫名其妙就是想跳槽,总觉得下一个工作才是最好的,似乎一切问题都可以用转移阵地来解决。这种自私自利的现象令企业大伤脑筋,不负责任的跳槽使效益下降,凝聚力减弱,竞争力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至于不忠对家庭造成的影响,现在不断攀升的离婚率,很大一部分就是外遇所贡献的。
国人没了诚信之道。说一个人言而无信,这在古代是很严重的定性。可现在,国人却肆无忌惮地背信弃义。经济交往中的不诚信,个人交往中的不诚信,考试中的不诚信等等,见于报章电视的数不胜数,似乎有人的地方就存在着欺诈。虽然有法律规章能够遏制部分不诚信的现象,但诚信毕竟是人心中的道德尺度,有社会活动就会有诚信问题,法律规章管不了那么宽。违信失约的事情每个人都碰见过,在人们心中的阴影在短时间内是挥之不去的。长此以往,必定人人自危。
书读的虽好,可品味却一点也不精英化。看不得经典,听不得交响乐。稍微有点浅薄的追求就自诩为小资情调。话说回来,这样的专业人才,这样的硕士博士,跟古代的一个工匠有什么分别?最多不过是多掌握了一些使用电器,会开汽车之类的现代生活技能罢了。
说到这里,曾子曾经说过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传不习乎?”区区23个字就说尽了上面列举的种种问题。只要背下这句话,并且认真去做,就足以在社会上立身了。
这句话来自《论语》。
读经犹似吹奏天籁之音
教育首悟为本,本立则道生,道生则德随,德培则行有准绳。
当人类诞生以后即伴生的经典文化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原始伴随着灵动的直觉感悟天地五蕴而直截了当地以灵化的语言构筑出一道阳光灿烂的文化源头,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经典异出却源头相同。
……
当人类囿于科学技术的固涩的淫威之中时,中华民族固有之传统道德礼义尚未湮没。
如今人类依照科技发展固顶之瓶颈,已无回天之力,所以有识之士渴望回首于传统的经典即中国文化经典之内寻找答案。
……
天地之大觞是音韵之和谐,然天地之间唯有人之音是天地最完美的和谐之音, 故天地之风采尽现经典之中,以使儿童读经之履反复地渗透人生之标准,而使民化于理智之内,改变脑筋发达却智商低下,慧素缺乏之状态。
……
经典本含童蒙之心态,赤子之游离状态,视万物为己出视万人为我身,视万事为我事,拟从心态判断经典的优劣之时,则从人心起作用,而不是道心起作用,所以经典文化的灌输是越早越好,越小越好。
人生是一种复杂的高级的灵道与后天的环境相配合的有机结合,当人身有着无微不至的心灵关怀的时候就是特别容易沟通原始人类的高级灵魂思维场的时候。人是一种可以沟通万灵之动物,其生化能力百倍于动植物。人生理念何其狭隘,其理念应放开心量,不计较前人如何禁锢,却要放升于天地大场中去领悟经典之主要导用在何方。
诚心正意是作为人生理念的一大概要,我们读经是为了沟通经典所述之脉络,而非是为了读经而读经,因为经典能鼓人之智慧早开,亦能鼓舞人智精神愉悦而升华至万民同和的状态。
天地训蒙于人,而人之训蒙始于孩提之时,窦穴未开,人之精华存于内,而人之精气神传变化育于天地的六面晶体之内,曲折回返于人身之精气神之内,返照于人之心灵,继而改造先天灵场之不足,又可承身于内,放逸于外,利于内而用于外。
中华经典是自古以来三皇五帝之口谕传道,非某一圣人独创,为古往今来之集大成之精华,其能量之大,实超乎一般人之智慧想象,无形的能量运动其贯穿之力大大优于用语言直接打通的思维感觉系统,当小孩一心一意接受经典的雅音正通后,可以感知经典的直接通道,当人类本身意念在领读时沟通语言形象之字面字根之时,孩提的左脑即呈现瞬间成像的疏通结构。
……
儿童教育理念从经典诵读的方面讲是一种根本性的调整,试看一个人出生到成长几十年功夫,而人类本身生存于地球的时间不知以亿计,或以几千万年计,当人类接触到最原始的本能场即经典的原生力场时,也就接受了原始人类蓬勃的生命力。
诵读经典如一盏明灯,是日月中天之行为,放之四海而皆准。人类自从登上太空以后,充其量只能理解为物质运动的发端趋于有序之位,但心灵有序化的内容堕落而一蹶不振。当红运过时,科技力量会从颠峰滚落至山腰处,而心灵成智的教育理念跃然而升至平台之上,巍然而屹于世界文化的大潮之巅上。
……
生活是一种陶冶,读经是一种圣陶。
儿童读经是一种恢复三皇五帝时代贤良温柔敦厚之要。
人若从儿时读经典从小就会懂得诗书礼义之规范,而不懂得读经之人,从小就缺乏上天之垂怜,而不知其天地奥义。
儿童读经条理可陈,亦可背书,但万难创作一个模式,固训蒙其实最自然不过就是态度端正,为全民之幸福,生化中华文化之场所。
儿童读经之普遍意义就在于人生之理念寄托于何方何地。
送人至大路旁就是经典诵读教育的基本理念。
儿童读经是人生从孩提时代起即以获得一种明月照山岗的感觉,身心浸润一股清凉之剂,从心坎里沟通经典的某些章句的时候,孩童的心灵会发生理念的共震,会好奇地产生莫名其妙的认同感,会产生愉悦,从而涵育彤天之阳光,自觉自愿地让经典夺人心舍。
读经是为了提高全民之素质,为的是提高与天地交换的筹码。
读经是接受人生理念的调整,接受天地大场的最精华的能量。
经典是为了鼓励人类继往开来而依天道而行事,经典让人类时时刻刻沐浴在如钻石般地闪发着光芒的正气场内, 而正气则是人人所需。
儿童读经就似和光同尘般地和谐于经典。
读经犹似吹奏天籁之音,音韵淳然。
儿童读经是一种常规逻辑与精神烘陶之事业。
常闻儿童读经之效果优于大人。
小孩有领悟学习各种语言结构的特殊能力,不忌讳诵读诘屈敖牙之经典文言章句,大人毋需担心。
儿童本来纯洁无邪,读经主要为获得童心与天真烂漫和谐共振。
故读经为心灵崇高自然之流露,精神明道,而物质养道。
读经亦是一种民心所向之力。
中国历来有读经之习惯,由于新文化运动一股邪昧之识阻止了其文化血脉的发延导致中华民族之文化危机!
儿童读经是一套连环拳,常舒常揉,常搏常新,常慨常舒。
儿童读经自古以来都是属于高层次的教化,而使其醇醇然地接受天精地华的圆满承载,使其灵道通彻八方精华之气,而固其心志,完满人生,而趋于世界万物之化育,故其化育是人生之一大功德。
儿童读经本身就是站在塔尖顶上遥飞之大鸟,而知大鸟展翅则能俯视天下。
儿童读经取决于其朴素之心,而非机巧之现代化教育设备,亦非取决于人之教唆,而在乎其父母之爱心之灌输。
读经宜大人与小孩口口相递,口口相递之灵气是一种爱的传递,是从人心到童心的接力棒。儿童智慧之提高非用经典灌输不可。传帮带是人身之大概的德行,而心灵是法身之要纽,试想人类进行传帮带时,必带强烈之爱心,而爱心普遍是一种贯穿于宇宙的红色光芒。诵读关键需要疏导大人与小孩的灵智结构,灌输于小孩之经文首先大人要有一定的理解,而且要求是有一定的熟读的方式才能有信心地灌输于小孩,当小孩聆听这些琼浆玉液般的音乐文字时,会浮想联翩而逸出心灵继而丛化出一朵朵灿烂的心花,犹如沸水击油锅之象,蒸腾后反覆为云雨而普降甘霖至心田,继而从心底里产生激浪种下灵根,从而与圣贤为伍陪伴一辈子。
读经为明理,理是一种古往今来获取数字变化之常规手段,理所当然一语概括了人类所必须遵守的天之道,天之理就是德!
儿童读经推行个人教育,家长诵读教育为主,即私塾式的家塾形式,二是不断地运用电化声音传媒的附带作用强化经典的感染力,三是培训一部分小孩起模范带头作用,藉以引起各家长小孩的注意力。四是不断地进化自身的消化能力,继而解说经文的主要内容及其延伸生化作用,借以铺垫人类大同化的先期工作,进化人类本身智慧的同时爱护好万事万物而趋于与天地同步,不断地进化自身思维继而本能地消化自身的浊障而使自身趋于圣贤之大道。
当你觉得心灵的智慧实际上是一种光象的时候,你就会沟通无数亿万年前的原始之光,从而普及经典教育的基本方法就是不断地教育小孩大人进行人生理念的调整,使他们有一颗执着的纯洁的心灵。
读经需要屏蔽泛滥的电视传媒,保护儿童不受视觉污染,以利于专注读经。 正襟危坐是读经的普遍举措。
当小孩自觉自愿心有所喜时,所读之经即已入腑。
读经需要实行的是一种双重责任,为己为国家民族,具有使命感,是一种以德扶人之状态,是千秋大业之根本,诚心正意地配合中华民族之文化复兴运动,把控中华文化的神韵,熟练操弄经文之概要,为我中华文明可望于下一代来之于天地经义之鼓荡而重振我中华之雄风。
家学渊源 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孩子们读诵什么样的书籍,就是凭借什么样的他力。古人一开蒙,就沉浸在圣经贤传之中,如乘飞机翱翔;而今人却蒙昧在凡夫俗识里面,如踏单车蜗行,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历史证明,由父母作主的家塾或私塾教育才是诞生文化大师的真正摇篮。只要市场经济继续发展和完善下去,文凭社会必然会让步于德才社会。而我们三千年成功的经验和百多年失败的教训已经充分证明,孩子们德才的培养,由父母们把关要千倍地胜过由学校把关,所以家塾复兴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而学校教育,是由教育行政机关、校长和老师们作主,父母什么发言权都没有。所以施教者不必那么尽心尽力地对家长负责;也缺乏象孩子父母一样的心态。教育成功最根本的条件,是刻骨的爱心和彻底的责任心;有了这份爱心和责任心,即使父母是文盲,孩子也有可能成长为可观的人才,但学校教育恰恰无法具备这一根本条件。
……
经典诵读重点不在于知识上为课堂教育拾遗补缺,而是要补人文修养这一大课,读书明理是为了人伦之道的做人道理,让人们懂得生存之道的生活艺术,强化以心换心的人际协调功能,强化宠辱不惊的自我调适功能,强化抑奢成骄的社会警示功能,鼓励顺道率性的和谐发展功能。
通过儿童读经,传承中华文化道统,二三十年后,人心自然较为敦厚,国家有安邦济民的大才可用。瞻望二十一世纪应是中华文明发扬光大于世界的世纪,中华民族要实现具有天地之心,生民之爱之伟大民族,重辉一个真正的礼义之邦,将给世界带来真实的和平与安宁。
经典启蒙的益处
……
读经典使儿童记忆力加强,行为好转,心地向善,人品质提高。语文程度提升,培养了读书兴趣,带动了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知识的提高。古人解决语言文学问题,几年私塾足矣。办法很简单,就是背经典,熟读经典,不怎么解释。用心读经的孩子绝不会变坏,因为他有善的环境、善的朋友。用心教读经的老师更能提升内省的能力,因为他悠游于古圣先贤的睿知及行谊中。
经典导读是最经济的读书方法,获取最实际的学习效果,简言之,就是"最宝贵的年龄,最经典的教材,最简捷的方法,最完美的人才"。读经典是以简御繁,以少数经典带动海量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读熟了经典之作,其它的书则如秋风扫落叶般简单。
提倡读经,只是诸多学习的一项,每天只花二十或三十分钟即可,其它生活照常,读经一段时间后,儿童性情更为明理宽容,更为主动好学,更能专注摄受,各项学习能力均大有进境。凭依古文的音律之美而背诵,经过一年半载,对文字的鉴赏力会有提高,且能提升表达语文的能力。读经让欢乐充满人间,生机洋溢大地。
……
读经的目的在于启发智能,使生命能充分地展现其价值。不能以现实功利的角度看待。现今教育强调实用性、技术性,文化教育不等同于知识教育,语文学习不等同于科学学习。"读经"可补足现今教育理想性极为缺乏的状态。
宁静是儿童的本性
……
成人都以为儿童是好动、喜欢热闹而很难安静下来。于是家长老师们鼓励儿童在强烈节奏的音乐中唱歌、跳舞。再加上电子游戏与电脑的普遍,使儿童虽然很感兴趣,但性格也容易变得急躁不安,注意力难以集中,乃至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心理症状。其实儿童的天性是宁静的,在宁静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儿童天真纯洁的气质。新生儿能吮著手指头凝望天空、若有所思几个小时,就是很好的明证,只是因为我们成人误导,使儿童违背了宁静的天性,成为了受害者。引导儿童将身心静定下来,让儿童与天地、自然混而为一,此时生命内在的潜能才会苏醒,才有可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而儿童的感觉系统也会变得更敏锐和健康。
大脑的生理特征与发展规律
……
对于这种通过外界信息刺激才能生长的树突与突触来说,用进废退是一个不争的道理。研究发现,脑细胞发展最快的是0-3岁期间,人类一些最重要的技能如辨识、记忆就是在这段时间发展起来的;其次是3-6岁,之后就越来越慢;18岁以后就停止生长,到了20岁以后,脑细胞就开始衰退,以每天10几万个的速度死亡。在婴儿时代,经过外界感观反复刺激而联结在一起的树突与突触会被永久保留下来,而那些没有经过进一步刺激没有联结的树突则会在10岁以前被全部淘汰。0-3岁期间,树突与突触以爆炸式的速度激增,在三岁的时候,完成度达到75%,10岁以下的儿童,脑中的树突与突触约为成年人的两倍。青春期以后,大脑的神经网络被彻底地修剪,成为成熟的脑。可以得出结论,人脑的可塑性在10岁以前是最强的。因此,科学的儿童教育应当抓紧0-6岁这段大脑发展的黄金时期,给儿童营造一个丰富的成长环境,不断地刺激大脑,使儿童形成终生受用的复杂的大脑神经网络。
大脑的左右半球具有不同的分工。左半球具有语言使用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能力等,主管着言谈、书写、阅读、计算、推理、排列、分析等行为,是理性之脑。右半球具有空间处理能力、音乐能力、摹仿能力、综合能力等,主管着直觉、时空感、想象力、创意、节奏、舞蹈、美术、记忆、情感等行为,是感性之脑。根据研究,人类右脑在记忆力与想象力方面强100万倍,幼儿时期大脑的发展偏重于右半脑,而现代教育却是一种左脑教育,忽视的恰恰是右半脑。可以预见,开发右半脑的教育将在21世纪成为教育的主流。
给儿童大量的经验刺激是发展儿童大脑、开发儿童右半脑的必由之路。直接经验刺激毕竟是有限的,更为重要的是间接经验的刺激,而大量的阅读是增加间接经验的近便之方。在阅读中吸取别人成功的经验,建构自己的大脑。经典是全人类全民族智慧与经验的精华,先读经典,将经典带到儿童生活中去,是阅读的最上乘的选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25 19:46:1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