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160阅读
  • 0回复

股市论语:投资观"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智悟
 
发帖
398
开心币
-1
好评度
238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9-13
南方周末

六祖慧能说:内不乱为定。

  反观自照.我们的“内”往往乱得很。比如.我买了T股后.心就开始七上八下、盼涨怕跌了。盼涨还没说够.盼的是天天涨;也没说够.盼的是天天涨停。都还没完.如吃完T股的天天涨停后.盼当天在跌停处又吃进其它股如K股.当天又开始新的天天涨停。心思心思.我心真是思得够可以的了。能定么?

原是盼它涨才买的.结果一买就跌.或者往上冒了一下.还没让人反映过来就跌了.笑的嘴刚张开.还没正式笑.就笑不了了。股价这一跌心就像灌了铅似的.直往下沉.愈跌就像灌的铅愈重.往下沉得愈是厉害。当然这中间似乎也有希望.不然的话早就割了。希望、失望.似乎还有点若隐若现的绝望;揪心、忧心、痛心.似乎还有点若有若无的信心。

  另一种情况是买后没跌甚至在涨.但看见其它票.如B、D、F、K票涨疯了.那心啦.有羡得像是妒的成分.也有悔得像是痛的成分。特别是换T为K票.把赢票换成亏票.真像打翻了百味瓶似的.啥烂味似乎都有。只要是有一定股龄的股民.这种体验多的是.但有点说不明道不清。

  说到这里.我倒想起印度教的一个比喻:一般人心灵运动的规律性.是有点像一只发狂的猴子在笼子内腾跳一般。有人在释这一“暗喻”时说:“不.更有过之呢;乃是像一只喝醉了的.发狂了的猴子的腾跃。就算是这样我们还是未曾表达出它的不安性;心灵像是一只得了舞蹈症喝醉了的发狂了的猴子。不过要对我们的主题公平.还得更进一步来说明。心灵像刚被黄蜂咬过.得了舞蹈症喝醉了酒的发狂猴子。”这一比喻还真形像着呢。

  看来.“内不乱”还真难.要“定”还真不容易呀。

  但股票投资.“定”课又是必修课。股价天生就是涨涨跌跌的.股市本来就有风风雨雨。别说赚.就是不亏.也得定下来才行。定不下来.亏钱还不上算.还得搭上一颗破碎的心。“定”关无论如何也得过。

  “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

  《菜根谭》说得好。一个人只有“定”了.才能做到“花浓柳艳处.要著得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好倒是好.但如果一个人不曾在风斜雨急处立得脚不定.如今咋可能在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呢?经风雨.才能见彩虹。如此看来.风雨的洗礼.心乱的煎熬.既不可避免.也是一笔财富。如此才真像《菜根股谭》吧。

  “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六祖还是叫人要“见诸境”.并非叫人视而不见。但一见咋可能“心不乱”呢?盘面上跳动的是那白花花地银子.人一见就会心动.心一动就会心乱。看来.其中应还有文章。

  岂止是文章!世界上这教那宗.千修万炼.围绕的还不是一个“心”字.以求一个“定”字。但多少人修其一身.尚难成正果。你我投资的这颗“心”.要“真定”下来.恐怕也非易事。

  不妨看看“知的瑜伽”的以第三者眼光见。以第三者的眼光见.即把“我正在买股票”变成“我看着我正在买股票”。

  也就是要发现角色后面的那位女演员。在股市舞台上的我们.就象在戏剧舞台上的舞者或角色。股民常犯的错误就是认为我们现在拌演的角色(自我或表面的我)就是真正的我(真我或本我)。把视线向内.穿透那数不清的化妆.才停留在下面那匿名的、无动于衷的女演员面前。

  以第三者的眼光见.或以第三者的眼光思考自身的处境时.等于在同时进行两件事.一是把真我与表面自我区别开来.二是把真我完全转化为内心深处的那个样貌。“你即彼.除你之外.并没有另外的见者、听者、思考者或行动者。”(《奥义书》)

  这样做时.实际上在进入“瑜伽境界”。在“瑜伽境界”里.我们见诸境而心不乱.亦如六祖之真定。不过.知的瑜伽只是瑜伽的四种途径之一。据说.这是一条最短也是最陡峭的路.只适于有强烈反省倾向的人。

  能真定么?看来只有自己去体验了。
一物从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能知万物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 天向一中分造化,人与心上起经伦。仙人焉有两般话,道不虚传只在人。 我的博客:觉悟人生@真幸福之道 http://hexun.com/awaker/default.html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