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230阅读
  • 9回复

呵呵!小弟炼的可不是陈维辉老师的东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涓流
 
发帖
41
开心币
0
好评度
23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9-23
八十一步和八十一变虽一字之差,但内中含义柤离岂知十万八千里。!小弟特此说明,可别让人误解了!
晕兄即然提到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并把它同所谓八十一变相比较,小弟便也想说上两句,晕兄不会认为孙悟空七十二变是九步之内的肉身变化吧?另外七十二本为八九之数,距八十一尚缺一九,无论是八宫之中每宫九位,还是九宫之中少一宫,(我觉得还是前者居多),所以悟空尽管神通广大,但在西游之中连个菩萨也不如,更无论佛身了。
修持亿万化身途的道友小心了,要在八十一位的基础上修满九宫,否灭度时,便会为山九仞,而功亏一匮。其实完全可以以八十一位代替亿万化身的,好象密宗就有类似的炼法。不过是以法身修持来代替元神阳神的,密宗中的各种本尊炼法多属法身修持。另有以九代一,以五代一,以一含亿万等不足而一,同各门的心法传承有关,请按师传而修,恕不赘述。
百川虽在 不汇海而失其归宿 涓流自然 无发源即失之久长
离线
发帖
26
开心币
0
好评度
19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2-09-23
即知请按师传而修,就不要拿出来献宝了,你说的内外景,放在禅宗里,你会被打得满头
离线涓流
发帖
41
开心币
0
好评度
23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2-09-23
唉,渐愧,象晕兄这种高人不愿开口,只由小弟这种低手来凑趣現宝了。
另外晕兄准备换禅宗标准来评判了吗?想是对禅宗及有参悟证见,小弟更觉脸红渐愧,对禅宗除书本上的东西,小弟知道的少的可怜,且不明之处甚多,不知肯赐教否?
小弟有几则公案正想请教,禅宗典故,问“朗月当头时如何?”答:“犹是阶下汉”问:“请师接上阶”答:“月落时相见。”不知月落何处?
禅宗以见性为第一要义,请问性在何处?
百川虽在 不汇海而失其归宿 涓流自然 无发源即失之久长
离线
发帖
26
开心币
0
好评度
194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2-09-23
性在空处!
我们就从佛家的理论来说说,
见性后无一切念上的幻相执着,无一切妄缘后本心的显现。何来朗月当头?就如佛家常说的“放下”,放下什么?是指放下念的执着,而不是把这个念放下;佛陀证道后也还是有念,不然他怎么讲经说法?所以佛教开宗明义就讲“无我”,“无我”的本身就是一种放下。把这些执着性一层层地放下,把对自我、对身心、对法的执着都放下,放到真正放不下的才是你的本性。你要这样去思惟,不是你的都要放下,身体只是四大的假合,心只是六尘的缘影,法也离不开见闻觉知的作用,这些都不是真正的你,把这些一层层地剥掉,一切都剥掉的同时,那个才是真正的你。
比如说你在功中说发觉一个念不好,就把它换成比较好的念,或是把比较不正确的念换成比较正确的念,这些都只是脑筋的分别而已,重要的是要从心上去放下一切的妄缘。都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但真到修持中做到的就很难了,不仅外在的山河大地是假的,连个人的身心也都是虚妄的,这些都要放下,放到最后放不下的才是你的。在这一无所有的时候还要再跳上去,这是最难的一关。就如黄檗禅师所言:“本心才是本佛,无始以来没有着相佛。”
有的人说要“悟后起修”,只要看过黄檗《传心法要》几遍就能判断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悟到本心本性以后,就没有甚么修不修的问题,你要修甚么?为甚么要修?是谁在修?这个都是问题!
用佛家的理论来说,可以说上好长好长一篇,多说了也无用,还是各修各法,

佛与众生,唯是一心。
离线阿含
发帖
16
开心币
0
好评度
198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2-09-23
晕兄,错!功中还有念?真是误人子弟!
我只知道正宗佛家修持时,有念决不可坐禅,只有无念才可坐禅。这叫一步坐入此道。否则只能叫坐战(坐着和自己的念头交战)。我现在就经常和自己作战,嘻嘻。
离线
发帖
26
开心币
0
好评度
194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2-09-24
你去多学一些理后再修也不迟啊!
在功中追求无念,无住,无心,你本就有心去追求,即使你把一切的念都断灭掉,那也只是幽闲法尘,只是在无始无明的状态里。“无心犹隔一重关”的“无心”指的就是这种无知无觉的状态,很多人会以为这就算到家了,其实只是堕在无始无明中,这里还不能停止,还要再继续用功,才有可能见性。所以佛经上讲的“无心”并不是要你在念上如何去用功夫,而是指见性后无一切念上的幻相执着,无一切妄缘后本心的显现。
这些可以说很多,还不如你自己去多看几本佛经再说。
离线涓流
发帖
41
开心币
0
好评度
237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2-09-24
晕兄此什么每次回复都只是小弟问题的一部分啊?
晕兄复的,好象应该性起缘空,而不是性在何处,晕兄又有点乎略了用词的准确性,虽一字之差,可其蕴义可太不相同?
犹是阶下汉,的朗月当头,连门都没入,更何无论登堂入室,一窥堂奥,离真正见性,还有很远的路,见性后朗月却实可看为幻想,希望晕兄到时对本尊法身也是如此看的,那就更具大成气象!
另外小弟看了晕兄复阿含的帖子后,有些问题不明望指教:六祖闻“应无所住而持其心”而初悟,到坛经中所述“心念不起方为坐,自性不动才是禅”恰是“持心”至“无心”的一个过程,若言“无心”有错,那么六祖之修岂不有问题?其实“持心、设念”或“换念”,应是神秀的“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的渐修之法,有心有念便须拂试。
至于“无心犹隔一重关”理解为这里还不能停止,还要再继续用功,才有可能见性。这是对的。但若简单地把“无心”理解为无始无明,岂不是人参卖了个萝卜价,那禅宗修持的高度,可就一下降到……?后来很多超宗胜祖的“大师”们,大概就是从这来的吧!
百川虽在 不汇海而失其归宿 涓流自然 无发源即失之久长
离线阿含
发帖
16
开心币
0
好评度
198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2-09-24
又错!晕兄!
又错!晕兄!

首先,我可没有让人在功中追求无念,也没说无心,无住。请勿将你之言强加与我,再行批判,这可是文革手法,不是论道之风。其次,我说我自己跟自己作战,是因为自己还没资格坐禅,所以我说作战,而不是坐战!请勿混为一谈!看得出晕兄应是修持佛家佛门,而且佛经看得不少,不过佛经看得再多也修不成佛,理研究再透也最多是个学者。还是少玩点文字游戏吧。你并不动涓流说什么!回去问问你师傅懂不懂那几个禅宗公案说的境界吧。
离线东离
发帖
61
开心币
0
好评度
134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2-09-2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2-9-24 19:37:41编辑过]
离线爱小雪
发帖
11
开心币
0
好评度
155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2-09-25
错!
无相要着相,有相要灭相!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